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一. 教学内容:归纳段落大意

1. 串连归纳法。每个段落都是由几个层次或句子组成的,弄清各个层次或各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把它们串起来,就是这段的段落大意。

2. 摘句归纳法。即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确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3. 提问归纳法。一个段落总有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在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

4. 取主归纳法。就是把段落里叙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情节,取主要的作为段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自然段分得较多、较细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一定要在把握全段或全文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做到围绕中心,注意连贯。概括段意后,同学们应回过头来看看:几段的段意是否与全篇相称,概括的角度选得是否一致,概括的重点是否恰当。

概括段意方法 1. 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一. 摘句法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如《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段有总起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可以作这段的段意。2. 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一过渡句,第一分句是上段段意,第二分句可做下段段意。

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 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二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如《太阳》(说明文)第一段中

三节分别写了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所以段意可串连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三. 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是围绕一个共同四. 综合法的内容

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如《给颜黎明的信》第一段分三层来写:(1)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信;(2)不要只看文学书;(3)可以看世界旅行记和有益的电影。这三层都

是围绕怎样读书写的,所以段意可归纳为:鲁迅谈怎样读书。五.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缩句法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下面我教给大家记忆五种概括段意的简单方法。

1. 摘句法。

在文章中,有一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比如首句、尾句或中心句等,我们可以直接将其摘出,作为段意。

2. 加减法。

有一些重要句子,虽然不是文段段意,但通过修改,增删一些文字,就会成为该段的段意,此法称之为加减法。

3. 归并法。

有些自然段可划分为几层意思,而且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我们在概括段意时,就可以先概括每层的意思,然后把层意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一整段的意思。

4. 取舍法。

有些段落是因果式或顺承式时,可以先理清层次,然后采用取果舍因或取主舍次的方法来概括段意。

5. 概括法

有些文章内容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宜运用以上方法,这就必须认真地把文章读透,然后看这一段写了几个意思,然后整理、精简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作为段意。

在实际练习中,以上几种方法可能要交叉使用,同学们应因文而异、灵活运用。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金色的盒子

我的一个朋友三年前下岗了。后来,他找到了一份推销油漆的工作。薪水不低,但每月要推销300桶,完成起来并不轻松。

随着月底的来临,没完成推销任务的朋友每天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儿子见了,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爸爸,到今天还剩下几桶?”时间一长,他渐渐吃不消这“每日一问”。终于有一天,他大声喝斥儿子:“以后不许你再问我!”儿子委屈地走开了。

期中开家长会,老师表扬儿子,说孩子非常懂事,懂得为家庭分忧,在用“担心”造句时写道:每到月底,我最担心爸爸完不成推销任务,他会很难过的。踏着月光从学校回家,我的朋友落泪了……

在国外,同样一个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斥责一个小女孩,因为她在圣诞节前将家里仅有的一卷美丽的金色包装纸“糟蹋”了。第二天,小女孩把一个糊着金纸的盒子作为礼物送给父亲,父亲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他再次大声斥责小女孩说:“你不知道送给别人空盒子是不礼貌的吗?”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它不是空的,我把我的吻全吹进盒子里了,这吻全都是给您的。”父亲听了,一下子愣住了……

其实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个这样的金色盒子,只是做父母的有时看不到而已。

1. 短文共写了两件事,请你选择一件写出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文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金色的盒子”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选择一处,展开想象,接着写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条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的贫穷的孩子召唤来,对他们说:“你们每天都可以到这个篮子里拿面包,每人一个。”

孩子们蜂拥而上,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但是有个叫格琳琴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那些孩子离去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面包。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

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但她依然亲吻面包师的手表示感谢。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时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亲切地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短文已经划分好了段落,请根据下面概括的段意拟小标题。

(1)一位面包师给穷孩子面包吃,格琳琴不争不抢,最后才拿到面包,并向面包师表示感谢。

(2)格琳琴把面包拿回家,发现里面有银币,赶快送回给面包师,面包师说这是给她的奖励。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面包师为什么会奖励格琳琴,他会说什么?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补充完整。

(一)金色的盒子

我的一个朋友三年前下岗了。后来,他找到了一份推销油漆的工作。薪水不低,但每月要推销300桶,完成起来并不轻松。

随着月底的来临,没完成推销任务的朋友每天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儿子见了,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爸爸,到今天还剩下几桶?”时间一长,他渐渐吃不消这“每日一问”。终于有一天,他大声喝斥儿子:“以后不许你再问我!”儿子

委屈地走开了。

期中开家长会,老师表扬儿子,说孩子非常懂事,懂得为家庭分忧,在用“担心”造句时写道:每到月底,我最担心爸爸完不成推销任务,他会很难过的。踏着月光从学校回家,我的朋友落泪了……

在国外,同样一个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斥责一个小女孩,因为她在圣诞节前将家里仅有的一卷美丽的金色包装纸“糟蹋”了。第二天,小女孩把一个糊着金纸的盒子作为礼物送给父亲,父亲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他再次大声斥责小女孩说:“你不知道送给别人空盒子是不礼貌的吗?”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它不是空的,我把我的吻全吹进盒子里了,这吻全都是给您的。”父亲听了,一下子愣住了……

其实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个这样的金色盒子,只是做父母的有时看不到而已。

1. 短文共写了两件事,请你选择一件写出主要内容。

(1)“我”的朋友每月要推销300桶油漆,儿子每天询问还剩几桶,这位朋友喝斥儿子,当他看到儿子的造句后,难过得落泪了。

(2)父亲斥责女儿将家中仅有的一卷包装纸糟蹋了。第二天,女儿把一个空盒子送给父亲,当父亲得知女儿把吻全吹进盒子时,愣住了。

2. 短文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样的孩子?(略)

3. 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金色的盒子”指什么?(略)

4. 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选择一处,展开想象,接着写下去。(略)

(二)尼亚加拉大瀑布

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它以丰沛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来观赏的游人,使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尼亚加拉河上有两个湖,一个是海拔174米的伊利湖,河水流经这里后注入海拔75米的安大略湖。两湖落差达99米,之间还有一道石灰岩断崖。水流湍急的尼亚加拉河流经这里骤然陡落。水势澎湃,蔚为壮观。

瀑布的河水从高处的伊利湖流入安大略湖,湖水经过河床绝壁上的羊岛,分隔成两部分,分别流入美国和加拿大。从加拿大这边看一大一小两个瀑布,比从美国方向看起来更壮阔、漂亮。

大瀑布因其外表形成一个马蹄状而称马蹄瀑布。水声很大,。水汽既浩瀚又高耸,当阳光灿烂时,大瀑布的水花便会升起一座七色彩虹。冬天时,瀑布表面会结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瀑布便会寂静下来。小瀑布因其水流极为宽广细致,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又称婚纱瀑布。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因此水流的形状像个漩涡,与垂直而下的大瀑布相应成趣。

1. 把文中画线的部分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括号里。

(川流不息)(震耳欲聋)

2. 用“√”选择句中带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水流湍急的尼亚加拉河流经这里骤然陡落。

(1)河水不断地从高处流下来。()

(2)河水突然从高处流下来。(√)

(3)河水多次从高处流下来。()

3. 尼亚加拉瀑布的大小两种瀑布各有什么特点?

围绕例题第一、二自然段回答

(三)略。

第3讲【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我们一般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否连贯、统一。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边听边记

狗是怎样被拖下水的 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但是保护猪、 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 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 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 乐意吃肉啊!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你的勇敢、勤劳的事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这根肉骨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 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何况喷香的肉骨头正使它垂涎欲滴呢!它完全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对狐狸客气了两句之后,便贪婪地叼起骨头嚼起来。这时,狐狸低声说:“好朋友,你这样咯吱咯吱地嚼,要是让你主人听见可糟了!走,咱俩到小树林去,那里我还有许多骨头呢。”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就向狗威胁地说:“蠢东西!你懂吗?从此以后,你必须允许我和狼随时从农舍拖走任何猪、羊、鸡、鸭,同时,你还要替我们警戒,否则,我们就会把你的事向主人告发。瞧着吧,人们不会饶了你的!可是,只要你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有了吃的,也不会忘了你的啊!” 狗终于被狼和狐狸乖乖地拖下水去了,可是,不久,它们的秘密勾当就被人们发现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边听边记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段落大意是指段的主要意思。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地说,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的,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一段的,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 归纳段落大意的要求有八个字,就是: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概括段意的具体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段落大意。 1、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 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例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第二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485只。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小结句,总结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又如《詹天佑》一文的第一段: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这段的中心句,点明了这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因而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2、合并归纳法。 有时,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例如: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鲸》这篇课文第四大段(包括4至7自然段)共有四层,分别从鲸的食物、呼吸、睡觉、生长等四个方面介绍鲸,这些都属鲸的生活习性。因此,把这四小段合并起来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3、取主舍次法。 因为段意要求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所以就得取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 例如《少年闰土》一课中的第三段: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

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先写原因,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和经过。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 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注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 3.按地点的变换分段。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 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一般状物、几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 5.按文章的结构分。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接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 概括段意的方法 一、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 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中承上的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的段意。有的中心句则在段落的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二、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 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1)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 三、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四、综合法(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 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思路来写的。概括段落大意时,只要围着“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等问题来分析,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五、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小学中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学语文中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反思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缩不短。2、该不该删。3、抓不住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说说我的几点看法。 1、借助题目。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比如《蝙蝠和雷达》这一课,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发现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抓住关键词“启示”,学生可以将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并把它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夜空中航行。再比如《飞夺泸定桥》这一课中,课题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课上可以随机梳理板书:谁飞夺?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如何?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与敌人的援军争速度,抢先赶到卢沟桥,并于敌人激烈搏斗,夺取了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 2、要素归纳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叙事的文章为多,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四年级的课文《中

彩那天》,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得车是故事的起因,父亲面临一个道德难题是故事的经过,而父亲还车是故事的结果。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概括为:父亲中彩得到了一辆奔驰轿车,他不知道该不该还车,在面临了一个道德难题的考验后,他最终把车换给了库伯。 3、摘录主要句子。 有的文章结构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比如四年级上册的《颐和园》,文章总起第一段写了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中间的段落分别写了各个景点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了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总分总”的结构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4、合并段意。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比如三年级课文《和时间赛跑》,文章一至五段主要讲了我沉浸在外祖母去世的悲痛中,爸爸告诉我时间过去了,所有的事物就不会再回来。六到七段讲了我通过观察太阳落山、鸟儿飞行明白爸爸所说的道理。第八段讲了我与时间赛跑,九段十段讲了我与时间赛跑受益无穷。综合每段段意,我们可以归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因外祖母去

小学语文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专项练习(带答案)

一、了解写作顺序——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 阅读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3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常见考查方式: ①考查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②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例文一: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题型一: ①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 ②根据下面列出的层意给段落划分正确的层次。 应对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在叙事为主的文章或段落(如例文一),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家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经过:按照奶奶的指导洗手帕。 结果:小手帕洗干净了。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起因是“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于是决定自己洗手帕;经过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是怎样洗手帕的;结果是小手帕洗干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例文二: 我们家的奏鸣曲

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题型二: ①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应对方法: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还有些记事的文章(例文二)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分段。 解析: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中午是个小过门。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如这篇文章中的“清晨”、“中午”、“下午”、“晚饭后”就是非常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只要我们把这些词抓住了,文章的层次的划分就很明显了。 例文三: 初春景色 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间伸展着绿色。街心花园里有一股泥土的清香,草地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桃花的花蕾也开始向这个大千世界张望。解冻的河流也变得宽阔起来,不时有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从河面上掠过。 题目: ①请根据文意划分层次。 ②这段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应对方法: 3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游记、参观或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一般会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或地点的变化

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

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 一、划分段落 1、给文章分段的基本方法——归并法 用归并法给文章分段的一般步骤是: ⑴要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对整篇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 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⑶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表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归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独立成段。 2、给文章分段的依据 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是给文章分段的主要依据。常见的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⑴按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 一些写事的文章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给这类文章分段,要特别注意文中标明时间的语句。 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 这是写事文章安排材料的基本方法。给这类文章分段,要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较复杂的事情,还要弄明白事情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⑶按方位或地点的变换安排材料 游记、参观记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给这类文章分段,要抓住文中标明地点或方位变换的词语。 ⑷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安排材料 说明文和一些写人的文章常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给这类文章分段,关键要理解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事物的。 ⑸按总分的关系安排材料 这种安排材料的方式与自然段的总分段式相似,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 练习 我爱我家的竹园 我家有一片翠绿幽美的竹园。它四季常绿,美丽多姿,令人陶醉。我爱我家的竹园。 春天,鹅黄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过三、四个星期,逐渐变成了一支支墨绿的新笋,接着变成嫩绿的新竹。那三、四支老竹围着新竹,像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小麻雀在茂盛的竹叶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美啊!” 到了盛夏,竹园更显得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铺在地上。成林的竹子舒展着长臂,好像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大热天,你们到这里来歇息吧!” 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从地里钻出淡黄的马鞭笋,给人们又添了一碟小菜。有时,竹子叫秋风把自己身上的旧叶换掉,飘落的竹叶像一位美丽的姑娘表演“天女散花”。 冬天,别的树叶落光了,可它还是那样清秀挺拔。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接严霜白雪。雪后,绿叶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弯弯的枝条低垂着,微风吹过,雪末儿窣窣地下落,大地一片银装。

小学阶段语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专项练习(附答案)

小学阶段语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专项练习(附答案) 一、了解写作顺序——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 阅读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3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常见考查方式: ①考查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②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例文一: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题型一: ①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 ②根据下面列出的层意给段落划分正确的层次。 应对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在叙事为主的文章或段落(如例文一),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家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经过:按照奶奶的指导洗手帕。 结果:小手帕洗干净了。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起因是“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于是决定自己洗手帕;经过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是怎样洗手帕的;结果是小手帕洗干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例文二: 我们家的奏鸣曲 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题型二: ①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应对方法: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还有些记事的文章(例文二)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分段。 解析: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中午是个小过门。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如这篇文章中的“清晨”、“中午”、“下午”、“晚饭后”就是非常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只要我们把这些词抓住了,文章的层次的划分就很明显了。 例文三: 初春景色 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间伸展着绿色。街心花园里有一股泥土的清香,草地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桃花的花蕾也开始向这个大千世界张望。解冻的河流也变得宽阔起来,不时有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从河面上掠过。 题目: ①请根据文意划分层次。 ②这段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考点3: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的归纳

考点3: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的归纳 (一)段落大意 例1. 卢沟桥的狮子(选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485只。 分析:我们在阅读中可以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这种方法叫摘录引用法。 《卢沟桥的狮子》选段中第一句讲“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怎样有意思呢?下文进行了讲述。后面还有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句话总结了卢沟桥的狮子怎样有意思。我们把这两句话一比较可以看出“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为这一段的意思更为恰当。 例2 少年闰土(选段)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分析:我们在阅读中还可以用取主舍次法归纳段意。在全面了解各句关系的基础上,保留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就可以了。即舍次要人物,留主要人物;舍次要事件,留主要事件;舍次要原因,留主要原因;舍次要结果,留主要结果。 《少年闰土》这两段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讲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第二层讲闰土来到城里的感受。概括段意时,可选取最主要的内容: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闰土来到城里的感受可删去。 例3 鲸(选段)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小学阶段语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专项练习 一、了解写作顺序——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 阅读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3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常见考查方式: ①考查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②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例文一: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题型一: ①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 ②根据下面列出的层意给段落划分正确的层次。 ,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家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经过:按照奶奶的指导洗手帕。 结果:小手帕洗干净了。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起因是“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于是决定自己洗手帕;经过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是怎样洗手帕的;结果是小手帕洗干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例文二: 我们家的奏鸣曲 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 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 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 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题型二: ①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应对方法: 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分段。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中午是个小过门。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如这篇文章中的“清晨”、“中午”、“下午”、“晚饭后”就是非常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只要我们把这些词抓住了,文章的层次的划分就很明显了。 例文三: 初春景色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小学六年级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小学六年级 (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 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

归纳段落大意之绝招

如何归纳段落大意 一. 摘句归纳法。 1.在文章中,有一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容,比如首句、尾句或中心句等,我们可以直接将其摘出,作为段意。 如《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段有总起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可以作这段的段意。2. 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一过渡句,第一分句是上段段意,第二分句可做下段段意。 二. 缩句归纳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很长,通过修改,增删一些文字,就会成为该段的段意,此法称之为加减法。 三. 合并归纳法。 有些自然段可划分为几层意思,而且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我们在概括段意时,就可以先概括每层的意思,然后把层意进行合并归纳整理,作为一整段的意思。 如《太阳》(说明文)第一段中三节分别写了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所以段意可串连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四. 取舍归纳法。 有些段落层次意义较多时,可以先理清层次,然后采用取果舍因或取主舍次的方法来概括段意。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五. 概括归纳法 有些文章容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宜运用以上方法,这就必须认真地把文章读透,然后看这一段写了几个意思,然后整理、精简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作为段意。即文中没有明显句子可以用来概括段意时,可以这样来整理:“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 如《给颜黎明的信》第一段分三层来写:(1)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信;(2)不要只看文学书;(3)可以看世界旅行记和有益的电影。这三层都是围绕怎样读书写的,所以段意可归纳为:鲁迅谈怎样读书。 概括段意时,一定要在把握全段或全文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做到围绕中心,注意连贯。概括段意后,同学们应回过头来看看:几段的段意是否与全篇相称,概括的角度选得是否一致,概括的重点是否恰当。

小学生归纳段落大意

怎样归纳段落大意呢?其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摘句法 摘句法是较为简便、易于掌握的一种,就是从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摘录的句子一般是这段课文的中心句,或者是文章中承上启下的句子。例如二、舍次留主法 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为一段时,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来归纳段落大意。舍弃次要内容后,保留的主要内容应明确、完整、简要。怎样才能做到“明确、完整、简要”呢? 一是对写物的段落可用“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指物)怎么样”来表达。如《小狮子爱尔莎》中第二段段意可归纳为“这段主要写小狮子爱尔莎成长”。第三段段意可归纳成“这段主要写小狮子爱尔莎回到大自然”。 二是对写景的段落可用“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色”来归纳段落大意。如《观潮》一文中第三段段意就可归纳成“这一段主要写钱塘江大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又如《海滨小城》第一段段意归纳“这一段主要写海滨的景象”。 三是对写人的段落可用“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或“怎么样”来归纳段意。如《西门豹》一课中第二段可以归纳为“这一段主要写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

四是对写事的段落可用“这段主要写什么事的起因(经过或结果)”来归纳段意。如《捞铁牛》一课中第一段段意归纳为“这一段主要写捞铁牛的起因”。 当然,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不只是以上两种,遇到实际情况,还要灵活运用才行。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知道概括段意的要求。 (1)让学生知道概括段落大意要完整。 就是概括的段意要完整,不要把内容遗漏。有些段落课文文字较长,但层次很清楚,不过,学生不容易把握住主要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先分层,概括出层意,理解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层意概括出段意。 (2)让学生知道概括段意要简要。 怎样才能把握住“简要”呢?要采用比较选择。概括段意时,要用简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交代完整,没有必要在段意中作详细的描绘。 2、交给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三年级语文专题训练: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概括段落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11-08-02 11:37 来源:武汉巨人学校作者:小学语文组 一、总—分 (1)首句是这段的总起句(中心句); (2)后几句是分述句,是分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总起句的; (3)总分段式可分为两层——总起句‖分述句; (4)归纳总分段式的段意——可依据总起句来归纳。 例: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服。 在西沙群岛波涛滚滚的海面上,成百成千的海鸟在空中飞翔,那么的自由自在,真是海阔天空啊!海岛中数量最多的是一种白鸟。太阳在海平线上升起的时候,白鸟成群地飞向大海,在辽阔的海面上寻找鱼群;暮色降临的时候,它们又成群地飞回岛上,住进窠(kē)里。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近两米长,飞翔的时候,常常张开翅膀,久久地在空中滑翔。信天翁能够连续飞行好几百公里,不用停歇。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用它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又轻又软,穿在身上暖和极了。 二、分—总 1、前几句是分述句,是分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总结句; 2、尾句是这段的总结句(中心句); 3、分总段式可分为两层——分述句‖总结句; 4、归纳分总段式的段意——可依据总结句来概括。 例:鼓号队的同学穿着整齐的白色服装,奏着悦耳的号声从主席台前走过去,他们就像军人一样,可神气了。花队的同学手里拿着鲜花,他们一会儿把花上举,一会儿把花左右摆动,一会儿把花在胸前交叉,好看极了。旗队和方队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主席台,嘴里还喊着洪亮的口号。最后是我们这次运动会的裁判员,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从主席台前面走过去。你们瞧,我们运动会的开幕式多么的热闹呀! 入学时,是老师用手拉着我们参观,让我们熟悉校园。上课时,是老师写下板书,帮我们领会课文内容。春游时,是老师用手指点着远山近水,教育我们热爱祖国。老师像园丁一样,用双手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怎样归纳段落大意

怎样归纳段落大意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教会学生归纳段落大意 2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归纳段落大意,是在同学们学习给课文分段之后着重训练的一项阅读基本功。它是理解课文的手段,也是抓住重点的方法,还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思维训练。 怎样归纳段落大意呢?其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摘句法 摘句法是较为简便、易于掌握的一种,就是从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摘录的句子一般是这段课文的中心句,或者是文章中承上启下的句子。例如《海滨小城》一文中第二段,就可以用摘句法找到这段的中心句“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作为本段的段落大意。 二)、舍次留主法 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为一段时,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来归纳段落大意。舍弃次要内容后,保留的主要内容应明确、完整、简要。怎样才能做到“明确、完整、简要”呢? 1是对写物的段落可用“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指物)怎么样”来表达。如《小狮子爱尔莎》中第二段段意可归纳为“这段主要写小狮子爱尔莎成长”。第三段段意可归纳成“这段主要写小狮子爱尔莎回到大自然”。 2是对写景的段落可用“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色”来归纳段落大意。如《观潮》一文中第三段段意就可归纳成“这一段主要写钱塘江大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又如《海滨小城》第一段段意归纳“这一段主要写海滨的景象”。 3是对写人的段落可用“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或“怎么样”来归纳段意。如《西门豹》一课中第二段可以归纳为“这一段主要写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 4是对写事的段落可用“这段主要写什么事的起因(经过或结果)”来归纳段意。如《捞铁牛》一课中第一段段意归纳为“这一段主要写捞铁牛的起因”。 当然,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不只是以上两种,遇到实际情况,还要灵活运用才行。 四经典例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概括能力复习课程

如何培养小学生概括 能力

概括能力培养 边芳芳 一、什么是概括能力 概括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概括就没有概念,没有概念就无 法进行逻辑思维。思维的最显著特征是概括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概括就是把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的或非本质的)抽象出来后加以综合,从而形成一个日常概念或者科学概念。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 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其主要的形 式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在语文综合能力素质中,概 括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概括能力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要素:即理解力、表达力、思维力。理解力。读一篇文章,对文字的阅读、品析、欣赏是一种理解,通过理解,明了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 梳理文章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梳理文章全文的意思,进而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把这一意思表达出来。它不同于朗读,可以照本宣读;也不同于复述,可以说 得洋洋洒洒,甚至带有创造性的想象成分。理解文本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概括能 力的基础,不能理解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概括。表达力。语文教学包含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第三学段规定:“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概

括是以阅读理解为基础,以思考归纳为主线,以“说”或“写”为最直接展现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它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力。学习语文的 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语言知识、历练语言能力的过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 现实”,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能力训练的 过程。解析整个思维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 括,并作出决定的过程。概括以原文的语言材料为基础,但不能照搬照抄原文 语句,也不能对原文内容进行机械的摘录,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归纳、加工、提 炼、整理,才能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准确而精炼地表达出来。 一、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意义 今天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 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然而目前很多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不尽人意,他们 在概括时存在以下问题:抓不住关键信息,只摘引原文语句不加以归纳;概括 不够深入,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无法整体驾驭文章,只能概括部分材料;综合 分析能力不强,不能进一步分析,找出文段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在语文 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阅读“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这话的意思是,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要加以探究,沿着这条思路去 把握住文章的要义。概括能力的拥有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 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能看到本质, 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要想准确地概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通读文章。这样,认识和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就成了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字、 词、句都读不通,读不懂,那么就谈不上去理解了。而如果学生对旧有的知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1. 串连归纳法.每个段落都是由几个层次或句子组成的,弄清各个层次或各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把它们串起来,就是这段的段落大意. 2. 摘句归纳法.即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 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确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3. 提问归纳法.一个段落总有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在 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 4. 取主归纳法.就是把段落里叙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情节,取主要的作为段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自然段分 得较多、较细的文章. 概括段意时,一定要在把握全段或全文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做到围绕中心,注意连贯.概括段意后,同学们应回过头来看看:几 段的段意是否与全篇相称,概括的角度选得是否一致,概括的重点是否恰当. 概括段意方法 一. 摘句法 1. 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 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如《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段有总起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可以作这段的段意. 2. 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 段意.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 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一过渡句,第一分句是上段段意,第二分句 可做下段段意. 二. 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 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如《太阳》(说明文)第一段中三节分别写了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所以段意可串 连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三. 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 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四. 综合法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如《给颜黎明的信》第一段分三层来写:(1)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信;(2)不要只看文学书;(3)可以看世 界旅行记和有益的电影.这三层都是围绕怎样读书写的,所以段意可归纳为:鲁迅谈怎样读书. 五. 缩句法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下面我教给大家记忆五种概括段意的简单方法. 1. 摘句法. 在文章中,有一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比如首句、尾句或中心句等,我们可以直接将其摘出,作为段意. 2. 加减法. 有一些重要句子,虽然不是文段段意,但通过修改,增删一些文字,就会成为该段的段意,此法称之为加减法. 3. 归并法.

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

阅读指导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 阅读文章时,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概括段意的好习惯,对自己写作文时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都是有帮助的。 要求概括段意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 △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 △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 例1 小城里每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中。 例2 童第周二十八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二)用文章重点句概括段意 有的文章段落中,作者在叙述事实以后,用抒情议论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体会。这些感想,往往概括了全文的主旨,点明了段的中心。阅读时可以直接引用作为段的段意。 例3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 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语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步骤: 1. 段落中共有几句话。 2. 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 可以分为几层意思 4. 每层讲的是什么内容。 5. 归纳每层的意思,进而概括出段的主要意思。 例4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三九一”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地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