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化认识,把握精髓,做践行党的创新思想的先行者_民政部罗平飞

深化认识,把握精髓,做践行党的创新思想的先行者_民政部罗平飞

第十三期

党群工作处 2007年7月2日

按:6月29日,我部召开纪念建党86周年大会。会上,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罗平飞讲了题为《深化认识,把握精髓,做践行党的创新思想的先行者》的党课。现将党课全文刊登,供各单位党组织学习参考。

深化认识把握精髓

做践行党的创新思想的先行者

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罗平飞

2007年6月29日

创新是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课题。事物总是在创新中丰富发展。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活动史,就是人类在不间断地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从而不断获得自由和进步的历史。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念,成为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百姓关注的焦点。大力弘扬党的创新理论的无穷魅力,深入把握创新实践的内在规律,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创新发展,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谈创新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及政治性都比较强的问题。既要对创新的基本问题作出描述,也要对创新实践进行归纳升华,还要涉及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这就必然有一个定义准不准,归纳全不全,理解深不深,把握实不实,论证充不充分的问题。下面我就试着谈谈认识,算是与大家一起探讨,不准确的地方请同志们帮助修正。

—2—

一、创新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创新思想古已有之。据我所知,早在北齐史学家魏收所著的《魏书》中,就有这样的表述:“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唐代作品《周书》、《南史》、《北史》中,也均出现过“创新”一词,也就是说,在公元6世纪初,“创新”一词便在中文中使用,在唐代已比较流行,而那时的创新主要指制度革新。“创新”作为学术概念,一般认为始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从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此后,创新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创新的定义,目前仍无统一认识。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创新有两层意思: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指创造性,新意。一般而言,“创新”是指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和发现新东西。我个人认为,创新的内涵似乎可以理解为,主体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实践的新经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体进行积极改造的过程和结果。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所有时段,可以概括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其中,实践创新又可分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一般来讲,创新至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代性。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适应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由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实际状况决定,任何创新,无不反映时代的要求,打上时代的烙印。二是实践性。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解决实践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于对实践进行科学有

—3—

效的指导。三是开拓性。创新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意味着事物由旧质形态向新质形态的转化。

创新是人类所独具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的主体地位是以其自由自觉的活动,以其高度的智慧和实践能力,以其自觉的创新行为来确认的。从本质上讲,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基本矛盾,而进步和发展的形式和动力机制则是永不停息的创新。所以,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作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这里我只简要谈三点。

第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不断进步。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发展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的实践本质决定了人是天然的创造者,列宁曾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行动来改变世界。”1正是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的积极能动的实践活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发展,而这种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的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便构成了人类创新的过程。我们姑且不说火的发现利用、四大发明的问世、人类进化学说的创立、相对论的提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创新,在推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纵观世界历史,可以说每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从思想观念方面看,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讲学,他们的创新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大变革,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基础;而贡举制、租庸制和府兵制等制度创新,则成就了大唐盛世;西方社会发展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29页。

—4—

进程中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一次次的观念革命,对瓦解封建制度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从实践方面看,由石器的创造到青铜器的发明再到铁器的使用,使人类逐步进入文明时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则促使人类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正是依靠创新,人类摆脱了史前的愚昧,迈进了文明的门槛;正是依靠创新,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飞速进步。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2第二,创新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创新孕育兴旺发达,守旧导致苦难屈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暗中徘徊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找到救亡图存之路,直到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新成果,中国革命才由此走向光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及时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轨道。三次创新,完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三次重大转折;三次创新,都体现了我们党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的固有结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三次创新,实现了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三次飞跃。创新使我们党适时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推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5—

取得新的胜利。中国革命和建设史雄辩地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三,创新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谐快速发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离不开创新。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逐渐显现,这些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完全不同,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知识创新速度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创新步伐。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用创新的思想指导创新的实践,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稳定繁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只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就能不断提出新思想,实现新发展,创造新成就,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快速发展。

二、创新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实践

始终坚持创新是我们党发展进步的宝贵经验。从毛泽东同志的“彻底革命论”到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创新论”,再到江泽民同

—6—

志的“创新动力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展现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创新思想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继承和发展我党的创新思想,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积极推动创新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是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创新,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实现了九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开拓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具体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作出了新判断。“本质属性”是事物的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显现,是从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两方面来说明事物,既反映了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表现了事物的外部联系。我们党作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帮助我们在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认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二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作出了新概括。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不仅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而且是和谐的社会。这一目标,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而且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变革空前深刻的新形势,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要建设什么状态的社会,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迈进。三是对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作出了新调整。“四位一体”的社会布局,把狭义上的“社会”作为四个组成部分之一,这不只是量的增加,

—7—

更是对人类社会有机整体的新认识,尤其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有了突破性的把握。更加全面地概括了社会基本结构,使各基本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协调,使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

第二,提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至少实现了四方面的创新:一是发展地位的新提升。党中央把科学发展观提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把握,已经从一个具体目标和方法上升到一种价值观、世界观的高度,成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必将使我国的发展更具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是发展理念的新突破。科学发展观,把“又快又好”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虽然只是词序的变化,但蕴含着深刻含义。我理解,“又好又快”,“好”是关键,“快”是条件,要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这一理念,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对有效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三是发展价值观的新判断。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发展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更好地把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实现了

—8—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辩证统一。四是发展道路的新开辟。党中央提出,要把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之所以讲这条发展道路是“新”的,因为它更加注重宏观布局,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内在协调,更加注重良性互动,着力推进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这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这一主题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第三,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新把握。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创新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对创新内涵的新认识。如果说,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创新思想时,主要突出理论创新,而这里则是强调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创新,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要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发展战略,成为民族振兴的新起点。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这既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又紧密结合国情,符合我国实际,必将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大幅度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为中华

—9—

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根本动力。

第四,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我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路新。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更加突出的位臵,将“三农”政策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割裂开来的思维定势,实现了我国农村政策走向的重大转变。二是举措新。这一战略决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比如,免除农业税、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目标新。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系统工程。我感到,与过去相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符合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必将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大实惠,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第五,提出完善社会管理体制重要思想,实现了对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拓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新的施政理念。党中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服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公平。这就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二是强调了新的服务重点。党中央强调,政府的作用集中于公共领域,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

—10—

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这就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切服务于经济发展和重点服务城市居民的思想和做法,必将有力解决我国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和城乡不均等的问题。三是提出了新的管理服务方式。党中央强调,在社会服务管理中,既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还要发挥城乡社区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这就表明,社会管理方式由单纯的政府和单位管理,转向政府调控与社会协调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方式。我感到,这一战略思想,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随着公共管理体制方式的创新,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政府与百姓将越来越近,干群关系将越来越好,社会将越来越和谐。

第六,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新领域。一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了新表述。“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要求,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二是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新丰富。我们党先后提出过“五爱”、“五讲四美三热爱”、“公民二十字道德规范”等道德建设内容,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应该说,更加全面系统,更加富有时代特色。三是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

建设途径的新拓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他途径相比,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鲜明的标尺,直接影响人的一言一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第七,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首先,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观点。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指明了先进性是共产党保持执政资格的基本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施领导的根本前提。其次,采取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举措。在全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一次最直接、最广泛的实践。事实证明,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的伟大实践。再次,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长效机制。第一次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四个目标”和“六项基本要求”,第一次提出要形成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2—

战略决策,实现了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飞跃。首先,对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了新概括。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并且强调要着重提高五种能力,在党的历史上首次解决了执政能力是什么,主要抓什么的问题。其次,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指导全党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新思考和新部署。第三,实现了党的执政方式的新创造。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我们党曾提出过“尊重和运用科学规律”,“发扬民主,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概念和表述,但是,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以整体形式提出来,还是第一次。我认为,三者并举的执政方式,是我们党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得出的新结论。既体现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是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解答;既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充分表达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三是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实现了党的建设的新发展。党中央着眼于新实践和新判断,提出了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关于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关于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

—13—

护广大基层干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思想;关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思想;关于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思想,等等。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全方位地推进了党的建设。我认为,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清醒把握和从容应对的智慧方略,赋予了执政党建设以更高的理论品格、更深的思想内涵和更强的执行力度,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

第八,对军事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比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担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观点,关于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观点,就深刻揭示了军事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的规律;提出的关于“要善于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军事问题,善于着眼国家利益全局筹划和指导军事行动”的观点,关于“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提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的观点,就深刻揭示了军队职能任务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的规律;关于“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的观点,关于“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

—14—

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观点,就深刻揭示了军队建设和改革必须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相符合的规律,等等。我感到,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坚持我们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军事理论的先进成果,正确回答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向什么样的目标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实践性和非凡的创造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第九,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观。这一战略思想的创新,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五个“第一次”,即第一次提出“和谐世界”的概念、第一次把中国对国际关系的主张进行综合性的概括、第一次明确把中国文化放到对外关系上、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和途径。应该说,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的世界眼光和责任,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气魄和魅力,是对东方和谐文化思想的一次弘扬,是对和谐社会理念的拓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秩序观和世界治理理念,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超融文化思想和普世性的国际关系准则。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创新,体现了继往与开来的最佳结合、坚持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谱写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崭新篇章。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主导,各类创新主体都更加自觉地关注创新、推进创新。

—15—

三、创新的哲学意蕴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客观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创新作为人基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自觉能动活动,无论是客观对象,还是主观思维,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链条中,因此,创新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我认为,这一过程至少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创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同时又是人类解决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源泉。创新作为人类突破传统、解决矛盾、实现新的价值目标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实践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产生新认识,形成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实践是检验创新的标准,实践的效果是衡量创新全部价值的尺度,只有符合实践发展规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实践也是创新的目的,创新活动的本质在于改变过去的实践,发展新的实践,使实践本身得到自觉地改造。因此,无论事物的层次如何,其创新发展都表现为一个丰富的实践过程,创新的历史就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新思路和新举措都是在实践中创造的。使我国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实行全方位开放,也是边实践边探索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创造。就民政实践而言,民

—16—

间组织从单纯数量增长向优化结构、依法管理、提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过程,是一个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体制、重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双拥工作从物质双拥到智力双拥、从人力双拥到科技双拥、从节日双拥到经常性双拥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路、创新载体、丰富手段、拓展内容的实践过程;社区建设从提出社区服务到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再到建设农村社区、和谐社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拓展领域、推进制度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的实践过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从选举村委会到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广泛开展村民自治示范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运作,是一个扩大民主、创新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新格局的过程,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由强制性收容遣送到关爱性救助管理的转变,都是源于实践的创造性活动。应该说,民政工作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实践基础上的创新问题。无论是研究政策制定措施,还是解决矛盾推进工作;无论是总结经验深化认识,还是改革探索创新理论,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

第二,创新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在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渐进的。源于实践的创新,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否定性、创造性的活动,

—17—

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过程,因而也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一是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形成理论创新的过程是渐进的、曲折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对规律的把握,总是由浅到深,由陌生到熟悉,由不了解到了解,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经过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理论创新是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完善,对规律的把握不断准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二是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创新的过程是渐进的、曲折的。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指导新的实践,而理论的抽象性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性、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发展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这种指导实践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创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渐进过程。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内在二重性,决定了创新是一个曲折的、渐进的过程。理论无限接近事物,具有科学性,可以指导和运用于实践,但受时代和实践水平的限制,理论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一定距离,与实际总有一定偏差,又具有局限性;实践对理论具有基础的、标准的、鉴别的作用,对理论具有最终的、至高无上的意义,但任何实践都是一定时代的具体实践,这种局限性,使实践在特定时空下并不能证实一切或驳倒一切。这便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二重性。这种二重性的矛盾,只有靠理论与实践长期的辩证的历史发展来解决,每一个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也只有在这个曲折的渐进过程中获得真正的确立和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取向,到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经历了14年的时间。

—18—

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实践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并反过来指导实践的渐进、曲折过程。而要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各项民政工作的发展,也同样经历过渐进曲折的过程。退役士兵安臵改革工作,从对改革方向和思路有初步认识,到实行安臵任务有偿转移、实施优待安臵证制度、开展货币化安臵、助学安臵等新的探索性实践;从对退役士兵安臵制度的性质特征、历史演变、实践过程、面临矛盾进行理性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到提出并即将实施“扶持就业、经济补偿、重点安臵、城乡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经历了一个渐进曲折过程。从主观认识上讲,经历了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把握规律的渐进过程;从制度实践上讲,经历了一个绩效不断下降,成本不断升高、矛盾不断显现的曲折过程;从服务对象上讲,经历了一个价值观念不断更新、目标要求不断提升的渐进过程;从社会环境上讲,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单一改革到综合改革的渐进过程。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经历了确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到建立城市低保制度再到建立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同时经历了救助对象的认定从依据社会身份到依据贫困程度的渐进过程,救助资源的运用从零散救助到综合救助的渐进过程,救助程序的操作从随意、粗放型到规范、精细型的渐进过程。救灾体系建设中,应急响应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和物资保障机制的形成过程,也都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形成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发展的渐进曲折过程中形成的。创

—19—

新的过程是渐进的、曲折的,但实践是发展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创新,决不能固步自封,浅尝辄止,而要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实现“思”与“行”的辩证统一,积极推动创新。

第三,创新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同时,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世界万物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事物既作为一个普遍联系的要素整体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事物中的个体存在。在当代,系统观念是普遍联系观点的范例。在系统论看来,任何事物都存在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各要素则是整体中的某一部分。系统论的思想实质,就是要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联系中加以把握,显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深刻性和具体性。创新作为主体不断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的过程,既体现为整体、系统的创新,同时又作为一个更大系统的部分、要素、过程而存在。表现为任何创新都包含许多要素、部分的创新过程,是各个要素、部分创新过程的集合体;同时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创新过程,是更大的创新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和一个部分。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创新成果,一方面,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宏观的、整体的创新,同时又根源于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创新实践。如果没有这些创新实践,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体性创新。

—2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