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浅析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336

赤子

5创新论坛

一、引言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儒家和道家是互相融合,紧密联系的。但二者也是互相区别的。从古至今,中国人从小就开始接受它们的教导,其为人处世、行为习惯都或多或少都带有它们的影子。

中国的哲学更多的是重视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重视人的生命,那么对于生和死的态度就很重要。一个宗教对于生死观的看法是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且深深的影响着信教的群众。儒道二家也不可避免的对生死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生死观是人对于生和死的看法,体现出一个民族在面对生和死时的态度、行为。而儒道教义影响着中国人生死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儒、道对于“生”的观点

(一)儒家对“生”的看法。

儒家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着主要的作用。儒家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要有一个正确态度来面对。生死是自然之常理,没有永恒的生。然而儒家学说也是一门入世的学说,告诫人们要有所作为。儒家学说更看重生,儒家重生的基本人生态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重视生命就要重视人的存在。天地生人是儒家天人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认为人同宇宙万物一样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但是人又与自然界其他事物不同,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和地位。①儒家重视人的地位,孔子在《论语微子》中说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万万不可与鸟兽同言而语的,与禽兽相提并论是贬低了身份。可见儒家把人的地位看得至高无上,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荀子则明确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荀子王制》中说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人是天下最宝贵的,我们就要好好的重视自己的生命。《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孔子最先关心的是人的生命有没有受到损害,而不是关心马的情况。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与牲口同样是没有尊严和地位的,但孔子却首先关心的是人的生命安全,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的意义的,进一步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关心和珍视。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自然是反对人殉的。孔子就极力反对人殉,对殷商以来残酷的人殉制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强烈抨击了这种行为,在《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中说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在孔子看来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奴隶也有生的自由和尊严。儒家珍惜生命还体现在其反对战争上。仁人义士对战争是极力反对的。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就说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孔子并非真的不懂军事,而是他认为战争是对生命的杀戮和摧残,这是孔子不忍心看到的,所以绝口不提。孟子也是反对战争的,他强烈谴责使得生灵涂炭的战争,提

浅析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李繁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大思想文化主流,对生死观的看法是他们的核心问题。儒道对生死观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儒家重生轻死,强调人要有作为;道家生苦死乐,强调人要顺其自然,不要追求身外之物。二者也有共同之处,就是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二者的生死观对人们的人生价值走向影响深远,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道家;生;死中图分类号:B 222;B 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5)11-0336-02

出了“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的主张,他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在儒家看来不管战争带来了什么好处,总归是牺牲了人的性命的。这种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好的君王以仁德来治理天下,而非战争。

3.要活得有价值。儒家是讲求入世的,碌碌无为的平庸人生是儒家所不赞赏的,人活着就要活出价值。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在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下,人们都在渴望建功立业,一展生平志。孔子更是提出“君子自强不息”(《论语述而》)的口号,激励着自己乃至后人奋发图强。他一生惟以天下大事、万世功业为念,孜孜奔走列国,授徒著书,人生态度可谓积极至极,树立了儒家阳刚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身教典范。②

儒家重视生命的价值也体现在其重视对功名的追求,轻视富贵。儒家追求生前生后名,把个人名誉看得很重。对于身外之物的钱财归于世俗一类,不屑追求。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十分不屑于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正如孟子所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儒家一直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人生的指向标,不能失去做人的人格和尊严。除了有人格魅力之外,儒家最看重的就是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读书来追求功名。读书为了高中,高中便是人生的辉煌。儒家把追求出仕做官作为人生的追求,人生的价值由此而体现。

(二)道家对“生”的看法。

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颇深。道家的思想都是围绕着“道”这个字来进行阐释的,他把人生的种种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整个宇宙扩展到人生观,加深了对人类生死的思考。③道家认为生死是自然之理,要顺应自然的发展,天地万物都不是恒久的,更何况人呢?庄子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生命恍惚而至,飘然而去,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我们也不能阻止它的自然发展。虽然它对于生命看似听之任之,但绝不是认为生命可有可无,它同样也看重生命,其体现如下:

1.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道家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间,既不强调入世也不劝导出世,不过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而已。对于个体来说,功名利禄都是外在的,唯有个体生命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老子就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可见老子是重视生命大过一切。庄子亦然,“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他物乎?”(《庄子让王》)。所以庄子也提出了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生存观,不要让外在的一切影响自己的生活,人应活得潇洒随性,不受外在束缚。可见道家同样重视生命,然而是重视生命的本体,不受外在束缚的生命,不需要强加功名利禄的生命,是自然的生命。

以生为苦。道法自然,自然的一方面就是自由,没有约束,然而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们要受到各种外在的诱惑,人的欲

201.11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