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例的基本性质2013.3

比例的基本性质2013.3

课时教学设计

西温庄小学六年级数学李丽芳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2.4∶1.6和60∶40 二、新课导学 (一)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例:2.4∶1.6=60∶40 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这个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內项。 分数形式:6.14.2=40 60 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6:10=9:15 21:3 1=6:4 53=159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仔细观察: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你发现了什么? 2.4∶1.6=60∶40 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验证:4.5:2.7=10:6 6:10=9:15 21:31=6:4 53=15 9

小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字母表示:比例A:B=C:D ,则A×D=B×C 比例B A =D C , 则A×D=B×C 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31:61和21:41 1.2:43和5 4:5 (三)运用比例的性质解比例 解比例的定义: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题1:8:5=X :40 5.14.2=X 6 练习:解比例 0.8:4=X:8 4 3:X=3:12 X 36=354 92=X 8 例题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练习: 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ml 消毒液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总结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相等的等式,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三、作业:教材练习八,第5题,第8题,第9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一、尝试准备 师:同学们,黄老师要开车去省城了(课件演示老师开车的情景)。我们的省城在哪儿? 生:(异口同声)南宁。 师:你们一定想知道老师开车的速度快不快。 请看:(出示课件)黄老师开车去南宁,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师:你们能根据题中所给的两个量写出一个比吗? 男生甲:老师第一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为80:2 女生甲:老师第二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为200:5 师:看样子我们的男生与女生在暗暗地展开比赛了。好!老师要看看男生和女生谁能根据这两个量再说出不同的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男生、女生积极讨论) 女生乙(抢):我还知道第一次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为2:80 男生乙(抢):我还知道第二次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为5:200。 师:看了这几个比,你们想做些什么吗?学数学就是要善于比较,如果把这几个比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会发现些什么? 生(齐答):比值相等。(学生欢呼,老师露出惊讶的神色。) 男生:我发现2︰80=5︰200。(学生再次欢呼,老师报以欣慰的目光。) 女生:还有其他的比相等吗?什么情况下两个比就相等呢? 男生:相等比有什么特点呢? 师:好,大家提的的问题很多,象这样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比例,你们想到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 师:我们班男生、女生都很棒!你们再比比看,谁能根据我们以前学的知识和刚刚接触的新知识出题考大家吗? 女甲:我给男生出一道判断题,比就是比例,对吗? 男甲:不对(男生、女生紧张地出题,应答神态煞是可爱。)

比的基本性质-习题

比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1、填一填 (1)4÷5=()÷()= (2)16:12=(16÷□):(12÷□)=4:3 (3) 分米: 米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六(1)班有45名同学,共买了225本练习本。练习本的总数与人数的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5)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如果乙数除以3,要使比值不变,那么甲数()。 (6)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0.36,如果甲数乘以5,要使比值不变,那么乙数()。 (7)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如果甲、乙两数都乘4,那么比值是()。 (8)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6,如果甲、乙两数都除以6,那么比值是()。 2、化简下面各比 13:26 18:45 ::0.375:0.25 0.8:0.05

3、商店运来的苹果箱数是运来梨的1.6倍,写出苹果箱数和梨箱数的比,并化简。 4、汽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写出汽车速度与火车速度的比,并化简。 5、某工厂工人数占全厂职工总数的,技术人员人数占全厂职工总数的,其余的是干部。写出这个工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人数的比。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课题二:比的基本性质(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 的整数比.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和比值? 2.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下表: 3.商不变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将这两个性质板书 在黑板上: 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 数,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 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新课 1.引入新课.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遍过作业及答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1.填一填。 (1)在比例1.2∶3=6∶15中,内项是(),外项是()。 (2)如果a:b=5∶6,那么a×()=b×();如果3c=4d,那么c:d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4)用、、10和16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不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18∶16 B.8∶9 C.9∶8 (2)x的等于y的,且x、y均不为0,则x:y=()。 A. B.6∶5 C.5∶6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如果可以,请写出比例。 (1)2∶6和6∶18 (2)和 (3)0.25∶和0.6∶ 4.乐乐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乐乐:如果我有14辆玩具汽车就可以换21本小人书了。 童童:4辆玩具汽车可以换6本小人书。

5.我国发射的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3周约需要5.7小时,运行20周约需38小时。请你写出此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数与所需时间的比,它们能组成比例吗?如果能,写出这个比例。 6.已知2.5×6=3×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请写出来。

参考答案 1.(1)3和6 1.2和15 (2)6 5 4 3 (3) (4)=16∶10(答案不唯一) 2.(1)B (2)B 3.(1)可以组成比例。因为2×18=36,6×6=36,所以组成的比例是2∶6=6∶18。 (2)不可以组成比例。原因是。 (3)不可以组成比例。原因是。 4.答:乐乐说得对。原因是14∶21=4∶6。 5.答:比为3∶5.7和20∶38,它们能组成比例,因为3×38=114,5.7×20=114,所以它们组成的比例是3∶5.7=20∶38。 6.2.5∶3=5∶6 3∶2.5=6∶5 6∶3=5∶2.5 5∶2.5=6∶3 2.5∶5=3∶6 3∶6=2.5∶5 6∶5=3∶2.5 5∶6=2.5∶3

(完整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填一填。 (1)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2)请你根据3×8=4×6写出一个比例( )∶( )=( )∶( )。 (3)如果5a =9b ,那么( )∶( )=5∶9。 (4)如果m 7=n 8 ,那么m ∶n =( )∶( )。 2、把下面左、右两边相等的比用线连起来。 0.8∶3.2 10∶4 2.5∶4 4.5∶18 1∶2 5 2.7∶1.5 0.9∶0.5 2∶3.2 3、写出比值是5 8 的两个比,再组成一个比例。 4、思考一下,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相应的比例。 7∶14和6∶12 13∶14和16∶1 8 3.5∶7和1∶14 0.4∶1.6和3∶12 5、根据要求写出比例式。 (1) 它的各项都是整数,且两个比值是8。 (2) 它的内项相等,且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 3 。 (3) 它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 (4)它的两个外项的积是10.8,其中一个内项是4 5 。 6、填一填。 (1)0.4∶1.2=0.6∶1.8可改写成( )×( )=( )×( )。 (2)把4×0.05=0.8×1 4 改写成比例是( )∶( )=( )∶( )。 (3)若A ∶B =3∶5,A =60,则B =( )。 (4)因为5a =4b ,所以b ∶a =( )∶( ). (5)a b =c d ,那么ad =( )。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未知数的比例也是方程。( ) (2)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 ) (3)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减去两个外项之积的差为0。( ) 8、解比例。 0.6∶4=2.4∶x 6∶x =15∶1 3 0.612=1.5x 34∶12=x ∶4 5 1112∶45=2536∶x x ∶114=0.7∶12 9、根据题意,先写出比例式,然后解比例。 (1)8与x 的比等于4与32的比。 (2)1 2与y 的比值就是0.25∶4的比值。 (3)用a,30,6和27组成比例。 10、若甲、乙两数相差0.8,且甲∶乙=4∶3,你能知道甲是多少吗?

比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案数学六年级上第四章人教版

第四单元比 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教学重点/难点 3.1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2 教学难点: 化简比与求比值0的不同。 4 教材分析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学中,由除法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是否也存在着“比的基本性质”。对此,我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顺从学生的思维规律,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小心验证,最后确切地得出了“比的基本性质”。在“大胆猜想——小心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我尽量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课堂,步步深入,而教师只是在关键处起点拨作用。这样,整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成就感足,理解和记忆也就自然较为深刻。 5 专家建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

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6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 7 教学用具 PPT 展示。多媒体投影。 8 教学过程 8.1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预设问题: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请两位同学回答一下,展示PPT 。 3、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举例:6÷8=(6×2)÷(8×2)=12÷16 同学回答,展示PPT 【师】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计算,很好。那么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呢? 【生】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嗯,很好,请坐。这是一组除法,下面我们来看下一道题。 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举例: 65= 2 625÷÷ =1210 同学回答,展示PPT 。 【师】此题应该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换算,非常正确。那么什么是分数线的基本性质呢,下面有请XXX 同学回答。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34。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让学生经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体会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的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算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 2、原型: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3、探究的问题:(1)如果给出比例的两个外项,能否知道比例的两个内项?答案唯一吗? (2)观察写出的比例,有什么发现? (3)如果写成分数形式,该如何相乘?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4组比,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1.6=60:40) (二)探究与解决: 1、介绍比例各部分名称 (1)2.4:1.6=60:40 比的各部分都有名称,前项和后项,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鼓励。 教师介绍:在2.4:1.6=60:4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1.6、60”叫做比例的内项。 (2)让学生试着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课件出示两组比例,指名让生说一说。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出示比例:24:()=():4 猜一猜,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学生猜想:12和8、6和16、2和48……(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还有不同答案吗?你能举出不是整数的例子吗?答案多不多?能不能说完? (3)观察这几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

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课题比的基本性质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主探究,猜测验证。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环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规律,大胆猜想并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进行验证,使学生经历“大胆猜想——小心验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巧妙点拔,层层深入。 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步步深入,充分发挥教师在关键处的点拨作用,使学生理解化简比的意义,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同时能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不同之处。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经历发现、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学习难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化,并能熟练地化简整数、分数、小数比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7分钟) 1.复习。 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 吗? 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举例说 明吗? 5.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2.回顾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汇报 a÷b=a b =a∶b(b≠0) 3.举例说明商不变的性质。 4.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5.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重点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和4∶50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 ∶=∶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外项的积等于

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 = ,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公开课《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乐安小学 杨碧珍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4页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名称,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 质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2. 经历知识的发现和运用过程,体验分析、概括的学习方法; 3.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并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完成导学案第17页,练习本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诊断 师:请汇报课前诊断中什么是比例及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 比例。 生汇报,师生回顾: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2.4:1.6=60: 40 汇报0.5:0.25和0.4:0.2 51:21和5:2 43:85和85:4 3 师引导需要说明:从概念入手,两个比的比值要相等才能说明两个比成比例。 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除了看比值,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今天带着 这个问题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 导学启思 1. 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自学书本34页,说说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举一个例子。 学生思考30秒,小组内说一说,同时一个学生上来板书: 2.4:1.6 = 60:40 内项 外项

生汇报:组成比例的四个数,都叫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小组讨论。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那小组讨论:①比例中两个内项之积和两个 外项之积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个例子说明是不是所有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吗?②如果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与分母交叉相乘之后,你又发现了什么?③你能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吗? (2)汇报与验证。 生汇报,师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两个外项的积是2.4 ×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我发现两个外 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 生自己举个例子。 生说:2.41.6 = 里,2.4 ×40=1.6×60我发现等号两边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得到的积相等。这里,2.4和40就是外项,1.6和60就是内项,也满足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 所以我们认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 基本性质。 师提问:a.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 ,那么,比例的基本 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 或bc=ad ) b.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比例中两个比 的后项都不能为0。) c.6:3和12:6是否是一个比例呢?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下? (3)师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 两个内项之积,如果写成分数形式,我们发现等号两边的分子与分母交叉相乘,所得的乘积相等。 三、反馈矫正 1.新知检测 师:请你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说说 你的理由。

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练习题(后附答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练习题(后附答案) (1)如果A :7=9:B ,那么AB=( ) (2) 已知A÷10.5=7÷B (A 与B 都不为0),则A 与B 的积是( )。 (3)如果5X=4Y=3Z ,那么X :Y :Z=( ) (4)如果4A=5B ,那么 A:B=( )。 (5)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6/7(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乙两数的比是( )。 (6)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 (7)已知三个数12、16、9,如果再添上一个数,使之能与已知三个数组成比例式,这个数应该是多少? (8)X :Y=3:4,Y :Z=6:5,X :Y :Z=( ) (9)从24的约数中选出四个约数,组成两个比例式是( )。 (10)根据6a=7b ,那么a:b=( ) (11)根据8×9=3×24,写出比例( )。 (1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3/4,写出这个比例( ) (13)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或( )。 (14)用18的因数组成比值是3 2 的比例( )。 (1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内项是2.25,则另一个内项是( )。 (16)运一堆货物,甲用7小时运完,乙用5.5小时运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工作效率的比是( ) (17)X 的7/8与Y 的3/4相等,X 与Y 的比是( ) (18)如果x/8=Y/13 ,那么X :Y=( ) (19)甲数除乙数的商是1.8,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2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比例的外项是0.08和0.6,写出这个比例 ( )。 解比例 x:10=41:31 0.4:x=1.2:2 4.212=x 3 21:51=41:x 0.8:4=x:8 43 :x=3:12 1.25:0.25=x:1.6 92=x 8 x 36=354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全册含答案

1.1分数乘整数 一、填一填。 1.74+74+74=( )×( ) 2. 107 ×2=( )+( ) 3.9 4 ×5表示( )。 4.8个11 1的和是( );求6个92 的和,列式是( )。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 2 米,它的周长是( )米。 二、计算。 113×2= 169×5= 4×157 = 93×5= 7×10 7= 三、 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小时滴水 10 1 桶,5小时滴水多少桶?10小时呢?24小时呢? 四、 教室的门高2米,小明的身高大约是门高的4 3 ,小明的身高是多少米? 五、爸爸和红红都感冒了,妈妈要给他们买3天的药。 1.红红和爸爸一天分别要吃多少袋? 2.妈妈需要买多少袋药?

答案: 一、1. 3 2. 3. 5个相加 4. 6× 5. 二、 三、×5=(桶)×10=1(桶)×24=(桶) 四、2×=(米) 五、1. ×3=1(袋)×3=(袋) 2. 1×3+=7(袋)

1.2分数乘分数 一、计算。 3 241?= 31×61= 4 131?= 3152?= 14 5 87?= 9 8 43?= 7 9 21?= 7 6 83?= 6 7 92?= 5 6245?= 二、列式计算。 1.71的51 是多少? 2. 43的6 5 是多少? 3.156 千克的3 1是多少千克? 4. 87 米的21 4是多少米? 三、校园面积的5 3是空地,空地的32 准备铺草坪,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四、五(1)班和五(2)班同学在学校操场上打扫卫生,每班负责打扫操场的一半。五(1) 班完成了本班任务的53,五(2)班完成了本班任务的5 4 。两个班分别打扫了操场的几分之几?

沪教版数学(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课时练:3.2比的基本性质(2)

3.2(2)比的基本性质 姓名 一、填空题 k a ∶ . 3. 把连比化为最简整数比: 2∶4∶8= ; 18∶27∶45= ; 21∶31∶61= ; 811∶411∶211= ; 0.3∶0.15∶0.45= ; 1.6∶2.4∶4= . ★4. 化简比:8R π∶R π6∶R π24= . 5. 化简比:120分∶1.2小时∶1小时20分钟= . ★6. 比的前项是2,比的后项是5,如果比的前项增加4,要使原比值不变,那么比的后项应增加 . 7. 把3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水中,露出水面部分是113 米,那么入水部分和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之比是 . 8. 超市销售一种什锦饼干,其中含4千克的巧克力饼干,6千克的牛奶饼干和8千克的草莓饼干,则巧克力饼干、牛奶饼干、草莓饼干的重量之比为 . 二、选择题 9.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3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6天完成,那么 甲、 乙、丙三队的工作效率比是………………………………( ) (A )3∶5∶6 (B )1∶5∶2 (C )10∶6∶5 (D )31 ∶51∶6 1 10.若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2∶3∶1,则其中最大的角为 ……( )

(A )?60 (B )?90 (C )?120 (D )?150 11. 25∶0.6化为最简整数比是( ) A. 2∶3 B. 8∶5 C. 10∶1 D. 5∶8 12. 如果m ∶n = 0.5∶1.5,n ∶k = 1.3∶3.9,那么m ∶n ∶k 为( ) A. 9∶3∶1 B. 1∶3∶9 C. 1∶1∶3 D. 3∶1∶1 三、利用已知条件,求a ∶b ∶c 13. a ∶b =2∶3,b ∶c =6∶5; 14. a ∶b =2∶3,b ∶c =4∶3 15.a ∶b =5∶8,a ∶c =10∶13 16.a ∶b =21∶31,a ∶c =21∶4 1 17.a ∶b =1.5∶1, b ∶c=32∶65 18.3 1:41:,31:21:==b c b a 四 简答题 19. 用84厘米长的铜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老师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突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她关注数学的本质,凸显“数学味”,较好的体现了自主体验教学新理念。通过听武老师的课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值得我学习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武老师的微笑。在这节课中,武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属她迷人的微笑了。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之一吧。因为老师的微笑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给学生以自信,使课堂自始至终都处于和谐的气氛当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向武老师学习,面带微笑的走进课堂,面带微笑的帮孩子们解决难题,争取与微笑做朋友形影不离。 值得我学习的第二个地方,就是武老师简洁有力的语言。武老师的课堂用语简洁有力,不罗嗦,该强调的强调,重点突出,一语中的。一比较我的课堂语言,显得随意、不规范,苍白无力。在课堂上,我总是怕学生不会讲得很多,但是学生根本就抓不到重点,对知识的记忆很模糊。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上,我还要多多的下功夫。比如,在提问的时候该怎样正确引导?在对学生的回答,怎样去做评价?…… 值得我学习的第三个地方是透彻分析,层层深入。在解读教材上,武老师分析得很透彻,她不仅对例题做分析,还把课后的练习都解读了。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懂的题型,在课前老师做了处理。所以这节课武老师上得很是精彩。每次的备课,虽然我也有备例题,备练习题,但是都没有这样来分析,学生学习时候有没有吃力的地方,需不需要进行调整或者处理。所以,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就出现很多问题,学生不会把知识拿来运用,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因此,在解读教材上,还要下一点功夫,反复的斟酌,处理好知识间的衔接。 除了上面提到的,武老师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武老师的扎实的基本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同时从低段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同时也是要求我们老师的语言要更加的斟酌。结合新的教学要求来设计自己的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快乐中接受知识,运用知识。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四川美丰射洪实验学校杨军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概念(意义)。 2.认识比例的四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应用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4.搞懂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应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复习引入 1.什么叫比?(抽生回答)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分数) 再读一读. *它表示几个数的关系?什么关系?由几部分构成?(前项,后项) (等号后面是比值,不是比的构成形式). *你能求出比值吗? 2.( )÷6 = 3/2= ( ):( 4 ) = ( 12 ): ( ) 二.探究比例的意义 (一)学习例1. 1.观察32页的图与数据 2.问题:每幅图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算一算.说一说.

3.任选两组比,可由比值相等建立等式60:40=15:10 4.揭题: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划出概念,齐读两遍.( 师板书概念) 大家注意啊,几个比? 什么相等? 怎么等? (指导学生学会停顿, 圈注重点词语, 强调相等二字表示用等号连接,比例是个等式) .再读两次. 6.像这种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就组成了比例,它表示 的是两个比相等的关系.这就是比例的意义. 7.由于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想一想比例的写法也可以写成分数 形式吗? *你能将这个式子改写成分数形式吗?再读一读. (二)完成做一做 1.学生独立写出来 2.抽生说第一个能组成比例吗? 请你写在黑板上. 你是怎么发现的?(求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我们一起检验一下吧. *依次汇报,检验 3.提问:像8:2=4成比例吗?为什么?(构成方式:两个比) 光是两个比就可以么? 还有呢?像(2)题怎么组不成比例?( 必须是比值相等) 4.小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 个比相等,有四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4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关键】引导观察比例中内项和外项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比例的故事:这天,数学城里正在进行精彩表演。先上台的是“比”家两兄弟。4:3 和 12:9,他们在台上打了好长时间,不分上下。最后,大家看到等号陪着这两个比上来了,4:3=12:9。此时广播里传来了解说员的声音:“刚才表演的是比变比例”。 一、旧知铺垫导入。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6∶10 和9∶15 4.5∶1.5 和10∶6 80 和200 2 5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说:你们是根据什么作出判断的?(比例的意义) 它们的比值相同又说明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 下面我们师生合作写比例。师板书写一个比2.4:1.6 ,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补充另一部分,并说出前项和后项。(指名反馈。)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比由两个数组成,即前项和后项,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比例后,比例就是由四个数组成了。你知道这四个数的新名字吗?(指名回答,并让这名学生教大家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你能发现什么? (2)如果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把刚才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试试看。 【设计意图】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让孩子们自学,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 三、反馈。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然后指名回答。 2、重点学习分数形式的比例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 3、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1 : 1 = 6 : 4 80 = 200 (板书第一、三题的外项和内项) 2 3 2 5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学习组成一个比例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因为有的孩子会由于粗心、随意而找错外项和内项,所以这一部分花的时间要较多些。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师:既然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说明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存在着某种关系,你想知道它们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吗,那就动手去发现吧。 (2)学生探究验证,就用刚才写出的比例,研究两个外项与两内项的关系。教师指导。 (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比的知识了解甚多,在这一环节,不是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随机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归纳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五、巩固练习 1、试一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第1课时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 内容:P32~3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指导:1、通过联系旧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意义和性质,并通过运用巩固。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判断比例成立的一般方法,并通过相应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3、通过实例拓展学生思维,灵活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15:10 65:3 1 9: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15:10的比值和9: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15:10=9: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 教学比例的意义。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上第32页的四副图。 (1).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副图,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第一副图的内容是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第二幅图的内容是校园升国旗的仪式;第三幅图的内容是教室场景;第四幅图的内容是台式国旗。) (2).请同学们找一找四副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都有国旗) (3).请同学们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 (:或6 .14.2; 60:40或4060; 15:10或1015; ) 2.动手计算、探究比例的意义。 师:接下来我们选取其中两个比: :和60:40,请你求出它们的比值。 生::=23 60:40=2 3 师: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等于号。 师: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等式::=60:40,也可以写成 :。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多媒体课件显示)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所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 3.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0.5 :0.2 和5:2 1/2:1/3和6 : 4 0.2: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4:1.6 = 60:40 内项:1.6 6o 外项:2.4 40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 如:2.4 :1.6 = 60:40 外内内外 项项项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师作适当的补充)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0.6 :0.5=1.2: 1 两个外项的积是0.61 =0.6

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2.4/1.6 = 60/40 2.440=1.660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5)学生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填一填。 (1)1/2:1/5 =1/4:1/10 (2)0.8:1.2=4:6 (3)45=210 4:()=():() 4、做一做。 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5、课堂小结 (1)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引导学生总结说出两种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到此,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比值是否相等; 2.内项之积是否等于内项之积。)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⑴3:5 和18:30 ⑵0.4:0.2 和 1.8:0.9 ⑶5/8:1/4 和7.5:3 ⑷2:8 和9:27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认识比例的意义 (一)认识意义 1、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师问:口算完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 2、师: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 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

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求比值,发现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5、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 (二)练习 1、出示例1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⑴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⑵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