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在德国,教育是由各地方政府管理,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历史:德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从中古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权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而义务教育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当时的Volksschule课程是一个8年的教育,并提供当时早期工业化世界的所需,同时也因为新人文主义的产生,影响到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写作、算术,以及道德、责任、军训等。上层社会和富裕阶级的小孩通常进入4年的私立学校并接受一些大学预科的课程;而一般大众则几乎无法进入中等学校。

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引进了教师需要国家认证的资格(1810年),这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准。1812年,普鲁士开始设置中等学校的升学考试(这在1788年已被发明);到了1871年,整个德意志帝国都接受了这种制度。

1871年后,德国的学校教育开始变得较系统化和国家化。更多的学校被建立,用来训练教育良好的年轻人。当时有数种不同的学校:

?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或希伯来语,以及一种现代语言)

?Real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

?Realschule ,6年制(没有大学入学资格,不过可以直接进入职场工厂工作)

?Oberrealschule ,9年制(学习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苏联、法国、英国、美国)在各自的占领区设置他们自己想法的教育系统。当西德在1949年取得部份独立后,在其新宪法授与各州政府教育的自治权,而教育体制主要以联邦主义为其核心概念,强调各邦的文化独特性Bildungshoheit,因而至1955年之前,各邦皆致力于将每个地方不同的教育体系同化,使各邦皆有各自成体系的教育结构。但这也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复杂和多样的学校系统,许多学生必须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完成他们的学业。

随后人们开始针对教育体系的发展与结构进行一些讨论与研究,在1973年时便产生了第一个“教育计划Bilsungsgesamtplan”,主要致力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与扩大发展,然而这个计划的许多目标都尚未达成,因此德国直至今日都还持续进行教育改革的脚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有其自己的教育系统(参见:东德教育),整个共和国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是标准化的,这个系统在1990年代初期被废除,不过在德东各州仍有一些影响力。

教育体系结构

德国教育体系主要分为五个部份:

?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

教育體制開始的前四年(有些邦是六年或是在第五以及第六年有獨立的Orientierungsstufe。

?第二级初阶Sekundarbereich I:

在結束小學階段後進入此層級,主要分為三個類別:

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文理中學Gymnasium。

?第二级进阶Sekundarbereich II:

銜接文理中學第二級初階的學生以及職業教育再深化的教學內容。

?第三级高等教育Terti?rbereich:

分為傳統大學、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等形態。

?衍生教育Quart?rbereich:

含括現行學校教育體制以外的教育範籌,以及非制式規定的、私人性的、職業

性的繼續教育。

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

德国基础教育层级的学校为小学Grundschule,凡是在当年六月30日前满七岁的儿童皆须进入小学就读,此为义务性教育不可拒绝。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措施。在大部份的邦里,小学为四年制,只有柏林与布兰登堡为六年。

在这个阶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给于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Leistungsdruck,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所以对于需要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则是采取加强措施而不是留级制度。除此之外,针对国小的课程也有些新的改革,例如在外语课程上也实用许多;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则是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理论的实践,而非专业性的知识授予,例如像是自我自由工作、主题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另外,小学的课程型态也反映出现今的社会现况的改变,例如:全面性的半天课程、跨年级的课程,以及班级中学生程度的异质性等…。

第二级初阶Sekundarbereich I

第二级初阶也可称为“中级”,主要有几个分类:职业预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文理中学初阶Sekundarbereich I des Gymnasium,还有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其毕业学位为综合中学毕业证书Hauptschulabschluss,或是中级文凭mittleren Reife,而这也是文理中学进阶的必要条件之一。

1)职业预校Hauptschule

职业预校起初是由国民学校进阶级Volksschuloberstufe,而从1964年更改为此名。其发展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并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的面向。虽然原先强调的是在职业上的实用价值,然而却产生许多问题与批评,例如:在职业预校中只有少部的学生有实际上学,但他们绝大部分都有着较弱势的社会背景,或是德语并非其母语等严重的问题。以学生人数比而言,在乡村中,职业预校学生的比例远高于城市;像在Bayern邦与Baden-Württemberg 邦的学生就占了30%;为因应这样的情况,教育委员会Kultusministerkonferenz决议,开放实科中学与职业预校的转学制度,以强化职业预校学生的学习能力。

2)实科中学Realschule

实科中学是仿效普鲁士的中学而建立,因应较高等的职业教育需求而生,而且实科中学也一直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典范,具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其学生的来源背景主要是社会的中产阶级,其成功因素是奠基在两方面:一方面实科中学的教学内容重视德国转形成第三级产业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由此毕业的学生可获得中级文凭,并具有许多选择发展的可能:可以选择较高等的职业发展;也可以继续升学,例如进入职业导向的文理中学,因而往高等教育体制迈进。所以实科中学在德国为教育体制中发展较成功的学校类型。

3)文理中学Gymnasium

在1955年的Düsseldorfe Abkommen条约中规定,凡是走向普通高级中学导向者,皆称为“文理中学Gymnasium”, Gymnasium此字的概念是缘由于希腊时代运动、辩论的场所,引申为所有哲人的聚集之处。因此此类型中学有浓烈的人文主义背景,过去主要以古老语言或是非职业性教育内容为主题,但至1990年以后,愈来愈多的学生在第二级初阶的选择上,走向文理中学,因为这是一条最容易获得高中毕业考Abitur通过文凭的路,并且可以直接进入所有高等教育学校类型,不论是职业教育体系、技术学院或是大学。

4)综合中学Gesamtschule

综合中学是以"机会平等”为其创办基础,希望所有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不会只因某些科目的成绩不理想而丧失更佳的学习机会,他们可以依据个人的偏好与兴趣考量来发展,不会如社会淘汰的机制一样,因为弱势而失去更好的发展。但是反对者却从实际层面来进行批评:过多的学校类别在工业国家中是十分罕见的;另一方面,综合中学生的竞争力也受到挑战。综合中学主要分为两类:整合性综合中学integrierten Gesamtschulen,在这里学生完全整合,没有成绩分组;另外一类则是也就是协和性中学kooperativen Gesamtschulen,在这类学校哩,学生在部分科目中,必须依据成绩分组上课。

第二级进阶Sekundarbereich II

第二级进阶也可称为“高级Oberstufe“,其中主要包含职业教育体系的双元制度以及文理中学的高年级,也因应愈来愈多文理中学毕业生想要接受职业教育的训练,所以有许多职业领域的学科也逐渐移转至高等教育的范畴中。

1)文理中学高年级

从第11年级开始进入文理中学的高年级阶段,依据各邦的规定不同为2至3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授课方式采取课程制Kurssystem,也就是学生可以依据其喜好与发展方向自由选择学习课程与重点科目,并以此作为进入大学院校的准备。文理高中与综合高中的高年级均具有相同的资格条件进行高中的毕业考。除此之外,因为愈来愈多文理中学毕业生选择进入职场工作或是继续接受职业教育,所以许多文理高中也针对新兴职业或热门工作需求的重点科目进行发展,以缩短在校学习的年限,并将原先的教学方法做更新,来因应学生意愿与社会需求的新趋势。

2)职业学校

德国职业教育的类型,依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有不同新的发展,而德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到18岁,因此为了符合工作领域上的各项专业以及强制学习年龄的要求,有许多针对不同的情况所设立的学校,例如:职业学校Berufsschule、职业专门学校Berufsfachschule、专科学校Fachschule等...各种职业学校的类型。

除此之外,文理高中也因应社会工作需求,提供各种相关于职业的重点科目培养,如:以科技教育为主轴的高中Technisches Gymnasium、以经济领域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还有高级专业学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毕业的高中生具有领取高中毕业文凭Hochschulreife的资格。

第三级高等教育Terti?rbereich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大概含括了340所高等学校Hochschulen,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约有160所的大学、神学院、教育学院以及艺术学院,每年约有3/4的大学生都是集中在这里学习;其余的学生则分属于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职业技术学校Berufsakademien,等相关领域。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人才,对于新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创造与发展,现今德国约有190万人在大学就读,预计到2011年将会成长至220至240万人。

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门槛主要是高中毕业考Abitur,而依据各学系的要求,所应具备的条件也有所差异;而攻读学位也必须依照学习的发展与考试制度来完成。

Responsibility for German education system lies primarily with the

Bundesl?nder (states) whil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nly has a minor role. Optional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s provided for all children between three and six years old, after which school attendance is compulsory for mostly 11 to 12 years.[1] In the first nine years all students attend school from age six to eighteen or nineteen. The system varies throughout Germany because each Bundesland decides on their own educational policies. Most children, however, first attend Grundschule from age six to nine.

In contrast, secondary education includes four types of schools based on a pupil's ability as determined by teacher recommendations: the Gymnasium includes the most gifted children and prepares students for university studies; the Realschule has a broader range of emphasis for intermediary students; the Hauptschule prepares pupil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Gesamtschule, or comprehensive school, combines the three approaches. There are also

F?rderschulen (schools for the mentally challenged and physically challenged). One in 21 students attends a F?rderschule[2][3]

In order to enter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take the Abitur examination; however, students possessing a diploma from a vocational school may also apply to enter. A special system of apprenticeship called Duale Ausbildung allows pupils in vocational training to learn in a company as well as in a state-run school.[3] Although Germany has had a history of a strong educational system, recent PISA student assessments demonstrated a weakness in certain subjects. In the test of 43 countries in the year 2000[4], Germany ranked 21st in reading and 20th in both mathematics and the natural sciences, prompting calls for reform.[5]

Overview of the german school system:Grundschule (elementary/primary school) can be preceded by voluntary Kindergarten or Vorschulklassen (preparatory classes for elementary schoo l) and lasts four or six years, depending on the state. Year 13 is being phased out in some states.

Parents who are looking for a suitable school for their child have a considerable choice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Germany today:

?State school. State schools are free of charge. A large majority of German students attend state schools in their neighbourhood. Schools

in rich neighbourhoods tend to be better than schools in poor ones.

Once children reach school age, many middle-class and working-class class families move away from lower-class areas.

?or, alternatively

o Waldorf School (206 schools in 2007)

o Montessori method school (272)

o Freie Alternativschule (Free Alternative Schools) (65)

o Protestant (63) or Catholic (114) parochial schools

After children have completed their primary education (at 10 years of age, 12 in Berlin and Brandenburg), there are four options for secondary schooling: ?Hauptschule (the least academic, much like a modernized Volksschule [elementary school]) until grade 9 (with Hauptschulabschluss as exit

exam);

?Realschule until grade 10 (with Mittlere Reife (Realschulabschluss) as exit exam);

?Gymnasium (Grammar School) until grade 12 or 13 (with Abitur as exit exam, qualifying for university); and

?Gesamtschule (comprehensive school) often with all the options of the three "tracks" above but it can also be a school between Realschule

and Hauptschule, having no possibility for Abitur.

?After each of those schools, graduates can start a professional career with an apprenticeship in the Berufsschule (vocational school). The

Berufsschule is normally attended twice a week during a two, three, or

three-and-a-half year apprenticeship; the other days are spent working at a company. This should bring th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mpany must accept the apprentice to start the

apprenticeship. After this, the student is registered on a list at the

Industrie- und Handelskammer IHK (board of trade). During the

apprenticeship(s, he/she is a part-time employee of the company and

receives a salary from the company. After successful passing of the

Berufsschule and the exit exams of the IHK, he/she receives a

certificate and is ready for a professional career up to a low

management level. In some areas, the apprenticeship teaches skills

that are required by law (special positions in a bank, legal assistants). The grades 5 and 6 form an orientation phase (Orientierunsstufe) in which students,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decide which of the

above-mentioned tracks the students should follow. In all states except Berlin and Brandenburg, this orientation phase is embedded into the program of the secondary schools.[6] In Berlin and Brandenburg, the orientation is embedded into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give a so-called educational (track) recommendation (Bildungs(gang)empfehlung) based on scholastic achievements in the main subjects (mathematics, German, science, foreign language), with details and legal implications differing from state to state.

In Germany, the 16 states have exclusive responsibili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federal parliament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an influence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nly by financial aid (to the states).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chool systems; however, in every state the starting point is Grundschule (elementary school) for a period of four years (six in Berlin and Brandenburg).

All German states have Gymnasium as one possibility for skilled children, and all states - except Baden-Württemberg, Bavaria, Saxony - have Gesamtschule, but in different forms. The eastern states Saxony, Saxony-Anhalt and Thuringia combine Hauptschule and Realschule to Sekundarschule, Mittelschule and Regelschule respectively. All other states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schools types.

English is compulsory statewide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some state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tarts in Grundschule. For example, in North

Rhine-Westphalia, English study starts in the third year of school; Brandenburg starts either English or Polish, and Baden-Württemberg starts English in the first year. The list of availabl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s,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obligatory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differs from state to state. French, Spanish and Latin are most frequently taken as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Many schools also offer volunteer study gro ups for learning other languages.

It may be problematic in terms of school studies for families to move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because there are quite different curricula for almost every subject.

Adults who did not complete their high school education have the option of attending an Abendgymnasium or Abendrealschule (night school) later in life.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 度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 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同时,英国国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使得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宗教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

学习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 心得体会 ——医疗系吴洁在周一的系部会议上,侯主任再次的组织我们系部所有人员共同学习《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学习中对我触动最大是文件指出,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教学标准,创新教学方式,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严格教学管理。大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能力。要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评价和服务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育教学、开展人才质量评价。明确企事业单位承担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的职责义务和鼓励政策。这个意见正是对我们职业教育的肯定,给我们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社会在发展,国家在发展,同样职业教育也在发展。以前传统的教育方法对于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已不太适用,我作为一线教师也要跟随潮流,改变自己的课堂,不断学习并探索信息化在教学上的应用。这学期,

在张校长的领导下,我们学习并运用新课改模式,但毕竟我们是职高生,学生的基础与普高生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新课改模式的同时,也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学生磨合出一套适合于我们的教学方式,比如“走课制”、“导师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意一条街”“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这都是与张校长提出的“异想天开、脚踏实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某报告中提出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变革的方向是将“立体化教材”、“在线学习”、“微课”和“翻转课堂”将于一年之内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得以普及,表明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更侧重于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资源形态的多样化的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重设学习空间、转向深度学习方法和跨学科研究兴起将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未来三至五年的主要趋势特征。而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推进变革和创新文化与反思院校的运作模式将在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中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这说明我们必须要无时无刻的去学习。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也强调我们要终身学习,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在这个改革的潮流中不落后,不掉队。作为一线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必须多读书,多学习,给自己充满电,然后为学生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1949年联邦宪年制定的联邦德国《基本法》以及根据1957年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决,联邦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联邦制,文化教育由各州自治,州享有文化的自主权。这意味着,原则上州享有教育立法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最高权限。州有权通过宪法、学校法和其他各种法令作出具体规定,决定如何安排本州的文化事业和学校教育事业。《基本法》规定了联邦范围共同的某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比如,国家对学校的监督、宗教课在公立学校作为正规学科开设等,但这些也都由州行使有关权力来加以实现。不过,根据《基本法》精神,联邦政府享有校外职业培训领域的立法权。 在1969至1971年间,《基本法》作了几次修改,扩大了联邦权限,1969年10月,联邦德国首次建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该部虽不是一个立法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规划,在促进超地区范围的重大科学研究方面与各州进行合作,但它可以通过提出建议和控制拨款来影响各州教育。此外,根据修改后的《基本法》,联邦政府除了原来可以制定职业培训助学金法和大学助学金法以外,还可以制定高等教育一般原则性法规等。于是联邦有关机构先后制定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高等学校建造促进法》等。同时《基本法》的修改保证了联邦与州在行政管理和教育规划方面互相合作的可能性。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合作式的文化联邦制”。 这种“合作式的文化联邦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学校教育仍由各州自治为主,另一方面联邦可以通过一定的权限和建立一些协调机构参与教育事宜的决策上。但这种合作不仅指联邦与州的合作,而且也指州与州的合作。下面我们就一些对这种合作起重要作用的联邦一级机构作一些介绍。 为了协调教育事宜,早在1948年2月东西部占领区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在斯图加特召开了一次各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随着东西德对立的加剧,东西德教育政策分歧扩大,这一次会议便成了最后一次由全德范围内各州教育部长参加的会议。在当时西部占领区联邦德国成立后不久,联邦德国于1949年10日8正式成立了作为协调各州教育事宜的重要机构——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这是一个各州文化

西方教育制度

第二节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 由于我国近现代的学制一直以西方为模版,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总的来说,古代西方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近代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推动了人类制度化教育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当前,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 一、西方古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古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 1、雅典的民主教育制度 ①0-7 岁接受家庭教育。 ②7-12(13)岁上音乐学校。 ③12(13) -15(16)岁上体育(体操)学校。 ④15(16) -18 岁上体育馆学习:学习投标枪、驾御战车、角力等在当时十分重要的知识,为学生成为一名军人做准备。 ⑤18 岁以后上埃夫比学校学习。 雅典民主教育制度的目的在于培养民主的公民,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发达的智力,健康的体魄,多方面的兴趣,身心和谐发展等。女子在家里接受教育。以私立学校为主,学生上学要交纳一定数量的费用,只有部分有钱家庭的子女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制度 ①0 岁以前就开始进行胎教:斯巴达非常重视胎教 ②0-7 岁接受学前(家庭)教育。 ③7-18 岁上国家设置的寄宿学校

④18 -30岁接受长期的军事训练。 斯巴达军事教育制度的特征:教育由国家办理,禁止私人办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骁勇善战的军人,与雅典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很大差别;男女接受同样的教育,对以后女子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的西方教育制度 1、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主要由教会学校进行传授,学习神学知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僧侣,并向群众宣传教义。 2、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公元十一世纪,一些大的主教学校和修道院发展成为大学,是古代西方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比较著名的有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在学校组织上,中世纪大学分为两段(预备阶段和正式阶段)、四科。预备阶段学习“七艺”,括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然后才能报考神学、医学和法学等科目,在入学年龄和学习年限上没有严格的规定,每科学习时间一般为 5-7 年。 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成果,对于保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进行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发展学术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3、行会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出现 行会学校是非正规学校,跟随师傅学习生产知识和技能,为工商业培养人才。 城市学校是为城市发展,为贫困子弟开办的学校,属于初等教育性质。 4、骑士教育 为世俗的封建主培养随从的教育。学习“七技”、诗歌等。 总之,西方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教育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广大的劳动人民被排斥

教育制度改革

教育制度改革 篇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及建议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得到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日趋繁荣,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毛入学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然而在进步之中,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根据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完善财政教育体制十分必要。 一、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现状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口巨大 近些年,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并将大量教育经费投入到基础教育上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大幅度增加,2002年达到5480亿元。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剧,教育经费总量缺口巨大。 (1)教育经费不足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抽样调查,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2%,初中为21.8%;小学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初中为45.9%;小学试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初中为70.3%;小学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初中为28.8%;

小学购置教具、墨水、纸本、粉笔不足的占32.5%,初中为35.0%。 (2)高校扩招后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高等学校在连续的大扩招后,办学条件紧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教师短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严重不足,可能引起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质量的下降。 (3)我国教育经费总量短缺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是社会公共品,投资教育没有短期利润。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在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到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而现在只有3.28%,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1996年,在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和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都是最高水平,但在有可比数据的七个国家中,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却最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这样的漏洞让全社会出现了“择校费”、“招生腐败”、“教育腐败”等现象,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2、教育财政的职责不明 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分级管理中各自应承

德国的教育体制详细分析

德国的教育体制详细分析

德国的教育体制详细分析 2010-12-06 16:55:15 来源:智欧教育浏览:301次 德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学校 共有368所,分布在16个联邦州,注册学生总人数约190万。其中综合大学(Universitaet,含理工、师范、全科大学等)127所,学生13 0多万;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186所,学生48万多;艺术、音乐院校55所,学生3万余名。目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总人数约

20万。每年入学新生人数约22万。各类大学共设专业400余个。 德国的高校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为了加强欧洲高等院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欧洲2 9个国家的政府于1999年在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达成协议,相约最迟到2010年,各国将齐力构建一个统一的高等教育区(einheitlicher H ochschulraum)。博洛尼亚进程的核心内容是:在欧洲范围内根据同一标准实行二级学位体 制(zweistufiges Studiensystem):学士学位课程(Bachelor-Studieng?nge)传授一门专业的基础知识,而硕士学位课程(Master-Studi eng?nge)能够深化知识,或者跨学科地对知识进行拓展。 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将取代传统的学位。新的体制迫使大学学业尽量去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那些将来不想从事学术研究

的学生,可以攻读学士学位,三年或者四年以后毕业,就能够得到从业时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 新学位课程的基本单位分为若干模块(Modul)。每个模块由主题相互关联的几种课组成,例如讲座课(Vorlesung)、研讨课 (Semina r)和练习课 (übung),并且每个模块最长可以跨越两个学期的时间。大学课程在此之前划分出来的基础和专业阶段被废除了。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都将依据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获得相应的学分,这一系统根据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消耗折算出学生的总负荷。 学生毕业之际,除了获得正式的大学学位证书以外,还将同时获得附加证书(Diplom a Supplement),证书里记录着与大学毕业相关的标准化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业成绩。这样在求学和就业的时候,毕业生的大学文凭可以得到更简单、更合理的评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全记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全记录 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世界为之震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懈探索。 基础教育逐步转向义务教育政府办 2001年7月19日下午,正在安徽阜阳考察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程来到颍上县十八里铺乡宋洋小学。 有着30多年历史的宋洋小学是一所村中心小学,现有学生508人,在职教师13人。望着教室里几十张破旧的课桌,朱镕基问校长王伟:“怎么没有凳子?”王伟解释:“为了节省经费,凳子都是学生自己带。现在放假了,学生就把凳子带回家了。” “这些课桌有多少年历史了?”朱镕基问。 “20年。” “20年都没有换过吗?” “没有。” “这个学校在县里是什么水平?” “中等。” 朱镕基沉默良久,摸着斑驳的桌面感慨地说:“很艰难啊!” 考察后,朱镕基在宋洋小学召开农村基础教育座谈会,听取乡镇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对义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和乡镇干部、中小学校长的一番对话,朱镕基感慨万千:“感谢大家让我了解到了真实情况。任何一个国家,义务教育都是政府的责任,我国也不能例外”,“义务教育事关中华民族的复兴,绝不能削弱!” 正如饭需要一口一口地吃,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中国义务教育体制适应基本国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第一次变革:调动地方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曾提出过发展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概念,但并没有使用法律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概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提出之后,艰巨的任务与中央政府当时无法包办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为此,从实际国情出发,《决定》进一步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决定》还要求,“为了保证地方发展教育事业,除了国家拨款以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乡财政收入应主要用于教育”,“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变了中央过于集权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的办学积极性,为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实现“两基”目标提供了体制保障和社会支持。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9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央文件中并未出现“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提法,所谓“人民教育人民办”只是在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人民群众主要是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义务教

德国教育范本

德国教育 在德国,教育是由各地方政府管理,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历史 德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从中古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权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而义务教育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当时的Vo lksschule课程是一个8年的教育,并提供当时早期工业化世界的所需,同时也因为新人文主义的产生,影响到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写作、算术,以及道德、责任、军训等。上层社会和富裕阶级的小孩通常进入4年的私立学校并接受一些大学预科的课程;而一般大众则几乎无法进入中等学校。 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引进了教师需要国家认证的资格(1810年),这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1812年,普鲁士开始设置中等学校的升学考试(这在1788年已被发明);到了18 71年,整个德意志帝国都接受了这种制度。 1871年后,德国的学校教育开始变得较系统化和国家化。更多的学校被建立,用来训练教育良好的年轻人。当时有数种不同的学校: 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或希伯来语,以及一种现代语言) Real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 Realschule ,6年制(没有大学入学资格,不过可以直接进入职场工厂工作) Oberrealschule ,9年制(学习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苏联、法国、英国、美国)在各自的占领区设置他们自己想法的教育系统。当西德在1949年取得部份独立后,在其新宪法授与各州政府教育的自治权,而教育体制主要以联邦主义为其核心概念,强调各邦的文化独特性Bildungshoheit,因而至195 5年之前,各邦皆致力于将每个地方不同的教育体系同化,使各邦皆有各自成体系的教育结构。但这也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复杂和多样的学校系统,许多学生必须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完成他们的学业。 随后人们开始针对教育体系的发展与结构进行一些讨论与研究,在1973年时便产生了第一个“教育计划Bilsungsgesamtplan”,主要致力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与扩大发展,然而这个计划的许多目标都尚未达成,因此德国直至今日都还持续进行教育改革的脚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有其自己的教育系统(参见:东德教育),整个共和国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是标准化的,这个系统在1990年代初期被废除,不过在德东各州仍有一些影响力。 教育体系结构 德国教育体系主要分为五个部份: ?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 教育体制开始的前四年(有些邦是六年或是在第五以及第六年有独立的 Orientierungsstufe。 ?第二级初阶Sekundarbereich I: 在结束小学阶段後进入此层级,主要分为三个类别: 职业预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文理中学Gymnasium。 ?第二级进阶Sekundarbereich II: 衔接文理中学第二级初阶的学生以及职业教育再深化的教学内容。 ?第三级高等教育Tertiärbereich:

德国耶拿教育制度的意义

范熾文 國立花蓮師院初等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花蓮市華西街123號 0920133068 fun5244@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775818.html, 摘要 在歐洲有四種著名學校改革實驗,分別是蒙特梭利、道爾頓制、弗來納特、與耶拿制度。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耶拿制度就成為國際新學校運動之一。特別是耶拿制度強調自由教育歷程與系統性自我決定學習。今天耶拿制度已經愈來愈重要了。 從1923年,彼德彼德生教授就在耶拿大學發展耶拿制度教育理念。 耶拿學校有四項教育重點:談話、遊戲、自由工作與慶典活動。耶拿教育理念主要目標在發展學生的社會能力,學習與團體相處、學習工作。同時要發展學童之情緒、智慧、感情與操作能力。 最後本文提出幾點對教育改革之啟示。 關鍵詞:耶拿制度、教育改革 「彼德生先生繼續保持了耶拿大學對於教育研究的良好傳統,而且有過創造的貢獻。對於德意志國民教育的改進,小學教師訓練水準的提高,他曾經作過長時期的奮鬥。他是一位高貴的大學教授,同時也是青年學生的良友、顧問與提攜者。耶拿大學,尤其是教育學院的全體教師,對於彼德生先生,永遠保持著光榮的紀念。------------------德國耶拿大學校長為彼德生教授所發訃文中間幾句重要的話。 ----引自田培林著,1986:817 在歐洲有四種著名學校改革實驗,分別是蒙特梭利(Montessori)、道爾頓制(Daltonplan)、弗來納特(Freinet)、與耶拿制度(Jenaplan)。國內對前二種教育理念、制度已有許多文獻研究,唯對弗來納特與耶拿制度較為陌生,筆者在德東共參觀三所耶拿制度的學校,對於彼德生教授所創設之制度、理念與教育措施,特別感到興趣,擬藉本文加以介紹並提出幾點教育實驗的啟示。 一、彼德生教授生平事略 耶拿制度(Jenaplan)是彼德生教授(Petersen,1884-1952)在耶拿(Jena)大學時所創設一種教育理念。(King,1970)彼德生於一八八四年四月二十六日生

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 长期以来,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所谓“伙伴”关系,称为“地方管理的国家制度”. 英国现在的教育行政机构包括: 1.教育和科学部 根据法律规定.英国公共教育体制的最终管理权属于议会,议会创定有关教育的法令,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人们遵守法令.同时,议会把法定的“管理和领导”责任委托给教育和科学大臣. 英国政府内阁设教育和科学大臣,下设教育和科学部.教育和科学部的二级组织设一司三局:财务司,继续教育及高等教育局、中小学教育局、师资及统计局. 教育和科学部在工作上得到以下组织的协助: (1)教育标准处. (2)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 (3)学校考试和评价委员会. (4)高等教育基金会. 2.地方教育当局 英国现行地方政府体制,以都市郡的区、非都市郡、内伦敦和外伦敦的市为地方教育行政单位.地方教育当局从总体上负责协调本地区教育的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职责是:为本地区的学校制订目标,对学校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维持部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控制权;管理和规划本地区的继续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包括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

二、学制结构 英国的现行学制建立在1944年教育法的基础之上,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英国的义务教育年限 是11年,即从5~16岁. 三、各级各类教育 1.学前教育 在英国,学前教育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之前的儿童教育,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其实施的机构有:公立与私立幼儿园. 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适当态度和习惯,注意儿童的身心健康 和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其目标包括6个方面:个体和社会发展;语 言和识字;数字;对世界的了解与理解;创造性;具体发展. 2.初等教育 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幼儿学校(infantschool,招收5~7 岁儿童)、初级学校(juniorschool,招收7~11岁儿童)、混合学校(包括幼儿部和初级部).初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了解 自己,了解自己与他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指 导他们有益地运用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必需的 一些个人素质和态度,以便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一课程的规定,初等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除宗教教育外,还包括数学、英语(在威尔士为威尔士语)、科学、历史、地理、 技术学、音乐、艺术和体育,其中数学、英语和科学为“核心课程”,学校应在课时上予以优先保证. 3.中等教育 在英国,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公立中学和独立学校系统的公学.公立中学包括5种类型: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综合中学、被认为是中学的中间学校以及第六学级学院和第三级学院.

第二节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一、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法国的教育制度 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征服了高卢。法国作为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从那时起,受罗马帝国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最强大的的一支部落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了最强大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即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王国就是法国的雏形,后来演变为法国(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德国,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意大利)。10世纪后,法国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到15世纪后期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 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从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对它影响不大,因此,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尽管从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因素在法国已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对外贸易也在不断扩大与加强,资产阶级逐渐成长。但一直到18世纪前期,法国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城市贫民、手工业者和农民)在政治上还比较软弱,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到封建专制制度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封建贵族与第三等级之间日益尖锐的对立。上述社会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法国教育总体上看还是教会特别是天主教教会一统天下。 (一)初等教育 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近30年,法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掌握在胡格诺派手中。16世纪中叶以后,加尔文教在法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加尔文新教的信奉者被称为胡格诺派教徒。胡格诺十分重视教育,在其控制地区,率先进行了实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胡格诺派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La Salle)建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成为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的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用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免收学费。富人们则聘任家庭教师对其子弟进行初等教育。"基督教学校兄弟会"还注重师资培养的问题,它于1685年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 (二)中等教育 17世纪前期,属于新教的冉森派和胡格诺派曾开办过一些中等学校。冉森派是17-18世纪在欧洲流行的新教,其创始人是荷兰神学家冉森。冉森派特别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本族语的地位,在方法上,反对强记,重视判断力的磨练和读写技能的训练,主张采用实物教学。17世纪60年代冉森派开办的学校被迫停止教学活动。胡格诺派开办的中等学校被称之为学院或基础学校,设7个年级,主要教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1685年以后,胡格诺派的学院也不复存在了。 1534年,以反对宗教改革、巩固并恢复天主教阵地为宗旨的耶稣会建立,到17世纪,活跃于许多欧洲国家,成为法国教育中的重要力量。耶稣会特别重视中、高等教育,对初等教育缺乏兴趣。在1618-1746年近一个半世纪期间,由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成为法国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也称为学院。除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年的短暂时间外,耶酥会的教育活动是得到法国封建统治者全力支持的,因此,它的中等学校网迅速遍布法国各地。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的力量仅次于耶酥会,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耶酥会被驱逐后,更成为法国举办中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圣乐会虽然是一个属于旧教的宗教派别,但它比较接近于资产阶级,圣乐会所办的许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

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论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对 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摘要中国的政治文明、社会进步、文化拓展、经济发展都依赖于先进成熟的教育。同时教育制度又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制度变革的成效往往直接决定着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教育的改革需要奠定清晰的价值和目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政治文化的社会现代化方向相一致,以教育的深化改革达到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以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反哺教育,达到社会良性循环的根本性目的 关键词教育发展改革社会作用文化经济政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在数量,规模上迅速发展,通过经费等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以及通过招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社会各方面高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教育显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白教育制度改革的理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价值,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教育的公平性 现代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的源泉,科级发展的催化剂,也是社会稳定与平衡的决定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不仅是一种理想,也是一个现实的发展目标。 2.教育的普及性 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就是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通过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从而提高民族素质,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增进和扩大社会民主。 3.教育的民主性 中国教育需要通过制度的创新,使教育具备完全的公共性,促进办学体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同性事业。 4.教育的人文性 确立以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念,通过教育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民主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同时,使教育成为社会文明和道德的指路明灯,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源泉。 5.教育的实用性 教育应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要,通过健全的社会教育,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能够切实地改善人的生存处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因地制宜的、灵活的和多样化的。以实用为目的的教育才能更好的符合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完善,具有着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当今不断发展的国际社会,教育与科技的相辅相成,无论是国内社会、经济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亦或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映

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县、乡(镇)政府的教育职责,明确并落实县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中心学校(含农村中心小学和农村中学,下同)的职责,整合教育资源,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政策落实,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县政府的教育职责 县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组织义务教育的实施,具体为: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依法做到“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根据本县的情况,按照不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在保障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并落实到位。建立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三级预算编制与管理体系。根据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经常性收入超收部分,要按规定比例切块用于教育,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要求。县政府每年将教育部门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向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清理核实农村中小学“两基”以来的欠债,摸清债务来源和使用情况,按照不将债务留给学校的原则,由县政府合理化解债务,制定偿还计划并逐步偿还。对于原乡镇教办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财务审计,按照不将债务留给学校和教育资产不流失的原则进行资产划拨。 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和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按照本县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等因素,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适度集中的原则,落实完小向人口集中的村和集镇、初中向人口集中地和乡镇政府所在地、高中向县政府所在地和人口密集的大集镇调整的要求,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2007年初步完成高中和初中的布局调整工作,2010年前基本完成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认真研究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制定薄弱学校的发展改造规划。制定规划必须考虑到县域内城镇与农村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摸清全县范围内薄弱学校底数,列出改造步骤方案等。 认真做好教职工编制的核定工作。根据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实施办法,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并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占用学校编制和擅自离岗的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一律与学校脱离

德国的教育体系

国际司: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介绍 一、德国教育经费制度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行政区划分联邦、州、地区三级,是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教育发达。根据德国联邦统计署2012年发布的数据,2010年德国教育总支出为1723亿欧元,占GDP的7.0%,占公共开支的18.6%。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中90%源自州和县政府。 (一)教育基本结构 德国教育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德国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德国公民满6-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必须完成9年(有些州为10年)全日制教育,如果不能继续全日制普通学校或者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业,其余3年必须上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小学学生进入中学无需进行统一考试,依据小学成绩、教师鉴定、家长意见以及学生的志趣等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主体中学(5-9年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实科中学(5-10年级,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或机关任中级职员)、文理中学(5-12或13年级,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大学)。德国培养人才主要通过两条途经:一是小学——文理中学——大学,这是一条直接升学的道路,它培养的是从事科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另一条途经是小学——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职业学校,这是一条直接就业的道路。每类学校的教师必须接受高等教育,为终身公职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

(二)教育投资体制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中央高度集权, 战后转变为极端的地方分权化, 实行各州文化教育自治。德国各州政府在教育管理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一般教育事务由各州制定的宪法、学校法和其他教育法令加以具体规定,教育领域的基础原则不是由联邦政府的主管部门确定,而是由各州之间相互约定。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权限仅限于一般的监督和协调。 德国实行以州政府投入为主、联邦政府投入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进修等环节的日常经费投入主要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包括建校费、教师工资、以及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公务费和业务费等。联邦政府也对各州的教育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但重点在高校扩建、新建方面,联邦和州各投入50%,在促进科研、师资培训和职业教育方面,联邦政府也为各州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一体制虽然形成了德国教育景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也带来不利影响, 如各州在教育政策方面各自为政,缺乏州与联邦、州与州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 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因其为德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享誉世界。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的教育是鼓励式教育,不断的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以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越来越好地学习。 ——中国驻英国使馆前教育参赞王百哲 一、英国教育制度现状及其学制 英国的学校教育是从基督教传入英国(约公元6世纪)开始的。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王朝复辟以及工业革命等发展演变过程,老学校制度的保留、新学校制度的诞生,造成教育面貌具有保守与创新的折中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为恢复教育,继1943年英国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之后,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议会上提出了教育法案,被通过。《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教育法》,这个法案为英国战后的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嗣后,相继产生了近20个教育法,是对《1944年教育法》的修正或补充。 (一)英国教育在行政上长期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执,

现行行政体制是折中的产物 1.北爱尔兰的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直由北爱尔兰教育部全权掌管。 2.苏格兰则是初等、中等和中学后教育由苏格兰教育署掌管,大学由中央领导管理。中央设“教育和科学部”,负责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还领导和管理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 3.1970年后,威尔士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脱离中央,归威尔士国务大臣领导。 与“教育和科学部”差不多是平行的英国教育行政机构还有:陛下督学处,任务是了解教育情况并予以评价和指导;学校课程和考试委员会,任务是对各级教育的课程以及证书考试进行研究;大学拨款委员会,了解大学情况,对拨款提出建议,帮助制定大学发展规划。地方教育行政是设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也有督学。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不规定课程和教材,校长有决定权。 (二)现代英国的学制由原来的双轨制演变成多轨制 英国历来的教育法规都没有规定教育目的。事实上,学校教育不可能没有目的,只是目前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英国属于后一种。从英国教育的实际做法和效果中,从英国社会的教育舆论(电台广播、报刊教育论著)中,还是能看出英国的教育目的。英国自然资源有限,殖民地越来越缩小,知识和技术是国家生存的重要条件。英国的学问家、教授和教师等即使收入不高,但社

德国教育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教育体制对中国的启示第四十期

李工真 ■武汉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德国历史文化及现代化问题,1988年、2009年先后访学于德国特里尔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代表著作有《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等,译著有《纳粹德国的兴亡》。个人学术论文集有《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曾在香港凤凰卫视《纵横中国》及《世纪大讲堂》栏目做特邀嘉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次获得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应邀在国内20余所著名高校讲学。 嘉宾名片 德国是欧盟中最大的经济强国,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健全的国家。与意大利等国家主要依靠旅游来发展经济相比,德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完全依靠制造业出口为生的国家。这使它不仅没有受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在今日的欧债危机中,更是以“一枝独秀”的形象而令世人瞩目。 这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德意志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他们生产出来的高质量的产品。中国只是世界的“加工厂”,主要体现在组装环节,靠的是中国人廉价的劳动力。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思考中国的教育,显得非常必要。 德国为何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出品制造业大国,对中国有启发性。 “国兴科教”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第一个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迈进现代化门槛的国家,更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国兴科教”战略的国家。 德国人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了,但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出哲学家的民族,他们在思维、思辨方面胜过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国家,像我们中国,在1840年遭遇了鸦片战争,却要拖到58年以后的1898年才搞戊戌变法,这样的变化肯定是要失败的,而德国在1806年“挨打”,1807年就开始变革,一对比就看出差别了。而且德国很快地在三年后开创了柏林大学,自1810年柏林大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建立以来,德意志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并成为了世界的样板,不仅是它的欧洲邻国,而且连远隔重洋的日本、美国都纷纷仿效。 每个国家的现代化大学体制,都要追根溯源到德国的大学,当时的大学就提出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等教育理念及一整套完备的教育体制,包括教学方法、用人制度等。可以说,1810年的柏林大学开启了人类教育现代化的历史。

第一节 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 英国教育的历史渊远流长。其有组织的教育实践的开端,可以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是与基督教的传入同时兴起的。尽管在基督教被奉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前,英格兰可能已有学校存在,但英格兰学校主要产生于公元5、6世纪。教育的动因是宗教的,教育的重心在教会和修道院,平民教育的水平甚为低下。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这时,文艺复兴时期创办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逐渐趋于狭隘、繁琐和形式主义。1534年,英国宗教改革以后,学校受到国家教会方面严格的控制,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哲学上新的觉醒、伟大作品的出现,对学校都很难产生影响。教育与时代的要求严重脱节。 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640—1660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场革命对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命阵营中的平等派和掘土派的领袖和思想家,把教育看作进行激进的社会改革的工具和主要手段。他们信奉“泛智”思想,主张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其中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张国家应干预教育,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等。长期国会还邀请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到英国担任教育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国会下院和下院的各种委员会经常讨论教育问题,计划建立与苏格兰教区学校相类似的初等学校。1649年,国会通过法案在威尔士设立免费学校;并通过补助教育事业的法案,从没收的教会财产中每年拨款两万英镑补助教育。一时间,英国出现很多私立学校,同时建立了非地方性的文法学校。 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对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革命一度夭折。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订立长期同盟,建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实现了两者联合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史称“光荣革命”。然而政权为大土地贵族所掌握,革命时期提出的许多教育改革主张无法实现。文法学校和大学在英国国教会的控制之下,对传统课程难以进行重大改革,教学活动刻板而了无生气。 在严重残存着封建教育传统的情况下,17世纪后半叶,英国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许多受迫害的、不信奉国教的非国教派的大学教师创办了一种称为学园的新型学校,为非国教派培养人才,也招收其他学生。这些学园能享受办学的自由,它不像旧大学那样单纯强调古典教育,而是设置了自然科学、近代语和商业方面的学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早期的学园,如伦敦的纽因顿·格林学园(1675)的课程除古典语外,还开设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逻辑和政治。后期的学园,如沃灵顿学园(1757)学制为3年,开设有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法语、自然科学、天文、化学、伦理、绘图和设计、簿记、地理等课程。1779年撤销了对非国教派人士办学的限制。在伦敦和一些大工业中心,创办了大量私立学校。他们仿效非国教派的学园,自由开设新课程,实验新思想,为以后中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 从17世纪后期开始,宗教组织和慈善团体对普及初等教育,也有一定贡献。1698年,基督教知识普及协会成立。该协会在英国各地创办了不少教义问答学校,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近3万名儿童参加学习。这类学校的课程内容,有宗教教学和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