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成油生成_运移与油气藏形成

煤成油生成_运移与油气藏形成

煤成油生成_运移与油气藏形成
煤成油生成_运移与油气藏形成

第28卷第1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o l.28 N o.1 1999年1月 Jour na l o f China U niver sity of M ining&T echno lo gy Jan.1999煤成油生成、运移与油气藏形成*

赵长毅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3)

摘要 建立了沼泽相泥岩作为烃源岩的评价标准;指出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是煤成油源岩发育的有利场所;煤成油有两个阶段,早期成烃特征明显;煤成油的排驱具有较湖相泥岩更大的地质色层效应,低成熟时期有利于煤成油的排驱和运移,烃类通过相互连通的孔隙网络和裂隙与疏导层相连,构成煤成油排驱运移的主要通道.煤成油藏的形成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

关键词 煤成油,源岩评价,生烃模式,排驱,油气藏

中图分类号 P618.11

作者简介 赵长毅,男,1962年生,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1 含煤有机质丰度评价

煤成油系指煤及含煤分散有机质(形成于沼泽相的泥岩)在热成熟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液态烃类物质.

煤及含煤有机质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湖相生油岩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煤及含煤有机质形成于沼泽相与河流相沉积体系中,生物群落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伴以少量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以富含芳香族结构为特征.植物残体氧化分解合成以腐殖型为主的Ⅲ型有机质,有机岩石学组成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富氧高碳贫氢.

目前用来评价生油岩有机质丰度的常用指标主要是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和热解生烃潜力四项.考虑到生油岩质量主要是生烃潜力的差异,沼泽相泥岩中形成油气的有效有机碳含量又比较低,故对含煤有机质的评价标准只能是以生烃潜力参数为基准,参考湖相泥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确定其生油评价界限[1](表1).由表1可见,相同热解潜量对沼泽相源岩有机碳分级界线较一般湖相泥岩高一个级别以上.这一规律对含煤有机质来说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含煤有机质以陆生植物为主要来源,与水生有机质相比类脂组含量低,相对富碳贫氢,虽然有机碳含量高,但生油潜力相对较低,以有机碳来评价含煤有机质丰度必须提高相应的评价标准.

表1 煤系沼泽相泥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Table1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erial in mudstone f ormed in swamp phase of coal measures 生油岩级别好生油岩中等生油岩差生油岩非生油岩

w(C org)/%>3.0 3.0~1.5 1.5~0.75<0.75

w(A)/%>0.060.06~0.030.03~0.015<0.015

w(HC)/10-6>300300~120120~50 <50

w(S1+S2)/%>0.600.60~0.200.20~0.05<0.05

2 富氢煤形成条件

2.1 成煤沼泽氧化还原条件与成煤植物的差异

煤的前身物即泥炭的形成条件与环境,决定了煤的富氢程度.泥炭化作用实质是沼泽中有微生物参与下植物残体的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2].该过程中沼泽水愈还原,厌氧细菌愈发育,并对有机质的改造愈强烈,氢的富集程度亦愈高,因此,生物化学作用过程中,沼泽水介质的还原程度决定了煤

收稿日期 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科字138)

的富氢性.另一方面,成煤植物的不同也可以造成煤富氢程度差异.在有水参与下的高压釜模拟实验表明,由纤维素产生的腐殖酸几倍于木质素产生的腐殖酸,而且在一定压力下,纤维素受热可形成沥青,而木质素则转变为芳香酸和酚类化合物.同时,纤维素转化为腐殖组所需的温度只需200℃,而木质素则需300℃的高温[2].不同门类的植物其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比例不尽相同,因此便造成煤的富氢程度有异.

2.2 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和流水沼泽

有机质高度富集的煤可以形成于各种沉积体系中.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发育于构造活动期中的相对宁静期,沉积环境不稳定,泥炭沼泽表面常出露于潜水面之上,泥炭层常处于氧化环境,因此煤中惰质组分含量常常很高(可达35%~40%以上),富氢组分含量相对较低,属于干燥森林沼泽相,成烃性很差;下三角洲平原由于河道显著分叉,因而分流间湾发育,如沉积物供给充分,间湾逐渐充填、变浅,充填至一定程度后,其上植物生长发育,逐渐形成泥炭沼泽,为流水沼泽相.此种类型煤层一般厚度大且层数多,分布亦较稳定,含煤性较好.成煤植物中林下蕨类植物含量较河漫沼泽中升高.一方面河流和溪流所携带的上游中未被分解的富氢组分在此堆积,另一个方面,由于此类沼泽水体相对较深,泥炭表层常在潜水面以下,沼泽水介质更加还原,厌氧细菌繁育,泥炭沼泽菌解作用强烈,因而所形成的煤氢含量较高,成烃性较好;湖泊沉积体系因常处于水下,因此聚煤作用较差,只是在湖湾处有时可发育一些碳质泥岩和薄煤层,该环境下形成的煤其成烃性最好.曲流河三角洲体系中,河流-上三角洲平原以河流作用为主,河道边缘沼泽是最重要的聚煤场所.成煤环境可分为岸后沼泽和泛滥盆地沼泽.这种环境下形成的煤层厚度较大,分布稳定,但煤层层数较少.此环境形成的煤,由于厌氧细菌改造程度和成煤植物中蕨类植物相对含量,均介于河漫沼泽和下三角洲间湾沼泽之间,因此成烃性好于河漫沼泽而差于下三角洲间湾沼泽.图1概括反映了河成沼泽与湖成沼泽环境下形成的煤之生烃性差异.

图1 吐哈盆地侏罗系不同成煤沼泽的煤成烃性比较

Fig.1 Co mpar iso n o f po ssibility o f coal-g enerating hydr ocarbo n fo r differ ent swa mps in Jurassic in T ur pa n-Ha mi Ba sin

3 煤成油主要贡献组分与成烃模式

3.1 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1)与湖相油相比,煤成油的族组分富含饱和烃贫非烃与沥青质.煤成油族组成饱和烃质量分数一般为75%~85%,平均80%;芳烃质量分数8%~16%,平均12%;非烃与沥青质质量分数4%~12%,平均8%.

2)煤成油富重碳同位素 研究表明,煤的 13C 分布范围-21.5‰~-27.6‰,平均-24.47‰.根据同位素继承效应原理,煤成油碳同位素应该小于-28‰,吐哈盆地煤成油 13C分布范围为-25.09‰~-27.8‰,平均为-26.6‰.

3)煤成油具有明显的姥鲛烷优势(w(Pr)∶w(Ph)=4~6).

4)煤成油贫17 ()-三降藿烷而富含C24四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23三环萜烷为5~9;C29降藿烷/C30藿烷为0.50~0.85.

5)煤成油具明显的C29甾烷优势.

66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28卷

3.2 煤源岩主要生烃贡献组分与成烃模式

一般地,湖相与海相烃源岩主要生烃贡献组分为富氢的腐泥组和壳质组,而对于煤油源岩,在地质历史中腐泥煤与残殖煤所占比例甚少,而以腐殖煤为主,其中组分组成以高含量的凝胶化组分和丝炭化组分为特征,因此腐殖煤中主要生烃贡献组分的确定对煤油源岩的厘定更为重要.一般而言,由高等植物木质纤维组织在正常凝胶化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典型镜质体,其化学结构主要由具短脂肪链与含氧官能团联结的芳香网络结构组成,不是成油的主要母质.但吐哈盆地煤中基质镜质体由于生

物化学阶段细菌等微生物的强烈改造作用,使得其先质得以“改良”,形成富氢镜质体,使其结构中具有氢化芳香结构,比较富含烃基团,有生成液态烃的能力[3]

,虽然单位体积的基质镜质体生成液态烃能力较壳质组低约1~2倍,但其在煤中的高含量则大大弥补了单位生烃量低的不足,而成为煤成烃贡献最主要组分.结合显微组分荧光演化性质、

13

C NM R 特征及Py -GC 油气演化性质,建立了煤

成油演化模式(图2).从图2可以看出,煤成油具两个阶段,其成油主峰在R o =0.5%~0.8%期间,具有早期成烃特征

.

图2 吐哈盆地煤成烃演化模式图

Fig.2 Ev olutio n mo del of co al-gener ating hy dr o car bon in T ur pa n-Ha mi Basin

4 煤成油排驱的基本特征

4.1 煤成油排驱的地质色层效应

煤中生成烃类依次被煤中微孔—过渡孔—中孔—大孔各级孔隙所吸附,然后是溶解和游离析出.研究表明,煤中过渡孔隙体积分数从低成熟的60%下降至高成熟的40%[4],该类孔隙对于煤中烃类具有双重效应,即对于烃类中低分子量的链烷烃和环烷烃及芳烃等已不表现为微孔效应,而对于非烃和沥青质等仍然表现为微孔效应,这意味着过渡孔内烷烃和芳烃易于排驱出母体,而非烃和沥青质则不易排出.不同级别的孔隙对于不同孔径尺寸的烃类分子所表现的微孔特性是具选择性的.一定级别孔径分子与不同级别孔隙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同样,一定级别孔隙对于不同孔径烃类分子所表现的效应也存在差异,从而产生色层效应.同系物中,

分子量越大,越易被吸附;极性化合物中,极性越大越易被吸附.相应吸附顺序为:极性化合物>芳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也正缘于此,煤成油常常以轻质油产出.

4.2 煤成油排驱的有利时期

从煤的孔隙度、孔隙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可以看出,低中成熟阶段,煤中<2nm 的孔隙体积含量较低,大孔隙含量相应较高,孔隙度可达10%以上;而在气煤晚期至焦煤阶段,煤中<2nm 的微孔孔隙体积可达50%左右,大孔隙体积降至40%以下,孔隙度降至10%以下.具相同生烃量的煤而言,低中演化阶段生成的烃类易于满足微孔对烃类吸附所需的阈值,多余的烃类易于排出母体;而烃类主要形成于中高成熟阶段时,由于微孔增加因而消耗于孔隙吸附的烃类较低演化阶段相应要多,因

67

第1期 赵长毅:煤成油生成、运移与油气藏形成

此不易满足微孔对烃类吸附所需的阈值.换句话说,当达到煤孔隙吸附饱和阈值时,低煤阶煤所需的生烃量较高煤阶煤所需的生烃量要小,因此,低成熟时期R o<0.9%有利于煤成油的排驱与运移.

4.3 煤成油排驱的主要通道

烃类在煤中赋存方式主要有4种,其一是以游离状态贮存于煤的孔隙尤其是大孔隙和裂隙中;其二是以吸附方式与煤的各级孔隙相互作用;第3种是以置换式固溶方式存在于煤晶体的芳香层缺陷处;第4种则以渗入式固溶方式赋存于芳香碳晶体内部.4种赋存状态中以第2种即吸附状态赋存为主要形式.研究表明,第1吸附层烃类分子与煤孔壁表面作用力最强,随后逐渐减弱,直至烃类以游离状态存在[4].因此,烃类与煤孔隙相互作用导致烃类网络的形成.网络中的烃类通过相互连通的孔隙网络和裂隙与输导层如断层相连,构成排驱运移的主要通道.

5 煤成油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煤成油藏的形成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

1)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煤系生储油岩系发育;2)存在低成熟成烃母质以利于烃类排出;3)成煤沼泽氧化还原环境与成煤植物差异造成了煤原始富氢程度的不同.下三角洲平原沼泽及分流间湾沼泽是煤成烃发育的有利场所,流水沼泽相是煤成烃最有利的相带;4)适宜古地温梯度及后续盆地继承发展以保持源岩熟化,上覆湖相沉积发育以利于烃类的保存.控制烃源岩烃类生成并排出母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只有源岩成熟度达到大量烃类生成所需的成熟度,即生烃高峰所对应的成熟度,所生的烃类方可克服煤及含煤有机质对其吸附并运移出母体.盖层发育程度与封闭性能的优劣,是已运移聚集的油气得以保存而成藏的重要条件之一.煤的物性特征及烃类与煤孔隙相互作用机理[4],决定了煤成油以轻质油为主.与正常湖相油比较,煤成油对盖层的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因而烃源岩上覆区域湖相沉积的发育,是已运移的油气得以保存的重要条件;5)适宜的构造挤压条件以利于煤成油的排驱与运移.煤系油气田应该在符合上述几个条件的构造挤压不强不弱,能产生圈闭而又不破坏构造的完整性,油源断层发育而又不通至地表的区带上去寻找.

参考文献

1 胡见义,黄第藩.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18~25

2 杨 起.煤地质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21~130

3 赵长毅,金奎励.吐哈盆地煤中基质镜质体生烃潜力和特征.科学通报,1994,39(21):1979~1981

4 赵长毅,程克明.煤成油排驱主要制约因素.科学通报,1997,42(16):1755~1757

5 赵长毅,赵文智,程克明等.吐哈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沉积学报,1997,15(增刊):16~23

Generation,Expul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Derived from Coal

Zhao Changy i

(Resear ch Institut e of P etro leum Ex plo rat ion and Development,CN PC,Beijing100083)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standard acted as source ro ck fo r coaly organic matter is established;it points out that low er delta plain and interdistributary bay sw am ps ar e favo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 al-de-rived hydrocar bon,and the running w ater sw am p facies is the m ost fav orable facies zone fo r hy dro carbon generation from coal.The ex pulsion of oil der iv ed from coal has gr eater geochromatog raphic effect than that from mudsto ne;the low mature stage(R o<0.9%)is adv entag eous to the coal-formed oil ex pulsion and primary mig ration.The hydrocarbo ns in its netw ork are linked w ith carrier beds,through the po re netw ork and fissure w hich are connected w ith each o ther,this constitutes the major pathway o f expul-sion.The co al-derived oil pool is considered to be form ed under a specially g eolog ical conditio n.

Key words coal-form ed o il,source rock assessment,hydrocar bon gener ation model,oil ex pulsio n, petroleum reser voir

68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28卷

第五章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

第五章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 第一节圈闭和油气藏概述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 一、圈闭的基本概念 1.圈闭的概念 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圈闭是由三部分组成:(1) 储集层; (2) 盖层;(3) 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它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如背斜;也可以是另外的遮挡物,如断层、岩性变化等。 2.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大小和规模往往决定着油气藏的储量大小,其大小是由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表示该圈闭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因此,它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 (1) 溢出点 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点,称圈闭的溢出点(图5-1)。 (2) 闭合面积 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称该圈闭的闭合面积。闭合面积愈大,圈闭的有效容积也愈大。圈闭面积一般由目的层顶面构造图量取。 (3) 闭合高度 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称该圈闭的闭合高度。闭合高度愈大,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也愈大。 必须注意,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闭合高度的测量,是以溢出点的海拔平面为基准。而构造幅度的测量,则是以区域倾斜面为基准。同样大小构造起伏幅度的背斜,当区域倾斜不同时,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闭合高度。 (4) 有效孔隙度和储集层有效厚度的确定 有效孔隙度值主要根据实验室岩心测定、测井解释资料统计分析求得,做出圈闭范围内的等值线图。储集层有效厚度则是根据有效储集层的岩电、物性标准,扣除其中的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5) 圈闭最大有效容积的确定 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决定于圈闭的闭合面积、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及有效孔隙度等有关参数。其具体确定方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V=F·H·P 式中V--圈闭最大有效容积,m3; F--圈闭的闭合面积,m2; H--储集层的有效厚度,m; P--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

第六章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气源条件 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1、烃源岩的数量 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平面上,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2、烃源岩的质量 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 二、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 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而储集层是容纳油气的介质,只有孔渗性良好,厚度较大的储集层,才能容纳大量的油气,形成巨大的油气藏,这是显然的。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也是形成大型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是指烃源层、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型式。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摘要:随着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勘探从有明显圈闭型的油气藏,进入大规模连片储集体系的连续型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从东部盆底基岩潜山油气藏,进入中西部大型不整合面控制的大规模地层油气藏。根据圈闭是否具有明确界限和油气聚集分布状态,把油气藏分为常规圈闭型油气藏和非圈闭连续型油气藏两大类,明确了连续型油气藏内涵,阐述了其主要地质特征。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及其砂质碎屑流砂体是连续型油气藏形成和大面积分布的地质基础,成岩相定量评价是低—特低孔渗连续型储层评价的重要方法。在湖盆中心陆相沉积上,建立了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组为代表的湖盆中心深水砂质碎屑流重力成因沉积模式,拓展了中国湖盆中心部位找油新领域;在储层评价上,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为例,系统提出了成岩相内涵、分类和评价方法,运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等参数定量表征成岩相,为落实有利储集体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业化评价方法。中国连续型油气藏储量规模与潜力很大。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总体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的转变,岩性地层大油气田目前已进入发现高峰期,相继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发现了多个亿吨级以上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展示出较大的勘探潜力。目前岩性地层油气藏已经成为中国陆上最重要的勘探领域和储量增长的主体,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岩性地层油气藏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比例已达到60%~70%。其中连续型油气藏将是今后该勘探领域的

重中之重。随着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实践中迫切需要针对湖盆中心大规模连片厚砂岩形成机制与分布,大面积低渗透率背景下有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与定量评价方法,大型地层油气藏成因类型与成藏机制,大范围连续型油气藏形机理、富集规律与储量规模等关键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连续型油气藏;大型浅水三角洲;砂质碎屑流;成岩相 1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大型浅水三角洲连片砂体是连续型油气藏形成连片大油气区的地质基础。随着松辽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大型坳陷湖盆的深入勘探,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大型浅水三角洲形成所需的条件有:相对较浅的水体、稳定的构造背景、平缓的坡度及充足的物源。例如松辽盆地下白垩统青一段沉积期湖相面积可达8. 7×104km2,嫩江组一段湖相面积可达15×104 km2,且最大湖扩期深水区的水深仅30~60m。浅水三角洲的主要特征是:①水体相对较浅;②砂体宏观叠合连片,大面积分布;③水下分流河道很发育,延伸较远;④河口坝被后续河流冲刷而不易保存。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8段是较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在盆地周边露头剖面上可发现长8段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规模较大,连片发育(图2)。大规模连续分布的长8段砂体为油气富集的基础,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的有利目标区。湖盆的敞流性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及方向有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第一章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位置 答:成藏研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基本的成藏条件或要素、成藏年代、成藏动力(运聚动力)、油气藏分布规律或富集规律等。 赵靖舟将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称为“油气成藏地质学”(简称成藏地质学),认为它应是石油地质学中与石油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静态的成藏要素、动态的成藏作用和最终的成藏结果,涉及生、运、聚、保等影响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运、聚、保。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2)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3)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4)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5)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在盆地早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本成藏条件的评价研究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研究的重点是运聚动力学、输导体系的研究、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在成藏动力系统的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等。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 2)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 3)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4)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高素质的石油地质科学地质工作者须备的基本素质: ①1知识+4种能力+2种意识②扎实的背景知识 ③细致的观察能力④全面准确的信息识别能力丰富的想象力⑤周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⑥强烈的创造意识 ⑦强烈的找油意识 第二章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 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 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油气成藏名词解释

地研12-4 王景平 S1******* 名词解释: 1、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能否成藏,取决于是否具备有效的烃源岩层、储集层、盖层、运移通道、圈闭和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任何油气藏的形成和产出都是这些要素的有机配合,而且缺一不可,归结为4个基本条件,即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就油气藏来说,充足的油气来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有效的圈闭是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 2、油气成藏机理:油气成藏机理是对尤其在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对于特定的沉积盆地, 成藏流体的来源、运移路径、充注过程和充注时间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3、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模式是对油气藏中的油气注入方向、运移通道、运移过程、运移时期、聚集机理及赋存地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同时也研究油气藏形成后的保存与破坏过程,是各种成藏控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组类似的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演化历程等要素单一模型或者多要素复合模型的概括。一个地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是建立在典型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的,需要研究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流体特征、温度压力特征、储集层特征等因素;明确烃源岩与油气藏的相对位置关系、油气运移的方式与通道、油气的注入期次、保存条件等。之后才能准确建立起油气成藏模式。 4、油气成藏规律:油气成藏的规律,一般通过对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成藏模式的建立后得到成藏规律,具体表现为油气藏的发育和分布特征,形成这种特征的主控因素,以及成藏时期和演化等方面。从研究区域内沉积相带的展布分析油气储集空间;研究区域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结合构造应力场分析反演盆地演化形成;对区域输导体系研究找出油气聚集带;综合分析构造背景、输导体系、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关系得出控藏的认识,对成藏体系分析,建立输导成藏模式,确定油气藏类型。油气运移既有缓慢的以富力为主的渐进式,也有以高压为主的运移式,圈闭中储层的低势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5、油气成藏特征:“求同存异”,把某一个或某一类油气藏中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突出来,可以是油源,可以是储层,可以是圈闭,可以是成藏条件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值得突出的特征。

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

第六章油气藏的形成 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地质历史长期发展的综合结果,是盆地演化的产物。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是生、储、盖层和生、运、聚等静动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机配合形成的。 第一节油气的聚集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第三节油气藏的破坏与再分布 第四节含油气系统概述

第一节油气的聚集 油气二次运移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运移过程中无盖层阻挡,油气将一直向上倾方向运移,直至散失到地表;另一种是运移过程中遇到合适的圈闭,油气将停止运移,在圈闭中聚集起来。 油气聚集:就是指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 一、单一圈闭油气聚集的原理 1、渗滤作用:Cordell(1977)、 Roberts(1980)等人认为含烃的水或随水运移的油气进入圈闭以后,因为一般亲水的、毛细管封闭的盖层对水不起封闭作用,水可以通过盖层而继续运移;而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封闭,结果把油气过滤下来在圈闭中聚集。在水动力和浮力的作用下,水和烃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并最终导致在圈闭中形成油气藏。 2、排替作用:Chapman(1982)认为泥质盖层中的流体压力一般比相邻砂岩层中的大,因此圈闭中的水是难以通过盖层的。另外油气进入圈闭后首先在底部聚集,随着烃类的增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连续烃相,在油水界面上油水的压力相等,而在油水界面以上任一高度上,由于密度差油的压力都比水的压力高,因此产生了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致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断层在油气成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多断型的含油气盆地中。断层对油气藏中的作用,表现在油气生(成)、排(烃)、运(移)、圈(闭)、聚(集)、保(存)的各个环节。 1、对生烃的作用 a、控陷断裂控制源岩发育,在断陷盆地,大型的控盆断层控制着盆地的物源,水体深度,以至于控制了盆地的沉积环境,从而影响了烃源岩的分布 b、活动断裂促进有机质演化,在活动断层带附近,尤其是深大断裂带区域,下部热流沿断层向上运移,使得区域地温剃度较高,同时由于断层作用,使得盆地沉降较快,使埋深较大,得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 2、对储集的作用 a、断裂伴生或派生裂缝为油气聚集储集提供场所,断层油气藏等均是由于断层的作用,为油气提供了聚集的场所 b、裂缝可改善储集性能,尤其是对于致密储层地区,断层及由断层所产生的裂缝可以为油气提供储存空间,增加致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极大的改善储层的性质。 3、对油气运移的作用 a、连接烃源岩与圈闭。 b、断裂延伸层位控制油气运聚层位 c、断裂活动时期应为油气大量运聚时期 4、对运聚的作用 提供圈闭a、活动时期形成挤压背斜或同生背斜b、静止时期断块断层遮挡断层岩性封闭 5、对油气保存的作用 a、断裂直接断穿地表破坏油气藏 b、未断至地表的对油气藏形成起调整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断层对油气的聚散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连接烃源岩与圈闭,聚集成藏;又可以与地表相连造成油气的逸散,破坏掉整个气藏。 (1)断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连接烃源岩与圈闭;它可以使纵向上距离烃源岩较远的圈闭连接起来,特别是起到穿层系源岩与圈闭连接的桥梁,是油气垂向上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断层可以使许多小规模的断层油气藏通

油气藏开发地质

油气藏开发地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石油、天然气的概念 石油:地下天然产出的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固态(沥青)的烃类混合物。 原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元素组成与化合物组成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依次为:碳、氢、硫、氮、氧、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构成石油的灰分),含量极微(万分之几),但可多至30余种,如:Fe、Ca、Mg、Si、Al、V、Ni……其中钒、镍含量及比值(V/ Ni)已用于石油成因及运移研究。 石油的化学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烃类和非烃两大类,其中烃类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石油非烃组成—S、N、 O化合物。 异戊间二烯型烷烃是由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演化而成,因此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标志化合物—“指纹”化合物。 3.石油的主要馏分和组分 馏分:根据沸点范围的不同切割而成的不同部分。 轻馏分:碳数低,分子量小的烷烃、环烷烃组成。 中馏分:中分子量和较高碳数的烷烃、环烷烃,含有一定数量的芳烃及少量含N、S、O化合物。 重馏分:大分子量和高碳数环烷烃、芳烃、环烷芳烃和含N、S、O化合物。 组分:对不同有机溶剂的溶解、吸附性质不同而分离出来的产物。 油质:饱和烃+芳香烃,溶于有机溶剂,硅胶不吸附,荧光天蓝色。

胶质:芳香烃+非烃化合物,部分有机溶剂溶解,硅胶吸附,含量与石油密度有关,荧光黄色、棕黄色、浅褐色。 沥青质:脆性固体物质,稠环芳烃+烷基侧链的高分子,少数有机溶剂溶解,硅胶吸附,荧光呈褐色。 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 4.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形态 气藏气(干气,贫气):烃类气体单独聚集成藏,不与石油伴生。 气顶气(湿气,富气):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气顶产出的天然气。 溶解气(dissolved gas):地层条件下溶解在石油和水中的天然气。 凝析气(condensate gas):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形成凝析气。----湿气,采出过程中反凝析出凝析油。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水合物,高压、一定温度下:甲烷分子封闭在水分子所形成的固体晶格中----冰冻甲烷。 水溶气:天然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地层水大量存在,水溶气资源不可忽视。 5.干酪根的概念和化学分类 干酪根:沉积物或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Ⅰ型干酪根:单细胞藻类(海藻)残体组成,富含脂类化合物,H/C高,O/C 低,含大量脂肪族烃结构(链式结构为主),少环芳烃和含氧官能团,生成液态石油潜力大,油页岩属此类。典型腐泥质类型(sapropelic)。最大转化率 80%。

浊积岩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

浊积岩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 摘要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分布着多个辫状三角洲体系,且面积较大,与周围的砂岩层一起构成了存储油气的重要场所。随着低渗透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深化,证实了浊积岩也可以存储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在长6、长7油层组发育的浊积岩具有油气成藏条件,其特征与分布规律等尚不明晰,本文就浊积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做一个论述,希望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浊积岩特征;油气成藏 0引言 在晚三叠世的初期,受海扩张与华北地块逆向旋转影响,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了南陡北缓、南浅北深的坳陷地貌,地层厚度超过1.4km,呈现不对称形状,在盆地西南部,分布着多个辫状三角洲体系,且面积较大,与周围的砂岩层一起构成了存储油气的重要场所。目前发现的几处油田,都具有上亿吨的储量。随着低渗透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深化,证实了浊积岩也可以存储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在长6、长7油层组发育的浊积岩具有油气成藏条件,其特征与分布规律等尚不明晰,本文就浊积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做一个论述,希望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1 地质情况与浊积岩特征 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北临阴山,南抵秦岭,东至吕梁山,西抵腾格里沙漠,面积约为3328平方公里。是该盆地的主要地质变化时期是晚三叠世,经历了“发育一发展一全盛一衰退—消亡”的完整的演化过程。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自上而下分作10个油层组(长1一长10)。湖盆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湖侵事件,分别为长7期、长9期、长4+5期,就湖侵范围而言,长7期的最大,因此沉积了优质的中生界烃源岩。其后,盆地断裂活动加剧,基底整体下沉,大量的沉积物随洪水沉入深湖一半深湖中,形成湖泊浊流沉积。经地质勘探得知,该地区的浊积岩厚度达到1m,砂岩厚度平均为10m~20m,最厚的地方达到了50m。沉积构造为泥底构造、粒序递变层构造等,粒度较细,块状结构均匀。 2浊积岩特征 2.1 浊积岩的岩石学特征 浊积岩的岩石类型受物源区成分的影响,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颗粒间多呈点线、线线接触方式,分选中等,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岩屑长石,就整体特性而言,浊积岩具有正粒序性,粒度较细,块

油气藏形成机理名词解释

1、泥岩涂抹:断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构造应力和重力作用,在两盘削截砂岩层上形成薄的泥岩层,这个层叫泥岩涂抹层,作用就称泥岩涂抹。 2、油气保存条件:油气藏破坏,散失,殆尽,油气藏变成稠油(水洗或者氧化)。 水力溶失:水将油藏中的氢带走,形成稠油。 3、包裹体:矿物晶体在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体缺陷中的那部分成矿流体叫包裹体。 4、均一温度:在冷液后,将盐水包裹体加热到由两相变为一相时的温度,这一温度为油气成藏均一温度。 5、油气成藏模式:以圈闭划分为依据,综合油气藏形成的生、储、盖、运、圈众因素的时空匹配关系,以及油气运移、聚集动态过程中而得到的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模型。 6、含油气系统:一个自然系统,包括了活跃的烃源岩和所有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并包含油气藏形成时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的作用 7、封存箱:将沉积盆地内用封闭层分隔的异常压力系统。 8、流体势:相对于基准面,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 9、重力能:单位质量的流体从基准面搬到研究点所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10、弹性能:单位质量流体从基准面搬到研究点克服压力多做的功。 11、动能:单位质量的流体在流速为q时所具有的能。 12、郝石生教授的流体势概念:相对于基准面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总势能。 13、供油气单元:烃源岩产出的油气呈同一种运移形式的那一部分生油岩体叫做该圈闭的供油气单元。 14、聚敛型供油气单元:油气呈汇聚流运移形式的范围在生油凹陷中垂直投影切割出来的那部分生油岩体称为~。 15、发散型供油气单元:油气呈发散流移形式的范围在生油凹陷中垂直投影切割出来的那部分生油岩体称为~。 16、平行型供油气单元:油气呈平行流形式的范围在生油凹陷中垂直投影切割出来的那部分生油岩体称为~。 17、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以地球动力学为基础,以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动力层系统和过程为核心,把油气的生、储、运、聚、散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探讨盆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18、相势控藏理论: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受到相和流体势的共同控制,简称相势控藏理论。 19、深盆气: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封闭机理和分布规律,由于分布在深部叫深盆气。 20、可燃冰:是一种由水分子和碳氢气体分子水合组成的一种简单固体化合物。 21、凝析气:地下深处,高压高温条件下的气体经开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后而形成液态,这种气体叫~。 22、无机气:只不涉及到有机物质反应的一切过程作用产生的气。 23、生物气:在低温还原环境下,厌氧细菌对沉积有机质进行生物化学降解形成的富含生物甲烷的气体。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综述与评述 收稿日期:2006-09-19;修回日期:2006-12-11.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编号:2001CB209103)资助.作者简介:张乐(1979-),男,新疆阜康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 -mail :z han gleu p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8395715.html, .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张 乐1,2,3,姜在兴3,郭振廷4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 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4.胜利油田弧岛采油厂地质所,山东东营257231) 摘要:总结了构造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形成断层和裂缝等油气运移通道,还能形成各种构造圈闭,同时也可直接引发油气运移,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与孔隙流体压力有相关性,油气从强压应力区向张应力区运移,张应力区是油气的最佳聚集区;构造应力对油气藏的形成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对其起破坏作用;构造应力还可为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提供能量。关键词:构造应力;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油气分布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7)01-0032-05 传统的油气地质学理论认为,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是浮力、水动力以及异常地层压力;毛细管力一般为油气运移的阻力,其决定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聚集场所的流体势分布。人们也认识到构造应力对油气运聚有重要的影响,但对构造应力在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和分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尚认识不足。在许多情况下,油气运移聚集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1-5] 。构造应力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构造应力产生的热效应对油气生成也有影响。构造应力是各种地质现象与地质过程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不仅控制了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盆地内构造的形成及分布,还影响生、储、盖层的发育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因此,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油气勘探开发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构造应力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构造应力通常是指导致构造运动、产生构造形变、形成各种构造形迹的应力。在油田应力场研究中,构造应力常指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的增量[6]。地应力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和流体压力 等几种应力耦合而成。 1.1 概述 构造应力在油气形成过程中,可为有机质的热演化和转化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已经证实,热量在导致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范畴的烃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壳中最为活跃的能量之一,其产生的能量已为地壳中岩层的各种变形所证实。索洛维耶夫等指出,由构造变形转变而来的机械能是构造变形过程中补充放热的主要原因。机械能可转化成热能,在强烈挤压带,这种热能特别大。其表现形式是: 沿断裂面的摩擦热; 可塑性变形时内部的摩擦热; 应力松驰时的弹性变形热。此外,在构造变形速率极快的情况下,放热发生得更快,并可使围岩的温度大幅度升高,这己被现代地震观测所证实[7-9] 。据钟建华等[3] 对我国湘西沪溪县白沙含油瘤状灰岩的研究发现在野外手标本和室内显微镜薄片中,石油仅分布在剪切破碎带内瘤状灰岩中,而与其相邻的、未受剪切破碎的非瘤状灰岩中却未见石油,从而认为该区剪切作用导致矿物等固体颗粒旋转、位错或断裂,因彼此摩擦或晶格断裂而产生热量,为有机源岩生油提供了附加热能,促使有机质转化为 第18卷1期 2007年2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T URAL GAS GEOSCIENCE Vol.18No.1Feb. 2007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摘要:不整合面在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整合面能够连接横向上相互独立的砂体,形成时-空跨距很大的生、储岩层组合,所以它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不整合面之下也可以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不整合的负面作用为:对油气藏盖层的破坏作用和对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 关键词:不整合类型特征运移模式聚集规律 不整合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地层缺失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 接触关系,其形成通常是区域性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或局部构造运动的结果。以沉积间断、风化作用,特别是新岩层沉积前的陆上或水下侵蚀作用为特点,常常表现为地层间的非平行接触关系[1]。早在十八世纪地质学发展的初期,胡顿(Hutton,1788,quoted by Adams,1954,P.243)[2] 观察英国地层剖面就已认识到不整合在地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莱复生(Lerorsen,A.J,1954)[3]也指出,不整合对于油气聚集有密切的关系,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在不整合面的上下,油气藏特别多,可以充分说明此点。因此研究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对寻找更多的油气藏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整合面的基本特征 1.不整合面的基本类型 不整合是构造运动或海(湖)平面变动事件的记录者,而且还代表了后期地质作用对前期沉积岩(物)不同程度的改造。经典分类中把不整合根据上、下地层产状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受地质状况和上覆沉积的影响,不整合形态不一,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成因分类,可将不整合大致划分为四种成因类型,分别为沉积成因、构造成因、火山地震成因以及岩溶成因。 1.1根据沉积成因机制可将不整合划分为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超覆不整合是指因海(湖)平面上升,后期地层沿古斜坡或古隆

石油地质学(试卷4)

石油地质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 1、低—未熟油 2、相渗透率 3、油气田 4、圈闭 5、生油窗 6、油气聚集带 7、油气系统 8、控制储量 9、干酪根 二、填空题(1×30=30) 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 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10) 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15) 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10) 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15) 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15) 石油地质学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4×5=20) 1、油气藏 2、干酪根 3、生油门限 4、相渗透率 5、固态气体水合物 二、简答题(7×5=35) 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3、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其特点。 4、简述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5、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三、论述题(15×3=45) 1、是从生油母岩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 2、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3、试述箕状凹陷(单断型断陷盆地)非构造圈闭及其非构造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石油地质学试卷(三)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5=20) 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2、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3、煤型气与煤层气 4、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与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5、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压力梯度

塔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2009年10月 第28卷第5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Oct.,2009 Vol.28No.5  收稿日期:2009?05?18  作者简介:王玉华,男,196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三 E-mail:wangyuhuah@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8395715.html,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9.05.003 塔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王玉华1 蒙启安2 张 革2 杨步增2 张亚金2 王显东2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453;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塔南凹陷位于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为中生代断陷盆地三东断二西超的箕状断陷具有断陷结构简单二多凸多凹二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形成了多物源二多沉积中心的特点三铜钵庙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二南屯组水下扇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三在中二西部,断裂隆起区和陡断带易形成以构造控制为主的油藏,而缓坡区和洼槽区多形成以岩性控制为主的油藏三构造沉积背景二烃源灶二不整合面和不同级别的湖泛面控制了油气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三关 键 词:塔木察格;断陷盆地;烃源灶;水下扇;次生孔隙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54(2009)05?0013?05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NRICHMENT RULE IN TANAN SAG WANG Yu?hua 1,MENG Qi?an 2,ZHANG Ge 2,YANG Bu?zeng 2,ZHANG Ya?jin 2,WANG Xian?dong 2 (1.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 .,Daqing 163453,China ;2.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 .,Daqing 163712,China ) Abstract :Tanan Sag is located in Tamtsag Basin of Mongolia ,being Mesozoic rifted basin.The half graben?like fault depression with east?fault and west?overlap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 source and multi depocenter ,with simple faulted texture ,and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multi depression?multi uplift and depression alternated with uplift.The fan?delta front sand?body in Tongbomiao Formation ,the subsea apron sand?body and fan?delta front sand?body in Nantun Formation provide good reservoir spac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In the central part and the western part ,the faulted uplifted area and abrupt faulted area tend to develop the reservoir controlled mainly by structure ,while the gentle slope area and trough area tend to develop the reservoir controlled mainly by lithology.Structural depositional setting ,hydrocarbon kitchen ,unconformable surface and various?graded flooding surfaces control the lateral and vertical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Key words :Tamtsag ;rifted basin ;hydrocarbon kitchen ;subsea apron ;secondary pore

油气成藏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概念 油气成藏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是石油地质学中研究油气藏成藏的动力、成藏时间、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油气成藏包括油气藏静态特征描述和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动态分析。 ①油气藏静态特征描述主要从油气藏类型、生储盖层、流体性质和温压等方面描述油气藏特征。②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分析主要用各种分析方法(如流体历史分析法)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⑴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⑵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 ⑶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⑷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⑸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⑴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 ①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②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③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④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⑵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 ①成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岩石热解法、棒色谱法、含氮化合物分析技术;②成藏年代学分析技术: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自生粘土矿物同位素测试技术、有机岩石学方法;③成藏动力学模拟实验技术:物理模拟、数学模拟。 第二章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 研究内容: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 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1、引言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 如沉积岩体、侵入岩体、矿体等)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后埋藏在地下的形态。研究和实践综合表明,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联系十分紧密,它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因而地质构造条件的优劣判断油气藏的重要因素。据此,勘探石油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是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常见的地质构造探测手段主要为物探、遥感等,其探测结果可揭示是否存在油气藏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对地质构造与油气藏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各种地质构造存在油气藏的可能性以及对油气藏形成的制约性,旨在探究该方向的重要意义。 2、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影响和联系 2.1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地质构造背景在盆地演化、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勘探效果等方面,有重要影响。板块构造规模大又稳定沉降、发育的大型盆地,往往形成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区。板块构造在地史中强烈的活动性,不利于古生界海相油气田的保存,但形成了众多的中、新生代陆相油田。盆地类型和沉积建造的多样性,导致中国油气资源在时代分布上的显著差异。 2.2地质构造与油气藏形成的联系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油气大多数是在海洋和湖泊中形成的,研究油气藏首先要研究沉积岩层,沉积岩层最原始的产状应该都是水平的。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地壳运动伴随着地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它们对地壳岩石进行改变并形成各类地质构造。因此,目前常见的沉积岩层基本上都不是水平的,而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有的发生了倾斜,有的弯曲,有的形成了断裂,还有的的出现了倒置。上述沉积岩的原始产状和位置发生改变主要归因于构造运动,它们引起了地壳岩层的改变并导致油气藏的储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这也对油气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查明地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摘要 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 关键词:三个阶段;来源;运移;进展 1、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第一阶段 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1861年怀特提出的早期背斜学说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石油勘探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油气藏形成的背斜学说。在“背斜圈闭理论”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非背斜圈闭理论”,进行了早期的石油圈闭分类,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具体地质条件。 (2)通过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浮力、水动力和毛细管力为成藏过程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流体势的概念,并根据流体势分布断地下油、气和水的运动方向,解决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问题,将油气成藏过程作为动力学过程,从而使油气成藏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随着国内外石油勘探的广泛开展,证实了陆相成油理论,促使地质学家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石油的生成和聚集,研究油气成藏机理。 1.2 第二阶段 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的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主要表现在: (1)有机地球化学在烃类生成、成熟和初次运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了有机质类型、丰度、演化,对成烃和排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2)研究了成藏过程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在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

油气藏形成|地质条件“六字诀”

油气藏形成|地质条件“六字诀” 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位,是油气勘探的对象。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初期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生油气地层中。它们必须经过迁移、聚集才能形成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藏。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生、储、盖、圈、运、保”六个字。 生油气层:是指具备生油条件的地层。它富含有机质,是还原环境下沉积的,结构细腻、颜色较深,主要由泥质岩类和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生油气层可以是海相的,也可以是陆相的。另外,生油气层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作用过程,即达到成熟才能有油气的形成。 储层:是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又能输出油气的岩层。它具有良好的空隙度和渗透率,通常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以及裂隙发育的页岩、火山岩和变质岩构成。 盖层:指覆盖于储油气层之上、渗透性差、油气不易穿过的岩层,起着遮挡作用,以防油气外逸。页岩、泥岩、蒸发岩等是常见的盖层。 圈闭:就是储集层中的油气在运移过程中,遇到某种遮挡物,使其不能继续向前运动,而在储层的局部地区聚集起来。这种聚集油气的场所就叫圈闭,如背斜、穹隆圈闭,或断层与单斜岩层构成的圈闭等。 运移:指油气在生油气层中形成后,因压力作用、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等,使之转移到有孔隙的储油气层中。一般认为,转移到储油气层的油气呈分散状态或胶状。由于重力作用,油气质点上浮到储油气层顶面,但还不能大量集中,只有当构造运动形成圈闭时,储油气层的油、气、水,在压力、重力及水动力等作用下,继续运移并在圈闭中聚集,才能成为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藏。 保存:油气要保存必须有适宜的条件。只有在构造运动不剧烈、岩浆活动不频繁、变质程度不深的情况下,才利于油气保存。相反,张性断裂大量发育,剥蚀深度大,甚至岩浆活动的地区,油气是无法保存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