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两首(6)

古诗两首(6)

古诗两首(6)
古诗两首(6)

赠刘景文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编辑本段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寒傲霜都枝。一年的好景你必须记住,那就是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山行

七绝·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译诗、诗意]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施教时间:9.8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个人创意增减: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宋代有位诗人偏爱秋天,曾有诗说……

2、教师朗读《赠刘景文》,学生如会背可跟背。

3、今天,我们就一起认真学习苏轼的这首《赠刘景文》。

二、审题、简介诗人

1、理解诗题。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诗人的相关资料。

3、教师补充

三、精读古诗,解决疑难

四、释词连句,理解诗意

1、学生试根据词意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连起来试着整首诗的意思。

五、探究古诗,想像感悟。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深秋时节?(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2、诗中所描绘的春天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感情?

六、感情朗读,品味诗境。

(1)讨论:朗读处理

(2)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3)学生质疑。

七、师生归纳学生本课的学生方法。

教学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对话平台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阅读在线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个人创意增减: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赠刘景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回忆学习方法。

二、学习《山行》

1、审题,简介作者

“山行”意即在山中行走。

交流预习情况。

教师补充。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着有诗文集《攀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在晚唐时期成就颇高,因此后人称杜甫“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初读读准音:“斜”、“霜”

3、再读知大意

4、精读明诗意。

5、研读悟诗境

6、品读表诗情

讨论朗读处理

师范读,生仿读

指名读,互评互学

边读边想象画面。

熟读成诵。

7、学生质疑。

三。我会背

把今天学的两首诗背给家里人听,听他(她)评价评价。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2.理解诗歌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场景。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情操,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并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所描绘的劳动场景。 2.感受田园生活,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辛苦。 一、导入 说一说什么叫“田园诗”,复习所学习的田园诗“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等。引出《四时田园杂兴》 二、学习 1.结合小资料介绍作者 2.质疑课题 四时:春日、夏日、秋日、冬日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3.齐读诗歌,理解字词 4.学习诗文内容,结合字词意思,理解句子。 抽生理解全诗 5.思考:农民劳动镜像,“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工作。 描述小孩的调皮可爱,体验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体会农村生活的乐趣 6.结合诗意,想象,背诵诗歌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5.理解诗歌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场景。 6.感受乡村生活,陶冶情操,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3.背诵并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所描绘的劳动场景。 4.感受田园生活,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辛苦。 一、导入 想象田园生活,除了农村的繁忙农耕,还有什么? 生:农村的景象,农作物…… 二、学习 1.齐声读诗歌,理解并读顺,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意思:篱落,蛱蝶,耘田 3.指名读,请生说你体会到的作者感情 4.结合诗句,词语意思,理解诗歌含义。

六年级古诗两首(人教部编版)

课题:18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 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如云和草原高原辽阔。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 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宿、寺”等7个生字,会写“危、敢、惊”等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卡片,正音、释义。注意“宿、寺”都是平舌音。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课件出示2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3) 要求: 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2.领读、齐读。 3.识记生字 ①形近字辨析:“辰一晨” ②形声字结构识记:“恐、惊”,都是形声字,“心、忄”表意,“巩、京”表音。 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课件出示4 ):危楼高百尺。 (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课件出示5)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危) 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6):出示插图 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2)指导朗读这一行。 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齐读:“危楼高百尺”。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教案

17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

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初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3、齐读 (二)理解诗句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 三、体会诗情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导说出作者是通过对西湖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3、齐诵古诗。(创设情境:同学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四、拓展学习 1、回顾古诗。相机板书:送别诗西湖荷花 2、小组为单位。上网查阅,自主学习 3、交流汇报师生互动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一首新的古诗,还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古诗美美的吟诵一番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字。

6.古诗两首(教案)(3)

6.《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搜集唐代诗人王昌龄、南宋诗人陆游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塞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

1.读诗题。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 2.简单介绍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读一读。 (2)学一学。我们刚才了解了读懂古诗的方法,这里的两行诗,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学并初步读懂呢? (3)说一说。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

六年级语文:《古诗二首》《黄河之水天上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古诗二首》《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母亲河 单元课文:《古诗二首》《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增强朗读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跟老师一起学:

1、黄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我们将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和刘禹锡的《浪淘沙》,我们先来学习《凉州词》。 2、介绍作者: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3、理解词语: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4、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5、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描写戍边士兵的还乡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诗人的广阔胸怀。

2019年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5优质课教案古诗二首

5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古诗内容的能力。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文教学录相、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

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 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这样学习开始有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音乐创设情景,从而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

古诗两首6)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课时目标: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进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组织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爷爷的知识。 二、指导精读 1、导入:了解了这些知识,我想对于巴金爷爷你一定有更深入的认识。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为大家朗读你最喜欢的小节? 2、现场采访:(1)你认为这一小节哪儿写得好?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吗? (2)你认为可以怎么读出这种感受来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3、阅读相关小节,相机出示思考题: 第一小节反映了巴金爷爷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什么来?这样的感情还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4、仔细阅读第三小节,边读边体会巴金爷爷的感受,并且思考以下问题: 巴金爷爷说他写作的秘诀是什么? 他对于自己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评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巴金爷爷小结自己的一生,小结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对于这个真理,巴金爷爷是怎么透彻的解说的? 对于巴金爷爷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谈谈对于你有什么启发吗? 5、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巴金爷爷的话吧。 6、齐读这一节。 7、提问:(1)“让我们的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 (2)巴金爷爷是怎么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 (3)对于这一段话你还有什么疑问? (4)从这一段话中,你们对于巴金爷爷有什么样的认识? (5)如果让你选一句巴金爷爷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 8、齐读全文。 三、小结 1、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建彬 课时编号:054 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建彬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6.1古诗二首十五从军征 出塞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二首 基础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我家门前的树林里种植了许多bǎi shù()。 2.kuíhuǎ()籽是一种可以榨 油的原料。 3.妈妈做的ròu gēng()特别好喝。 4.我们没有理由yíwù()这千 载难逢的好机会。 二、判断正误。 1.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2.《十五从军征》和《出塞》都是描写边塞美景的。() 3.《十五从军征》用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老兵命运的悲凉、凄惨。() 4.《出塞》一诗中写的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 三、选择填空。 1.八十始.得归() A.最初,开头 B.才 2.采葵持.作羹() A.主管,料理 B.控制,挟持 C.用来,拿着 3.“飞将”指的是()。 A.李广 B.岳飞 C.文天祥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五、填空。 1.《十五从军征》描写了 ,揭露了。 2.《出塞》中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阅读提升 六、阅读理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 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 田园的喜爱之情。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 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 词。 C.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 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 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 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6)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两首送别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中饱含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 教师:盛唐时期的几首送别诗。 学生:查阅王昌龄、王维的资料。 教材简析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谪入吴,送辛渐赴洛阳时所作。这首诗是王昌龄七绝中的精品,写于唐开元二十九年之后。诗中提到的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润州地处吴、楚相争之境,因而此诗头两句有吴之江、楚之山的互文。王昌龄此时为江宁(今南京)丞,虽然以清才妙笔赢得“诗家夫子王江宁”的好名声,但不拘小节,多受谤议,仕途相当不得意。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正处于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格调开朗,感情真挚。把精巧的构思与深远的用意溶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大诗人王维这首送别名作,千古传诵,脍炙人口。这首诗前两行写送别时的环境,后两行写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诗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幅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画面,朦胧着一种清冷的氛围——朝雨、轻尘、客舍、柳色,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创设了一种清冷缠绵的意境,烘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心境。“柳”的出现更增添了离情别绪。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频频劝酒,一个“更”字凝结着作者多少情意呀——既有分别的怅然和伤感,又有男人的豪迈。 本诗情景兼美,有情语,有景语,把离情寄于景中,情景交融,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对朋友的真挚感情,感情深蕴,余味无穷。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构思精巧,语言新鲜,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具有极高的意境。在当时被谱曲传唱,成了社会上广泛流行的送别曲,被称作《渭城曲》或《阳关三叠》。 建议教学1~2课时。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 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 (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1)知诗人:宋,王安石。

(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 (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 (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 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 (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 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 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 (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 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 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 ●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四、作业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课文插图等。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凉州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 二、学习《凉州词》。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三、诵诗会。 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浪淘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凉州词》 1.指名背诵。 2.全班集体背诵。 二、学习《浪淘沙》。 1.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2. 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讨论交流,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四、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1.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结合诗句具体谈。 五、填写"我的视角"。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6.古诗两首 6.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_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古诗诗句的意思。 借助阅读相象,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感,以此来运用到学生生活与学习中,使同学中的友谊之情更加浓烈。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借助阅读相象,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提起“西湖”,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 2、(出示挂图)那说起“荷花”那又会想到哪些词语呢? 3、同学们说得多美呀,西湖美,荷花美,那西湖中的荷花又会是一种怎样的美呢? 4、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西湖中那美丽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 (释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 2、第一步:简介作者南宋诗人杨万里,他的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 3、第二步:解释题意,指导朗读。 (1)“晓”是指什么时候呢? (2)说说诗题的意思。 (3)读课题时中间该有一处停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齐读课题。 4、第三步:明诗意

A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韵律。 B领会诗意。 (1)自己再读读这首诗,看看能读懂多少? 学生交流各自读懂的内容。 (2)集体交流: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 (3)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指名读。 第一行诗里的“毕竟”是什么意思呢?“四时”指什么时候? 指导。 诗人为格律押韵,有时将诗中的词语作适当调动,这里把“六月中”放到西湖的后面,把“不”放到“与”的前面,成了现在的样子。其实应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与四时不同”。 现在你能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四两行诗句。 过渡:那么西湖六月的风光到底与其他时间不同在哪里呢? 看图:说说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 诗歌的第三、四两行写的就是这个意思。 指名读。 联系插图,想想什么叫“无穷碧”?“别样红”呢?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5)这两句诗写了西湖的荷叶、花,色彩鲜亮,而且对仗工整:“映日”对“接天”,“荷花”对“莲叶”,“别样红”对“无穷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6)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5、悟诗情 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两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两首》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初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3、齐读 (二)理解诗句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荷花格外

20 古诗两首设计6

20 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之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通过古诗吟诵活动的开展,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品味理解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此时学习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样有一定深度的诗文可以将学生的古诗品读能力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阅读了解古代送别诗相关内容。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导读:孙哲勇 授课日期 2005年3月3日 星期4 第一课时 课题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 材料交流

1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 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

六年级语文下册1乐趣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乐趣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2.我能理解诗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我正确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法 讲、读、思、议 学法 质疑、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

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20古诗两首设计6

20古诗两首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 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表达了诗人 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人巧 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 将情与 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之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这首诗既不刻画 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 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 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 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 通过古诗吟诵活动的开展,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古诗词。 对古诗词的品味理解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此时学习像《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样有一定深度的诗文可以将 学生的古诗品读能力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 三、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 歌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 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 课前准备 1、 2、 3、 厚谊。 4、 5、

1、教师准备:阅读了解古代送别诗相关内容。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 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 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