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针刺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皮肤科 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试行版)

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⑴主要症状:初期在毛囊口,呈现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成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 ⑵次要症状: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⑶病程较长,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 具备主症,1个次症,结合病程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⑴一般青春期开始发病,呈慢性经过。 ⑵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皮损为白头黑头粉刺、毛囊性红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常伴有皮脂溢出。 (二)证候诊断 1.肺经风热证:黑头或白头粉刺,红色丘疹,可伴少量小脓疱,或有痒痛。可伴有口干、便秘。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脾胃湿热证:皮肤油腻,以疼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或有结节。可伴有口臭,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 3.痰瘀互结证:皮损主要为结节及囊肿,反复发作,容易形成疤痕。可伴有大便干结。舌质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苔腻,脉弦滑。 4.冲任不调证:女性患者,月经前皮疹加重,皮疹多发于口周或下颌,或伴月经前后不定期,经前乳房、小腹胀痛,舌红,脉细或弦。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肺。 推荐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赤芍、焦栀子、蒲公英、野菊花、双花等。 加减:便秘加牛蒡子,皮肤油腻加侧柏叶、生山楂、荷叶、白蒺藜等,皮疹焮红加凌霄花、生地、丹皮、紫草等。 中成药:栀子金花丸等。

寻常痤疮的护理治疗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c7392197.html, 寻常痤疮的护理治疗进展 作者:刘海霞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57-01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如发于血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表现为粉刺、丘疹、脓胞、结节、囊肿及瘢根等皮损[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痤疮的疗效,本文对近几年寻常痤疮皮肤的相关护理辅助治疗进行归纳和总结。 1清创治疗 粉刺或脓疮完全成熟时,在无菌操作下,局部用0.5%碘伏消毒皮损后,用粉刺针将顶端挑破,再用环形刮匙轻压出皮损内容物,排出脓头和脂肪栓塞,出血多时用干棉签压迫止血。清创后局部再次消毒,并外敷祛痘、消炎面膜20min后给予面部清洁处理。皮肤严重者一周治疗一次,四次为一疗程,直到皮损明显消退为止。 2特理、化学治疗 2.1 红蓝光治疗 采用波长(660nm±5nm)红光和(415?nm±5nm)蓝光治疗仪交替治疗,激活痤疮丙酸 杆菌代谢的卟啉,通过光毒性反应,诱导细胞死亡以及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皮损自愈来达到治疗目的。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8次。 2.2 果酸换肤疗法 应用30%-50%浓度的果酸进行刷疗,3-4周治疗一次,连续5-6次,超到促进角栓排出,保持毛孔通畅,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作用[2]。对于炎性皮损和非炎性皮损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3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较年轻,且皮损多发生于面部及胸背部,影响美观,加之治疗时间长或延误治疗导致色素沉着及瘢痕等后遗症,因此,患者发病期间常表现出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首先要排除患者的心理负担,耐心解释本病形成原因,治疗过程及预后,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由于不良情绪对皮肤造成的刺激[3],以利于早日康复。 4 皮肤护理

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23例

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23例 发表时间:2011-12-19T11:01:25.5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玛莲赛武烈[导读] 带状疱疹,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疱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 玛莲赛武烈(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 8365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293-02 带状疱疹,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疱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我们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23例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共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41~77岁,平均59岁;病程3天~1个月。 2 治疗方法 采用局部围刺为主,选用连续波型,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局部拔罐,5分钟后起罐,消毒后,用23号手术刀片,在疱疹皮损处划割数下,再拔罐,留罐5分钟。每次取2罐,1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 治疗结果 临床观察23例,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三天后自动放弃治疗),总有效率99.96%。 4 讨论 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针刺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放血疗法具有止痛、消炎、消肿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炎性水肿。两者配合可促进疾病尽早康复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维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维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本研究针对寻常痤疮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将寻常痤疮分为腐败血液质型痤疮、淡黄色胆液质型痤疮、涩味黏液质型痤疮共3型,以此建立寻常痤疮的维医辨证分型标准。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皮肤完整性及皮损形态进行评价,通过患者维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患者内环境的变化,建立寻常痤疮的病证结合疗效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新药评审的技术要求和程序,研究制定维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标签:寻常痤疮;维医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位,多发生于青春期,是一种损容性皮肤疾病,虽有自愈倾向,但可产生疼痛瘢痕[1]。其中,中重度寻常痤疮主要表现为炎性结节、囊肿、脓肿或瘢痕疙瘩样损害,病程长,炎症程度深,易留色素沉着或瘢痕的皮损。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性激素分泌对皮脂腺调控异常,二是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三是毛囊内微生物,四是痤疮的免疫机制[2]。寻常痤疮维医古文献名称为“布苏日来白”,是各种内外因素使机体体液紊乱引起的皮肤病,其主要的致病体液是腐败血液质、淡黄色胆液质、涩味黏液质[3-7]。 本课题组在对维医诊疗寻常痤疮的多中心回顾性调查基础上,研究制定维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用于指导维药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研究的试验设计。研究者应根据现行法规与技术要求,结合试验药物的维医组方特点、临床前研究结果,确定临床试验目的和目标适应症,并依据临床研究一般原则,结合试验药物临床前研究结果,确定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观察重点,进行临床试验设计。 1 试验设计 新药临床试验要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原则[8]。不同药物有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不同的研究基础和背景,同时研究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研究阶段、分期。每个独立的临床试验均需确定不同的试验目的。由于目的不同,临床试验设计也会有很大区别。痤疮的病因比较复杂,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痤疮的分类分级,分析患者的年龄、自身素质、痤疮的进展程度及发病部位、患者是否被感染、以往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等,同时考虑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临床试验前应充分关注以下方面[9-12]:①了解试验药物特点、研究基础、研究背景、研究阶段、分類分级以及疾病的特点和临床实际,同时要考虑各类皮损的形态、性质、颜色的变化和皮损计数(可以采用同部位、同面积治疗前后计数方法); ②相关理化检查,如血清性激素、表皮痤疮杆菌、皮脂溢出率、表皮游离脂肪酸测定等;③患者全身症状及舌象、脉象等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和设计。

寻常痤疮分级治疗及护理规范

CC--002寻常痤疮分级治疗及护理规范 1、痤疮的定义:痤疮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和女性。 2、皮损表现:好发于面颊、额部、鼻颊部,其次是胸部、背部、肩部,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 3、痤疮病因: (1)、内分泌因素:雄性激素诱导的皮脂腺增生、分化与皮脂分泌 (2)、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 (3)、微生物感染:痤疮丙酸杆菌、马拉色菌 (4)、免疫学因素 其他因素:遗传、饮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 4、痤疮分级和联合治疗 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分级不同(国际改良分级法)可选择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轻度(Ⅰ级):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胞,总病灶数量少于30个。 治疗:主要采用局部治疗。 护理原则:基础护理(每周1—2次):面部清洁+粉刺祛除术+硼酸溶液湿敷+面膜治疗。非过敏及非敏感性肌肤选择性加果酸换肤治疗。 中度(Ⅱ级):有粉刺及有中量丘疹和脓胞,总病灶在30—50个之间。 治疗:外用药物+选择性增加口服抗生素。 护理原则:基础护理(每周1—2次):面部清洁+粉刺祛除术+硼酸溶液湿敷+LED 红蓝光(红蓝光交替使用,以医嘱为准)+抗菌药物导入+面膜治疗(软膜)。 痤疮后期暗红斑色素沉着的修复:LED黄光+果酸换肤治疗。 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胞,有大的炎性皮损,总病灶在51—100个之间,结节/囊肿﹤3个。 治疗:系统治疗+局部治疗。

护理原则:基础护理(每周2—3次):面部清洁+粉刺祛除术+硼酸溶液湿敷+LED 红蓝光(红光为主,以医嘱为准)+抗菌药物导入+面膜治疗(先用冷热膜控制炎症,后用软膜为主)。 脓肿或囊肿的处理:先抽出脓液,然后囊内注入庆大霉素注射液+曲安奈德溶液冲洗(药物的用量根据皮损大小及炎症程度选择,以医嘱为准);20天或1个月后,未愈者选择性重复治疗,注意此种方法有导致皮肤色素性脱失甚至皮肤萎缩的风险。 痤疮后期暗红色斑色素沉着的修复:LED黄光+果酸换肤治疗; 毛孔粗大、痤疮后瘢痕修复治疗:LED黄光+果酸换肤治疗(和或)点阵激光治疗等。 重度(Ⅳ级):囊肿/结节或聚合性,总病灶﹥100个,囊肿/结节﹥3个。 治疗:系统治疗+局部治疗。 护理原则:基础护理(每周2—3次):面部清洁(选择性+粉刺祛除术,以医嘱为准)+硼酸溶液湿敷(必要时可使用地塞米松溶液湿敷,以医嘱为准)+LED红蓝光(红光为主)+抗菌药物导入+面膜治疗(囊肿炎症加重或行冲洗术后可适当选择硬膜,炎症重时建议先用硬膜把炎症控制后用软膜修复)。 脓肿或囊肿的处理:同上。 痤疮后期暗红斑色素沉着的修复:LED黄光+果酸换肤治疗; 毛孔粗大、痤疮后瘢痕修复治疗:LED黄光+果酸换肤治疗(和或)点阵激光治疗等。 5、患者的治疗指导: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的自然现象,不需要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痤疮是一种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发展为重度痤疮,可能引起损容、毁容,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恐惧心理,而且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1)、心态的疏导:在治疗过程中,应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了解痤疮是一种慢性、易反复的疾病,要给予病人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指导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 (2)、治疗的指导:在痤疮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痤疮药物治疗的疗程为6—12周。很多病人是单次就诊,没有复诊的习惯。无论哪一级痤疮,症状改善后的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 法 闲在居士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刺血心得体会

放血疗法操作流程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神经痛、头痛、眼痛、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目的 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 操作程序 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器具准备 选择体位和放血部位 消毒铺巾 施术

术后护理 操作方法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刺血心得体会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

中医奇术井穴的临床应用 井穴是十二经脉中位于手足之端的穴位。《灵枢》将其喻作水之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故此命名。《灵枢·根结篇》中又将井穴称之为“根”,更有脏腑、经气之根本的含义。可见,井穴对于周身脏腑、气血、经脉之气的调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代针灸医家很重视井穴的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针灸临床很有指导意义。笔者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也经常选用井穴治病,有不少深刻的体会。 井穴的清热作用 临床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井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其具体内容又可以分为3个方面: 清本经热 一般来说,每一个井穴都可以治疗所属经脉和所属脏腑之热证。例如,少商穴清肺热,治疗肺热咳喘症。尤其对风热邪气侵犯肺经引起的咽喉肿痛,用少商放血的方法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少冲善清心经热,可用治心烦。关冲穴清三焦郁热,足窍阴泻胆火,胃经厉兑清胃热,善治胃经火热诸证。 1.2清泻周身热 井穴不但可以清泻所属经络的火热,许多井穴还可以治疗以全身发热为主的病证。例如,少商、商阳、中冲、关冲等井穴放血可以治疗外感引起的高热不退,少泽、少冲、中冲可用于治疗热陷心包、痰火扰心等温热邪气导致的高热神昏谵语等,效果明显。 清泻互为表里经之热 十二经脉中属脏和属腑的经脉有阴阳表里对应的关系。在井穴的清热作用中也同样体现出阴阳表里经的对应特点。如:大肠井穴商阳可清肺热,治疗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等证;胃经井穴厉兑不但善清胃热还可以用治脾经湿热之黄疸;胆经之井穴足窍阴穴更以清肝泻火而见长;小肠之井少泽穴清心热,治心烦失眠;肾经井穴涌泉清膀胱湿热而通淋等等,不胜枚举。 井穴的醒脑、苏厥、开窍、安神作用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该处神经末梢极为丰富,十分敏感,针感极强。俗话说,“十指连心”,因而刺激井穴具有很强的醒脑、苏厥、开窍、安神、止痛作用。 醒脑、苏厥、开窍作用 《乾坤生意》中说:“凡初中风跌倒、暴卒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此处言手之井穴可以醒脑,苏厥,救急,其实足之井穴在治疗各类昏厥、醒脑、开窍方面,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外台秘要》云:“厉兑治尸厥口噤气绝,脉动如故”。《甲乙经》有“隐白、大敦治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另外,肾井涌泉在此方面作用更为显著,常用于治疗中风、癔病、发热等各种昏迷及休克等。 治五官九窍之疾 前之所言“开窍”指苏厥而开脑窍(神窍),此处所述“井之开窍”指一番含义,即井穴可以治疗与其相通的“五官九窍之疾”。 (1)少商、商阳开肺窍治疗喉痹、鼻塞等。 (2)中冲、少冲开心窍以治舌强不语、舌肿痛等。 (3)厉兑善治口噤、口喎、口撮(口轮匝肌萎缩或痉挛)等,而开脾胃之窍。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多发于青年男女。痤疮为多因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述清楚。现代西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药物内服外用为主。 寻常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肺风粉刺”、“面疮”等。 针灸治疗肺风粉刺,在古籍中未见有明确记载。现代报道,较早见于60年代。近十余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类对自身的健康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针灸治疗痤疮的文章急剧增加。在穴位刺激法上,应用颇为文泛,如用火针、电针、挑治、耳穴埋针、三棱针刺血、自血穴位注射及耳穴割治等法。在疗效上,为了较客观验证针灸效果,有人对比了刺血法与中药、西药三者间的疗效,结果发现剌血法明显高于中、西药物,且以西药治愈率最低。针灸治疗本病有的效率在90%左右。【治疗】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曲池、合谷;2、后溪、劳宫。 配穴:大椎、足三里、迎香、下关、颊车。

(二)治法 主穴每次作1组,配穴酌取2~3个。穴位可轮流选用。曲池、合谷,进针得气后宜以中等度强度之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后溪穴透劳宫穴,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出针后,从针眼中挤出血数滴。配穴用轻到中等度刺激,然后,通以电针,用断续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电针20分钟,取针后,面部穴和足三里穴,以艾条回旋灸10~15分钟,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后溪透劳宫每周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丘疹消失,潮红全褪,不再长出新的痤疮,观察一年无复发;显效:丘疹基本消失,半年内不再长出新的痤疮;有效:丘疹明显消失,但偶有新痤疮长出;无效:症情略有好转或无改善。 共治疗537例,基本痊愈431例(80.1%),显效69例(12.8%),有效32例(6.2%),无效5例(0.9%),总有效率达99.1%。 耳穴埋针 (一)取穴 主穴:内分泌。 配穴:膈、肺。 (二)治法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定义: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腧穴或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 治疗高热、神昏、中暑、感冒、各种疼痛、风眩、急惊风、中毒、毒蛇咬伤等病证的方法。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 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提到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我在临床常常用放血疗法来治疗疾病,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什么是寻常性痤疮

什么是寻常性痤疮 文章目录 什么是寻常性痤疮 1、什么是寻常性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目前多认为是由雄激素激发引起,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分泌亢进,同时使毛囊漏斗部及皮脂导管角化,导致皮脂排泄障碍,皮脂潴留,形成粉刺。 皮损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和颏部,亦见于上胸、肩胛间背部及肩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呈对称分布,但在颜面部中央尤其是鼻部及眼眶周围常无损害。损害呈多形性,最早损害为粉刺,最典型的为黑头粉刺,见于扩大的毛孔中,呈点状黑色,可挤出脂栓。白头粉刺为针头到针尖大小圆

锥形丘疹,呈皮色和灰白色,不易挤出脂栓,在发展过程中,粉刺可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及蜂窝织炎等损害。炎症深者,愈后遗留浅的凹坑状瘢痕,甚至形成瘢痕疙瘩。大多数患者在25~30岁以后逐渐痊愈。 2、寻常性痤疮的病因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皮脂腺的发育及皮脂腺的产生受雄激素的支配,而雄激素的增加受年龄、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影响。

3、寻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 3.1、痤疮患者的皮脂腺较大,皮脂腺分泌产物较正常人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脂中亚油酸水平相对减少,(两者为负相关性)影响脂肪的合成,导致滤泡上皮缺乏脂肪酸,从而诱导滤泡过度角化,使上皮细胞不能正常脱落,导致毛囊口过度变小,皮脂不能顺畅排出.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3.2、丙酸痤疮杆菌可诱导和改变补体的激活路径,有助于炎症反应。将丙酸痤疮杆菌注射到痤疮患者体内,可使免疫反应增强,白细胞迁移增加。 3.3、饮食也可增加皮脂产生和使炎症加剧。 寻常性痤疮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痤疮病程波动很大,因此治疗上变化也大。首先应告诉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富含油脂的食物及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调整消化道功能。用温水,香皂洗涤患部,避免用手挤压。

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

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 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本文转载自实干盛邦《放血疗法及放血穴位》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放血疗法(一)流行性腮腺炎三棱针疗法,处方分三组。一组:在耳下腮腺红肿处,上、中、下直线上,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血,拔火罐10~20 分钟,起罐后贴拔毒膏一张。二组:在耳轮上、中、下三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一次。三组:耳背第二条血管放血。甲状腺机能亢进三棱针疗法:取穴:颈肿块局部。治疗时患者端坐稍仰头,用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三棱针(直径0.9~2毫米,长10~20厘米,根据肿物大小选用)向肿块腺体横刺,快速进针,以恰到对侧壁为宜,进针后不捻针、不提插,迅速退针至皮下,再向上下左右刺四针,深度均恰到对侧壁(即五针呈锥体形),每次拔针切忌偏斜,迅速出针后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3一5分钟,以防出血。每日针刺一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一7日(此法也适应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截根疗法:取穴;肺俞、心俞。穴位消毒后局麻,用小刀片切开穴位表皮,刀口长1厘米,并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深度0.3一0.5厘米即可,挑了3一4次后,外涂以碘酒,敷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次治疗时取

一穴,各穴交替运用,每7-10日截根一次。三叉神经痛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颈后,脊椎两侧、耳颞前、颌下,眼或口周围;二组:痛点、耳前、耳下、太阳、鼻区、两手掌、十指端。面神经麻痹三棱针疗法取穴:患侧口腔粘膜(适宜初病者),三棱针放血或用刀片割治,使之出血。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脊椎两侧(以颈椎、胸椎l一5为主)、耳前、颞部、眶上、眶下、颌下;二组:后颈部、耳前、颌下、颞部、眶上孔、眶下孔,配合谷。拔罐疗法取穴:下关、牵正、太阳、阳白,均患侧。每次选1-2个穴,用小号火罐,以投火或闪火法拔罐10分钟左右,或在穴位用皮肤针刺络后再拨罐,3日治疗一次,宜配合其他疗法,此法在炎症期或后遗面部有倒错现象时,效果明显。脑血管意外闭证,宜宣闭开窍,降炎化痰,祛风行气;取十二井穴、督脉、足厥阳经穴为主,用三棱针刺出血,强刺激;井穴放血。皮肤针疗法取穴:语言謇涩,哑门、风门、通里,翳风、廉泉、夹脊(胸5一6、胸8~骶5)等;偏瘫,夹脊(胸5一腰5-骶5)、手阳明、足阳明、少阳、太阳经循行路线。头痛皮肤针疗法取穴:脊椎两侧,以颈椎、骶椎部为主;头部阿是穴。割治疗法取穴:手掌割治部位三,手掌割治部位四。拔罐疗法取穴:印堂、太阳、曲池,实证患者宜拨罐治疗,瘀血者刺络拔罐。落枕皮肤针疗法:取穴:大抒、大椎、肩井、肩外俞、风门、风池、颈l一4夹脊;自上而下,自内向外,

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2016)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可,但部分临床医师由于中医理论知识不足,不能准确合理运用中成药,不仅造成中成药的误用和滥用,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为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在寻常痤疮中的临床使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知名皮肤科专家制定本共识。 一、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2]。 2.辨证分型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医皮肤病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皮肤病诊疗学》[4],并根据文献整理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11],结合目前痤疮西医分级标准,将寻常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和冲任不调证4种基本证型。 (1)肺经风热证 相当于轻中度痤疮(Ⅰ和Ⅱ级),皮损以黑头(或白头)粉刺和红色丘疹为主,偶见脓疱,可伴有轻度痒痛感。或见颜面肤色潮红,口干咽燥,小便黄,大便秘结。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滑。 (2)湿热蕴结证 相当于中度痤疮(Ⅲ级),患者往往体型较胖或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皮损以丘疱疹、脓疱和结节等为主,疼痛明显。可伴有口苦、大便秘结或粘腻或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3)痰瘀互结证 相当于重度痤疮(Ⅳ级),皮损以暗红色囊肿和结节为主。可伴有纳呆、大便不调。舌质淡或暗,苔腻,脉滑或涩。 (4)冲任不调证 相当于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现的女性痤疮。皮损往往于月经前加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月经前面部皮疹发病或加重,皮损以粉刺、丘疹为主。常伴有月经不调、心烦易怒、腰膝酸软。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二、治疗 应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用中成药治疗。多数中成药药味较多,兼顾多个证型及兼证,故对部分复杂病证也可以采用辨病论治原则。中成药作用大多较为和缓,皮损较轻(如痤疮临床分级为Ⅰ、Ⅱ级)时,可单独使用,但若皮损较重,建议与其他药物及方法联合使用,以取得更佳疗效。

什么是寻常性痤疮

什么是寻常性痤疮 文章目录*一、什么是寻常性痤疮*二、寻常性痤疮治疗方法*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偏方 什么是寻常性痤疮1、什么是寻常性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目前多认为是由雄激素激发引起,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分泌亢进,同时使毛囊漏斗部及皮脂导管角化,导致皮脂排泄障碍,皮脂潴留,形成粉刺。 皮损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和颏部,亦见于上胸、肩胛间背部及肩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呈对称分布,但在颜面部 中央尤其是鼻部及眼眶周围常无损害。损害呈多形性,最早损害为粉刺,最典型的为黑头粉刺,见于扩大的毛孔中,呈点状黑色, 可挤出脂栓。白头粉刺为针头到针尖大小圆锥形丘疹,呈皮色和灰白色,不易挤出脂栓,在发展过程中,粉刺可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及蜂窝织炎等损害。炎症深者,愈后遗留浅的凹坑状瘢痕,甚至形成瘢痕疙瘩。大多数患者在25~30岁以后逐渐痊愈。 2、寻常性痤疮的病因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 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

素。皮脂腺的发育及皮脂腺的产生受雄激素的支配,而雄激素的增加受年龄、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影响。 3、寻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 3.1、痤疮患者的皮脂腺较大,皮脂腺分泌产物较正常人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脂中亚油酸水平相对减少,(两者为负相关性)影响脂肪的合成,导致滤泡上皮缺乏脂肪酸,从而诱导滤泡过度角化,使上皮细胞不能正常脱落,导致毛囊口过度变小,皮脂不能顺畅排出.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3.2、丙酸痤疮杆菌可诱导和改变补体的激活路径,有助于炎症反应。将丙酸痤疮杆菌注射到痤疮患者体内,可使免疫反应增强,白细胞迁移增加。 3.3、饮食也可增加皮脂产生和使炎症加剧。 寻常性痤疮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痤疮病程波动很大,因此治疗上变化也大。首先应告诉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富含油脂的食物及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调整消化道功能。用温水,香皂洗涤患部,避免用手挤压。 内服疗法 抗生素:口服四环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能使皮脂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下降,抑制丙酸痤疮杆菌和对白细胞的趋化活性。

刺络放血治验三则

刺络放血治验三则 时间:2017-07-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吴舟峰李文珍 刺络放血疗法,又称为刺血疗法、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指使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工具来刺人体的某些穴位、病灶或浅表小静脉等,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便有记载,通过刺络放血可以达到调和气血、改善微循环、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临床对刺络放血疗法亦有涉及,且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有效案例分享如下: 案例一中风后肢体麻木案。 庄某,男,83岁。2016年6月7日入院。诉左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三月。患者2016年2月2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遂至外院就诊,诊断为脑梗死。予抗凝、调脂、降压、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治疗,病情稳定后至外院针灸康复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后至我院治疗。症见左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尤以左小指麻木为甚,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偏红,中有裂纹,苔薄白,脉弦滑。 治疗方法选取地仓、颊车、四白、颧髎、下关、合谷、手三里、外关、中渚、后溪等。除内科基础治疗外,配合针刺治疗。此法治疗1次,症状无明显改善,隔日予原方案加左侧少泽穴,毫针点刺放血,出血3滴,次日患者诉左小指麻木大减,隔日继予上法治疗1次,患者手指麻木症状明显改善。后患者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转至外院,未再针灸治疗。 据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流,且作用迅速,稳定,持久。少泽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取此穴点刺放血而效如桴鼓,也在意料之中。 案例二急性腰扭伤案。 朱某某,男,50岁。2016年3月22日初诊。患者诉3天前因提重物后出现腰痛,无法直起腰部。见患者一手扶着腰部,弯着身子进诊室,体型偏胖,一般情况可,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疗方法嘱患者站立位,取双侧委中附近明显的浅表小静脉点刺放血。次日继续予针刺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阿是穴、委中、承山等,巩固治疗。医用酒精棉球消毒以上部位,待酒精挥发干净,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点刺,见血

寻常痤疮治疗疗效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第6卷 第3期 29 【摘要】 目的 探讨面部寻常痤疮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60例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45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7%。结论…局部皮损炎症得到控制,红…、肿、热、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痤疮症状在较轻时就得到控制,避免或减轻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 【关键词】痤疮; 寻常;蓝光…【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4)03-0029-02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3.018 寻常痤疮治疗疗效观察 高崧灜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寻常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以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消炎为原则。对60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60例寻常痤疮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7~32岁,平均22岁。病程15天~8年,平均4年。以粉刺、丘疹、脓疮为主40例,以结节、囊肿性损害为主20例。轻度1级9例,2级18例,3级10例;中度4级8例,5级8例,6级7例。1.2 方法 常用温水、硫磺肥皂清洁皮肤以去除油腻、粉刺、皮屑及皮脂腺分泌物。皮损严重时,应用75%乙醇、1%苯扎溴铵或2.5%~3.5%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局部皮肤。处理皮损前可先做药物面膜。I~Ⅱ级痤疮由专业人员用粉刺挤压器清除已形成的粉刺,然后外用维A酸类药。Ⅲ~Ⅳ级痤疮如有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2.5%~3.5%过氧化氢液冲洗后,注入稀释的庆大霉素或林可霉素;有囊肿、结节形成,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1]。再外用维A酸类药和抗生素药,病情较重患者可口服抗生素。病情严重的女性患者及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可以口服含雌、孕激素类药物。久治不愈的脓肿和窦道可考虑整形手术。物理治疗采取冷冻疗法、紫外线照射、蓝/红光照射、放射治疗。化学脱皮、超频激光换肤、磨削术、瘢痕切除、点状植皮联合磨削术、胶原注射等。2 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45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有 效率达96.7%。3 讨论 对持续严重女性痤疮患者,应检查有无高雄激素痤疮。由于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降低使游离态雄激素升高。关于痤疮病情的分级,大多数研究者将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也有人根据主要皮损的性质进行定性,即主要皮损是丘疹或脓疱丘疹,还是囊肿。然后再根据皮损的数目,分出皮损的严重程度[2]。 痤疮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年男女,一般在15~30岁年龄段。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皮疹为与毛囊口一致的小丘疹,亦称粉刺,有白头粉刺及黑头粉刺两种。白头粉刺也称闭合性粉刺,常由细菌感染后成为毛囊性炎性红色丘疹;黑头粉刺也叫开放性粉刺,丘疹中央毛孔明显扩大,皮脂栓阻塞于毛囊口,表面因皮脂氧化(或混入灰尘)而成黑色,可挤出黄白色皮脂栓。粉刺可发展成红色炎性丘疹、丘脓疱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丘脓疱疹或脓疱较多者称为脓疱性痤疮;若炎症继续发展,形成深在性豌豆大紫红色或暗红色硬结者,称结节性痤疮;结节液化,形成柔软的囊肿,触之有波动感,称囊肿性痤疮;出现多孔性黑头粉刺,多个穿通性脓肿、窦道及结节、囊肿,称聚合性痤疮。聚合性痤疮是最严重的一种,多见于男性,长期不愈,易留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病程慢性,时轻时重,多有自限性,少数持续数年。自觉不同程度瘙痒或疼痛。 一方面,痤疮的皮损给患者带来不适感,炎症较重时的红、肿、热、痛,可影响患者生活;另一方面,寻常痤疮多发于青春期,影响形象,年轻患者心理素质不够成熟,急于追求治疗效果,同时又缺乏痤疮的相关知识,容

刺络疗法的适应症部位及放血方法

刺络疗法的适应症部位及放血方法 刺络疗法的适应症[88] 科别病种 内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心脏病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胆石症 慢性肾炎血管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肝炎癔病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神经炎中风后遗症 痹痛梦遗美尼尔综合症痛风中暑高热风湿性关节炎 流行性感冒 外科疖肿乳腺炎急性淋巴结(管)炎肩关节周围炎骨折后功能障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前列腺炎踝关节扭伤软组织扭挫伤 蛇咬伤甲沟炎银屑病顽癣黄褐斑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妇科痛经不孕症 儿科儿童偏头痛睑腺炎喘息型支气管炎外伤性癫痫食后泻 腮腺炎惊厥百日咳 五官科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鼻炎耳鸣耳聋咽炎扁桃体炎 角膜溃疡 1.3中医刺血疗法的放血部位及放血方法 1.3.1中医放血穴位的选择 对针刺部位的选择,古人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如“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又如在《灵枢·终始》中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可见,放血部位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地讲,放血部位的选择应遵照如下原则:循经选穴、局部选穴和经验选穴[84]。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灵活选穴,而不要拘泥于选穴原则。 据《循经考穴编》记载,可用于放血的穴位共计28个,在临床应用时则往往根据医生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选穴。如王秀珍老中医最常选用的穴位有:头部的太阳,上肢的曲泽、尺泽,腰背部的腰俞、腰阳关,下肢的委中、委阳、阳交,还有手背部和足背部的穴位[85]。除此之外,现在临床常用四肢末端的十二井穴、十宣治疗中风初起、高热,太阳、攒竹、印堂等穴常用于头痛、偏头痛的治疗,商阳、鱼际、少商等穴用于咽喉部疾病的治疗,背部反应点、丝竹空、太阳等穴放血治疗外眼疾病,球结膜放血治疗角膜溃疡,特别是耳尖、耳背放血治病历史悠久,在民间广为流传。常见的刺血部位详见表2。 表2: 刺络放血疗法常用的腧穴及特定部位[88] 躯体分区常用的腧穴及部位 头面部太阳印堂丝竹空攒竹瞳子髎鼻前庭 耳背耳尖舌下静脉球结膜素髎 听宫地仓下关等 上肢部井穴十宣鱼际尺泽曲泽曲池四缝 中渚等 下肢部井穴委中委阳丘墟阳交阳陵泉条口 血海梁丘丰隆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解溪然谷内庭太冲等 躯干部大椎陶道肩髃腰俞腰阳关上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