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上册数学1 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1 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1 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1 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学校:智慧都市明泉山镇平坝小学*

*教师:雷来龙*

*班级:凤凰1班*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懂得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学会画线段。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课时

(2)认识米和用米量1课时

(3)认识线段1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练习课1课时

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主要用启发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1.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等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建立1厘米长度表象。通过体验认识——动手操作——应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学活动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

2.建立1厘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注重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借助观察尺子、图钉等实物,通过不断感知、思考、测量、判断和验证的活动过程,加深1厘米的表象,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练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活动中,通过全面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学习,全面巩固新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1.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同时,尝试地估测

较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认识测量单位。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探索并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学习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测量物体的方法。

2.能正确灵活地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尺子

学具准备:学生尺图钉小正方体油画棒铅笔课时安排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1.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

程。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

1上半部分的情境图,引导

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

1下半部分的情境图,引导

学生观察情境图,想一想,

古代的人们最初是用什么方

法进行测量的?

2.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

(1)引导学生用“拃”作单

位,量自己课桌的长。

(2)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测

量结果,想一想,说一说自

己的发现。

1.(1)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明确:情境图中的人用伸开双臂

的方法来测量石头有多宽。

(2)观察、讨论、汇报。

明确: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

一部分作为测量单位去测量物

体的长度。

2.(1)实际操作,测量课桌的长。

(2)小组内交流。

发现1:虽然测量的都是课桌面

的长,但是结果不一样。

发现2: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

学手小,所以测量的结果就不一

样。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

标准去量。

2.填一填。

用“拃”量课桌面的长,老师量

的结果是3拃,而我们量的结果

是5拃,这是因为长度单位(不

统一)的原因。

3.用估一估。

大约(5)个长。

4.量比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

米作单位。

5.观察尺子填空。

(1)尺子的刻度从“0”到“3”是

3厘米,从“1”到“6”是5厘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认识尺子。

畅所欲言:说说你在生活中

见过的尺子。

2.课件展示各类在生活中用

的尺子。它上面都有什么?

3.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认识

刻度、刻度线,知道厘米用

“cm”表示。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

作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

识厘米。

4.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

厘米。

(2)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

还有什么发现?

(3)引导学生在尺子上分别

找出3cm、6cm、7cm。

(4)小组学生动手测量小正

方体的边长、图钉的长,自

己动手画出1厘米。

(5)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

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

米?

5.用厘米量。

活动:估一估,量一量油画

棒、数学课本和文具盒的长

度。

1.根据生活实际,各抒己见,见

过的尺子有:刻度尺、半尺、皮

尺、卷尺等。

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尺子上

有:长短不一的刻度线,有数字、

而且是从小到大连续的数字。

3.观看课件演示,倾听老师的介

绍,理解0刻度、刻度线及cm

表示的意义。明确本节课学习内

容。

4.(1)同桌交流得出:先找到刻

度“”,从刻度“0”到刻度

“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观察、交流。

生1:0~1,1~2,2~3……都是1厘

米。

生2: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

度都是1厘米。

生3:有几个大格,就有几厘米。

(3)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

(4)动手测量、交流。

得出:小正方体的边长、图钉的

长大约都是厘米。

(5)交流、汇报。

食指的宽度、一颗花生米的长、

田字格的宽、橡皮的厚度大约都

是1厘米。

米。

(2)尺子的刻度从“2”到“5”

是3厘米,从“7”到“4”是3

厘米。

(3)在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5

是3厘米。

6.看一看,铅笔长几厘米?

答:8厘米。

7.量一量,连一连。

8.选一选,大约是1厘米的画

“√”。

(1)食指的宽度。(√)

(2)图钉的宽度。(√)

(3)书桌的高度。()

(4)磁带盒的厚度。(√)

5.小组内交流,动手测量验证估测结果,小组代表汇报测量方法。

三、巩固练习。1.讨论:小明想测量一把小

刀的长,可他只有一把断尺,

没有0刻度,他该如何测

量?

2.小华想用串珠做一个手

链,但必须知道手腕一圈的

长度,用尺子量怎么都不方

便,你能帮小华想个好办法

吗?

1.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把小刀的一端对准断尺的任意

一个较小的刻度,再看小刀的另

一端对准了哪个刻度,用较大刻

度减去较小刻度,就得到这把小

刀的长。

2.交流、汇报:

办法1:可以用纸条绕手腕一圈,

然后量出纸条的长度就行了。

办法2:也可以用绳子先量手腕

的长度,再量绳子的长度,就得

到数据了。

办法3:可以用皮尺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六、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时,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让学生先测量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手指的宽度,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再让学生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跟这根手指的宽度是差不多的,以此来巩固他们对1厘米长度观念的认识。在让学生实际测量纸条以及其他物体的长度时,虽然我强调了测量时要把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从0、从有刻度的地方开始量,但还是有几个学生没有对准,量得不准确,这是我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练习题

认识厘米和米的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4厘米○1米50米○5米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米)。 (1)一枝蜡笔长10()(2)姐姐身高是1()46() (3)一条裤子长1()(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10)数学书本长32() 三、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30厘米 2米 99厘米 14米 四、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五.计算题。 13厘米+23厘米=() 1米23厘米-23厘米=()米=()厘米 1米10厘米-110厘米=() 1米-30厘米=()厘米 45厘米+55厘米=()米=()厘米 1米-80厘米=()厘米 8米+8米=()米 五、解决问题。 1、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3、小明现在身高是90厘米,再长多少厘米就有1米高了? 4、一根绳子对着2次后长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5、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三次后长多少米? 6、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量篮球场的宽,正好量了6次,篮球场的宽是多少米? 认识厘米和米的练习题(二)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在○里填上“>”“<”或“=”. (1)25厘米○2米(2)100厘米○1米 (3)51厘米○49厘米(4)98米○89米 (5)1厘米○1米(6)10厘米○1米 (7)56米○65米(8)50厘米○5米 (9)33厘米○3米(10)6米○60厘米 2.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铅笔长18().(2)操场长140(). (3)楼房高40().(4)妹妹身高98(). (5)灯管长24().(6)手掌宽7() (6)爸爸身高175()(7)讲桌高5() 3.填空. (1)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做单位. 4.有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长9厘米,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第三条线段长14厘米.(1)第二条线段长()厘米. (2)第一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短()厘米. (3)第三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厘米. (4)三条线段一共长()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小学二年级数学厘米、毫米单位的换算教案

教学目标1、探索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换算;2、培养目测与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索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的算理。教学准备:直尺、米尺、课后延伸的表格、7厘米或20厘米长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让学生比画单位的长度。米 m 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2、你知道这些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填空:1米=()分米10厘米=()分米1厘米=()毫米二、探索方法1、教学例题(每个学生准备一根纸条:长7厘米或2分米)学生用直尺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并汇报,教师板书:7厘米 70毫米20厘米 2分米7厘米 2分米(1)7厘米与70毫米的纸条,哪个长,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重点讲解方法之一:因为1厘米=10毫米,7厘米有7个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2)20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小结:因为10厘米=1分米,20厘米有2个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厘米=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3)7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能不能直接比,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2分米=20厘米,7厘米小于20厘米,所以7厘米小于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并小结: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时,通常把他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单位间的换算。(出示课题)3、巩固练习,完成P30两个例题。问题出示后,学生直接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三、课堂练习1、想想做做1学生按要求先用厘米作单位测量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并用毫米作单位,说出图形中各边的长度。汇报时,引导学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2、填空:50毫米=()厘米9分米=()厘米()分米=3米40分米=()米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汇报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并小结:当单位不同时,我们通常怎样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单位不同时,通常可以把它们化成一致的单位,再进行比较。)4、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再让学生合作测量自己的手掌宽度以及步长,汇报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描述。教师小结:手掌的宽度、步长都是我们的身体尺,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尺,有利于我们进行估计和测量。5、想想做做4按要求完成练习。6、综合运用(每个合作小组课前准备了一只盒子、一份表格)能装得下吗?第小组能装下装不下目测通过测量进行判断实际装一装教师出示一只乒乓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估计你们这组的盒子能装得下老师手中的乒乓球吗?小组讨论,将目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教师给出数据:这只乒乓球的直径是37毫米。让学生合作通过测量进行判断。每组发一个乒乓球,实际装一装,对前两次的判断进行验证。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课后延伸出示一个发了芽的蒜瓣:将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不久,它就会发芽,就像老师手中的这个蒜瓣一样。听说,植物也像人一样,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如果你每天都去和它问好,说一些祝福的话给它听,它就会长得更快,更好。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想做一个这样的实验吗?从同一个蒜头中,选两个差不多大的蒜瓣,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放同样多的水,放在不同个两个地方,你认定一盘,每天都去关心它,而另一盘则不去管它。每天记录它们发芽的情况:蒜叶生长情况对比记录天数A蒜叶长度B蒜叶长度45678910

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铅笔长18()(2)手掌宽7() (3)楼房高40()(4)妹妹身高98() (5)小红身高1()25厘米 2、填空. (1)24厘米+17厘米=()厘米 (2)72厘米-27厘米=()厘米 … (3)1米=()厘米 (4)45米+36米=()米 (5)2米+50厘米=()米()厘米 (6)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 (7)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做单位. 3、有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长9厘米,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第三条线段长14厘米. (1)第一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短()厘米. (2)第三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厘米. 【 (3)三条线段一共长()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3)直线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4)小明身高120米。() (5)这是一条线段。() (6)一条直线长7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

(1)25厘米○2米(2)100厘米○1米 (3)51厘米○49厘米(4)98米○89米 (5)50厘米○5米(6)33厘米○3米 四、解决问题。 1、工人叔叔修一条95米长的路面,修了一天后还剩36米,这一天修了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装厂运来白布46米,花布39米,花布和白布一共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一根绳子,原来长53米,我第一次剪去19米,第二次剪去23米。这根绳子还剩下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动手题。 1.量一量下面各条线段的长度。 2、画一画。 ①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 ②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3、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填在()里。

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

《课桌有多长》 执教:周蓉蓉 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初步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的物体,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 1.故事引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那我要先考考大家,昨天的学习中,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么来进行测量的?人们都是运用身上的手掌、手指、脚掌等身体的某个部位测量长度。 有位裁缝师傅用手给顾客测量了衣服的长度,告诉徒弟长度三拃,就让徒弟去做了,徒弟认认真真地也用自己的手量出三拃做好了衣服,可是顾客穿在身上,却太小了,咦,明明也是三拃呀,怎么会太小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徒弟的手比师父的小。 师:标准不统一可真麻烦,如果有什么就好了。 生:尺! 师:对呀,“尺”这个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和交流带了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直尺 1.认识各种尺 师:你见到过哪些尺呢? 生:三角尺。 生:直尺。 生:米尺。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尺。(课件出示:卷尺、皮尺、米尺、三角尺、学生尺)这些尺在生活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2.找出共同点。 师: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直尺,虽然你们的直尺穿着不一样的花衣服,可是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同桌比一比,找找你们直尺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数字。 师:我们把这些数字取名为刻度。 师:你们尺上的数从几到几? 生:0到15。 生:0到18。

生:0到20。 师:看来每把尺上的数字都是从0开始,这里的0是什么意思? 生:小竖线。 师: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竖线也叫刻度线,对齐0的这条刻度线就是0刻度线,用手指指你直尺上的0刻度线。板书:0刻度线。 师:在我们的直尺上都有这样的字母——cm,知道这里的“cm”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厘米!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cm)。 三、认识1厘米 1.看看1厘米。 师:看到屏幕上,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格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课件闪烁1厘米)小朋友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指一指1厘米吗? 生在尺上指出1厘米。 师:直尺上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格是1厘米,还有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厘米? 生:刻度1到刻度2这一大格也是1厘米。 生:刻度2到刻度3这一大格也是1厘米。 生:刻度4到刻度5这一大格也是1厘米。 师:要是直尺无限制地延伸下去,说得完吗?简单一点怎么说? 生:一大格就是1厘米! 师:超级厉害!板书:1大格 1厘米 2.比画1厘米。 师:1厘米到底有多长,咱们用小手来比画比画。每一小段的长度正好都是1厘米,像老师这样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拿住它,手指保持不动,再轻轻抽出小棒,瞧,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仔细观察,1厘米怎么样? 生:很短! 师: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3.想像1厘米 师:记住1厘米的长度了吗?好,松开手,闭上眼睛,你脑子里出现1厘米长的线段了吗?睁开眼睛,再次用两个手指比画你想到的1厘米的长度,然后跟尺上的1厘米比一比,看你比画地准不准。如果不准赶快进行调整。 4.寻找“1厘米” 师:其实我们周围有不少物体的长度跟1厘米是差不多的,对照头脑中的1厘米,你想到了哪个物体的长度大约1厘米? 生:大头钉钉子的长度。 生:铅笔露出的笔芯长度。(课件出示大头钉钉子长1厘米,食指的宽度1厘米)四、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1厘米的长度,2厘米呢?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练习题

认识厘米和米的练习题(—) 班级姓名一、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60厘米○100厘米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4厘米○1米50米○5米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米)。 (1)一枝蜡笔长10() (2)姐姐身高是1()46() (3)一条裤子长1() (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 )(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 )(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 (10)数学书本长32( ) 三、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30厘米 2米99厘米 14米 四、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五.计算题。 13厘米+23厘米=() 1米23厘米-23厘米=( )米=()厘米 1米10厘米-110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 45厘米+55厘米=( )米=( )厘米 1米-80厘米=()厘米 8米+8米=( )米 五、解决问题。 1、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3、小明现在身高是90厘米,再长多少厘米就有1米高了?

4、一根绳子对着2次后长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5、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三次后长多少米? 6、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量篮球场的宽,正好量了6次,篮球场的宽是多少米? 认识厘米和米的练习题(二)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在○里填上“>”“<”或“=”. (1)25厘米○2米(2)100厘米○1米 (3)51厘米○49厘米(4)98米○89米 (5)1厘米○1米(6)10厘米○1米 (7)56米○65米 (8)50厘米○5米 (9)33厘米○3米(10)6米○60厘米 2.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铅笔长18( ). (2)操场长140( ). (3)楼房高40().(4)妹妹身高98( ). (5)灯管长24(). (6)手掌宽7() (6)爸爸身高175( )(7)讲桌高5() 3.填空. (1)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 ).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3)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做单位. 4.有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长9厘米,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第三条线段长14厘米.(1)第二条线段长()厘米. (2)第一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短( )厘米. (3)第三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 )厘米. (4)三条线段一共长()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专项练习题(精华)

单元五《厘米和米》专项复习 一、教学内容:单元五《厘米和米》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巩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掌握正确画线段的方法。 2、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深入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 三、教学重点:对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正确测量物体长度,正确画出线段以及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五、教学过程: (一)、()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河水深8()学校操场长200()一个茶杯高11() 电梯高18()一根跳绳长2()课本封面的宽约14() 旗杆高20()公共汽车长10()梳子长26() 粉笔长10()小红身高125()缝衣针长3() 大树高15()手掌的长约10()哥哥的身高1()60() 一枝毛笔长20()房间大约长6()指甲宽大约是1() 一枝蜡笔长10()姐姐身高是1()46()一条裤子长1() 一把剪刀长13()一幢大楼高56()一根丝瓜长60() 教室门高2()写字台高80()一条成人围巾长2() 练习本长32() (二)、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5米○5厘米 100米○1厘米 200厘米○2米 98厘米○1米 1米○1厘米 5米○50厘米 3米○13厘米 70厘米○1米 21米○12米 4米○4厘米 20厘米○2米 100厘米○10米 50厘米○48厘米 99米○99厘米 99厘米○1米 700厘米○7米 3米○300米 50米○50厘米3米○40厘米 900厘米○8米 51cm○49cm 33cm○3m 1cm○1m 25cm○2m 6m○60cm 2m○200cm 1米-30厘米○60厘米 4米+5米○10米 200厘米○2米+3米 1米20厘米○100厘米 (三)、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3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知识点汇总(20200607085559)

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知识点汇总 二、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重点、难点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知识点 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 米作单位。 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 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 角.png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 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 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 宽度有关。 种角.png 例题 1米21厘米=厘米53厘米-18厘米=厘米 一条线段有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边是直的,不可以度量。 1米的绳和100厘米的绳比较, ①两样长②1米的绳较长③100厘米的绳较长 亮亮身高85厘米,玲玲比亮亮高10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教案详细介绍: 教材分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内容。要求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按照课程要求,要让学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思路 1.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厘米的教学,就是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在学生获得新知以后,教师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估测周围事物的长度,去调查厘米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2.合作探究,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取,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本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

哪儿,用手比画1厘米的长度,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l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来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几厘米的具体长度,进一步认识厘米。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用厘米画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加强估测,发展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l厘米以及对周围物体的长度先估计、再量一量的活动,使学生在比照中积累经验,形成初步的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l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量线段的长度。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试题(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厘米和米 一、单选题 1.将1立方米的大正方体锯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将它们一个一个地连成一排,其总长是()。 A. 1千米 B. 10千米 C. 100千米 D. 1000千米 2.写字台高度是8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 A. 千克 B. 克 C. 千米 D. 分米 3.80平方米()800平方分米. A. > B. < C. = 4.钟表上分针的长是() A. 11米 B. 11分米 C. 11厘米 D. 11毫米 5.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照这样推算,1000000张这样的纸大约厚()米. A. 10 B. 100 C. 1000 D. 110 二、判断题 6.判断对错: 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7.判断对错 一块宣传板长6米,用20厘米长的刻度尺去量,需要量3次. 8.1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长。 9.下列算式是否正确 16km-40m=120m 三、填空题

10.比较大小,填<、>、=号。 80mm________8cm ,800cm________8km,8000mm________8m,80000dm________8km,8000cm________8km 11.1000米=________千米 5千米=________米 12.小时=________分 3.02千米=________千米________米 日=________时 2 米=________厘米. 13.100厘米=________米 2米=________厘米 四、解答题 14.一支铅笔原来长9厘米5毫米,用去了7毫米。现在这支铅笔有多少长? 五、综合题 15.选一选。 (1)下面的表述有误,请在错误后面的括号里画“△”。 大象高约3厘米。 ①所选的长度单位过大。() ②所选的长度单位过小。() (2)下面的物体中,________的高度最接近1米。(填序号) ① ;② ;③ 六、应用题 16.谁的个子高,高多少?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分米、厘米练习题-2

米分米厘米二年级下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黑板宽1 ()沙发长2()一扇门高2()粉笔长7()铅笔长18()语文书长20()杯子高12()大树高15()字典厚4 ()字典宽9 ()黄瓜长2()凳子高50 ()书桌高80()衣柜高2()毛巾长60()手机长23()二、我会填 1米= ()厘米100厘米=()米 2米= ()厘米200厘米=()米 3米=()厘米300厘米=()米 4米=()厘米400厘米=()米 5米=()厘米500厘米=()米 6米=()厘米600厘米=()米 7米=()厘米700厘米=()米 8米=()厘米800厘米=()米 9米=()厘米900厘米=()米 1米=()分米10分米=()米 2米=()分米20分米=()米 3米=()分米30分米=()米 4米=()分米40分米=()米 5米=()分米50分米=()米 6米=()分米60分米=()米 7米=()分米70分米=()米 8米=()分米80分米=()米 9米=()分米90分米=()米 1米=()分米=()厘米100厘米=()分米=()米 2米=()分米=()厘米200厘米=()分米=()米 3米=()分米=()厘米300厘米=()分米=()米 4米=()分米=()厘米400厘米=()分米=()米 5米=()分米=()厘米500厘米=()分米=()米 6米=()分米=()厘米600厘米=()分米=()米 7米=()分米=()厘米700厘米=()分米=()米 8米=()分米=()厘米800厘米=()分米=()米 9米=()分米=()厘米900厘米=()分米=()米

1米=()厘米=()分米100厘米=()米= ()分米 2米=()厘米=()分米200厘米=()米= ()分米 3米=()厘米=()分米300厘米=()米= ()分米 4米=()厘米=()分米400厘米=()米= ()分米 5米=()厘米=()分米500厘米=()米= ()分米 6米=()厘米=()分米600厘米=()米= ()分米 7米=()厘米=()分米700厘米=()米= ()分米 8米=()厘米=()分米800厘米=()米= ()分米 9米=()厘米=()分米900厘米=()米= ()分米 1米50厘米=()厘米3米80厘米=()厘米5米75厘米=()厘米 4米10厘米=()厘米6米25厘米=()厘米4米20厘米=()厘米 5米40厘米=()厘米2米70厘米=()厘米3米15厘米=()厘米 1米30厘米=()厘米2米25厘米=()厘米6米10厘米=()厘米 3米5厘米=()厘米5米9厘米=()厘米4米8厘米=()厘米 2米5厘米=()厘米7米3厘米=()厘米6米7厘米=()厘米 7米6厘米=()厘米4米8厘米=()厘米2米5厘米=()厘米 5米6厘米=()厘米4米2厘米=()厘米8米6厘米=()厘米 1米+ 50厘米=()厘米4米+25厘米=()厘米3米+90厘米=()厘米 8米+ 34厘米=()厘米6米+50厘米=()厘米7米+50厘米=()厘米 90厘米+2米= ()厘米60厘米+7米=()厘米45厘米+5米=()厘米 56厘米+1米= ()厘米79厘米+2米=()厘米23厘米+3米=()厘米 1米—50厘米=()厘米1米—25厘米=()厘米2米—100厘米=()厘米3米—60厘米=()厘米5米—4米=()厘米3米—200厘米=()厘米4米—30厘米=()厘米2米—50厘米=()厘米1米—30厘米=()厘米 5米〇51厘米3米〇200厘米4米〇60厘米1米〇65厘米 9米〇85厘米2米〇19厘米5米〇45厘米7米〇450厘米 78厘米〇1米400厘米〇3米150厘米〇2米150厘米〇1米 65厘米〇2米80厘米〇6米76厘米〇3米450厘米〇5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填空题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 铅笔长18 ( ) (2)手掌宽7 ( ) (5)小红身高1 ( ) 25厘米 2、填空. (1) 24厘米+ 17厘米=( )厘米 (2) 72厘米—27厘米=( )厘米 (3) 1米=( )厘米 (4) 45 米+ 36 米=( )米 (5) 2米+ 50厘米=( )米( )厘米 (6) 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 ) 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做单位. 3、有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长9厘米,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第 三条线段长14厘米. (1) 第一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短( (2) 第三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 (3)楼房高40 ( )(4)妹妹身高98 ( (7)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 )厘米. )厘米. (3)三条线段一共长( )厘米.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X”) (3) 直线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 (4) 小明身高120米。( ) (5) 这是一条线段。( ) (6) —条直线长7厘米。( ) 三、在O 里填上“〉” “V”或“=”。 四、解决问题。 1、工人叔叔修一条95米长的路面,修了一天后还剩 36米, 这一天修了多少米? 2、服装厂运来白布46米,花布39米,花布和白布一共多少 (1) 25厘米O 2米 (3) 51厘米O 49厘米 (5) 50厘米O 5米 (2) 100厘米O 1米 (4) 98 米O 89 米 (6) 33厘米O 3米 4豪米<

米? 3、一根绳子,原来长53米,我第一次剪去19米,第二次剪去23米。这根绳子还剩下多少米? 五、动手题。 1 ?量一量下面各条线段的长度< 力()■素 ()AAI ( ) ■素 2、画一画。 ①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②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的认识 一、判断。 别针长5米 ( ) 铅笔长50厘米 ( ) 小明高2厘米 ( ) 二、填空。 (1) 32厘米-9厘米=( )厘米 (2) ( )厘米+8厘米=38厘米 (3) ( )厘米-7厘米=40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84厘米○48厘米 44厘米○50厘米 四、填空。 40厘米+60厘米=( )厘米 15厘米+5厘米=( )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试着画一个每边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 曲别针长3()一张儿童床长2()七、判断正误。 (1)人的大拇指指甲盖大约是1厘米。()(2)300厘米=100厘米+200厘米。() (3)一条线段长8厘米。()

参考答案 一、×;×;× 二、 23;30;47 三、>;< 四、 100;20 五、略 六、分析:学习长度单位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长度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则用米作单位。1米大约有两臂伸开的长度;1厘米约只有图钉的长度。由此可以判断:铅笔和曲别针的长度可以选择“厘米”作单位;大树和儿童床则应该选择“米”作单位。 答案:铅笔长18(厘米)一棵大树高10(米) 曲别针长3(厘米)一张儿童床长2(米) 七、分析:“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因此不但要掌握它们各自的实际长度,还要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即1米=100厘米。 第(1)题的错误是没有记清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这题正确的应为2米=200厘米。 第(2)题也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考虑300厘米里应有3个100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300厘米里有3个100厘米,这题应为300厘米=3米。第(3)题是正确的。因为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厘米分米米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厘米分米米练习题 1、1米=分米=厘米;用字母表示:1=10=100 2、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3、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这个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4、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二、判断对错,对的划“√” ,错的划“X”。 1、明明身高134厘米。、毛巾大约长60厘米。、一块橡皮长4分米。 4、粉笔长7分米。、单人床长200厘米。、一根跳绳长2分米。 1、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m”来表示。、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3、一根1米长的铁丝,剪下一半,还剩55厘米。 4、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长。 5、米、分米、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三、按要求画线段。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一条比4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1条比9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顺序排列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1米8厘米0分米95厘米分米150厘米 ———————————————————————————————————————————— 五、计算题 20分米+30厘米= 分米3分米—厘米=厘米米+0厘米=厘米1米—0厘米=厘米0厘米+1分米= 厘米分米—7分米=厘米 4分米+60厘米=分米分米+18分米=米5厘米+35厘米=分米0 厘米+厘米=1米8分米—50厘米=分米厘米+23厘米=分米 六、在〇里填上“>“、“ 3分米〇2米米〇6分米10厘米〇12分米米〇50厘米 40分米〇450厘米米〇450厘米2分米〇25厘米0厘米〇69分米 七、应用题。 1 、有一条5米长的绳子,用去25分米,还剩多少

小学二年级厘米和米练习题

一、填空。 1、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 2、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它的特点是()、()、()。两点之间()最短。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用字母( )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用字母()表示。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数学书厚约7()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河水深8()学校操场长200() 一个茶杯高11()电梯高18()课本的宽约14() 旗杆高20()公共汽车长10()梳子长26() 粉笔长10()小红身高125()手掌的长约10() 一枝毛笔长20()房间大约长6()手指的宽大约是1()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 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 1米-12厘米=() 6、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比原来短了()米,还剩下()米。 7、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原来长()厘米。

8、一根木料长1米,用去45厘米,还剩下()。 二、做一做。 1、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我的一步长()厘米。 4、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0厘米 1米 1厘米 10厘米 () 5、写出线段的长度。 ()() 6、右边三角形第()条边最长,第()边最短。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重点难点: 1.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2.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课前准备: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3、揭示课题: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

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呈性。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再将它斜拉,呈或性。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再将两手放松,呈性。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二、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 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老师示范折一折,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再展开。说明:中间的一条折痕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请学生指出它的端点。(2)学生折出一条比它长的

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教学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到国家采用的国际单位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我觉得法制教育在此处渗透刚好合适。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所以我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我围绕以下流程突破本课重难点。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

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让学生在学生尺上认识了1厘米后,让学生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 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四)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会用直尺画线段,这部分由于听课教师占用了组与组之间的位置,我无法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教案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教学线段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或线段 的长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能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所有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进 一步增强从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 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在一些简单的图中识别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 适的工具画线段。 2.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 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3.联系具体情景认识厘米和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估计它们的长度,会画指定的线段,进一步发展空间 观念。 4.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认识线段、会画线段。 进度安排:

认识线段1课时 认识厘米和米2课时 我们身上的尺1课时 单元练习2课时 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 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二年级数学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