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授课类别:理论课(4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是会计学习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深刻理解借贷记账法,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内容、级次,进而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的影响,为学习复式记账打下基础。

引言:这章我们学习一下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可能初次接触这些会计知识大家会难以理解,没关系,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学会用会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为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设定。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这种矛盾就迫使人们只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未知的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假设。会计假设就是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目标,对所面临的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四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基础

1.含义: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工作是为某个企业服务的,反映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一切核算都站在会计主体的立场上进行的。

2.作用

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确定会计所有处理的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区别本企业与其他企

业的经济活动

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分开

二、持续经营

1.含义: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清算。持续经营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2.作用:

(1)会计核算内容的前提条件:如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入账与提取折旧,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等;

(2)以“非清算基础”为基本前提。

三、会计分期

1.含义: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2.作用:导致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以及权责发生制,从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

我们把会计持续经营过程具体地分成一个个连续的、长短时间相同的期间,这个期间称之为会计分期。只有分期,每一个分期我们才能确定这个期间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果不分期间,怎么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如果没有这个期间我们就没法进行核算

四、货币计量

1.含义: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计量,存在着多种计量单位,如实物数量,货币,重量,长度,体积等。我们常把货币以外的计量单位称为非货币计量单位,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非货币计量单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在量上无法比较。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因此,会计核算自然就选择货币作为会计核算上计量单位,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和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如果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多种货币计量并存的情况,就需要确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货币计量还隐含一个前提:币值稳定

五、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含义: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对收入和费用的入账,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基础来确定他们的归属期。

举例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是为决策服务的,那么如果一个信息本身就存在问题,对于决策来说肯定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要求会计信息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个)

1.可靠性:(也称为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是想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

4.可比性: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

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可比。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保证——统一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可比。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实质重于形式,注重经济意义上的实质,而轻视法律意义上的形式。了。

6. 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

要交易或事项。

重要质:可能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重大影响

量: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比例

7. 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谨慎,不应该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是否能够收回、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商品是否可能被退货或返修。

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公允价值不是谨慎性的原则。

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三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会计、会计工作的前提,那么,会计工作具体应该怎么作呢,本节就要讲述会计工作的具体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看会计工作的第一步,设置账户

一、账户及其结构

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非常繁杂,每发生一项经济业务都可能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为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核算和监督,便于日常管理的需要,必须读会计要素再进行科学的分类,这种分类就是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有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会计科目:是指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及各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

比如,现金、固定资产都属于企业的资产,但他们的经济性质不同。必须设置“库存现金”和“固定资产”两个科目。再比如,银行存款和现金都是货币资金,但他们的管理和收付方式不同,还要设置两个科目。

会计科目表2—1

2.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为了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不需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账户和会计科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时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只是个名称,不存在结构的问题。账户不仅反映某一经济内容,还可记录经济内容增减变化和增减变化后的结构。(举例:库存现金科目有10000元,科目只能表明企业的现金这项经济内容有10000元,但这10000元是怎么来的,表现不出来,而账户就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来记录其增减变化和变化后的结构。)

3.账户结构

账户名称

在理论和教学中,为了说明方便,账户的基本结构可以简化为“丁”字形,成为丁字账。也称为“T ”形账。

丁字账的格式分为左右两方,分别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额(举例说明)

本期减少本期增加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联系:都反映经济业务,账户根据科目开设

区别:会计科目国家统一规定,账户企业自行设置

会计科目只有内容没有结构,账户可反映增减变动

实际工作中常通用

4.分类:总分类账户、明细账户

二、复式记账法

设置账户以后,怎样登记账户?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是指利用一定的形式和技术,借助会计科目和账户,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

法和复式记账法。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复式记账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单式记账法。

(一) 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材料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在账户中记录银行存款付出1000元。而对材料的收入业务不管。

采用这种方法,只是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以及债权、债务方面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不登记实物的收付业务。

因此,一般只需设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 特点:记账手续简单

账户之间缺少联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减产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二)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得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帐方法。

左方 右方

账户名称

例如:上述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材料的业务发生后,一方面银行存款会减少1000元,另一方面企业的库存材料会增加1000元。按照复式记账方法,这项经济业务应以相等的金额在“银行存款”和“原材料”这两个相互联系得账户中进行登记。

优点:这样登记的结构是能清楚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1.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它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之上,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

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具体借方登记增加还是贷方登记增加,要看账户的性质

原因: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即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对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但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

复式记账针对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加以记录,同样遵循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因此,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

三、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它也是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还有: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国家也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只学习借贷记账法。

“借”“贷”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

(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

以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一般资产在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右边:

所有者权益负债资产+=

为了使账户 和会计等式相符合,资产项目的期初余额记录账户的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余额在贷方。资产的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计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减少计入借方。

刚开始接触借贷,我们可能会迷糊,什么账户是资产类账户,什么账户是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还可能迷糊,为什么这么记啊。这就是会计思维方式的问题,最初迷糊没关系,我们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渐习惯这样用会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借 贷

账户名称

(二)收入、费用、利润类账户结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发生资产与权益的变化外,还要发生各种成本和费用,取得收入和利润。收入和利润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成本费用可以理解为生产耗费的转化形态,在抵消收入之前,可以将其看作一种资产形态。

费用类账户类似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或转销,期末转销后一般没有余额。

收入利润类账户类似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登记收入、利润的增加,借方登记收入、利润的减少或转销。期末转销后一般没有余额。

◆从登记的方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账户分为两大类:资产、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借 贷 收入、利润类账户

贷 费用类账户

借 贷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 资产类账户

◆从余额的方向来看,只有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一般有余额。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反之,可以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即账户若是借方余额,则表示它是资产类账户;账户若是贷方余额,则表示它是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三)记账规则

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于任何类型的经济业务,记账规则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复式记账的基础上,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将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有借必有贷: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一个借方一个贷方或一个借方几个贷方,或几个借方一个贷方登记。

借贷必相等: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计入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定相等。

(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实际的工作流程大体上是:发生经济业务产生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此时将原始凭证粘贴于会计凭证后面,表示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就是说这张会计凭证不是会计人员私自编制的,而是真的发生了经济业务。然后,将会计凭证汇总登记在账本上。最后,根据账本的数据编制会计报告(报表及附注等)。

你所说的会计分录,其实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凭证。区别就在于形式不同,就是长得不一样。会计分录很简单,写几个字就行了。会计凭证有统一个格式。要写年月日,要编号,要写借贷方科目,借贷方金额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不存在的,它是记帐凭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主要用于初学者和理论教学中,也就是说,当你当学生时,分录非常重要,当你刚参加工作时,因为业务不熟悉,分录也很重要,当你业务很熟练了,直接就可以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的时候,你就用不着编分录了.

1.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举例:P38例2—6、7

2.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第一,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第二,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第三,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第四,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为了保证一定时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期末要对账户进行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基础是会计等式,对每项经济业务又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去登记,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是不是在一定时期内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必定相等。以此类推,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一定相等。

试算平衡公式:

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

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综合举例:P40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课重点:

1. 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

2. 会计账户结构原理,发生额、余额的含义及其计算。

3.会计要素的含义及会计恒等式的应用。

难点:

1. 会计恒等式的理解与应用。

2. 账户的结构原理、登记

教学组织过程:本次课正式进入会计核算方法的学习,授课过程一定要进一步结合前面所讲会计要素的概念,解释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的内在联系。学生初次接触借贷记账法,要多举例题让学生理解。重点板书会计恒等式的应用实例,并初步引入“会计报表雏形”。

讨论作业习题的安排:

教学手段的应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教学实施小结:

基础会计第一章

会计基础第一章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A.经济管理工作B.质量管理工作 C.事后记账工作D.事前监督工作 2.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B )。 A.预收账款B.应收账款 C.应付利息D.短期借款 3.预付账款属于会计要素中的(A)。 A.资产B.负债 C.费用D.所有者权益 4.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无关的(A)。 A.经济利益的总流入B.营业外收入 C.投资收益D.补贴收入 5.企业分期核算经营成果,采用的会计基础是( C )。 A.收付实现制B.实收实付制 C.权责发生制D.损失 6.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表现为(B )。 A..企业总资产B.资产总额扣除负债总额后的差额 C.企业总利润D.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的余额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 B C D )。 A..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B..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C.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D.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包括(ABCD )。 A.设置会计科目账户B.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C.登记账簿,成本计算D.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AB )。 A.会计核算B.会计监督 C.成本计算D..财产清查 4.会计核算的职能是指以货币做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ABC )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A..确认B.计量 C..报告D..监督 5.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AC )进行的审查。 A.合法性B.合规性 C.合理性D.完整性 6.资金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包括(ABC )。 A.资金投入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D.资金增值

第3章 会计核算基础 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2.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 A.收付实现制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D.实地盘存制 3.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D.营业外支出 4.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D.营业外支出 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A.配比原则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 6.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 A.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增收益 B.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作统一计量标准的是()。 A.劳动量度B.货币量度 C.实物量度D.其他量度 8.配比原则是指()。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营业费用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相配比 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9.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 A.权责发生制原则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D.收付实现制原则 10.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A.支付职工工资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11.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A.历史成本原则B.配比原则 C.可靠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 12.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A.相关性原则B.可比性原则

[财务_培训]第二章会计核算原理与办法

第二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基础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是学好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和前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章重点为:掌握会计要素包括的内容,各要素之间形成怎样的关系;掌握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二者的联系;掌握账务处理程序。熟悉什么是会计凭证、什么是原始凭、什么是记账凭证、各凭证应具备哪些基本内容。了解常用的账簿有哪几种、明细分类账簿的基本格式和适用范围。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如何、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怎样进行平行登记等问题。 本章难点为: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记账规则如何?能熟练应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哪几种? 第一节会计恒等式 一、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及其恒等关系 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 企业的权益(广义)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即所 有者权益,另一是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也称为债权人权益或债权。因此,上 述关系可以下列公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式直接反映函数关系,表示某一时点,通常为会计期初、期末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三 者在静态下的恒等关系,称为会计方程式,也称会计恒等式、会计等式。 二、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及其恒等关系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指在某一时区内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状况,包括收入、费用和利 润三大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等式来表示: 收入-费用=利润

这就是动态会计要素之间的恒等关系,它是企业计算利润和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如果收入减去费用为正,就是利润,如果收入减去费用为负,就是亏损,因此,也可以将亏损理解为负利润。 三、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取得收入,同时会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因此,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是密切相关的,这一关系可以将上述两大恒等关系联系起来表示,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这便是现代会计的完整而又科学的会计方程式,它表明任一时刻会计要素之间的恒等关系。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概述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的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各个环节构成,其中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报表等。在工业企业中,还需要进行成本计算。 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各个环节 由前所述,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由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报表等环节构成。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它可以对会

第一章会计核算基础(1)

财务与会计导论第1章 第一章会计核算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指()。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 收入 2.下列选项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 经营租赁的设备 B. 计划购买的材料 C. 购入的某项设备 D. 现金短缺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是()。 A. 股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投资收益 4.下列选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 无形资产 B. 长期待摊费用 C. 存货 D. 生产设备 5.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会引起()。 A. 资产内部的变化 B.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C.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D. 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变化 6.下列选项中会引起收入增加的是()。 A. 销售原材料 B. 销售生产用固定资产 C. 出售无形资产 D. 罚款净收入 7.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假设是()。 A. 会计分期假设 B. 会计主体假设 C. 货币计量假设 D. 持续经营假设 8.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的会计假设是()。 A. 会计分期假设 B. 会计主体假设 C. 货币计量假设 D. 持续经营假设 9.一项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会使资产与权益的总额()。 A. 发生同增的变动 B. 发生同减的变动 C. 不会变动 D. 发生不等额的变动 10.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A. 同增变动 B. 一增一减变动 C. 同减变动 D. 不变动 1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不同的记账基础和方法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基础上的,这个前提是()。 A. 会计分期假设 B. 会计主体假设 C. 货币计量假设 D. 持续经营假设 12.下列关于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然是法律主体 B.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C. 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毫无关系 D. A、B、C均不对 13.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做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 A. 本年度虚增资产、收益 B.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 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14.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作统一计量标准的是()。 A. 劳动量度 B. 货币量度 C. 实物量度 D. 其他量度 15.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1

会计基础习题与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称为()。 A.会计决策职能 B.会计核算职能 C.会计监督职能 D.会计分析职能 【显示答案】 2.()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持续经营 B.会计年度 C.会计分期 D.会计主体 【显示答案】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 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D.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 【显示答案】 4.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显示答案】 5.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可以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确定采用某一方法计提折旧,它所依据的会计核算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显示答案】 6.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A.会计职能 B.会计主体 C.会计内容 D.会计对象 【显示答案】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价证券项目的是()。 A.企业债券 B.股票 C.银行汇票 D.国库券 【显示答案】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财物的是()。 A.机器设备 B.在产品 C.燃料 D.专利权 【显示答案】 9.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等偿付的现时义务。 A.资产或劳务 B.资本或劳务 C.资产或债权 D.收入或劳务 【显示答案】 10.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三项工作的是()。 A.记账 B.算账 C.报账 D.查账 【显示答案】 11.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属于()。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显示答案】

会计核算基础习题标准答案

会计核算基础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要素和会计对象的关系是(B)。 A、没有关系 B、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细化 C、会计要素中只有资产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有关系 D、会计对象是会计要素的细化 2、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 D )。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计划成本核算法 D、权责发生制 3、货币计量的假设包括了(C)。 A、会计分期的假设 B、会计主体的假设 C、币值稳定的假设 D、持续经营的假设 4、货币计量的假设中本位币的种数是(A)。 A、1种 B、2种 C、3种 D、多种 (这里主要是指一个核算单位的本位币的种数,不是指多个核算单位) 5、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C)。 A、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B、计划成本核算法和实际成本核算法 C、反映和监督 D、检查和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形式。 A、公允价值计量 B、现值计量 C、重置价值计量 D、可变现净值计量 2、会计假设包括(ABCD)。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3、(ABCD)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可靠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及时性

4、(ACD)是会计核算方法 A、设置账户 B、抽样调查 C、登记账簿 D、复式记账 5、(ACD)会计要素包括在六大会计要素中。 A、资产 B、会计凭证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会计基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1 【例题·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核算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例题·判断题】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货币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3【例题·单选题】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A.方法 B.信息工具 C.经济管理工作 D.手段 4【例题·多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会计核算 B.预测经济前景 C.会计监督 D.参与经济决策 5 【例题·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核算与监督 B.参与经济决策 C.预测经济前景 D.评价经营业绩 6【例题·判断题】企业全部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7 【例题·判断题】某一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主要包括资金的投入与计算、循环与收回、支付与赔偿。()8【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的是()。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转移 D.资金退出

1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3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4『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 5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6『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对象是指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7『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三个阶段。8『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三个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 A.出现了借贷记账法 B.成本会计形成 C.会计原则形成 D.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化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的环节包括()。 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和分析

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和分析 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和分析 会计核算基础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它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确认、确认数额的问题。会计核算基础有两种,一种是权责发生制,即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一种是收付实现制,即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到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责任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的权利和已经发生的承担费用的责任,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或支出,均应作为当期应计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两种核算基础的区别 由于收入和费用确认的依据不同,两种会计核算基础产生了会计核算上的差异。一是会计科目设置不同。权责发生制存在费用的待摊和预提等问题,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两种核算基础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同。二是会计核算的繁简不同。权责发生制下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之后才能计算盈亏,核算比较麻烦。而在收付实现制下,期末不要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即可计算盈亏,手续比较简单。三是会计核算的结果不同。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由于收入和费用确认的依据不同,从而产生的会计核算结果也不同,包括计算出来的.收入和费用金额不同,计算的盈亏数字不同。 例,某单位2015年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销售甲产品一批价款6万元,货款已收存银行。销售乙产品一批价款8万元,收到为期2个月商业汇票一张。银行通知收到东方公司上月欠付货款5万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础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础 考情分析:本章阐述的是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分值通常在1~3分左右,均为客观题目。预计2011年考试中分值在2-3分。 学习建议:本章难度不大,但是有部分考点会涉及到后面章节中具体的核算规定,因此建议学员在掌握了本章的基本原则规定后,在学习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时,应当注意基本原则的具体应用。 考点1: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之间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对资产的定义是相近的 (二)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采用的计量属性是相关的 (三)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都要对企业进行资产清查 (四)资产评估要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资料 (五)资产评估结果可作为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参考 (六)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在会计原则和具体计价方面有所不同 【例题1·多选题】(2011年)关于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资产的定义相近 B.计量的属性相关 C.都要进行资产清查 D.具体计价方法相同 E.资产评估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 [答疑编号4475010101]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在会计原则和具体计价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选项D不正确。 考点2: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会计基础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的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链接】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人。 比如: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二)持续经营 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的,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做出相应披露。(比如,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基础。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如折旧摊销、权责发生制等的基础)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

2011-02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基础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补充部分) 1.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 A.收入-费用=利润B.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中的“借”字,表示()。 A.增加B.减少C.账户方向D.借款 3.某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为8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0000元,贷方发生额为50000元,则其期初余额为()。 A.借方70000元B.贷方70000元C.借方30000元D.贷方90000元 4.应当登记在账户贷方的是()。 A.资产的增加B.负债的减少C.收入的转销D.费用的转销 5.借贷记账法下,收入、费用类账户期末()。 A.总有借方余额B.总账有期初余额C.一般无余额D.一般有余额 6.某企业“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期末贷方余额为30000元。该账户下设三个明细账,其中甲明细账期末贷方余额为20000元,乙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为8000元,则丙明细账期末()。 A.贷方余额18000元B.贷方余额2000元C.借方余额18000元D.贷方余额20000元 7.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A.应在借方B.一般应与权益账户增加额同方向C.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D.以上答案都对 8.下列()分录反映了用银行存款50000元归还前欠货款的业务。 A.借:银行存款50000 B.借:应收账款50000 贷:应收账款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 C.借:银行存款50000D.借:应付账款50000 贷:应付账款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二、多项选择题(补充部分) 1.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登记()。 A.收入的减少B.成本、费用的减少C.资产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E.负债的减少 2.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登记()。 A.收入的减少B.成本、费用的减少C.资产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E.负债的减少3.在借贷记账法下,“借”和“贷”字作为记账符号,()。 A.在账户结构上可表示两个对立的部位B.“贷”字表示资金的来龙,“借”字表示资金的去脉 C.“借”和“贷”等于“增”和“减”D.表示债权和债务E.在金额的增减变化上,可表示“增加”和“减少”4.企业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并将其登记入账会引起()。 A.资产类账户的减少B.费用类账户的增加C.负债类账户的增加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减少E.费用类账户的减少 5.下列各项记账差错中,运用余额试算平衡法可查出其错误的是()。 A.在过账是误将借方数额过入贷方B.一笔业务的记录全部被漏记 C.一笔业务的记录借贷双方金额发生同样的错误D.某一账户借方或贷方本期发生额的计算有误 E.过账时误将某账户发生额过入另一账户的同一方向 6.某企业用银行存款50000元偿还前欠其他单位的货款40000元、归还一个月前从银行取得的借款10000元。在借贷记账法下,这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涉及到()。 A.长期股权投资B.银行存款C.资本公积D.应付账款E.短期借款 8.下列经济业务中,涉及“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业务有() A.用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B.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购料款 C.购入原材料,货款未付D.向银行借款,并用其归还前欠货款E.销售产品,款项未收 三、判断题(补充部分) 1.借贷记账法下,“借”字只表示债权增加,“贷”字只表示债务增加。() 2.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 3.账户本期借方和贷方发生额合计一定相等。()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5.某个账户的余额在贷方,那么这个账户不是负债类账户就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第二章-会计核算

第二章会计核算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三个环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会计核算 一、会计核算依据 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法》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1?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例题?判断题】企业实际发生的一切经济事项都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 () [答案]错 [解析]经济事项不同于经济业务事项,范围广于《会计法》规定的经济业务事项。因此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会计资料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 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

算专业资料。(多选) 具体要求 (一)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各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必须保证其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是会计资料的最基本的质量要求。 (二)生成和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1.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 伪造: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 ---------- 无中生有 2.变造会计凭证、会计整部及其他会计资料 变造: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

会计核算基础课件第一章概述.doc

专业班级 _ 教师 _ 授课时间 教学课题概述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会计的涵义,会计核算的特点和内容,以及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了解会计的组成部分,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以及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重 点 会计的涵义会计核算的特点和内容会计的基本职责 难 点 如何理解V 尸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教学方法 r正式讲课前,先演示一下会计的具体工作:填凭证讲授法、演示法Y L -登帐簿-编报表 教 学 手 段 板书[出示实际的凭证、帐簿和报表,以便学生感性认识会计]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开场白]简单自我介绍及演示凭证、帐簿、报表(15’ )[正式讲述] 第一章概述§ 1:会计的函义 一、什么是会计(15') 二、会计的组成部分(5,) 三、会计核算的特点(10,) §2:会计核算的内容与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内容(10,)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5,) § 3: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5,) 二、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10,) 三、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5,) 教研室主任检杳签字 第一章概述内容提要:本章从会计的概念入手,介绍与会计概念有关的问题, 从而说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核算基础课程教案

人们为什么要利用会计,会计由哪些部分组成,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什么,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等等。 教材分析:重点是会计的涵义,会计核算的特点和内容,会计的基本职责。 难点是1、如何理解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2、如何理解经济管理离不开 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节次安排:本章设三节,即:会计的涵义、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课时计划:本章拟用2学时 § 1会计的涵义 一、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景单位,对单位(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一项管理活动。 1、理解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2、理解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二、会计的组成部分 ”会计核算 {会计分析 一会计检查 三者的要领见课本,指出:木课本着重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后2种在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中介绍。 三、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介绍货币计量假设)。 (二)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介绍客观性原则)。 (三)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2、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内容 概括而言:凡是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具体描 述如下: 1、各项财产物资的实有额及其增减变动情况。 2、所有者对单位的投资额及其增减变动的情况。 3、各项成木和费用。 4、取得的各种收入(收益)及形成的经营成果。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第一章基础会计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1 什么是会计?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办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 督,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相关信息的活动。 2 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具有什么重要标志? 会计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 古代会计阶段: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近代会计阶段:复式记账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 现代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3 会计的职能有哪些?怎样理解两者的关系? 核算与监督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4 会计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认识会计目标? 会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价值管理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具体目标是决策有用 观和委托责任观。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它随经济 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会对会计提出不同的目 标。由于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目标理应从属于经济管 理的总目标。 5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说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内容有: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清 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日常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首先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然后按所设 置的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登记到有关的账户中;报告期末,根据账簿的记录, 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需进行成本计算;为保证会计账簿的记录正确无 误,需要开展财产清查;在达到账实相符、账簿记录无误后,便可根据账簿记录 编制会计报表,向各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6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如何理解? 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7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 原则: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稳健性,明晰性,实质重于形式。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31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练习地的题目参考详解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B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3.凡是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4.凡为形成生产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 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B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这一做法提现的原则是()。C A.配比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6.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A

A.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增收益 B.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解释:收入-费用=利润,将收益性支出转作资本性支出处理意味着费用减少,费 用减少必然造成利润增加,即虚增收益。 资本性支出增加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所以,将 收益性支出转作资本性支出即增加资产的价值造成虚增资产。 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择统一计量标准的是( )。B A. 劳动量度 B ?货币量度 C. 实物量度 D.其他量度 11. 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 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这符合( )° C A. 历史成本原则 B ?配比原则 C ?可靠性原则 D ?可比性原则 12. 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度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 变更,这符合( )° B 8. 配比原则则是( )。D A. 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C. 收入与产品成本互相配比 9?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 ) A. 权责发生制原则 C. 历史成本原则 10. 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 B. 收入与销售费用互相配比 D. 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 C B. 配比原则 D ?收付实现制原则 )。D B. 支付当月水电费

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doc

第四章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业企业领用材料制造产品,应计入()账户。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核算范围的有()。 A.车间用房的折旧费B.厂部办公大楼的折旧费 C.车间生产机器设备的日常修理费D.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 3.企业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应借记()科目。 A.累计折旧B.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固定资产 4.企业计提本月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40000元,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A.借:固定资产40000 贷:累计折旧40000 B.借:累计折旧40000 贷:固定资产40000 C.借:管理费用40000 贷:累计折旧40000 D.借:制造费用40000 贷:累计折旧40000 5.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借入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记入()。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生产成本 6.企业本月收到上期产品赊销款20000元;本期销售产品40000元,收到货款30000元,余款尚未收到。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月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为()元。 A.20000 B.40000 C.50000 D.30000 7.某企业本月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30000元,预支厂部半年(含本月)报刊杂志费2400元,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6000元,该企业本月管理费用发生额为()元。 A.30000 B.32000 C.30400 D.38400 8.某企业某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为2000元,本月耗用材料4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8000元,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职工薪酬4000元,车间水电等费用4000元,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4400元,厂部预付半年报刊费1200元(含本月),则该车间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总额为()元。 A.56200 B.58200 C.53600 D.53800 9.下列关于"生产成本"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成本"账户期末肯定无余额 B."生产成本"账户期末若有余额,肯定在借方 C."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表示已完工产品的成本 D."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表示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 10.下列项目中,不应记入"财务费用"账户的是()。 A.利息支出B.汇兑损失 C.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D.财务会计人员工资 11.职工预借差旅费应借记()账户。 A.其他应收款B.应收账款C.预付账款D.管理费用 12.企业发生的间接费用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期末再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分配记入()账户。 A.管理费用B.生产成本C.本年利润D.库存商品

第二章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基础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是学好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和前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章重点为:掌握会计要素包括的内容,各要素之间形成怎样的关系;掌握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二者的联系;掌握账务处理程序。熟悉什么是会计凭证、什么是原始凭、什么是记账凭证、各凭证应具备哪些基本内容。了解常用的账簿有哪几种、明细分类账簿的基本格式和适用范围。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如何、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怎样进行平行登记等问题。 本章难点为: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记账规则如何?能熟练应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哪几种? 第一节会计恒等式 一、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及其恒等关系 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 企业的权益(广义)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即所有者权益,另一是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也称为债权人权益或债权。因此,上述关系可以下列公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式直接反映函数关系,表示某一时点,通常为会计期初、期末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三者在静态下的恒等关系,称为会计方程式,也称会计恒等式、会计等式。 二、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及其恒等关系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指在某一时区内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状况,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等式来表示: 收入-费用=利润 这就是动态会计要素之间的恒等关系,它是企业计算利润和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如果收入减去费用为正,就是利润,如果收入减去费用为负,就是亏损,因此,也可以将亏损理解为负利润。 三、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取得收入,同时会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因此,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是密切相关的,这一关系可以将上述两大恒等关系联系起来表示,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这便是现代会计的完整而又科学的会计方程式,它表明任一时刻会计要素之间的恒等关系。 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概述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

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章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会计的对象与方法、会计学及其分支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会计基础知识有比较清楚的把握。 二、重难点解析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必须理解掌握的概念与内容有: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重点要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本职能等问题。 1.企业与会计 组织可以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企业根据经营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等;企业按组织类型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 会计就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会计对外提供的信 息称为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

基础会计学习指导 计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会计反映 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 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监督经济活 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会计监督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 性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3) 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方面,还体现 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及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反映职能 是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会计的作用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 用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会计的作用包括正面作用、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消极作用。 3.会计的对象与方法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可以把会 计对象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狭义的会计方法即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企、事业,行政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具体由七种方法构成,分别为: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4.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全部会计 工作。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 2.会计的对象是指()。 A.资金的投入与退出 B.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2·B.反映与监督D.反映与分析

第一章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章会计核算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指()。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 收入 2.下列选项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 经营租赁的设备 B. 计划购买的材料 C. 购入的某项设备 D. 现金短缺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是()。 A. 股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投资收益 4.下列选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 无形资产 B. 长期待摊费用 C. 存货 D. 生产设备 5.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会引起()。 A. 资产内部的变化 B.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C.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D. 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变化 6.下列选项中会引起收入增加的是()。 A. 销售原材料 B. 销售生产用固定资产 C. 出售无形资产 D. 罚款净收入 7.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假设是()。 A. 会计分期假设 B. 会计主体假设 C. 货币计量假设 D. 持续经营假设 8.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的会计假设是()。 A. 会计分期假设 B. 会计主体假设 C. 货币计量假设 D. 持续经营假设 9.一项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会使资产与权益的总额()。 A. 发生同增的变动 B. 发生同减的变动 C. 不会变动 D. 发生不等额的变动 10.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A. 同增变动 B. 一增一减变动 C. 同减变动 D. 不变动 1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不同的记账基础和方法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基础上的,这个前提是()。 A. 会计分期假设 B. 会计主体假设 C. 货币计量假设 D. 持续经营假设 12.下列关于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然是法律主体 B.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C. 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毫无关系 D. A、B、C均不对 13.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做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 A. 本年度虚增资产、收益 B.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 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