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实验: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果酒制作

制作:邹霖

果酒的制作原理:

①果酒发酵的菌种: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为CO2和H2O(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并大量繁殖;缺氧时能进行酒精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C2H5OH和CO2(反应式:C6H12O6→2CO2+2C2H5OH)。

②果酒制作的原料:新鲜水果(自带:)白糖,酵母液,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4),注射器,记号笔等

③生长和发酵的环境条件:温度为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条件下;生活在偏酸环境中.

实验步骤:

1选取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称量,冲洗,除去腐烂、坏死部位及其枝梗,榨汁;

2将果汁转至容器瓶中,加入适量的白糖,加入适量酵母液,并迅速盖好瓶盖(密封)

3果酒放在室温下即可;

4定期观察果酒瓶中颜色,作好记录,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

5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与讨

论,同时对果酒中酒精浓度进行检测;

实验记录:

第一天

3月13日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第十天.............

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体会:

小组成员:郭安钢.邹霖.沈阔.曾悦

果酒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 组长: 组员: 一、实验目的: 掌握果酒发酵技术、澄清处理技术及产品分析。 二、实验内容: 1、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2、掌握果酒发酵技术; 3、果酒的澄清处理技术。 三、实验材料:新鲜葡萄一斤,玻璃瓶4个,75%酒精 四、原理: (1)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的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 ①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②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五、实验步骤: 1、清洗消毒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一斤,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3、将1/4左右的葡萄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其余3/4的葡萄用手挤碎(手上套塑料布,以防杂菌污染)。 4、将其装瓶(但注意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密封瓶口 六、对照实验: 七、实验记录: 实验起止日期:2013年5月7日~2013年5月17日

八、实验结果分析: 正常组酒精发酵大致于10月27日完成; 光照组酒精发酵大致与11月2日完成; 匀浆组酒精发酵未发现明显完成迹象; 小瓶组酒精发酵大致与10月23日完成。 九、品尝果酒: 小瓶组酒精含量最多 光照组酒精含量较多(第二),但味道比小瓶组要甜。 正常组酒精浓度较多(第三),味道是4组中最好的,颜色较深。 匀浆组虽有酒精味,但鉴于瓶内长毛,未品尝。 十、实验误差分析: 1、正常组及匀浆组的瓶子使用学校提供的瓶子,密封不严(如果将瓶子的玻璃盖换为胶塞盖效果会更好) 2、搅拌机里有杂菌 3、每次开瓶闻气味时,开口过大,导致杂菌进入。

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

高一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次考试都有相当比重。由于探究实验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使同学们在做这方面题时感到无所是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所涉及的实验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探究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探究实验的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六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问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问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作出假设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 A、实验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指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

高中生物《果酒的制作》优质课精品教案

《果酒的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果酒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的装置; (3)完成果酒的制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训练学生用简约的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果酒制作的原理; (2)进行实验操作并制作出果酒。 (3)设计并安装生产果酒的装置,学会控试验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讨论,幻灯直观教学 五、教具准备:自酿葡萄酒,简易葡萄酒发酵瓶,水槽,大烧杯,玻璃瓶,一次 性手套,葡萄,课件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引言 一、实验操作1、播放唐诗《凉州词》朗诵视频。 2、展示自家酿制的葡萄酒。并请学生观 色,闻香,尝味。 葡萄酒是怎样酿制出来的呢?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果酒的制作。 首先课件展示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 挑选葡萄清洗除去果梗沥干 学生观察葡萄 酒的颜色,闻气 味,品尝。 通过视频 和实物引入 新课,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 体增加教学 的直观性。

二、基础 知识 捏碎装瓶发酵过滤果酒 接下来我们用葡萄自己亲手酿制果酒。 步骤为:清洗→去梗→捏碎→装瓶→密封 →发酵→过滤→果酒 教师介绍各种实验工具的用途,然后布置 学生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教师做简要的点评,然后继续 介绍:发酵装置应贴上标签,注明操作者 和操作时间,然后放在18—25℃的环境中 发酵10—12天左右,每天要观察现象并 记录,并拧松瓶盖放气1—2次。 过渡:果酒的制作为什么要这样进行,这 与酵母菌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接下来我 们一起学习果酒制作的原理。 1、果酒的制作原理 (1)教师讲解:以“果→酒→无氧呼吸 →酵母菌→有氧呼吸→代谢类型→酵母 菌的分布、生长适宜温度、生殖方式→果 酒制作时控制的条件”为线索展开问题式 的教学。 果酒的“果”指什么?它们都含有哪 类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酒有哪些?它们都有 的关键成分是什么? 水果中的糖通过什么过程转变成酒 精的呢?那么是什么生物能进行无氧呼 吸将水果中的糖转化为酒精的呢?天然 发酵制作果酒时常常利用哪里的酵母菌 来进行发酵? C 6 H 12 O 6?→ ?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其实酵母菌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由于 学生分组进行 实验操作,分别 完成葡萄的清 洗、去梗、捏碎、 装瓶、密封的工 作。 学生自学“果酒 的制作原理”, 完成学案相关 内容。 学生分组一起 回答,同时核对 学案相关知识 的答案。 通过亲自动 手操作,培 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同 时培养学生 互助合作解 决问题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通过一 问一答的方 式,让学生 回忆学过的 知识,掌握 实验原理。

果酒果醋实验报告

课程学号姓名分数 国产50L发酵罐的使用 实验目的:了解发酵罐的使用方法以及调节控制参数 实验材料:国产50L发酵罐 实验1 发酵罐蒸汽灭菌系统及反应系统的使用(1)蒸汽灭菌系统的介绍 ①高温高压蒸汽对发酵罐的灭菌操作 ②高温高压蒸汽对发酵罐夹套的灭菌操作 (2)发酵罐罐体反应系统的介绍 ①发酵罐发酵参数的设定操作 ②发酵罐进样、接种和排污的操作 实验2 发酵罐使用前的清洗和各项参数的设定 ①发酵罐罐体发酵前先用5%的NaOH清洗,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 ②发酵罐发酵温度、时间、pH值、搅拌时的转速等参数的设定 芦柑果酒、果醋酿造条件的探讨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芦柑汁的防褐变和澄清处理的原理及方法;了解果酒果醋的基本过程 实验3 芦柑汁的防褐变和澄清处理 一.材料与仪器:新鲜芦柑;偏重亚硫酸钠;果胶酶;柠檬酸C 6H 8 O 7 〃H 2 O;碳 酸氢钠NaHCO 3 ;JYZ-A560榨汁机;PL-203电子天平器等。 二.实验步骤:选取个头饱满,色泽均一的芦柑,剥开,分离果皮、肉、瓤,除籽、榨汁,向果汁中添加适量偏重亚硫酸钠静臵1h,然后再分别用 8、16、32层纱布过滤。 三.实验方案: (1)研究不同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对芦柑汁褐变程度的影响,得出最适的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

课程学号姓名分数(2)分别研究果胶酶添加量、pH、温度、时间对芦柑汁澄清效果的影响,优化果胶酶的作用条件。 四.测定方法:(1)果汁澄清度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2)果汁可溶性固形含量(%)的测定采用折光法(3)果汁中果胶物质的定性检测采用酒精法(4)pH的调定 实验4 芦柑果酒发酵条件探讨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新鲜芦柑;酿酒高活性干酵母;白砂糖;偏重亚硫酸钠 Na 2S 2 O 5 ;碳酸氢钠;柠檬酸C6H8O7〃H2O;果胶酶。 二.实验仪器:JYZ-A560榨汁机;烧杯;玻璃棒;纱布;PL-203电子天平;HH-4数显恒温水浴锅;温度计;量筒;广口瓶;液封管等。 三.测定方法:温度计;pH测定:pH计;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手持糖量计。四.工艺流程: 复合果胶酶 ↓ 芦柑→预处理→榨汁→添加偏重亚硫酸钠→过滤→酶解→静臵澄清→调整糖度→调整pH→酒精发酵→过滤→装罐→杀菌→成品 ↑ 安琪酵母 五.实验步骤 1原料处理 选用成熟度高、无腐烂、个头饱满、色泽均一的新鲜芦柑为原料,剥开,分离果皮、肉、瓤,尽量去除籽、白皮层和囊衣。 榨汁:采用榨汁机对处理后的芦柑进行榨汁。 防褐变处理:按照0.05g∕L的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将其加入榨得的芦柑果汁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防止芦柑汁发生褐变。 过滤:将芦柑汁分别经4层、8层、16层、32层纱布过滤。

高中生物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学科生物年级高一填写通知单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 细胞 演示或分组分组 实验时间年月日午第节 实验班级高一()学生 数 分组数28 授课 教师 实验仪器、材料或药品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实验情况良好安全情况 安全 仪器损坏 及处理意见 无 仪器质量 情况及改 进意见 暂无 实验教师(签名) 授课教师 (签名) 实验记录单 学科生物年级高一填写通知单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 蛋白质的鉴定 演示或分组分组 实验时间年月日午第节 实验班级高一() 学生 数 分组数28 授课 教师 实验仪器、 材料或药品 苹果或梨,花生,鸡蛋清或豆浆,斐林试剂,苏丹III染液 或苏丹IV染液,双缩脲试剂 实验情况良好 安全情况 安全 仪器损坏 及处理意见 无 仪器质量 情况及改 进意见 暂无 实验教师 (签名) 授课教师 (签名)

实验记录单 学科生物年级高一填写通知单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观察D N A和R N A在细胞 中的分布 演示或分组分组 实验时间年月日午第节 实验班级高一()学生 数 分组数28 授课 教师 实验仪器、材料或药品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火柴,酒精灯,镊子,吸水纸,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蒸馏水。 实验情况良好安全情况 安全 仪器损坏 及处理意见 无 仪器质量 情况及改 进意见 暂无 实验教师(签名) 授课教师 (签名) 实验记录单 学科生物年级高一填写通知单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 粒体 演示或分组分组 实验时间年月日午第节 实验班级高一() 学生 数 分组数28 授课 教师 实验仪器、 材料或药品 新鲜的黑藻叶(或菠菜叶、藓类的叶等),人的口腔上皮细 胞,滴管,镊子,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 微镜,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蒸馏水 实验情况良好 安全情况 安全 仪器损坏 及处理意见 无 仪器质量 情况及改 进意见 暂无 实验教师 (签名) 授课教师 (签名)

果酒的制作实验报告

《果酒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在生活中我们能享受的很多多美味的食物要归功于发酵这个了不起的技术。最常见的莫过于馒头了,蒸馒头时通常都会先把揉好的面团放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发面,实际就是一种传统的发酵过程。另外像国外传进来的面包不过是添加了各种佐料的烤馒头而已。有了美食,我们还要美酒相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葡萄美酒等果酒的一些基本知识。 据资料介绍,我们国家在黄帝时代就已开始酿酒了,之后在各种文献甚至医书中都有对酒的介绍。酒不仅可以作为人们宴会时助兴之用,还具有相当的养生保健功能,果酒在酿造过程中,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被很好地保存,大大提高了原果液的营养价值,而且黄冈地区各个区县都有自酿酒品的文化,且麻城木子店地区的老米酒在本地区小有名气。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1)说明果酒的制作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的方案和装置 (3)学会果酒的制作过程 2.实验原理 (1)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 (2)发酵需要适宜的条件 在缺、℃左右(一般将温度控制在℃)、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大量繁殖,进行酒精发酵。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传统的葡萄酒酿造,都是采用自然发酵的工艺。所谓自然发酵,就是葡萄破碎入罐以后,不人为地添加任何菌种,靠葡萄本身携带的自然界的酵母菌,在葡萄浆或分离后的葡萄汁里自发地繁殖,最终发酵成葡萄酒。 3.材料用具 新鲜葡萄、新鲜梨等水果,学生自备的果酒发酵装置 附:学生自己设计果酒发酵装置图 4.方法步骤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种群落的演替 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2021年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实验材料:新鲜西瓜半个,新鲜的酵母,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纱布 二、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①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缺氧,呈酸性的溶液中,酵母液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三、实验步骤: 1、清洗消毒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将西瓜表面洗净,在消过毒的环境下将西瓜切成块; 3、将切好的西瓜放入榨汁机中,榨汁。 4、用纱布将西瓜汁过滤除去渣滓,装入事先清洗消毒过的矿泉水瓶,再加入适量酵母菌,密封瓶口。装入的西瓜汁不宜超过瓶子体积的2/3; 5、将瓶子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发酵;

6、定期观察果酒的颜色,是否出现气泡等情况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果酒的瓶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 7、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与讨论。 四、实验记录与结果 1、将西瓜汁静置一天后,发现矿泉水瓶膨胀,瓶内产生气泡。 2、放气时,大量气体逸出,带有果香味与酵母菌发酵的味道。 3、7天以后瓶内气体产量逐渐减少,放气频率下降。有酒味。 4、10天后,果酒基本酿好,有浓郁果味与酒味。 五、实验注意事项总结 1、榨汁机、发酵瓶、纱布等实验用具应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或出气口,不要完全揭开瓶盖或出气口。 2、应当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因为温度对酵母菌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酒精的消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3、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发酵液被对果酒有害的微生物污染,以至果酒变质。如充气和排气时不要完全拧松和拧紧排气口。

生物选修一果酒果醋制作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的制作(酒精发酵) 1、酵母菌的基础知识 (1)真核或原核?代谢类型(营养方式+呼吸方式) (2)呼吸场所及反应式? (3)繁殖方式? (4)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 C6H12O6+6O2+6H2O 酶6CO2+12H2O+能量(有氧) C6H12O6 酶2C2H5OH+2CO2+能量(无氧) 思考:从果酒制作的原理上分析,有哪两大因素会导致最终酒精的含量低? (1)发酵前期,若氧气供应不足,则酵母菌数量少,产生的酒精少。 (2)发酵后期,若发酵罐密封不严,则影响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少。 1、为何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解释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先来水后来酒”现象? “先来水”指发酵初期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中有水;“后来酒”指氧气耗尽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

特别提醒: 1)葡萄皮上除酵母菌外,还有其他杂菌,但它们一般不引起污染,为什么?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生长繁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2)红色葡萄酒的颜色为何呈深红色?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3)酒精的检测方法? 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 二、果醋的制作(醋酸发酵) 1、醋酸(杆)菌的基础知识 (1)真核还是原核生物?代谢类型? (2)呼吸方式、场所? (3)繁殖方式? (4)菌种来源? 3.发酵条件的控制: 思考:变酸酒表面的菌膜是什么?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气体需要充足的氧气 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不能 三、果酒果醋制作过程 四、发酵装置 (1)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①为__充气口_,用来充入无菌空气②为排气口,用来排出CO2 ②用曲颈管的 作用:防止空气中微生物污染。③为_出料口_,便于取样检测。 (2)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①制果酒时,应:关闭充气口②制果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3)注意充气 管、排气管插入位置(4)葡萄汁装入量为何留1/3?①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耗尽氧气后酒精发酵②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 造成发酵液溢出。 1、你认为是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防止葡萄汁流失及污染 2、冲洗葡萄时勿反复冲洗,原因? 冲洗过多,会使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产品酒精含量下降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菌种 (1)主要菌种:毛霉白色丝状真菌,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其他菌种:青霉、酵母、曲霉等。 (3)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毛霉孢子,现代的腐乳生产呢?看视频《舌尖上的北京》北京人也好重口味2.原理: 二、腐乳制作流程: 三、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 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涮干净后要用沸水__消毒___。 2、装瓶时,操作要_迅速小心_。加卤汤后,要用_胶条____

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4)不要看着桶内的小球抓,要随机去摸,且顺便搅拌一下,以增大其随机性,用双手同时去两个桶内各抓一个。 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动物的睾丸(精巢),植物的雄蕊(花药)不宜选择动物的卵巢,植物的雌蕊。(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2)睾丸(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5、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答:观察是否有同源染色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 答:MI中期:同源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MII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 MII后期:着丝点分裂 ﹡实验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P88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4)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注意辨认哪些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3、现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4、讨论: (1)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分配到细胞两极 (2)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是:洋葱(2n=16)、大葱(2n=16)、蒜(2n=16)、蚕豆(2n=12)。实验中应先培养出根再低温诱导处理,因为未生出根前进行低温处理不利于其生出不定根。 ﹡实验四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P91 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原理: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出现。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特点。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 方法: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3.如果调查某病的遗传方式,则要对患病的家族群体进行调查统计。 4.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 步骤:组织问题调查小组→确定课题→分头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某种遗传病的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 100% 计算公式:发病率 ===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分类 教 材 实 验 考 纲 要 求 显微观察类 (1)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显微镜 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高倍镜的使用 2.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等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了解这些实验所需材料的特点、试剂的作用 3.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实验进行恰当评价并设计完善实验方案 验证鉴定类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相关试剂的作用 2.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模拟类 (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 系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掌握模拟实验和调查实验的实验目的,开 展实验的步骤及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2.掌握调查、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类(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 吡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doc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材料: 新鲜西瓜半个,新鲜的酵母,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纱布 二、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①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O6+6O2→6CO2+6H2O;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O6→2CO2+2C2H5OH。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缺氧,呈酸性的溶液中,酵母液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三、实验步骤: 1、清洗消毒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将西瓜表面洗净,在消过毒的环境下将西瓜切成块; 3、将切好的西瓜放入榨汁机中,榨汁。 4、用纱布将西瓜汁过滤除去渣滓,装入事先清洗消毒过的矿泉水瓶,再加入适量酵母菌,密封瓶口。装入的西瓜汁不宜超过瓶子体积的2/3; 5、将瓶子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发酵; 6、定期观察果酒的颜色,是否出现气泡等情况的变化,并记录下

来;果酒的瓶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 7、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与讨论。 四、实验记录与结果 1、将西瓜汁静置一天后,发现矿泉水瓶膨胀,瓶内产生气泡。 2、放气时,大量气体逸出,带有果香味与酵母菌发酵的味道。 3、7天以后瓶内气体产量逐渐减少,放气频率下降。有酒味。 4、10天后,果酒基本酿好,有浓郁果味与酒味。 五、实验注意事项总结 1、榨汁机、发酵瓶、纱布等实验用具应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或出气口,不要完全揭开瓶盖或出气口。 2、应当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因为温度对酵母菌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酒精的消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3、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发酵液被对果酒有害的微生物污染,以至果酒变质。如充气和排气时不要完全拧松和拧紧排气口。

高中生物果酒及果醋的制作导学案

实验五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酒的制作原理 (1)菌种: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①代谢类型:兼性厌氧型。 ②发酵的温度:25~30_℃左右。 (2)发酵原理: ①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②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菌种:醋杆菌,是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2)反应简式:C2H5OH+O2―→CH3COOH+H2O。 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 1.实验流程 2.发酵条件[填表] 果酒制作果醋制作温度25~30 ℃30~35 ℃ 时间2~3 d 2_d 通气先通气后密封,或预留约1/3的空间始终通气 1.如图为制作葡萄酒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瓶应放在30~35 ℃的条件下 B.葡萄浆的装量不要超过发酵瓶容积的2/3 C.装水的弯曲玻璃管既可排气,又可防止杂菌污染 D.整个装置事先应清洗干净并晾干 解析:选A 酒精发酵的温度为25~30 ℃。 2.某一酒厂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检测时发现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B.加新鲜培养基 C.加缓冲液D.隔绝空气 解析:选D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若其数量适宜却不产生酒精,说明该环境适合菌体繁殖,为需氧条件。应采取的措施为隔绝空气,让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以产生酒精。 核心要点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果酒制作与果醋制作原理的比较 果酒制作果醋制作 发酵菌种酵母菌醋杆菌 菌种来源传统的葡萄酒酿造采用自然发酵,菌种主 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购买醋杆菌的菌种或从食醋中分离醋杆菌 发酵条件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 ℃30~35 ℃ 时间2~3 d 2 d 氧气初期需氧,后期不需氧始终需要氧 pH 最适pH为4.5~5.0 最适pH为5.4~6.0 反应式①在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 6CO2+6H2O ②在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 +2CO2 ①氧气、糖源都充足时:C6H12O6+2O2―→ 2CH3COOH+2CO2+2H2O ②缺少糖源时:C2H5OH+O2―→CH3COOH +H2O [题组冲关] 1.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材料:新鲜西瓜半个,新鲜的酵母,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纱布 二、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①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 C6H12O6+6O2→6CO2+6H2O;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缺氧,呈酸性的溶液中,酵母液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三、实验步骤: 1、清洗消毒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将西瓜表面洗净,在消过毒的环境下将西瓜切成块; 3、将切好的西瓜放入榨汁机中,榨汁。 4、用纱布将西瓜汁过滤除去渣滓,装入事先清洗消毒过的矿泉水瓶,再加入适量酵母菌,密封瓶口。装入的西瓜汁不宜超过瓶子体积的2/3; 5、将瓶子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发酵; 6、定期观察果酒的颜色,是否出现气泡等情况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果酒的瓶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

7、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与讨论。 四、实验记录与结果 1、将西瓜汁静置一天后,发现矿泉水瓶膨胀,瓶内产生气泡。 2、放气时,大量气体逸出,带有果香味与酵母菌发酵的味道。 3、7天以后瓶内气体产量逐渐减少,放气频率下降。有酒味。 4、10天后,果酒基本酿好,有浓郁果味与酒味。 五、实验注意事项总结 1、榨汁机、发酵瓶、纱布等实验用具应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或出气口,不要完全揭开瓶盖或出气口。 2、应当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因为温度对酵母菌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酒精的消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3、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发酵液被对果酒有害的微生物污染,以至果酒变质。如充气和排气时不要完全拧松和拧紧排气口。

高中生物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高中生物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实验报告纯净水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证明氮元素为黄瓜苗的必备元素。 【实验原理】 植物所吸收的氮素主要是硝酸盐(no3-)和铵(nh4+),也可以利用某 些可溶性的含氮有机物,如尿素等。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此外,氮存在于核酸、磷脂、叶绿素、辅酶、植物激素和多种维生素(如b1,b2,b6,pp等)中。由于氮作为组成植物体中许多基本结构物质的组分,对植 物的生命活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氮又称为生命元素。氮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氮时幼叶向老叶吸收氮素,老叶出现缺绿病。严重的情况下老叶完全变黄枯死,但幼叶可较长时间保持绿色。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少,花少,籽实不饱和,产量低。 【材料用具】 1.两株生长健康的黄瓜苗; 2.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其中a种肥料含有氮元素,b种肥料不含有氮元素,a、b两种肥料其他性质相同。 【方法步骤】 1.在相同正常自然生长条件下,向两株黄瓜苗分别长期施

用上述a、b两种肥料; 2.观察一段时间后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 施用b种肥料的黄瓜苗的黄瓜叶片发黄,植株矮小,而施用a种肥料的黄瓜苗无此症状。 【实验结论】 氮元素为黄瓜苗的必备元素。 【思考质疑】 氮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陈奕君高一(6)班 第二篇:生物调查报告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息息相关,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今天,我们跟随着老师在学校中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调查校园生物种类调查目的:(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1、了解学校及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记录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调查笔记。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等方法步骤: 1、设计调查表:设计合理的调查表 2、分组:以5为人为一组,确定一个人为组长 3、选择路线:由学校大门前开始,经东边绕过办公楼、教学楼进入操场,边观察边记录,最后由学校西边回到大门口。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不同的

果酒与果醋制作实验报告

果酒与果醋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中,酵母液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的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果酒与果醋,并掌握其原理。

实验器材: 新鲜水果苹果、葡萄、梨等,白糖,酵母液,白醋,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或者是罐头瓶,注射器,纱布,记号笔等 实验步骤: 1、选取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称量,冲洗,除去腐烂、坏 死部位及其枝梗,榨汁; 2、将果汁转至容器瓶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按每一千克水果中加入大约 100ml的酵母液的比例,往容器中加入酵母液并迅速盖好瓶盖(果酒的制作);榨取的汁液与白醋以1:1的比例混合,并用2~3层纱布盖住瓶口(果醋的制作); 3、果酒放在室温下即可,果醋放在32℃左右恒温培养箱中,以保持发酵 菌的最适发酵温度; 4、定期观察果酒与果醋瓶中颜色,是否出现气泡等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下来;果酒的瓶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 5、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与果醋,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 面进行评价与讨论,同时对果酒中酒精浓度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 1、我们组的果酒与果醋做得都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很浓,其中未榨汁的梨酒的酒味最浓,喝了两三口后脑袋就有了发热的感觉;果醋的醋香味也很好,品尝了的组员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甲基绿试剂),RNA 红色(吡罗红试剂)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