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几种易混淆人大常用语辨析

几种易混淆人大常用语辨析

几种易混淆人大常用语辨析
几种易混淆人大常用语辨析

几种易混淆人大常用语辨析

一、易混淆的机构用语

(1)把“人大”与“人大常委会”混为一谈。《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组织法》第2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把“人大常委会机关”错称为“人大机关”、“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错称为“人大办公室”。“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1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召集。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地方组织法》第11条、第12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过五分之一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根据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会议集体职权,不设领导机构和领导人员,其没有机关,也没有办公室。因此,人大常委会机关或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正式对外称谓时,不能把“机关”、“办公室”前面的“常委会”三个字漏掉。

二、易混淆的会议用语

(1) “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错称为“人大主任会议”。“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简称“主任会议”。它是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内设机构,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内设机构。根据《地方组织法》第48条规定, 主任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常委会的主任会议由主任、副主任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主任会议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组成。“主任会议”是通过会议形式行使职权,是人大组织体系中的一个法定机构,同时也是一种法定会议。因此把“主任会议”称为“人大主任会议”是错误的,正确说法是“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简称为“主任会议”。

(2) “人大常委会会议”误称为“常委会议”。正式会议名称必须用确切、规范的文字表达。会议名称要求能概括并能显示会议的内容、性质、参加对象、主办单位或组织、时间、届次、地点或地区、范围、规模等等。对于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会议,通常采用机构+会议的模式来定名称。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简称,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常委”不是机构,多指人员,常委会议不能确切地表达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含义,通常把党委的或政协的常委会会议称为“常委会议”。因此,不能把“人大常委会会议”误称为“常委会议”。

三、易混淆的职务用语

(1)错把“人大代表”称为“人民代表”或“代表”。“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依据《代表法》第2条规定,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通过严格的、民主的、法定的程序选举产生,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职务。“人民代表”是指普通人民群众代表,是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一事项由人民群众公开推荐、为他们说话的“代言人”,无须依法产生,不具有法律效力。“代表”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可以指“人大代表”,也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人大代表的习惯性称呼。其实,“代表”的涵义比“人大代表”、“人民代表”都要广泛,可以是党代表,可以是工会代表,可以是妇女代表,也可以是部门代表等等。因此,不能把“人大代表”称为“人民代表”或“代表”。

(2)误把“列席人员”称为“列席代表”。目前,我国宪法、组织法等法律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尚无列席代表的规定或称谓。“列席人员”是指依照法律和惯例被邀请列席会议的人员,可以由人大常委会决定邀请,不用经预备会议审议通过。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列席人员可分为“法定列席人员”和“决定列席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第5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进行准备“决定列席会议人员名单”的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8条、第41条、《地方组织法》第17条、第37条第2款明确作出规定,“法定列席人员”主要有国务院的组成人员、中央军委的组成人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乡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决定列席人员”主要有除了上述机关之外其他有关机关、团体的负责人。另外,《代表法》第23条、第24条规定,人大代表可以列席有关的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但不是作为“列席代表”列席会议,而是作为列席人员列席的。在日常工作习惯中,有些党、政、企部门召开会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议的需要,把某些方面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人员邀请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但无选举权和表决权。因此,“列席人员”不能称为“列席代表。”

(3)误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称为“常委会委员”或“人大常委”或“人大领导”。根据《地方组织法》第2条、第40条、第41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包括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委员。而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不是从委员中产生的,说明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并不都是委员。“常委会委员”只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习惯把党的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称之“常委”,这是因为他们都是常务委会委员。另,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通常情况下每年召开一次,时间较短。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会议集体行使职权,不设领导机构和领导人员,只有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人大常委会设领导人员。所谓“人大领导”的称呼是错误的,正确的称呼是“人大常委会领导”。因此,不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称为“常委会委员”或“人大常委”或“人大领导”。

(4) 误把“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或“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或“人大专门委员会(专委会)负责人”称为“人大主任、副主任”。《宪法》第5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组织法》第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设委员长主持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主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设主任。《地方组织法》第14条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并可以设副主席1-2人。”因此不能把“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称为“人大主任、副主任”。《地方组织法》第41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因此“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称为“人大常委会主任、

副主任”,不能称为“人大主任、副主任”。《地方组织法》第30条规定,专门委员会(专委会)成员在同级人大代表中选举产生,采取委员会制,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组成。因此大专门委员会(专委会)负责人”不能称为“人大主任、副主任”,应称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四、易出错的任免用语

(1)“任免”、“决定任免”、“批准任免”的混用。这些都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方式。任免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根据主任会议、“两院”正职领导人的提请,任命同级人大常委会机关、“两院”副职等有关人员担任某一领导职务或者免去有关人员所担任的职务。根据《地方组织法》第44条第9项、第11项、第12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任免对象是:根据主任会议提名,补充任命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任免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室主任;根据本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法院其他组成人员职务;根据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检察院其他组成人员的职务。决定任免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根据同级政府正职领导的提名,作出由某人担任国家机关的某一领导职务或者免去有关人员所担任的国家机关职务的决定。根据《地方组织法》第44条第9项、第10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决定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的个别任免;根据人民政府正职领导人提名,决定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和政府各组成部门正职领导人的任免。“批准任免”是指对下一级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作出的任免事项予以批准认可,履行同意手续。现行的法律规定,只限于人大常委会对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行使,这是检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决定的。根据《检察官法》第12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2)“罢免”、“免职”、“撤职”、“辞职”之间的混用。罢免案、撤职案以及免职案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特定情况下行使的人事监督职权。“罢免”是相对选举而言的免职方式,依据《宪法》第65条第2款、第77条、第102条第2款、第103条第2款、《地方组织法》第26条、《代表法》第75条规定,被选出的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需免去其职务的,由原选举单位、选区、选民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同时《选举法》第九章专门规定了选民或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并对罢免案的提出在人数、程序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免职”是人大常委会对由它任命和决定任命的国家机关人员免去职务的方式。《地方组织法》第44条第9项、第10项、第11项规定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三长”的任免权的的行使方式。同时,《宪法》也对免职案的提出,在免职对象、方式等方面都作明确规定。“撤职”是指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和决定任命的国家机关人员有违法违纪或严重错误行为的处置方式。撤职是一种行政处分,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人事任免权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地方组织法》第44条规定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其中第12项职权就是在闭会期间有决定撤销个别本级政府副职,有决定撤销由它任命的本级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和“两院”副职以下人员的职务。《监督法》第八章“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专章就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明确了“一府两院”、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人大常委会五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书面联名也可以提撤职案,但要经人大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或由主任会议提议,经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对拟撤职对象的问题进行调查。撤职案在提请常委会表决前,被提出撤职的人员有权在常委会上提出申辩意见。撤职案的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辞职”,是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人大常委会任命、

决定任命的人员,本人主动提出辞去自己所担任的职务。《地方组织法》第27条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由大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由常委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常委会决定辞职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辞职的,还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由大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选举法》第49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辞职。

五、易出错的其他人大用语

(1)把“议案”错称“提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议案”、“提案”提交,易导致“议案”、“提案”不分,将二者混为一谈。“议案”是人大的专门术语之一,是指由法定机关和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并要求人大会议讨论、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提案”是人民政协的专用术语,是指参加政协的单位或者委员个人向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二者提出主体范围、立案方式、办理方式、办理时限等方面都有严格区别。第一是提出主体不同。对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不论哪一级的人大代表个人无权提,根据《地方组织法》第1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要10人以上联名、乡镇的人大代表要5人以上联名才有提“议案”权。关于“提案,依据《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第11条规定,政协委员可个人提,也可联名提,人数不限。第二是要求范围不同。“议案”内容相对较窄。《代表法》第9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同时,《地方组织法》第18条、第46条规定,在会议期间,向人大提交的议案,其内容必须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在闭会期间,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的议案,其内容必须属于本级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而“提案”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宽。《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第12条规定,“提案”主题应当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地方重要事务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等方面提出。提案内容应当实事求是,简单扼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第三是立案方法不同。根据《地方组织法》第18条规定,“议案”只有获得大会主席团或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才能成为大会议案。根据《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第17条规定,“提案”只要经过提案委员会审查,符合《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第三章规定的,便予以立案。第四是法律效力不同。“议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便具有了法律的约束力,承办部门没有办与不办的选择,只有决定如何办,怎样办好。而“提案”没有人大议案这种法律上的约束力。

(2)把“质询”与“询问”错为一谈。根据《代表法》第13条、第14条、《监督法》第六章“询问和质询”的规定,“质询”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被质询的机关必须在法定的时间内,以法定的形式作出答复。“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议案和报告时,向本级有关国家机关询问了解有关情况,有关国家机关应派负责人或负责人员到会说明。

中考英语易混淆词汇辨析[整理版]

中考词汇辨析 §1 a bit/ a little 这两个词都意为“一点儿”有时可以互换,但有时不能。 Ⅰ.二者作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或比较级时,意义相同,为“一点儿”“有些”。如: ①I am a bit / a little hungry. 我有点饿。 ②He walked a bit / a little slowly. 他走路有点慢。 Ⅱ.二者都可以作名词词组,充当主语或宾语。如: ①A little / bit is enough for me. 我有一点儿就够了。 ②I know only a little / a bit about her. 我对她的情况只了解一点。 Ⅲ。a little可直接修饰名词;a bit后须加of才可以。如: ①.There is a little water in the bottle. = There is a bit of water in the bottle. [注意]a little of后的名词通常特指,表“……中的一些”,如: ①May I have a little of your tea? Ⅳ. 否定形式not a little 作状语,相当于very/ quite, “很”,“非常”;作定语和宾语时,相当于much, 意为“许多”。而not a bit 作状语时,相当于not at all, 意为“一点也不”,作宾语时则相当于not much. Eg: ①He is not a little (=very) hungry. 他饿极了。 ②He is not a bit (=not at all) hungry.他一点也不饿。 ③She ate not a little (=much). 她吃得很多。 Ⅴ. Not a bit中的not 可以分开使用;not a littl e中的not 则不能分开。Eg: ①He felt not a bit tired. = He didn’t feel a bit tired. 他觉得一点也不累。 ②He felt not a little tired. 他觉得非常累。但不能说:He didn’t fell a little tired. §2 a few/ few/ a little/ little Ⅰ. a few和few修饰可数名词,a little和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a few和a little表示肯定意义,few和little表示否定意义,可受only修饰。如: ①Few people will agree to the plan because it’s too dangerous. ②This text is easy to understand though there are a few new words in it. ③T here is little water left in glass. Will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④Don’t worry, we have a little time left. §3above/over/on/upon Ⅰ. 方位介词,“在……之上” Ⅱ. above 着重指:在……上方,不一定含有垂直在上的意思。反义词为:below. ①The sun rose above the horizon. 太阳升到了地平线上。 ②The aero plane flew above the clouds.飞机在云层上飞行。 Ⅲ.over 表盖在……上面,或铺在……上面。此时不能用above.代替。含有垂直在上的意思。反义词为under. ①Spread the tablecloth over the table.把桌布铺在桌子上。 Ⅳ. on 含有与表面相接触的意思。 ①The book is on the desk. ②There is an oil painting on the wall. 墙上有一幅油画。 Ⅴ.upon 也含有和表面相接触的意思。与on没有多大的区别,但较正式,口语中较少用。 ①He laid his hand upon the boy’s head. 他把手放在孩子的头上。 [注]up 与以上几个不同,它表示向上方或高处,含有由下而上,由低而高的意思。常和表示运动的动词连用。作副词时,表示在上方或高处。 ①We run up a hill. 我们跑上山。 ②The plane was high up in the air.飞机在高空中。 §4accept/receive Ⅰ. accept “接受”,表示其行为是由主观意愿决定的。 ①I accepted it without question. 我毫无疑问地接受了它。

初中常见易混淆词用法辨析教学文案

初中易混淆词用法(考点+重点)辨析 (1)“Why not+动词原形+…?”(干嘛不……?)是简略句,完全形式是:Why don’t you +动词原形+…?如:Why not go and have a look?(干嘛不去看看?)/ Why not try it once again?(为什么不再试试?) (2) seem(好象)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sb./sth. + seem + (to be+)形容词+…;②sb./sth. + seem + like +…;③sb/sth + seem + to (do);④It seems that + 从句。如:He seemed (to be) very happy when he was called by the headmaster. (被校长叫到名字时他好象很开心) / It seems that nobody else could do such a foolish thing except Jim. (除了吉姆好象没有什么人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来) (3)be afraid(害怕)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be afraid of sth; be afraid of (doing); ②be afraid to (do); ③be afraid that+从句。如:She is a little afraid of snakes.(她有点怕蛇)/ Don’t be so afraid to stay at home alone at night.(别害怕晚上一个人在家)/ I’m afraid that somebody will take his place because of his serious mistakes.(恐怕有人要取代他了,因为他犯了那么大的错误) (4) be sorry(抱歉)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be sorry for (sth); ②be sorry for (doing sth); ③be sorry to (do); ④be sorry that+从句。如:I am very sorry for keeping you waiting so long.(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I am sorry to trouble you.(对不起,麻烦你了)/ I am sorry (that) he isn’t here at the moment.(恐怕他现在不在) (5)be sure (确信)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be sure of (sth); ②be sure to(do); ③be sure that+从句。如:She told me many times that she was sure to come.(她给我讲过多次她一定会来的) / Are you sure of your answer?Maybe it’s wrong.(你对你的答案有把握吗?也许是错的。)/ I am sure that Dad will help me with the job.(我确信爸爸会帮着我做这件事情的) (6) make与do的用法:一般情况下表示进行活动或者做工作用do,表示创造建构某事物用make.如:I don’t know what to do.(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I’m not going to do any work.(我不准备做什么)/ My father and I once made a boat.(我和我爸曾经做过一只船) 此外还要记住一些固定说法:do good / harm / business / one’s best / a favour…… make a decision / an effort / a mistake / a noise / a phone call / money / war / the bed / sure,...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1、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 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 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初中及高中英语易混词汇辨析1

疑问词+ever与no matter+疑问词的异同 在英语名词性从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疑问词+ever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老师也告诫我们说他们的含义和no matter+疑问词所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都表示“无论……”,但是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两者都可以通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下吧。 疑问词+ever包括疑问代词+ever和疑问副词+ever。 ①疑问代词:whatever, whichever, whoever, whomever ②疑问副词:whenever, wherever, however (1)疑问词+ever与no matter+疑问词引导从句时的区别 1、疑问词+ever引导名词性从句,不可以与no matter+疑问词互换使用。 例: Whoever comes to the party will receive a gift. 来参加晚会的人都会收到一份礼物。 分析: Whoever意为“无论是谁”,引导名词性从句时,不可以与no matterwho互换。 2、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可以与no matter+疑问词互换使用。 例: The quality will be the same, whichever(=no matter which)of them you choose. 它们当中无论你选哪一个,品质都一样。 分析: Whichever意为“无论哪一个”,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可以与no matter which互换。 归纳: 简单说来:疑问句+ever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也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但是No matter+疑问词只可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也就说说前者适用的范围比后者大。所以选项中两者都有的情况下,我们尽量选择使用范围较广的疑问词+ever,答对的可能性较大。 (2)疑问词+ever引导名词性从句时注意事项 Whatever我们知道相当于No matter what,但是在引导名词性从句时相当于anything that,我们来分析以下的例句。例: Whatever he did was right. =Anything (that he did ) was right.(正确) Anything he did was right. (错误) 他无论做什么都是争取的。 分析: Whatever意为“无论是什么”,相当于anything that,anything是题干中的主语,同时充当先行词,后面that

常州中考英语题型分析

中考题型分析整理 一、听力 二、单选 (一)冠词:基本用法、习惯用法以及活用(固定搭配) 定冠词:特指 the 不定冠词:泛指 a,an Tips:首先区分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可数还是不可数,复数以及不可数名词表泛指的时候不加任何冠词,单数名词前面加不定冠词。 (二)名词:名词的数和格、名词词义辨析 名词的数和格 (1)名词的分类:可数、不可数 (2)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复数(单数变复数规则) 名词所有格 表示形式以及双重所有格 名词词义辨析 掌握近义词汇的区分使用,例如:problem与question

Tips:掌握词汇的意义,还要带入到具体语境中了解英语释义,在解题时语义应该优先于语法考虑;把名词放在语境中学习,排除汉语干扰(语境优先原则) (三)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it的用法及指示代词;不定代词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掌握一张表)、人称代词的用法(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人称代词的语序(几个人称代词并列充当主语时,它们的顺序是:单数形式(二,三,一),复数形式(一,二,三)) 物主代词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表格),掌握用法以及在句子中可以充当的成分 反身代词 “self”,掌握反身代词的单复数形式以及用法、常用词组 it的用法 指示代词: 单数:this,that复数:these,those it,one,that作代词时的区别 it特指上文提到的同一对象或同一事物,同类且同物

one泛指上文提到的同类事物中的一个,同类而不同物 That常用于比较级结构中,代替前面提到的可数名词单数或不可数名词,以避免重复 不定代词 掌握不定代词的用法以及区分(some,any,many,much,each,few,little,either,neither,both,all,none,等)Tips:明确指代:解题时分析题干,明确代词所指代的对象是人还是物;是可数还是不可数;是特指还是泛指;是两者还是两者以上;是肯定还是否定。理清思路:掌握人称代词、物主代词以及反身代词的用法,区别运用人称代词的主格及宾格;熟记名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的用法;找出反身代词的逻辑主语。 (四)数词和介词:数词、常用介词的基本用法、介词及介词短语辨析 数词 基数词:表示方法、用法 序数词:序数词的构成、用法 常用介词的基本用法 表示时间的介词(at,in,on,after,before,until,during,by,since,from,for)

英语易混淆词汇知识整合辨析

一.表主动和被动的不同。 有些由动词词根派生而来的形容词与该形容词所修饰的词之间存在这逻辑上的主动或被动关系,其中以-able,-ible,和-ed后缀结尾的形容词往往含有被动意味,而以-ful,-ous,或-tive结尾的往往含有主动意味。 1.respectful与respectable(respecting,respective) respectful意思是“恭敬的,尊敬人的”,有主动性的“尊敬 他人”之意。例如:the children were well mannered and respectful toward grown-ups.孩子们彬彬有礼,尊敬大人。 Respectable是“可敬的,值得尊敬的”的意思,表示“还过 得去”,为一般性的赞语,含被动意味。例如: It’s not respectable to get drunk in the street.在大街上 喝的醉醺醺的是有失体统的。 Respecting常用作介词,表示“关于,,,,在,,,方面”之意。 例如: Problems respecting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seriously.关于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应给与认真考虑。 Respective表示“各自的,分别的”的意思。 Go to your respective places.各就各位。 2.imaginative 与imaginable(imaginary) imaginative 意思是“富于想象力的”,和他所修饰的人之间 含有主动的关系。例如: teachers like imaginative children.老师喜欢富有想象力的

英语易混淆单词辨析

英语易混淆单词辨析 amuse与entertain amuse:强调把注意力吸引到感兴趣的事情上去,多是轻松或引人发笑的事。 entertain:意味着通过公共活动或别人的活动来提供娱乐或消遣,多用于正式场合。 former/preceding/previous/prior former:可表示以前的,即时间上在前的,也可表示前者的,即已提及的两个事物中的前一个。 preceding:表示时间、位置、顺序上紧接在他物之前的,强调中间没有间隙。 previous:指在时间上较早的、顺序上在前的,表示一事做于另一事之先或指目前某事之前一件事,常用于修饰预先准备的行动。 prior:表示时间上早一些,除可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外(have a prior engagement 预先有约会),还可后接介词to作后置定语或表语(an appointment prior to this one 先于此次约会的一次约会),还常表示更重要的、优先的(a prior consideration 优先考虑)

interval/gap/length/distance interval:两件事之间“间隔的时间”、戏剧两幕之间的“间歇”或两物体之间“间隔的空间” gap:(墙壁等的)“裂缝,缺口”,(思想、意见的)“分歧”(generation gap 代沟) length:(物体的)“长度”,(时间的)“长短” distance:(两地之间的)“距离” limit/confine/control/restrict/restrain limit:指限制在允许或可能的最大或最小的数量、程度、时间等范围内 confine:暗示束缚性、限制性地或阻挠性地限制,常指把人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可指把人关闭起来 control:指通过权力或影响加以监督和控制,也常指控制自己的情绪 restrict:指把行为、选择等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restrain:多指感情上、情绪上的克制 accumlate/gather,collect/assemble accumlate:意为“积聚,堆积”,指逐渐地,而且通常是无意识地,使数量越来越大 gather和collect均可表示“收集”,但collect有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_优美语句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 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

高中英语易混淆词辨析

一、damage/harm destroy ruin disturb 1.The bright sunlight will ________ your eyesight. 2.The whole building was ________ by a fire. 3.His disappointing performance __________ yesterday’s party. 4.Did the dog’s barks last night ___________ your peace of mind? 分析:1. damage/harm 2. destroyed 3. ruined 4. disturb damage/harm强调造成伤害或损害,destroy则是立竿见影、毁灭性的破坏。上面三个单词都是指具体、有形物的破坏,而ruin还可以表示对抽象事物的如名声、活动的破坏、影响。disturb是“打断,干扰”的意思,在危害程度上远远比不上前面四个词。 二、dead dying deadly late 1.The _______ father wanted to see his son for the last time. 2.His grandpa has been ________ for 5 years, but he still remembers him clearly. 3.The ________ Chairman Mao is a great figure in Chinese history. 4.The ________ bite of a poisonous snake made him die. 1. dying 2. dead 3. late 4. deadly同样与死有关,这四个单词用法完全不一样。dying表示“垂死的, 将要死的”;dead是“(已)死的”;late是“已故的”之意,往往指有一定社会地位之人,是死的委婉表达方式;deadly意思是“致命的”,只能修饰物,不能修饰人。注意它虽然以-ly结尾,但却是一个形容词。 三、distance way length space 1.The faces of four famous American presidents on Mount Rushmore can be seen from a ___________ of 60 miles. 2.The two rulers hav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other in ____________. 3.The box takes up too much ___________. Will you please move it away? 4.There is still a long ___________ to go if we want to succeed. 1. distance 2. lengths 3. space 4. way distance是空间距离;length则是指一般事物的长度;way 虽然也表示路程,但是指抽象的路,没有个体的数量单位;space是抽象名词,意为“空间”,与room是同义词。 四、dress wear put…on have…on 1.The teacher came in, ____________ a happy smile. 2.__________ in a red suit, the teacher came in. 3.___________ the red suit _________, or you will probably catch a cold. 4.In fact the foolish emperor ____________ nothing ___________. 1. wearing 2. dressed 3. put… on 4. had… on 同样表示“穿”,wear与have… on表示状态,而 put… on表示动作。不过wear除了表示“穿衣服”之外,还可以表示“戴首饰;带着某种表情”等意思。dress与前面三个单词不同的地方是它后面的宾语不是衣服,而是somebody,由somebody 做主语,构成“be dressed in…”结构。 五、elect select choose sort 1.The peasants are busy __________ the seeds now. 2.Do you think George W. Bush will be _____________ president again? 3.Before recycling the waste must be _____________. 4.You can ___________ anything you like from the jewelry. 1

2017陕西中考介词

中考介词专项 一、介词的功能 介词是一种虚词,用来表示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它词语句中其它词的关系,不能单独使用。介词可与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它词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在句中作定语,状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例如:The boy over there is John’s brother. (定语) The girl will be back in two hours. (状语) Our English teacher is from Australia. (表语)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 (宾语补足语) 二、常用介词的用法辨析 (1)表时间的介词 1)at, in on 表示时间点用。例如:at six o’clock, at noon, at midnight。表示在某个世纪,某年,某月,某个季节以及早晨,上午,下午,晚上时,用。例如: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2002, in may, in winter,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等。表示具体的某一天和某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时,用。例如:on Monday, on July 1st, on Sunday morning等。 2)since, after 由since和after 引导的词组都可表示从过去某一点开始的时段,但since词组表示的时段一直延续到说话的时刻,因而往往要与时态连用。而after词组所表示的时段纯系过去,因而要与与时态连用。 【活学活用】 I haven’t heard from him last summer. five days the boy came back. 3)in, after 在将来时态中,in与连用时,表示“过多长时间以后”的意思。After后面只能跟表示的词语。After与过去时态连用时,后面才能跟表示一段时间的词语。例如: 【活学活用】 He will be back two months. He will arrive four o’clock. He returned a month. (2)表示地点的介词

初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汇总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 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三)_高中生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三) 71、窝里斗: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和冲突。 72、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的利益。 73、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74、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 75、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76、东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7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78、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79、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

的又不合心意。 80、一锤子买卖:一次性的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81、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82、宰相肚里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 83、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84、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85、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86、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 87、恨铁不成钢: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 88、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89、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90、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91、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92、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93、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94、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95、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96、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种各样的女性亲戚。 97、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太出名了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

16组易混淆动词辨析

1. used to do sth.;be used to doing sth.和be used to do sth.的区别 辨析:used to do sth.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 e.g. I used to ge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be used to doing.表示习惯做某事,to 后的动词用-ing 形式 e.g. I'm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be used to do sth. 指被用来做什么。 e.g. Pens are used to write. 2. arrive, get 和reach的区别 辨析:arrive in +大地点,arrive at+小地点,get to+地点名词,reach是及物动词,后面直接跟地点名词。 e.g. When did you arrive in Beijing? We arrived at the village at five in the afternoon。

How do 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 When she reached the office, the teacher was having a short rest. 3. borrow , lend和keep的区别 borrow"借",为终止性动词,表示主语"借入"某物,常用短语borrow sth. from sb. lend"借",为终止性动词,表示主语"借出"某物,常用短语lend sth. to sb. keep "保存,借",为持续性动词,表示"长时间地借" e.g. I borrowed a book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yesterday. Could you lend your pen to me? How long can we keep the book? 4.dress, put on, 和wear的区别 dress sb.给某人穿衣服;dress sb.up打扮某人

易混淆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复制链接][收藏]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f314 办事员 --UID-- 45316 发帖数 7 诚信度 20 油菜花 玫瑰花 注册时间 2006-04-15 最后登录 2008-07-17 在线时间 3小时 加关注 发消息只看楼主倒序阅读使用道具楼主发表于: 2006-04-16 10:54:08 05年下半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考了"起用"和"启用"的用法区别,笔者现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如下 常见易混词辨析 1.【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2.【包含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3.【篡改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4.【出生出身】 “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5.【度过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6.【遏止遏制】 “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7.【尔后而后】 “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8.【反应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

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英语各单元易混淆词汇及短语辨析

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英语各单元易混淆单词和短语辨析 Unit1 易混淆词汇及短语辨析 1、anyone,any one anyone 只能指人,后面不接of短语。 any one既可指人,也可指物,表示“(某些人或物中的)任何一个”,后面可接of短语。 例:Anyone in our town knows him. 坑我们镇上任何一个人都认识他。 You can read any one of the books here. 你可以读这里的任何一本书。 2、something,anything,nothing something复合不定代词,意为“某事;某物”,常用于肯定句中。其用于疑问句中时,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 例:I know something about her. 我知道一点儿关于她的事。anything复合不定代词,一般用于疑问句或否定句中,其不同如下:疑问句中指“某事物”。 否定句中指“任何事物都(没有)”。 肯定句中指“任何事物;无论任何事”。 nothing 复合不定代词,意为“没有什么;没有一件东西”,其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例:There is nothing new in today’s newspaper. 今天的报纸上没有什么新鲜事。 3、everyone,every one everyone复合不定代词,意为“每人;人人;所有人”,相当于everybody,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every one是两个词,既可指人,也可指物,后面可跟介词of。 例:Everyone in our class likes Mr. Liu. 我们班的每个人都喜欢刘老师。 Everyone is here, and every one of us has a chance to speak at the meeting. 大家都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会上发言。

英语易混词辨析及例句

1.study & learn Sometimes my students get confused about when to use “study” and when to use “learn”.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that in today’s blog entry. Both words are used to convey the idea of trying to intake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become more knowledgeable or intelligent. When we put them in order, however, we have to place “study” first, and then “learn” after that. Therefore, when we “study” we are reading, watching or listening to something in order to keep it in our memories. If we do this successfully, we can say that we “learned” it. Let me give you some example sentences using these words. ?I have to study fifty new words for my final exam in Spanish. I hope I can learn all of them. ?I studied really hard in my history class, but I couldn’t learn all of the information. ?I learned a lot in my economics class because I studied every day. As I said before, learning is successful studying. Therefore, just because you study something doesn’t mean you will learn it. But if you never study at all, then you will never learn. In addition, it’s possible for us to learn something and then over a period of time, forget it. I’m sure all of us have had this experience when we think about our high school or university days. We can also “learn” something in ways that don’t involve studying. All of us learn things just from living our lives and making mistakes.Some people don’t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but I hope that most of us do. 2.plausible & implausible For today’s blog entry, I’d like to go over the adjectives “plausible” and “implausible”. We use them when we wan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hich a person says that is likely to be believed or not believed. We can also use them when we are trying to figure out if something is true or not. Finally, they can be used to talk about the believability of a story in a novel, movie, or TV show. Let me give you some example sentences using them. ?I was late for work because I overslept, but I can’t tell my boss that. I have to think of a plausible excuse for being late. ?I can’t tell my boss that I was mugged on my way to work. This is a safe city, so that would be totally implausible. ?Some people don’t think it’s plausible that a meteor hitting the earth could cause the dinosaurs to die, but I think it’s tot ally plausible. ?Some people think it’s implausible that a meteor hitting the earth could cause the dinosaurs to die, but I don’t agree. ?I like action movies even though most of the time the stories are not plausible at all. ?I like action movies even though most of the time the stories are completely implausible. The word “plausible” is used positively, and the word “implausible” is used negatively, so they are the opposite of each other. However, we can also say “not plausible”, as in my fifth example sente nce.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not plausible” and “implausible” is that “implausible” is slightly more formal than the other one. Please note that we don’t usually use words like “very” or “really” to emphasize these adjectives. Instead, it’s more commo n to use words such as “totally” and “completely”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m. 3.little did I know For today, I want to go over the expression “little did I know”. We can also change the word “I”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