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主体。当前,各项社会工作已经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在需求。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来启动这种需求,使得相当一部分“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状况。因此,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西城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从业现状

1.西城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北京从2008年首次启动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西城区当年有272人获得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2009年新录应届毕业生148名。目前,西城区现有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三类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居多,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二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辅助职能的领域,涵盖卫生、教育、司法系统;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街道、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人员。

2.西城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2007年以来,西城区以社工人才队伍基本情况调研、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组织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08年6月30日,西城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和西城区社会建设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统筹全区社会建设与各项民生工作,加强区域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总体研究,拟订城区社会建设规划、改革方案、指导意见并组织实施。

西城区以社工人才教育培训为抓手,分层、分类开展社工人才教育培训。一是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合作,举办了专门针对党政机关社会工作人员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双百培训”,重点进行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技能研修学习,提高西城区党政系统社会工作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素质。2009年,西城区200多名社会工作者参加了培训,每人培训600学时。二是长期举办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前培训。2010年西城区共有1200人参加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前培训中。三是组织社工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通过创刊《西城社工》、开展大学生社工工作坊和小组活动、组织社工参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实验室等七项活动,增强社工的自豪感,提升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水平。

西城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实现了“以会带所”的工作模式。“以会带所”即由社会工作者联合会 [1]牵头组建了四个专业社会工作事务所,以专业的社会工作事务所为主体开展社

会工作。“以会带所”的工作模式的核心是打造“三化”工作格局。一是明确工作格局,实施组织化管理。从完善内部机制入手,制定了《西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工作规则》、《西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社会工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财务管理等12项内部工作制度。二是开展院所合作,实施专业化培训。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建工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专家启动组建社工事务所,不仅使事务所的发展得到了专业院校的长期支持,更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实施行政化运作。2009年,西城区由会所承担的9个服务项目全部由区民政、区社会工委和联合会共同选定,并且集中在养老、助残、社区建设和学校社会工作等传统的社会公益领域,不仅政府搭台,而且政府为服务成果买单。

3.西城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

首先,领导重视、政府支撑,是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前提。西城区的社会工作队伍之所以有当前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支持。2009年,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建立了1000万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社会服务,为社会工作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其次,社会参与、资源整合,是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西城区注重激发各部门对社会队伍建设的关注度和区域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尤其重视与民政系统、街道及群团组织等主要社会工作部门的沟通协调,其中与专业院校合作是其起步和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的主干线,在区域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上实现部门优势与专业优势的有效衔接。最后,专业发展、职业打造,是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必须把握职业化、专业化这条主线,发展职业社工,促进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转型,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

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强社会工作者的特色塑造和专业培训,增强人们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

1.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要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就必须经历“政社分开”的阵痛。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需要从包揽的或不该直接从事的社会服务职能及部分社会管理事务中剥离出去,由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承接,使“一会四所”这样的综合领域的社会工作组织民间化,在人财物上脱离政府。政府专注于对社会发展的宏观调

控,从而实现政府与专业组织的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

这一工作模式的起步和发展有赖于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和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成熟,还需要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的开拓和探索。一是要探索社企合作的工作模式。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与方向。无论是新员工对企业环境的适应困难,还是员工自身情绪的处理不当,或者是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不满情绪,都说明企业对于社会工作存在着现实需要。社会工作者整合企业内各种资源,培养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促进劳资关系和谐。二是要进入政府非公益性服务领域。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仍是一种主要的管理模式,但是其购买服务的领域要从公益领域拓展到行政领域和公共领域。如城管、交通的协管工作,军转干部的社会融入培训工作,行政工作人员的拓展、减压等,在政府财政支持的社会领域里引入社会工作者队伍。

2.明确社会工作领域,坚持职业化、专业化取向

职业化、专业化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前提。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社会工作从志愿性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的能力素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根据形势与发展的需要,加快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步伐,切实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才能造就一支能出色完成社会服务任务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定位和社会角色,把社会工作作为一门高尚职业,让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较高的进入门槛、较严的监管制度、适当的薪酬收入和灵活的激励机制。

3.健全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激发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热情,使社会工作人才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发挥作用。

一是要科学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要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把优秀人才推选到社会工作岗位上;社会工作主管部门、社工组织和购买社工服务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对社工进行管理考核。应紧密围绕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岗位,不断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体系,激励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社会工作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工、义工联动机制。推进社会工作,既要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又要发动公众广泛参与,发挥义工的协助、参与作用。目前,义工队伍主要以在校专业学

生为主,要推行“社工+义工”模式,充分发挥社工在组建团队、规范服务、拓展项目、培训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探索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义工服务网络,有效整合社工、义工两种人力资源,形成“社工引领义工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的模式,建立社工、义工联动发展的层级管理格局。

三是要建立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应按照财政支持和社会筹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应纳入政府购买序列统一管理,推行招投标制度,保证购买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确保社会工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