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其简要动作口诀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其简要动作口诀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其简要动作口诀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其简要动作口诀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其简要动作口诀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 楼膝拗步

7. 撇身锤

8.捋挤势

9.进步搬拦锤10.如封似闭

第二段

11. 开合手12. 右单鞭13. 肘底锤14.转身推掌15.玉女穿梭16. 右左蹬脚17.掩手肱捶18.野马分鬃

第三段

19.云手20.独立打虎21.右分脚22.双峰贯耳23.左分脚24.转身拍脚25.进步栽锤26.斜飞势27.单鞭下势28.金鸡独立29退步穿掌

第四段

30.虚步压掌31.独立托掌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34.歇步擒打35.穿掌下势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41.十字手42.收势

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起势揽雀单鞭挥提手白鹤拗步推撇身捋挤搬拦捶如封似闭第一回二组开合单鞭挥肘底捶接转身推穿梭蹬脚掩肱捶野马分鬃定势归三组云手独立虎贯耳夹在分脚内拍脚栽捶斜飞势下势金鸡穿掌回压掌托掌马步靠捋擒穿掌七星锤跨虎摆莲弯弓射揽雀十手收势回

42式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一、虚灵顶颈竖项二、沉肩坠肘坐腕

三、含胸拔背实腹四、松腰敛臀圆裆

五、心静体松意专六、呼吸深长自然

七、势势意连形随八、轻沉虚实兼备

42式太极运动中的呼吸配合规律及要求

一、起吸落呼二、开吸合呼三、进吸退呼

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主讲老师:李德印扇子构造:现在的扇子是用竹子和绸布做成的,扇子的两侧叫扇柄,也叫扇骨,上边叫扇顶,下边叫扇根,把扇子打开以后,平面叫扇面,扇面中间有10 条竹条叫扇颈,也叫小扇骨,是由小的竹片做成的,扇子的上边弧线叫扇沿,扇光滑的一面叫正面,那么由小扇骨突出的一面叫反面,以后会常常遇到这些术语。 分解教学 第一段预备时身体保持自然并步直立,好象练太极拳一样心静体松,精神集中,右手持握扇柄的要命部,扇顶向下,贴于右腿侧, 一,起势(开步抱扇):两手向前捧在体前,高与肩平,扇柄竖直,扇顶向上;步子呢,开步抱扇,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同时呢,把扇子举抱在胸前。这个动作在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并步抱扇敬礼,行一个抱扇礼,然后再分脚开步,分做两步不做。 二,斜飞势(侧弓步举扇):一是两臂绕转,屈蹲提腿,身体面向前方(假设面向南);二是右脚向右侧伸出去,侧开步,向西开步;三是侧弓步举扇亮相,把扇子送到右前方,身体略向右倾斜,眼睛看左前方,这是吴式太极拳的斜飞势的动作,身体斜中遇正,两手即要展开亮相,又不要挺直,不要做成长拳,要求含胸沉肩顶头,步型是侧弓步,东南亮相。 三,白鹤亮翅(虚步亮扇):一转腰摆扇;二穿手转腰;三虚步亮扇,面向正南,成虚步,前脚掌点地,扇子呢,抖挽侧立开扇,扇骨坚直向下,扇面正向前方。这个动作象杨式的白鹤亮翅的动作,当然杨式的白鹤亮翅动作是横抱向左列(扌列)开,扭转的攻防含意。这里呢,是采用了穿臂亮扇的动作。 四,黄蜂入洞(进步刺扇):一合扇、把扇子收于右肩前,二收脚摆扇,左脚提起;三转身上步;四向东弓步刺扇,力点在扇顶,高与肩平,左手举于头侧上方。这个动作取材于32 剑的黄蜂入洞。

传统杨氏太极拳103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103式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晾翅 7.左搂膝坳步 8.肘底捶 9.左搂膝坳步 10.右搂膝坳步 11.左搂膝坳步 12.手挥琵琶 13.左搂膝坳步 14.进步搬拦捶 15.如封似闭16.十字手 17.抱虎归山 18.肘底看捶 19.右倒撵猴 20.左倒撵猴 21.右倒撵猴 22.斜飞势 23.提手上势 24.白鹤晾翅 25.左搂膝坳步 26.海底针 27.扇通臂 28.转身撇身捶 29.进步搬拦捶

30.上步揽雀尾 31.单鞭 32.左右云手(之一) 33.左右云手(之二) 34.左右云手(之三) 35.单鞭 36.高探马 37.右分脚 38.左分脚 39.转身左蹬脚 40.左搂膝坳步 41.右搂膝坳步 42.进步栽捶 43.转身撇身捶 44.进步搬拦捶 45.右蹬脚 46.左打虎势47.右打虎势 48.回身右蹬脚 49.双峰贯耳 50.左蹬脚 51.转身右蹬脚 52.进步搬拦捶 53.如封似闭 54.十字手 55.抱虎归山 56.斜单鞭 57.右野马分鬃 58.左野马分鬃 59.右野马分鬃 60.揽雀尾 61.单鞭 62.玉女穿梭

63.揽雀尾 64.单鞭 65.左右云手(之一) 66.左右云手(之二) 67.左右云手(之三) 68.单鞭 69.下势 70.右金鸡独立 71.左金鸡独立 72.右倒撵猴 73.左倒撵猴 74.右倒撵猴 75.斜飞势 76.提手上势 77.白鹤晾翅 78.左搂膝拗步 79.海底针80.扇通臂 81.白蛇吐信 82.进步搬拦捶 83.上步揽雀尾 84.单鞭 85.左右云手(之一) 86.左右云手(之二) 87.左右云手(之三) 88.单鞭 89.高探马穿掌 90.十字腿 91.进步指裆捶 92.上步揽雀尾 93.单鞭 94.下势 95.上步七星 96.退步跨虎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1990年定为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容,随后不仅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世界围广为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以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布局合理,动作数量、容组别符合规则要求,在编排动作上也表现出一定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又对难度动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竞赛的可操作性。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动作说明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王建业的师傅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林墨根 余自从跟式太极宗师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欲要做到浸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现将先师所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口诀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口诀 A、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 B、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01(一) 02

D、连贯圆活虚实明,阴阳开合记在心,松而不懈是关健.有弊须在腰间寻。 E、阴阳无绐又无终,动则生阳静生阴,一手一运一太极,一动一静互为根。 F、行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理不明拳,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 G H 一)熟练套路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练陈氏太级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清静,排除一切内外干扰。只有这样才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 2.注意身法。初练太极拳,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就和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平、竖直、点、钩等笔划,组合成方块就行。初学练拳,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步法上只要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但运行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顺随。 每天坚持练10遍左右,两个月即可将套路练熟。这时要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从头至足,一招一势进行纠正。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每天坚持10遍拳,再练习一个时期,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了。 (二)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要调整身法,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为了使骨节松开,伸筋拔骨,可选练些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这一阶段练习出现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产生这些毛病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含意理解不够;二是腿的支撑力不足,难以放松。《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意:一是指躯干四肢及头的位臵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身体在歪斜情况下,保持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引下进动作。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气沉丹田。初学时由于对这些问题没有理解和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上述毛病。可通过增加练拳遍数放低身法,加大运动量,并且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蹲运动及站桩功来克服上述毛病。同时注意松胯、曲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

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 6、白鹤亮翅 7、左搂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进步搬拦捶 12、如封似闭 13、十字手 14、抱虎归山 15、斜揽雀尾 16、肘底看捶 17、左后倒卷肱 18、斜飞式 19、提手 20、白鹤亮翅 21、左搂搂膝拗步 22、海底探针23、闪通背 24、转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5)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右分脚 32、左分脚 33、转身左蹬脚 34、左右搂膝拗步 35、楼膝栽捶 36、翻身白蛇吐信 37、进步搬拦捶 38、右蹬脚 39、左披身伏虎 40、右披身伏虎 41、回身右蹬脚 42、双封掼耳 43、左蹬脚 44、转身右蹬脚

45、进步搬拦捶 46、如封似闭 47、十字手 48、抱虎归山 49、斜揽雀尾 50 横单鞭 51、左右野马分鬃 52、进步揽雀尾 53、单鞭 54、左右穿梭(四角) 55、进步揽雀尾 56、单鞭 57云手(5 ) 58、单鞭 59、下势 60、左右金鸡独立 61、左后倒卷肱 62、斜飞式 63、提手 64、白鹤亮翅 65、左搂膝拗步 66、海底探针 67、闪通臂 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 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 72、云手(3) 73、单鞭 74、高探马 75、左穿掌 76、转身十字蹬脚 77、搂膝打锤 78、上步揽雀尾 79、单鞭 80、下势 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 83、转身摆莲 84、弯弓射虎 85、进步搬拦捶 86、如封似闭 87、十字手 88、收势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李方举 一、起势1.并步站立2.左脚开立3.两臂前举4.屈膝按掌二、右揽雀尾1.收脚右抱2.迈步错掌3.弓步左捧4.收脚左抱5.迈步错掌6.弓步左捧7.伸臂翻掌8.后坐下捋9.转体搭腕10.弓步前挤11.后坐旋弧12.扣脚收掌13.丁步按掌三、左单鞭1.迈步勾手2.弓步推掌四、提手1.转体摆掌2.左坐带掌3.虚步合臂五、白鹤亮翅1.撤步左抱2.右坐合举3.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1.转体落掌2.收脚展臂3.迈步屈肘4.弓步搂推5.后坐撇脚6.收脚展臂7.迈步屈肘8.弓步搂推 七、撇身捶 1.撇脚分掌 2.收脚落拳 3.迈步举拳 4.弓步撇拳 八、捋挤势(二) 1.扣脚平弧 2.弓步抹掌 3.收脚左捋 4.迈步搭腕 5.弓步前挤 6.扣脚平弧 7.弓步抹掌 8.收脚右捋 9.迈步搭腕 10.弓步前挤 九、进步搬拦捶 1.撇脚分掌 2.收脚握拳 3.摆步搬拳 4.转体摆掌 5.迈步拦掌 6.弓步打拳 十、如封似闭 1.穿掌松拳 2.后坐收掌 3.翻掌下落 4.丁步按掌 十一、开合手 1.转身开手 2.提脚合手 十二、右单鞭 1.开步转掌 2.侧弓分掌 十三、肘底捶 1.扣脚掩掌 2.收脚右抱 3.摆步分掌 4.跟步摆掌 5.虚步劈势 十四、转身推掌(二) 1.撤步举掌 2.转身屈肘 3.上步收掌 4.丁步推掌 5.转身举掌 6.上步收掌 7.丁步推掌 十五、玉女穿梭(二) 1.撤步探掌 2.收脚下捋 3.上步搭腕 4.跟步平弧 5.上步翘腕 6.弓步推架 7.后坐收掌 8.弓步抹掌 9.收脚下捋 10.上步搭腕 11.跟步平弧 12.上步翘腕 13.弓步推架 十六、左右蹬脚 1.后坐落掌 2.弓腿分掌 3.收脚叉掌 4.蹬脚分掌 5.落脚分掌 6.弓步分掌 7.收脚叉掌 8.蹬脚分掌 十七、掩手肱捶 1.落脚掩掌 2.铲脚压掌 3.马步分掌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一、概述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二、简介 42式太极拳是一国套路武术比赛中指定套路,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大方。该套路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大众强身健本、修身养性的热门套路 三、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 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这些组合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学练42式太极拳,从总体上把握其风格特点有益于个别动作的学习,以上这些特点希望学练者能悉心体会,在演练中把握住该套路的实质,以便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

42式太极拳图解教程和动作要领说明

( 1 )起势 002 003 004 005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下颏内收,胸腹舒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平视前方。 (2)左脚向左轻轻开 步,相距与肩同宽, 脚尖向前。 (3)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下,两臂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4)上体保持正直, 两腿缓缓屈膝半蹲; 两掌轻轻下按,落于 腹前,掌与膝相对。 ( 2 )右揽雀尾 007 008 009 010 (1)右脚尖稍外撇, 同时身体微向右转; 右臂上抬屈于胸前, 手心向下,左手翻转 向右划弧至右腹前, (2)上体微左转,左 脚向左前方上一步, 脚跟轻轻落地。 42式太极拳 (3)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前掤出,左手高与肩平,手心向内,指尖向左,右 (4)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臂内旋屈于左胸前,左手翻转向下,与胸同高,指尖向右,右臂外旋,右掌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左,两掌相对如抱球状;目视左掌。

手心向下,与右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目视右手。手向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目视左前 臂。 011 012 013 014 015 (5)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轻轻迈出一步,脚跟着地。(6)上体继续右转, 重心前移成右弓步; 同时右臂向前掤出, 臂微屈,掌心向内, 高与肩平,左掌向左、 向下落于左胯旁,掌 心向下,目视右前臂。 (7)上体微右转,右 掌前伸,掌心翻转向 下;左掌同时翻转向 上,伸至右腕下方, 目视右掌。 (8)重心后移,上体 微左转;双掌向下后 捋至腹前;目随右掌。 (9)右臂外旋屈肘 横于胸前,右掌心向 内,指尖向左,左臂 内旋,左掌心转向 外,掌指附于右腕内 侧。 016 ( 3 )左单鞭018 019 020 (4)上体微左转,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1、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例东南肘东北撑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 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列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踩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日:“八门五步”。 2、八门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接及神明矣! 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於我也。 3、固有分明法 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熟无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

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 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苦难,先求自已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懂劲然也。 4、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运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5、顶偏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 偏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 抗者大过之谓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明粘黏连随,断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粘黏连随,而下许顶偏丢抗,是所不易矣。 6、对待无病 顶偏丢杭,失於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偏丢

杨氏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杨氏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杨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杨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陈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一、起势 1.并脚站立: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轻贴大腿侧,头颈端正,胸腹舒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视前方 2.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对。 学练要点: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两臂下按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屈膝要松腰、松跨,臀部不可凸出,两臂要沉肩垂肘,手指自然微屈。 二、右揽雀尾 1.丁步抱球:重心左移,身体右转,右脚外撇;右臂屈抬,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向上,两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右移,左脚收回右脚内侧;眼视右手)。2.弓步棚臂:上体左转,左脚上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手前棚,与肩同高,手心向内,右手下按,落于胯旁,手心向下,两臂微屈;眼视左臂 3.丁步抱球: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翻下右手翻上,两手成抱球;眼视左掌。 4.弓步搠臂:上体右转,右脚向右迈出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臂前搠与肩同高,左臂下按,落于左胯旁;眼视右臂。 5.两掌前伸:右掌前伸,掌心向下,左掌同时翻转前送。 6.后坐下捋:重心后移;两掌向下后捋至腹前。 7.转体搭手:右臂屈肘横于胸前,掌心向内,左臂搭于右腕内侧,掌心向外。

42式太极拳拳谱动作分解

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第一段 〈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 1. 右转撇脚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后坐左捋 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 12.左转扣脚 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 弓步左推〈四〉提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平摆 3. 换重提腿 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转提手 4. 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 1. (东北)后坐撇脚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挤 6. 后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 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 后坐撇脚 2. 左转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 2. 后坐脱手 3. 跟步前按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 左坐合手〈十二〉右单鞭1开步转掌2.弓步分掌. 〈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 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 撤步反提 2. 左转弯肘 3. 跟步推掌(北) 4. 转体反提 5. 弯肘上步 6. 跟步推掌 (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转扣脚 9. 弓步平抹 10.丁步右捋 11.出步搭手 12.弓步左掤 13.跟步反掤 14.换重出步 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弓步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绞臂 9. 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 2. 铲步压掌 3. 马步开掌 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 1. 左转捋掌 2. 右转搭臂 3. 弓步横列 4. 后坐摆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后坐撇脚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 第三段 〈十九〉云手(三式)1. 后坐扣脚 2. 左转摆掌 3. 右坐云转 4. 左云换重 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 7. 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 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 1. 撤步探掌 2. 左转下捋(扣脚) 3. 独立贯拳《二一〉右分脚 1. 右转叉抱 2. 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 1. 后坐开掌 2. 丁步叉抱 3. 提膝反掌 4. 开掌分脚《二四〉转身拍脚 1. 点步沉肘 2. 右转叉抱 3. 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 1. 落步左拨 2. 出步握拳 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 1. 后坐撇脚 2. 丁步交臂 3. 右转开步 4. 裆步斜靠 〈二七〉单鞭下势 1. 换重右碾 2. 摆掌勾手 3. 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 1.(弓步)撩掌勾手 2. 提膝挑掌 3. 退后落步 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 1. 退步穿掌 第四段 〈三十〉虚步压掌 1. 后坐扣脚 2. 左拨右搂 3. 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 1. 提膝托掌 〈三二〉马步靠 1. 摆步左拨 2. 收步握拳 3. 出步搭臂 4. 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 1. 后坐旋掌 2. 并步平托 3. 左转平捋 4. 撤步左捋 5. 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 1. 换重右转 2. 右掤左穿 3. 左转撇脚 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势 1. 收脚提掌 2. 撤步摆掌 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 1. 弓步挑掌 2. 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 1. 撤步右搂 2. 左落右格 3. 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 1. 扣脚落步 2. 转身穿掌 3. 虚步伸掌 4. 摆腿拍脚〈三九〉弯弓射虎 1. 独立摆掌 2. 落步按捋 3. 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 1. 后坐撇脚 2. 右转伸掌 3. 丁步右抱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后坐右捋捋 7. 弓步前挤 8. 后坐拖掌 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开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四二〉收势 1. 反掌下按 2. 立正还原

八式太极拳练习口诀

八式太极拳练习口诀 两臂平举肩放松,双掌下按气下行。 抱球迈步要协调,弓步左棚劲饱满。 捋挤动作要舒展,双掌前按臂撑园。 双掌前探不耸肩,搂膝推掌腰身转。 迈步猫行稳重求,园活连贯意气连。 ——(海飙太极)动作要求 (1)动作阴阳,交合运变,体现势正、招圆、松静、柔绵之功; (2)手眼身法步高度配合一致,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 (3)动静相间,刚柔并济,蓄气轻缓,发劲快打; (4)稳定时无物无我,运动时得意忘形,轻松自在。 行拳走架歌 八式简化武当拳,无极起势鼓荡丹, 两仪开合掳带连,鹤飞展翅气沉田。 旋转乾坤开胯髋,野鸡蹿林走连环, 五龙暗渡偷掌腿,侧人打钟架压点。 阴阳别翅藏奇巧,合抱太极身安健, 式法虽少万遍练,通幽入奥功德满。 无贪无妄:习练太极拳最忌贪多,尤戒妄动,凡运用与姿势均求其正确,庶练成后不致犯病,而精进自易,若贪若妄者,成就终鲜,此弊初学十九难免,切宜注意。 十三:打好太极拳,先从简单易记的口诀说起 无形无象(忘其有己),全体透空(内外如一)。 应物自然(随心所欲),西山悬磬(海阔天空)。 虎吼猿鸣(锻炼阴精),水清河净(心死神活)。 翻江播海(气血流动),尽性立命(神充气足)。

十四: ◆太极拳口诀 直线为攻,曲线为守;近身短打,慢练体会。 以意领炁,以炁领形;虚灵顶劲,无中生有。 ◆“太极拳”心法 太极阴阳玄理明,万变千化不离宗。 不偏不倚守中和,悟透松紧功始成。 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 骨撑筋伸肉要松,松撑圆沈臂如弓。 头领足蹬中间空,坠肘松肩两手挣。 吸胯开裆膝自挺,虚腋坐胯必起胸。 呼吸以喉入心腹,直落丹田涌泉通。 捧劲不离贯始终,周身似簧遇力应。 意不紧来又不松,不即不离不离中。 道法自然自然法,勿求勿追悟中行。 心松形松神亦松,似松非松松松松。 臂撑膝撑意亦撑,不撑自撑撑撑撑。 十五: jgrjgr123: 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找到这根绳子,功夫也就快练成了 不错,很贴切,松紧本是一根绳,还是个有弹性的绳,这个绳要有意念虚领两个绳头,不然就丢了,找不到绳了 (这个是我的亲身体会,网友正好留言讲了,所以我认为很重要希望朋友留意) 十六:董英杰 提起精神、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松肩坠肘、气沉丹田、手与肩平、胯松膝平、尻道上提、尾闾中正、内外相合。不强用力、以心行气、步如猫行、上下相随、呼吸自然、一线串成、变换在腰、气行四肢、分清虚实、圆转如意。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精编版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入封似闭 《二段》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肘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三段》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四段》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挡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一段 1、起势 2、右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右六封四闭 5、左单鞭 6、搬拦捶 7、护心捶 8、白鹤亮翅 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蹚 12、右掩手肱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肱捶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二段》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三段》 28、指挡捶 29、白猿献果 30、双退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分鬃 35、左野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四段》 38、倒卷肱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根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 1 )起势(东)( 22 )仆步穿剑(右)(东) ( 2 )并步点剑(稍偏东北)( 23 )蹬脚架剑(左)(东) ( 3 )弓步削剑(西南)( 24 )提膝点剑(左)(西南) ( 4 )提膝劈剑(西南)( 25 )仆步横扫(正东偏北) ( 5 )左弓步拦(东)( 26 )弓步下截(右、左)(稍偏东北) ( 6 )左虚步撩(稍偏东南) ( 27 )弓步下刺(稍偏东北) ( 7 )右弓步撩(东)( 28 )右左云抹(正北偏东)(左)( 8 )提膝捧剑(东)( 29 )右弓步劈(稍偏东南) ( 9 )蹬脚前刺(东)( 30 )后举腿架剑(稍偏东南) ( 10 )跳步平刺(东)( 31 )丁步点剑(稍偏东南) ( 11 )转身下刺(东南) ( 32 )马步推剑(稍偏东南) ( 12 )弓步平斩(西北)( 33 )独立上托(西) ( 13 )弓步崩剑(西北)( 34 )进步挂点(西) ( 14 )歇步压剑(稍偏西南) ( 35 )歇步崩剑(东) ( 15 )进步绞剑(稍偏西南) ( 36 )弓步反刺(西北) ( 16 )提膝上刺(稍偏西南) ( 37 )转身下刺(西南) ( 17 )虚步下截(正西偏北)( 38 )提膝提剑(正南偏东) ( 18 )右左平带(西) ( 39 )行步穿剑(东南) ( 19 )弓步劈剑(西) ( 40 )摆腿架剑(正南偏西) ( 20 )丁步托剑(西北)( 41 )弓步直刺(南) ( 21 )分脚后点(东北)( 42 )收势(南) 注:方向为定式胸部方位,东(或西)与套路方向一致;西南(或东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45度;稍偏东南(或西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30度;正东偏南(或北)与套路方向夹角小于30度。 起势面向南,第1段1-11式运行方向向东,第2段12-21式运行方向向西,第3段22-32式运行方向向东,第4段33-40式运行方向向西。

吴式太极拳83式动作口诀电子教案

吴式太极拳83式动 作口诀

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动作口诀 预备式: 预备姿势无动作,三才桩功不可没。意守中极心不动,心静能御外来敌。一、太极起4 动: ⑴两腕前掤掌托球,⑵右脚抓地左步移。⑶两脚落实筑地基,⑷两掌下采水面按。 二、揽雀尾①8动: ⑴退步圆撑推左掌,⑵两臂交叉上步挤。⑶退步圆撑推右掌,⑷两臂交叉上步挤。 ⑸两掌抱球运二脉,⑹右掌斜掤松腕挒。⑺右掌反采划眉梢,⑻右掌前按拜八门。 三、斜单鞭2动: ⑴右掌变勾撤左步,⑵先马后弓掼鞭梢。 四、提手上势2动: ⑴右勾变掌抓小腹,⑵长身意远抛肚肠。 五、白鹤亮翅2动: ⑴退步圆掌推左掌,⑵两掌托球双肘垂。 六、搂膝拗步12动: ⑴手摸六穴左搂膝,⑵左弓竖腰右掌按。⑶跟步回采抱七星,⑷蹲身捋按右托球。 ⑸手摸六穴左搂膝,⑹左弓竖腰右掌按。⑺蹲身捋按左托球,⑻手摸六穴右搂膝。

⑼右弓竖腰左掌按,⑽蹲身捋按右托球。⑾手摸六穴左搂膝,⑿左弓竖腰右掌按。 七、手挥琵琶2动: ⑴跟步左掤抱七星,⑵逃手托肘双掌发。 八、上步搬拦锤4 动: ⑴蹲身左掌合右拳,⑵上步逆顺右拳搬。⑶后坐腹前左掌拦,⑷左弓两心相错锤。 九、如封似闭2动: ⑴坐步回拳双掌分,⑵两臂圆掌弓步推。 十、抱虎归山4动: ⑴长腰继弓下掌按,⑵右脚外摆双掌分。⑶竖腰立顶食指天,⑷屈膝两肘掤与展。 十一、斜步搂膝4动: ⑴右掌托球摸六穴,⑵左弓搂膝右掌劈。⑶左掌托球摸六穴,⑷右弓搂膝左掌劈。 十二、揽雀尾②6动: ⑴穿掌抽胯阴阳肘,⑵遮阴掌掤肘底枪。⑶屈膝拉马肘开花,⑷右弓翻印反掖掌。 ⑸调步右弓斜掤掌,⑹坐步反采拜八门。 十三、斜单鞭2动: ⑴右掌变勾开左步,⑵先马后弓掼鞭梢。 十四、肘底看锤2动: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 1、起势 19、回身双峰贯耳 37、收势 2、揽雀尾 20、进步栽捶 3、单鞭 21、翻身百蛇吐信 4、提手上势 22、左右野马分鬃 5、白鹤亮翅 23、左右玉女穿棱 6、左右左搂膝拗步 24、上步穿掌 7、手挥琵琶 25、单摆莲 8、抱虎归山 26、进步指裆锤 9、肘底看捶 27、上步揽雀尾 10、倒撵猴 28、单鞭下势 11、海底针 29、左右金鸡独立 12、扇通背 30、退步七星 13、斜飞势 31、退步跨虎 14、云手 32、转身摆莲 15、单鞭 33、弯弓射虎 16、高探马 34、进步搬拦捶 17、右分左蹬脚 35、如封似闭 18、转身左打虎 36、十字手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01、预备式30、高探马59、左右倒辇猴 02、起势31、左右分脚60、斜飞式 03、揽雀尾32、转身左蹬脚61、提手上势 04、单鞭33、左右搂膝拗步62、白鹤亮翅 05、提手上势34、进步栽捶63、左搂膝拗步 06、白鹤亮翅35、翻身撇身捶64、海底针 07、左搂膝拗步36、进步搬拦捶65、扇通背 08、手挥琵琶37、右蹬脚66、转身白蛇吐信 09、左右搂膝拗步38、左打虎式67、搬拦捶 10、手挥琵琶39、右打虎式68、揽雀尾 11、一左搂膝拗步40、回身右蹬脚69、单鞭 12、二进步搬拦捶41、双峰贯耳70、云手 13、如封似闭42、左蹬脚71、单鞭 14、十字手43、转身右蹬脚72、高探马带左穿掌 15、抱虎归山44、进步搬拦捶73、十字腿 16、肘底看捶45、如封似闭74、进步指档捶 17、左右倒辇猴46、十字手75、上步揽雀尾 18、斜飞式47、抱虎归山76、单鞭 19、提手上势48、斜单鞭77、下势 20、白鹤亮翅49、野马分鬃78、上步七星 21、左搂膝拗步50、揽雀尾79、退步跨虎 22、海底针51、单鞭80、转身摆莲 23、扇通背52、玉女穿梭81、弯弓射虎 24、撇身捶53、揽雀尾82、进步搬拦捶 25、进步搬拦捶54、单鞭83、如封似闭 26、上步揽雀尾55、云手84、十字手 27、单鞭56、单鞭85、收势 28、云手57、下势 29、单鞭58、金鸡独立

49式武当太极剑剑口诀

49式武当太极剑分解动作口诀 第一节: 01.起势:分脚举手,转腰摆臂下蹲,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02.丁步点剑:上步穿剑,坐盘展臂,上步接剑,丁步前点。 03.回身点剑:退步举剑,回身独立下点(西南)。 04.仆步横扫:退步反穿剑指,仆步扫剑(由西南向东北扫)。 05.右左平带:收脚收剑,上步伸剑,弓步斜后带,收脚收剑,上步送剑,弓步斜后带。 06.分脚领剑:转腰撇脚分开两手,收脚绕剑穿剑指,上步绕剑,领剑提腿分脚。 07.叉步反撩:落脚绕剑,上步撩剑,后插步反撩(反撩剑方向东南)。08.马步云抱:转身两手交叉,仰身带剑,分手云剑,马步合抱(东南-西北斜方向的马步)。 09.丁步截剑:收脚下截剑。 10.翻身崩剑:扣脚翻身崩剑。 11.弓步下刺:翻身提腿,落脚弓步下刺(东偏南30度)。 12.独立上刺:上步分手,再上步提腿上刺(走的是折线,由东南转东北约30度)。 第二节: 13.仆步穿剑:退步(西南退步)提剑,仆步穿剑压剑指。 14.蹬脚前刺:重心前移,分合虚步捧剑,蹬脚刺剑(方向西偏北30度)。

15.跳步平刺:落脚送剑,跳步平刺(弓步和刺剑方向均为西偏北)。16.转身平刺:坐腿抽剑,扣脚提腿转身,弓步平刺(正北方向)。 17.穿剑行步:拉剑穿剑,摆剑行步四步(走一半圆形)。 18.行步扣剑:剑尖下垂,上步,分手,举剑,上步,扣剑(扣剑时背向起势方向。17、18两动共九步,走一个圆形:也可以减至七步, 或增加到11步)。 19.弓步下刺:上步,绕上步,分手,提腿转身,弓步下刺(东北方向)。 第三节: 20.腾空跳刺:转身虚步分剑,垫步腾空跳,转身。 21.马步藏剑:腾空跳落地,马步藏剑(半马步的脚尖、剑尖、肘尖方向一致,均为正西)。 22.回身反刺:上步,扣脚,转身,撤步,探刺(反手)。 23.虚步崩剑:坐腿虚步上崩。 24.独立上刺:撤步,转身,分手,提膝,独立上刺。 25.撤步云斩:退步云剑,弓步云斩。 26.仰身架剑:坐腿横剑,仰身上架,挥臂前摆合于胸前,成弓步。 第四节: 27.转身回抽:坐腿转身平抽剑,转身点剑,坐腿下抽剑,虚步前指(东偏南30度)。 28.并步平刺:提脚摆手,并步刺剑。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势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倒撵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翻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势 39.右打虎势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独立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信 67.搬拦捶 68.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 .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42式太极拳拳谱

42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吾师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四川林墨根 余自从跟杨式太极宗师李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杨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杨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内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内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欲要做到浸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现将先师所授杨式太极拳起式之练法公诸于世,惟愿太极拳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再做贡献。 预备式:两脚跟并拢外八字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中指贴裤缝,顶头拔背,两眼平视前方。右脚脚跟提起,以右脚尖点地,向右侧横开半步,随之脚跟着

地,左脚尖内扣,两脚平行,与肩同宽。随后在意念的带领下,缓慢从上到下依次松头顶、松面部、松颈部、松双肩、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趾,松至脚底涌泉穴(备注1:松时,意念犹如水流,水流至哪里,就松在哪里,身势立稳,头顶虚灵,尾闾中正。只有全身松开,心意松开,才能达到形态上的松。)如此稍待片刻,让身心稳静下来之后才能开动。开动时要大松大软,仍要保持此稳静(备注2:此为无极式站桩功)。 起式:由以下四个连贯动作完成: 一.两臂徐徐向前提起,似有细绳将其拉起,两后胛缓缓打开,两手掌自然伸直,成舒松自然掌型,掌心向下,掌指朝前,两掌之间的距离略宽于肩。随起随吸气,同时两脚脚趾微微抓地、提肛,收腹(备注3:两臂提起与吸气、两脚抓地、提肛、收腹为同时动作。) 二.当两臂升至与肩同高时,松肩,两臂略向内收,即环状收回,至两指尖的距离与头部同宽(备注4:松肩,两肘自然左右稍开,就使两臂环状收回;环状收回的同时,再次两脚趾抓地,提肛,收腹)。 三.随后,将手肩忘掉,两臂缓缓垂直下落(备注5:两掌掌心向下,似降落伞兜风样缓缓下落。)与此同时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 四.当两手落至与腰部同高时(这时意念松至双膝),坠肘,两小臂及前胛自然打开,两掌指尖向前,掌心依然向下。直至两臂垂落至身体两侧,松手腕,指尖朝下,中指自然贴至裤缝。这时感觉两臂犹如钟摆,自然悬垂,手指有麻胀感。在这一过程中,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趾、松至脚底涌泉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