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庄子和中国宗教9

庄子和中国宗教9

庄子和中国宗教9
庄子和中国宗教9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奠基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解娟娟2007200454

【摘要】

先秦时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先秦诸子更如璀璨群星,照耀着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对中华文化特质的铸造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都起到了程度不同的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些伟人之中,庄子以他特有的独特气质和思维特质,对中国几千年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和中国宗教

在中国传统宗教的众多派别中,道教和佛教都对中国的国民性格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庄子同道教和佛教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特别是道教思想信仰体系的建立在许多方面是直接以庄子为思想渊源的。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它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尤其是隋唐时期的禅宗,更是在许多方面吸取了庄子的思想。有了庄子,道教才得以长足发展,佛教才得以快速的为中国文人所接受。

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的存在依据,到无处不在,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性和永存性,道是无目的的,具有无限的模糊性和神秘性。庄子对道的性质特征的论述,对道教根本的教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道教教理的根本基础。比如《太平经》在论道时这样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这是说“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天地是由道产生的。《太平经》对到的这种论述同庄子对道的看法是非常近似的。再如唐吴筠《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杳无际。可以看出,他不但继承了庄子对道的宇宙本源性的论述,而且对道的无限普遍性的论述也是受了庄子的影响。

道教不仅在根本原理上受到庄子的影响,而且在塑造自己的神仙时,也基本上是以《庄子》中的“神人”“真人”为模型的。在《庄子》中有许多关于“神人”“真人”的描述。如《大宗师》中的“古之真人”、《逍遥游》中的“藐姑射山神人”等等。《庄子》书中对这些

“神人”的描写对道教在构建神仙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道教的所塑造的神仙中,有的是直接从《庄子》书中演义过来的,有的是同《庄子》书中的神人刻画的有相似之处。《庄子》是道教塑造神仙的基本理论和形象依据。

道教的成仙方术中,有一些也是从《庄子》里演变过来的,或者说至少是受了《庄子》的影响。比如《庄子。在宥》中广成子向黄帝传授的“守一”之法,《庄子。刻意》中的“导引”之术等等。由此可以说明《庄子》中的许多关于得道的论述,经过改造后来都演变成了道教修炼成仙的重要方术。

在佛教传播的初期,盛行着以道释佛之风,道家特别是《庄子》成了理解佛教思想的重要理论中介。产生于隋唐时期的禅宗是印度佛学与庄学的结合体。禅宗在建立他的思想体系时,深刻的受到了庄子的影响和启发。禅宗受庄子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禅宗吸收庄子的主静学说主张明心清静;吸收庄子所倡导的“心斋”“坐忘”主张“以无念为宗”;吸收庄子的“朝彻见独”“物我合一”的思想主张直指本心追求物我两忘不关外物的精神自由。总之,禅宗在建立他的思想理论体系时,一方面是继承了佛教内部的思想成果,另一方面则是借鉴和吸收了道教尤其是庄子的许多思想观点。它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二、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

在先秦诸子中,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庄子。庄子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他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的方法,以及他的一些艺术创造方法等对后世艺术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之一。

庄子重视思维认识的相对性、跳跃性特征。这些方面都影响了艺术的思路和表现。

庄子思维认识的相对性,对山水画的体现方式有深刻的影响。比如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观点。在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过程中,人能体会物性,物性亦能反映人心。在山水画的表现中,画家也十分重视这种亦彼亦此的方式。

庄子的思维的跳跃性也有其意义,就是这跳跃过程给画家留下了许多空间来表现意境。画道上的虚实就是由此而演化得出的,这也是山水画艺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庄子的崇尚自然美的观念。主张体现纯朴天真的自然之美,他认为自然之美是最大的美,追求自然之美是圣人的最高目标。庄子这种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在魏晋的玄学思潮中得到很大的发挥和推衍,并进而扩展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以谢灵运为鼻祖的山水诗派,以陶渊明为开创的田园诗派,以及晋宋之际为世人所重的山水画派。这些异军突起的新的文学艺术流派,是以“返璞归真”、“天真自然”为共同特征的。这种倾向,在以后的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尤其在绘画艺术方面,唐宋以后,山水画便成为了主要流派,雄踞与中国画坛的盟主地位,而这一引导着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的审美理想,正是来源于庄子。

三、庄子思想与美学

庄子美学的深层核心在于自然。庄子提倡没有外力干预影响的自然。他认为人必须舍弃社会性是他的自然性不受污染,顺乎人性,依事情的本来情况行事,以此来实现人精神上的自由。这就是一个不断“自然化”的过程,这样那个才使得“外在的自然山水与内在的自然情感都渗透、交融和积淀了社会的人际内容。为庄子所发现所强调所高扬的大自然的美终于成了这种充满人间情味的美。”①

庄子通过舍弃人的社会性和追求自然性的内涵来追求美。而且,这种对自然性的追求又和谐的与人的审美情趣并存融合在一起,这两者的融会才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的深源。

庄子的美学有动态和虚化两个特点。庄子美学的动态意义就是讲“忘”的主张,庄子讲“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天地》)忘记身边之物,不断扩展达到忘记天下之物,在这种层次中连人自身都给忘记了。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作入于天地自然境界了。这体现的是“忘”的内涵不断增加变化的动态过程。庄子讲忘有形之物,忘无形的社会原则,甚至连忘的自身载体都忘掉。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快感不断增强,美的追求不断提升,境界也不断提高。

庄子美学虚化的特征,《齐物论》中的“物化”说堪称代表: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意思是说庄周与蝴蝶本身有很大的区别,但在“适志”方面却是相通的。在这种程度上

说这两者的个体意义就没有了,非蝴蝶非庄周,同于天下之物而化,就是其结论。这就是一种虚化的思维。

它的美学意义就在于体现非彼非此的纯思维现象的美感。庄子的许多文字都体现出虚化美的特征。他强调从形式上、功能上、状态上的意义阐发是依托无物的,但语意之余留给人的却是与其描述相综合的有物存在的形式。由此让人联想触发美感。这是庄子美学给后世影响最大的内容之一。

庄子美学的动态意义和虚化特征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其动态变化过程,才有其虚化表现;正由于境界的不断提升,在动态变化中才伴随有心灵的变化和美感的激活。另一方面,由实而虚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视觉、心灵上的动态运动。

四、庄子思想的社会影响

庄子的现实与理想的社会观的脱离的思想对他的社会定位、人格定位等其他内容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庄子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统治者对人民实行暴政。针对这些社会现象,庄子做出猛烈的批判。较之儒墨诸家,庄子尽管有兼济天下的雄心,但他知道个人在整个社会的作用极为有限,不可能实现天下太平的盛世、百姓和乐的世界。所以,庄子只能用冷眼去品评世事。他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观——“至德之世”、“建德之国”等。

在那里,人民生活悠闲、和乐、幸福美满,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丰富。但是,这种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差距实在很大,形成了一个脱位的现象。一方面,庄子深知这种困顿的现实社会局面急需改变,他提出这种理想社会模式正是为此。但是庄子的理想社会途径却不能适合这种现实的需要。而且,在这种理想社会里,庄子只提出了个体平民生活的愉悦,否定了政治,以及统治之下的伦理束缚,从而使他的理想社会从历史的发展角度退步了很多。这样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庄子的社会观是其社会定位、人格定位的基础和依据。

庄子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的事情。避开尘世的纷扰,庄子提出了神人和圣人的模式,也就是人格追求的最高形式,他重视个体价值的追求,相对的忽视了人的群体意义和人的社会性责任。庄子的这种人格追求思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对士大夫和世俗风气的影

响。士大夫主要游离于现实和理想之间。他们有入世的心态和追求,但同时又对世事中的诸多不平不公都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于是转而向往精神的追求。庄子否认、舍弃儒墨等其他各家的理论,对社会现实持否定的态度,而不是积极的改造。在理想社会中只重于个体生活的描述和展示,而对社会性的关系完全舍弃。这种理论思维特点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现实政治反对派的异端思想路线也正是来源于此。

五、庄子思想与文学

庄子的文学作品所取得的高超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如:贾谊、张衡、嵇康、赵壹、曹植、阮籍、稽康、陶渊明、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关汉卿、吴承恩、吴敬梓、曹雪芹、蒲松龄,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巨匠鲁迅和郭沫若,都无不从庄子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受到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是庄子的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庄子追求的是一种不为外物所累,部位名利所牵的精神自由,他批判的是社会强加在人性上的制约束缚。这种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远而复杂的。比如东汉赵壹《刺世疾邪赋》,魏晋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释私论》、《管蔡论》,王褒的《钱神论》等都是继承了这种批判精神的既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又充满大胆的反抗思想和批判精神的重要的散文名著。再有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创作也是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而极富有批判精神的。他的诗善于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自由奔泻的感情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揭示现实政治对个性自由的压抑。或是对黑暗政治的批判和揭露,或是对封建权贵和名利富贵的蔑视,或是对自由解放的个性的追求和向往,李白诗中所表现的这种强烈的批判精神,是人的自由个性受到压抑的必然结果,这种精神,正是对庄子批判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其次是庄子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庄子的奇特的艺术风格和由它开创的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为丰富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庄子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家作品是不胜枚举的。比如许多魏晋文人的创作,都受到了庄子散文艺术风格的影响。象曹植、阮籍诗文中采用的寓言结构形式和想象奇特丰富的构思方法以及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浪漫

主义情调,都是同庄子的浪漫主义息息相通的。比如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等名作或采用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或运用寓言结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在思想情感。这种将动植物拟人化的特色是庄子寓言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再如不但在生活方式、处世态度、思想情趣上服膺老庄,而且在诗文的艺术表现上也自觉地学习庄子的阮籍,他的诗文创作中也是处处透射出一股浓烈的浪漫气息的,而且无论是创作精神还是创作手法,都深刻而鲜明地受到了庄子文风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常采用寓言形式和拟人手法,想象奇特而生动形象,语言清畅而不失谐谑,深得庄子散文的神韵。当然,庄子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决不仅仅表现在几个大家的身上,而是反映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魏晋志怪、唐宋传奇到明清神魔小说,从游仙诗中仙风道骨的飘逸到山水田园诗中的宁静闲适,庄子的艺术精神随处可见,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时有闪光。

六、庄子思想与中国传统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分析归纳疾病的类型,并作为预防、诊断、治疗的依据的。中医学关于阴阳理论的看法及其对病理的解释明显地受到了庄子思想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影响。庄子以“道”为最高的宇宙本体,对阴阳关系也是极其重视。在庄子看来,大自然即天地是和谐一体的,气运其中,四时调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人只有同天地的“本根”同步相应,才能“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中医正是吸取了庄子这种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来建构它的天人同构和应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它把庄子道家的宇宙本体观念应用在对人体的医学实践和认识上,认为人本身即是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必须与天地大宇宙相谐合,才能生命长久,四体康健。

中医学的气化气运精气学说同庄子也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看来,精与气是一致的,精、气、神是人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正因为此,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不得病,不为疾病所困忧,主要是人能内经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上,精神内守”(《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学的这个看法是把人生看做是气化气运的结果,而这种思想观念正是从庄子思想中衍化过来的。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气化的结果。《知北游》中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另外中医学上所说的“宗气”“卫气”等即是庄子所说的“养神之道”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学把庄子对人的生死气化的认识运用在了医学理论实践之中,以人的气化的观点来解释疾病的成因。这说明,中医学在建立它自己的理论体系时,自觉地借鉴和吸收了庄子的人生气化的说法,并应用于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中医独特的关于气的学说。

总之,庄子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庄子的许多相关论述都为中医学所借鉴和吸收,成了医学理论中的基础。

如何理解“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如何理解“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主要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动自由、宗教仪式自由构成,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传教自由。 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历来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重要权利,但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应遵循三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宗教与国家教育制度的分离原则、独立办教原则。 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弃在他们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工作。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中国不论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多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信教群众,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在多数群众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全体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到寺庙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3)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徒活动场所内所进行的正常的宗教生活,按照宗教习惯自愿的布施、乜贴、献仪、奉献以及在自己家里进行修持、念经、祷告、守斋等,均受国家法律保护。同时,宗教团体按照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可以开办宗教院校,出版宗教书刊,销售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进行宗教学术文化交流等。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 (4)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色。各爱国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界人士要自觉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挫败其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同时,也要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对中国宗教事务的干涉,不得在中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或其他办事机构,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传教活动。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坚持独立自主办教还必须要警惕和反对外来势力的渗透。要知道世界并不太平,国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它们必然要利用各渠道,包括宗教的渠道对我实行渗透和干涉。这种渗透和反渗透,干涉和反干涉的斗争必将是复杂的、长期的,有时甚

民族宗教问题

浅析我国民族宗教问题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其中,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和宗教人士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宗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民族团结对策 正文: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宗教的概况(以西藏为例)及其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西藏宗教的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西藏宗教状况是,总人口120万人,几乎是清一色的藏族,基本上都信仰藏传佛教。僧尼多大达12万人,占西藏人口的2670座①。可以说,在西藏,无处不见庙,无家无僧尼。当时西藏仍实行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达赖喇嘛既是最高的宗教领袖,又是地方政府首脑,上层僧和农奴主、贵族组成了统治旧西藏的三大领主,各级行政机构的头人也大都由僧官担任。寺庙不仅掌管着全部宗教权力,而且有很大的政治力,可以随意干预政府与社会事务。在经济上,寺庙也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同时寺庙还是西藏最大的高利贷者,建国初,寺院债务约占西藏放债总和的百分之八十。西藏地方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约有一半是用来供养寺庙和僧人的。寺庙在政治上对农奴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残酷压迫,在其所辖领地内,设有法庭监狱,对农奴有生杀予夺之权。在文化和日常生活方面,处处渗透着宗教的影响,寺庙和僧尼垄断了西藏的全部文化②。 (二)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是中国民族宗教工作第一个黄金时期,理论与政策是英明的,实践成果是辉煌的 中国革命成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确立的民族平等和尊重、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仅继承下来,而且加以发扬。尤其在和平解放西藏、进军新疆、实现全国统一的过程中,解放军和党的干部忠实执行民族宗教政策,起了关键作用。由于民族宗教政策符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特别是对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做了正确处理,在短时间内,中国顺利实现了统一大业(台湾除外),结束了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插手和旧中国政府腐败无能而长期存在的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的不稳定、多动乱,民族感情达到空前融洽程度,建设事业发展很快③。 (三)1957年到1965年,民族宗教工作在理论上实践上既有开拓也有失误,是在曲折中前进 从1957年反右斗争起,经过1958年大跃进,到1962年起开展的“四清”运动,“左倾”思潮逐渐抬头,民族宗教领域不断受到冲击。1958年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实行民主改革运动。1962年班禅大师有七万言上书,对工作中失误提出中肯批评,遭到打击迫害。1963、1964年开展对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的批判,指责他犯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错误。这些重大失误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民族宗教工作被引向歧路。 (四)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领导人错误地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林彪集团和“四人帮”加以疯狂利用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及基本政策被彻底践踏,民族宗教工作遭到全面破坏,宗教活动停止,宗教场所和文物被大量毁坏,宗教人士作为“牛鬼蛇神”遭到横扫和迫害。这是中华民族的 ①《西藏革命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②原思明《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50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印第33页 ③马虎成《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51页

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局势谈谈我对中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我对中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2011级国贸夏君 摘要: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热点问题都与民族宗教有关,民族和宗教有区别但又有密不可分关系。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已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明显具有中国化特色。通过学习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加深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同时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民族中国化民族宗教政策政策认识启示 民族宗教问题是当前我国乃至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极其重要敏感的问题。从世界范围看,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热点问题都与民族宗教有关,在很多问题上,宗教往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内情况来看,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与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民族、宗教无小事”。 民族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特点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分不开的。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对意识形态的宗教有决定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宗教,宗教又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宗教社会学开创者杜尔凯姆早就指出:一种宗教就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它把与神圣事物相关的信念与实践统一起来了。宗教社会学家英格尔强调:宗教可以定义为一种信念与实践的体系,是某个群体用来与人类生活中的那些终极问题相拼搏的。 大于致来说,世界上有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未发现哪个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宗教现象的。宗教因素是弥漫于并影响着所有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特别是在那么多数人口信教的民族、国家,其宗教氛围十分浓厚。宗教因素的社会影响或文化功能尤为不可忽视,如“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 在世界上人们比较关注的巴以冲突久经不息的主要症结在于领土问题,特别是耶路撒冷归属问题。但更为复杂的是,这是一场在宗教背景下发生并持续的领土之战,绝大数巴勒斯坦是穆斯林,以色列几乎全是犹太教徒,而耶路撒冷双方心中都不可丧失的圣地。如亨廷顿所言:冲突一旦聚焦于宗教问题,就往往造成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耶路撒冷的圣殿山要么由犹太人控制,要么由穆斯林控制。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的,其中伊斯兰文明和东正教文明就是根据宗教来命名的,可见宗教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是民族、宗教工作的一部分,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进程所制约。其间既有工作的辉煌,也经历

对当代中国新兴宗教的思考

对当代中国新兴宗教的思考 一般认识上来讲,在中国只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具有合法地位。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只承认此五大宗教的信仰。近年来,由于国外新兴宗教快速发展并向中国蔓延,一些新兴宗教教派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同时,“邪教”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频爆发。人们对“新兴宗教”的关注也逐渐深入,有关探讨和研究更是层出不穷。 2010年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在北京召开了新兴宗教发展趋势研讨会,巴哈伊教、摩门教、天帝教、真空教等新兴宗教的领袖出席了该会议。会议对新兴宗教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发展趋势等问题开展了探讨。《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1)》中指出[1],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信仰领域形成了除“五大宗教“之外别无其他宗教的假象。如今,新兴宗教和新兴宗教现象升温,中国社会应正视除“五大宗教”之外的其他新兴宗教。 一、新兴宗教的界定和认识 新兴宗教是区别于传统宗教而形成的概念,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新兴宗教”是泛指19世纪下半叶以后形成的一些教义、组织形式、行为规范等方面与传统宗教有明显区别的宗教团体[2]。由此观之,新兴宗教实际上是中性,但人们提起他就常常会产生贬义的错觉,将其与“邪教”、“迷信”、“伪似宗教”等概念混淆。 二、新兴宗教的产生 事实上,中国的新兴宗教运动已有40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的打击与文化大革命将其扫荡,此后中国基本上已不存在任何新兴宗教。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新兴宗教开始在中国出现。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为其提供了产生和扩展的空间[3]。 首先经济转型,计划经济逐步让位于市场经济。出现了贫富悬殊与普遍腐败等社会问题,由此引起了部分民众的迷失,因此,各种信仰和宗教(包括新兴宗教)就可能成为宣泄的途径。 其次,思想领域摆脱了过去几十年的一统局面,出现了多元的倾向。这种多元倾向,不仅为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创造了相对广阔的空间,而且也释放了过去被行政手段禁锢的信仰与观念。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发展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辽东学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宗教文化的概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重温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包括宗教文化的创造历程,从中吸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利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新文明。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 (一)宗教文化的传入 在先秦,有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秦文化、吴越文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互渗;在秦汉则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道两家的互绌相摄,汉末以后有儒佛道三家的鼎立和互补,其后又有四家五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以及更多的亚文化体系之间的融汇与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都相当宽容;各种宗教及其分支教派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正常存在和发展,相互和平共处,人们可以兼信两教或三教,这种事情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外国宗教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途径传入中国,其中以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最为成功。 佛教之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主动请进来的,取经、译经活动绵延了数百年。中国人在理解、消化和改造佛学上,态度之认真,思索之深密,耗时之持久,都是相当惊人的。唐、宋、元、明、清诸朝,陆续传入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和近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联系外,其他宗教,包括明末利玛窦传入天主教,都是以和平的正常的方式传入中国。

中国当代宗教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当代宗教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我国只有10%的人自认为有宗教信仰。在这些人中,女性、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低的被访者比例偏高;宗教信仰与收入之间不存在相关,但当人们的客观收入相当时,有宗教信仰的人对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更高,这意味着宗教信仰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现状的满足感。佛教仍然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6.75%的被访者自认为信仰佛教,几乎是其他所有宗教信徒总和的两倍;另外,相较于基督徒,佛教信仰者的年轻人和高学历者比例更高,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更低。数据显示,1.9%的人信仰基督教,据此推算,我国大概有2600万左右的基督徒,从信徒规模来看,基督教已成为汉人地区第二大宗教;在局部地区基督徒的绝对数量已经超过佛教徒,所以我们判断基督教在我国已形成“全国存在、局部聚居”的格局。另外,从信徒的组织化程度、信徒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以及信徒对宗教信仰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这三个指标来看,基督教甚至已经超过佛教。 [关键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当代宗教状况 引言 我国当代宗教状况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对于宗教的迅猛发展,学界对宗教人群的定量研究略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全国范围涉及宗教信仰的抽样调查比较少见,学界能够公开利用的有关宗教的抽样调查数据更是缺乏。有感于此,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项目组在2012年的调查中专门设计了一组有关宗教信仰的模块,其中包含以下三个问题: 一、请问您属于什么宗教? 1.佛教 2.道教 3.伊斯兰教(回教) 4.基督教(新教) 5.天主教 6.无宗教 7.其他【请注明】______ 二、不管您是否参加宗教活动/事宜,宗教对您来说重要吗? 1.很重要 2.有点重要 3.不重要 三、您大概多长时间参加宗教活动/事宜? 1.从不 2.一年一次 3.一年几次 4.一月一次 5.一月两三次 6.一周一次 7.一周几次7.其他【请注明】________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自2010年始至2012年已经开展了三期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家庭户和样本家庭户中的所有家庭成员,不含香港、澳门、台湾、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海南。由于这25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不含港、澳、台)的95%,因此,可以将CFPS的样本视为一个全国代表性样本。该调查的目标样本规模为16000户。

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

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 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群众性:中国有多种宗教并存,每种宗教都拥有相当多的信教群众。对于大多数群众信仰某一种宗教的民族来说,随着民族人口增加,信教群众人数也将相应增加。周恩来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1亿了。”可见,在中国总人口中,尽管信仰宗教的人所占比重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具有一定的群众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问题。 民族性:主要是指佛教、伊斯兰教在许多民族中有着广泛的信仰。全国有16个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信仰藏语系佛教或巴利 语系佛教,有10个少数民族大多数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民族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宗教问题往往又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同时,在民族压迫制度存在的时代,宗教也曾作为这些民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旗帜和团结本民族的纽带。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这种旗帜和纽带作用,已经消失。但它的传统影响仍存在,同民族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互相

影响。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妥当,就会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边防的巩固。因此,在处理宗教问题时,要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民族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国际性: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众多的信徒,其中有的宗教在一些国家中被奉为国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团结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国外敌对势力也会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作为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时刻要警惕的。 复杂性:宗教是由共同的信仰、宗教感情、宗教道德、宗教仪式、宗教组织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在人们之间起着一种纽带作用,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势力,同时宗教又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呈现出复杂的状况。宗教的复杂性,还在于国内仍然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必然要影响到宗教。因此,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还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 长期性: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中国社会主

当代中国宗教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浅析当代中国宗教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张适晨哲社学院201200012092 上了一学期的课,对宗教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有了一定了解。但我依然难以对宗教的定义有准确的把握。这是一个复杂又庞大的对象,品种繁多、千差万别。科学的宗教定义必须揭示一切宗教必然具有的本质规定性,使之适用于一切宗教。宗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对政治、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稳定,社会控制,多元宗教格局 一、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动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具体说来,它是指没有全局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政权不发生突发性质变,公民不是用非法手段来参与政治或夺取权力,政府也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政治行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简言之,政治稳定是把社会冲突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 政治稳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从内容上看,首先应当包含:(1)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治权力主体的相对稳定;(2)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3)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相对稳定;(4)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不是静止不变,不是消极维护秩序,也不是为了稳定而否定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 也就是说,政治稳定首先意味着国家主权的稳定、政权的稳定、政府的稳定和政策的稳定。宗教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方面。因为在政教分离的制度环境中,宗教是作为一个社会团体来参与和影响政治发展的,宗教团体也可被视为是一个利益集团,代表着信徒的利益和政治诉求。政教分离制成为当今各国的主要选择,很难说宗教是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赤裸裸的工具。但是,宗教通过各种传统文化因素和信徒的传播而对统治者的构成和价值取向,对人们选择什么样的领导人,对各种政策和法律的取向,对国际政治一直发生特殊的影响。,宗教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有其特定的信仰体系和结社方式,因而宗教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发展具有错综复杂的影响。 二、宗教是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手段 宗教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一种和神或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教规和宗教仪式。宗教通过教育和制裁两种手段来约束和控制其信徒的活动。在政教合一的情况下,宗教发挥着极强的控制作用。而在现代国家,随着宗教世俗化,它的控制力量在减弱。 它借助于神灵的威名,通过为信徒提供共同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达到对信众的心理控制,通过一系列宗教礼仪和祭祀活动强化了人们对彼岸世界的认同,将信徒团结在神的光环下。同时通过宗教仪式强化宗教徒的天命观和宿命论,使信徒从观念上接受命运,这对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制度有很大帮助。其次,宗教通过对道德的吸纳和升华来加强其社会控制作用。从历史传统来看,中国主流宗教多采取了与执政者合作的态度,除非在政权打压下才有可能疏远、隐遁;而各种非主流宗教或教派则往往以“地下”、“民间”的方式求得生存与发展,形成与社会政治的某种张力。这种态势在当代中国仍有某种程度的延续、并出现一

读杨庆堃先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有感

读杨庆堃先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有感 读杨庆堃先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有感 柏宇航 时至今日,中元节(纯属偶然),终于把杨庆堃先生的大作《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细细地读完了。与此书结缘,还是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大学同学刘欢是读宗教学的,此书为必读经典书目,导师要求他们每人一本。由于,她本校图书馆没有收藏此书(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的是2016年才出现的),故来师大找我复印,室友斌哥告知,此书确为研究宗教学或是社会学的经典,不妨多复印两本(我二人也人手一本)。拿着复印本大致看了一些,当时就被其书中第二章“家庭整合中的宗教”中细致入微的描写所折服,之所以有此感触,主要在于书中的描写和分析与我的经验高度重合(在老家,参加的葬礼也有很多次了),让我有一种“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后来,偶然机会买的07年上海人民出版的原版,在后来,看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便又再买了一本【书影在最后】。二书均被藏之书柜。如今,打扫书柜,见之二书,

便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口气,将之读完。心中无限满足之感不觉外溢,遂为之记。 诚如金耀基先生在序言中所言:《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可以成为现代经典的华丽的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更被著名的宗教研究大师欧大年称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是不少社会学学者研究宗教的重要参考书。在书中,杨庆堃先生直言:“本书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生活和组织中,宗教承担了怎样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生活和组织发展与存在的基础,而这些功能是以怎样的形式来实现的?”针对上述问题,杨先生通过解读大量的地方志、田野和文献资料(当然时间有点远,该书英文版的成书时间是1961年),深刻探讨了中国宗教的有无、中国宗教的特征及类型等问题,澄清了中国宗教的现状、形态、结构地位、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关于宗教有无的问题,或是说,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他认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先修正宗教的定义。“从一个宽泛的视角看,宗教会被看成一个连续统一体,从类似于终极性、有情感特质的无神论信仰,到有终极价值、完全由超自然实体的象征和崇拜与组织模式来支撑的有神 信仰。”以此观点来看,儒学不被当做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了,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教化,它具备宗教的特质。

联系我国某一民族的实践说明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的探讨

联系我国某一民族的实践说明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的探讨党和政府在领导具体的民族识别工作时,坚持科学理论和现实基础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了符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的民族识别标准。民族特征是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任何一个人们共同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征。我国民族识别就是对自报的那些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分布地域、族称、历史来源、语言经济生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等族体特征进行广泛的调查,充分利用参照相关学科资料,并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现代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作综合的科学研究,来认定待识别族体的族属。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发育程度也有差异。在把各个民族特征作比较的时候,显得比较突出的有时是这个特征,有时是那个特征,有时又是另一个特征。所以在民族识别中,不是孤立地去看民族的每一个特征,而是把民族诸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辩证地进行分析,把民族的形成及其特征的具体表现结合起来考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以认定一个人们共同体的属性。我们进行民族识别,并不能代替各个族体的人们决定自己的族别问题。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称是不能强加于人或由别人 来任意确定的。因此,党和国家把“名从主人”作为民族识别的原则之一。 这里说的“名从主人”,实际上就是指民族意愿。民族意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指 人们是否认同于某个民族的一种主观愿望,也指人们对某个人们共同体本身的历史和特征的认识、理解与综合,并形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亦即对长期以来本民族的兴趣、发展历史过程等客观事实的自我表达。况且,民族意愿具有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和独立性,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固有的内容之一。民族意愿这种族属意识不是凭空臆造的,是建立在具备有一定的民族特征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的,是民族特征的一种总的反映。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和歧视造成了各民族之间和一个民族中各部分之间的隔阂,加上一些民族的广大群众文化程度有限,尚未掌握对本民族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因而个别族体还缺乏正确表达自己民族意愿的条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作者应本着热烈、虔诚的说服精神,帮助他们真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族特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使之对自己的族别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正确判断和抉择。这样,既尊重了民族意愿,又具备了符合科学的客观依据。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它自身的发展、发育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族体特征也在变化,使得它具有稳定性、变动性和交融性。有些民族一经形成,其民族特征就相当完备,民族发展演变过程相对稳定;一些民族在其形成期发育就不充分,还保留有种种氏族、部落的残余;有些民族形成后,又与其他民族发生了交融,互相吸收而具有了较多的共同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民族识别中,应该本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身发展出发,对于相互近似的民族集团,即其语言基本相同,民族特点相近,地域相连,而且形成密切经济联系,且有民族认同意识的,尽可能相互合为一体,认定为同一民族。 由于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标准的指导,使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有了成功的保障。实践证明,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不仅确定了我国人口的民族构成和民族称谓,为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为我国民族学科的发展和民族学科队伍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学习使人进步,学习是一件艰苦而又快乐的事,每天不仅仅是埋头学习,还给我们带来快乐,可以在书本中学到知识,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来欢乐,课余时间可以学习一些百科知识,接下来小编带来百科知识—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在中国不论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多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信教群众,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在多数群众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全体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百科知识—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

信仰的总结,希望需要这方面的同学,可以进来学习,希望以后学习中能够越来越好。 如何理解“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主要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动自由、宗教仪式自由构成,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传教自由。 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历来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重要权利,但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应遵循三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宗教与国家教育制度的分离原则、独立办教原则。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信教群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这个从属于童世骏教授主持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课题的项目,做起来非常棘手。 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宗教信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着与过去相比怎样的影响?调查的难度超乎想象。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仲宇教授是这个调查项目的主要撰稿人,梳理过相关的全部数据。他说:“宗教信仰仍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 对于这个差不多是近几十年来首次正面涉足宗教信仰这一敏感领域的社会调查,年近半百的童世骏教授、几十位知名学者以及数百名一线调查员,明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困难事,却仍然投入大量精力,耗时整整三年。 宗教需要在增长 对大多数人来说,宗教信仰很神秘。而以此类推,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似乎也很神秘。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一亿了。” 而现在的情况呢? 童世骏教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根据课题组在2005年暑期实施的调查,在年龄为16周岁以上的中国人里,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为31.4%。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比例来推算,中国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口约3亿。这一数字大大高于以往常说的“约一亿多人信教”。 课题组不光调查了“量”,还考据了‘质’。从调查结果来看,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的信众占到总数的67.4%,占到了绝对多数,信仰世界上其他宗教的占6%。也就是说,信仰宗教者中,信仰经过合法登记并且有全国性合法组织的五大宗教的是绝大多数,他们构成了当代中国宗教徒的主体, 调查还求证了中国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宗教徒。他们信奉“民间俗神”和信仰“祖先保佑”,其人数高达26.6%。这恐怕是中国宗教独一无二的现象,学术界将之归为民间信仰,也是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人中信仰宗教者绝对数量以及在人口中比例的增长,说明宗教本身在民众精神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高。同时,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复苏的阶段。到了20世纪末,中国宗教的复苏转到正常的发展。当时便有人断言:宗教的发展已是一个事实。到这时起,可以说,人们的宗教需要开始得到越来越正常的表述。”刘仲宇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刘教授还特别指出,在进入本世纪后。宗教的发展似乎有加速的趋势。

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内容提要 促进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倡导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是中国目前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时所提出的新理念、新目标。本文分析了中国基于什么样的缘由而倡导和谐宗教,在中国社会有着怎样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撑?说明了实现和谐宗教这一理念的可能性,指出了为达成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认为中国提出的和谐宗教的理念和实践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经验,从而有助于实现宗教和睦,促进世界和平。 [找文章到大秘书-/-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缘起 一、和谐社会的本质及对宗教的要求。 中国政府倡导建立的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即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它是和谐社会的基点。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生存空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三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具体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它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些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根据国内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关系,依托科学发展观,顺应中国人民和世界各民族对人类未来的共同美好愿望而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也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必将为世界人民所认同,并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对外需要世界各民族摈弃偏见、文明对话、友好相处,共同营建一个和平的世界;对内需要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努力,这其中包括宗教方面。所以,在中国,倡导和谐宗教成为时代的呼唤,宗教和谐成为社会对宗教的要求。 二、与当代的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发展的内在诉求。 宗教领域的和谐既是社会发展对宗教的要求,同时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和谐宗教是中国宗教在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内在诉求。 因为,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相适应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前提和要求。纵观宗教几千年的发展史,至今尚存于世者,莫不是积极主动与当时社会相适应者。在长期的发展中,宗教自身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不同社会相适应的机制,或迟或早地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那些与当时社会不相适应的教义和体制。仅以基督教为例,其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改革自己的教义信条、神

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

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 民族宗教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也是目前全球性的重大政治问题。当今世界国际争端和地区性冲突,大多与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相关联。本论文的特色就在于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放在国际关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政治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分析国际关系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影响,以及冷战后新的民族宗教问题的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与世界和平的影响。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历史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跨学科研究分析的方法,从探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民族、宗教及其相关理论,全面描述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深入分析了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和宗教问题热点对世界和平进程的影响,并提出解决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文还针对国际学术界诸如“文明冲突论”等一些有争议的民族宗教问题理论进行了辨证分析。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就体现在这些论述中。本论文内容共分四章:第一章:着重研究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包括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民族宗教问题属于非传统安全因素。指出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非传统安全因素中的民族宗教因素对世界和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民族宗教问题具有复杂性、突发性、持续性等特点,民族宗教纽带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众多追随者,而且也会在瞬间摧毁为地区安全和国家稳定所作的长期努力。民族宗教问题中的极端化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又往往与恐怖主义势力相互勾结,被并称为世界和平的“三大公害”。第二章:首先阐述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

论述20世纪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21世纪全球化给世界民族问题带来的新的挑战,对世界民族问题的演变进行历史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国际性民族问题热点、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及某些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热点的成因、具体表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及后果,来研究和揭示不同类型的民族问题的深层因素及其对世界和平构成的不同的危害。第三章:该章贯穿始终的是宗教矛盾及其引发的冲突和对抗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巨大威胁这条主线。首先阐明宗教的概念,介绍世界宗教概况,进而论述宗教问题的历史发展。重点阐述当代世界政治中的宗教因素,就世界上突出的宗教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中主要论述当今世界最引人关注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文明冲突论”背景下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的危害等。通过对典型问题的研究,寻找总体问题的规律性,来阐释宗教问题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第四章:通过前面的研究,认识到当今世界的民族冲突和宗教纷争虽然还只是局部现象,但它的危害性极大。世界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都有其独特的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要化解和消除这些己经生成和正在生成的矛盾冲突,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快速处理好的问题。真正的世界和平就是建立在宽容和谅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世界人民共同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民族宗教的和睦共处上。因此,在这里不仅探讨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组织的作用,还试图寻找合理解决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国际合作框架。认为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公正、平等、合理、稳定的国际新秩序,才能遏制国际恐怖主义赖以生存的途径,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民族宗教问题。论文的最后,得出对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具有警示性作用

怎样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怎样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文化的国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我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千余年来,宗教已经和哲学、诗歌、历史一样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全国各种宗教的信徒达一亿多人。与所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样,宗教也需要国家的管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无神论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来说,能否处理好宗教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就有明确表述,《宪法》36条规定:“中华任命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也就是说,在我国不论是信不信教、信什么教、信那个教派,还是中途改变信仰,都是公民的私事,每个公民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也不能强加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们中学生必须完整地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有的人说,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大家都可以去信教。这就曲解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真正含义。根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当然应该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不能强迫有宗教信仰的人放弃他的信仰。同样的,宗教信仰自由也必须保护那些不信教的无神论者的自由,也不能强迫人们去信仰任何一种宗教。要知道,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人们不同的信仰,同鼓励人们去信教完全是两码事。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盲目地信仰宗教,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不能为了赶时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去信仰某种宗教。 此外,所谓宗教活动的界定是有明确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的是正规的宗教活动,对于各种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和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非法活动我们非但不能保护,而且还要依法严厉打击。宗教和迷信有着严格的区别,宗教是以正规的形式表达了信徒对神的信仰和崇拜,纯粹是世界观的问题。而且大多数宗教的教义是导人向善的,这对社会的净化,精神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封建迷信则不然,它是利用了人们的善良和无知,采取各种手段愚弄人们,目的往往则是骗取钱财,对社会造成了直接的危害。 当然对于各种封建迷信,我们要具体分析。有些封建迷信活动如拜祖宗、烧纸钱、接财神等实际上已经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有的已经成为全国的风俗习惯。对此应该通过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办法,逐渐移风易俗,加以抵制。对于看相、算命、测风水之类的迷信活动,则应该明令禁止。 至于各种邪教,我们更应该将他与宗教区分开来,对于象“法轮功”这样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大量痴迷者家破人亡的邪教组织。宗教信仰自由绝不可能成为它的“保护伞”。

关于民族划分的一些思考

关于民族划分的一些思考 ——以龙山土家为例摘要 诸多对民族的定义与划分存在着广泛争议,因此各个国家的识别情况与民族政策都是有巨大差异的,但都存在着各自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中国,也不例外,本文将尝试结合民族识别理论、具体土家的识别过程以及现在的存在状况,结合一些小调研与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综合一定的学术,更多的作为所谓“土家”一份子来表述一些想法。 关键词民族;利益;语言;族源 一、引子 在初二的时候,因为初三毕业考试的缘故,我们需要拍摄身份证,老师便叫我们回家将户口簿自己那一页拿出来带给老师。为避免丢失,老师便替我们保管,给了我们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了姓名、出生、地址和民族,在我的小纸条上,老师在民族后面写了一个“土”,而其它人写了一个“土家”。我当时就知道“土”在中国语境下是另外一个民族,便去找了老师,老师说没有问题,不会误解的。那时候我就很奇怪,这个真的会没有问题吗?之后拿到身份证,华丽的变成了“土家”。因而,我那时便疑惑,这个民族有用吗?我在家乡写个“土”那就意味着“土家”,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也并不如此的去区分,那这个有何意义呢?直到我参加高考前的三个月,省里面组织民族身份核查,并对父母均是少数民族的进行免费细致的体检,所以我那时才意识到可以在高考的基础上加上二十分,于是学校组织同学们改民族成分,父母不是的找爷爷奶奶一辈,反正能从祖上找到的都修改。之后还了解到诸如预科班、骨干计划等一些优惠政策,除此之外,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定格我自己的位置,如同下海的企业家一般,无法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1。也就是说,我在我的身上难以找到土家族的影子,曾经在民族划分的时候,如何通过“讲故事”,我们成为了一个“民族”?就我而言,实为困顿,变迁之巨大,实为震惊。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浩浩荡荡的民族识别工作,毋庸置疑,这受到了苏联的巨大影响。结合实情中国的民族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但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会有误差及问题的存在,因此就有了很多地方前后行政区的变化。时过境迁,现在很多民族所依据的标准都 1流心著,《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60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