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中国节水灌溉网

北京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中国节水灌溉网

北京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中国节水灌溉网
北京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中国节水灌溉网

北京市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

宋振伟1,陈阜2,张卫建1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摘要:北京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农业用水量占据城市总用水量的大部,如何区域提升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区域农业用水平衡,是实现北京建设节水型城市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统计资料分析、田间作物与水关系定位试验、构建作物综合效益评定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主要农作物耗水与灌水指标变化,并对当前种植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在节水条件下的种植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对北京发展节水农业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种植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构调整

1 前言

北京市位于水资源贫乏的华北平原西北部,为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20m3(按国际通用算法为可利用的地表水与地区常住人口之比),在世界大城市和首都中名列111位,仅为世界著名贫水国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是我国水环境与水生态最为脆弱、水资源压力最大的地区[1-3]。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遭遇连续干旱的情况下,供水形势更加日趋紧张,水资源已经成为约束首都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的重要因子[4]。

为了满足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在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供水量不断减少,地表水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满足城市所需。据北京市1995年统计,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面积1262km2,一般超采面积为1398km2,占平原面积的41%。到2000年,全市已累积超采地下水近70亿m3,形成以市区东部为中心的2000多km2的地下水漏斗。目前,地下水超采已引起水质恶化、地面下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5]。

在诸多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中,水资源状况尤为重要,农业用水占据了北京市水资源消耗的大部分比例。最近几年来,虽然农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例持续下降,但农业用水比例依然较高,2003-2007年平均为36.4%。北京市“大城市、小郊区”的特点,决定了水量分配必须优先满足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只能按“以供定需”的原则进行安排。了解北京市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提升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区域用水平衡,是实现北京建设节水型城市的研究重点。

2 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

2.1 降水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状况及其与作物需水量耦合度分析

降水是生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的总的来源[6]

,区域降水量的多少决定了当年的水资源丰歉状况。对于农业来说,还影响到灌溉用水的调度与规划。根据北京观象台1951-2007年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且旱涝年份交替出现,年降水量最大值为1406mm ,最小年降水量仅为261.8mm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0.6mm 。图1反映了北京市多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951-1998年,该区域平均降水量为628.6mm ;1999年后,降水量急剧减少,出现连续9年的干旱年份,1999-2007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87.6mm ,严重制约了北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期趋势来看,北京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并以4.9mm y -1

的速度递减。北京市降雨的另一特点表现为,年内分布不均(图2),月降水量变化大,其中降水量最多的夏季(6-8月份)占据全年总量的72.1%。

图1 北京市多年降水量变化 图2北京市降水的年内变化

从不同年代年降水量变化来看(表1),20世纪50年代为丰水期,其年均降水量明显高于多年平均降水量,偏高幅度达30.9%, 60-90年代年均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幅度在2.3-5.0%之间,属平水期。2001-2005年年均降水量急剧下降,降幅达31.4%,进入另一个为枯水周期。

表1 北京地区各年代年均降水量

年 代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2005 1951-2005 年降水量/mm 781.9 584.0 567.8 579.9 567.6 409.7 597.5 距平百分率/%

30.9

-2.3

-5.0

-3.0

-5.0

-31.4

利用P-III 分度法对近55年不同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降水量进行分析(表2),在50%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为467.1mm ,远不能满足冬小麦-

夏玉米模式的周年水分需求,必须耗

用大量灌溉水,以保证作物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作物布局进行调整,种植与降水耦合性高的作物,以使降水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表2 P-III分度法的年降水量保证程度

保证率5% 10% 20% 25% 50% 75% 90% 95%

年降水量(mm) 790.3 703.2 610.0 578.0 467.1 383.4 328.5 303.8

2.2北京市平原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水位的变化,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态势。北京地区多年平均可用地下水开采量为26.33亿m3,而多年来实际的开采量为28到29亿m3。由于多年连续超采地下水,同20世纪60年代相比,北京的地下水已经累计减少了60亿m3以上。图3为1988-2007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变化。1988-1998年,北京市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较慢,达0.18m yr-1。降水是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导致年际见地下水位变化的波动,但是总体上下降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而自1998年起,下降速度加剧,下降幅度达到了1.09 m yr-1,这一方面是由于北京市总用水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近几年北京的年降水量一直处于枯水期内,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迅速。目前,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经达到了22.8m。

图3 北京市1988--2007年地下水位变化

2.3 北京各部门用水量变化

表3为北京市各行业1988-2007年用水量构成变化[7]。近年来北京每年水资源使用量均在40亿m3左右。1988-2007年,北京工业用水年平均为10.88亿m3,城镇生活年平均用水10.98亿m3,农村用水年平均为17.98亿m3。15年来北京市工业用水量先是有一缓慢增加,1992年的工业用水量最高,为15.51亿m3,然后逐渐下降,到2007年工业用水量降为5.75亿m3,不到工业用水量最多年份—1992年的一半。农业用水量总体来说呈减少趋势,随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其中1989年农业用水量最高,为24.42亿m3,2007年农业用水量最低,为12.6亿m3。城镇生活用水量明显增加,1988年生活用水量为6.4亿m3,2007年则达到了

13.9亿m3,增长了117.2%。随着对生态用水的重视程度,从2003年起,开始单独统计生态用水总量。从表中可以看到,生态用水量在近几年呈增加的趋势,已经从2003年的0.95亿m3上升到了2006年的1.62亿m3,并且可以预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还将不断提高生态用水总量。但是,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对北京市而言,究竟多少的生态用水总量是适宜的,仍有待研究。

表3 北京1995-2007年各行业用水量变化

年份工业

×108m3

农业

×108m3

生态

×108m3

生活

×108m3

合计

×108m3

1988 14.04 21.99 -- 6.4 42.43

1989 13.77 24.42 -- 6.45 44.64

1990 12.34 21.74 -- 7.04 41.12

1991 11.9 22.70 -- 7.43 42.03

1992 15.51 19.94 -- 10.98 46.43

1993 15.28 20.35 -- 9.59 45.22

1994 14.57 20.93 -- 10.37 45.87

1995 13.78 19.33 -- 11.77 44.88

1996 11.76 18.95 -- 9.3 40.94

1997 11.00 18.36 -- 10.9 40.26

1998 10.84 17.39 -- 12.24 40.47

1999 10.56 18.45 -- 12.7 41.71

2000 10.52 16.49 -- 13.39 40.4

2001 9.18 17.4 -- 12.35 38.93

2002 7.54 15.45 -- 11.63 34.62

2003 7.65 12.92 0.95 13.49 35.00

2004 7.66 12.97 1.00 12.91 34.55

2005 6.80 13.22 1.10 13.38 34.50

2006 6.20 12.05 1.62 14.43 34.30

2.4 农业用水供需变化

图4为农业用水内部的构成变化,种植业用水一直是耗水大户,年用水量最高时达到了近20亿m3,但是,从1997年开始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2003年过后,种植业用水开始稳定在9.5亿m3。与此同时,林牧渔耗水量持续增长,从最低时的0.24亿m3,增长到近几年的3亿m3左右,用水比例从1994-1997年平均占农业用水的3.0%,增长到1998-2006年的21.1%,平均用水量为2.9亿m3。林牧渔业用水比重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北京市农业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利于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用水量的降低[3]。

图4 农业内部用量变化情况(1994-2006年)

2.5种植业用水量、降水量和地下水位下降的关系

通过对北京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发现近年来北京水资源量较常年偏少,1999—2007年可开采水资源量仅为常年水平的53.9%,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态势,导致连年超额开采地下水,而种植业用水量主要是以地下水资源为主,因此,必须要制定合理的灌溉规划,以减少地下水开采。从图5看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与年降水量存在线性关系,当年降水量达到611.2mm时,可以保证地下水位停止下降。而要达到年降水量611.2mm其保证率只有20%,因此缓解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必须要从减少灌溉用水的角度考虑。图6表明,随年灌溉水量的增加,地下水埋深呈增加的趋势,当灌溉水控制在年8.5亿m3时,可保证地下水位保持平衡,不再下降。

图5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正值代表地下水位下降,负值代表地下水位上升)

图6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与年灌溉用水总量之间的关系(正值代表地下水位下降)上述分析表明,北京市未来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可以说是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因此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树立节水意识,建立最严格的节水用水制度,保证各行业用水安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进行用水结构调整,压缩耗水的种植业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益,保证北京用水的可持续发展[5]。

3 节水型种植业优化调整分析

面对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有必要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使之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从作物的耗水规律与耗水量来看,通过发展水分生态适应性高的作物、改变灌溉方式和灌溉量等技术手段,区域种植结构仍有调整的空间,以适应北京农业水资源不断减少的趋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基于上述原则,采用模型模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作物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通过对区域种植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达到合理配置有限水资源、协调区域经济、生态、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将有限的水土资源最优的分配给不同的作物,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3.1作物综合效益评定模型的建立

作物综合效益评定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作物需水量与灌溉水量的计算;(2)作物经济效益的计算;(3)优化结构和灌溉方式后的节水量。其中作物需水量采用FAO56推荐的作物系数法进行计算,求得京郊地区主要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灌溉水量为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生长期间的有效降水差值,作物效益参考《全国农产品成本效益汇总(2007年)》统计数据,优化灌溉方式产量以田间作物-水关系定位试验为准[9]。建立模型所涉及公式如下:

ET = {ET1,ET2,…,ET n}

={ET o*Kc1,ET o*Kc2,…,ET o*Kc n}

1

Ir = { Ir1,Ir2,…,Ir n}

= {ET1-Er1,ET2-Er2,…,ET n-Er n} 2

CP ={Cp1,Cp2,…,Cp n} 3

CY ={Cy1,Cy2,…,Cy n} 4

CPV = CP * CY

= {CP1 * Cy1,CP2 * CY2,…,CP n * CY n}

= {CPV1,CPV2,…,CPV n} 5 CC = {CC1,CC2,…,CC n} 6 CEB ={CPV - CC}

= {CP * CY - CC}

= {CP1 * Cy1 - CC1,CP2 * Cy2 –CC2,…,CP n * Cy n –CC n} 7 CEB t = {CEB1 + CEB2 + … + CEB n}

8

WA = {Ir1* S1,Ir2* S2,…,Ir n* S n} 9 WA t ={WA1 + WA2 + … + WA n}

10

其中,公式2和2用于计算作物需水量与灌溉水量,ET—-作物需水量,ET i—第i种作物

的需水量,Kc1—第i种作物的作物系数,Ir—作物灌溉水量,Er i—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

量;公式3至8用于计算作物的经济效益,CP—作物单位产量价格,CY—作物单位产量,CPV—

作物单位价值,CC—单位产量作物的总成本,CEB—种植作物的纯收入,CEBt—全部作物的

纯收入;公式9和公式10计算作物的灌溉水量,WA—某种作物的灌溉水量,S i—第i种作

物的播种面积,Wa t—所有作物的灌溉水量。

3.2指标选择

京郊地区主要农作物的耗水量、灌溉水量、作物种植收益和成本等结果列于表4。从表

中可以看出,几种粮食作物的理论耗水量以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和水稻模式耗水量和灌溉水

量为高,灌溉水量分别达到4175和4356 m3/hm2,但与经济作物相比其效益则明显偏低。经

济作物的耗水量虽然较高,但与粮食作物相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当前仍是农民增收增效的发展方向。

通过定点田间试验,测算了京郊几种主要种植模式的耗水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列于表5。通过改进灌溉次数与灌水量,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方式有了显著提高,在耗水量减少的情况下,作物产量和效益与充分灌溉条件下相比,下降幅度不大,可以作为今后节水种植业优化配置的备选方案。

表4 种植作物各项指标列表

变量类型

耗水量

(m3/hm2)

灌溉水量

(m3/hm2)

产量

(kg/hm2)

纯收入

(yuan/hm2)

C1冬小麦-夏玉米7608 5964 12000 9500 C2春玉米4008 1651 6760 6650 C3水稻7292 6223 6750 7030 C4豆类4069 2424 2420 8250 C5薯类4789 2487 28000 45500 C6花生4588 2999 6750 34500 C7棉花5242 2796 1360 16438 C8瓜类3384 2176 15000 41034 C9蔬菜5306 4391 143000 50000 C10其它模式4650 3571 10262 34066

表5 种植作物优化灌溉方式后各项指标列表

变量类型

耗水量

(m3/hm2)

灌溉水量

(m3/hm2)

产量

(kg/hm2)

纯收入

(yuan/hm2)

C11冬小麦-夏玉米6060 1429 12829 10461

C12春玉米4780 1117 8204 8639

C13薯类4616 714 24086 41827

C14花生5430 1429 5729 30445 3.3节水型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

表6 北京市节水型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类型

调整前调整后

种植面积

(hm2)

灌水量

(×106 m3)

总产量

(×104t)

纯收入

(×104yuan)

种植面积

(hm2)

灌水总量

(×106 m3)

总产量

(×104t)

纯收入

(×104yuan)

麦-玉63067.7 376.16 75.68 59914 41022 58.60 52.63 42913 春玉米72765.2 120.17 49.19 48389 60000 67.03 49.22 51834 水稻687.2 4.27 0.46 483 0.0 0.00 0 0 豆类11865.7 28.77 287.20 9789 11865.7 28.77 2.87 9789

薯类4000.5 9.94 11.20 18202 6000 4.29 14.45 25096 花生7018.7 21.04 4.74 24215 7018.7 10.03 4.02 21368 棉花2104.5 5.89 0.29 3459 3178.5 8.89 0.43 5225 瓜类8116.1 17.66 12.17 33304 12000 26.11 18.00 49241 蔬菜71459.3 313.81 102187 357297 100000 439.14 1430.00 500000 其它1396.8 4.99 1.43 4758 1396.8 4.99 1.43 4758 合计242481.7 902.70 -- 559810 242481.7 647.84 -- 710225 表6反映了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前后的对比情况。表中可以看出在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前,总灌溉水用量达到了9.03亿m3,已经超过了北京农业可供水量的底限8.5亿m3,对区域水

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其中,灌溉水用量最大的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蔬菜和春玉米,

分别占到了总用水量的41.7%、34.8%和13.3%。在当前种植结构下,粮食总产量为131.01

×104t(薯类按照1:4的比例折算为粮食产量,下同)。从创造的经济效益来看,蔬菜占据

了第一位,达357297×104 元,占种植业总纯收入的64%左右,而冬小麦-夏玉米模式虽然消

耗了最多的灌溉用水,但是其创造的纯收入仅占全部的10.7%。

当前的种植模式是一种耗水高、经济效益低下的模式。这一方面是由于用水管理与分配方式不当造成的,特别是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是一种高灌溉用水、低经济收入的模式;

另一方面,种植结构过度集中,一些高收益的种植方式在种植结构中所占比例过小。因此,

有必要调整现行结构下的灌溉方式和灌溉量,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

的目的。而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后,麦-玉模式压缩到原种植面积的2/3左右,为41022公顷,

春玉米也有小幅压缩,减为6000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得到扩大,而其他作物的面积都有不

同程度增加。优化结构后,总灌溉水量比调整前降低28.2%,而总的纯收入提高了26.9%。

粮食总产为108.34×104t,较调整前下降17.3%,北京属于粮食输入型城市,因此对于保证

北京的粮食安全影响不大。主要耗水作物为蔬菜、麦-玉和春玉米,分别占总灌溉水用量的

67.9%、9.0%和10.3%。经过结构优化配置后,北京市基本实现了农田节水与经济效益均衡

发展的趋势,形成以蔬菜为主、粮经作物配合的种植业结构。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对北京市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研究表明,降水是农业用水的保障,北京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差大。夏季降水占全年的85 %,而冬小麦生长的季节降水严重不足,

只能依靠补充灌溉;统计多年降水量变化,近46年来呈减少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后,降

水量急剧减少,出现连续9年的干旱年份,1999-2007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87.6mm,严重制

约了北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现有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达95%,开源能力基本饱和。特别是地表水资源减少量较快,1988-2006年间已经由20亿m3左右锐减到5亿m3左右,地下水资源则由20亿m3左右减少到16亿m3左右。目前,地下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水资源组成部分。对北京自产水与耗水量盈亏分析,在1988-2006年20年间,有9年属于亏缺年份,11年属于盈余年份,但是如果将每年的盈余量和亏缺量汇总,9年亏缺量累计为92.92亿m3,11年盈余量累计为60.78亿m3,两者相抵,总计亏缺32.14亿m3,如果持续这种态势,北京市的水资源状况还将持续恶化下去,对保证城市各业持续发展,维持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都是不利的。

农业用水量占北京市总用水量的比例虽然已经由80%左右降到了目前的40%左右,但根据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综合规划,未来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通过对当前种植模式的分析发现,主栽作物的需水模式与当地降水的耦合程度较差,需要进行大量灌溉水补充。农作物结构逐渐趋向单一化,而且高耗水作物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导致了种植业耗水也越来越多,这与当前在农业上大力推广的各种节水措施是背道而驰的。这也是为什么年年搞节水,而水资源却越来越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宏观上严重短缺,微观上效率低下,大部分地区已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以“生态环境赤字”为代价维系水的粗放利用。虽然北京市农业用水利用率在国内属较高水平,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但与发达国家的0.8-0.9相比,尚存在相当差距,因此存在较大的提升潜力。

经过结构优化配置后,种植业总灌溉水量较之以往大幅下降,比调整前降低了28.2%,而总的纯收入则提高了26.9%。北京市基本实现农田节水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的趋势,形成以蔬菜为主、粮经作物配合的种植业结构。

4.2农业节水政策建议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北京市,应注重采取多种节水技术,以保证农业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包括:

(1)在改进灌溉技术基础上,把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有效集成,形成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配套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2)在适宜品种选择基础上,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生产效率为突破口,实现节水和高产双重目标。重点通过优化灌溉制度和改进农艺措施,在减少灌水的前提下,通过品种、播期、密度、施肥技术的组合效应,确保农作物产量潜力发挥;

(3)开发应用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控技术,建立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多水源联合调控和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微咸水、咸水及深层水的有效利用技术,污水、废水处理技术及

回收水处理、转化和重复利用技术等。开发应用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膜上灌、波涌灌、水平畦田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严重缺水地区开发使用限灌、补灌等非充分灌溉的节水高产技术;加大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在灌溉工程中的开发应用力度。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一引言 目前,从对中国互联网认识和使用的群体来看,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虽然其中会有分布于农业行业的部分,但从总体看来,所占比率很低。而且,就真正农业用户而言,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用户的真实需求被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正是这种外部环境的局限,使得众多的IT精英们面对农业这个中国最大的产业只能望而却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不论是从建立商业模式的角度,还是考虑操作规程的实施而言,似乎都要比其它的产业的推广应用难得多。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基本概述 农村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一、农村电子商务服务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包含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内容。 (1)网上农贸市场。迅速传递农林渔牧业供求信息,帮助外商出入属地市场和属地农民开拓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动态快递、商业机会撮合、产品信息发布等内容。 (2)特色旅游。依托当地旅游资源,通过宣传推介来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全方位介绍属地旅游线路和旅游特色产品及企业等信息,发展属地旅游经济。 (3)特色经济。通过宣传、介绍各个地区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和相关的名优企业、产品等,扩大产品销售通路,加快地区特色经济、名优企业的迅猛发展。 (4)数字农家乐。为属地的农家乐(有地方风情的各种餐饮娱乐设施或单元)提供网上展示和宣传的渠道。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全市农家乐分布情况的电子地图,同时采集农家乐基本信息,使其风景、饮食、娱乐等各方面的特色尽在其中,一目了然。既方便城市百姓的出行,又让农家乐获得广泛的客源,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5)招商引资。搭建各级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平台,介绍政府规划发展的开发区、生产基地、投资环境和招商信息,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到各地区进行投资生产经营活动。 二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站点有了显著的发展。 1994年以来,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相继开通运行,标志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信息技术农业应用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果,建起了一批农业综合数据库和各类应用系统,其中以粮棉油为主的信息技术成果约占1/3。农业部利用网络协议信息发布与查询等技术,建成的专业面涵盖较宽,信息存储、处理及发布能力较强,信息资源丰富和更新量较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联网用户已发展到了3000多家。据农业部信息中心检索,到2002年初,中国大陆农业网站数量已达3000多家,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如果加上台湾和香港的农业网站,中国农业网站数量可排在世界前10名以内 (2)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已经开始起步。 目前,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有了良好开端,32个省(区、市)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多数省份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有1/3的省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据统计,广东的信息基础设施建

农业水资源管理系统

农业水资源管理 1.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及地均占有水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 2. 什么叫农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 农业用水主要包括种植业灌溉、林地和草场灌溉,畜牧水产养殖用水等大农业的生产用水,目前,全国农业用水量为3900×108m3/a。 农业灌溉用水是指种植业的灌溉用水,是农业的主要用水和耗水 3. 什么叫土壤潜育化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壤变成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 4. 什么叫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水输送过程中蒸发漂移、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等损失大小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同一时期内,田间实际灌水面积计划湿润层内土壤中得到的净水量与灌区末级固定渠道供给田间总水量的比值。 5. 什么叫灌溉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从水源引水到田间形成土壤水过程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它是从渠首引进灌溉水量扣除渠系和田间损失水量后与总引水灌溉水量的比值,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6. 地面灌溉一般要经过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消耗水3个过程,定义 输配水主要通过各级渠道来实现,对土质渠道而言,一般从水源到田间进水口约有50%的水量会渗漏损失掉。 田间灌水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以后,将分配到一定灌溉面积上,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在此过程中,一部分水会形成深层渗漏损失,一部分水会通过土壤蒸发损失,还有一部分水量可能会从地表流失。如果田间灌水方法不当,用水管理粗放,田间水量损失可以占到进入田间水量的30%—40%。 作物消耗水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层中吸取水分供其生长,并最后形成作物产量的过程。如果灌水过多,棵间蒸发量大,作物腾发量过多,也会造成水量损失。 7.平整土地的作用 土地平整的作用一方面是使田块满足灌溉要求,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有利于作物生长以及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增强农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及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沟、渠、路的重新规划和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农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以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及加快农田水利以及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8. 土地平整方法包括常规土地平整措施和激光控制平地技术。 9. 平整土地的基本要求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第四章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系:农学园艺系专业班级授课时间

第四章水资源概述 第一节水资源的概念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概念: 1、《不列颠百科全书》: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一切心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1988年: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对某地对三会的需求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广义:世界上一切水体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都属于水资源的范畴。 狭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开发利用的那些水体中逐年可以得到恢复补充的水量。 水资源:地表水 地下水 天然降水 二、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土壤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而水中97%以上的为海洋咸水,不能为人类直接利用,淡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3%,且淡水中的77.2%是以冰帽和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22.4%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河流、湖泊仅占0.36%,人类直接利用的0.3%。 三、水资源特性 1.循环性 2.量的有限性和质的不可替代性 有限性:地球水总量的恒定不变,决定其数量的有限,既不是无限的; 一定历史条件下,可被利用的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3.分布的不均匀性: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陆地少雨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在多雨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例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41.8%,而水资源不到5.7%。 4.多用性:利用内容与利用形式的多种多样 四、水资源的功能 1、水具有巨大的溶解能力,使之成为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各种营养元素和有害物质迁移、供给和积累的最好天然载体。 2、水具有巨大的热容、汽化热和溶解热,使它在相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和恒定过程,市水从其它物体表面蒸发和蒸腾时,能带走或供给大量的热量,调节生物体和大气的温度,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种植期和成熟期,防止冻害等。 3.水在岩石中、成土母质中和土壤中冻结和溶解,加速其风化过程,并促进土壤中气体和液体的交换、营养元素的释放,有利于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发育生长。 4.水在整个地球上循环运动,不仅使能量传输和热量平衡得以实现,同时市水的自我净化顺利进行。 五、水资源利用的形式和种类 1.农业用水:农业是整个水资源需求中消耗水量最多的部门。 农业用水比例:世界平均70%,中国88.2%,美国48.7%,日本65.1% 2.工业用水:原料用水:1% 冷却用水:50% 空调用水:3% 锅炉用水: 工艺用水:30% 冲洗用水:

《中国农业信息》怎么样,是什么级别的

《中国农业信息》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杂志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所属分类: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农业科技农业综合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科院区划厅;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2-0423 国内刊号:11-4922/S 邮发代号:2-733 创刊时间:1989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3个月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社简介 《中国农业信息》(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 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主办。 《中国农业信息》是我国目前全方位登载国内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旨在沟通农业信息,预测市场动向,服务科教兴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 双核心期刊等,投稿扣1422682932。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栏目设置 专题论述、结构调整、农业信息、政策信息、国外农业、各地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社征稿要求 中国农业信息征稿简则: 1.文稿要求来稿要求内容充实、立意创新。写作上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练。书写要工整,用字要规范,标点要正确,计量单位和符号要符合国家标准。外文字母、数学符号、拉丁学名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 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也应标示清楚。稿件请用5号宋体1.5倍行距打印在A4纸上,写明排版软件,并附相应磁盘。推荐使用电子邮件或网站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投稿。 2.文稿内容来稿须包括:中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英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正文部分;致谢;参考文献。正文部分区分综述专论、研究论文和简报,对内容和格式要求有所差别。综述专论须包括:引言、展开论述部分、结论及展望。研究论文和简报须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4部分。文章篇幅,综述专论和研究论文通常不超过6个页码,约10000字左右;研究简报不超过4个页码,约6000字。 2.1标题文章标题务求简明扼要,以反映论文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避免使用副标题,避免在标题中出现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英文标题与中文相吻合,除连词、介词及冠词外,词的首字母大写。正文中各级标题应精炼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可用至3级标题,不同级别的数字之间用实心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2”“2.1”“2.1.1”,以此类推,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正文引言部分不立标题,不加编号。 2.2作者与单位文章作者的署名人数及顺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无知识产权争议问题,所有署名作者对文稿署名认可。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并分别注明所有作者的单位、城市和邮政编码。 2.3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前须有200~300字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能够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并重点提示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在中、英文摘要下方分别列出中、英文一致的关键词3~8个。

(法律法规课件)中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调控

中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调控 关键词: 中国;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 内容提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生存的先决条件,而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取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维系农业生产的支撑。没有水就没有农业。中国能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其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有40%的耕地是灌溉农田以及在灌溉条件下的农作物多熟制,使中国在世界创造了奇迹。但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六位。可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也是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0%,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大户。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随着人口的增加,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争水的矛盾及天灾人祸造成的农业水资源严重缺失,已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有专家预测,21世纪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可能超过耕地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民生存的心腹之患。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与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挑战,尽管中国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控、治理,但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的偏差,“软环保与经济发展硬指标的冲撞”,

“运动式的治污、治水”,使本来就已十分脆弱的农业水资源雪上加霜。笔者认为: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业水资源、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及应对措施应对挑战,是摆在中国政府及国民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水资源对人类的挑战及中国农业水资源的现状,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层次的分析,在借鉴国外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的设想及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剧增,农业水资源短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这不仅影响到各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危机各国的粮食安全,而且因为农业水资源纠纷的大量产生,危及社会安定与秩序。目前,世界和中国已经认识到农业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一、中国农业水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中国农业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全球十三个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严重短缺、贫乏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不到这个数字的1/4,是美国的1/5,日本的1/2,加拿大的1/50。在全球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2010-1-3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 2905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 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 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 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 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 3样品的准备 3.1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的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的实验室内1周左右,使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的测定根据GB 3523。 4碾磨品质的测定 4.1 出糙率的测定 4.1.1 常样法 4.1.1.1 仪器设备 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 4.1.1.2 测定方法 a. 根据待测样品谷粒的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的间距(一般在0.50~ 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 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的稻谷和米粒。

c. 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 d. 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的谷粒并称其糙米和谷粒的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的表述 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 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的平均值.前后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 4.1.2 小样法 按GB 5495方法测定. 4.2 精米率的测定 4.2.1 仪器设备 JMJ-100型精米机或其他同类型号的实验室精米机. 4.2.2 测定方法 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的碾米室内. 4.2.2.2 调节碾米室盖的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的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的水平. 4.2.2.3 碾磨后的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的筛子除去胚片和糠屑. 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 4.2.3 结果的表述 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 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2)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1.0 %. 4.3 整精米率的测定 4.3.1 仪器设备 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的筛子一套. 4.3.2 测定方法 4.3.2.1 精米样品的制备 精米样品制备的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的精度为糙米去糠率的10%±0.5%. 4.3.2.2 整精米样品的分离 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的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 4.3.3 结果的表述 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 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3)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义及其内涵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义及其内涵 2013年05月13日11:14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4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2 摘要:农业用水是中国水资源利用的最主要方面,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水资源向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转移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可用水资源的日趋减少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是解决现阶段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有效途径,主要对其定义和内涵进行考察,并提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 关键词:农业用水,水资源,高效利用,内涵 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1],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以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和水污染为主的水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破解水问题,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是中度缺水国家,根据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 816.2m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亩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2]。农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城市的扩张都需要用水,缺水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尤其是成为干旱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3]。 农田灌溉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稳定和增产的基本措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农业用水量过大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尖锐化,而发达国家,如法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42.5%,美国为48.7%,农业用水量不到总用水量的一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将不得不采取生活和工业用水发展优先于农业用水的方针,意味着未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重将继续增加,加上生态环境部分地区恶化严重,生态用水必须得到保障,因而农业用水的所占比重势必降低,而且其绝对数量也可能减少,农业用水面临巨大压力。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农业用水在现阶段中国用水结构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节水有巨大潜力,实现农业高效用水是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关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一、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义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因此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十分重要意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以最少的水资源利用与消耗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水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农业用水来讲,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就是指在相同耗水量的情况下,使农业生产用水达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状态,既在耗水量相同情况下,农业水资源利用能够使经济功能、社会和生态效益最佳,或者是在以三者效益最佳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目标前提下,使得农业水资源消耗量最少。 二、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现在水资源的消耗过程之中,高效利用内在的包含了水资源利用高效率和利用高效益这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就是使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单位灌溉水量的粮食或其他农产品产量的转化效率达到较好的指标,使农业生产

农业水资源应用

农业水资源利用 【绪论】 1、简述我国水资源状况与发展灌溉的关系。 我国水资源不足、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土资源分布和组合很不平衡,各地作物组成和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很大。全国分为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的常年灌溉地带、年均降水量大于400mm小于1000mm的不稳定灌溉地带、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mm 的水稻灌溉地带三个地带。 2、农田水分布有哪几种形式?其对植物的生长有效性如何? 农田土壤水分存在形式:固态、液态、汽态。 液态水是土壤水分存在的主要形式,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3类。 吸着水作物一般不能利用,重力水可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易流失。 3、造成农田水分布不足与过多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1)、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 A、降水量不足 B、降雨入渗量少,径流损失较多 C、土壤保水能力差,渗漏及蒸发失水量大 调节措施:灌溉,采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2)、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 A、大气降水补给农田水分过多 B、洪灾、涝灾、泽害 C、地下水位过高,或因地下水从坡地溢出 D、地势低洼,导流条件不好 调节措施:2-1防止高地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向低地汇集 2-2加速地表、地下径流的导出 2-3排出滞留在作物根系薪水曾土壤中的过多水分 2-4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 4、简述推广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4-1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人均持水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工农业发展需水量需求量日益增大,且水污染严重 4-2农业用水浪费严重,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我国目前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尚有较大发展潜力,水分生产率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5、简述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节水农业体系:节水灌溉技术、农业节水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大多数国家采用,用于渠道衬砌材料多为刚性材料、膜 料和土料。我国的防渗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灌溉渠系管道化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 (三)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 (四)喷、微灌技术 世界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方向为低压节能,多目标 利用,标准化系列化 (五)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大面积推广水稻的“薄、浅、湿、晒”控水灌溉技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瓶颈。目前,干旱缺水的地区已涉及 20 多个省市区,其面积约 500万平方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64%,占全国人口的 45%。当前中国农业每年正常用水缺 300多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达 3—4 亿亩,因旱灾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因缺水给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 1200 亿元以上。在全国 600 多座建制市中,有近 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 多个,不少城市定时供水,居民与职工不得不半夜起床接水;有的城市甚至出现“理发不洗头,麻雀喝柴油”的奇特现象。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据预测[59],中国 2030 年需水总量为达到 7119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为 6990亿立方米,届时将短缺水资源129亿立方米,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供水总量为 5500亿立方米左右,要达到 2030 年可供水量,平均每年需要增加可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这不仅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还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任务非常艰巨。 3.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由于用廉价淡水稀释污水从而达到排污标准成为众多排污企业的惯用伎俩,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过但仍不达标的废水、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等公共水体,甚至一些地区陷入“越污染—越缺水—越污染”的恶性循环,另外,滥用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据统计,全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已从 1949 年的 20多亿吨增加到 2004 年的 693 亿吨,而污水处理率仅为 14%。在总长 13万公里的评价河段中,水质为 IV 类及以上水的污染河段高达 40.6%,全国 90%以上城市水域、50%的地下水和 75%以上的湖泊水域均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50%以上重点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部分公共水体的承载能力被突破,出现严重的水质的退化,导致了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进一步减少,使原本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 3.1.3 水资源开发失序 许多地区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倾向,往往以牺牲水资源环境和持续利用为代价支撑经济的发展,导致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处于无序的紊乱状态,水资源被严重透支,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 50%,其中海河已近 90%,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 40%,打破了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平衡,河流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和再生能力被严重破坏。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纷纷转而开采地下水资源,这一趋势在农村尤为明显,甚至出现“越缺水——越开采——越缺水”的恶性循环。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全国形成区域性漏斗 100 多处,面积达 15 万平方公里,约有 50 座城市地面沉降,部分原有的水利设施被迫报废,工农业生产成本成倍上升,并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透支,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地下水体被海水或污水倒灌、地表水退出使用、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等诸多问题。 3.1.4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 (1)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70%左右,但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关于中药材上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种类)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我部在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强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又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销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现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清单。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camphechlor),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草醚(nitrofen),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汞制剂(Mercurycompounds),砷(arsena)、铅(acetate)类,敌枯双,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甘氟(gliftor),毒鼠强(tetramine),氟乙酸钠(sodiumfluoroacetate),毒鼠硅(silatrane)。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methamidophos),甲基对硫磷( parathion-methyl),对硫磷(parathion),久效磷(monocrotophos),磷胺(phosphamidon),甲拌磷(phorate),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特丁硫磷(terbufos),甲基硫环磷(phosfolan-methyl),治螟磷(sulfotep),内吸磷(demeton),克百威(carbofuran),涕灭威(aldicarb),灭线磷(ethoprophos),硫环磷(phosfolan),蝇毒磷(coumaphos),地虫硫磷(fonofos),氯唑磷(isazofos),苯线磷(fenamiphos)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dicofol),氰戊菊酯(fenvalerate)不得用于茶树上。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高毒农药的监管力度,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违法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的行为,以及违法在果树、蔬菜、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不得使用或限用农药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各地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生产、推广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促进农药品种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农乃天下之本” 一、我国水资源利用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列世界第四。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匮乏,按照14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000立方米左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低,还存在着地理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问题,具体来看,我国水资源呈现“五多五少”的局面,即总量多、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冬春少;山区多、平原少。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全国水资源不平衡的情况。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调查: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依赖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产业,我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农业用水也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主体。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用水为3869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例约为55%,较2000年的63%降低了不少,但是农业依然是第一用水大户,全国农业年均缺水量达到300亿立方米。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大但总体利用率较低。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2,这意味着使用1立方米的水仅有0.532立方米被农作物吸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利用系数,农业节水迫在眉睫。 以色列是全球节水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平均每立方水可产2-3公斤粮食,是我国的2-3倍,其水肥利用率达到80%-90%。美国则是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3%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三、我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1)分布不均匀,水源较分散 我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气候特征,水源分布较为分散。天然降水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比如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耕地占全国40%,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8%,同时我国旱涝灾害较为频发,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较为常见,这些问题使得农业水资源不能更好的利用,不同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不同,浪费与紧缺共存。 2)农业用水不科学,用水效率不高 我国农业用水受限于供水基础设施不完善,渠系完好率较低,工程配套差,灌溉方式粗放等问题,渠道灌溉区用水效率仅为30%-40%,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中国的水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96号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96号公告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和农业部第426号公告(以下简称426公告)要求,经审核,现公布首批《国家兽药标准增加规格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规格目录》)、《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受理目录》(附件2,以下简称《受理目录》)和《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附件3,以下简称《废止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规格目录》的,按国家兽药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增加含量或包装规格管理,不实行标准试行期和监测期保护。拟生产该类产品的兽药生产企业,可按规定程序向我部履行产品批准文号申报手续。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除《规格目录》中所列规格外,其他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兽药地方标准(以下简称地标)同时废止。拟增加《规格目录》同品种的含量或包装规格的,按《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技术资料审查原则》(农办医[2005]52号)相关规定办理。 三、法定兽药检验机构对列入《规格目录》的产品实施监督检验时,应根据检验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取样量,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四、列入《受理目录》的,按426公告第九条规定执行。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审评办)向申报企业发出受理通知书,并提出相关要求。申报企业应按规定向审评办上报补充资料。 五、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废止目录》的同品种地标同时废止,其他后续工作按426号公告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六、各地已批准但未列入《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第560号)的、未列入本公告《废止目录》的、未列入本地自行撤销地标清单的地标,均可按照426号公告要求抓紧组织该类地标的申报。 七、对联合协作申报地标的,所有企业应分别填写《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申请表》,由承办企业按426号公告第五条规定进行申报,并附联合协作协议书。参与协作企业填写的《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申请表》需经本辖区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签署意见、盖章、备案,作为地标升国标后申报产品批准文号的证明材料。 八、各地已上报审评办但未列入《废止目录》、《受理目录》及未做任何改变的国标品种,企业可按规定程序直接向我部履行产品批准文号申报手续。 九、各地要高度重视地标清理工作,认真执行地标清理政策,积极配合我部做好相关工作,以保证兽药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动物疫病防治效果,促进我国兽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附件:1.国家兽药标准增加规格目录 2.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兽药标准受理目录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孙景生;康绍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1我国水资源与农业用水现状 1.1水资源现状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年均降水量为630 mm,低于全球陆面和亚洲陆面的降水量;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占有水量仅2 300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耕地水资源占有量28 500 m3/hm2,为世界平均数的4/5。另外,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占我国的45.3%和64.1%,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人均占有量为517 m3,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1/5和世界人均量的1/20,水资源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程度突出,土地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的新疆、青海等地的大面积戈壁滩,因无灌溉,也就没有农业。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汛期雨量过于集中,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难度很大,非汛期又水量缺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悬殊,使水旱灾害频频发生,甚至同一地区有时旱涝接踵而至,交替成灾。 1.2农业用水现状 从全国对水资源量总的需求来看,在出现中等干旱的情况下,全国总需水量为5 500亿m3左右,缺水量为250亿m3左右。若考虑供水中的地下水超采和超标准污水直灌等不合理供水因素,则全国实际缺水量在300~400亿m3之间。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但有效性很差,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渠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井灌区也只有60%左右,每m3水生产粮食不足1 kg。而一些发达国家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80%以上,每m3水生产粮食大体都在2 kg以上,其中以色列已达2.32 kg。由此说明,我国各种节水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还十分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2农田灌溉节水途径 农田供水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要经过4个环节。首先是从水源取水,通过输水、配水等一系列工程设施把水送到所需灌溉的作物地块;其次是通过田间灌水技术将水源来水转化为土壤水;第三是通过作物根系吸水,由土壤水转化为生物水;最后是通过作物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在作物水分的参与下形成作物产量。每一环节都会有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探讨各个环节的节水途径、技术措施及其潜力,尽可能地减少每一环节中的水的无效损耗。前两个环节涉及如何将作物所需水量从水源送到田间并转化为土壤水,与作物的生理过程不直接相关,靠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水均匀度和减少田间深层渗漏等工程技术措施以及合理用水的节水灌溉制度措施,设法提高土壤储水量与水源取水量的比率和作物耗水量与土壤储水量的比例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这两个环节存在着很大的节水潜力,是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方面。后两个环节关心的是如何高效利用土壤储水的问题,属基础节水范畴,靠减少棵间土壤蒸发无效损耗和作物奢侈蒸腾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设法提高蒸腾量与耗水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为加强兽药残留监控工作,保证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我部组织修订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现予发布,请各地遵照执行。自发布之日起,原发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牧发[1999]17号)同时废止。 安普霉素山羊 鸡产奶羊禁用产蛋鸡禁用 Atropine 阿托品 所有食品动物Azamethiphos 鱼

甲基吡啶磷 Betaine 所有食品动物 甜菜碱 所有食品动物仅作口服用Bismuth subcarbonate 碱式碳酸铋 Bismuth subnitrate 所有食品动物仅作口服用

Calcium carbonate 碳酸钙 Calcium chloride 氯化钙 Calcium gluconate 葡萄糖酸钙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 Cloprostenol 氯前列醇 牛、猪、马 Decoquinate 癸氧喹酯牛、山羊仅口服用,产奶动物 禁用 Diclazuril 山羊羔羊口服用

Epinephrine 肾上腺素 所有食品动物 Ergometrine maleata 马来酸麦角新碱所有哺乳类食品动 物 仅用于临产动物 Ethanol 所有食品动物仅作赋型剂用 甲醛 Glutaraldehyde 戊二醛 所有食品动物 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所有食品动物 Human chorion gonadotrophin 所有食品动物

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论证报告

文登市2012年度 农业综合开发界石镇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项目区水资源论证报告 界石镇位于文登市西北部,东临米山水库,气候相对于其他地区较湿润,属于暖温带东亚季风区,水文和气象受季风影响非常显著,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风多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长而干寒。项目区年平均降雨量为788毫米,地下水埋深一般在3-30米之间,含水丰富,大部分地区地下浅层地下水量充足,水质较好。 一、界石镇项目区水资源状况 项目区位于界石镇西北部,土地为丘陵和缓坡地。根据《文登市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深266.8mm,50%保证率径流深度238.6mm,75%保证率径流深度182.8mm;多年平均地下水净补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1.63万m3,50%保证率地下水净补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0.94万m3,75%保证率地下水净补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8.64万m3。 项目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17.6万立方米,其中有地表水资源225.7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98.39万立方米,重复水为6.50万立方米;在50%保证率下水资源总量为288.81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01.8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92.55万立方米,重复水为 5.60万立方米;在75%保证率下水资源总量为223.22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54.6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73.09万立方米,重复水为4.52万立方米。

二、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项目区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地区坡地面积较少,项目区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由于地形问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大部分地表水以地面径流的方式流走;二、农田灌溉浪费严重,农田灌溉大部分仍才用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灌溉水利用率低,利用系数仅为0.5-0.6,浪费严重;三、管理滞后,多年来,由于体制等原因,管理漏洞较多,水利工程认为破坏严重,造成用水量不均衡,影响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项目区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三、项目区规划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主要涉及旸里后、烂木沟、赵家庄、丑家屯、王家庄、小界石和鞠北庄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000亩,以种植粮食、水果为主,生活和工业用水较少,规划年水资源供需如下表所示(具体计算过程详见可研报告第四章)。 项目区规划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万m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