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寻找陀螺转动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寻找陀螺转动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寻找陀螺转动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寻找陀螺转动的秘密》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探索性活动区——寻找陀螺转动的秘密年龄班:大班

游戏来源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自选活动的时候,乐乐拿了一盒“串

珠”的玩具躲在一边的角落里玩,我好奇地走过去,看见他

没有玩串珠,而是把一个个的玩具放在地上像陀螺一样旋转。

他玩得很专注,吸引了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也加入了他。一开

始,他们都挑选球体的玩具旋转,慢慢地他们开始挑战立方体等形状的玩具,而且旋转的时间持续地越来越久……

幼儿对于科学的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

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

积累探索的方法。孩子们对“转动”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我

们就一起踏上了寻找陀螺转动秘密的旅行。

预期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发现生活

中的转动,激发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好

奇和探索的愿望。

2.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

素,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并解决问题。

3.激发探索科学规律的好奇心,享受

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材料

投放

不同形状、材料、色彩、图案的陀螺

游戏玩法

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陀螺、运用不同的方法转动陀螺,比一比哪种陀螺转得久,谁的方法多。

游戏推进一:什么样的陀螺转得久?

观察分析

【观察】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几个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陀螺在科学区里玩,

邓杰骄傲地说“你看我的转得很久,比你的久!”

柏然不服气地说“我的才是最快的!”

两个人暗暗地较着劲,亦晨说:“那我们来一起比赛,看谁的转得最久!”孩子们觉得桌子上的面积不够大,就一起在地板上围城圆圈,“预备!开始!”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倒下的就拿走,留在最后的就是冠军”,邓杰说道。

一段时间过去了,比赛结果出现了,柏然的陀螺获得了冠军。大家看了看柏然的陀螺,又看了看自己的陀螺,乐乐说“这个方形的最慢了,一点转不起来!”说着要去换一个。我说“除了换陀螺,能不能试试其他方法来转?”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又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有的把陀螺倒立过来旋转;有的从桌边让陀螺跳下继续旋转;有的把长的陀螺放平,横着旋转。方形的陀螺竖着转得时候很笨重,可是平躺着转就快多了。

【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在孩子们自己动手感知陀螺转动的过程中,他们在游戏和竞赛性游戏中发现,陀螺的形状会影响陀螺旋转的持久性,发现了旋转方法对陀螺也是有影响的。为了让自己的陀螺转得更久,他们尝试着更换不同种类的陀螺,变换各种转动的方法,来让自己的陀螺转得更快。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支持和满足了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也在和同伴竞赛的游戏中对陀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我们来比赛,看谁

的陀螺转得久!

调整

推进(附图)1.目标调整: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并描述出影响

陀螺转动的因素;

(2)通过自己或和同伴的观察、实验,用自己

的方式记录在记录表上。

2.材料调整

(1)实验记录表、笔

3.玩法调整

幼儿在和同伴一起玩陀螺的过程中,寻找旋转持续时间久的陀螺,猜测陀螺转动时间长短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记录下自己的猜测并实验证明。

游戏推进二:陀螺的转动受什么因素影响?

观察分析

【观察】

对于转动这种现象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在区角活动中,常常几个人聚在一起比赛谁的陀螺转得久,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他们努力寻找着转得久的陀螺,也变换了各种方法来转陀螺,为了让孩子们对“转动”这一经验得到有效地提升,教师添加了“记录表”。孩子们经过一次次的实验,在记录表上归纳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寻找着陀螺转动的秘密。

炜桓说:“我发现这种形状的最快了(圆形、扁平状),方形的不好转起来”。

睿哲说:“我觉得陀螺在语言区的地毯上和在桌子、地上转起来的感觉不一样。”

亦晨说:“我的陀螺有发射器,我使劲拉发射器陀螺就会转得更久,比我轻轻地拉更久。”

逸柔是个知识面很广的孩子,她说:“我觉得陀螺是因为在地球上才能旋转,在太空没有吸引力就会飞起来,陀螺根本挨不到地面!”

孩子们一边自己动手操作,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分析】

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记录”作为“做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现在的科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记录幼儿的猜想以及他们实验中的发现,揭示猜想与实际之间的不同,帮助幼儿梳理认知和经验,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过程的有效手段。

孩子们在比赛的游戏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挑选转动时间久、平衡性好的陀螺,但是这些游戏经验存在于他们的心里,他们只能描述出现象,至于对陀螺转动科学原理的理解,没能得到更好地提升。教师通过提供记录表,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逐渐在幼儿内心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记录表的提供能够让幼儿更有目的性地思考陀螺旋转的影响因素,孩子们在反复地实验中,终于找到了影响陀螺转动的几个因素:陀螺的形状、底面的摩擦力大小、发力的大小、地球重力。

1.和陀螺的形状有关,圆形、扁扁的陀螺转得最久。

2.和旋转的底面有关,越光滑的底面转得越久。

铁制斜坡地毯平面

塑料拱形面

塑料平面

大理石平面

木质平面

3.和发射时的力气大小有关,力气越大转得越久。

4.和地球的重力有关,月球上会飞起来,根本不能转。

调整

推进(附图)1.目标调整

(1)探索陀螺在螺面形状相同、转动底面相同、用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2)在游戏中初步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2.材料调整

记录表;不同大小的圆形纸板、圆形卡纸;不同长短的吸管

3.玩法调整

幼儿在转动底面相同、用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设计实验,感知同样形状的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与陀螺面的大小、厚薄和轴心的长短有关。

游戏推进三:同种形状的陀螺转动的时间长短也一样吗?

观察分析

【观察】

孩子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了陀面为圆形的陀螺较其他形状陀面的陀螺转动得时间更久。一次,炜桓问我:“老师,我发现这种扁扁的圆形陀螺转动得时间比其他陀螺都要久,每次比赛我都用这个和他们比,都是我赢!”,接过他的话,我就问“所有圆形的陀螺转得时间一样久吗?”炜桓想了一会说,我再去实验一下。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实验,我提供了同种形状、不同陀面和不同转动轴长短的材料,以及记录表让孩子们再去尝试。

炜桓第一个冲过去,他选择了两个①号大小的纸板

陀面,选择了不同长短的转动轴,他说,“老师,我发

现使用①号转动轴配①号纸板陀面的陀螺比配②号转

动轴的陀螺转得时间更久”。

侯玥也设计了自己的实验,她都使用了④号转动轴、②号陀面,但是陀面的材料不同,一个是卡纸,一个是纸板。“君浩,你来帮我一下,你拿这个陀螺,我们一起转,看哪个转得时间久。”实验结束后,她说,“老师,我

的②号纸板陀面配④号转动轴转动的时间更久!”“恩,看

来陀螺的转动和制作陀螺的材料有关,你和君浩配合得真

好!”君浩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星旭也凑过来,跟我们说了他的设计方法,他说“我用

了一样的陀面材料,都是纸板的,还用了一样长短的吸管,

但是陀面大小不一样,一个是③号,一个④号。我要去试

试我的实验了”。过了一会,星旭跑来,笑着跟我说,“老师,我也有实验结果了,我发现③号的纸板陀面配②号的转动轴反而转得更快呢!我开始还觉得④号陀面会转得更快,真没想到!”“是啊,很多东西想象的和实验的

会不一样,所以很多事我们都要亲身体会才知道真相啊”,

星旭明白地点了点头。

乐乐看了他们的实验,说“只能换陀面和转动轴,如

果把纸板的陀面叠在一起,像串羊肉串一样,一个厚一点一个薄一点,会不会也转得时间不一样?”我说,“行啊,你快试试,这是个很好的想法,我都没想到呢!”乐乐一听,更加开心了,走到桌子边就开始了自己的实验,过了一会他喊着说“老师,我知道了,竟然是薄的陀螺转得久,看来陀面的数量也会影响陀螺转动的时间!”

“乐乐,你把老师想说的也说了,不过我觉得说成陀面的厚薄影响了陀螺转动时间的长短更合适,你觉得呢?”,乐乐点点头,又去设计自己的新实验了。

【分析】

布鲁纳与赫斯特曾言,理解意义是一个社会性过程,它是一个经常嵌于文化与历史情境中的活动;人们并非仅基于个人在自然状态中所遭遇之实例而建构知识的,我们大部分求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是透过与他人讨论、协商,是经中介过程而来的。儿童的经验若是没有经文化团体之社会性能超群传介,就无法在内在认知层次上被理解。

在幼儿的学习的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幼儿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这对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专业素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在观察幼儿探索的细节之余,不断思考可以继续深入引导幼儿探索的切入点,并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幼儿和幼儿之间有合作,有交流,他们为了比出哪个陀螺转得快,通过找同伴帮忙一起转得方法解决了一起开始转的问题。在遇到困难时,也得到了教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奠定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1. 陀面大小相同、材料相同,转动轴长短不同

2.陀面大小相同、转动轴长短相同,材料不同

3.陀面材料相同,转动轴长短相同,陀面大小不同

4.陀面材料相同,大小相同,转动轴长短相同,厚度不同。

调整推进(附图)1.目标调整

(1)利用影响陀螺转动因素,手工制作陀螺

(2)享受和同伴游戏的快乐,比一比谁

做的陀螺转得久

2.材料调整

(1)转动盘材料:纸板、卡纸(大圆、

小圆、三角、正方、梯形、长方)、积塑

(2)转动轴材料:牙签、吸管、棉签、

螺丝

(3)操作材料:剪刀、胶水、胶带

3.玩法调整

使用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转动盘和转动轴,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动手制作陀螺,比一比谁的陀螺转得久。

游戏推进四:自制陀螺

观察

分析

【观察】

因为有了基础经验的铺垫,幼儿基本掌握了陀螺转动的几个基本要素,比如,他们会自觉地把转动轴插在图形的中心位置;在挑选转动轴的时候会挑选能支撑陀

螺立住的轴。 老师问:“为什么要把牙签穿在中间,旁边不行吗?”

许桓立即说:“不行,陀螺会不平衡,会倒掉。”

我又问:“为什么选了圆形的纸片,为什么没选梯形、正方形?”

旁边的梓航接过我的话说“当然是圆形转得快喽!老师,你看我还把这两种(积塑和纸片)组合到了一起,用螺丝钉当转动轴,陀螺转得很久。”

“老师,原来梯形的陀螺也可以转!”“是啊,老师也没想到呢,你再试试,还有什么形状的也能转起来”。

一到区域活动,这群小小科学家们就沉浸在他们制作陀螺的热情里了,一个个比赛着看谁的陀螺转得久,输了就去自己研究调整,一点一点地改进着。

【分析】

探索到了这里,幼儿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反而根据教师提供的丰富的材料和

适宜的工具,把自己探索出的结论运用在制作陀螺上。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在活动过程表现出了对陀螺

转动极大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品质得到了教师的支持和保护。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幼儿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性,他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指南》中也提到,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帮助幼儿不断累积经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

教师在通过观察幼儿之前在记录表中对陀螺转动影响因素分析的认识,清晰地了解了幼儿的对陀螺转动这一的理解程度,即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然后继续提供了多种制作陀螺的材料,细心观察幼儿选择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即幼儿预期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很好地支架,让幼儿可以借力来获取发展。知识的最终落脚点一定是应用,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启发幼儿学会运用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在制作陀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到了已知的科学规律。

自己动手做陀螺

调整

推进(附图)1.目标调整

(1)探索影响陀螺转动的平衡性影响因素,了解陀螺在平衡的状态下转动时间会更久

(2)实验感知,不同数量(2、3、4、……逐渐增加)夹子怎么夹能让陀螺保持平衡

2.材料调整

(1)记录表、圆形扁平状的陀螺、相同的小书夹若干

3.玩法调整

每次选取不同数量的夹子,夹在陀螺的四周,探索怎么样夹夹子,能让陀螺转得更久。

陀螺做好了!

我做的陀螺转起来

啦!

幼儿园大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小松果、大游戏》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小松果、大游戏》年龄班:大班 游戏来源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当幼儿的动机是主动的,就会激发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幼儿的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对活动区游戏的喜爱越加突显,大部分幼儿对老师预设的内容能在观察与操作中完成预设目标要求,但是我总觉得班上的活动区少了点“童趣”与“生气”。为了丰富班级活动区的内容,我鼓励孩子们如果收集到有趣的材料,可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玩。一天,吕宇宸带来了许多松果,那是周末他和爸爸妈妈去镜台山玩的时候,在树林里捡到的。新材料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吃完点心以后,我们一起讨论怎样“玩”这些松果,孩子们都知道松果是小松鼠最爱吃的,这些松果是它们吃完松子后剩下的果壳。有的说户外活动的时候当球扔着玩,有的说把它挂到树上,有的说要先洗一洗玩。最后,我们还是征求了吕宇宸的意见,在松果上刷上颜料做一棵松果树。 预期目标1.初步了解树与动物之间的关 系。 2.乐于参加果树的制作活动。 图 片 材料投放1.实物松果若干 2.各色颜料、大小排笔。 3.小吸盘、毛根。 4.树干的背景墙饰。 游戏玩法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刷在松果上,晾干。 2.用毛根连接小吸盘和松果固定,装饰在树的背景图上。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 观察一:孩子们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就是喜欢五颜六色的色彩颜料和可以使用很多工具。因此,当大家拿着大大小小的排笔,相互交流着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给松果涂色的时候,活动区里顿时有了“生气”。小宇宸边用绿色仔细的刷着松果的里面,边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我妈妈说小松鼠最喜欢吃松果,它们吃完了里面的松子就把壳丢掉不要了。它们要吃很多很多的松子,冬天肚子才不会饿。”彬洁说:“那我们再塞一点松子给它吃吧。”于是,她扫了一眼桌上的材料,拿过一张报纸,扯了一点报纸,用手指揉成团,塞进了松果的夹缝里。一会儿,活动区里的其他小朋友也纷纷效仿他们塞完“松子”再涂上颜色。 观察二:幼儿对活动材料非常感兴趣,但是松果做好了放哪里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郑宁说:“小松鼠的松果做好了,可是小松鼠是在树上吃的,我们没有树,小松鼠就不来吃松果了。我们要做一棵树,把松果弄到树上,小松鼠才会来的。”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家认为在走廊外面的墙面上画一棵树,将松果粘上去。关于将松果固定的方法经过幼儿对透明胶、双面胶、泡沫胶的反复实验失败之后,最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采用毛根穿过小吸盘绑在松果上的方法才成功将松果固定在墙饰上。 分析:幼儿的兴趣是即时而生的,新材料的加入,孩子们增加了游戏的兴趣,生生互动之间幼儿已有经验的相互交流、碰撞和迁移。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松果,却联系着与之相关的其它已有知识经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低结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幼儿活动的动机和内因,并给与鼓励和支持,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师要多给予幼儿尝试的机会,哪怕是失败也能从中获得新的认知与体验。 思考:本次活动由于是幼儿生成的,因此,教师只是更多在活动中观察和扮演“助手”的角色给与幼儿精神和辅助材料的支持。但是,一个“松果”毕竟不能满足其他幼儿的需要,而且幼儿专注的时间也有限,玩法也缺乏新意。《指南》中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要求,支持和引导每一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投放材料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孩子们的多米诺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孩子们的多米诺 年龄班:大班 游戏来源 多米诺骨牌在成人的世界里,有固定的玩法与规则,甚至还有各种比赛。每每看到令人震撼的多米诺比赛,都感叹于这小小的一块长方体,竟能玩出如此多变炫酷的花样! 在幼儿园里,多米诺骨牌也算是一种低结构材料。如果直接把这种最简单的小木块交给幼儿,让他们自由探索,会有怎样的创意和惊喜呢?在本学期开展的主题“一切都在变”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创设了自由、轻松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做真正的“主人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我们作为陪伴者,跟着孩子们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及发展过程。 预期目标 1. 按意愿用多米诺骨牌进行自由摆、 拼、搭。 2.在活动中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图 片 材料 投放 小号的彩色多米诺骨牌。 游戏 玩法 幼儿按意愿自主游戏,自发地合作。 游戏推进一:各自发挥,自主创作。 观察分析观察(一): 刚开始投放多米诺骨牌时,不直接告诉孩子们玩法。仅仅只是把骨牌投放进去,让孩子们自由的拼搭。郭煜泽在窗台边拼搭“动车站”和“站台”;林智宸拼搭了“小小警车”;杨煜宸和周琦合作拼搭了“赛马场”和“造船厂”;张奕涛说要为“擎天柱”造“战车”;汤云天自己一人执着地为“机场指挥塔”围上保护墙,说是要防止“愤怒的小鸟”冲进来捣乱。孩子们就像小导演一样,不停地介绍自己作品的故事情节。搭建完之后,孩子们都特别兴奋。 警车:赛马场: 汤云天执着地搭围墙:张奕涛为“擎天柱”造“战车”:

分析: 看着孩子们那么开心,专注地把骨牌玩出各种有情节的小游戏。感叹低结构材料的千变万化,任孩子们天马行空,赋予其鲜活、灵动。 观察(二): 参与多米诺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阳台明显过窄,场地不够用,于是转到教室的桌面上。由此各种摆排火热进行:曾涵婧拼搭了自己的“平面拼图——美丽城堡”;周琦等一群男生们搭建了更加逼真的动车站;汤云天独具创意地叠彩色烟囱,引来大家的争相模仿;邹沁翔和张奕涛正在进行着“搭高楼PK比赛”。 多米诺阵法萌芽:周琦、邹沁翔PK搭高楼: 汤云天邹沁翔叠彩色烟囱:逼真的动车站: 分析:

幼儿园中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小雨伞

中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小雨伞

分析:在第一次的区域游戏中,大多孩子选择了用绘画方式来设计小雨伞。因为绘画的方式是孩子们最经常运用到、最擅长和熟悉的表现方式。孩子们运用彩笔很快就抓住了雨伞半圆形和三角形等伞面特点,李诗阳还对照着自己喜欢的“小猫”雨伞,画出了“小猫”的“耳朵”。吴传烁小朋友喜欢折纸,但是在自己动手尝试的过程中有困难所以放弃了。 1、目标调整:尝试用折的方法制作雨伞。 2、材料投放调整:a.投放各种颜色的纸张b.投放折雨伞的步骤图 3、游戏玩法调整:学习折雨伞。

看到李诗阳手中的折纸雨伞便走到她身边欣赏,在交谈的过程中,林豪拿了一个纸 盘对折成半圆,顶在自己的脑袋上说:我也有一把雨伞! 分析:折雨伞步骤图解决了吴传烁小朋友在折雨伞上的困难,在折纸的过程中,孩 子之间的协作能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从林豪小朋友的表现来 看,孩子已经产生了用不同材料表现雨伞的想法。 1、 目标调整:a.学习用纸盘、吸管等不同材料制作雨伞。 b.装饰立体小雨伞 的 伞面。 2、 材料投放调整:a.纸盘、吸管、小棍子等。b.空白伞面的立体小纸伞。 3、 游戏玩法调整:a.用纸盘、吸管和小棍子等 DIY 出一把小雨伞。b.学习用 纸盘、吸管等材料制作雨伞。C.在立体小雨伞的伞面上设计图案。 调整 推进 (图 片) 游戏推进三: 观察:钥钥把圆形的纸盘剪成两个半圆形,然后在一个半圆形上画花纹。一旁 的刘晟航拿起篮子中的吸管塞到钥钥的半圆形下说:变成雨伞了!黄子昕把半圆形 继续剪成了一个三角形,拿起来说:我的伞是没有打开的。林若伊在立体小雨伞的 伞面上画了朵 美丽的花,董家睿画出对称的叶子花纹,林子涵在小雨伞的伞面上画 了个可爱的机器猫……。许多孩子画完后都主动的叫旁边的同伴欣赏。 分析:孩子们喜欢设计雨伞,能大胆的设计伞面的图案。新的材料、新的方式 观察 分析

幼儿园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趣玩小木块》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趣玩小木块 游戏来源 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在改变以往教师对区域材料的高结构化、操作要求规则化的前提下,教师开始思考并尝试在区域中投放更具开放性的低结构的材料。因此教师在班级的探索区“小木块”材料。然而,从小班以来,我们的幼儿习惯了教师先介绍新材料的玩法与规则,幼儿再操作的学习模式,我们就这样将材料投放,幼儿会玩吗?而通过玩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木块能否促进他们的发展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关注对探索区中玩小木块材料的幼儿,并对他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持续地观察,希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答案。 预期目标1、喜欢用小木块进行叠高游戏,愿意尝 试不同的叠高方法。 2、在游戏中具养成专注、坚持的良 好品质。 图 片 材料投放1、形状、大小相同的小木块若干 2、纸板、乒乓球、笔等辅助材料。 游戏玩法1、利用小木块尝试不同方法的搭 高楼游戏 2、用小木块合作玩叠叠乐。 3、用小木块排多米诺。 4、更多创造性的玩法。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 活动初期,幼儿玩小木块基本都是迁移了原积有玩木的经验,小铭就是迁移了玩积木的经验,搭了一座房子,但他却利用房子飞机大战的派生出飞机大站的游戏。若是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大多可能会以“不按照规定玩法进行”而阻止他。然而正是因为没有阻止,才会看到孩子从一开始简单的搭房子,到之后的派生出的模拟情景的游戏。也正是老师的不规定、不阻止给了幼儿更多自由的空间与快乐,这也是在以往操作高结构材的活动中我们很难看到的一面。正是低结构的材料本身可塑性强、多变的特点,让幼儿在选择玩法的时候,能顺从自已的兴趣与愿意,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诱导幼儿游戏行为。当然活动的初期,也有不少如琪琪一样的幼儿,缺少玩积木的经验一开始选择小木块是因为对新材料有新鲜感,的过程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目的或玩法,也容易放弃。可见,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发展水平、能力与经验。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有趣的影子

游戏来源材料投放 幼儿游戏观察记录 教师分析 大班科学性活动区游戏:有趣的影子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即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 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和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选择晴天;布料、大水桶、伞等物品; 手电筒、台灯等光源;动物玩偶、头 饰等;暗室。 在绘画活动《我的影子朋友》 中,我们了解到孩子对影子的认识. 从作品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都能知 道,只要有光和物就能产生影子现 象,有时候影子会在左边,有时候影 子会在右边等等.但是,孩子对光和 影子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 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孩子们对影子现象也并不陌生,早晨做操时会出现影子;午饭后散步时也总会看见影子;晚上和爸爸妈妈去逛街时路灯下的影子。

游戏推进一:调整推进(图片)观察分析 我们带领孩子来到了一个较宽阔的场地,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参与探索,与“影子朋友”做游戏,孩子们通过跳、转、跑、翻等运动,让孩子充分感知影子

观察:《我和影子朋友做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边玩边探索,轻松地解决了 “影 子是不是总是会和身体的某个部分连在一起?影子什么时候影子变大、 什么时 候影子变小了”等问题. 分析:在愉悦的氛围里,孩子们通过跳、转、跑、翻等运动,发现了“我动影 子也在 动”,而且影子总是会我们身体的某一部位连在一起,就算跳起来也只 是暂时的分开,因为跳起来之后还是会落地的。 但是,部分孩子,对光、物体、 影子的位置不明确。 调整推进:孩子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感受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 物体和影子的 关系。用绘画的方式做记号,分别记录下了上午、中午、下午三个不同时间段 影子所发生的变化和影子时而变长时而变短,最让孩子们感到惊奇的是中午时 分,太阳当空照时,没来得及细细观察的孩子们以为没有影子了,便惊讶道: 游戏推进二: 调整推进 (图片) 观察分析 影子消失了!待走近时,才发现影子剩下了一个小黑点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奇妙的影子”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探索性区域活动《奇妙的影子》 年 龄 班:大 班 游戏 来源 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在玩耍中发现了影子,他们都在好奇的寻找影子、互相的踩影子,很快乐的交流着,由此我想到了影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但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不会在意到它的存在.只要孩子一注意,他们就会对影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幼儿对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和兴趣。在《纲要》中科学目标提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设计了“奇妙的影子”这一区域活动。本活动意在让幼儿了解 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通过让幼儿亲自实验发现影子的秘密,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进一步认识。 预期 目标 1. 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 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 3.通过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感知影子的特 征,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 图 片 材料 投放 有“阳光”的操场 游戏 玩法 找影子 1.利用自然条件,在阳光下找自己的“影子。” 游戏推进 一 : 观察 分析 观察:今天带着孩子们到操场进行户外活动,难得一见的太阳也露出来和我们见面了。一凡、震邦、子汉、雨妍、佳贝等几位小朋友玩起了“找影子”的游戏,小朋友们显得格外的兴奋、激动,震邦小朋友通过太阳光的照射,发现自己的影子跟着自己在晃动,又有人惊叫起来:“呀,我的影子跳起来了!”“看我,我 的影子在弯腰。”“还是我的厉害,我的影子还会跳绳!”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尽情的商讨着自己的发现,好不热闹。就这样,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大班探索性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

大班探索性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 一、主题来源: 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好奇,不仅喜欢观察、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想出种种问题,表现出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探索发现的积极愿望。他们常常会好奇地问:“我们的城市有那么多摩天大厦,哪一幢是最高的?还有比飞机更快的交通工具吗?”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会发现、关注周围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交通工具,对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而“我们的城市”作为大班的一个核心主题,也为幼儿基本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根据“我们的城市”主题的基本经验主要指向:“接触、了解周围生活环境的人、事、物,感受身边熟悉的科技成果对生活的影响,理解并遵守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因此,本主题应首先关注幼儿的情感激发,通过教师安排适量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对城市的了解。 二、主题目标: 1、认知层面的目标:主引导幼儿多关心、多了解城市建设中的新变化和新事物,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有兴趣地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 2、行为能力和探索能力层面的目标:能够大胆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会准确使用购物用语购买物品。尝试独立购物,能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3、动手能力层面的目标:欣赏各种各样的邮票,自己制作模拟纪念邮票。 三、主题网络设计: 四、主题阐述: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2001 年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应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正处于一个各种能力逐步发展和提升的年龄段,其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游戏活动中的表征水

大班 表现性活动区游戏: 甜点屋

大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甜点屋 机关幼儿园杨晨宇 游戏来源 班级里有些零碎的做手工剩下的不织布,扔掉又觉得太可惜了,而且班级的幼儿对“食品店”角色游戏特别感兴趣,我想了想,何不用不织布做些食物,小朋友一定很喜欢。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甜点屋”。 预期目标1、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发展幼儿的社 会交往能力。 2、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 3、能够主动与同伴游戏,发现问题并 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图 片 材料投放不织布制作的甜点、蛋糕盘、叉子、雪花片等 游戏玩法1、与店员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点心。 2、到收银台结账。 3、服务员收拾整理桌子。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幼儿对甜点屋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但不一会儿,在角色区就出现了小小的矛盾,魏陈瑷说:“我喜欢的甜点被赖文伯拿走了。”许多的顾客推推挤挤的,争先恐后的拿甜点。张佳烨拿到甜点坐下时:“怎么店里没有果汁呢?” 分析:以前在游戏前都会强调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幼儿失去了动脑筋的机会。大班幼儿乐于与人交往,也有自己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些孩子们游戏时发生的矛盾和问题正是孩子们自主参与游戏,自发解决问题的基础。 调整推进(图片) 第一次活动以后,我和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对活动区材料进行了一些调整:(1)增加不同种类的甜点,控制游戏的人数。(2)增加了各种口味的果汁。

新增的甜点新增的饮料 ●游戏推进二: 观察 分析 观察:调整后的游戏明显比较有秩序,没有出现拥挤的现象,而且甜点的选折也多 样化。这次连收银台也在排队结账,咦,我看见收银员对肖煦雅说:“你的蛋挞5元。” 煦雅付了一个雪花片。而张蓓尔结账时收银员对着她说:“你的蛋糕10元。”她也是 付了一个雪花片。 分析:在这次观察中,我注意到了,价值不等同的甜点都只要一个雪花片,幼儿还 没有太多的价值概念,不利于幼儿对社会的感知。 调整 推进 (图片) 1、目标调整: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了解人民币与生活息息相关。 2、材料调整与投放:投入仿真人民币。 3、游戏玩法调整:用仿真人民币替代雪花片。 增加仿真人民币 ●游戏推进三: 观察 分析 观察:经过调整以后,幼儿结账时用仿真人民币代替了雪花片。可是这次我又在收 银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小小收银员李文昊对黄梦琪说:“你的草莓蛋糕10元”。可是 就隔了两位顾客,李文昊对着李雯馨说:“抹茶蛋糕5元。” 分析:对于同样大小的蛋糕却在收银时出现了价值不等的问题,由于甜点的种类较 多,所以对价格的记忆不好掌握。

最新大班探索性活动区:三张组合”精品版

2020年大班探索性活动区:三张组合”精 品版

探索性活动区 大班探索性区域游戏:扑克游戏之“三张组合” 游戏来源 解决问题是幼儿数学认知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需要解决问题的游戏,不仅能够让幼儿在过程中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更能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动机和兴趣。幼儿在领域活动中已经初步理解了10以内的相邻数关系,考虑到幼儿数学学习应在生活中学、游戏中学,我们开展了扑克游戏之“三张组合”,以期让幼儿在玩中进一步地掌握和巩固相邻数的关系。 预期目标运用10以内的数序和相邻数的关系与同伴合作 游戏。 图 片 材料 投放 扑克(1-10的数字)、记录纸、笔 游戏玩法1、三张组合玩法 第一阶段:每人抓2张扑克牌,通过摸牌、吃牌形成3个连续的数序的牌(如123或234等)即胜利。 第二阶段:每人抓5张扑克牌,通过摸牌、吃牌形成2组相邻数的牌(如:123;456)即胜利。 第三阶段:每人抓5张扑克牌,通过摸牌、吃牌形成3组相邻数的牌(如:123;456;789)即胜利。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 幼儿开始玩“三张组合”,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即是有的幼儿是先抽三张牌,比较手中牌的信息之后再将其中一张扔掉重新抽一张,有的幼儿是先抓三张牌,然后再抽取一张,比较手中四张牌后,才将“没用”的扔掉,直至手中的三张牌组成连续的数序。从幼儿的游戏情况来看,后者容易获胜,因为(3+1-1)明显比(3-1+1)可选择的机会更多。 第一组是俊熹和佳聪,他们每“和”一次(组成三张)就在自己的卡片上记录一

颗星星,开始时旗鼓相当,当佳聪连续“和”了几次之后,俊熹发现了佳聪取胜的秘 密,开始提出异意:“你总是先抓牌,然后再把不要的扔掉,赖皮!”佳聪:“那你也 可以这样呀”但是俊熹拒绝“赖皮的方法”,最后他们按(3-1+1)的规则来游戏。 分析: 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首先是在实物操作水平上表现出来,在从幼儿的游戏情况来看,他们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之后,对于“三张组合”能玩得非常得心应手,他 们在游戏过程中所需解决的就是游戏规则的协商和制定。 调整 推进 增加游戏的难度: 1、由一组相邻数提高到两组相邻数的组合。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 析 观察: 卓炫和星宇两人玩“三张组合”,今天他们玩的是6张牌,一会儿卓炫的牌调整成“1、2、5、6、7、”,而星羽的牌也整理成“3、4、4、5、8”,先轮到卓炫抓牌, 他抓到一张4,扫一眼自己的牌说“没用”扔了,星羽抓到6,乐呵呵地将8扔掉,把6放到5的后面,接着卓炫先后抓到5和6,发现配不成三张相邻数,气呼呼地边 扔牌边说“我倒霉透了。”而星羽很快抓到了2,自然就赢了这回合。 分析: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后天的学习与建构,这种学习依赖于大量的游戏经验及对自己操作经验的反思。从幼儿的游戏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经 过了两周的“三张组合”游戏,对由相邻两数转化而来的“三张组合”的规则已经掌握

最新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车与斜坡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车与斜坡 游戏来源 在“汽车”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他们有的在地上开;有的桌上玩;有的在橱子台面上玩……孩子们相互议论着:“我的车在地上开得快,在桌子上有点儿慢。”“我和林心凡的车在桌子上和在橱子台面上开,速度不一样。”看来孩子对汽车的滚动与滑道的光滑程度很感兴趣,于是顺应幼儿的需要,我们特设计此区域。 预期目标1、探究不同的玩具汽车在不同的斜坡或 同样的坡面、不同光滑度的斜坡上运动的 不同现象。 2、对斜坡运动状况态感兴趣,体验探究的 乐趣。 图 片 材料投放 百宝箱(大长方篮子),里头投放了泡沫板,木板、塑料板、一条毛巾、几块塑料草坪,两辆玩具汽车。 游戏玩法1、按意愿选择玩具汽车放置不同的斜坡上,观察汽车下斜坡的速度。 2、在游戏中体验玩具汽车下坡与斜坡坡度及坡面光滑度之间的关系。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 吴东凯来到此区,他将一块泡沫板依靠在百宝箱的边上,拿起一辆又一辆的汽车放在坡上让其滑下来,又跑到活动室拿来了好几辆汽车,同样的方法反复地尝试,接着林子哲加入,他拿起塑料板,一边手撑着板成一个短短滑坡,另一边手将车放在坡上玩滑行游戏,一会儿他又拿起木板,运用同样的方法建起一个短坡。可是没多久他俩悄悄地离开了,选择了别的区域。活动结束后聊天,他俩告诉我:“手撑着很累,而且坡太短了,车子一下子就到地上,它们没有变化。”(吴东凯)“对呀,无论什么车,都能很快的滑下去,换个滑道结果也一样。”(林子哲) 分析:

活动中幼儿悄然离开是因为幼儿没办法固定坡高,手一直撑着很累;坡面粗细不明显,车子下滑结果都一样等原因激不起幼儿“玩”的兴趣,导致幼儿不能持续探究。 调整推进(图片)1、材料投放调整: a调整滑道:准备三个滑道(两个高度为40厘米左右,但滑道路面不一样,分别纸板材质面,塑料小草面;另外一个高度是他们的1.5倍,纸板材质面)b设计投放记录表 2、场地调整:由走廊移至活动室。 记录表三个滑道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观察: 吴东凯、林子哲选择了科学区,他俩将记录表和笔夹在板上。林子哲从冰盒里拿来轮子粗细不同的两辆玩具车,他拿起轮子粗糙的蜘蛛车放在高度为40cm的坡滑下去,又拿起轮子光滑的小汽车放在坡(同上)上滑下去,“哇呀,这辆汽车比蜘蛛车快。”随后他拿起插在板上的笔,在记录表(一)第一行的二、三列分别画粗糙轮子、光滑轮子,在第二行的二、三分别画着自行车、电动车;接着他又拿起蜘蛛车放在高矮不同的两道坡面为纸板的滑道上滑下,“呀,这个高高的坡滑得快。”并在记录表(二)第二列的第一、二行分别画蜗牛和兔子……吴东凯、宋禹锟、林心凡也加入游戏,他们一边玩一边记录,突然,吴东凯对林心凡说:“记录有点麻烦。”“是啊,我手要拿车,又要拿板,有点儿不太方便。”“好像都是快和慢嘢。”

幼儿园大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好玩的玻璃球》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好玩的玻璃球》(科学区) 年龄班:大班 游戏来源 在开展科学领域活动“斜坡滚物”中,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发现了球体相对于圆柱体和正方体而言能更快地从斜坡上滚动下来。他们找来了各种球体,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孩子们沉浸在“斜坡滚球”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游戏中,孩子们发现,球体有时能顺利地从斜坡上滚到坡底,有时滚到半坡的边缘就掉下去了。围绕 这个问题,孩子们展开了讨论:怎样才能让球体每次都能顺利地滚下坡?于是,“好玩的玻璃球”的游戏就此产生了。 预期目标 1、自主探究让玻璃球顺利滚到坡底的方 法。 2、能大胆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 图 片 看我的!这次,我不用到处捡球啦! 材料 投放 长木板、玻璃球、积木、记录纸、笔。 游戏玩法 1、自主选择材料搭建不同高度的斜坡。 2、与同伴合作探究,观察玻璃球在斜坡上 的运动轨迹。 3、思考:如何不让玻璃球在半坡就滚下去? 游戏推进 一 : 观察 分析 现象观察: 材料刚投放下去,就吸引来了两个小男孩。他们分别搭了两个坡度差不多的斜坡,搭完后,滚球游戏开始了。刚玩几轮,星星的玻璃球就开始偏离中心滚到边缘掉下去。只见星星将手中的玻璃球一放手,就用双手在坡的两边挡住。可是,玻璃球还是会从没有手挡的空隙掉下去。这时,凡凡说:“要不,我们把坡搭高一点吧!”只见,他把原本是横着放的插塑立起来,坡度升高了,球的滚动速度也快了,这次 不用双手挡也不会从半坡滚下去了,两个孩子兴奋得直拍手。这时,凡凡又兴冲冲地从建构区取了几块积木,放在斜坡的两端当护栏,他说:“用这个做栏杆,玻璃球就不会往旁边滚了。”可是,玩了几次,他们又发现,玻璃球一到坡底就四处滚,他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案例:小木匠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小木匠 游戏来源 我园是一所新园,开学初我园在各个班增添了一些柜子,制作柜子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木板边角料,怎样将这些木板边角有效利用起来,成为孩子们区域游戏中的材料让孩子在与这些废旧板块的互动中获得发展?成为了我思考的一个问题。然而大班幼儿生性好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动手,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也指出“要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促进小手肌肉的发展,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旋、拧等。”因此,大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只限定在折、画、剪等技能上,对学习提高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技能也十分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旋等动作技能的发展,我在探索性活动区中设计了游戏“小木匠”。 预期目标1、知道螺丝、螺丝刀等工具的作用,能掌握正 确的使用方法。 2、能根据板块的厚薄、板块上洞的大小选择适 合的螺丝用工具将螺丝旋好固定在板块上。 3、能用螺丝将几块木板组合牢固,拼出各种图案、物品。 4、能用螺丝将木板有规律排列组合。 5、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等。图 片 材料投放1、4种不同大小长短的螺丝、螺丝刀、扳手等。 2、钻有不同大小洞的板块(不同大小、形状的板)若干 游戏玩法1、在将螺丝固定在单块板块上:根据板块的厚薄、洞的大小选择相应的螺丝,在板块上旋上螺丝。 2、板块组合:将几种不同形状、大小板块用螺丝组合起来。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在幼儿给板块上螺丝的第一阶段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份材料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小男孩。在材料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孩子们在看到这些材料时都问:“老师这个工具是什么怎么用?”方浩小朋友看过他爸爸使用螺丝刀,于是他尝试教同伴使用螺丝刀,大部分的孩子们在他的帮助下学会了怎样使用螺丝刀旋螺丝。孩子们将螺丝安在单块板块上时,大部分的孩子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材料,对洞的大小、板块的厚薄与螺丝大小长短等这些关系感知还不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幼儿在最初选择大小适合的螺丝时由于幼儿初次操作,大部分幼儿都没有观察板块上洞的大小就随意地拿一个螺丝试,发现螺丝旋不进去了于是就换另一型号的螺丝直到选到合适的螺丝。在选择螺丝的过程中还经常出现使用的螺丝太短了,当螺丝全部旋进板块时才发现螺帽没办法安了,于是又重新选择更长的螺丝。在使用螺丝刀旋紧螺丝和用扳手卸螺帽时也发现幼儿旋的方向不正确,经常出现螺丝旋不紧,螺帽旋不下来等问题。 当孩子们遇到这些问题时我发现孩子们没有气馁,他们会认真观察旁边的同伴操作向同伴学习,同伴间的互动、一次一次的尝试使他们解决了自己的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探索孩子们都能够很顺利地把螺丝安在单块板块上,知道了如何根据洞的选择适合的螺丝,知道了螺丝刀旋螺丝和用扳手卸螺丝的方向等,在活动中获取了相关的直接经验,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的能力。 分析:在此次活动中当孩子遇到种种问题时,作为老师我没有直接地去指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这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获取直接经验提供了机会,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他们通过多次尝试获取有关螺丝、板块厚薄、洞大小等特性的经验,对后面的操作提供了直接的经验铺垫。因此,孩子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是获取经验的有效通道。 调整推进(图片) 通过第一阶段的操作,我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够较好地正确使用螺丝刀、扳手,能够选择合适的螺丝固定在单块板块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兴趣,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整: 1、目标进行调整: A、提高幼儿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品质。 B、能用螺丝将板块进行组合,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及物品,

大班表现性活动区实例:《欢乐皮影小剧场》共5页word资料

大班表现性活动区:欢乐皮影小剧场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保持较高的兴趣,在语言表述上也比较清楚、连贯,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快乐地与皮影一起游戏。幼儿第一次表演皮影,对皮影舞 台及表演技巧的了解还不够,所以在表演中容易出现影像模糊、表演动作不连贯、操作杆掉落等情况,幼儿的创作欲望也因此受到影响。 调整 推进 (图 片) 1.幼儿准备方面。事先丰富幼儿关于皮影舞台的认识,引导幼儿探索光与影 之间的关系,通过互换表演的形式,幼儿在边表演边当小观众的过程中掌握到清 晰表演皮影的小技能。以平行的方式介入幼儿的表演中,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 让幼儿学会正确表演皮影。 2.材料投入方面。投放“快乐分享记录表”,引导幼儿将自己表演的心情体 验记录下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感想用图画或者口述(教师记录)的方法记录下 来,同时也把自己的困惑或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记录下来,在下一次游戏中争取 进一步改进。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 【活动观察】 幼儿对皮影舞台、皮影表演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游戏兴趣也随之增长。这一天,开翔、张泳、妍雅、翰霖四个小朋友选择了皮影小剧场,开翔和张泳先选择皮影表演起来,妍雅则跑到舞台前当起了小观众和小指挥员“小燕子看不见啦,要贴着布。”“”图图你太出来了,都快把布弄坏了。““我看到了开翔的图1图2

手啦。”……他们一边表演一边当起了小指挥。“这是我先拿的,我喜欢熊二。” “我先看到的,我要表演。”翰霖和张泳两个小朋友争吵起来了,原来他们都想表演同一个角色,后来妍雅让他们通过猜拳的形式轮流表演。“不要再表演爬树了,我们表演其它的内容。”翰霖提到,其它小朋友都同意了,于是他们一起表演了西游记的故事。 【活动分析】 在上一次丰富孩子知识经验与表演技能的基础上,幼儿已经能够较为流畅地表演皮影小故事,也具有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但在活动中,“材料单一、数量有限”大大地影响孩子的创作,也引发孩子争抢玩具的现象。“不要再表演爬树了,我们表演其它的内容。”这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原来在舞台上面有布置一棵树,幼儿在表演的时候经常把它当做舞台背景、表演道具,时间一久,幼儿的兴趣就逐渐降低了。“为何不投放更多的舞台道具呢?”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持,是幼儿游戏的工具,也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多变的材料能使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发挥出各种探索行为,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互为推进。 调整 推进 (图 片) 图3图4 1.幼儿准备方面。根据幼儿的需要,引导幼儿围绕“我喜欢的舞台背景”话 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结合美工区投放相关的制作材料及工具,如卡纸、打孔机、刻刀等,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舞台背景道具。 2.材料投放方面。我增加了“自制皮影、现代皮影、传统皮影”三种类型的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按数取物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按数取物 游戏来源 班上在吃点心前都安排每天本组的值日生分发好各组的餐具。发现每次都有幼儿数错数量,起初我以为是幼儿的不认真导致的,再一次数学活动中意外发现我班一些幼儿手口点数不一致。于是,我就在思考:要让幼儿学会基本的数数能力,解决现有状况,对今后的活动才能得到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数等概念的掌握,是在生活和游戏中逐渐学习的。所以我就在数学区投放了自制材料“按物取数”,让幼儿在生活中巩固数量对应的理解。 预期目标1.能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在操作中 感知1-10的数量关系。 2.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品质。 图 片 材料投放筷子、矿泉水瓶、各种大小不一的的若干。 游戏玩法1. 用手指逐一点出瓶子上的数量,并边数边说。 2. 用筷子夹出和瓶子点数一样多的豆子,放入。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按物取数”投放有一断时间了,刚开始总是有很多幼儿来到数学区争抢玩具“按物取数”。这次,尚洁小朋友,愉快地进入了数学区,玩起了游戏“按物取数”,游戏时她很认真地在操作,当她夹完后,并确认正确后,便离开了。 分析: 1.玩“按数取物”的幼儿在逐渐减少,有些幼儿已经忽视它了。 2.尚洁小朋友从进区到离开。可以看出通过游戏“按物取数”对他们点数有了很大进步。从本次孩子们的游戏表现来看他们对游戏“按物取数”从有趣变到无趣。说

明对他们已经不在有吸引力了,不能满足于孩子的现有水平了。 调整推进(图片)1.避免“按物取数”成为一次性玩具,提高幼儿的操作要求。如:瓶口变小,增加具有美观性、趣味性等图片作为点数物。 2.重点培养幼儿的耐心、专心的美好品质。 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瓶口发生改变、贴有动物卡片)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观察:尚洁小朋友看到了“按数取物”材料发生了变化,好奇的来到了数学区。随后思钦也来到数学区和尚洁一起玩“按数取物”。尚洁说:“你们看,好多小动物啊”思钦说:“对啊,豆子变成了绿豆、变小了耶”,后来听到思钦说:“你看,我比你快,我先夹完的。”尚洁的小嘴撅的高高的,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说:“你比我先夹的”。 分析: 1.从上一次发现孩子们玩“按物取数”游戏表现情况下,我对玩具做了调整。跟进主题《动物世界》把瓶子内贴动物卡片,这样不仅结合主题,并扩展了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如:“从幼儿的对话当中,他们对动物图像产生了兴趣。” 2.产生的话题,孩子们产生了对话,他们在交流、观察,幼儿的持续度更高了。如:“尚洁说:“你们看,好多小动物啊”思钦说:“对啊,豆子变成了绿豆、变小了耶”,后来听到思钦说:“你看,我比你快,我先夹完的。” 3.从本次游戏发现大班的孩子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了。如:尚洁输了不服气的表情和话语。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扣扣棋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扣扣棋 游戏来源 进入大班以来,孩子们就已经开始对棋类游戏产生了兴趣,在子越小朋友带来“五子棋”与同伴一起游戏之后,班级其他孩子也陆陆续续地从家中带来了“飞行棋”、“跳棋”“斗兽棋”等各类游戏棋。一时间,班级的棋类游戏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看着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与兴趣,我也给与积极支持,自制了一些棋类玩具投放到区角活动中供幼儿游戏,其中投放了利用塑料玩具扣自制成的——扣扣棋。 预期目标1.将相同特征的棋子接入棋局赢取筹码。 2.训练战略性全局思维,提高分析力和观 察力。 图 片 材料投放扣扣棋的棋子共有红、黄、蓝、绿4种不同颜色,各种颜色又有4种不同图案,总共64枚棋子;筹码若干。 游戏玩法1.幼儿2人合作玩游戏。 2.将所有棋子平均分配给玩家。轮流出棋,每一名玩家任意抽取1个棋子,轮流将棋子接入棋局。添加的棋子必须要保持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相同颜色或者相同的图案(抽出的棋子如果和棋盘上的棋子没有共同特征则可以换一个棋子)。添加棋子后连接在一起的同一颜色或同一图案的为一组棋。一组棋要有4个有共同特征的棋子连在一起,谁先添加成一组,获得一个筹码。最后谁的筹码多,谁获胜。 规则: A、轮流将棋子接入棋局。 B、添加棋子后连接在一起的有共同特征的为一组棋。一组棋要有4个有共同特征的棋子连在一起为一组。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孩子们对新投入的“扣扣棋”非常感兴趣。但几次游戏过后发现部分孩子们出现的争执,逸城说:“左以诺耍赖皮,他抽出的棋子如果不能接到我们的棋局中,他换棋子不是任意换棋子,而是每次都是挑他想要的。”左以诺说:“玩法里就是说可以换棋子的,规则里没有说不能挑。” 分析:在玩“扣扣棋”游戏中孩子们懂得全局思维,分析、观察,但在游戏前教师已经将所有的玩法和规则都做好预设和规定,不仅丧失了幼儿自我探索游戏玩法的机会,也使游戏变味。 调整推进(图片)第一次自由游戏后,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根据孩子们自己观察和遇到的问题,对活动区的材料进行了一些调整:1.材料调整:增加“扣扣棋”的底板颜色与形状,玩法不变的情况下棋子的共同特征增加(除颜色、图案有共同特征外还有底板的颜色和形状有共同特征),让幼儿在原有的玩法上自由探索棋子的新共性。 2.规则增加:棋子共同特征增多后,只能任意抽取换一次棋子。 材料调整后照片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观察:新材料投放后,孩子们能探究出还可以按底板的颜色和形状有共同特征来衔接棋,共同特征多了,孩子们接入棋子的选择更多,只能任意抽取换一次棋子的规则,适合新材料和游戏玩法。但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想法,小天对陈渤杭说:我不想给你搭桥,我下了第三个棋子,你就马上可以下第四个连成一组棋,就可以得到筹码了,我不就容易输了吗?”陈渤杭也说:“我也不想给别人搭桥,我想

大班 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小竹片大变身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小竹片大变身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许晓倩 游戏来源 最近幼儿园里在用竹席布置大环境,剩下了不少小竹片。老师开始思考:怎样把这些剩下的小竹片变废为宝?如果要变成区域材料,应该投放到哪个区呢?投放到区域里,孩子可以怎么玩呢?孩子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发展?有一次老师在整理竹片,龙坤看到了就说:“这些就像多米诺骨牌!”其他孩子还说,“可以做拼图”、“拼飞机”、“还可以造房子”……各种各样的建议越来越多,孩子们对这些竹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小竹片大变身”诞生了! 预期目标1.尝试将小竹片拼成各种有趣的形状。 2.能够创新不同的玩法,大胆发挥想象力 尝试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3.主动与同伴合作游戏,发现问题后能够 解决问题。图 片 材料 投放 小竹片若干小筐等 游戏玩法1.选取适量的竹片。 2.尝试将小竹片拼成各种有趣的形状。 3.乐于和同伴分享游戏经验。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刚开始孩子们对这些竹片的兴趣浓厚,但过了一会儿能力较强的孩子龙坤用竹片玩了几次多米诺骨牌之后便不想玩了,旁边的思远发现竹片两侧有两个可以穿过的小孔,于是对我提出了建议:“老师,如果用毛根穿过这些小竹片就可以串成一条项链了哦!“怡杉发现竹片的颜色太单一,便说:“我们也可以给小竹片穿上漂亮的彩色外衣啊!这样串起来的链子会更美!” 分析:原来提供给孩子的材料过于单一,只有原色的竹片,而且玩法局限,孩子只用到拼、叠的方法来操作,时间久了,兴趣自然减弱了。大班幼儿乐于创造创新,也喜欢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玩的过程中有孩子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想法并向老师建议提供更多材料来全新创造小竹片的新玩法,而且还可以为小竹片上色,使其更加美观,又增加游戏趣味性,这时我发现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孩子们不仅是游戏

幼儿园大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广场

大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广场 游戏来源 我在组织幼儿开展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中,突然有个孩子说刘亚楼将军广场有两座拱桥,幼儿便开始忙碌建拱桥,拱桥建好后许多孩子无所事事。有的幼儿说:“将军广场除了拱桥,我还去过文博园。”有的说:“我去过体育馆。”还有的说:“客家演艺中心、青少年宫,我都去过。”我便引导幼儿说:“那我们来建将军广场好吗?”孩子雀跃欢呼“好啊!”我的“正效介入”,使得游戏有了生成。刘亚楼将军广场是武平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文化休闲体育公园,它地处我园附近,在马头山公园脚下,是孩子们周末与节假日常去的地方。幼儿对将军广场主体建筑物及周边建筑物和主要道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收集到参加广场活动的照片、在广场音乐喷泉前的留影,同时在参观“文博园”、观看“客家演艺中心”的演出等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开展结构游戏“刘亚楼将军广场”。 预期目标1、尝试选择合适的建构材料和合理使用替 代物,运用交错、围合、垒高等技能,创 造性地表现将军广场的代表性建筑. 2、在游戏中乐于相互协商、分工、合作, 体验集体建构的乐趣。 3、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幼儿园周边环境美 的情感。 图 片 材料投放1、幼儿收集的牛奶罐、纸箱等。 2、实木积木、建构牌4个、幼儿游戏意愿表一张(我的计划)和号码牌人手一个、规划图一张、自制的花、草等。 3、教师用课件。 游戏玩法 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合理使用实心积木和辅助材料来引导幼儿用结构材料木质积木和辅助材料创造性地表现“将军广场”,按照“一场一馆一园一区”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的文博园、客家演艺中心、体育馆、青少年宫4座大型建筑物,并能运用简单的语言清楚地向他人介绍自

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铺地砖

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铺地砖 游戏来源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序的,如美丽的项链,好看的花边,围墙的栏杆……,诸如此类的东西很容易被幼儿发现和模仿,以往的排序活动都局限于桌面同一水平线上的,能否打破传统的排序形式,既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多维的排序方式,又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我尝试设计了地面游戏:铺地砖。 预期目标1. 尝试用2种以上颜色的方块进行简单的 排序。 2.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图形的多种 排序规律,探究新的规律。。 图 片 材料投放黑、白、红、黄、橙等方形卡纸,正方形格子底板,长方形地垫等。 游戏玩法两个幼儿分坐在长方形地垫的两端,在正方形底板上利用黑、白、红、黄、橙几种方形卡片进行颜色间隔的排序。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孩子们对铺地砖的兴趣非常浓厚。刚开始,老师把所有的材料都投放进去,煊煊和馨予很兴奋地在玩着,也很随机地将找到的材料随意地放在底板上,她们在比谁找得多,谁铺得快,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发生了争吵嘈杂的声音,也影响到了其他的小朋友。 分析:老师没有对投放材料的数量和色彩进行归类和预计,导致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将游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寻找材料上,铺好的地砖也没有规律,我在想该怎样让孩子既享受到游戏的愉悦又能进行有规律地排序呢? 调整推进(图片) 第一次游戏后,我组织孩子就游戏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谈话,根据孩子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调整:1.调整材料的数量,减少颜色的数量,只将黑白两种颜色投放进区域。2. 材料分类摆放,利于幼儿取放并节省孩子寻找的时间。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观察:材料调整后大大促进孩子们游戏水平的提高,单张单色间隔、双张单色间隔、以对角线为起点单排单色的排列方式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孩子们的巧手下,通过一周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已经能较快较熟练地利用两种颜色铺出各种各样的地砖。 分析:幼儿对两种颜色的排序方式已经达到了驾轻就熟的阶段,如何让幼儿对游戏保持着充足的兴趣又能让游戏水平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如果将游戏的材料和玩法进行调整,加大游戏的难度,是否会让孩子们对这个游戏有更高的兴趣,也能让游戏更具有挑战性呢? 调整推进(图片)调整:1.目标的调整:学习用红黄橙三种颜色进行创意铺地砖。 2.材料的调整:将黑白两色的卡纸换成红黄橙三种颜色。 ●游戏推进三: 观察分析观察:有了前面两种颜色为一组排列的知识经验,孩子们对于三种颜色的排列似乎更感兴趣,创意也更多了,他们很快找准了三种颜色为一组的概念,以三种颜色为一组进行单色单张的排序;颜色纵横交错的排序;横向单张单色排序、纵向单张三色的排序;四周围合的排序;由底板的中心向四周辐射排序。 分析:系列活动内容的不断深入,促使幼儿积极地解决问题,在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下,在实践与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实践,发现规律、认识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