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为mate10无线充电功能支持吗

华为mate10无线充电功能支持吗

华为mate10无线充电功能支持吗
华为mate10无线充电功能支持吗

华为mate10支持无线充电吗华为mate10无线充电好用吗据说,苹果华为推出的新款高端旗舰机均支持无线充电,那么华为mate10支持无线充电吗?华为mate10无线充电好用吗?

首先:华为mate10装配有4000mAh大容量电池,标配充电器规格为4.5A/5V(22.5W高效快充),也就是22.5W高效快充,支持SuperCharge快充科技。

不过,华为mate10虽然装配有无线充电常用的玻璃背板,但是并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需要通过线缆对手机充电,当然,不支持无线充电,或许这会让很多用户失望,但是目前的无线充电速度太慢,整体给人的使用感受也并不是很好。

实际上,华为之前几年就已经装配有无线充电科技的能力,但意义不大,不适合推出,必须等到科技完善时才会推向市场。

目前,苹果iPhone 8/8 Plus/X,三星S8等系列手机都已经支持无线充电,但是需要自行购买无线充电配有的零件,而且价格不算便宜,加上充电速度慢,真正使用无线充电的用户不是很多。

很多用户认为不支持无线充电并不是大问题,所谓无线充电,其实也并非真正的无线,只是将充电口分散到机身背面,因离不开托盘,所以快充整体给人的使用感受不是很好!

优惠券¥10 立即

优惠券¥20

立即

¥3399.00 已售:1291

立即购买

无线充电技术(四种主要方式)原理与应用实例图文详解

无线充电已经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无绳电话等部分家电产品中实用化,现在其应用范围又扩大到了智能手机领域及电动汽车和列车领域。未来可以将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办公桌内部,只要将笔记本或PDA 等电器放在桌上就能够立即供 电。 以下是四种主要无线充电方式: 无线充电方式 充电 效率 使用频率范围 传输距离 电场耦合方式 电磁感应方式 92% 22KHz 数mm-数cm 磁共振方式 95% 13.56MHz 数cm-数m 无线电波方式 38% 2.45GHz 数m- 1.电磁感应方式

无线供电驱动一枚60W电灯泡,效率高达75%。 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产品示意图

电磁感应方式,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中心必须完全吻合。稍有错位的话,传输效率就会急剧下降。下图靠移动送电线圈对准位置来提高效率。 目前,市场上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和充电器大部分都符合总部位于美国的业界团体“无线充电联盟(WPC)”所制定的“Qi”规格。Qi源自汉语“气功”中的“气”, 无线充电方式包括“磁共振”及“电波接收”等多种方式,Qi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通过实现标准化,只要是带有Qi标志的产品,无论是哪家厂商的哪款机型均可充电。

在伦 敦利用其最新研发的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成功实现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在展示过程中,该公司将电能接收垫安装于雪铁龙电动汽车车身下侧,这样电池就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系统进行无线充电。

电动牙刷无线充电示意图 一种无线充电器发送和接收原理图

2. 磁共振方式 磁共振方式的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好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一个发声的话,其他的也会共振发声。同样,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也可从一个向另一个供电。 相比电磁感应方式,利用共振可延长传输距离。磁共振方式不同于电磁感应方式,无需使线圈间的位置完全吻合。 应用: 三菱汽车展示供电距离为20cm,供电效率达90%以上。线圈之间最大允许错位为20cm。如果后轮靠在车挡上停车,基本能停在容许范围内。 索尼公司发布的一款样机:无电源线的电视机利用磁场共振实现无线供电的电视机。 还有将供电线圈埋入道路中,在红灯停车时和行驶中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构想,以及利用植入轨道中的线圈为行驶中的磁悬浮列车供电的设想。 磁共振方式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5T11:17:17.3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作者:许红英1 李昊2 张庆方3 [导读] 摘要:电动汽车的出现,对实现节能环保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许继集团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2.3.许继集团许继柔性输电分公司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 摘要:电动汽车的出现,对实现节能环保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动汽车动力能源问题,现在国内已经不断增加充电电桩与充电站数量,但是为更好的应对电动汽车充电问题,还需要从专业技术上进行优化。其中,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应对电池容量限制问题,延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 关键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应用分析 1导言 为了削减化石动力的消耗,削减化石动力的应用对大气的污染和温室效应,有必要推广电动汽车的应用。现在,电动汽车电池存在储能容量小、充电时间长、体积大、质量高等问题,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推广进展。由于无线充电不受充电电缆的束缚,在充电过程中,能量发射机构和能量拾取机构能够相对运动。因此,能够满足电动汽车静态无线高效充电甚至动态充电的要求。 2无线充电技术原理 无线充电能够说是近年来宣布的一项新技能,它极大地改变了工业设备和电动汽车的设计,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购物中心。无线充电的最终目的是经过电磁场或电磁波传输能量。无电线,包括电磁谐振式、电磁感应式和电磁辐射式,可用于低功率、短距离传输;电磁谐振更适用于中距离和功率传输。电磁辐射适用于大功率远距离传输。关于曾经的介绍,反复拔下插头不只安全系数低,并且磨损严峻,能够运用较短时刻,再加上市场上存在多种型号的电线、充电器和插座,形成了严峻的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充电技能在实践使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不只确保了传输进程的安全,并且还清理了架线作业。在实践使用中,松耦合非接触式变压器无需物理衔接即可实现电能传输。将体系变压器的紧密耦合磁路分开,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绕在不同的磁结构上。这样就能够在物理衔接的基础上完结电源与负载单元之间的能量传递。此外,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能够采用电磁感应来实现电能传输的效果,气隙形成的耦合系数减小,能够经过增加一次侧输入电源的频率来补偿。 3主要无线充电技术类型 3.1感应式无线充电 现在电动牙刷、手机和笔记本无线充电均采用感应式无线充电技能,电能传输距离相对较短,在轿车无线充电中仍较少运用。针对电力需求,电动轿车感应充电系统可分为1~3kW应急小功率充电器三个等级。5~25kW中功率充电器,可连续充电4~8h;75 ~ 300千瓦快速充电器/内阁。运用电动轿车充电系统,能够发射系统埋在地上,和承受的线圈设置在轿车底盘,充电发射线圈和检验将发作感应线圈之间的耦合,形成一个可拆式变压器、高频电磁场后线圈完结电力无线传输和充电的意图。电网工频交流电处理整流器和逆变器后,被转换为高频交流电(ac),后补偿电路的发射线圈和一个高频电磁场一起,电动轿车能够承受线圈电磁场设置经过运用函数对原边吸收能量,高频整流电路后,电池办理,完结加载电池充电。在实践运用中,感应的效果运用电动轿车无线充电技能,作业频率较低,更多的几十至数百千赫,无线传输能够满意千瓦功率水平,尤其是在较短的时刻距离传动功率能够达到90%以上,能够作为首要研究电动轿车无线充电技能的方针。 3.2谐振式无线充电 该技能的完结主要是经过电磁谐振无线能量传输,即两个具有相同固有振荡频率的线圈可以经过电磁场进行有效的能量传输。可是,不同频率的物体不受磁场的影响,可以认为是一种近场非辐射功率传输技能。在实践使用中,体系经过网格取得权利,整流滤波和高频逆变器后,交流电源频率高频交流电(ac),会发作后再发送功率放大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发射线圈,如果发射线圈的谐振频率和体系相同的发射线圈电流将到达最大,最强壮的磁场。如果接纳线圈具有相同的固有频率,则会经过磁场发作强耦合,到达高效传输电能的目的。就这种技能而言,接纳线圈中的电能可以经过整流、滤波和调节电路进行充电。此外,整个充电体系还可以经过反馈控制环节坚持体系运行的可靠性和功率,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具有较高的功率。与感应式无线充电技能相比,谐振式无线充电技能能够满意较远距离充电的需要,在较小的范围内改变方向的灵敏度较低,传输功率较高。 4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 4.1无线充电装置 无线充电是以电场或磁场的方法传输电能的才能。不同类型的无线充电技能在原理、设备、功率和间隔上各不相同。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一般选用电路、充电器等设备进行,局限性较大,简单遭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能的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能的主要设备是发射机和接纳机线圈、信号接纳设备。线圈的效果主要是发生磁场和电流,接纳设备主要是将信号转换成电能。微波无线充电技能设备是国内第一台微波发射和接纳设备。无线充电技能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不再受定位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强的便利性。 4.2无线充电原理 无线充电技术通过松耦合设备完成无线电能传输。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坐落不同的设备中,用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无线传输电能。电流流过主线圈和次级线圈后,会发生相应的磁场,能量通过磁场转化。假如主二次线圈距离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功率损失。依据有关部门的研讨,假如电流通过一侧的相对价值较大,主要和次级线圈之间的距离越小,两个线圈的磁导率大于空气,电能的传输功率将在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在实际应用中,主二次线圈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间隔,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能的传输功率。 5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 5.1停车充电技术的应用 与传统的充电方式类似,汽车可以到指定的位置,在停车的情况下充电,然后达到驾驶的目的。这种充电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5.2无线充电技术在现场的应用 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相关单位可在公交集散点设置无线充电装置,使电动公交充电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研究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17T16:51:54.157Z 来源:《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作者:刘幸幸谭凤[导读] 传统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续航里程较短的问题。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电力维修大队技术队黑龙江大庆 163300)摘要:传统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续航里程较短的问题。为避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较适用于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的无线传输方式。其次,通过仿真分析获取系统互感与轴偏移距离的关系以及不同结构松耦合变压器的磁屏蔽效果。结果表明发射端摆放条形磁芯且接收端摆放圆盘型磁芯的ICPT系统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的电源需求和电磁屏蔽要求。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无线充电;电动汽车;动态供电 1引言 由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电动汽车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推广。但是,充电却成为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问题。传统的插拔充电方式由于受到接口的限制只能同一时间为一台电动车充电且存在安全问题。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为电动汽车充电,用户只需将车开到指定充电区域,便可自动进行充电。然而,传统无线充电还存在充电频繁、续航里程短、电池组笨重且成本高昂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它以非接触的方式为行驶中的电动车实时地提供能量供给。电动车续航里程得到延长,同时电能补给更加安全、便捷。 2无线充电技术理论分析 无线电能传输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通过磁场为负载供电。目前,无线电能传输的主要方式有微波式、耦合式和谐振式。微波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传输距离能达到千米级且可实现准确定向,但受传输介质影响,很难穿透障碍物,一般适合在真空或空旷地方进行。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最为成熟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基于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短距离内可实现kW级的传输功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基于感应耦合原理,传输效率高,但工作频率要求达到MHz级别,且目前传输功率较低。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要求传输功率较高,且发射侧和接收侧传输距离在15cm-25cm之间属近场传输,因此采用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较为适合。 3不同结构的松耦合变压器实用性研究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须具备效率高、侧移性能好、磁屏蔽能力强的特点。松耦合变压器占系统80%的重量和空间,通过磁场将能量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由于松耦合变压器工作气隙较大使得系统漏感较大,磁化通量较少,并且发射端与接收端发生轴偏移也将导致系统传输效率降低。当松耦合变压器传输能量时,发散式磁场对车体四周进行电磁辐射,将对汽车控制系统将产生影响。在耦合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参数不同的松耦合变压器传输效率、侧移性能、磁屏蔽效果也将不同。所以,对比分析不同结构松耦合变压器的传输效率、侧移性能、磁屏蔽效果是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根据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的实际情况,设定结构1中松耦合变压器仅由线圈构成。结构2中发射端摆放条形磁芯,接收端摆放圆盘形磁芯。结构3中接收端摆放条形磁芯,发射端摆放条形磁芯。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1)结构1 (2)结构2 (3)结构3 图1 三种松耦合变压器结构模型 3.1轴偏移距离对互感的影响 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时,因驾驶员对电动汽车的人为手动操纵将导致松耦合变压器的接收端与发射端发生轴偏移,进而影响系统互感。不对称现象的出现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研究轴偏移距离对互感的影响程度及趋势具有实际意义。设定发射端与接收端轴偏移距离变化范围为(0-200)mm。磁芯结构、轴偏移距离k与互感Mij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当结构1中发射端与接收端轴偏移距离超过100mm时,互感接近于0mH。结构2中互感变化趋势与结构1中互感变化趋势类似,但大小是结构1中的3倍。结构3中互感为结构1中互感的两倍,相比于结构2,互感下降35%。当轴偏移距离在0mm至100mm之间,随着侧移量的增大,三种耦合结构中互感下降明显,这是由于耦合能力的下降,导致系统线圈内阻损耗增加所致。当轴偏移距离大于100mm时,三种耦合结构中互感都接近于0mH。通过对比可知,当轴偏移距离在0mm至100mm之间时,在发射端摆放条形磁芯,接收端摆放圆盘形磁芯的松耦合变压器中,轴偏移距离对互感的影响最小。

浅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加重,主要因素就是的能 源危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加剧了自然环境恶化,所以需要积极进行改变。针对于汽车来讲,我们需要借助新兴能源来替代汽油汽车,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 电动汽车。随着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存在问题来讲,充电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当前相关学者在深入研究传统电线插头充电模式的同时,还需要重点研究无线充 电技术。本文主要分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并进一步阐述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现状发展 以往传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通常都是使用电缆线充电桩或更换电池,其在 操作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如插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磨损,雨天也会存在 较大的安全隐患。而无线充电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充电技术,不需要电缆线与电 动汽车中的供电系统相连接,这样能够减少的雨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将无线充电 技术设备设置到停车场或者小区道路下就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可以全面提 升充电效率。 一、无线充电技术的特点 电动汽车的使用环境较为特殊,其运用无线充电技术的主要特点为以下几点:其一为一次与二次线圈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隙;其二为一次与二次线圈之间出现位 置偏移;其三为车载装置轻巧;其四为电辐射安全性较高;其五为效率较高且成 本较低等。依照汽车二次线圈安全位置与停车场一次线圈设置,其间隙大小有着 一定的区别。通常可以在汽车底部设置二次线圈,然后地面以下设置一次线圈, 间隙需要控制150毫米内。因为缩小间隙可以实现无线充电装置方便且高效,还 可以进一步降低磁通量的泄漏。另外,为方便施工,还可以将一次线圈设置到停 车场地面中,间隙控制在50-100毫米内。在过程中的需要加强相应充电装置的位置偏移能力,在运用车轮模块的过程中,前后方位置偏移不可超过±50毫米,左 右位置偏移需要控制在±150毫米内。乘用车小型轻量化十分重要的,可以在汽车 底部设置车载装置,平面的高度不可超过400*400毫米,其厚度需要控制在40 毫米以内。 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1、微波WPT的发展 微波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借助微波为媒介,然后将电能传送到电动汽车中。微 波自身属于一种电磁波,能够在无限空间中传输电磁能量,技术理论主要借助的 是微波源将电能转变为微波能量,然后利用天线进行接收与发射,最后在电动汽 车端将电磁波能量转变为电能。微波能量传输安全性能较高,能够使电能转移在 安全的情况下完成。 虽然微波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发时间相对较长,但是微波传输也存在能量损耗 大的问题,微波无线充电技术的能量转化率大概为37%,从中可以发现,微波无 线充电技术会将大量能量浪费在传输媒介中。同时其可行性也相对较差,并不适 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2、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的技术 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属于电磁场的转化理论,其为无线充电打开了全新的 世界,同时也为无线充电技术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原理主要就是借助 切割磁场线的方式来产生能力,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失。另外,借助一次与二次 分离变压器进行电能传递。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诸多企业都在开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王利军(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0) 刘小龙(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0) 端木沛强(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0) 景池(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0) 【摘要】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分类、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电动汽车传统能源供给方式及无线充电方式的优缺点。分析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技术的特点,并介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现状。然后以行驶中的充电技术为重点,对将来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Abstract:The categories,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traditional energy supply mode and wireless charging mode. The characteristic of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for EV is analyzed.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of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Finally,the future of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for EV is described with focus on charging of a moving vehicle on road. 【关键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无线电力输送电磁感应 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和普及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呼声日趋高涨,国内外纯电动汽车( EV) 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的量产和销售也已开始。然而当前电动汽车的普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充电技术方面,现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全部是接触式充电(无论是充电模式还是换电模式) ,非接触式的无线充电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从便利性来看,非接触式无线充电技术更适用。由于电动汽车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远不及汽油,必须经常进行充电作业,且每次充满电都需要数小时。而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省却繁琐的充电作业,甚至可以在汽车行驶中自动进行充电,实现智能化和人性化,同时解决了接触式充电在安全和维护方面的问题。 1 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引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电力传输也称无线能量传输或无线功率传输,主要通过电磁感应、电磁共振、射频、微波、激光等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根据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供电距离的不同,可以把无线电力传输形式分为短程、中程和远程传输三大类。 1.1 短程传输 通过电磁感应电力传输(ICPT)技术来实现,一般适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ICPT 主要以磁场为媒介,利用变压器耦合,通过初级和次级线圈感应产生电流,电磁场可以穿透一切非金属的物体,电能可以隔着很多非金属材料进行传输,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实现无电气连接的电能传输。电磁感应传输功率大,能达几百千瓦,但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受制于过短的供电端和受电端距离,传输距离上限是10 cm 左右。 1.2 中程传输 通过电磁耦合共振电力传输(ERPT)技术或射频电力传输(RFPT)技术实现,中程传输可为手机、MP3 等仪器提供无线电力传输。ERPT 技术主要是利用接收天线固有频率与发射场电磁频率相一致时引起电磁共振,发生强电磁耦合的工作原理,通过非辐射磁场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电磁共振型与电磁感应型相比,采用的磁场要弱得多,传输功率可达几千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现状

实例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现状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电动汽车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也被许多汽车厂家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且都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研发。不过,由于充电问题的现实阻碍,一直以来还没有得到充分推广。 我们知道电动车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电池和充电桩,由于技术瓶颈,短时间内它们只能使用锂电池,所以无线感应充电桩变成了另一个研发重点。与有线充电桩相比,无线充电有多种优势,能够顺应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Q1:无线充电有哪些方式?原理是什么? A:常见的有感应式,共振式和微波传输式等形式,都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际上现在划分的无线充电类型有好些种,比如感应式、共振式、微波传输式等等,不过总体来说,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利用交变电磁场的电磁感应,来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

(1)感应式的无线电能传输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很多手机无线充电、甚至我们常见的电磁炉就是利用的这种原理。由于数码设备空间小,接收线圈也小,加上充电设备功率小,所以通常充电的距离近(甚至需要与充电座接触),不过相对电磁辐射也小。 (2)共振式则是著名的麻省理工目前在开发的一类充电技术,说起来也不复杂,他们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加上共振的原理,能够提升无线充电的效率,共振传输的距离比普通感应式更远一些,而麻省理工目前正在进行小型化的研究——对于车长好几米的电动车来说,这方面的技术压力倒不是太大。 (3)微波传输此前更多出现在科幻电影或者小说里面,实际上它也是无线电力传输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只不过受到发送功率等方面的限制,并未大规模实用化。微波传输的最大好处就是传输距离远,甚至可以实现航天器与地面之间的能量传输,同时还可以实现定向传输(发射天线有方向性),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Q2:无线充电的好处有哪些? 尽管无线充电桩的普及尚需时日,但是早已显现出了众多优势,比如安全性高、使用便捷、易于安装等优点。由于无线充电桩可采取分散布局的安装方式,既可以减小对电网造成的压力,也可以让电动汽车充电无需去固定的场所,自由度更高。 另外,无线充电在硬件方面的标准更容易统一,毕竟说服各家厂商把有线充电的接口都统一并不容易——在手机这方面就比较明显,各家的充电器都不太一样,但是无线制式却只有那么几种。 Q3: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A:传输效率,电磁兼容都是实现工程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输效率是所有无线充电都面临的问题,对于电动车这样充电功率更大的“电器”来说更是如此——电能首先转换为无线电波,再由无线电波转换成电能,这两次转换都会损失不少的能量——这与本身就是绿色、环保的电动车来说,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电磁兼容也是无线充电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之一,众所周知,电磁波很容易产生泄漏,当大功率的车用无线充电设备运行时,也会对周围的生物和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在大家谈辐射色变的今天是很敏感的话题,所以这方面如何处理也是电动车无线充电实现工程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往往也会进行电磁兼容方面的的测试,而无线充电技术显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封闭的自动智能化车库安装无线充电设备是解决电磁兼容比较好的途径,不过成本也确实不菲。 B:面临电气标准、辐射等方面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