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钟山记课堂练习学生卷

石钟山记课堂练习学生卷

《石钟山记》课堂练习2011、5

一、文字梳理

《水经》1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2。”郦元以为3下临.4深潭,微风鼓.5浪,水石相搏.6,声如洪钟7。是说8也,人常疑之。今以.9钟磬10置水中,虽.11大风浪不能鸣.12也,而况.13石乎!至唐李渤始.14访.15其遗踪16,得双石于潭上,扣.17而聆.18之,南声函胡19,北音清越20,桴止响腾21,余韵徐歇22。自以为得之.23矣。然是说也,余尤24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25,何哉?

1、《水经注》作者为朝代的

2、3、4、5、6、

7、8、9、10、11、

12、13、14、15、16、

17、18、19、20、21、

22、23、24、25、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1六月丁丑2,余自齐安舟3行适4临汝,而长子迈将赴.5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6得观所谓.7石钟者。寺僧使.8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9。余固.10笑而不信也。至莫.11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12壁下。大石侧立13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14欲搏.15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16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17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

鹤也。余方心动18欲还,而大声19发.20于水上,噌吰21如钟鼓不绝。舟人22大恐。徐而察之23,则山下皆石穴罅.24,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25而为此26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27,可坐百人,空中28而多窍.29,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30之声,与向.31之噌吰者相应.32,如乐作.33焉。因.34笑谓迈曰:“汝识之乎?3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元丰七年是纪年法

2、六月丁丑是纪年法

3、4、5、6、7、

8、9、10、11、12、

13、14、15、16、17、

18、19、20、21、22、

23、24、25、26、27、

28、29、30、31、32、

33、34、35、

余固笑而不信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洪如钟鼓不绝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款坎镗嗒之声,与向噌洪者相应,如乐作焉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1,而臆断2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3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4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5虽知而不能言.6。此世所以7不传也。而陋者8乃以斧斤考9击而求10之,自以为得其实10。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11,而笑李渤之陋.12也。

1、2、3、4、5、

6、7、8、9、10、

11、

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文言知识归纳

1、词类活用:圈画活用的字词,并作分析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而此独以钟名

C.桴止响腾

D.目见耳闻

E.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古今异义:

A.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古义今义

B.虽大风浪虽:古义今义

C.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古义今义

D.将入港口港口:古义今义

E.空中而多窍空中:古义今义

F.余方心动欲还心动:古义今义

G.有大石当中流当:古义今义

H.与风水相吞吐风水:古义今义

3焉的用法:

A.例:心不在焉。

B.例: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D.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

E.例:硿硿焉。

4、通假字

A.南声函胡:

B.至莫夜月明:

5、句法:

①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②此所以不传也。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得双石于潭上。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⑥而大声发于水上

⑦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⑧得双石于潭上

三、综合练习

(一)用课文原话回答问题。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2.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

3.第三段的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二)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三)一词多义的辨析

1.鼓

①微风鼓浪()

②噌吰如钟鼓不绝()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莫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发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⑤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水何澹澹()

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豫州今欲何至()

6.云

A.《水经》云:

B.盖大苏泛赤壁云

C.云是当为何伯妇

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E.水面初平云脚低

F.世皆谓之天门云

7. 至

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客初至,不冠不袜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E.至唐李渤始防其遗踪

F.至莫夜月明

8. 察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D.虽欲强聒,终必不见察

E.明察秋毫

9. 乐

A.如乐作焉

B.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C.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D.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E.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F.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10.绝

A.噌吰如钟鼓不绝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C.佛印绝类弥勒

D.满座宾客莫不伸颈……以为妙绝

E.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F.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

G.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H.今杀相如,绝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J.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5.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五)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访其遗踪访,寻访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坐船;适,到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通“暮”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几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鼓动,动词

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读yí,遗留,动词C.汝识之乎识,认识

D.余固笑而不信也固,本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4.选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

A.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

..而多窍

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

..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

5.根据翻译的要求,译出下面五个句子。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6.填空。

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宋代著名文学家。其散文与并称“欧苏”,其诗与________并称“苏黄”,其词与并称“苏辛”,是________词派的创始人。

7.用原文里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的认识是什么?

(2)苏轼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

(4)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和认识的是哪一句?

(六)阅读与鉴赏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2.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3.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4.对这一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和听到的景象令人恐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振动。

B.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

C.汝识之乎识:读作shí,知道。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几乎。

6、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周景王之.无射也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C.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D.今以.钟磬置水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C.文中标明了四处“笑”,其中①④的“笑”都是针对李渤观点的,有否定、嘲笑之意;而③处的“笑”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D.作者以探究石钟山命名为由来提出自己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敢于探索的主张。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合作考察。

8、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彭蠡(lǐ)栖鹘(hú)颧鹤(guàn)噌吰(zhēng)

B、钟磬(qìng)穴罅(xià)磐石(bān)磔磔(zhé)

C、桴止(fú)夜泊(b?)无射(yì)汝识之乎(zhì)

D、莫夜(m?)穴罅(xià)铿然(kēng)镗鞳(tāng)

9、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水石相搏(击)舟行适临汝(往)

B、下临深谭(面对)虽知不能言(说)

C、扣而聆之(听)余方心动欲还(心里有所感动)

D、桴止响腾(上升)自以为得其实(真相)

10、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李渤的看法“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人觉得恐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12、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13、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15、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北音清越

C、长乐王回深父

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8、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彭蠡之.中有石钟山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于是余有叹焉.

C、至莫.夜月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微风鼓.浪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大石侧.立千尺

D、扣而聆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0、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偏向何义。

A.不知其浅深()

B.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毫无动静()

E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F.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七)阅读下列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曾国蕃《石钟山名考异》)

(乙)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最上层,则昏暗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舟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亦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清·彭雪琴所见,记在俞樾的《春在堂随笔》中)

(丙)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滨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份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摘自《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湖口石钟山》)

1.请为甲文加标点。

2.解释乙、丙文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

(1)烛()(2)蛇()

(3)滨()(4)穷()

3.为乙文中划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

A.还是经过了它的门,只是没有进屋子。

B.经过它的门前,但还是未进去看过。

C.尚且经过了它的门前,而且未深入到房屋里。

D.像经过它的门前,但是未进入房屋里一样(没有看到真实情况)。

4.关于石钟山的命名,三文说法不尽相同,请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认为理由是

(2)乙文认为理由是

(3)丙文认为

5.根据《石钟山记》和以上摘选的三段小文,目前对石钟山的命名有三种看法,一是以

()命名,代表人物有();一是以()命名,代表人物有();一是以()命名,如()。

附:资料

一.怎样看待苏轼的看法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

确的。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三、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记载

1.李渤《辨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歌(应为“欹qī”之误,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应为“”之误)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这)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修订)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据《文苑英华》卷八三三)

2.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

丙午(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春,余过湖口,临湖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始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入其中,若献深珊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暗然。故钟之制,甬则震,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3、晚清俞樾《春在堂笔记》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1],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

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四、《石钟山记》的艺术特色(曾枣庄)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我们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苏轼曾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从来没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也是夫子自道。苏轼的文章,特别是这篇《石钟山记》,也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这四字确实把握住了本文的特点。

但是,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评这段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第四,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