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近年来,围绕这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湖南省长沙市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不断创新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培养党政人才。党政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党政人才,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沙市在培养党政人才问题上,着重抓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注重在应对复杂局面中培养。当今时代,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棘手问题逐渐增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长沙市坚持把党政干部放在矛盾最复杂、问题最突出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增强他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见微知着的政治敏感、贴近群众的务实作风、遇事不惊的应变能力和统筹兼顾的决策水平。二是注重在推进发展实践中培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是党政人才成长的主课堂。长沙市坚持把党政人才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锻炼,把促进发展的能力作为衡量党政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重实干、重创新、重贡献,全面、客观、综合、动态地考察党政人才。三是注重在搞好团队建设中培养。培养党政人才,既应注重人才素质和人

才数量,也应注重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和整体功能的优化。长沙市遵循人才队伍建设规律和人才成才黄金年龄规律,坚持逐层培养、逐级输送,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坚持兼顾各个年龄层次,不搞论资排辈,形成了老中青搭配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

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一个地方实现较快发展的宝贵资源。长沙市着眼于促进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成长,坚持把加快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摆在重要位置。一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具有实干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熟悉市场经济规则、通晓国际经济贸易和法律知识的人才。二是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化。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让职业经理人与用人单位进入市场双向选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职业经理人进入人才市场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和完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机制。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经营管理人才把精力集中到经营企业上;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从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变;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任职资格制度和信用体系,为企业用人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发展提供服务。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吸引人才。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政策,逐步实现人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创造有利的政策与法制环境。二是搭建创业平台吸纳人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岗位,给干成事

的人以回报。一方面,大力发展科技型、专业型、配套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研究所,并增强它们聚集人才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专业技术人才载体,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并建立风险基金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利用难题,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激励人才。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使人才积极致力于提高创新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创新

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创新 本文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为导向,结合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从而实现新老员工的良好接续;并提出在新的人才结构模式下,科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新措施、新手段、新艺术,探索企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促进企业实力的综合提升。 中港疏浚公司属国内大型专业化水上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港口、航道的疏浚开挖及维护吹填,承包境外港口与航道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等业务。公司承担着国内外沿海港口工程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项目的增多,加之近几年新老员工交替较多,人才的接续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专业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与企业的运行发展之间出现了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企业的员工队伍结构现状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走上了企业的关键岗位;90后的员工也陆续进入企业基础岗位任职。这些新生代员工群体思想活跃、有想法,是企业的希望和未来,在工作上有一定的见解,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他们。但他们也有着诸多的不稳定,其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他们对岗位职务晋升的诉求愿望更强烈,且价值观多元化,其中以独生子女居多,没有吃过苦,鲜有受过挫折;在思想观念上,团队合作精神略显不足,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执行力方面也不如老员工。等等这些,都给企业的人才管理及员工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度。 如何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岗位人才快速成长,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新问题;同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开发人才?留住人才?这些问题不是简单地进行人事管理就能加以解决的,而是应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为依据,以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工具,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配合为支持,结合企业实际,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做保障。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之下,许多青年员工不安于船舶、项目部枯燥的生活,而留恋陆上或者机关相对固定的工作环境,缺乏主动去生产一线锻炼学习的意识,致使船舶、项目施工现场人手紧张,且离职率较高。近些年,随着国家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高等教育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 培养

工商管理09-5班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背景:乔布斯去了,苹果来了。当大家均于热议“谁是下壹个乔布斯”时,宁波市新近出台了壹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宁波市认为,乔布斯天赋异禀,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能够于环境和制度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壹个培养周期,于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目前,首批各层次培养人选的选拔已经开始。5年内,宁波将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这壹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800名。于《意见》中,宁波市加大了对入选人才的资助力度,据初步估计壹个周期(5年内)培养经费超过5000万元。 我们不禁心中疑问:这样就能培养出中国的“乔布斯”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呢? 二十壹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人才是壹个国家立足根基、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而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成为壹个关键词。培养和造就壹大批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参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

代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价值的。我们正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壹体制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同时,我们置身于壹个全球化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建立国际视野,积极地利用世界人才资源;而且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战略,培养能够参和国际竞争、能够于世界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的创新型人才。美国有乔布斯,中国也应有自己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开放性”是壹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于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研究和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和,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于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乔布斯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培养体制做出改变,而不是仅仅投入金钱,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环境。 中国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文化氛围,国家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有俩种主要的途径。 壹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壹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和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且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等等。这壹过程,不仅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思考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 思考 【摘要】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校外政府、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育人;校内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专业教研室等之间的协同合作育人。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设计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平台,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一、协同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理念的提出 现如今,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但仍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等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不能满足学生成人成才培养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由不同主体参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质是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在各主体之间整合不同的知识环境、不同的能力侧重、不同的

价值需求下,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基于“协同创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反馈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用等各方的通力合作,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对接平台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舞台。 二、协同创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1、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最真实反应是社会评价,这一评价并不是通过评价好坏起作用,而是借助于反馈机制做出相对准确的反应。人才培养反馈机制需要结合校内与校外,协同建立。通过深入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开展调研,获取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了解当前社会、劳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深入同类型大中专院校、在校生中开展调研,分析本校学生的优缺点以及竞争力,了解学生择业兴趣与意愿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分析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专业职业岗位所面向的岗位素质和岗位知识能力结构,确定适应2-3个核心岗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 3、明确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利用反馈机制,分析专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需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公司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公司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晋级、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公司评选出来的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

示范作用,在全公司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技术岗位津贴制度。本着“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原则,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加快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加强“H”型人才发展双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尖端人才、中高级专家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两支队伍“H”型管理,改变独木桥式的事业发展模式,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事业发展上各行其道,人尽其用。 5、推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为激发广大员工开展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申报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按照《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有力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6、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企业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摘自教育规划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首先,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 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要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通过完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等制度,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统一教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的悲剧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为此,要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要特别关注学习上的“优异生”和“后进生”两类学生。对优异学生,要改进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要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对学业困难学生,则要建立相应的帮助机制,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素质

某某大学关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管理暂行办法

**大学关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管 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促进各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和学校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招生 (一)中心招生计划单列,每年的具体招生计划数由各中心结合自身需求提出,经学校批准后,由研究生院按规定落实。 (二)中心招生的学科专业应当在我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范围内,各中心可以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及《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教研厅)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三)中心的招生,以选拔本校优秀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推免生和本硕连读)、优秀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为主,也可以通过国家统一招生考试选拔。 第三条导师 (一)招生导师应当符合学校规定的年度资格审核条件,由各中心根据实际需求推荐。 (二)参加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的年度资格审核程序为:本 1

人自愿申请、中心审查推荐、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研究生院审定。 (三)参加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年度招生资格审核程序为:本人自愿申请、中心自行审定、研究生院备案。 第四条培养 (一)中心作为独立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自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报研究生院备案(涉及本科阶段培养的,应当会商教务处)后执行。 (二)学校各院系(所)研究生课程向中心的研究生开放,由研究生院负责协调落实。 (三)学校鼓励和支持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中心功能定位和学科特点,有以下三种模式供参考: 1.面向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以“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从本科生中选拔拔尖学生,以“推免”和“提前攻读博士”的方式进入中心本硕博连读。 2.面向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中心,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重点,从本科生卓越人才培养教育计划卓越工程师实验班选拔优秀学生,以“推免”的方式进入中心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或者工学硕士学位。 3.面向****区域发展的中心,以培养社会科学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为主,中心的研究生优先推荐参加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合培养。 第五条奖励与资助 (一)中心学生进入硕士阶段的,享受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进入博士阶段的,享受博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 2

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1T11:10:55.00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作者:夏天明 [导读]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指向,应当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法,完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形成综合性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切实解决学生创新成长中的问题,解决传统高职教育的困境。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艺系,湖南益阳 413000)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X18B226。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指向,应当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法,完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形成综合性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切实解决学生创新成长中的问题,解决传统高职教育的困境。 关键词:高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应当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找出高职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空间,基于学生的个性化能力水平,不断拓展和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1人才定位不科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性设置不明确,没能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现有的人才培养往往倾向于经济发展的低端产业链条,没能在行业前沿与经济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优化人才培养的定位。没能把科技转化与人才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不能基于社会需要建立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不足,由于缺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制度的优化,导致人才培养投入不当,人才质量难以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只有优化教学资源的分析,切实把握国家政策,才能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1.2质量保障不健全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综合性的体系,只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还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没有基于学生的基础素质,社会的现实需要和高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量身订做具体的教学计划,没有对高职学生展示全面的评估,降低了学生自主成长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还有的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成长的激励机制,不能根据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发展特色技能,因此影响了高职学生整体质量的提高。由于高职人才培养灵活性低,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导致人才培养过于机械,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也未能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1.3硬件条件的不足 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还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硬件条件的建设。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加大本校校内实践体系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强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空间,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体系。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投入到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硬件设备不足,高职未能建立指向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硬件资源体系,不能基于社会机构满足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需要。现有的综合教学体系还不足以有效的支撑高职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2.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 2.1政策保障机制 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应当大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切实通过有效的政策指导高职学校教学和促进学生主动的开展一系列实践学习活动。首先,应当加大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基于政府主导构建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引导社会企业与高职院校广泛的合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对高职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引导。其次,还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切实鼓励和扶持学生参与一系列创新型的学习与研究活动,给高职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在良好的政策鼓励机制引导高职学生从事相关生产实践。第三,还要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兴建大量的硬件设施设备,强调高职硬件设备的建设,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良好的校内实践基地的支撑下推动高职创新型教学的顺利开展。第四,优化专业课、辅助员、心理咨询与政治思想教育部门的辅助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面开展。 2.2教学保障机制 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主动有交的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首先,加大双师型教育的培养力度,加大对现有教师资源的培训,促进教师掌握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切实把探索性、情境型、实践型、互动型的教学模式融入到高职教学当中。其次,还要加大教师队伍人才的更新,注重把企业专家人才与高职教师队伍进行衔接,基于良好的教育人才与实践人才的相互衔接优化教师队伍体系,更好的指导学生主动的从事创新创业的活动项目。第三,还要优化高职教师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引导高职教师在行业生产一线掌握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提高高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第四,还要优化专家支援体系,进一步运用教师承担专业课题,教师带领学生创新的方式完善创新型教育教学活动的孵化形式。 2.3优化支撑体系 高职教学应当深入的落实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应当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注重创新有效的实践教学的互动形式。一方面促进学生以学徒制、假期实习制、毕业实习制和见习制的方式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实践。另一方面还要由高职院校承担一些企业的生产科研任务,促进高职学生主动承担社会实践项目,达到提高和积累学生实践经验的目标。还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校内外实习教学活动,基于校内实践模拟职业情景,并且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趣味性的创新型技能比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创新展示平台,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2.4完善评估机制 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采用持续性教学方式,强调优化课程设置的规划,建立综合性的评估机制,切实在高职学生入学后就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在有效的引导模式下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全面成长。首先,应当完善的学生心理、就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XX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4个1”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1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检验、经营、知识产权、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造型、化验、熔炼、热处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昱工耐磨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化验、检验、安全生产、维护、行车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昱工”为载体,积极培育昱工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篇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段远源张文雪 发布时间:2009-02-11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教育教学组织形式,都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集中反映。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说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无须讳言,长期形成的专业教育模式、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教育中仍然占据主流。旧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以传授前人知识为主,注重演绎,忽视归纳;二是在当今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专业对口教育根深蒂固;三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教学中基本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位置;四是单向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个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发挥,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素的缺失。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清华大学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更好更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 神) 袁贵仁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2日07 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好《决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深刻认识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这指明了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法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学位教育为主体、其他教育为补充,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进修相互衔接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法治领域输送了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与此同时,初步形成了教育部门宏观管理、司法部门行业指导、教育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法学院校自主管理“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既有以法学理论传授为主的法学学术学位教育,又有具备行业特点的法学

专业学位教育,还有贯穿于法律职业生涯的继续教育。高等法学教育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大众化教育兼顾精英教育理念,初步形成了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及法律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培养造就了大批具有法律人格、法律知识和法律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和机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地区之间法学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配置仍不平衡,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法律职业的衔接不够紧密,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刻不容缓。 正确把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环节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遵循习近平同志关于“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要论述,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的首位。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第一位的要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表现。必须立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局,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法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对社会思潮辨析引导,分清重大是非,绝不给错误思潮传播提供任何渠道和空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将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提能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发展,建立健全面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本系统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党政统一领导。我局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科室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本系统专业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我局评选出来的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

用,在全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专业学科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我局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4、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学中干。按照统筹规划、学以致用、鼓励上进、合约管理的原则,鼓励在岗员工参加紧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研究项目的专业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凡创新求变、勤奋拼搏,做出骄人业绩,给企业创造巨大收益的可给予重奖。 6、关心人才,改善条件。从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积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抓好文体设施建设,优化员工生活环境,关注技术人员身心健康,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马树杉 近年来,随着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常州工学院自创办以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按照地方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使我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连续几年接近100%,受到社会欢迎 一、转变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担负着为地方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地方高校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转变办学观念,改革传统的以学科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 首先必须找准学校的定位。对地方高校如何定位?传统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等角度提出。因此,通常有人把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说成是为了避免与国内重点老高校的竞争而走差别化竞争道路的结果。我认为这种认识有很大的偏颇。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许多重点老高校没有经历的或是正想发展的一类教育。与传统的本科高等教育相比,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没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在做前人未做好的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有了这样的认识,底气足,方向明,才能真正地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做较大的改革和创新,走出新路。 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近年来,尽管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工程,重学术、轻技术,重研究、轻应用,重知识、轻素质,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够明确,突出应用的特色不足,按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占的比重过大.与经济、产业的实际需要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工程训练太少,不能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毕业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的灵活性较差。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从全面的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特别要具体分析大学生进校以后是如何接受教育、受到影响、成长成才的。事实上,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大学生实际接受的培养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我们主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很少认真地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学生从选校到毕业的培养过程。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等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事实上,很少有人针对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一个年级的学生来整体设计,协调培养过程.关注培养结果,收集反馈信息,改进培养方案。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有很多子体系,但缺少一个完整的、协调的、整合的、优化的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观.建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新的质量观要涉及到如何看待、评价学生的问题,涉及到教师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问题,涉及到教师与学校、系的关系,涉及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对上述有关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调研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把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工作、图书资料和信息提供工作、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推广和服务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共青团工作、两课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素质教育工作、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工作等等都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了学校人才培养委员会。由人才培养委员会组织专家教授、管理人员共同来设计、统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协调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 学校还打破了专业教研室不管学生的传统习惯,加强了专业教研室建设.明确专业教研室必须对本专业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二级学院(系)要对所属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学校对全体学生负责,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负责的人才培养责任制。学校还建立了由专业教研室向本专业学生班级派出导师,对学生的生涯设计、成才规划、选课、生活进行引导和指导的班级导师制。班级导师制改变了过去专业教师不关心学生全面成长的观念,改变了对学生的培养以管为主的做法,注重以引导、启发和以身作则,以榜样和权威的力量去带动和说服、激励和帮助学生的做法o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为我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当具备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高校科研存在着科研创新团队实力较弱,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项灌输的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 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采用协同创新新模式: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校内、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1、校内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

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3、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4、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