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美

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美

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美
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美

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美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李建丽学号:05101319

指导教师:李仁和

摘要: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知青作家张承志的小说极具独特性。本文认为张承志小说的重要特点是渗透着一种宗教色彩的、强烈的、独特的悲剧美。在当今文学领域审美观念庞杂多样的态势下,这种悲剧美对后世文学将有着深刻的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知青文学;悲剧美;张承志小说

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知青作家特有的人生经历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创作视觉,而有着少数民族血缘和内蒙古大草原插队经历的张承志,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在知青文学中独树一帜。本文认为张承志小说的主要特点是渗透着一种宗教色彩的、强烈的、独特的悲剧美,在当今整个中国被一种普遍的实利风气和商业文化搅得烦躁不安的时候,他的悲剧美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作为一种与当今之世俯仰皆是的生命之轻格格不入的审美观念,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对后世文学也将有着深刻的启示性意义。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悲剧”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并未出现,而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并相继有各种各样的关于悲剧的著作问世。对于西方的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曾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对悲剧的发展史进行了概括总结,将其提升到新的理论水平。

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存在并不限于艺术领域,而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说明这种现象的本质,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剖析。恩格斯在评价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时

讲到,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是扬弃了黑格尔思想中纯粹精神推演的方法和观点,把视线聚焦到真实的历史与人类实践活动中来。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但具体的人的实践行为却可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当一种代表历史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实践行为付诸实施时,它自身当然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但这种实践行为却往往会因为缺少现实根基而遭致失败,这就构成了实践主体的悲剧要素。这种实践行为的正义性与其失败的必然性是产生悲剧的根本原因,也是悲剧有异于一般悲惨事件的关键所在。而中国当代作家张承志的小说正具有了马克思悲剧理论的这些基本特征,并且以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强烈的、独特的悲剧美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小说中渗透的悲剧精神可以从以下两点表现出来:

一清洁的精神:宗教信仰对世俗世界的抵制

张承志提倡“清洁的精神”,对此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伊斯兰教就其本质而言,是基于洁净的宗教:“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句“清真言”,“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极其深刻地阐明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基础”。①曾治北方民族史的张承志对伊斯兰教的清洁本质想必更有独特的体味与领悟,他的倡洁决非“是在大苦闷中,举起了‘清洁’的旗帜,‘以笔为旗’。”

②“人要追求清洁的生存”才是他毕生努力的至高境界。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曾经给宗教下过明确的定义:“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影响时间如此长,影响范围如此广泛,影响人数如此众多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而以后的宗教和宗教改革,往往都带有某些创始人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意识。所以在阶级社会中,宗教活动往往会带有阶级烙印。但是一

些主要的宗教之所以为社会接受,为社会中相当部分的人所接受,主要的原因还是它的维护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作用能满足全社会的需要。

对于信仰宗教的人们来说,宗教世界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一个隐形世界,并且那现实世界是受了这个隐形世界支配和左右的。现实世界只是它的一个幌子,一道由它反射出的虚光。现实世界毫无意义。因为,它并没有自身,并没有自主的权利与力量,甚至没有真正的存在。这也是那些具有宗教色彩的小说所竭力向我们渲染、证明的印象。宗教的积极意义在于:宗教能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能使人们获得生存的勇气和足够的乐观主义精神,能使人养成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改变恶俗的人间世界,还能够提高精神的审美。也正是因为宗教的这些意义,才使宗教和悲剧发生了某种联系:在世俗喧嚣浮躁的洪流中固守一方“净土”,用宗教信仰孤独地抵抗世俗的潮流,即使最终毁灭,也决不回头。

受宗教思想影响而在自己的作品中渗透了悲剧意识的作家有很多,如外国的莎士比亚、休谟、托尔斯泰,中国的冰心、许地山等。托尔斯泰在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小说中,都利用宗教来使悲剧主人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青年本来单纯相爱,但阶级地位的差异,使他们注定分开,并各自发生悲剧。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先是一个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贵族青年,随后受到世俗生活中不良习惯的影响,变得猥琐、低下、空虚和渺茫。当他在法庭上重逢玛丝洛娃后,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改过自新,并最终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聂赫留朵夫由忏悔走向复活的过程,就是人性由失落到复归的过程,也即改恶从善,善战胜恶,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身上的悲剧色彩更浓厚些。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她受骗之后被人赶走,孤苦伶仃之下常常受人欺凌,丧失了做人的尊严,这一切都强化了她对人性的最初认识,而对善、对上帝的信念开始动摇,对恶的存在与力量也深信无疑。她所体验到的痛苦越多,就越相信所发生的事的必然性。但当聂赫留朵夫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去“唤醒她的灵魂”时,她重新看到了人身上的善,恢复了从前有过的信念,内心也产生了真人的情感、心灵的复苏,决心做一个新人。最终,在与革命者相处的过程中,玛丝洛娃获得了新生,她的精神彻底复活了。男女主人公复活的道路是不同的,但作者认为他们的精神归宿是一致的,即

“博爱”与“宽恕”。托尔斯泰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复活”的描写,强调了“道德自我完善”在改造人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建立在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爱一切人,“勿以暴力抗恶”,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摆脱罪恶,使人类达到“最后的幸福”的“托尔斯泰主义”思想,也因此发展到了顶峰。而许地山创作中的宗教色彩更是浓厚,他关注道德和意志,执着于爱与慈悲,信奉“爱的哲学”。他的《缀网劳蛛》中的女主人公尚洁,自奉道德哲学,但现实的矛盾,造成她一生的悲惨命运。她心地善良,对俗世的种种皆能看破。她出于慈悲之心和博爱理想救助受伤的盗贼,蒙受不白之怨,身被刀伤,被逐出家门。对于被丈夫抛弃,与骨肉分离的现实,她平静接受,毫无怨恨,只身赴土华岛谋生。后来长孙可望受到基督教神父的感化儿忏悔,将尚洁接回家中,她平静归来。长孙可望要到海边受苦补偿过失,她也不作挽留。一切听其自然,泰然处之。她独特的“蜘蛛结网”的人生哲学,既有超脱尘世的佛教成分,又有清净无为的道家思想,对世间的祸福荣辱全都逆来顺受,但又不无一种达天知命的坚强。尚洁的人生观,既是消极的,也蕴涵着积极入世的成分。小说中的宗教意识并没有导向对现实生活的否定,而是通过平衡心灵、净化情感、澄明悟性来强化生存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生活之流如海浪翻涌,我们尽管划吧!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通过宗教题材的创作来表现悲剧是张承志创作的一个特色。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张承志已然是个研究蒙古历史文化的学术英雄,很多同代人尚在大学里死读书时,他已经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很早就与国际学术界有所接触。其实,张承志的母族——回族原本就是一个仅凭信守伊斯兰教而确证族别、独存至今的民族。而张承志也和其他回民一样,自一降世,便别无选择地迈上了这条“命定的路”,他们的民族情与宗教感是血浓于水的。因此,张承志的皈依伊斯兰教,完全是“一腔异血”之故,亦即对母族文化本能的血缘认同。张承志认为:“在洋鬼子那里,宗教可能是一种传统习惯;而在中国,敢于宣布并守卫自己的宗教信仰是人性和人道的标志,是心灵敢于自由的宣言”。③对回民而言,故乡和语言的相继遗落,信仰宗教便成了该民族确证自存的唯一方式,他们信仰了宗教,便抓住了文化,也抓住了自己的根。因此,张承志的思想也渗透在了他的创作中,他在他的《黑骏马》《金牧场》《心灵史》等作品中,都极力地渲染了这种具有宗教色彩的悲剧美。

在《黑骏马》中,草原牧民因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而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额吉人畜同待、给马驹起名、留下“养不活”的孩子;额吉尤其反对生命的互残。假如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在一起,他们三个人将会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现实的矛盾却击碎了他们的梦想。当希拉奸污了索米娅后,额吉晚年的梦想全被击碎,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但当白音宝力格提刀拼命时,她却以“知道索米娅能生养,也是件让人放心的事情呀”来制止,流露出以额吉为代表的草原牧民千百年来所固守的“避祸惜命”的生命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意识支撑着草原上的一切伦理道德准则,此时的宽容决非简单的纵恶,一切都源于草原特有的“风水”。作家用“喜纳孙子”、“贵待骏马”、“宽慰孙女”和“慈怜幼婴”等一系列细节来凸现奶奶身上的“惜命”色彩。而悲剧主人公索米娅在惨遭奸污后,又被恋人抛弃。正因为她是一个蒙古族少女,受到蒙古民族传统的影响,才没有产生轻生的念头,因为在她的身上,已经孕育着新的生命。孩子既是让她“减轻了屈辱”,又让她“挺过了厄运”,孩子既是她现实生活的“快乐源泉”,又是她未来人生的精神支柱。索米娅比奶奶更进一步的是:既要让孩子们活者,更要让他们活的更好,要像白音宝力格那样受教育、长见识、过另一种“城里人”的生活。显然,此时的索米娅已有了追求新生活的朦胧意识,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为其其格苦求上学机会并窗外陪听等。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索米娅最终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在大草原上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这也是宗教理想在作家创作中的表现。在这里,宗教信仰和悲剧很好地联系了起来,宗教信仰强化了索米娅生存的意志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使她勇敢的正视挫折,战胜困难,我们在对她表现出怜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她的崇高,这正是悲剧的效果。在《金牧场》中,青年学者对日本歌手小林一雄的慕恋,除与小林沙哑喉音中流露的深沉与孤独气质共鸣外,还对这个“挂着吉它、咬着一支钢架支起的西部口琴、低垂着双目”的形象作了细致的描绘,“他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眼睛。”正是在这种于外在淡泊而心底炽烈的外族人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感到一种震撼于灵魂的呐喊,于世俗的邪恶、龌龊、平庸之上他抓住了一种超越的力量,这种真情与圣洁的不可轻易流露和它正因不可轻易流露的美丽动人使得他找到了人类的一种共生质,一个精灵,一种宗教。小林一雄虽被认为引路人与兄长,但仍是近于宗教膜拜式的偶像。主人公于膨胀的信念感与由之滋生的强大力量似乎容不下这许多

“情”,他要的是独自一人,为信仰而抛洒信仰外的一切,虽然他所做的一切和追寻努力也是为了这些善良的人们,但他还是不能容忍自己有常人幸福的奢望。在他看来,这是违背救赎精神的,这种圣徒式的原罪意识转化为主人公追寻理想时的心灵重负。因此,作品中主人公常是一再地内责、自省、不断地扪心自问;无休止的苛责,要求自己克服与生俱有的人之弱点甚至人之常情,因为他已将它们归为前行路上的羁绊,固执于“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而张承志写于1991年的长篇小说《心灵史》,通过对中国伊斯兰教一个分支的描述,更是执著的歌颂了生活于贫瘠的甘、宁、青沙漠边缘的回族农牧民,他们面对苦难对信念的忠贞不渝,为着自己的乡亲和信仰,平静地横陈于真主的祭坛之上。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传统悲剧理论而提出的自己的观点,反对仅仅将悲剧的原因归结为性格的缺陷或做事失误,而将悲剧主人公的品质提到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进行评判,亦即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所提出的“历史的必然要求”。

张承志正是借宗教来表现一种“清洁的精神”,“清洁的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信仰,一种对自己心灵世界的信仰。他也正是借“清洁的精神”与世俗的潮流战斗、与日趋委靡的文学界战斗、与日渐低下的知识分子人格战斗。他如同一只傲立在鸡群中的鹤,持着一幅幽雅的骑士姿态,孤独又顽强地与世俗洪流对抗。在文化人格多元化的今天,他的这种行为是崇高的,更是悲壮的。

二硬汉形象的塑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知青文学,由于它的独特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形成了崇尚“硬汉”精神的风貌。当时,知青从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撒遍了中国的南北东西的山乡,重返城市怀抱之后,他们强烈感受着时代的控诉与感伤氛围,并被激发起沉重的被欺骗感和青春失落感。同时,回城后与城市的距离更加剧着他们的怨愤与失意心态。作家们对于青春的追怀与悲壮化描述是源于现实生活对于他们的压力和他们对于现实平庸的失望,他们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事实上也完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于当代社会的回光返照,他们把这种情感通过“硬汉”的塑造表达了出来。而张承志作为一个回族青年,在有着深厚异族文化魅力的蒙古草原上度过了八年的岁月。这位创造了“红卫兵”称号的热血者,在摒弃了那个时代的内容之后,实际上仍在“红卫兵”这一形式的框架里。他依然迷恋火、雷电、梵高式的太阳、沙场鲜血等,那些红色的画面,仍不时地照耀

着他的那些奔流着的文字。并且,直至今天,他也不厌弃红卫兵——战士的角色,只不过是从捍卫某一位领袖的幻想,转而捍卫一种“血脖子”宗教,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固守一方“净土”,一个具有终极象征意义的金牧场。在八年的草原生活中,牧民的真诚质朴、草原文化的粗犷博大和城市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在情感上抚慰了张承志觉醒的痛苦与困惑。所以,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与别人的与众不同的审美追求。他在创作中歌颂生命,以为大千世界,最值得歌颂的莫过于生命。然而实际上他所歌颂的生命是有标准的:是有着“硬汉”精神的生命。他对那些寻求停泊、寻求清净、寻求善身之道、将自己归属于秩序、归属于群体、归属于某种安闲文化的生命,毫无兴趣。甚至认为它们是苍白的,不应被文学所关注的。他的生命只在黄河的巨浪中、在大坂的攀登中、在金牧场的寻找中、在宗教战争的血泊中、在辽阔无崖的草原上、在辚辚作响的战车上、在苍茫疾驰的马背上。因此,他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

《阿勒克足球》中的老师,是一个“铁塔般”立在人们中间的“黑衣大个子”。他是一个孤儿、一个知青,命运注定了他要生活在剽悍的蒙古人中间。然而,他没有对生活示弱:“想骑在我头上吗?试试吧!告诉你们,我可不是好惹的!别以为我走不了就可以随便让你们欺负。今后,谁敢动我一指头,我就还他两拳。”他创办一所草原小学,困难重重,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最后,他在草原的荒火里献身了,他用自己的鲜血有力地涂完了硬汉形象的最后一笔。他的肉体虽然死亡,但他博大的精神却永驻乌珠穆沁草原。《北方的河》中的知识青年“他”,“头发粗硬”,“眼睛灼灼逼人”,有一副“宽肩膀”。为了报考地理学研究生,“他”先后考察了黄河、湟水、额尔齐斯河、永定河和黑龙江。在从一条河流奔向另一条河流,从一个目的地奔向另一个目的地的过程中,“北方的河”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象征,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象征。“他”代表着一代青年的奋斗历程和精神求索,表现了一代青年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大坂》中那个有着坚实肌肉的高大健壮的男子汉,去考察冰山,无疑是去完成一次精神上的攀越,。面对着眼前耸立的寒光闪闪的大冰块,敌对的异己力量,他既不抱怨,也不气馁,坦然迎送着一切困难,将一种灵魂向上的信仰高踞于不幸与痛苦之上,不屈服、不停息的追寻精神的超越,显示出人之为人的伟大。当他奋力拼到顶峰时,他产生了“一股野兽般

的,想蹂躏这座冰雪大山的冲动。他想驰骋、想纵火焚烧、想唤来前军万马来踏平这海洋般的峰峦”。他最终战胜了大坂,胸中不由升起男子汉的气概。这些都是张承志笔下所塑造的硬汉形象。悲剧既可以是命运悲剧、英雄悲剧、性格悲剧,也可以是日常生活悲剧;既可以显示永恒的价值与崇高的境界,也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小人物的辛酸和苦涩。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硬汉和悲剧美的联系:硬汉们身上都体现了“崇高”,崇高之所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审美形态,不仅是因为它包含着人与自然在特定审美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独特存在状态,更重要的是崇高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和优美相比,崇高与真及善的联系更加紧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化的人生,崇高同样离不开人生的社会化内容。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大到社会制度的变革动荡,小到个人抱负的努力实现,现实与理想都存在很大的距离,这种距离会产生心灵激荡、情感起伏与实践行为的重重挫折,当主体的实践行为代表着人类的正义与良知时,实践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就不再是唯一衡量其价值的标准,恰恰相反,实践过程才是至为重要的。在实践行为中所遭受的巨大挫折与实践主体精神的坚强不屈以及实践行动的富于韧性共同铸成了富有魅力的审美人格,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就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张承志笔下的硬汉们都是面对艰难的人生不消沉、不退却、冷峻地与命运抗衡着的坚韧斗士。他们深沉的情感掩藏在冷漠的外表之下,并且以一种执着的信念来抵御世俗文化,维护自身人格心理中崇高理想的英雄主义和无畏情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在深沉的历史氛围和强烈的时代精神碰撞中,我们可以由此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学风格。张承志笔下的硬汉们还都有着“宁肯失败,不肯低头”的态度,他们永远是打不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永远也打不败他”,这是海明威的硬汉精神标志,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硬汉的精神标志。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可以消灭他们的肉体,但永远不可能摧毁他们的意志。他们也许失败——他们常常失败,但他们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胜利了。失败是一种现象,胜利才是本质。这种胜利与失败的辨证观奠定了硬汉形象的基础,也构成了悲剧的美学风格,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美。

综上所述,张承志的作品渗透着一种宗教色彩的、强烈的、独特的悲剧美,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有着独特而又重大的贡献。在当前低迷庸俗的文风之下,张承志的创作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力量与个性,给当前的文坛吹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的创作对后世也将有着深刻的启示性意义。

注释:

①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观[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10页

②刘心武,历史转型与知识分子定位[J],南京:《钟山》,1996年第一期,第150页

③《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散文卷》,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391页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 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75页

[2] 张承志,北方的河[M],作家出版社

[3] 张志忠, 1993世纪末的喧哗[M],山东教育出版社,272页

[4] 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作家出版社,255页

[5] 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5页

[7] 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1页

[8] 张承志,黑骏马[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9] 张承志,以笔为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 张承志,清洁的精神[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The tragic beauty of Zhang Chengzhi’ novel

Name: Li Jianli Guided Teacher: Li Renhe

Abstract:In the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a's educated youth literatur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The works of youth fiction writer Zhang Chengzhi is unique. This article mentions that his novel has permeated with a religious colour ,strong, unique tragedy.In today's complex and diverse aesthetic trend on the field of the literature ,this tragedy will have a profound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on the future literature.

Key Words:educated youth literature; tragic beauty ;Zhang Chengzhi’novel

浅析张爱玲小说笔下的女性悲剧

浅析张爱玲小说笔下的女性悲剧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张爱玲凭借着她个性化的体悟和独到的笔调,创作出一个个满目疮痍、格调苍凉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一个又一个女性。这些女性无论怎么挣扎、怎么拼搏、怎么奋斗,最终命运都是一样的苍凉凄美,没有出路。张爱玲的家庭和爱情婚姻带来的人生悲凉感是其作品中女性苍凉命运的表层原因;张爱玲意识到“她的时代”“仓促”,感到“惘惘的威胁”是其作品中女性苍凉命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女性;悲剧;人生;审丑;婚姻 【Abstract】Zhang Ai-ling's with her realization of personalized and unique style, style authoring devastated, bleak stories, active with another woman in the story. How do these women no matter what struggle, strive, struggle, melancholy and poignant of the final destiny is the same, there is no way out. Zhang Ai-ling's lov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in the sense of desolation is the work of female desolate surface of fate cause; Zhang Ai-ling's realized that "her age", "rush", "feel frustrated feel frustrated by the threat" was bleak destiny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women in their work. 【Key words】female;tragic;life;ugly;marriage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她笔下的人物虽然经历各异,但无不演出着一幕幕生存悲剧。她最注重的是女性人物,她笔下的女人们因袭了女性生理、心理的历史陈迹,一代又一代地挣扎、堕落,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2008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甘肃省电大武威电大分校赵静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在生命中苦苦挣扎着,但终不免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她对小说故事性的高度重视,摆脱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重荷,体现了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充分尊重。本文就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表现的几个着眼点:情爱关系、人性的探索、人生的体验、悲观忧伤的结局,以及悲剧意识根源进行阐述,力指导现实的人少生私寡欲,少谋个人私利,多贡献于社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张爱玲(1917---1995),河北丰润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巨大收获。其文学成就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由于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的不幸和她对这个家庭的憎恨又使她的作品的整体染上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以及清醒的没落感,她笔下的那些女性大多是悲剧性人物。 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女人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的。她为女性文学掀开了女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角,由此构成了她小说的苍凉、婉哀、惨伤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精神个性、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平凡的没落贵族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喧闹和孤寂,铸成了她悲观的作家气质。使她对人生既

简析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色

简析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她的作品,与政治无关、与民族无关,是大上海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是人性中最让人绝望的那一层窗户纸。她的这种写作姿态成为以后小资们竞相效仿的范本,在小资写作中你永远看不到政治、国家那些大命题。她成名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她以自己特殊的现代性体验来展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人生世态。吴福辉充分肯定了张爱玲对旧家族在大都会的际遇命运的精细表现,认为她的都市最接近上海的真面目,把中国都市文学深入到“现代都市哲理”的层面。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一文里这样写道:“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还有,因为我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所以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但我认为,文学的主题论或者是可以改进一下。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许多留到现在的伟大的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 很多的人给予张爱玲的作品以很高的评价,其艺术特色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1、华美的语言和缤纷的意象——天才之翼 (1)、纷繁的意象和出色的描写技巧 院子正中生了一棵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浅黄色的雏菊。” (《金锁记》)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承认,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就描写城市生活、人生情感的当代小说作家,很少有人像张爱玲那样能够以其完美圆熟的技术、文字的功力、深刻的人生观、犀利的观察与丰富的想像力,即,是以炽烈迸发的才情成就于文坛。在那个垦荒与洪流的时代,许多作家的文学语言尚处在胡适之、郭沫若自五四时期创造的直抒胸臆的白话诗体,对创作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而象张爱玲这样优美畅达、厚积薄发的文字是很少见的。应当说,张爱玲是避于我们文学发展的潮流之下,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另外一些层面的。 文字表达中,对意象的扑捉,精当的描写,用比喻通感来写情状物以推进情节和烘托人物心理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方面。这其中,包融了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对作品写作背景、人物塑造上的经验和总体把握。这在她的中短篇作品中得到了出色的表现。如在《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一段情景描写:“……墙里的春天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这里不单是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予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搀揉在一起,造成

论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

论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一) 路遥及其作品表现出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一代代读者的灵魂,激励着许多青年走向了人生的辉煌。这与作家的曲折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在当前的路遥研究中,对作家身世及对其创作的影响逐渐多了起来。本文将研究视角投向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从作家本人的人生悲剧中探究路遥创作中悲剧的艺术魅力,并尝试多角度对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做出理性思考。研究认为,路遥小说中浓郁的悲剧意识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使作品散发出悲壮而冷峻的悲剧美。 一、苦难的人生经历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倏然而逝的流星,在短暂的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他的成名作《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短短43年的人生历程,路遥一直与命运抗争着,艰辛与奋斗一直伴随着他。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了新中国社会变革的风风雨雨。小时候乞讨般的生活,被过继给伯父;学生时代面临着失学和饥饿的威胁;直到他临走的时候,他也未能完全摆脱成长过程中的阴影。这种生命体验,直接促成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其他小说的诞生?/span> (一)命运多舛的童年 1949年,当路遥降生到陕北清涧县一个很偏僻的荒山沟里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生存环境,并没有给他呈现艳丽色彩,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意味着残酷。 路遥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家里十来口人,十分贫穷,共有一床被子,缺吃少穿。7岁的时候,为减轻家里负担,父亲带着他一路乞讨来到两百华里之外的延川县,把他过继给伯父。 ?????????“这时候,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喊一声冲下去,死活要跟我父亲回去——我那时才是个七岁的孩子,离家乡几百里路,到了这样完全陌生的地方。我想起了家乡掏过野鸽蛋的树林,想起砍过柴的山坡,我特别伤心,觉得父亲把我出卖了……”⑴ ???? 尽管只有七八岁,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创伤。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童年,不堪回首。贫穷饥饿,且又有了一颗敏感自尊心。”⑵路遥独立地做人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二)饥饿中体验人生????? 路遥一直在伯父家度过了他的中学年代。伯父家也很穷,他时常为买不起几分钱一支的铅笔而发愁。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他常常独自跑到荒野地里,在收过的土地上去寻觅被遗留下的几粒玉米充饥。中考时,他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伯父无力再供他上学,就找来劳动工具,让他砍柴、放羊。他愤愤地把绳子锄头扔进沟里,义无反顾地上学去了。 整个高中三年,是路遥人生中最困苦最难熬的时期。他没有生活保证,连五、六块钱的伙食费都交不起,有时连五分钱的清水煮萝卜菜也吃不起。他整天饿得发晕,似乎感到自己的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美学论文——安徒生童话中的悲剧美

安徒生童话中的悲剧美 学院: -------------- 专业:---------------- 学号:---------------- 姓名:----------------

安徒生童话中的悲剧美 摘要: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安徒生童话》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内涵,安徒生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最初的理想范式。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建设者们正是借世界一流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安徒生童话所蕴有的现代儿童文学理念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新形式——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所具有的纯正而丰富的儿童文学艺术因素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而且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长期遵循的艺术典范。安徒生童话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 安徒生是19世纪文坛上的一个奇迹,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他是全世界都爱戴的名字,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童话大师,他的童话作品是世界儿童文学无比珍贵的财富。” 他的灵魂飞翔二百多年,他的文字温暖数代人的心。他曾深深地打动过无数纯洁欢乐的、善良美丽的乃至忧伤沉郁的心灵,因为他不仅让他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美好和纯真,还让他们共同经历和体验过了同在童话世界之中的现实和理想。尽管生活会让我们流下眼泪,尽管生命中有无可奈何,可是,我们会一直爱他,含泪爱他,直到永远。

自 1913年周作人首次将安徒生介绍到中国以来,安徒生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讶异。有着五千年孔孟思想传统的我们,在安徒生的想象世界面前,我们除了不解便是惊叹——文学竟还能创造出这样古怪精灵而又动人心弦的世界。面对这样一个优美变幻的文字世界,我们从心底里庆幸遇见它。那讲究性灵的周作人是这样评价这位来自地球北边的童话作家的:“其所著童话,即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而以诗人之笔写之,故美妙自然,可称神品,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本文试通过选取《安徒生童话》中的某一审美视角——悲剧进行观察,分析《安徒生童话》中的悲剧美。 一、何谓悲剧美? 尽管儿童文学的总格调是倾向于欢快明朗的,但也并不排斥反映生活中悲剧的一面,因为生活中总是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方面,悲剧是难免的,即使儿童生活也不例外。关键是如何表现悲剧,和怎样表现悲剧。对儿童文学和童话来说,或许更多的不是采取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主要是通过悲剧来展示一种崇高悲壮之美,体现一种精神的力量。所以它更倾向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美的注解。而且对悲剧人物命运的展示,还尽量采取一种弱化或淡化悲剧结局、注重情感与精神境界的渲染,

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1

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表现的是衰颓时代所独有的悲凉和深刻的苍凉感,她描写了一系列女性的生存悲剧,心理分析出神入化,同时还能巧妙运用意象手法,她以清贞绝决的生活态度,苍凉华丽的末世视野,奇崛冷艳的雅俗之美,凄婉的笔调,带我们走进苍凉的小说世界,本篇论文联系作家生平小说,对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分析,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示张爱玲小说艺术世界的特征。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苍凉艺术特色 一概述 张爱玲的作品,从短篇到长篇始终把自已时代已经发生和正要发生的破坏作为大背景,由此开掘个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乱世男女孤注一掷的爱情和注定要被现实所嘲弄的欲求,纵观她的小说,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金锁记》、《倾城之恋》、《传奇》、《流言》、《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我们细读张爱玲的文字,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非常独特,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在选材上,张爱玲的作品以言情为主,张爱玲对人物塑造以及人物之间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也把握得极为准确和深入,张爱玲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十分吸引人,总体结构独特,这与她娴熟的写作技巧有关,以奇秀精当四字形容她无疑是相宜的。 二平民化的叙事视角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然而引起她极大关注的不是历史中那些英雄人物、重大事件以及历史变化中的强烈的民族意识,也不是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琐屑的人物、琐碎的事件,也就是世俗人生里饮食男女的生存状态、婚恋生活等世俗化生活。张爱玲在《传奇》初版扉页上曾说过,我“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强调在自己的小说中多是写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负荷者,因为他们虽不彻底,究竟是认真的。”不仅如此,在潜意识里,张爱玲认为历史是由无数凡人的生存组成的历史,“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时代的总量。”因此,在她的作品里满是俗庸的普通人的男女私情、家长里短。《倾城之恋》里白流苏迫于无奈与寄人篱下,以妖媚的身姿赢取了妹妹的恋爱目标范柳原的青睐,以逃离那个已容不下她的家。 纵观张爱玲小说的人物,无不是平凡尘世中的普通人。对普通人物的描绘透视出了张爱玲对生活的特别理解,“生命即是麻烦”,[1](P12)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大大小小的烦恼,不如意。同时也传达了张爱玲在时代变动

浅析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

XX大学 毕业论文浅析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院系名称: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XX大学制 二〇一五年月日 目录 引言 (1) 一、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表现 (2) (一)命运抗争者的悲剧 (2) (二)女性的悲剧 (5) (三)农村政治家的悲剧 (7) 二、悲剧因素 (8) (一)时代、社会因素 (8) (二)人物自身因素 (9) (三)作家自身的因素 (10) 三、悲剧意识的影响 (11) (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1) (二)对读者的影响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谢辞 (14)

引言 著名作家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汉族,是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1949年出生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实在很穷就被过继给了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他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过,1969年又回到家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他发表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他的不断创作下,1982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文中描写的是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的经历,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顿时轰动全国。而后又发表了《在困难的日子里》,并获得了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就在这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他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出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的生活与社会的巨大冲突,纷繁交织在一起,把普通人在那种大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道路全然的展现出来了。因此,路遥获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但是不幸降临在了这个伟大的作家身上,他因肝硬化腹水,1992年在西安逝世。 由于路遥是出身于农村,所以他的写作素材大多是来自农村生活的,从农民的身上找寻写作的灵感。他从始至终都认定自己“是一个有着农民血统的儿子”,他是个农村人,但却有着城里人的思想,他坚信“人的一身中最大的幸福在于不断创作的过程,而不是在于最后的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才会活得更为充实”。他写的作品几乎都是对艰苦奋斗的人生旅途的关注。他从内心对农民就有一种潜在的认同,还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小说大多以中国社会的变革为背景,塑造的是城里和乡下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但是这些人物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而且大都是以悲剧结束的,在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中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悲剧意识成了路遥小说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特色而又成就卓著的女作家。在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作品中,悲剧成为其中脱不去的主题,尤其是女性悲剧,于是,“荒凉”成为张爱玲的底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一是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悲剧,二是物欲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三是作为人基本情欲的压抑与缺失造成的女性悲剧,四是女性自身性格缺陷导致的女性悲剧。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悲剧 引言 张爱玲崛起于乱世荒凉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一朵奇葩,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张爱玲的创作一开始就不乏苍凉之感。再加上她自己没落的封建大家族的出身,以及少女时代无爱的家庭生活,更多的关照女性自身的悲剧成为她的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创作中,张爱玲常常是以同情的目光投向自己笔下的悲剧女性,而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概分为这几种:1. 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悲剧2. 物欲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3. 作为人基本情欲的压抑与缺失造成的女性悲剧4. 女性自身性格缺陷导致的女性悲剧。 一、封建和男权社会的钳制 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占有绝大多数的席位。而和当代一些女性写作中缺少男性在场的极端女性叙事不同,她塑造女性形象,通常是将其放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来展开的,如此一来,两性关系就成为了打开女性世界的一扇窗。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也算不枉此生了。可是在现实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悲哀则往往表现为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存在。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白流苏的结局仿佛并不算悲惨,至少她的目的达到了,获得了现实的婚姻家庭,各方面都有了保障,然而她依然没有摆脱男权枷锁。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必然命运便是要远离生命的欢乐和世界的多彩去独自咀嚼那与生俱来的悲哀。 二、物欲的膨胀 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开始烛照中国社会,传统的封建文明依然根深蒂固。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上,她以深邃的目光透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作为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新女性,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写作者,她曾经坦言自己是“拜金主义者”。也许是认识到了物质是生活的基本保障,许多女性在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中疯狂的追逐物质,对金钱的一味追求使得爱情变成了乏味的游戏和获得物质的筹码。同时,《金锁记》中七巧对金钱丧心病狂的追逐,不仅造成了自己的悲剧,更造成了儿女的悲剧。由于害怕自己的钱被别人瓜分,她把自己的两房儿媳妇逼死,更是硬生生的拆散了女儿和童先生,使得儿子和女儿也都没法拥有正常的婚姻家庭,一个个在这个封闭的罪恶王国里烟雾缭绕,了此一生。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二稿修改

前言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直面残酷的生活,将目光投注于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灵魂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荒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厚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张爱玲的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创作意识值得我们探究。 一浮世的悲歌 (一)、不可逃离的悲剧命运 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人的生存欲望与现实困境的悲剧性冲突是其小说的基本冲突。张爱玲从自己的生存状况出发,从童年、亲情、恋爱、婚姻生活等切身的感受中探索个体的生存状况,她的人生观和生命的悲剧感就渗透在她对个体在荒凉世界里的生存状况的描绘。她以一种逼近本质的直觉,揭示个体生命的悲剧性,传达她对一个时代的生存体验:人的生存欲望和现实困境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矛盾,人注定要成为被征服者,在最终结局面前,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终究要归于沉寂。“总之,生命是残酷的”,[1]没有悲壮,只有无奈的堕落和苍凉。张爱玲认为,人生永远无法完满,只有委屈和难堪的生存,痛苦才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在她看来,人生与现实困境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由不得自己做主。“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2]这种将人生看作麻烦,麻烦与生命同生同灭的感悟,就是张爱玲创作的出发点,她在《论写作》一文中谈到:“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就是麻烦。”[3]张爱玲透过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情感体验、精神状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挖掘出其中的悲剧内容。 1.鲜明的悲剧个体 张爱玲的创作大多是描写普通人的平庸生活,“他们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在难堪的生存中“有挣扎,有焦虑,有慌乱,有冒险”。[4]张爱玲认为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图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沉沦,在荒凉的胁迫中表现出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困惑,以及对虚妄无妄的生活困境的屈服是人类荒凉的生存景况的呈现。张爱玲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往往赋予这些角色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生存欲望和意志,他们大多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平庸无为的世界里抓住些什么,或是爱情,或是理想,或是平凡稳定的生活。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得到更多的痛苦,一步一步地看着自己所追求的走向幻灭。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一名普通的小女子,一位单纯的中学生,为了学业,她向自己的姑妈求助;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汉语言文学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3) 一、绪论 (4) 二、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 (4) (一)人物创造 (6) (二)语言描写 (12) (三)意象象征 (14) 三、结论 (17) 四、参考文献 (18) 六、致谢 (19)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摘要 张爱玲是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作家。本文从人物创造、语言描写、意象象征三个角度去谈这个问题。第一人物创造,小说的成就,是以人物为准,不仗着事实。”张爱玲在创造意境时, 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当她用意象来形容人物及各种各样的场景时, 亦同样处处妙笔生花。作者创造的这些众多人物形象群像,组合在一起,完全就是作者的形象——作者通过作品再塑了自身。第二语言描写,她的思想与语言,都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架设起了一座桥,同时留下了成熟的写作技巧,可供参考与学习。第三意象象征,张爱玲营造的意象,既有层出不穷的创新,又有不厌其烦的袭旧,在新旧雅俗之间游刃有余,而且,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月亮”、“镜子”,还是“墙”和“乌壳虫”,都是与作品"苍凉"的主调是一致的。 关键词:张爱玲;人物创造;语言描写;意象象征

一、绪论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的作家,天才的作家往往是孤独的。张爱玲的小说很少写英雄豪杰之类的大主题,更不会涉及敏感的政治,她只写城市小资男女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恋爱与婚姻生活。她善于在平常生活中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却又能保持清醒,不陷入小说人物的情感中。她的文字优雅而舒畅,看起来是一种享受。读她的小说,你仿佛看到一个优雅的小资女人在冷冷地看着这个世界,嘴角挂着淡淡的嘲笑味道。可就是这样一个前半生异常成功的女人,后半生却是沉寂的,连死都是静悄悄的,不惊动身边任何人。 二、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 1920年,张爱玲降生于一个望族世家。贵族的出身使她的血液里不可避免的闪着贵族的色彩。张爱玲的父亲好吸大烟,嗜赌,浪荡成性,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而母亲却是一个时代女性,受五四影响,向往自由。两人的巨大差异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这给她一个残破的童年回忆。而在她十七岁时,因与后母争吵,被父毒打并被囚禁达半年之久。这对张爱玲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生的。她后来在文章中这样回忆到“我希望有炸弹摔在我们家,就是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见散文《私语》)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摘要 路遥的《人生》1982年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其的评论更是褒贬不一。《人生》中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的爱情,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高加林这一苦闷、追求、盲目的特殊心理,引起了社会青年的共鸣,而他身上所体现的那个时代的爱情观也成为路遥在其小说中爱情价值观的缩影。 路遥的爱情观源于陕北特有的社会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底蕴和他个人的情感经历,表现在作品中一是对以土地为载体的母性意识的依恋,二是对肯定自我的现代女性意识的追求,三是对美好爱情的悲剧结局的表现,这就形成了路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扭结的悲剧性爱情观,其实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因此,本文在联系社会大背景的前提下,主要分析《人生》的悲剧爱情、路遥的爱情价值观以及两者的当代价值等三个问题。 关键词:路遥《人生》爱情悲剧

Abstract Lu Yao's " life" was published in 1982 and subsequently, in the community has aroused strong repercussions, the commentary is mixed. " Life and times" in fate 's love,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this anguish, Gao, blind pursuit of special psychological, caused a society of Youth Chorus, and he was the embodiment of that era 's view of love has become in its novel love values of the miniature. Lu Yao's concept of love from North Shan special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is personal emotion experience, manifested in the works is on the land as the carrier of the maternal consciousness of attachment, two is a positive self modern female consciousness pursuit, three is the love of the beautiful tragedy performance, this on the formation of Luyao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in mutual kink tragedy sexual love, its essence is the two kind of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refore, this paper on the social big background, mainly analyzes the" life" of the tragedy of love, his love values and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ree problems. Keywords: Lu Yao " life" love tragedy

关于悲剧美的浅谈

关于悲剧美的浅谈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接近尾声了,美学基本原理这门课也要结束了。在短短的学习美学这门课程的时间里,让我喜欢上了这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对“美”产生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在美的范畴里,悲剧是最触动人心灵和灵魂的。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名单》这部作品,网络上的定义是历史片、战争片。但是我却觉得这实际上是一部悲剧!导演通过光感效果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人的内心产生了共鸣,引人深思,也表现出了在战争时期人性缺失。 《辛德勒名单》讲述的是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党人大肆屠杀犹太人,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在科拉科开了一个生产军需用品的工厂,并且雇佣犹太人做工,从中赚取大量钱财;但是,当他亲眼目睹了犹太人被屠杀的场景后,他感到特别震撼,并且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最后,他用他所赚取的金钱向德国军队开出了一千二百人的名单,用自己的全部财产换取了一千多名犹太人的生命。在那样一个时代,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全世界。 电影是以倒叙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开头首先是以几名存活至今的犹太人,为那些在战乱时期惨遭屠杀的同胞们朗诵经文、哀悼的方式展开的。那是在1939年,德军在两周内击溃了波兰军;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下令犹太人登记全家户口,重新安顿集居各大城市,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每天有一万名犹太人从乡下抵达科拉科。德国的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了科拉科,他出入有那些德国军队们经常去的餐厅,利用自己不错的社交才能和赚取的大量金钱,很快地就与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41年3月20号,是迁入犹太区的最后期限,于维斯图河以南规划犹太人封闭区,强制犹太人迁至该地区,科拉科一带地区的犹太人拥挤的住在十六条街方圆里,若无视管理规定的犹太人,将会以军事法庭审判。在德军对犹太人分配劳役、安排食宿等工作的时候,他开设了一个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雇佣了大量的犹太人到他的工厂做工。但是,那些犹太工人并得不到工资,得到这些钱的是德国党卫军们。1943年,科拉科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把这些看在眼里,于是他贿赂军官,让自己

叛逃_抗争和困守_解读古龙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005年12月社科纵横Dec,2005 总第20卷第6期SOCIAL SCIENCES RE VIE W VOL.20NO.6 叛逃、抗争和困守 )))解读古龙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李军辉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内容摘要>古龙作品在塑造一大批义薄云天的侠士和浪子的同时,也塑造了一大批惊世骇俗的女性群体,她们在男权社会的挤压下,或是无路的叛逃者,或是失败的抗争者,或是执着的固守者,她们永远走不出命定的悲剧,从而成为了一群无法安顿灵魂的女人。 =关键词>叛逃抗争固守古龙作品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05)06-0149-02 卓尔特立的古龙,其小说能在众多的新派武侠小说中异军突起,自成一家并广为流传,是与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分不开的,他本着/求新、求变、求突破0的宗旨,对于人性给予了特有的关注和描绘,将写人、写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与性格这一文学命题应用到武侠小说中来,从而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创造了大量的义薄云天的侠士和浪子。然而,对于女性,古龙将其定位于风云变幻的武侠世界的点缀,是风流侠客的陪衬。从古龙作品中众多女性形象中,我们读出了女性自卑自贱与被塑造被书写的人生大悲剧。本文以此为突破口,走进古龙笔下五彩斑斓的女性世界,来破译其精心塑造的女性群体。 一 在古龙构筑的女性群体中,出现了以石观音和水母阴姬为代表的社会叛逃者,她们的存在体现了女性对男权社会彻底的决裂和对于女性自身的特殊关照。她们有着超越常人的能力和手段,并营造了一个个拒绝男性入内的纯本体空间,对自己和同性的迷恋寄托着所有的情和欲。她们把目光完全从男性身上挪开,带着欣赏、爱慕,甚至贪婪,凝注于女性本身。5楚留香传奇6中的石观音有着疯狂的自恋情结,一开始她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正常的寻爱女子,但在历经挫折之后,她便不再相信男女之间会有真爱的存在。在寻爱而不得的情况下,她只能逃避到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一个女性自我命名、自我指涉的世界中,骄傲而狂放地关注着自我。正如楚留香所说:/你一辈子都想找一个你能爱上的人,到头来你爱上了你自己。01她把对自己的爱与欣赏寄托在一面华贵无比的镜子上面,沉浸在自我的镜象之中,感受着生命的自在自为和完美无缺。她对镜子诉说着所有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在目光的抚慰中,感受着满足和快乐。在石观音看来,每一个男人都戴着一幅虚伪的面具,/所有的男人都叫我恶心0o,女人一旦陷入男性社会便失去自我,只有逃离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属于自我的领域内,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一切的男性闯入者都是无谓的看客而已,他们不会也不可能真正进入她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我0和/镜子0的存在。镜子是石观音,)生爱恋的承受者,也是她最大的秘密和隐痛。所以楚留香在和她决斗中,就很机智地击碎了那面镜子。/镜子里的人被击碎,镜子外的石观音也像是受了重重一击,整个人都怔住了。0?就在她发怔的瞬间,楚留香出手击败了她。因为石观音不明白碎掉的到底是镜子,还是自己。她精心营造小心呵护着的纯粹的自己竟在顷刻之间归于毁灭。她不得不以服毒自杀的方式表达对男权社会近乎偏执的逃离和更为彻底的背叛。这是她走向绝对自我的最高形式。换个角度讲,楚留香毁掉了一个病态的爱着自己的石观音,却在无意中完成了一个绝对女性的神话。而对于水母阴姬这个不可一世的神水宫的宫主,在小说中,被古龙这样定义:/她本就是个不正常的女人,她的情欲是畸形的,她讨厌男人却将情欲在女人身上发泄。0?似乎在水母阴姬从未想过为什么要逃避男人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了她叛逃的旅程,她对于男子也没有什么失望与仇恨,有的只是天生的讨厌与不屑,而对于女性的欣赏和爱恋似乎也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实现与男权社会的隔离,她建造了一个不许男子入内的完全属于女性的领地)))神水宫。这个被外界看成是圣洁得不可侵犯的神坛,其实只是水母阴姬为自己营造的伊甸园,这实在是对道貌岸然的男权世界的挑衅和讽刺。水母阴姬不在乎外部社会是否认可,只追求自己的内在世界,在一个纯粹女性的空间,与同性为伴,在女性对女性的张扬和体味中,品尝着挑衅后的欢乐和宁静,唯如此,生命之美才能完全释放。然而,为男权立书的作者古龙并没有给她一个真正的女性领地,既然这个世界为男权主宰,那么一切都不可能脱离这一主宰,于是水母阴姬不经意爱上了一直男扮女装的/雄娘子0,当她发现/娘子0变成了/夫君0时,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她的生命里从此多了一份对男子的牵挂。虽然,多少年来她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她倾其一生所设计的女性世界也变得不再纯粹,而归于破碎。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男权文化支撑起的古龙世界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的女性空间,对叛逃前景的展望和追求在男权的阴影之下化为乌有,而女性永远也走不出命定的悲剧。但是她们对男性世界的叛逃从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武侠小说中女性最终成为男主人公的奖品的形象轨迹的回避,显示出女性生命状态的多样和复杂。但这也以一种阅读障碍成为大多数读者不喜欢她们的根本原因。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 二 古龙说:/女人,她可以是人,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兽。0而在其小说中,女性更多地接近于兽,兽性大于人性是此类女性的共同特征。他们有着超越一般男性的表现欲、权利欲、性欲,并为自己种种欲望的实现而不择手段,谈笑之中,把一切的道德约束、男权法则消解为零,在极度的放荡不羁中张扬着自我,膨胀着欲望。在男权压抑和仇恨的壁垒中以各种令人咋舌甚至引以为耻的方式争取个人生存空间,实现自我存在价值,在实现对男性世界的大抗争之后,品尝着生命的大欢乐。然而,固有的男权屏障无法撤除,女性的 149

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姓名:宋楠 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6/04/30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浅析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 论点: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直面残酷的生活,将目光投注于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灵魂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荒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厚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 本论: 一、在张爱玲看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人生不仅是悲哀的,无奈的,而且是冷酷的,充满着人性的厮杀。 二、张爱玲写得最多的就是一个“情”字,但是她偏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父亲为了钱竟逼自己的女儿为妾,姐姐为了讨丈夫的欢心竟把自己的妹妹送给他玩弄。 三、张爱玲的小说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悲剧,这为她的作品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结论:总之,张爱玲自觉地以情欲、以非理性来解释悲剧,解释人的行为动机,解释人性。她认为人性是盲目的,人生因而也是盲目而残酷的。所以在她的小说中,这一切表现为现实的肮脏,复杂。不可理喻,假如不是被情欲或是虚荣心所欺瞒,人对现实的了解仅限于这一点:生活即痛苦,人生就是永恒的悲剧,这就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也是最真的认识。

目录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无意识的错误所导致的悲剧 有意识的错误所导致的悲剧 以伤感基调为主的悲剧性语言 字样和正文二至三级标题,后接页码号。“目录”二字中间要有一定间距,使用小2号宋体字。“目录”下方可空1行,下面的内容为3号宋体字。页面行距及页边距可根据文面美观程度进行调整,不可全居上方而下方空余太大。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蕴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一、引言 (2)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及其体现 (2) (一)苍凉的艺术风格 (2) 1、意象表现 (3) 2、氛围表现 (3) (二)悲剧性的主题内容,人物和结局 (4) 1、爱情的悲剧性 (4) 2、亲情的悲剧性 (6) 三、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 (9) (一)社会原因 (9) (二)家庭原因 (9) (三)个人情感原因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3)

绵延不尽的苍凉—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摘要: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勇于直面残酷的现实生活,将敏锐的目光投注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生灵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苍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郁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 本文立足于文学研究,从女性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整体的眼光纵览张爱玲小说的创作,全面梳理、剖析和阐释张爱玲小说中所呈现的悲剧意识,追溯张爱玲小说中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 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具体体现。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中,她冷冷的撕开生命外表的华美,露出人性深处的自私、阴暗、虚伪和孤独。通过独特的艺术技巧,利用意象表现和氛围表现,建构起一种苍凉的艺术格调,再加上主题、人物以及结局悲剧性的叙述和描写,逐步形成她小说的悲剧意识。 第二部分主要探究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这三个角度简略剖析。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动荡,父母感情的破裂,家族亲人的爱恨情仇,以及自己与胡兰成的感情的破裂,这一切的经历使其在创作上更加倾向悲凉。 本文力图通过这两个大的方面来了解张爱玲,把握其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苍凉悲剧意识小说张爱玲 Not the desolate stretch of Eileen Chang's novels--the tragedy of consciousness Abstract:Eileen Chang is a writer who has a strong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has a brave courage to face the cruel reality and life .Her keen eyes with pain and difficulty tell us the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and the tragedy of the lives, showing the scenes of life tragedyie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inducing deduc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overciew zhang ai-ling's novel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omb make zhang ai-ling's novels with a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tracing her novels of the causes of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

摘要:张爱玲笔下有着无数充满个性色彩的意象。在《金锁记》中,象征女性命运的月亮意象反复出现,点染出人物的命运和心理。此外,华美的语言、出色的人物刻画、细腻的心理描写、比喻、通感也在其小说中如鱼得水。《金锁记》的语言技巧就是非常高妙的。 关键词:意象;语言;心理 《金锁记》写于1943年,是张爱玲最出色的中篇小说。傅雷称为“张女士至目前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①张爱玲以过人的写作技巧与想象力、洞察力和对生活、对人性近乎残酷地剖析,把她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感悟诉诸笔端,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旨在从意象、语言、修辞、心理描写等几个方面,试着对《金锁记》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力求通过分析、论述,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张爱玲的艺术风格。 一、意象 读张爱玲的小说感受最深的就是她笔下众多的意象。在《金锁记》里就有白团扇、月亮、酸梅汤、longlong ago的调子、长安那美丽而又苍凉的手势等众多缤纷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包含着隐喻、象征等深层意蕴的一个个有着色彩、光泽、声音的物象形态。张爱玲的小说大都有着鲜亮的视觉效果,她善于运用意象化的手法,使许多原本抽象的东西具有具体的形态,如人物的命运、心理、情绪、感觉等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从而给小说带来浓郁的诗意。她在进行小说创作中意象艺术的探索实践,所使用的意象都是人所共见、俯拾皆是的,但她却能够在意象的运用上匠心独运,获得了超越意象本身的意义内涵,使作品中的数量众多的意象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意蕴,将小说的题旨传达得更为含蓄、隽永,给读者留下无限广阔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一)月亮意象 《金锁记》开篇便是:“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②如今,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永远沉下去了,然而半个世纪前的张爱玲笔下的月亮却在人们心中永垂不朽。直到今天歌手品冠还唱:这月色有点张爱玲。张爱玲的月亮不会衰亡,它是她意象世界里一盏奇异的灯,又是上帝的眼睛和夜晚的太阳。今天我们打开《金锁记》惊喜于其中竟流淌着一条动人的月亮河。在这里月亮统领全部的其余意象,显示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全篇九处写到月亮,有些言简意赅,一笔带过,有些则浓墨重彩,精雕细刻。 作品开头一段:“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③这段文字历来为评论家们所称道。傅雷曾认为是“新旧文字的糅和,新旧意境的交错”,④“这一段引子,不但明月的描写是那么新颖,心理的观察那么的深入,而且轻描淡写地呵成一片苍凉的气氛,从开场起就罩住了全篇的故事人物。”⑤以后月亮这个意象又多次出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