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的精神》

作者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是新公共行政学派领军人物。本书是他继《新公共行政》之后,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进一步阐述公共行政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著作。

全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行政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以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并确保政府治理的有效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提出的公共行政的八条原理,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

1. 治理、政治和公共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公共行政学不断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尤其是对官僚制以及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的观点,试图以一种新的行政理论解决政府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从美国公共行政的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从价值层面反思公共行政的趋向。例如如何有效和平等地管理社会,公共行政应该更加关注信念、价值和习惯问题等。

1.1公共行政中的公共

作者开篇首先探讨了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的寓意。通过对“公共”的含义以及有关公共行政中的公共问题的哲学的、经验的、和理论的观点回顾,讨论比较了社会科学中关于公共的五种观点:1、公共是利益集团(多元主义的观点);2、公共是理性选择者(公共选择的观点);3、公共是被代表者(立法的观点);4、公共是顾客(服务提供的观点);5、公共是公民。之后提出了一个关于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的一般性理论。

为了理论本身的发展和指导公共服务的实践需要,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必须是独特的,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还能促进公众的普遍利益,作者指出了公共理论的四个构成要件:1、宪法;2、品德崇高的公民;3、对集体的和非集体的公共的回应;4、乐善好施与爱心。,这种新的理论还应该包括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解决公共空间和公共关系问题、非人情化关系的有效性以及发展当代相互依存的公共关系等四个概念。

1.2公共行政的政治背景

作者认为,影响公共行政的首要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政治。政治是公共行政运作的环境背景。政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公共行政。书中作者列举了影响公共行政的几种政治表现形式。一是美国宪法。美国制宪者设计了一个有限政府的体制。通过分权、制衡、联邦制、授权公民,实行分权化的政府,确认了多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并通过政治过程的方式,公共行政发展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合法组成部分。二是立法政治。作者通过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批评,提出公共行政管理者应行使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立法政治受到立法—行政—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影响。三是行政首长政治。行政首长在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四是利益集团政治。利益集团经常为政治候选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五是媒体政治。媒体政治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夸大政治家、社团领导、运动员及影视明星的个性和私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暴露他们的言行失检,惩罚他们。对媒体的有效运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技巧。五是代理的政府政治。主要形式有: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与私人部门或非营利组织等签订合同,为社会提供物品和服务,授权并与州及地方签约,联邦和州的税收制度,联邦政府的贷款能力,各级政府均参与管制商业及私人活动。

1.3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

作者在论述治理的定义和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治理是在公共行政急需积极符号之时出现的一种积极符号。2、治理是有关政府改革的流行看法、民选的行政首长政治、严肃的经验学派理论及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融合。3、就像所有的改革一样,在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中,迎头出击总比坐以待毙好。4、用治理代替公共行政,掩盖了非民选的公共官员在民主政体中的正当角色之一基本问题。

但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本身体也潜伏着许多危险,因为它与民选的行政首长存在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因此它处于政治的风险之中。市场化的模式忽视了政府的角色和政府可能发挥的作用。严重的公正问题可能会折磨治理途径的公共行政。治理途径的公共行政还可能引发合法性问题等等。如果要想使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得以延续和发展,我们必须能够控制交易的过程,必须确保组织机构的秩序,必须维持民主合法行的道德基础。

2.公正的问题

长期以来,效率和经济是公共行政理论的两个支柱。“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指导方针是有必要的,

使公共行政能够回应公民的需要。”追求公正,是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探讨公共行政领域的社会公正问题。首先应该讨论的是行政自由裁量权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如果不存在自由裁量权的话,那么许多社会公平的观点都会悬而未决。允许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上也是适当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将注意力转向社会公平的理论以及公平理论在当代以及代际之间的应用问题。

2.1行政自由裁量权问题

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作者比较偏向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允许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上也是适当的。作者通过对哲学分析、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美国政治传统近期发展的考察,发现已经出现了理论上的和经验上的进步,并且已经确立一些政策,以处理公平问题。将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规范性支柱要求公务员致力于更合理地分配公共物品和服务,要代表那些没有渠道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人,要追求公共的利益或更大的善,要尊重个人的尊严并且不遗余力地维护他们的权利。公共行政不应当因为社会公平概念的复杂性而受到阻碍。

2.2公共行政中的公正与社会公平

在将社会公平作为效率和经济之外的公共行政的第三理论支柱之前,必须对社会公平进行圆满的解释。作者通过例证,建立了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该理论既包括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公平,也包括代内和代际的公平、预期的机会公平和手段的机会公平和公平的价值。复合理论为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要求公务员平衡效率、经济和公平的要求。社会公平原则指导着我们对公共行政精神的理解,而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将公正、正义和平等概念整合到一起,从而又衍生出代际公平的概念。

2.3公共行政的代际概念

把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应用到代际的公平和平等的问题,作者认为现世的决策者和公共管理者要为后世的人承担责任。根据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的逻辑,应该采用和实施有利于代际社会公平的政策。缺乏代际社会公平是市场失灵的一个表现,政府应该通过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实行有利于后代利益的管制。

3.公共行政中的伦理、公民精神和乐善好施

伦理是一个哲学、价值和道德准则的世界,而行政则属决策和行动的世界。伦理寻求对与错,而行政则必须完成工作。伦理是抽象的,而行政实践则是具体的。伦理如何改革行政?行政如何影响道德?

3.1伦理与公共行政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善与恶、决策的对与错、伦理与民主的责任问题和政策伦理的讨论,得出行政伦理的研究应该包括的六个方面:一是对与错的标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二是比较不同环境、职业与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三是对传统的程序和管理控制方法与现代的方法进行比较;四是教育和训练是政府、职业界和大学试图用来提升道德能力的两种最重要的现代技术;五是研究者应该评估民营化对政府腐败和道德的影响;六是研究者应该测量自由裁量权的减少对行政绩效和行政伦理的影响。

3.2距离悖论和角色差异问题

由于距离悖论和角色差异的缺乏,公民对政府和公共官员长期持负面的评价,已经导致了一场新的改革运动。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政府更具有效率,但同时,这些措施也会导致一个更不道德的政府。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政府改革运动,强调官僚技能,强调不受政治干预的,以功绩制为基础的文官制度,强调运用管理来控制腐败。因此,从短期来看,国家会为摈弃官僚制而付出道德的代价。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公共管理者应该感到兴高采烈,因为这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呼唤。

3.3爱国主义、乐善好施和公共行政

根植于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职业主义倾向,对公共管理具有破坏性。公务员与公民之间应该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存在于政治社群的概念中,而政治社群是以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为标志的。这是一种对人民的无限的爱,以及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必须受到保护的规则。公务员既是道德的思考者,又是道德的实践者,公务员必须把这种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付诸实践。尽管理想主义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我们既受到理想的约束,也受到实际的约束。正是在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中,理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

3.4作为代表性公民的公共管理者

作为代表性公民,公共管理者必须寻找用于治理国家和遵守法度的合法的个人权威和制度权威。而代表性公民的概念与美国人的低公民精神的偏好相冲突,伴随着低公民精神的是低行政管理。作者通过古雅典、古埃及和古罗马的例子,比较描述了公民精神和行政管理模式的四种形态。作者认为,公共管理者在使美国的公共制度更能反映正义和公平的社会价值方面发挥不可推卸的领导作用。真正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不是公务员应该被动地服从政治权威,而是身居公职、具有公民精神的代表,真正充当正义和公平的监护人。这些公共的价值是超越任何统治者的暂时的政治利益的。

4.总结公共行政的首要原理

最后,作者总结了公共行政的一系列主要原理:1、公共行政包括国家的活动,的确也根植于国家。但是其范围更广,还包括集体的公共行政的行政或执行层面的各种形式及表现。

2、公共行政的任务在于高效、经济及公平地组织和管理所有具有公共性质的,包括政府、

准政府的及非政府机构。3、公共行政的范围是执行公共政策,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公共机构不带任何党派偏私地支持公共机构使命,为了全体公民的利益而政体的价值。4、公共行政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的领域,均应公平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美国联邦体制下的联邦、州及地方政府层级上。5、我们应当以这种方式,即以增强变革的前瞻性、回应性及公民参与的方式管理公共组织的机构。6、在民主政治环境下,公共管理者最终应向公民负责。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我们的工作才显得崇高神圣。7、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公共行政对公平与平等的承诺,都应该与对效率、经济和效能的承诺同等重要。遵循公平与平等原则能够把我们时代的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使我们与未来一代的联系更加紧密。8、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对所有公民的乐善好施的道德基础之上的。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word版本

《新公共行政》读书 笔记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 弗雷德里克森个人简介 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西方新公共行政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他曾先后执教于雪城大学、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马里兰大学,还是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公共行政专业特聘教授。在学术职务方面他曾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长、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术期刊杂志《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主编。在行政职务方面曾担任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密苏里大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精神》、《公共行政与社会正义》等多部享有盛誉的公共行政学专著的作者。基于弗雷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于1990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全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会颁发的特别研究奖,于1992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 《新公共行政》是弗雷德里克森的扛鼎之作,这部著作最大的特色在于这是国内外首次对新公共行政思想进行总结和评价。20世纪60年代,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学者们都在反思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远景,谋求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弗氏在新公共行政的发展中一直起着核心的作用,他于1980年在总结了自己数十年对公共行政的思考的基础上,出版了《新公共行政》一书。书中系统的阐述了新公共行政的理论,将一些新的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共行政中,其中社会公平就是新公共行政的一个核心理念。弗氏的《新公共行政》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与理论借鉴意义。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观点 (一)社会公平复合理论 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是弗氏新公共行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以社会个体的公平问题作为理论原点,进而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进一步阐释公平理论。弗氏认为社会公平包括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代际之间的公平。单纯的个人公平强调的是社会个体之间的公平问题,即所有的社会成员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而拥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任何人不得僭越这一原则而凌驾于他人之上。分部化的公平是正视不平等现实而采取的一种调节手段,即不同人群之间予以区别化对待,同等人群之间予以平等化对待。这种公平价值观比较适用于实行劳动分工的复杂社会,其行为貌似不公平,实质却是在促进公平目标的实现。集团之间的公平主要涉及群体或者次群体之间的公平,如种族公平和性别公平等。机会公平包括目标预期的机会公平以及实现目标所采用手段的机会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是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公平,主张留给子孙后代充裕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由于公平的内容复杂多样,而且变化多端,故而不可能用简单的列举方法涵盖所有的公平范围,那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是一个由定义和概念组成的复杂结构,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二)基于公共行政的治理观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2019《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全)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参考 《公共行政学》作业1答案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 A .普耳 B .斯密 C .欧文 D .斯图亚特 2. 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 该书的作者是( A ) 。A .里格斯B .古立克C .德鲁克D .高斯 3. 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 A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 .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 .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 .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 、法 B 、美 C 、中 D 、英 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A 、选任制B、考任制 C 、委任制D、聘任制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 。 A .政府职能 B .行政监督 C .行政决策 D .行政体制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笔记

公共精神与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学院10行政管理刘洁波2010104027 何谓“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就是指在公共生活中,涉及公共事务的治理与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者与公民在公共行政领域内所形成的信念、价值、和习惯。公共行政是公共精神的表达方式。公共行政需要一种内在精神的支撑,这就是公共精神,这是一种“对于公共服务的召唤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的、持久的承诺”。 在西方社会,公共精神萌发于古典时期的希腊。希腊城邦里生活的公民们近乎直接民主式的治理公共事务,以及他们对于公共生活当中公平、正义、理性、节制等公共精神的追求,对于生活在现在社会当中的人来说,似乎是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我们现在对于一些产生于近代的问题的讨论其实在我们重温古希腊圣贤们那富有洞见性的思想之时,总不免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在被提出之前,早已被他们处理过了,并且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已经超越问题本身,永远的留在了人类政治思想进化的基因当中。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功利主义哲学取代了古典希腊人的公共观,开始支配着公共行政的思想和实践。古希腊人对于公共精神的理解强调公平、公正与节制,强调个人的价值需要在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而近代启蒙以来,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高度发达,众多经济理论被引入到政治生活中来。公共选择理论在经济领域诞生后,便被迅速引入政治领域,特别是被更多的用来解释人们集体的政治行为。公共选择理论把功利主义的逻辑和市场规则引入公共行政。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的、理性的成本收益计算成为了解释公共精神与集体行动的理论模型,古典公共精神的内涵受到了挑战。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毕竟在本质上不同于古典希腊时期的城邦国家,使古典公共精神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现代性和随之而来的病症已经深入到公民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浮躁麻木的社会心态让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精神无处得以体现,人们不禁要反思:公共精神在现代社会已经丧失了吗?

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

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8、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国的地方政府。 9、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公共行政学》要点及主要内容

《公共行政学》各章要点提示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行政的含义、特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同时,本章界定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特点与研究方法,也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状况。 要点提示 公共行政的含义 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国家的公共事务。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政府)的行政,即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公共性、法则性、民主性、公平性、高效性。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作用:第一、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第二、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第四、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 第五、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科学管理时期 二、行为科学时期 三、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四、新公共管理时期 五、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政府能够管什么;应该管什么;政府管理由谁来管;政府管理怎么管;政府管理为什么管。 第二章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政管理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 要点提示 行政环境的含义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 (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行政 (2)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 具体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

行政诉讼法读书笔记

行政诉讼法读书笔记

行政诉讼法读书笔记 【篇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读后感】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读后感 在将近5个月的学习后,我们的课程《行政法》在期末考试的靠近中告一段落。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行政法》的基本知识,学习了有关行政法的相关知识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掌握《行政法》方面的知识以及对一学期所学进行巩固,所以让我们读关于《行政法》方面的书籍,并写读后感。所以在当当网上找相关教材,一本教材映入眼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与图表》。选这本教材的的考虑是,关于行政法方面的法律比较多而且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且费力,案例,可以与知识点、现实紧密结合,看书中所学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图表,可以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具体的表现出来。这样,学习《行政法》就不会那么枯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本书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与图表》,主编:沈福俊;副主编:周卫昕、曾刚;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这套教材是由华东政法大学负责编撰,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育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法学教育高地项目课程建设经费的资助。这本书是按照相关法律的编排体例,选取近年来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集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并加以评释和注解,同时配以生动而简明的知识、法律图表,系统而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法学核心主干课程的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精粹,是一套以案例与图表形式教授法学知识的创新型教材。 本书特色

(1)案例崭新而典型。本书选取的案例重点突出、繁简适当,与知识点结合紧密。使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有关知识的重点、难点,同时又体现出较强的时效性。 (2) 分析深入而精到。本书在以案例阐明有关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时,强调深入剖析立法意图和法律关系,以案例指导教学,加深知识印象,重在法律思维的培养。 (3)图表清晰而全面。图表是对既有法律与法理的科学分类与整理,并加以系统分解,使之条理化、清晰化、简要化,能起到加深理解和帮助记忆的作用。 (4)引据权威而翔实。本书所涉法律条文均引自最新的国家法律、法规及 司法解释,理论阐述均以学界通说为准,所选案例均为立法、司法实例。 读书有感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若想了解行政法就必须先了解行政。行政法上所涉及的行政活动专指行政中的公共行政,并不涉及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形态。所以,我们把行政定义为“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若想了解行政执法活动的特性就必须了解行政的特征: (1)行政的公益性 行政的公益性是其区别于私人活动的主要特征。在私人日常活动中,活动主体的行为只要不与法律的强制规定相违背,就可以为其个人利益展开相应的活动。而行政则是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 (2)行政的持续性和主动性 行政的持续性是针对其与立法之间的区别而言的。立法是制定一般性法律的活动,法律一旦制定完成,立法活动即告结束。而行政由于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多项选择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0277)多项选择题(2009-04-23 14:23:40) 标签:教育分类:教育学习类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意识形态、C。道德论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执 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 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墨西哥、D。埃及。 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B。监督 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立法、C。行政、E。司法三种权力。 6、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A.西蒙B.怀特C.汤姆森E.斯密 斯堡。 7、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E.X理论时期。 8、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C.威尔逊D.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 离的观点。 9、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A.怀特B.魏劳毕E.费富纳完成的。 10、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B.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 的学科C.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D.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E.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11、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A.自然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E.文化环境。 12、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B.管理对象E.组织文化。 13、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特殊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E.约束性。 14、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 公共行政模式。

《政府精细化管理》读后感及学习心得体会

《政府精细化管理》读后感及学习心得体会 政府管理要进步不仅行政的主体政府有责任行政的对象群众也有责任——当这样的观点在最后的附录里体现出来后《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的理论基础与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这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作者温德诚先生将其多年来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结成此书。在书中温先生不仅提出了政府管理走精细化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系统地论述了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建议。 精细化管理要求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政府与群众共同努力来创造和维护。温先生首先为我们列出政府管理的十大困难。这十大困难既包括了人口众多、管辖宽度大等客观原因也包含了异地管理为主、多元多层管理、责任不明确等不合理的因素更有古代官场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较为宏观的原因可见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的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结构性的不完整。结构的调整与重建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短期混乱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着长远的发展目光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理论之外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却是温先生此前对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研究。这一部分被放在附录里看似随意实则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因为只有深入研究行政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政府管理的本质。所有的管理都不能绕开这个话题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 政府管理的发展是行政主体与对象共同发展的结果这是一个双线共同发展的过程结构性变革仅是的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提高以及积极参与相配合。针对占人口大部分的行政对象温先生也总结出这样几个特征: 一、上有政策下有隐性规则。群众遵守公共规则的意识淡薄表现为大量使用隐性规则来对付公开的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公民的公德培养是政府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缺乏公共道德基础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都难以实现。 二、缺乏组织生活锻炼。中国古代工商业本身就受到官府的限制组织化很低少有全国性的行会组织形式上的行会对成员的干预能力也很有限。因此中国工商业者在经营上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像欧洲人那样有长期的锻炼和培养作积淀。 三、老百姓的道德观念——非公道德。中国农耕社会道德的非公性根源在于缺乏集体生活缺乏组织的公务、工作联系致使公德的观念、意识形态未得到发展。私德的发展使得拉关系、走后门、徇私情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了。 四、家庭共财制产生“关系学”。古代农耕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所以生产所得经济收入、财产的拥有与消费也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财产共有不分彼此原则上是长辈在不分家不分财即使形式上分了也互通有无彼此互助互济。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读后感

《行政学研究》的读书报告 一、概述 1887年,美国著名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著名的《行政学研究》,这篇文章被认为标志着近代行政学的开端。文章没有长篇大论,但却清晰地阐释了行政学的诸多方面,对近现代行政学的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 由于先前学者们在行政学领域的长期空白,威尔逊的文章提出的许多概念使人耳目一新,在此,有必要对文章的脉络和概念进行一下简单的梳理和重构。对于这篇文章,我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即行政学的内涵和外延。 二、内涵部分 1.目的。威尔逊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也就是说,政府行政的范围和合理方法。我想,这里的范围应该解释一下。威尔逊在本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行政-政治分离的观点,乍一看这里所说行政的范围可能属于政治所研究的领域,属于原则的问题。但是,威尔逊的原文“what government can properly and successfully do”我个人理解为在政治原则的大框架内存在的一些模糊的领域(例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问题,无法确定是或否)。这一类问题无法用政治的原则去准确地划分,这时就需要行政学的指导去评估政府行为的利弊做出决断,最终取得“properly”

和“successfully”的效果。 2.历史。威尔逊说,行政学“是本世纪,几乎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产物。”因为他认为,在早期社会(奴隶或者封建社会),政府的结构和一些政治原则的问题,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人们生活的简单带来了政府职能的简单,因此,行政问题不那么突出。但是,到了工业文明社会,美国的政治制度日益完善,但是社会问题却层出不穷,因此,政府的行政能力问题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因此,也就推动了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行政的来源却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欧洲。因为“其各个组成部分是与一个组织严密的国家的需要相适应的”,显然法德更需要这种行政能力以维护其专制的统治。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逊将政府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绝对统治者”时期,废除专制制定宪法时期,人民统治时期。他认为在第一个和第三个时期,行政会得到重视(这两个时期分别对应法德和英美)。而在第二个时期,人们会因为政体的争论而忽视行政。 3.原因。威尔逊清晰地阐明:“它将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关于原因,由于前面提到的目的和历史一定程度的解释了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 4.研究方法。威尔逊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探求行政方法,其中突出指出了法德行政的优点。然而他一再强调,美国作为了一个民主国家,只需要借鉴法德的行政领域的长处,而决不能收其专制思想的影响。作者用了一个巧妙地比喻“我们便可以对外国政府进行解剖学

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第一章绪论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答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四、论述题1、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答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五、重要名词1、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第二章行政环境三、简答题1、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答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2、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3、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答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4、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答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

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四、论述题1、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答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五、重要名词1、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3、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4、具体环境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5、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第三章政府职能三、简答题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答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2、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公共物品的提供

公共管理类图书 读书笔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 蒲兴祖教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通过阅读此学术著作,对于我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并由此而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全书详细论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历史发展,以及影响这一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着重论述、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人民直接参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各项重要政治制度。不仅如此,本书还对每项制度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例如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政党制度分三章研究,而且对每项制度的研究都很具体。例如人大何时向代表发出会议通知、如何表决、写票、投票、计票等具体规范、程序和方式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因为政治制度是分层次的,任何基本制度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具体制度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不对政治制度进行细化研究,很多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分析上,就不可能发现具体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也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何谓政治制度?早在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权利的体系。”这一理解对后世影响深远,但绝非盖棺定论。古往今来,众多的思想家、大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在当今美国就有20多种解释,法、德、日、印等国的大学教科书上也罗列着多家之说。浦兴祖教授认为,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共包括四层含义:第一,它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它的中心内容是国家政权的行为准则;第三,它内含着多层次的结构;第四,它包括“法内制度”与“法外制度”两种形态。根据浦兴祖教授的定义,可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等。

《公共行政学》综合练习题(二)

《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二) (第5—8章) 第五章公共组织 综合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 2.公共组织结构方式取决于公共组织的、职位和职权以及人员划分等诸要素的构成方式。 3.是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4.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是公共组织的结构。 5.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结合,有人称之为,它是当代公共组织结构的特点之一。 6.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和分部化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以为中心的层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 与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公共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 7.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比,管理幅度越,则管理层次越;相反,管理幅度越,则管理层次越。 8.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 9.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是以为中心的组织理论,它弥补了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过分地强调和规章制度而不重视人的不足。

10.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值观。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 中是核心的概念。 11.新公共行政主张参与行政。一是主张参与。二是主张在组织决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职位B.职能目标 C.行政职权D.行政人员 三、多项选择题 1.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 A.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B.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C.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D.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E.伍德沃德的权变组织理论 2.韦伯认为的权力有()。 A.世袭的权力B.魅力的权力 C.经济权力D.合法的权力 E.宗教权力 3.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A.梅奥B.巴纳德 C.韦伯D.法约尔 E.西蒙

论新公共行政学(Toward_a_New_Public_Administration)

论新公共行政学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本文是关于新公共行政学的论文,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它的风险性。本文的首要目的是在明罗布鲁克新公共行政学会议上介绍我对新公共行政学的解释和综合概括。本文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说明我对新公共行政学对于组织理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后者对于前者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后者对于前者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无论是哪一种事物,若对其贴上“新”的标签,都是有风险的事情。在赋予观念、思想、概念、范例和理论以新的意义时,更具有双重的风险。那些宣称有新思维的人往往把以前的思想看作是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以前的思想的创始人则会做出防御性的反应,他们往往会说:“除了在早期思想外面包上一层新的词汇外,所谓的新思维实际上几乎没有新东西。”因此,我接受这种防止误解的警告。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构成成分是得到柏拉图、霍布斯、马激雅维利、汉密尔顿、节斐逊和许多现代研究行为的科学家们承认的。“新”表现在织成的布方面,而不一定表现在所使用的线方面,并且,“新”也表现在关于使用布的论点方面——不管使用的多么旧。 公共行政学这块布的线是众所周知的。赫伯特·考夫曼简单地把这些线描述为这样一些价值的追求:代议制政治中立权限和行政领导。这些价值在不同的时期中分别受到最突出的强调。代议制是杰克逊时代的杰作,最终的反应是强调中立权限和行政领导的改革运动。现在,随着我们对代议制的新模式进行研究,我们正在证明一种这些价值相对立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公共行政的变化类似与在行政效率和政治反应之间进行一种零和博奕。行政效率方面的任何增加最重要的结果是导致政治反应的降低。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期,政治反应将是以行政效率为代价换取来的。 刚刚提到的公共行政的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价值模式,经过修改成为一种总的概括。但是,她们都由于总概括的缺点而受到损害:它们没有说明在公共行政范围内依然存在的广泛的——常常是丰富的——有时是微妙的变化。而且,这种概括也不能解释超出公共行政范围之外的那些内容。关于新公共行政学对组织理论有何意义的描述是充实这些概括的一种过程。但是,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简要概述我认为新公共行政学具有什么样的含意。 一、什么是新公共行政学 教育工作者有其自己的基本目标和最实用的基本原理,即推广和传播知识。警察是在执行法律,公共卫生机构通过与疾病的斗争来延长人的生命,此外,还有消防人员,公共卫生人员、福利工作者、外交官和军人等等。所有的人都受雇于公共机构,每一种专业或职业都有其自己的独立存在的一组目标,因而也有其自己的基本原理。 那么,什么是公共行政学?什么是它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答案常常是对上述提到的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的、经济的和协调的管理。人们已将注意中心放在了高层管理(以城市管理为例)或重要的辅助性的职能部门(制定预算、组织和管理、系统分析、制定计划、人事和采购)方面。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差不多是较好的(更有效的或更经济的)管理。新公共行政学把社会公平加入到传统的目标和基本原理中。实用的或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找出下列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1)我们怎样才能够利用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效率)?(2)我们怎样才能够花费更少的资金保

官僚体制读后感

《官僚体制》读后感 米塞斯一生都在坚定地捍卫自由市场原则,因为他相信,正是自由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文明,使人类、尤其是普通大众第一次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富裕的生活。事实上,在他看来,自由市场是唯一能够正常运转的组织人类经济活动的制度。《官僚体制》一书写于1944年,当时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却普遍激烈的反对自由市场,而急切地希望以全面的计划取代市场,而这必然导致官僚制的大幅度扩张。米塞斯指出,在人类社会框架内处理各种事物,亦即人们之间的和平的合作,存在着两种方式,其一是官僚体制的管理,其二是利润管理。 在人类活动的某些领域,不存在利润管理的问题,只能用官僚的管理。官僚体制本身不好也不坏。它是一种管理手段,可以被用于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有一个领域,即政府机构的管理官僚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警察局不能按盈利企业的活动所采用的方式运行。面包房只为范围明确的一部分人——它的消费者——服务,把它烤制的面包卖给他们。面包房的消费者掏腰包,为面包房的生意提供了社会正当性——盈利能力。警察局不能出售它的“产品”,它的成就不管多有价值,甚至必不可少,然而它没有市场价格,所以也无法与它所造成的开支进行比较。 今天的许多人视为罪恶的东西,并不是官僚体制,而是官僚管理领域的扩张。这种扩张,是日益限制公民个人自由以及今天的经济社会政策用政府管制取代私人主动精神这一内在趋势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当时的时代特点是政府对工商业和许多公民事物的干预范围扩大。这导致了利润管理被官僚管理所取代。在民主制度下,官僚管理意味着严格遵守法律和预算的管理。应当为公共福利做些什么,应当如何使用公共资金,不能去询问行政人员和法官。这是享有主权的人民及其代表的任务。法院、各行正分支机构和陆海军,屡行着法律和预算要求它们履行的职责。决策者不是他们,而是主权者。官僚管理是一种运用于行政事务的手段,是对无法用经济预算进行监督的事务的管理。 官僚管理是必须服从上级机构制定的细致的规则和条例的管理。官僚的任务,就是履行这些规则和条例命令他做的事情。他根据自己的信念做出决定的权力,受到这些规则和条例的严格限制。官僚的目标不是利润,而是服从规则和条例,这样必然会导致官僚机构办事效率的低下。官僚管理是一种运用于行政事物的手段,这种行政的结果,不具有市场上的现金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也不能用会计方法进行核查,不能进行经济核算。官僚体制对于官员履行职责的表现缺少确定无疑的成败标准,造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它扼杀了抱负,毁灭了开拓精神和超越最低标准的激励因素。它使官僚只看命令,不在乎实质和真正的成功。这些原因造成了官僚管理的失败。 相比较官僚管理,利润管理更加自由。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真正的老板是消费者,他们通过购买和拒绝购买,决定着谁应当拥有资本和管理工厂。他们决定着应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产品的质量。他们的态度决定这企业家的盈亏。怀着利润动机的企业家,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商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使整个市场活跃起来不受死板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命令的束缚。 利润管理中的经济核算可以核实利润、核实盈亏,从而使计划或实施的项目是否最适合于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得到反映,激励企业家们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使成败的前景变得光明。 一切商业交往,都用核算盈亏进行评估。盈亏账目反映着整个生意或其中任何一部分是否能够盈利。分类账目中的数字,为整个生意及其每个分支提供指南。不挣钱的部门被终止,盈利的部门得到扩张。利润体系中的工商业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总揽全局及其各部分的方法,不必纠缠于细枝末节。每个部门的部门经理要对自己部门的运行负责,他的自利心使他极为关心他的部门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而是自己发挥自己的

公共行政管理主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管理主要知识点 一、公共行政 关键词: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含义——活动主体、活动客体、活动目的 2、公共行政的主体 3、公共行政的客体 二、政府职能(公共行政职能) 关键词: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 1、政府职能的含义——实施主体、主要内容、实施手段、完整统一的体系 2、政府职能的作用(重要地位)——公共行政的要求、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据、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行政效率衡量标准 3、政府职能的发展——自然经济、近代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 4、政府职能的内容(体系) 静态结构体系(基本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动态结构体系(运行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5、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联系)影响与制约行政职能转变的要素 ●社会环境变迁(社会内部政治、经济变化)——外因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公共行政科学化——内在动力 ●行政职能合理配置 ●机构改革 ●技术手段现代化(创新) ●传统行政文化——这一点只可以是制约因素,而以上六点既可以是必然性, 也可以是制约因素 6、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职能外移、职能内移、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7、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职能重心、职能方式、职能关系 8、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责分开 ●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政府内部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分开 9、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职能界定、机构改革、制度化、中介组织 三、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 关键词:行政组织、行政体制、行政机构 1、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的机构和体制(静态层面)、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动态方面) 2、行政组织的特征 3、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 弗雷德里克森个人简介 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西方新公共行政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他曾先后执教于雪城大学、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马里兰大学,还是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公共行政专业特聘教授。在学术职务方面他曾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长、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术期刊杂志《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主编。在行政职务方面曾担任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密苏里大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精神》、《公共行政与社会正义》等多部享有盛誉的公共行政学专著的作者。基于弗雷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于1990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全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会颁发的特别研究奖,于1992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 《新公共行政》是弗雷德里克森的扛鼎之作,这部著作最大的特色在于这是国内外首次对新公共行政思想进行总结和评价。20世纪60年代,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学者们都在反思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远景,谋求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弗氏在新公共行政的发展中一直起着核心的作用,他于1980年在总结了自己数十年对公共行政的思考的基础上,出版了《新公共行政》一书。书中系统的阐述了新公共行政的理论,将一些新的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共行政中,其中社会公平就是新公共行政的一个核心理念。弗氏的《新公共行政》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与理论借鉴意义。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观点 (一)社会公平复合理论 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是弗氏新公共行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以社会个体的公平问题作为理论原点,进而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进一步阐释公平理论。弗氏认为社会公平包括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代际之间的公平。单纯的个人公平强调的是社会个体之间的公平问题,即所有的社会成员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而拥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任何人不得僭越这一原则而凌驾于他人之上。分部化的公平是正视不平等现实而采取的一种调节手段,即不同人群之间予以区别化对待,同等人群之间予以平等化对待。这种公平价值观比较适用于实行劳动分工的复杂社会,其行为貌似不公平,实质却是在促进公平目标的实现。集团之间的公平主要涉及群体或者次群体之间的公平,如种族公平和性别公平等。机会公平包括目标预期的机会公平以及实现目标所采用手段的机会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是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公平,主张留给子孙后代充裕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由于公平的内容复杂多样,而且变化多端,故而不可能用简单的列举方法涵盖所有的公平范围,那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是一个由定义和概念组成的复杂结构,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二)基于公共行政的治理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