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人格——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谈起

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人格——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谈起

第5卷第4期

2006年12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NANTONGVOCATIONAL&TECHNICALSHIPPINGCOLLEGEVol.5No.4Dec.2006

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人格

———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谈起

王新菊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化感悟对中华文化健全人格的构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寻。他以深厚的

人文素养,与中外古今的文化精魂在生命中撞击、遇合,实现着他所奉行的传承文化之使命。文章通过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两文的解读,深刻体味了余秋雨先生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探寻健全文化人格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人格;文化传承;使命

中图分类号:I20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91(2006)04-0001-04

收稿日期:2006-09-21

作者简介:王新菊(1965—),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散文领域最为轰动的莫过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在华文世界的风靡和由此引起的广泛关注。对此,赞之者称之为“可疗文坛时疾,什么叫修养,什么叫高尚,什么叫文

章,《文化苦旅》的每一篇都会给你答案”,[1]余秋雨的散文呈示出“中国文化的深沉,中国人的坚忍美德,

像美丽的檀香木,飘逸着清香。”[2]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不解风情’、‘煞风景’的俗人,不知是因为缺乏

艺术感觉,还是出于某种毫无真正的学术精神的‘学术冲动’,甚至是摆不到桌面上来的‘酸葡萄心理’,对余氏提出了种种批评。这些批评,或从其笔下史实的一些瑕疵或‘硬伤’入手,或苛求其观点不新或错

误,看似颇有道理,其实不通。”[3]很显然,对于任何一个留意人类文化发展,特别是关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

的学人来说,不可能不思考余秋雨散文所显现的这一令人深思的文化现象。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进行认真剖视,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的交错、融合、碰撞,真切地体味到余秋雨先生对健全文化人格、发展中华文化的热切追寻。在多元化格局的今天,余秋雨先生能以自身深厚的学养和文学造诣,用游记散文方式,将学问和现代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他那深沉的笔调,带领我们移步换形,走进形态各异的古今中外的人文世界,从而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幅中国文化人艰苦寻觅民族健全文化人格的心路历程,以及历代文化人形形色色的人格层面,也凸现了余秋雨先生致力于追寻中华民族健全文化人格的一个优秀文化人的人文精神。

余秋雨的散文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博大的人文情怀探寻着健全的文化人格。其散文精华之处不在文本,而是潜伏在文本故事背景下的精神气质。离开了它,就找不到那种神韵。但有些批评者或诋毁者所指陈的余秋雨散文中的所谓瑕疵、“硬伤”等,几乎就集中在对它文本中如字、词的正确与否等等的阅读审查上,而对于文章的主旨是反叛人类,还是弘扬人性、关乎生命本真,在他们看来,似乎都可以忽略不在意的。对此,田崇雪在《散文到底该怎样读》中指出,“对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说恐怕也是在所难免的。钱钟书先生就为四大名著看过不少‘硬伤’,但古往今来没哪个读者去为他们较真。”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山居笔记?自序》中也“通过对学术研究与散文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态差异的分析,剖白了自己从书斋研究走向艺术

创作的心态变化,以一种亚学术的形式回答了社会上对他散文创作中的误解或曲解”[4]:“散文的句式也不

同于论文,散文中可以说“王阳明掀动了董仲舒的衣衫”,批评家若一味地指陈他们两人不在同一个时代,犯了常识性的错误,那就说不清了。”“不喜欢某些名诗而偏偏喜欢一首不太有名的诗,这在我是经常有的

2006年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事。在诗句间猜测诗人的偏爱,正是散文写作的自由之处。如果这种猜测已被大量的证据所证实,那就只能写论文了。”散文创作,正如余秋雨先生以自己的体会所作的解释那样,它具有一定的文学品性,可以借题发挥,可以激情洋溢。由此,我们就“应当用文学的眼光去观照,用艺术的标准去衡量,拿美学的尺度去评判,而不应该用考据学的冬烘去证实。因为艺术,真正的艺术,应该说只有美丑,没有对错。”[5]作为读者,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坐下来,在各种优良或不优良的文化都非常复杂地呈现在你的生命中时,能够以包容的心态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资源,不断修炼、挖掘自己,充实心灵。用心去感受余秋雨先生为我们所奉献的精神大餐,去品味他的文本创作中那永远也品咂不尽的重塑中华文化人格的文化良知、苍凉人生,以及高贵与脆弱之文化人格这一内涵。

余秋雨先生从学术研究到文学创作,始终以一个文化人的良知,为构建健全的中华文化人格苦苦寻

《乡关何处》、

《流放者的土地》……一直都在重复《阳关雪》、

觅。从《道士塔》、

《西湖梦》,到《笔墨祭》、

一个主题:在民族文化与人类尊严面前,任何缺少良知的文化都必将是软弱,重新构建文化良知,健全国人的文化人格十分重要且迫切。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山居笔记?自序》中曾这样表述过创作的心路历程:“……每座城市的华人要求我讲的讲题,永远有关中华文化的命运和前途,静静的忧伤,隐隐的期盼,浮现在所有听讲者的脸上。”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同声相应、荣辱与共的中华文化情结,推动作者跋涉千山万水,探寻真正健全的文化人格。后来在《借我一生》和《山居笔记?小引》中都更为真切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中国急需真正的文化精英,好弥补我们在终极关怀、人文精神、高层思辨、准确论证、专业学理、

“儿子一旦经历了这种对话,也就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这种强创新实验等方面的一系列历史性的缺损”,

烈的文化使命感,促使余秋雨先生放弃舒适的生活,踏上漫漫文化苦旅之途,以自己激情飞扬的文笔写下

《山居笔记》等系列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字里行了深情关注、热切寻找中华健全文化人格的《文化苦旅》、

间散发出来的悠远历史意境,来自中华文明的沧桑美感,以及文化省思和文化人格的探讨,触动着千万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灵。

余秋雨的散文以文人的文化良知追寻着高贵的文化人格。余秋雨先生之所以“远离城市,长途跋涉,

“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就是为了如他在《台湾演讲》中所表达的一样:

人格学校”。作为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作过全方位的深入体察与辨识的知识分子、学

—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者,余秋雨先生对中国知识分子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

败,以及他们所遭遇的文化黑幕作了深度剖析,亦对他们自身的不足、缺点进行了冷峻的反省。他为他们护卫民族精神之火而折服,痛斥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与精神的“牢笼”,忧惧文明之火熄灭。

面对敦煌古道上的道士塔和被破坏殆尽的文化瑰宝,这位具有深厚人文修养的学者义愤填膺地喊出了“我好恨!”这一涌溢着崇尚文明文化人格热流的饱含深情的心声;来到早已名扬天下的莫高窟,他用自

—莫高窟壁画的精魂之美:自然、精神、艺术、人性的美;踏入身内心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勾画出中华文明——

《柳侯祠》,余秋雨先生又以其灵魂之笔为人们勾画出了一部中国传统知识精英的个人命运史和高尚文化人格追索历程:被贬永州十年的灾难使柳宗元“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然对话。”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写出了凝聚着高峰性构建的《永州八记》等,昭示了中国文人在远离政治漩涡的喧嚣气息之后,反能获得一份相对的宁静,思考生命的真正意蕴,获得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见解,从而使生命得到升华,发散出强健持久的人格力量。十年后的再遭贬谪使柳宗元显示出更为难能可贵的优秀文人的文化人格:没有被环境所压服,却相反发出了特有的光彩:走过屈原自没的汩罗江回来了,挖井、办学、修寺庙、放奴婢……“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见的实情作出,并不考据任何政治规范;作了,又花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文采斐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6]27柳宗元比照着人心,净化人的灵魂的“政绩”,真正体现了他的个性魅力和人格力量。这一高贵的人格力量所显现的人性之真也在一群被流放东北的文人身上:“最让人心动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

王新菊: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人格

第4期3

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7]88;

“这些在生命的边界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做了某种悲剧性的人也在魏晋文人身上:

格奠基……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代价,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在他们的血统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传代者,但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他们的精神酷刑中开始屹然自立。”[7]298面对文明进程中的灾难,秋雨先

“灾难,对常人来说也就是灾难而已,但对知识分子来说就不一样了”[6]29,生弘示着知识分子的人性之光:

它能净化知识分子,尤其是优秀的文化人。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余秋雨先生就是这样以他的文化良知和责任寻觅并构建着他所崇尚的理想的高贵文化人格,也找到了他所要追寻和弘扬的健全的中华文化人格。

在追寻中华文化中高尚文化人格的同时,余秋雨先生也对一些逼仄萎缩的文化生命表示了深深的遗憾和批评。在《十万进士》中,他把中国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下的病态人格进行了深刻透析,尤其是他看到了科举制度给中国招来为数可观的文化大师的同时也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噩梦,以及导致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急遽退化。对于那个在西湖边看似大彻大悟、隐逸超脱的林和靖,余秋雨先生认为是不值得

“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称赞的,因为这种自卫和自慰,会导致群体文化人格的日趋黯淡,

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6]131。通过《西湖梦》,他对中国文化中人格的复杂性进行了比照性梳理,尽可能全面地再认识,在批判中呼唤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

在探寻健全文化人格的旅途上,余秋雨先生以旺盛的激情拥抱多元的文化生命。沿着中华文明的发展经脉,秋雨先生一路寻探,游三峡,历洞庭、庐山、青云谱、风雨天一阁、西湖、狼山脚下,甚至牌坊、废墟,只是想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寻觅到一种适合中华文化土壤的健全的个体生命:可以是叛逆的,如李白、王昭君、屈原那样能奏出自强精神之歌的灵魂;可以是率性纯洁的嵇康式文人,为文化和信念献出生命,传递文化;可以是历经风雨的天一阁中范钦那样具有“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而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所显现出来的刚正不阿的健全人格;也可以是看似疯癫实具强烈生命激情的《青云谱随想》中的徐渭、朱耷们……正是作为一个对自己民族文化品格深切关注的文化人的独特感悟,才使得余秋雨先生找到了这些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因为“中国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6]51。不管任何时代,旺盛的生命力的前提是多元化。尤其是思想和文化必须有多种格调,多种情趣,多种光芒,多种生命方式,才能构建出我们丰富多彩的空间。

面对洞庭湖,他从范仲淹的忧乐观中体悟到了中国文人应有更为宏阔的人生意识和更宽广的胸怀,认为像吕洞宾那种具有异端气质的生命会给中华文化的经脉注入更为强劲的生命力;踏上庐山,他从中国宗

—东林寺、简寂观和大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李白、苏东坡他们在庐教文化的两个重要的精神栖息点——

“文人总未免孤独,愿意找个山水胜处躲避起来;但文化山的足迹中,深刻领悟并传达出中国文人的心路:

的本性是沟通和被理解,因此又企盼着高层次的文化知音能有一种聚会,哪怕是跨越时空也在所不惜,而庐山正是这种企盼中的聚会的理想地点”[6]57。余秋雨先生就是用这样独具的慧眼捕捉到了中国历代文人渴望超拔俗世而达到跨越时空沟通的寄托点,从而给庐山这一风景名胜渗入了超脱俗世的人文魅力,呈祼了他不遗余力弘扬中华文化健全人格、构建高尚人文家园的赤子心怀。

余秋雨先生所追寻的文化人格呈现出的另一种生命姿态在《狼山脚下》的清末状元张謇身上得到了昭示:

“真正的中国文人本来就蕴藏着科举之外的蓬勃生命”;更在《上海人》身上有了多层面展现。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探讨,他希望“人格的合理走向,应该是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在不断的自我扬弃中,出落得更辉煌。

余秋雨先生的系列散文以他生命的体悟和对中外文化的比照,追寻着人性的本真。在《霜冷长河》中,他以自己点点滴滴的生活感悟显示人性之真。既有物质与精神对峙中的抉择,也有对善良、友情的渴望;既有对嫉妒这种人性本真存在的揭示,也有对独享寂寞这一选择的理解。《垂钓》用简单的生活现象——

—钓鱼来寓示人们对生活的两种不同态度:追求大众、常态世俗的物质享受和追求稳定平静的崇高精神品质,

从而探寻人生奥秘;《关于友情》、《关于名誉》分别从友情和名誉生发,通过对阮玲玉、伊丹十三等“好人自杀”的理性剖析后,昭示了人们渴望友情、追求纯真友谊的心理,肯定了李清照在名誉这一无形力量中勇于抗争的坚强性格,从而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清醒地直面人生拷问的信心。面对喧嚣浮华的现实,余秋雨先生从张爱玲那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中得到了共鸣性启示:文人步入成熟后选择的一种淡泊。余秋雨先生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心与情切切实实地体验并抒写着生命之流:“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6]10。“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

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他们的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

[7]110为对中华文化进行公正评价和科学定位,探寻更为健全的文化人格,余秋雨先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外族群落在精神领域沟通,更全面地考察中华文化与别种文化的交往和对比关系,因为一个希望全面认识自己的人,不仅应该了解自己的文化,同样也应该了解别人的文化。它能够负载我们的生命之舟到达意欲到达的彼岸。“离别之后读懂了他”这句肺腑之言就是余秋雨先生在行程四万多公里,考察了希腊、埃及、两河、希伯莱、波斯、印度———恒河文明之后,更清晰地认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深切感悟。对人类古文明和其他国家文化的考察,令余秋雨先生有了本质上的突破,使他能站在全新的至高点上,重新审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构建更为理想的文化人格定制了更为适当的坐标。从希腊文化部长曼考丽女士令人心酸的话语中捕捉到了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情结的共鸣点,唤醒着民族自尊和文化的良知;站在印度这块曾经诞生过最优秀文明的土地上,秋雨先生认识到了文明与文化的依存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几大文明失落中,探知了和平与自守的必要性;从随夫出使德国的赛金花这个命运坎坷的女人身上,看到了构建健全文化人格的艰巨———从思想上彻底革新。冰岛英雄尼雅尔的神话故事再一次印证了作家在《霜冷长河》中所感受到的世事险恶、高贵人性的无助和无奈;哥本哈根哲学家克尔恺郭尔表里如一的人性和人生哲学闪耀的人格光芒以及爱尔兰的乔伊斯所表现出的坚定、热烈、高贵且富于个性的人格都带给我们不可忽视的心灵震撼与启示。

在道德滑坡、人性堕落、毒品蔓延的今天,为了人类的本性回归,为了给迷失自我的人们找回精神的家园、重建社会的文明秩序,为我们生活的人间处处充满爱,余秋雨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放弃舒适的物质生活,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诬陷,冒着生命危险考察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以他长期积累的丰富学识与古今中外的人文山水、文明古迹、文化精华在生命中撞击、遇合,把以人为本的人文责任压到自己的肩上,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实现着他所奉行的传承文化之使命,为全方位构建国人优秀文化人格而不遗余力。参考文献:

[1]沙叶新.余秋雨散文[N].新民晚报,1993-04-15(6).

[2]隐地.我读文化苦旅[J].明道文艺,1993(9):245.

[3]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244-245.

[4]张忠礼,徐潜.余秋雨散文赏析[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416.

[5]愚士.余秋雨现象批判[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251.

[6]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社,1992.

[7]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OnCulturalPersonalityofYuQiuyu'sProses

WANGXin-ju

(BasicDepartment,NantongShippingCollege,NantongJiangsu226006)

Abstract:YuQiuyu'sprosesexploretheconstructionofChinesesoundculturalpersonalityfrommulti-perspectiveswithhisuniquethoughtsandfeelingsaboutculture.Thewritermeetswiththeprominentpeoplebothinancientandmodernsocieties,overseesandathome,withhisdeephumanisticaccomplishmentandmissionofspreadingcultureachieved.

Keywords:YuQiuyu'sproses;Culturalpersonality;Culturalinheritance;Mission2006年4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