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椎病的分型及治疗

颈椎病的分型及治疗

颈椎病的分型及治疗
颈椎病的分型及治疗

颈椎病的分型及治疗颈椎病的分型及症状表:

分型颈肌型

(又称颈型)

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

40% 30% 8%-10% 8% 8%-10% 年

青少年开始中青年开始多见中年中年中老年

病因姿势性劳损

伏案工作

劳累过度

骨质增生

软组织变性

外伤

椎动脉受压

椎基动脉系统供血紊

神经紧张

思虑过度

椎间盘突出

脊髓受压

多见急性损伤

肌肉肌群椎间孔变窄椎-基动脉颈交感神经椎管狭窄

部位软组织损伤

气血瘀滞

颈脊神经受压

多见于4-7颈椎

供血系统紊乱颈部受损

脊髓受压炎症水

肿供血障碍

主要症状颈肩肌群沉重

疼痛、上肢麻

木、无力或伴有

头痛、眩晕

头颈、肩及上肢疼痛,

麻木不持物,上肢感

灼热或针刺样疼痛,

也可出现肌萎缩

头痛、眩晕、记忆力减

退,头转一侧头晕加

重,重时出现恶心、呕

吐等

烦躁、口干失眠、多

梦、头痛、眩晕、多

汗潮红、心率失常、

血压不稳

下肢跛行无力或

瘫痪,上肢麻木

无力,可肌萎缩各型颈椎详细说明:颈肌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

1、颈肌型颈椎病

1.1 什么是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而使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多属此型。以往不少人不承认此型.因而在文献中提到的较少。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限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1.2 颈型颈椎病症状

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因而这个类型的提出,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源于颈椎退变的开始,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并出现颈部症状。

临床上以青壮年发病居多,少数人可在45岁以后才首次发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常诉说不知把头部放在什么位置为好,症状常于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早期可有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触压则痛,约有半数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侧,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颈项部肌肉可有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急性期过后

常常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自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后枕部疼痛,或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

1.3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颈型颈椎病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各种自我疗法均有效,尤其是自我牵引疗法、肩颈部的理疗、按摩及中草药外敷。症状较明显的病人,也可用颈围保护,如果选用间断性颈椎牵引疗法则更为有效。

颈型颈椎病一般无需手术,除非症状持续、久治无效,而病人又想在短期痊愈,以免影响工作的,但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施术,因为手术成功率要求较高,否则将得不偿失。

绝大部分病人可以治愈或自愈。在日常生活、工作时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尤以注意睡眠及工作时的体位,避免外伤、劳损及寒冷等不良刺激。平时只要注意保护颈部,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一般少有复发者;但如果不注意养颈之道,或是继续增加颈部负荷,则有可能再发,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或使病程延长。

↑返回顶部

2、神经根型颈椎病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1)颈肩部疼痛和手指麻木感

疼痛为根性病变的主要症状。急性期病人活动头颈部可以引起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常伴手指麻木感,晚间痛重,影响休息。少数病人为防止触碰颈部加重症状,用手保护患部。对急性发病病人,需注意检查是否为颈椎间盘突出病变。慢性发病病人多感颈部或肩背部酸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此外尚有上肢肌力减弱、肌肉萎缩。部分病人患肢可呈现肿胀,皮肤呈暗红或苍白色。风寒及劳损可为发病的诱因,部分病人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发病。臂丛神经根部不同病变部位引起不同的疼痛区:颈5神经根病变其疼痛区为三角肌分布区,颈6神经根病变,其向三角肌部及前臂桡侧及拇指放射;颈7神经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后方向中指放射;颈8神经根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内侧向无名指、小指放射;而胸襟的神经根病变引起上臂内侧疼痛。

(2)肌力减弱

上肢肌力减弱为运动神经受损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病人持物时费力,部分病人持物时易脱落。肢体骨骼肌由2根以上的神经共同支配,单独神经受损表现为轻度肌力减弱,主要的神经根受累可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3)颈部肌肉紧张

颈椎病病人常有颈部发板的症状。颈神经根受到刺激,可反射地引起所支配的颈、肩部肌肉张力增高或痉挛。在急性期,检查多可现病人后颈部一侧或双侧甩肉紧张,局部有压痛。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根据病人主诉中的根性症状、上肢腱反射及痛觉改变等体征、后颈部棘突位置等触诊及颈椎X线片,大部分病人可以得到及时诊断。

(1)症状及体征

一般患者都主诉颈、肩、臂部的疼痛和手指的麻木。急性期会出现颈肌紧张,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体位改变可以诱发或加重症状。部分病人前臂及手部肌肉出现萎缩现象。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呈阳性。部分病人伴有眩晕症状。

(2)后颈部触诊检查

患椎的棘突大多数都有病理性移位、压痛,相应的关节突关节肿胀,明显压痛,这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3)颈椎X线平片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正侧位片和斜位片,除发现椎体后缘及Luschka关节部骨质增生外,部分病例可邮患椎移位而引起的颈椎位置改变。临床医生可以依据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对其颈椎病的定位作出诊断。

2.3 颈椎神经根型的发病机理

(1)神经根局部的刺激和压迫因素

颈椎因为退行性病理变化,在病程较长时,病人的颈椎容易引起颈椎骨质增生,而转变为神经根病

变的因素之一,在椎间孔部Luschka关节或关节突部骨质神经根硬膜袖部可继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渗透性增加和循环障碍,根袖部继发肥厚,粘连及纤维化病变。神经根可呈扭曲变形,为引起神经根性颈椎病的重要因素。

(2)患椎移位

因为颈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常可促使一部分颈椎失去其稳定性。颈、肩部肌肉部组织损伤,导致双侧软组织肌力失去平衡,而引起颈椎发生移侠,临床上常见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使椎间孔横径变小,因而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症状。

(3)神经根动脉供血不足

颈神经根动脉是一根营养动脉,可以因为Luschka关节产生肌赘或患椎的旋转和后移,而使椎间孔横径变小,使其神经根前面的前根动脉受压,这样,因为神经根的缺血性病变而出现症状。

(4)颈部前斜角肌痉挛

前斜角肌收缩时,位于前、中斜角甩间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脉受压,病人有自肩部至上肢的放射痛症状,尺神经支配区有麻木感,上肢皮温较低,并因为肌肉的痉挛而颈部活动受限。

2.4 神经根型颈椎病如何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非手术疗法为主,98%以上的病人可以治愈或好转。牵引疗法再配合合适的颈围制动及止痛解痉类药物如索密通等有明显效果。推拿按摩等手法操作亦有一定疗效,但应请富有临床经验且操作轻柔的正规医师治疗,切忌粗暴操作,否则容易引起意外,尤其是颈椎椎管狭窄和以骨刺增生为主的病人更要小心,因推拿失误引起医疗纠纷的事例每年都可遇到。

目前,手术病人仅占此型的1%左右,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医保制度的改革,手术所占比例正在逐渐提高。凡具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手术:一是非手术疗法4周以上无效,而且在临床表现、影象学检查所见及神经定位检查一致的病人;二是进行性肌肉萎缩及剧烈疼痛而诊断明确者;三是非手术疗法虽然有效,但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者。

↑返回顶部

3、椎动脉型颈椎病

3.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诊据是什么?

(1)中年以上的病人,经常因为头颈部体位的改变而致眩晕,恶心,头痛及视力减退。另外,病人可以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

(2)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常受限;作颈部较大的旋转、后伸活动时引起眩晕症状。

(3)作后颈部触诊检查时,可以发现部分病人上颈椎或其他患椎有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肿胀和压痛。

(4)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平片可以发现患椎病理性移位。

(5)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部可以听到椎动脉血流受阻的声音。

3.2 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什么典型症状?

(1)眩晕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性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部分病人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

在体征方面,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阴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

(2)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在发病时,头痛和眩晕症状一般同时存在。其中枕大神经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因为椎动脉分支枕动脉供给枕大神经,临床上椎动脉痉挛引起枕大神经缺血而出现枕大神经,临床上椎动脉痉挛引起枕大神经缺血而出现枕大神经支配区头痛症状,为间歇性跳痛,从一侧后颈部向枕部及半侧头部放射,并有灼热感,少数病人有痛觉过敏,摸及部即感疼痛明显。另外,副神经周围支配的斜方肌,其根性的病变或该肌外伤后可引起斜方肌痉挛,而从斜方肌穿出的枕大神经支受到挤压诱

发临床症状,寰椎或枢椎发生移位时出可刺激从中穿出的枕大神经而发头痛。

3.3 如何认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理病理?

(1)骨刺的影响

因为颈6以上有增生的骨刺时,如椎间盘病变,可以刺激椎动脉痉挛,也可以压迫使其管腔狭窄。

(2)血管的变异

在正常情况下,椎动脉管径大小是颈动脉的二分之一。约为4mm,且左右动脉相等,保证脑部正常的供血量,在病理情况下,如椎动脉受到刺激。发生痉挛或狭窄,可以出现供血不足的症状。

(3)血管的病变

颈椎病与动脉硬化的发病年龄相同,均在中年以上,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好于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处即第一段见于两横突之间;第三段、第四段更次之。基底动脉中间不拐弯,在其起点、终点及分支处由于血液汇流、形成旋涡,容易损伤血管的内膜而形成粥样斑。这样,动脉粥硬化之后很容易受到颈椎病骨刺的影响而产生供血不足的症状。另外,因为颈椎间盘发生变性而椎间隙变窄时,颈椎变短而椎动脉相对变长,当椎动脉有畸形或动脉硬化时,无论是颈部活动的牵拉,还是血流的冲击,都可以使颈动脉变长而扭曲影响正常血液循环。

3.4 颈部活动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有何关系?

(1)在正常情况下,转头时虽可使一侧椎动脉的血运减少,但另一侧椎动脉可以代偿,因而不会出现症状,在病理情况下,关于转头使一侧椎动脉的血运减少有两种解释。

①同侧供血减少:当向右侧时,左侧的寰椎下关节面则向前向下方滑动,右侧椎动脉扭曲变窄。

②对侧供血减少:由于椎动脉绕经寰椎横突,由枕骨大孔穿人硬脑膜,因此它相对固定。当转头时,寰椎也随之活动,将对侧椎动脉推出横突孔而阻碍血流。

3.5 锥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非手术疗法可以使80%—90%的病人好转和治愈。轻者可用颈围保护,重者则需要采用牵引疗法,一般需卧床持续牵引3—4周,再用颌—颈石膏颈部制动4—6周,有效率可达90%以上。10%——20%的病人需要做减压性手术。

手术疗法适用于个别久治无效或反复发作已影响工作、生活者,尤其是伴有脊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时,手术率更高。

椎动脉型颈椎病预后大多良好,尤其是因椎节不稳致病的病人。症状严重者经手术治疗,效果也大多满意,少有复发者。

↑返回顶部

4、交感型颈椎病

4.1 如何认识交感型颈椎病的生理病理?

因为颈椎病的患者椎间盘发生了变性,局部稳定性减少,加上椎间孔变小,小关节重叠,关节囊应力增加及骨质增生因素,而引起局部出现创伤性反应,激惹了神经根及关节囊和项韧带上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内脑膜反支,产生一系列病理性反射症状。其主要有二条反射途径:

(1)脊髓反射

支配颈部的交感神经一般位于脊髓的胸1、胸2节段,发生变异可能向上达颈8、向下达胸4。传入纤维将信息传递到脊髓的侧前角细胞后,反射信号经由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到达颈下节、颈中节和颈上节,在此进行交替后发出多组节后纤维。第一组通过颈外动脉支配面部的汗腺及血管;第二组通过颈内动脉支配大脑及眼部血管及瞳孔、眼睑平滑肌附皮肢的汗腺;第三组通过椎动脉支配脑干、小脑、大脑颞叶和枕叶底部、内耳的血管;第四组为颈部三个神经节共同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心脏支,控制心律。

(2)脑一脊髓反射

颈椎病的病理性刺激经过交感神经传入纤维及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到达大脑皮层,再由皮层细胞发出信号,通过视丘中下部、中脑被盖、红核以及下方的网状结构而到达颈交感神经节进行交替后,发出节后纤维而到达效应器官。

4.2 交感型颈椎病有何临床体征?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①头部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但头部活动时这些症状并不加重。

②面部症状: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眼窝胀痛、眼目干涩、眼冒金星等症状。

③心脏病症状:心跳加快、心律率乱、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

④周围血管症状:因为血管痉挛,肢体发凉怕冷,局部温度偏低,或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或出现红肿、疼痛加重现象。还可见颈部、颜部和肢体麻木症状,但痛觉减退并非按神经节段分布。

⑤出汗障碍:表现为多汗。这种现象可局限于一个肢体、头部、颈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或半侧身体。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交感神经抑制也是迷走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是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增加等。

4.3 交感型颈椎病需与哪几种疾病鉴别?

(1)冠状动脉供血不全

其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剧烈。伴有胸闷气短,只有一侧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疼痛而无上肥颈脊神经根刺激症状。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服用硝酸油类药物时,症状可以减轻。

(2)神经官能症

没有颈椎病的X线改变。无神经根和脊髓压迫症状,应用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需长期观察,反复检查,以鉴别诊断。

4.4 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

交感型颈椎病也是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缓解和痊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颈椎牵引、颈围领制动保护、理疗等。卧床休息、颈围领制动保护和颈椎牵引可以缓解颈项肌的痉挛,增大椎间隙,减轻对交感神经的刺激。颈托和围领可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轻柔的手法按摩及理疗有加速局部炎性水肿消退,松弛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顽固病例,保守治疗无效者,在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或者交感神经节封闭明确诊断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及部分增生的钩椎关节及骨刺,椎间植骨以使不稳定的颈椎得到稳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返回顶部

5、脊髓型颈椎病

5.1脊髓型颈椎病感觉障碍

(1)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下肢感觉正常,这种病人的躯干可有条带状痛觉过敏区、痛觉减退区及痛觉消失区;亦有痛觉过敏区及痛觉减退区同时存在者,常表现为上方条带区痛觉过敏而下方条带区痛觉减退或痛觉消失。

(2)躯干有感觉障碍而整个下肢亦有感觉障碍,常常躯体的感觉障碍部位和下肢感觉障碍的部位相连,下肢感觉障碍可以表现为单侧或双侧。

(3)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上肢或下肢仅有局部感觉障碍,肢体的感觉障碍或表现为外套状,片状,或仅在指(趾)端。

5.2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

(1)多发于中年以上,症状初期为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症状反复,同时呈进行性加重。

(2)脊髓型颈椎病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体征不明为单纯的下肢运动障碍者(如无力、发抖、腿软或易摔倒);有表现为单纯下肢感觉障碍者(如双足感觉异常、双下肢麻木)也有向时为感觉、运动障碍者。

(3)偏侧症状:出现于侧上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如右臂发胀,同时有右腰、右下肢疼痛及肌肉震颤。

(4)交叉症状:出现于一侧和对侧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如侧上肢发麻而对侧下肢疼痛。

(5)四肢症状:出现于四肢的神经机能障碍,有表现为单纯感觉障碍者(如双足小趾及双手尺侧麻木);有短期内四肢陆续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者,如有一病人在长时间低头工作后,次日出现左手4、5指发麻,第三天出现右手4、5指发麻,第四、第五天感到双下肢麻木、无力、抬腿困难、步态不稳。

(6)头部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

(7)骶神经症状:表现为排尿或排便障碍,如龟头部感觉异常、尿频、尿急排尿不尽、腰腿酸软、排

例无力或便秘等。

5.3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可试用非手术疗法,主要是休息、颈部牵引、颈围保护及药物疗法等。颈部可行轻手按摩或理疗,但切忌推拿,尤其是手法较重的推搬及复位等动作。

凡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该考虑手术:

①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急性、进行性),磁共振或CTM等也已证实脊髓明显受压;

②病程较长,症状不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

③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非手术疗法治疗1~2个疗程以上没有改善而又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者。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病情一般较重,手术的范围一般也较大,因此,病人及家属都应重视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以求最佳疗效。

病情不同、治疗时间的早晚不同,同是脊髓型,预后可能相差很大。一般来讲,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致病的病人预后大多较佳,痊愈后如能注意防护,少有复发者;中央型颈椎病治疗收效快、效果好;如果椎管矢状径明显狭小,再同时伴有较大骨刺或是后纵韧带钙化者,预后普遍较差;病情发展到后期处于重度状态者,尤其是脊髓接近完全变性、已失去恢复可能的病人,预后最差。因此,一旦患病,切勿拖延。此外,伴有全身严重疾患或主要脏器(心、肺、肝、肾等)功能不佳者,预后亦差。对于后两种病人在选择手术疗法时,医生都比较慎重。

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颈椎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局部型颈椎病:也叫颈型,主要症状是枕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此类型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肌松剂,卧床休息,佩戴颈托,各种理疗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主要症状是颈痛和颈部僵硬、肩痛及肩胛内缘疼痛,最主要的是上肢放射痛,也就是神经根型疼痛。此型颈椎病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减轻神经根水肿的药物、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肌松剂,卧床休息,佩戴颈托,牵引,各种理疗等。但对于疼痛明显影响休息和日常工作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可采用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但微创治疗主要适用于椎间隙没有明显狭窄的中青年患者,对于椎间隙明显狭窄者不适于行微创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时双手麻木、不灵活,手的动作笨拙,细小动作失灵,如不能穿针、写字、系扣子等精细动作不灵活,手握拳速度变慢等,下肢症状时双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感等,有的易于摔倒,双足踩棉花感等,有的还有胸部、腹部的束带感,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此类颈椎病可无颈部不适感。最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颈椎病危害最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这两种类型颈椎病目前还存在争议,主要特点是症状多,体征少,可用于诊断的特异性检查少,主要表现是眩晕、头痛、猝倒、恶心、呕吐、胸闷、心慌,有的还伴有眼部、耳部症状,要逐一排除心脏疾病、大血管疾病、耳部和眼部疾病引起的以上症状。 混合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兼有几种类型颈椎病的特点,如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同时存在、脊髓型颈椎病同时合并头晕等。 颈椎病的六种不典型临床表现 1、吞咽困难有的人开始感觉咽部发痒,有异物感,后又觉吞咽困难,间断发作,时轻时重。患者有时被怀疑为食道癌,但胃镜检查正常。后经CT扫描可显示为颈椎病,此症多为第四颈椎问题导致的。 2、血压异常高位颈椎病可致血压升高或降低,但以前者多见,称颈性高血压,这与骨质刺激交感神经有关。病人常伴有颈部疼痛、发紧、上肢麻木等典型表现。 3、胸乳疼痛此症多系第6、7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所致。开始感觉一侧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间断隐疼或阵发性刺痛,头部向一侧转动时最为明显,有时疼痛难以忍受。这种疼痛有时会被误诊为心绞痛或胸膜炎。 4、下肢瘫痪或排便障碍此症多系脊髓的椎体侧束受到刺激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对颈椎病进行的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后进行对症治疗的。对颈椎病进行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瘫痪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力、无力,腿发软,易跌倒,行走不便,有踏棉花感,甚至可出现大小便障碍。患者常有头颈疼痛等表现。 1、湿胜型:肢体困重,痿软无力,下肢麻木,行走易跌倒,或有胸闷,腹腹,食欲不佳等。 2、肝肾亏虚型: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头眩,眼花,耳鸣,性功能下降。病情发展很慢。 3、气血瘀滞型:下肢疼痛剧烈,位置固定不移,活动加剧;肢体有麻木感。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瘫痪型颈椎病以下肢运动障碍,发抖,病起缓慢,间歇性发作为主。临床上以脊髓型多见。治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二、痹痛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颈部活动受限。 1、风邪偏胜者:颈肩疼痛,位置不定,或痛在肩,或痛在肘,或痛及手部,关节活动不利,怕风。 2、寒邪偏胜者:颈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较剧,甚者不能入睡;疼痛遇到寒冷时加重,热敷后好转;颈部僵硬感,活动受限。 3、湿邪偏胜者:颈、背部疼痛,有沉重感;上肢疼痛、肌肤麻木不仁;不愿活动,易疲倦;伴有饮食不良、腹胀、大便稀等。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痹痛型颈椎病以颈肩、上肢的疼痛、麻木为主。临床上以神经根型多见。治宜温经活血,以桂枝葛根汤或蠲痹汤加减。 三、眩晕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昏、头痛、耳鸣,颈部活动受限,尤不能旋转,甚至可出现猝倒。 1、气血两虚者:眩晕在动作后加重,劳累后发生,休息后好转,精神疲倦,心慌,记忆力下降,面色苍白,头颈无力。 2、肝肾两虚型:眩晕,精神欠佳,记忆力下降,腰酸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下降。 3、痰浊中阻型:眩晕,头昏,头重,昏昏欲睡,恶心呕吐,胸闷,食少,腹胀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眩晕型颈椎病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即发眩晕或猝倒为主。临床上以椎动脉型多见。若属气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以用补中以益气汤加减。属痰瘀交阻者,宜祛湿化痰,散瘀通络,用温胆汤加减。

颈椎病的分类及特点

颈椎病的分类及特点: 1、颈型颈椎病临床特点:主要为主诉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伴有相应 的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特点:为五个方面:1【颈部症状】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 颈部立正式体位及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尤以 急性期为明显。2【根性痛】最为多见,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过敏及 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3【根性肌力障碍】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 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征。在手部以大小鱼际 肌及骨间肌为明显。4【减反射改变】早期呈现活跃,而中、后期则减 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5【特殊试验】凡增加脊神经根张 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以急性期及后根受压为主者。 3、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特点:1【椎体束征】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 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飘、跛行、易跪倒 (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2【肢体麻木】 自内向外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经纤维,出现症状的 部位及分型与前者相一致。3【反射障碍】生理反射异常:上肢的肱二 头肌、肱三头肌和桡反射,下肢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多为亢进或活跃。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可减弱或消失。4【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多在后期出现,起初以尿急、排空不良,尿频及便秘为多见,渐而引 起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5【屈颈试验】此种类型最怕屈颈动作。如突 然将头颈前屈,双下肢或四肢可有“触电”样感觉。 4、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特点:1【颈椎病之一般症状】颈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 等。2【椎-基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偏头痛(80%以上);耳鸣、听力减 退及耳聋(80%);眩晕(70%);记忆力减退(60%);视力减退、视力 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40%);神经衰弱(40%);发音不 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20%);猝倒(20%)。3【自主神经症状】胃 肠、心血管及呼吸症状为多。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临床特点:吞咽障碍【轻度】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 【中度】吞服软食或流质者。【重者】仅可进水、汤者,但少见。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特点:视原发各型的组合不同,症状与体征有明显之差异, 此型症状复杂,故诊断常感困难。 赵定麟.《现代脊柱外科学》[M],2006,[1]:428-449.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颈椎病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颈椎病 来源:未知时间:2011-11-03 13:15:44 (一)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散瘀。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三)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气活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颈椎病考试试题

1、脊髓型颈椎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为(D) A、头痛头晕 B、双上肢麻木 C、眼痛、面部出汗失常 D、四肢麻、无力,病理反射(+) E、肢体发凉,无或少 2、某男,45岁,因右上肢放射痛伴手指麻木,动作不灵活2年就诊,检查发现颈肩部压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右上肢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握力减弱,肌张力减低,最可能的诊断是(D) A、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神经根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3、某女,56岁,1个月颈肩痛,并向右手放射,右手拇指痛觉减弱,肱二头肌肌力弱。初步诊断是(A) A、颈椎病 B、肩周炎 C、肩袖综合征 D、臂丛神经炎 E、颈部劳损 4、颈椎病发生的基本原因是(A) A、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B、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C、急性颈部损伤 D、颈部肌肉痉挛 E、颈椎不稳 5、关于颈椎病的分型不正确的是(C)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D、颈型颈椎病 E、椎动脉型颈椎病 6、下列哪项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D) A.位置性眩晕 B.阵发性头痛 C.猝倒 D.突发性失明 E.脑性轻瘫 7、椎动脉型颈椎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A) A、眩晕 B、闪电样锐痛 C、猝倒 D、持物不稳 E、耳鸣耳聋 8、颈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B) A、恶心呕吐 B、视力模糊 C、肌张力升高 D、共济失调 E、肢体麻木 9、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为(B) A、颈肩活动受限 B、闪电样锐痛和手指麻木 C、头晕头痛 D、持物不稳 E、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消失

1、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ABE) A、颈肩部疼痛和手指麻木感 B、颈肩部活动受限 C、颈部肌肉紧张 D、颈部吃饭时有呕吐现象 E、肱二头肌肌腱反射减退 2、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根据(ABCD)大部分病人可以得到及时诊断。 A、患者的根性症状:一般都主诉颈、肩、臂部的疼痛和手指的麻木. B、上肢腱反射及痛觉改变等体征: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呈阳性。 C、后颈部棘突位置等触诊:患椎的棘突大多数都有病理性移位、压痛,相应的关节突关节肿胀,明显压痛 D、颈椎X线片:部分关节部骨质增生,部分病例可由患椎移位而引起的颈椎位置改变。 E、出现霍纳氏征。 3、颈椎病的病因外来因素包括(ABCDE) A、颈部扭、闪伤 B、长期伏案、高枕睡眠 C、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D、慢性劳损 E、咽部及颈部感染 4、颈椎病的病因内在因素包括(ABCD) A、年龄在40-60岁; B、体质虚弱; C、内分泌功能紊乱; D、颈椎先天性畸形; E、中风偏瘫。 5、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与以下什么病进行鉴别(AC) A、颈肋综合征; B、美尼尔氏综合征; C、颈肌炎; D、神经官能症; E、雷若氏病。 6、颈椎病主要与以下什么骨性结构改变有关(ABCDE) A、椎间孔变窄; B、横突孔变窄; C、钩椎关节变形; D、椎管变窄; E、代偿性骨质增生。 三、填空题 1、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等原因,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引起颈、肩、上肢、头面部、胸部的疼痛和其他症状,甚至并发肢体功能丧失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2、颈椎病的各种症状,临床可以分型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 1、椎动脉型颈椎病可采用牵引疗法(√) 2、脊髓型颈椎病经保守疗法无效者,可考虑行手术切除(√)。 3、交感型颈椎病直接采用手术治疗,不使用保守疗法,如卧床休息、颈椎牵引、颈围领制动保护、理疗等(×)。 五、简答题 1、简述颈椎病推拿治疗的基本套路 答:第一步:整体放松:在颈项部及两侧肩部行捏法、拿法、按揉法、滚法5~10分钟。……1分。 第二步:点穴止痛:点按风府、风池、大椎、肩井、天宗、肩贞等穴各1-3次。 (1) 分。

(完整word版)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 一、中医辨证分析(理法方药): 1、寒湿痹阻型 证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候分析: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复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肌肉,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麻木,活动欠利,且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为寒湿痹阻之征。 治法: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30g 当归15g 桂枝15g 黄芪30g 炒白术15g 白芍12g 茯苓30g 狗脊15g 全蝎10g 炙甘草10g 羌活30g 独活30g 防己10g,水煎取450ml,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2、痰瘀阻络型 证见颈项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休,按之尤甚,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上肢麻木、头晕、欲呕。舌黯,舌体有少许瘀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或弦滑 证候分析:邪痹经脉,络道阻滞,气血津液输部失施,血滞为淤,津停为痰,淤组经脉,而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且患者舌黯,舌体有少许瘀点,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弦滑为痰瘀阻络之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18g 当归15g 桂枝9g 黄芪12g 白术12g 白芍12g 茯苓12g 狗脊15g 全蝎6g 炙甘草6g 法半夏12g 陈皮9g 红花12g 丹参12g ,水煎取450ml,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3、气血两虚型 证见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自虚,气血生化不足,复又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

颈椎病 种分型

颈椎病6种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总共分了六大类:1、颈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脊髓型颈椎病,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混合型颈椎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又统称为混合型)。 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两者占50-70%左右。颈型也是最容易治愈的颈椎病。但是颈型颈椎病如反复发作,容易加速颈椎的退变,从而引起其他各类型的,更严重的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最恐怖,最严重的颈椎病,致残率最高,一旦确诊,多选择手术治疗。所以不专业的医生和理疗人员谨慎行事。另外如果治疗不及时,脊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椎动脉型是来势最凶猛,最突然的。可出现猝倒,或者突发性眼花,失明等症状。交感神经型是最麻烦的,最复杂的颈椎病,因为其症状多变,误诊率比较大,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现在我们较为详细的了解每一型! 第一型. 颈型颈椎病 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拉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也有部分临床医生说是椎间小关节滑膜嵌顿引发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肌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症状:

以颈部僵硬、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转头或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成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总之是以颈部软组织不适症状为主的一种颈椎病。 第二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下中段最常见的一型,发病率最高,占颈椎病的40-60%。 病因主要是颈椎间盘及骨刺向颈椎后外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脊神经根的结果,尤其以下部颈椎即第4至7颈椎段最为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在30岁以上发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其症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1)第一根性痛:此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的主要症状。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以向不同部位放射,如头、耳后或眼窝后部、肩、臂、前胸乃至手指,多局限于一侧。当咳嗽、喷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颈部过屈、过伸时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部分患者患侧手指指端有麻木感。夜间症状加重,常影响睡眠。 (2)第二肌力减弱:部分病人由于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上肢肌肉萎缩无力,手部活动不灵,持物不得力容易脱落等现象。 (3)第三颈部僵直:一般在棘突、棘突旁或肩胛骨处有压痛。神

XX省颈椎病分级诊疗指南(2019年版)

XX省颈椎病分级诊疗指南(2019年版) 一、颈椎病的现状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颈椎病患病率较高,疾病顺位靠前,不同地区的颈椎病患病率为8.1%-19.1%。一些特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更高。大学教职工为10.8%,老年人群为25.0%,机关人员为27.3%。白领人群为33.9%,公务员为 54.8%。在某些人群中有上升趋势。与颈椎病相关的抑郁情绪和失眠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疾病顺位和患病率考虑,颈椎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二、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 ~40 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 ~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

(推荐)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颈椎病的证型很多。目前比较一致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落枕型(或称颈型)、痹证型(或称神经根型)、痿证型(或称脊髓型)、眩晕型(或称椎动脉型)、五官型(或称交感神经型)。其中以落枕型及痹证型最为多见。 1.落枕型颈椎病 中年以后体质渐弱,肝肾之气渐失旺盛,如兼气血亏虚或外伤、劳损等因素,则可导致关节囊松弛、韧带钙化、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反复发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症状发作时颈项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个别合并有眩晕或偏头痛者,每次发作三五天后,可有一段时间缓解。 2.痹证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均可影响颈神经根,风寒及劳累可加重症状。症状以一侧肩臂疼痛、麻木或肌肉萎缩为多,间有两臂麻痛者。从主诉及症状的轻重不同,又可分为疼痛型、麻木型和萎缩型三种。 (1)疼痛型:发病较急,颈、肩、臂、手均觉疼痛、酸胀,肌力和肌张力也有所减弱,大多系一侧发病,患者头部微偏向患侧,以减轻症状。咳嗽可有震动痛,夜间症状加重,睡眠时常选择较合适的卧位,如侧卧时患侧在上等。 (2)麻木型:发病较慢,肩臂和上胸背麻木不仁,或兼有轻度疼痛,麻木以前臂及手为主,夜间症状较为明显,白天可无症状,皮肤痛温觉减退,肌力和肌张力均正常。 (3)萎缩型:患侧上肢肌力减弱,大小鱼际肌萎缩松弛,肌力明显减退时影响劳动,但无疼痛、酸麻感觉。 3.痿证型颈椎病 肝肾久虚,筋骨痿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痿细。如兼气血不足,经脉空虚,筋骨失养,宗筋弛纵,则症状逐步加重,可兼有二便失控。 4.眩晕型颈椎病 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眩晕为特点,还可见头痛,急躁易怒,偶有肾气亏损、气血俱弱而突然晕厥、跌倒者,但较为少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比较多见的是眩晕时作,头重脚轻,走路欠稳,或同时有偏头痛,呈胀痛或跳痛,与眩晕同时出现或交替发作,可合并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5.五官型颈椎病 较少见,症状多不典型。或眼睑无力,眼胀痛,易流泪;或耳鸣,听力下降;或感咽部

颈椎病临床分型

颈椎病临床分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根据颈椎病的各种症状,临床可以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食道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概述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而使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多属此型。以往不少人不承认此型.因而在文献中提到的较少。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限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症状 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因而这个类型的提出,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源于颈椎退变的开始,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并出现颈部症状。 临床上以青壮年发病居多,少数人可在45岁以后才首次发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常诉说不知把头部放在什么位

颈椎病分型及临床表现

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总共分了六大类:1、颈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脊髓型颈椎病,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混合型颈椎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又统称为混合型)。 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两者占70%以上。颈型也是最容易治愈的颈椎病。但是颈型颈椎病如反复发作,容易加速颈椎的蜕变,从而引起其他各类型的,更严重的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最恐怖,最严重的颈椎病,致残率最高,一旦确诊,多选择手术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脊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椎动脉型是来势最凶猛,最突然的。可出现猝倒,或者突发性眼花,失明等症状。交感神经型是最麻烦的,最复杂的颈椎病,因为其症状多变,误诊率比较大,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1.颈型颈椎病 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肌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症状,以颈部僵硬、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 一、中医辨证分析(理法方药): 1、寒湿痹阻型 证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候分析: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簇理空虚,复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肌肉,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麻木,活动欠利,且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为寒湿痹阻之征。 治法: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30g当归15g 桂枝 15g黄英30g炒白术 15g白芍12g茯苓30g狗脊15g全蝎10g炙甘草10g羌活30g独活30g防己10g, 水煎取450ml, 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2、痰瘀阻络型证见颈项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休,按之尤甚,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上肢麻木、头晕、欲呕。舌黯,舌体有少许瘀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或弦滑证候分析:邪痹经脉,络道阻滞,气血津液输部失施,血滞为淤,津停为痰,淤组经脉,而致尖节疼痛,屈伸不利,且患者舌黯,舌体有少许瘀点,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弦滑为痰瘀阻络之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颈舒汤加减一一葛根18g当归15g桂枝9g黄董12g白术12g白芍 12g茯苓12g狗脊15g全蝎6g炙甘草6g法半夏12g陈皮9g红花12g丹参12g,水煎取450ml, 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3、气血两虚型证见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自虚,气血生化不足,复又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发表者:骆红剑3493人已访问 颈椎病大体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四种类型。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症状,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下中最常见的一型,发病率最高,占颈椎病的60%。 顾名思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是颈椎间盘及骨刺向颈椎后外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脊神经根的结果,尤以下部颈椎即第4至7颈椎段最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在30岁以上发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其症状表现: (1)根性痛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的主要症状。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以向不同部位放射,如头、耳后或眼窝后部、肩、臂、前胸乃至手指,多局限于一侧。当咳嗽、喷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颈部过屈、过伸时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部分患者患侧手指指端有麻木感。夜间症状加重,常影响睡眠。 (2)肌力减弱部分病人由于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上肢肌肉萎缩无力,手部活动不灵,持物不得力容易脱落。 (3)颈部僵直棘突、棘旁或肩胛骨有压痛。神经根牵拉试验、压头试验为阳性。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颈部、肩肌肉张力增高或痉挛。总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体征是多种多样的。急性期部分病人颈肩部,颈部因疼痛而活动受到限制;慢性期受累关节移位,病人常有不同程度活动障碍,颈部后伸活动亦常受限制。少数病人可出现上肢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或苍白色。着凉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的发病率较低,居于其他各型颈椎病之后。 此型颈椎病是由于经椎管狭窄,使颈髓受到压迫或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颈椎椎管为颈椎各锥孔相连所构成的管状孔道,而精髓则位于其中。 椎管可由于本身发育不良而造成椎管狭窄,也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继发颈椎骨质增生。萎缩的椎间盘向椎管膨出部分与椎体后缘的骨刺从椎管的前方压迫脊髓,又由于颈椎退变后不稳定,黄韧带代偿性增生肥厚,可从经椎管后方压迫脊髓。颈髓居于椎管孔道中而受到椎体的影响,处于"身不由己"的态。 颈椎做屈伸活动时,颈椎也随之上下移动;颈椎前屈时,精髓即受到牵拉应力而变细前移;颈椎后伸时,精髓随之变粗,变短,贴向椎管后方。这样动荡不定,受到不同程度的摩擦损伤而引起颈椎病。根据颈髓受损的部位,程度及临床表现可将脊髓型颈椎病分为中央型,椎体束型,横贯型三种类型。 (1)中央型又称"上肢型",为脊髓的前角和后角细胞受损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以前角运动细胞受损者多见。也由于动脉受压或遭受刺激所致,一侧受压表现为一侧病状,双侧受压表现为双侧症状,患者感觉上肢麻木,乏力,手指伸屈活动不能自如。有的患者手部骨间肌及鱼际肌萎缩,受累肌肉的肌张力及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2)锥体束型由于中央型颈椎病病变加重,使脊髓的椎体束受到压迫和损伤。其主要症状为缓慢的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和乏力,走路飘飘然,像踩在棉花上,步态不稳,易跌跤。发病初期,常呈间歇性症状,每天走路过多或劳累后出现。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症可逐渐加重并转为持续性。上述病状多为双侧下肢,单侧较少见。 (3)横贯型锥体束病变继续向周围扩展,位于颈椎前,侧所部的脊髓丘脑束受损。患者表现为胸部以下感觉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我们在前面已谈到颈椎是活动量最大的脊柱节段,因而易产生劳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损伤的积累而发生颈椎退行性变,尤其是4-5,5-6颈椎段是个多事的椎段。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 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 1.1.中医诊断 (1)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 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 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 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

(1) 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 体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 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CT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三、辨证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 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颈椎病分型

常见的脊椎病有哪些症状呢? 颈椎病通常会发生在白领工作者与40岁以上的人身上。由于工作作息不正规、年龄的增长,脊椎的毛病就越来越明显。那么常见的脊椎病有哪些呢 大多数患者会感觉到颈肩部酸痛、手指麻木和上肢无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行走困难。颈椎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症状: 1、头晕 出现头晕的症状主要是由于病变压迫椎动脉所致,患者会出现头晕、黑蒙等症状,严重者会感觉房屋旋转,重者会有恶心呕吐、晕倒、卧床不起。如果颈椎病病变累及交感神经会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耳鸣也是交感神经受累所致。颈椎病变累及交感神经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心动过速、平衡失调、心慌、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的症状。 2、颈肩部酸痛 颈肩部酸痛是颈椎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出现颈肩酸痛大多数是由于肩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引起的,但是还有一种严重的情况,颈肩痛有可能是肿瘤转移导致,这种情况就不仅仅是颈椎病的问题了。 3、上肢无力 不少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上肢无力的症状,甚至还会伴有手指发麻、肢体皮肤的感觉功能减退。导致上肢无力的原因是颈椎间盘病变压迫脊神经根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无力症状更加明显,患者往往是有上肢运动障碍的表现。 4、下肢无力,两脚麻木 下肢无力、两脚麻木是颈椎病最典型的症状,患者走路不稳、双脚麻木,有踩在棉花上的感觉。这一症状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等原因致使颈椎椎管狭窄使脊髓传到功能障碍引起的。 治疗颈椎病的5个药膳方

1、双仁五加粥 苡仁50克,桃仁(去皮)6克,刺五加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苡仁、桃仁、粳米洗净放锅中加水适量,刺五加先煎取汁放锅中同煮粥,加白糖适量即可。作用: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适应于风寒湿证颈椎病、腰腿疼痛。 2、人参枣粥 人参3克,粳米50克,大枣肉15克,白糖适量。将人参粉碎成细粉,粳米用水淘洗干净,大枣洗干净去核,粳米、大枣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慢熬。粥熟后调入人参细粉及白糖适量。作用:补益气血。适应于气血不足型颈椎病。 3、木瓜陈皮粥 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将原料洗净,木瓜、陈皮、丝瓜络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贝母(切碎),加冰糖适量即成。可化痰,除湿,通络。适用于痰湿阻络型颈椎病。 4、黄芪桂圆肉粥 黄芪20克,桂圆肉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黄芪切片,置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取汁,粳米用水洗净,取黄芪液及加适量水煮沸,放桂圆肉同煮成粥后加适量白糖即可。作用:气血双补。适应于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的颈椎病患者。 5、葛根五加粥 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所有原料洗净,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与余料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加冰糖适量,调味食用。可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 治疗颈椎病的中膏药方 颈肩松按摩膏:使用时,取适量.涂于使用部位后,顺时针按摩使其吸收。按摩切勿过度用力。按摩3-5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油膏完全吸收即可。颈肩松

颈椎病及六大类型

颈椎病及六大类型 现在很多人都患有颈椎病,颈椎病已经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疾病,但是颈椎病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想必有很多并不知道。 青岛洪强骨科医院专家介绍到,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颈椎病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颈型颈椎病 由于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劳损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易疲劳,颈项强直、疼痛,不能长久看书和写字,晨起常感颈部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第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类型之一,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左右,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增生,刺激和压迫了颈神经根而引起的病症。患者常感到头、颈、肩、臂和手部疼痛、麻木,且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 第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也很常见,它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病症。发病时,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眩晕,还伴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耳聋等症状。每当患者头部向后仰、低头看书、突然转头、反复左右转头时,发生眩晕。猝倒是这种病的特有的症状,往往在颈部转动时,突然发生四肢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患者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来; 第四: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类型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它是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骨质增生等原因,对颈部脊髓直接压迫而引起的。当脊髓受压后,患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单侧或双侧麻木、酸软无力,严重的可出现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等症状; 第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的。由于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它所支配的内脏、腺体、血管的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自感头枕部痛、头晕、偏头痛、心慌、胸闷、肢体凉、皮肤温度低等症状; 第六:凡是存在以上两种颈椎病的类型的患者,统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温馨提醒:以上是关于颈椎病的类型的全面讲解,希望

颈椎病6种分型

颈椎病6种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得症状,与受累得病灶部位,总共分了六大类:1、颈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脊髓型颈椎病,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混合型颈椎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得颈椎病又统称为混合型)。 颈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是最常见得颈椎病,两者占50—70%左右。颈型也就是最容易治愈得颈椎病、但就是颈型颈椎病如反复发作,容易加速颈椎得退变,从而引起其她各类型得,更严重得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就是最恐怖,最严重得颈椎病,致残率最高,一旦确诊,多选择手术治疗。所以不专业得医生与理疗人员谨慎行事、另外如果治疗不及时,脊髓得损伤就是不可逆得。椎动脉型就是来势最凶猛,最突然得。可出现猝倒,或者突发性眼花,失明等症状。交感神经型就是最麻烦得,最复杂得颈椎病,因为其症状多变,误诊率比较大,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现在我们较为详细得了解每一型! 第一型。颈型颈椎病 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得可动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拉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也有部分临床医生说就是椎间小关节滑膜嵌顿引发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肌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症状: 以颈部僵硬、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转头或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成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得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得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总之就是以颈部软组织不适症状为主得一种颈椎病。 第二型。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是颈椎下中段最常见得一型,发病率最高,占颈椎病得40-60%。 病因主要就是颈椎间盘及骨刺向颈椎后外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脊神经根得结果,尤其以下部颈椎即第4至7颈椎段最为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在30岁以上发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其症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1)第一根性痛:此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得主要症状。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就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以向不同部位放射,如头、耳后或眼窝后部、肩、臂、前胸乃至手指,多局限于一侧。当咳嗽、喷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颈部过屈、过伸时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部分患者患侧手指指端有麻木感。夜间症状加重,常影响睡眠。 (2)第二肌力减弱:部分病人由于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上肢肌肉萎缩无力,手部活动不灵,持物不得力容易脱落等现象、

项痹(颈椎病)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T001.9-94),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临床表现 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体征 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CT 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三、证候诊断 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 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