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题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题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题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2.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反应及应用

三、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

例.Ⅰ.小明设计了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试回答:

⑴该装置存在一处不完善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开始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选填序号:①加热②通CO)

⑶实验过程中,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分离从B 装置排出的气体,小明设计了上图2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装置已略去,a 、b 为活塞)。

⑴当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 时,可分离得到____________。

⑵然后关闭活塞a ,再打开活塞b ,又可分离得到____________。

【课堂训练】

1.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A .硬度大

B .不能导电

C .化学性质稳定

D .熔点低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 、CO 和CO 2都具有还原性

B .用石蕊溶液可区分CO 和CO 2

C .金刚石、石墨、C 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D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 都是黑色固体 B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4.科学家发现由C 60制取的化合物M 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 .厦大化学家制得了C 50,它与C 60都是单质

B .某物质含有

C 50分子和C 60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

C .由C 60制取化合物M 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 .C 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5.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 .碳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D .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钠米

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

B .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 .CCl 4

是一种化合物 D .制造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7.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 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大盘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大盘点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充满CO2并附有干燥石蕊小花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 B.试管内溶液变红色 C.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与水反应,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中水面上升,选项A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试管内的液体变红,选项B 正确; C、试管中干燥石蕊小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试管内的液体变红,说明石蕊变色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选项C正确; D、该实验中实验现象与二氧化碳的密度无关,该实验不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选项D错误。故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含氧元

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 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 C.夏天鱼池里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可开始收集 【答案】C 【解析】A、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1%,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正确;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开始收集会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错误。故选C。 5.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具有可燃性B.均具有导电性 C.均由碳原子构成D.均为无色透明的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故正确; B、三种物质中只有石墨具有导电性,故错误; C、C60是由分子构成,故错误; D、石墨是黑色固体,故错误。故选A。 6.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可将传感器采集的实验相关信息显示成曲线图。若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则在持续通入二氧化碳过程中,下列对物质X和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2.空气中含量最多,又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吸附异味B.氯化钠:常见的调味品 C.烧碱:改良酸性土壤D.硫酸铜:可用于配农药波尔多液 4.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A.炭黑B.活性炭C.金刚石D.石墨 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与液氧B.CO2与CO C.干冰与冰D.金刚石与石墨6.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 7.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 A.A B.B C.C D.D 9.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10.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有毒气体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11.右图为某同学制作的用浓硫酸催化甲酸(HCOOH)制取CO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型管中发生的反应为:HCOOH H2O+CO↑ B.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变成了铜,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尾气处理有效节能 D.眼药水瓶可改用注射器代替 1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 ..的是: A.氧气常用于炼钢、潜水、急救等 B.稀有气体可用于闪光灯、霓虹灯等 C.氮气常用做食品保护气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危害人类生存 13.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D.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A B C D

初三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本章知识间的联系:(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CO : ②C→CO2: ③CO→CO2: ④CO2→H2CO3: ⑤H2CO3→CO2: ⑥CO2→CaCO3 : ⑦CaCO3→CO2 :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无色透明。可用于制钻石、(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可用于(体现它深灰色、质软)、(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O和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2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练习:1、“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画,至今任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2、请将下面左列和右列的相关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 金刚石硬度大冰箱去问剂 石墨导电性能好切割玻璃 活性炭吸附性强干电池的电极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做燃料 碳燃烧时放热冶炼金属 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制墨水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化合物 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3、还原性:(1) 现象: (2) C在反应中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 CuO在反应中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

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3C+2Fe2O3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构建动态的“碳三角”,让学生把握碳和碳的两种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生活应用。 ⑵联系到生活中有关碳和碳的两种氧化物的具体应用,充分了解两种性质与生活用途的决定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开放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探究。让学生在复习过程再次感受、体验、探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话,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浓厚爱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顺利形成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内容分析】 本课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单元复习课,要注重碳单元的系统知识整理归纳,学会梳理和组合相关知识的串联方式,强调要重读课本,俯视课本,完整构建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 重点:注重提高学生复习质量和解题效益,培养科学探究的规范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复习课程,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探究等开放活动。 【教学环节】 问题提出—联系生活—重温课本—强化练习—科学探究—复习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教师导语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可以感受到化学气息布满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一起来欣赏精美的中国画,屏幕上展示的是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局部,该艺术瑰宝用墨绘制而成,从北宋时期流传到今天,我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评析:通过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巧妙组织化学史实教育,既能加强学生的艺术底蕴,又能增强优越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齐答]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学生质疑]假如在点燃或加热时,碳的活动性又会如何呢?

【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大盘点1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大盘点1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把盛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B.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C.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D.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答案】B 【解析】 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 甲气体易溶于水,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错误;B. 丙难溶于水,能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正确;C. 因为一段时间后,甲试管内的水比乙试管内的水多,说明甲更易溶于水,错误;D. 甲、乙、气体都易溶于水,丙难溶于水,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构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二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 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A 【解析】 A.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 B.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正确; C.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正确; 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故选A。 3.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 B.石墨烯与C60是同一单质 C.石墨与金刚石一样硬度很大 D.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四种物质的结构不同,结构决定性质,所以这四种物质的性质不完全相同,如石墨是灰黑的,金刚石是无色的,故错误; B.石墨烯与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错误; 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故错误; D.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时都只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图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因此不正确,故选项错误; B、图中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时,应该长进短出,因此错误,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归纳与练习(word)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归纳与练习(word)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错误;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错误; C、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正确; 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稳定结构,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错误。故选C。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答案】C 【解析】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错误。故选C。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5.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A. 加热装置I,由于气体体积膨胀,装置II中会有出现气泡,不能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错

最新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答案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附答案 1.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 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净化水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D.可能是氮气 4.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 5.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A.木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6.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CO、CO2B.CO、C、CO2C.CO2、C、CO D.CO2、CO、C 7.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 8.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很快又变黑了。你推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B.温度太低 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D.试管口倾斜了 10.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A.1:2B.2:1C.7:11D.11:7 11.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12.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13.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A.20%B.80%C.15.8%D.84.2% 1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O2B.H2C.CO2D.CH4 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大全)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 项 归类物质或现象 A 氧化物水、双氧水、碳酸钙 B可燃气体氢气、氧气、天然气 C 还原性的物 质 焦炭、氢气、一 氧化碳 D 构成物质的 微粒 分子、原子、电 子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氧化物:物质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水、双氧水属于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故不正确; B、氢气、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氧气具有助燃性,本身不燃烧,故不正确; C、焦炭、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故正确;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不正确。 【点睛】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 Cu+CO↑ 【答案】D 【解析】 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石墨、金刚石、C60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正确;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正确; D、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中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中产物书写不正确,错误;故选D。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3)、CO2、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 (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整理 1.碳的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2)无定形碳: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 的。 (3)新的碳的单质:C60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可燃性:(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 。(3)还原性:,, 。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发生装置:由决定: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等性质决定: 用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用向下排空气法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 选用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如则是二氧化碳,

c 验满方法: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4.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 加热后颜色变化 , ,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5.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 2、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还原性: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二、经典例题 1.现有两瓶无色气体,一瓶为CO 、一瓶为CO 2、你有几种方法鉴别? 2.除杂:CO[CO 2] CO 2[CO] 3. 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强化练精练(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强化练精练(新 版)新人教版 单元易错强化练 易错点1 对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认识不清 1.(永州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B) A.石墨作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解析】焦炭用于冶炼金属利用的是其还原性,B项符合题意。 2.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 nm~9 nm,在低于-183 ℃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碳纳米泡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 C.“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3.下列各组物质接触时,不发生反应的是(D) A.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 B.高温下的木炭和氧化铜 C.灼热的铁丝和氧气 D.阳光照射下的木炭和空气 4.“碳”的世界丰富多彩。 (1)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 (2)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3)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CO (填化学式)而使人中毒。有人说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避免中毒,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说明理由:不同意,因为CO难溶于水。 (4)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其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①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B (填字母序号)。 A.黑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②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该反应中碳表现出还原(填“氧化”或“还原”)性。 易错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5.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CO2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是(D)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取CO2,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取CO2的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④(填“④”或“⑤”)。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知识总结课题一金刚石、石墨、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1)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3、 C60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 3、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2Fe2O3+3C4Fe+3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实验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 C+2CuO2Cu+CO2↑n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n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n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第二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周敏 教学目标: 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运用其性质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通过复习学会梳理知识,化零为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学难点: 1.对单元知识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2.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

【过渡】我们利用碳和氧化铜化学性质的差异性解决了两者的区分问题,现有两种无色气体CO和CO2,你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吗? 【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填写学案:知识梳理2 物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有关反应 的方程式 【思考】 若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如何除去? 若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应如何除去? 【学生交流】 【小结】 【引导】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系统的梳理了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观察你所写的化学方程式,都涉及到哪些含碳的物质,请以二氧化碳为中心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并注明反应条件。【学生活动】构建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 【小结】 【过渡】在上述网络图中发现有多种途径可以生成二氧化碳,那么我们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呢? 【学生活动】填写学案:知识梳理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和, 2.原理, 【PP T展示】下面哪组同学在准备制取二氧化碳?你的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 的实验室制法【学生交流】 【小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 【学生活动】填写学案:知识梳理3 3.发生装置类型:固液常温型 4.收集方法: 5.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验满方法: 【学以致用】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块状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常温下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溶液,硫化氢气体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组装顺序是 【思考】若想获得比较平稳的气流,你对发生装置如何改进? 【追问】硫化氢气体有毒,若想进一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又应该如何改进呢?下图的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效果______。 【拓展提升】某混合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若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小结】 F H

初中化学最易错的36个反应式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 (1) 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2) 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 镁可做照明弹; (4) 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5) 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 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 (1)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 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 (4) 电源为直流电。 4. 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 (1) 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 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 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 发出大量的热。 5. 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 (1) 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 (2) 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 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人教版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课题1:金刚石、石墨与C60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2.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例如:氧元素组成氧气和臭氧;磷元素组成红磷和白磷 3.碳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研究表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又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一、金刚石 二、石墨 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 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问〗如果有一把长期不用而生锈的铁锁,怎样可以轻易打开? 〖答〗可以把铅笔芯的粉末放到锁孔里,因为铅笔芯的成分中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性,可以做润滑剂。 三、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C60

C 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广泛的应用前景:气体贮存,有感觉功能的传感器,增强金属的强度,新型的催化剂,光学应用,杀伤癌细胞。 四、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 1.“碳”和“炭” 这两字主要在运用时有区别。书写碳元素或指明碳单质及碳的化合物的名称时用“碳”,“炭”指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多为不纯物质,大多以俗名形式出现,如木炭等。 2.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焦炭、活性炭、炭黑等的构成和结构与木炭相似。由于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吸附能力。用木炭的这个性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3.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五、碳的化学性质 ※碳与氧气的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O 2 CO 2 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2C +O 2 2CO ※碳与氧化物的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uO +C 高温 2Cu +CO 2↑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法 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 点燃 点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 B.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所以用盐酸可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实验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约45度角,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才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要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D.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 【答案】C 【解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正确;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错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