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23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赵居礼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针对我国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的问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转变观念,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凸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为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主动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和师资培养,取得明显的效果。

关键字: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面临许多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保持办学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几年来,我们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积极主动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明确提出:改革示范院校办学机制,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也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以上两个文件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将文件精神落实到具体的改革当中,我们的思路是: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凸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为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工作系统的要求设计学习系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中的任务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提高了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特别是就业竞争能力。对

学校来说,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培养教师的“双师”能力和“双师”结构大有裨益。企业也是受益方,有充裕的选才考察时间,可以选到合适的员工,能够减少人才培养的成本,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

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最高的抽象和概括就是培养人的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职教育理念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主要解决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其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质量规格、系统设计和培养方式。

我院紧紧围绕陕西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充分依托二级学院的8个工程训练中心、学院校办工厂,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牵头组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探索形成了基于工学结合、企业深度参与、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特色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打开五个壁垒现实六个融合上。即:通过打开时间壁垒——实现教学过程开放性、打开空间壁垒——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开课程壁垒——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综合化、打开人员壁垒——促进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打开校企壁垒——促进产学合作,深入推进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简称“工学六融合”)。“工学六融合”是完全渗透式的六融合,其核心是“工学结合”。

三、示范引领,均衡发展

根据“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和学院多年的专业建设积淀,我院5个示范专业通过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根据专业特点,凝练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或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探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工合一、知技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学工合一: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担当学生和“准职业人”两种身份。

知技融通:是指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多次循环,将学生培养成“懂设计、通工艺、精操作、会维修、能创新”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境教学、学训三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境教学:是指在校办工厂、校外实训基地等真实企业工作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使生产性实训和理论教学一体化。

学训三合:是指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与订单培养相结合,专业关键能力培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

3、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全真载体、实境训能”人才培养模式

全真载体:是指依托校办工厂,选定“灰铸铁壳体、球铁皮带轮、铸钢底板、铜合金轴套、铝合金活塞”五类铸件作为实训载体,进行教学活动。

实境训能:是指在真实生产环境中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并通过亲自完成5种类型铸件的生产加工进行技能训练。

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双融通:是指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通、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相融通。按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基本技能学习领域、职业技能学习领域和岗位技能学习领域四个平台实施教学过程,形成分方向、多出口的人才培养方案。

5、物流管理专业的“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境耦合:是指把教学和实训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高校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之中,通过与社会实际的嵌入式结合和校企合作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经过潜心实践和总结,借鉴德国、荷兰等国家高职教育先进理念,学院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基于实境的课程体系—基于实际项目的训教内容—基于行动导向的训教方法—基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五基流程”和“学习过程工作化、工作过程学习化和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三化标准”,重构学院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案例、项目贯穿于整个任务模块,实践教学体现“项目技能(校内实训)-系统

技能(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实境耦合)”的设置思路,实现了知识能力,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教学模式。依托我院的教学资源,通过与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开发课程,梳理岗位技能,并形成对应的课程内容,使之充分体现反映岗位的动态变化,为物流行业输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定位和专业群均衡发展

对接装备制造业,依托行业协会,合作骨干企业,实现产业、行业、企业三结合。根据学院实际,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培训型专业,培养满足装备制造业不同领域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于示范专业理念新、资金足、政策到位、发展迅速,拉大了与非示范专业及专业群的差距,导致专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学院专业发展的“短板现象”加剧。为此,学院确定了5个学院内示范建设专业,加大了向非示范专业的倾斜力度,建设资金投入1000万元,充分利用示范专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领专业群均衡发展。

(三)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目前,构建了以装备制造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学习性工作任务、实际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任务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中。学院针对课程建设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投入大量资金,推行了一整套课程建设方案,旨在重点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形成“国家级、省级、院级” 精品课程体系,促进学院课程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创设更多的工学结合的特色课程,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所建树,进一步提升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近3年,全院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达到100门,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改革建设工作中,使课程建设能够与真正基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达到学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就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院积极制定教材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完成

一批反映学术发展前沿,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要求,内容新、水平高、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特色教材。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立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网上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体系。

(四)打造“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学院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理念,学院以“提升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为建设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培育教学名师,在中级职称教师中培育优秀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培育教坛新秀。学院近两年投资700余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学习和下企业锻炼,选派226人赴美、德、日、澳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知名院校、世界著名企业学习、研修,目的就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接受世界最前沿的高职教育理念,使教师在思维层面上与国际接轨。

通过鼓励教师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安排教师到一线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形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专业建设实施“双带头人”机制,课程建设团队中实行“双骨干教师”机制,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五)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教学条件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撑,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保障,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院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训基地”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配置院内实训资源,和企业共同规划、布局新建实训基地,组建“教学车间” 和“教学工厂”,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作到教学实训一体化、实训作品产品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过程工作化。

学院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加大省级实验实训室和学院示范实验实训室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实验实训条件,切实促进大学生技能水平

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改扩建1.5万平方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办工厂)实训厂房,购置8大类、18个品种、20台套设备,进一步扩大生产性实训规模,使实训岗位由300个增加到460个,所有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均得以有效保障,实现专业一般技能训练与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功能;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继续与更多装备水平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科学规范、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新开发30余家可以深度合作、能够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功能,目前,学院已建成97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实验实训室。

在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落实课程体系中相关实践内容,构建三个开放式训练平台(通用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平台),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开放式、共享型专业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

(六)创新机制、健全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机制与制度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学院在教学运行管理、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管理、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制。比如:工作学期制度,将寒暑假作为工作学期,各专业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在工作学期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外集中实践或在企业顶岗实习;扎实推行“双证书”制度,规定学生毕业时持有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从制度层面促使学生主动获得职业资格、丰富工作经历,全院近三年毕业生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获得率均超过92%;生产性实训管理实施“具有真实职场的环境和氛围,配备双师结构的项目教学团队”的机制,走质量与效益并重的企业化管理之路,要把产业文化融入教育过程,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顶岗实习由企业对学生实施员工化管理,让其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使其更加贴近企业工作流程,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胜任工作。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示范专业建设成效

坚持科学办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一些阶段性成果。

1.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新模式下,学生的职业认知明显改善,学习与实践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大为提高,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频获大奖,如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三创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竞赛”、等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大赛项目114项,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2.招生就业“进口旺、出口畅”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学院社会知名度越来越大,报考率和一次报到率逐年提高。2008、2009年新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均超过220%。生源质量大幅度提高,录取分数超过本科三批分数线的学生比例逐年提升。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5%,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82%,2010届4971名毕业生签约率已经达到98.49%。。学院高就业率和突出的办学实绩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2008、2009连续两年学院获得陕西省就业先进单位,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3.教学质量工程成绩显著

学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政府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重点专业8个。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教育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形成一种良性运行机制。只有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努力,才会形成合力,工学结合才会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 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 号.

[3]赵居礼,曹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20期.

[4]赵居礼,田锋社.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9(1).

[5]邓志辉,赵居礼,王津.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0(4).

联系方式:

赵居礼:陕西咸阳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712000

029—33152058(办) E-mail:zhaojuli369@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8205509.htm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