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王培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法,以科举史上的防范作弊问题为研究对象,客观描述了隋唐以降历代制定的主要防范作弊的措施。以此为基础,对作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八股文是防范作弊的的产物;其二,缺少针对作弊原因的防范措施,使得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提出针对作弊的社会及个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是杜绝作弊现象的一种有效策略。关键词:科举制度;八股文;防范作弊;作弊原因:启示

1905年,在中国盛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而在这1300年中,作弊手段和防范措施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有些手段和措施甚至沿用至今。回顾历史,总能给人带来一些裨益和启示。

一、历代科举中主要的防范作弊的措施

考试和作弊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从有科举考试的那一天开始,作弊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它,直到科举制度走向灭亡。“一部科举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就是少数人挖空心思实施作弊与制度设计者绞尽脑汁防止作弊互相较量的历史。而历代发生的科场案,则是两者角力之后的总爆发。”【l在漫长的1300年科举考试中,制

度设计者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不断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范作弊。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手段仍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综观科举发展史,常见的作弊手段及其防范措施有:

(一)防范贿买的措施

贿买是指通过贿赂主考官或其他有关人员以获取好成绩的作弊手段,这里的贿赂不仅仅是钱权交易,还有权力与权力的交易。为了防范贿买,历史上曾推出了“锁院”、“糊名”、“誊录”、“回避”等措施。

1.锁院

锁院是指考官在考试完全结束前,必须一直住在贡院,与外界杜绝往来的制度。宋太宗淳化元年,为了表示公平取士,主考官进入贡院后,便不与外界沟通,此后成为定制,被称为“锁院”,锁院制度减小了考前漏题与考后说情的可能性,在后世的科举考

试中一直沿用下来。

2.糊名

《隋唐嘉话》中记载:“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判之气。”这就是糊名制度的由来。就是把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等个人信息用纸和浆糊隐没起来,使阅卷官不知道试卷作者,以防徇私。糊名制度是武则天时期开始实施的,但还未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宋太宗淳化三年,才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全面推广实行。到宋真宗咸平初年,规定所有的试卷,要经过糊名之后,再进行批阅。后来又逐渐推行到州试和其他考试中。糊名制度对预防贿买作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正选拔文官起效颇丰。

3.誊录

誊录是指考试结束后,将考生的试卷交由专职誊录的书吏抄成副本,再将副本送与阅卷官批阅的制度。誊录制度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开始实行。此外,为了防止考生与誊录官互相勾结,改写试卷,严禁誊录官携带笔墨入场。誊录制度和糊名制度一起,使阅卷官无法通过阅卷识别考生,只能凭借考生的答卷情况来选拔人才。这种方法进一步减小了科举作弊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考试的公正性。

4.回避

考官的亲戚朋友如果想要参加考试,需要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被称为“别头试”。到了

明清时代,参与考务人员的亲戚一律不得参加该年考试,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对官员革职查办,对考生取消成绩。

(二)防范夹带的措施

夹带是指将经书或将写有经书内容的随身物品带入考场进行作弊。科举考试主要是靠搜检制度来防止夹带作弊的。唐代的科举考试时设有兵卫,以防夹带作弊。宋代时搜检开始有了人性化的发展,以“更衣沐浴”、统一着装入场考试取代“解发、袒衣、索及耳鼻”的方法。到了明清时,除了在进场要仔细搜查外,还要求考生不得带纸张和有文字的物品入场,并且对考生带人考场的各式物品的规格做了明确的限定,如用料、长度、厚度、款式等都需符合标准方可带入考场。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考试资格外,还要带枷示众。和贿买相比,夹带相对容易防范,所造成的危害也没有贿买严重。

(三)防范代考的措施

受雇替考的人,叫做枪手。代考现象,在科举考试中,特别是在考取秀才的童试中常常出现,甚至出现了一批专门代人考试的枪手。防范代考,主要通过点名识认和实行准考证制度来防范的。代考也叫枪替,就是指顶替雇主参加考试。

1.识认

唐朝为了防止代考,要求考生提供有详细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份。由于古代没有相片、指纹识别等技术,故设有识认官,专门识认考生,以防冒名顶替入场。每次考试时,通过识认官对考生进行识认之后方可进场考试。

2.-准考证”制度

考生在赴考时,需投递“识认官印结”,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例如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名为“院试卷结票”,考生赴考前需要亲自去领取“院试卷结票”,如果在赴考时没带“院试卷结票”,不准参加考试。准考证上要写有考生及其曾祖、祖父、父亲、老师及邻居的名字,还需要两位保人画押,以备在领取考卷时查验考生真实身份。一旦被查出替考,将祸及全家,殃及邻里。

3.“互保连坐”制度

所谓“互保连坐”制度是指,将同一地区的考生,十人分为一保。在一保中只要—个人出现了代考行为,其余九人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终身不得参加考试。此制始于宋朝,是为了防范冒名代考而制定的。此制虽然不近人情,但使得想作弊者不敢轻举妄动,其他考生也能主动起到监督和防范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代考行为。由上文花样百出的作弊和防范手段我们可以看出,每当一种新的作弊手段产生,制度设计者就不得不推出新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考试的公平。但随着作弊手段与防范措施的此消彼长,科举制度的防弊措施也走向了极端。

二√\股文是防范作弊的产物

(一)八股文是科举防范作弊走向极端的产物随着锁院、糊名、誊录等规定日趋完善,作弊者也在寻求更加安全和有效的作弊方式。一些人开始通过在卷面上表达的个人观点或相关的事件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进行作弊,这也叫“通关节”,它属于贿买的一种。通关节是指考生与考官串通作弊,考前约好在试卷内某处用某字眼或某词句作为暗号。考生入场后凭事先约定的,在相应位置做好暗号。考官在批卷时,就会把卷子中有暗号的考生予以录取,绝不会遗漏。“通关节”的作弊方式最早出现在宋朝,是科举考试诸多作弊手段中隐蔽性最强、最难以防范的一种作弊手段。

历史上最有名的暗通关节的例子就要数“丕休哉”了。“北宋有个叫杨亿的翰林学士,声名很高,在省试开考前夕,他特地招待来京应试的同乡举子。举子们求他赐教,他勃然变色i=I 中边说‘丕休哉’,便甩袖而去。‘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在场的同乡举子们,死脑筋的以为碰了钉子,聪明点的则听出话中有话。果然,数日后杨亿出任知贡

举,几位卷子中用了‘丕休哉’的都被录取了。”田由此可见,“通关节”是一种很难杜绝的作弊方式。由于此法花样繁多,不易察觉,是以往的防范措施根本无法阻止的,特别是在锁院、弥封和誊录等防范措施日趋完善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了通关节。到了明朝,此法已经被频繁的使用于科举考试之中,严重的影响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明朝的统治者

深知科举舞弊对于统治的危害,所以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想出了限制考生答题格式和答题内容的考试文体,即八股文。于是在洪武三年,八股文带着防范作弊的积极意义走上了历史舞台。八股文又称制义,亦称八比文或时文,是从宋代经义发展而来的,洪武三年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至明宪宗成化年间才最后定型。《明史·选举志》中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在考试形式上八股文要求: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就是用两句说破题目要义,并且只能用两句话,否则不予录取。承题就是将破题中的核心意思承接下来加以阐发。起讲为议论的开始,从这里开始,行文要用圣贤的口气,所以一般用“且夫”、“若日”、“尝思”等字开头。人手为起讲后人手之处。之后,便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这四段才是文章的核心,这是全篇的中心内容。这四个段落之间虽还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则是一致的。即每段中所含互相对应的两小股,从字数、声调到对仗,以及语气词、助词的安排,都必须形成对偶,类似一串散体长联。在这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总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在每个部分和语句之间,常用“今夫”、“然而”、“而已矣”等虚词连接,逐段结束。在考试内容上:八股文的命题,局限在《四书》、《五经》中,而答题议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仿摹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并且不许在考卷中提及表明自己身份和涉及本朝事情的内容。这就使考生无法事先与考官约定好做记号的位置和词句。乾隆四十七年开始令考官在考试前预先拟定破题、承题、开讲等各段起首虚字,考生必须在考试中使用相同的虚字:进一步减少了作弊的可能。除此之外,八股文对字数、避讳、辞例、卷面都有很苛刻的要求,以防止有人趁机作弊。从上可知,八股文的形式和内容都是针对当时的作弊方式而制定的,它是科举防范作弊走向极端的产物。八股文的出现,使得通关节的作弊方式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得以保证,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二)“八股文"防范作弊的负面效应

科举制度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防止作弊、维护公平,而是为了选拔符合统治者要求的官员,来治理国家,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科举制度由“选才”走向了“防范作弊”,这是科举考试自我责任迷失的表现。这种迷失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其一,对科举制度自身造成了伤害。由于防范作弊过度,科举制度变得本末倒置,统治阶级的选才变成了费尽心机的防范作弊。通过八股文选才,选出的“人才”,实际上是一群没有思想,不会思考的读书机器,也被外国人称为“无知的知识分子”。由于八股文对考试内容的过度限制,考试内容越来越脱离现实,失去了考试原本的作用.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最终在满清王朝内忧外患的环境下,被迫废黜。其二,对参加考试的士子们造成了身心的伤害。实施八股取士制度以后,考生像囚徒一样时时刻刻受到考场工作人员苛刻的监督。《浙江乡闹诗》将考生“过堂”、搜检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闹屋磨人不自由,英雄便向殷中求。一名科举三分幸,九日场期万种愁。负凳提篮浑似丐,过堂唱号直如囚。袜穿帽破全身旧,襟解怀开遍体搜。”聊科场生活的艰辛和遭受的非人待遇,使广大的读书人狼狈不堪。繁琐的八股取士的法规,不仅对知识分子的身体进行摧残,其僵化的考试内容,更是对士子思想和心理的一种禁锢。八股文造就了大批孤陋寡闻的腐儒,这些人往往“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膛目,不知何语”嗍。

三、科举考试中的作弊原因分析

纵观科举时代的种种防范作弊的措施,不得不让人称奇。虽然作弊手段灵活多变、层出不穷,但防范作弊的措施亦毫不逊色,有些措施至今仍然沿用。那为何作弊现象始终无法杜绝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科举考试中缺少针对作弊原因的防范作弊的措施所导致的结果。作弊的手段只不过为作弊者提供了作弊的条件,社会及个人原因的综合作用,才是导致其作弊的真正原因。而制度制定者过多的关注考生的作弊形式,总是试图找出一种更加合理和严密

的防范作弊的措施加以防范,其结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只有针对作弊的社会及个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才能真正的杜绝作弊现象。那么导致考生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而屡屡作弊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原因

1.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

因为科举考试其实是文官选拔,是在为统治者选择协助治理国家的人才。一旦科举考试成功,便如同鲤鱼跳龙门一样,摇身变为统治阶级了。但当考生成为统治阶级之后,并没有相应的对考生能力的检验和复查的制度。那么即使你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只要你能在这一次考试中成功,便可以安心的做官享乐,不必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无能而失去作弊得来的地位。这种一劳永逸的制度也是导致一些人作弊的诱因。

2.官本位社会

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只要考上状元、榜眼、探花,哪怕只是中举,也可以飞黄腾达,从贫民变成“贵族”。而且在当时的那样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只有中举做官才是唯一的正途。所以无数的考生为了这个荣份荣耀,穷其一生只为这一件事。而“所有的那些东方的莘莘学子们孜孜砣砣,皓首穷经追求学问的明确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他们视做官为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四当—个人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发现自己的毕生追求是那么遥不可及,无法达到的时候,特别是面对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巨大诱惑时,选择作弊也就不足为奇了。.3.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在中国,当家中有男孩子出生的时候,几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这个强烈的愿望从孩子一落地就开始在父亲的心中燃起,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最穷的人可以和最富的人一样尽情地沉醉在这一希望之中”161,而这个希望同时也种在了他们的孩子的心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几乎深埋在科举时代的每—个人的脑海之中,无论他是考生、农民还是商人。教育成为通向荣誉的最正当的途径。一旦金榜题名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如果一个人屡试不第的话,同样会被周围的人甚至家人看不起,失去地位和尊严。当屡试不第的时候,希望就变成了压力和负担,致使一些人选择了通过作弊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得到解脱。

(二)个人原因

1.公平心理

社会公平理论指出,人们总是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另外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同的人相比较。如果比值相等,双方就有公平感。反之,就有不公平感,就会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求更多的报酬。在科举考试中,当一些人看到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反而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或是知道某些人通过舞弊取得比自己更好的成绩,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公平,于是也加入到了舞弊的行列中。

2.侥幸心理

当得知其他考生舞弊成功或自己舞弊顺利过关未受到应有的处罚后,于是侥幸心理泛化,舞弊意识得到强化,他们更是认为舞弊就是“谁做谁沾光,不做白不做”、“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也是一种普遍的舞弊心理。

四、对治理当代考试作弊的启示

科举考试已被废除百年有余,然而它在防范作弊的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当代的教育改革仍有所启示。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全国的大小考试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的情况下,对科举作弊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寻求减少作弊现象发生的方法,会对当代考试改革和遏制作弊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考试形式方面的改革

考试形式的制定应该是更好的为考试目的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应该在保证考试目的的前提下,做到考试的公平,使考试能够真正全面的考察考生的素质,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具体策略如下:首先,拓宽考试形式。根据考试目的、内容,可将闭卷考试拓展为开卷考试、口试、讨论式考试、实际操作性考试、表演、调查、情景模拟、生产作业等方式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其次,增加考试次数。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稳定发挥时的水平,而一次性考试往往带有偶然性,并不一定能够反应真实情况,因此可以考虑增加考试次数。

(二)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

简单的改革答题形式恐怕很难发挥考试指导教育、选拔人才的作用。所以考试内容应该做一些调整。首先,考试命题必须与学校教学内容相一致;其次,注重所考知识的交叉性和渗透性;第三,考试内容要有足够的针对性。

(三)加强诚信教育

1.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努力营造鄙视作弊、崇尚真才实学的社会风气。2.力争将每一次考试都办得公平、公开、公正,树立认真学习考生及其亲属的信心,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对公平、公正的信心。3.建立诚信档案,即它仿效信用卡的运行模式,将考生考试的违规行为记录在案,达到一定程度,取消其相应考生的资格;相反,如果信用良好,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可优先申请助学金、奖学金等)并使其成为档案的一部分,相伴终生。与升学、找工作、入党等相关联,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部分。

(四)减轻考生压力

社会应该提倡价值多元化,学校应该因材施教。家庭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而社会舆论对待不同的职业和出身应该一视同仁,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使那些不适合或不喜欢继续上高中和大学接受普通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进行学习或工作。而且也使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不必为无法考上名牌学校而患得患失,也不会因为无法面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而作弊。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96.

【2】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86.

【3】刘海峰、李冰.学优则士—教育与科举【M】.沈阳出版

社。2004.91

【4】白居易.白居易集[M】.中华书局出版,1979.961.

【5】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q.光明日报出版社,中文1

版.1998.168.

【6】张鸣,吴静妍编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外国人眼中

的中国文化【M】.I版.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161.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影响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隋唐以前学校毕业的士人可以做官,隋唐以后学校毕业的士人必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取得受吏部考试的资格,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授官。这就是说,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第二,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科举考什么,学校教育也跟着注重什么,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在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制度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一,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和权势的最好门路。因此,读书的目的就是为“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富贵荣华,锦衣玉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第三,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科举考试制度对日本、朝鲜和越南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公元788年,朝鲜开始仿唐制实行以儒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直到公元1893年才废除。越南以儒学为准实现科举考试是从公元1075年开始的,直到1915年~1919年间才正式废除。日本在公元676年设立大学寮;大学寮分经、音、书、算四科。入学的资格及手续、科目考试的内容及方法,都与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类似。18世纪末到19世纪,在欧洲各国逐步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是吸取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合理因素。1791年,法国首先试行文官考核制度;180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实行文官考核制;1855年,英国开始推行文官考核制。当时,在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土壤里,生长出一大批无所事事的官僚。任人唯亲的宗法原则越来越不适应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机构的需要,这就是中国科举制度在欧洲引起重视的原因。有位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美国学者卜德认为,在西方推行“文官”体制是在精神文明领域里,中国对西方最宝贵的贡献之一。孙中山先生在所著《五权宪法》中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邹一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关键词: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07-03-23 作者简介: 邹一南(1986-),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生。E-mai:l zouyinanscu@ 163. com。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 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 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 培养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及其作用,认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 和负面影响相互交织,有利有弊,应当历史地、具体 地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 一、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繁荣,封建社会开 始进入鼎盛阶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随着自身 经济力量的壮大,中小地主开始要求政治上的权 利。统治者对官僚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三省六 部制,使官僚机构更加完备,分工也更加细密,从而 需要补充大量官吏。为迎合中小地主和统治者双 方的需要,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作为中国 传统社会治理庞大国家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2〕, 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 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科举考试选官制比世卿世禄制及其他选官取士 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更先进,更公平,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它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 过读书入仕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 争的机会、条件和平台。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世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 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试用,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 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如《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聘用属吏。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是孝顺父母、廉是办事廉正。察举实行之初,选拔人才颇有成效,但沿用既久,弊病日生。东汉后期,察举为世族大家所掌握,弄虚作假,浮 夸勾连,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300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以“五经”或“四书”文句为题,阐释义理。“五经”题须依据宋元人的注疏,“四书”题则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 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如《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 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不再黜落。实际上皇帝常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据统计,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如《祭妹文》:“逾三年,予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清朝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对于科举制度的功过是非,后人评价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先生说:“(科举考试)虽然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明。”他这番话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先生肯定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但同样也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对于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我觉得是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

历史知识问答题及答案汇总-共31页

1、春秋时代,以★★★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A:春秋五霸 B:反战性质的弭兵运动 C:铁器、牛耕 答:C:铁器、牛耕 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地位没有受到严重冲击过,在五四之后,虽然很多人很多次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似乎效果也不怎么理想。关于孔子的生平,最可信的当然是《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的思想,最能直接体现的恐怕也便是《论语》。我们讨论传统文化,从孔子和《论语》开始是比较恰当的,虽然我个人认为《周易》是比较早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们的思想传统。 A:在《论语》编辑成册以前 B:在五四之前 C:在文革期间 答:B:在五四之前 3、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A:周游列国 B:从事教育 C:在地方参政 答:B:从事教育 4、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子贡、颜渊等。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普及。 A:学在官府 B:因材施教 C:苏湖教法 答:A:学在官府

5、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他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断代历史。从文学价值上讲,它不及《史记》,但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传》、《苏武传》等。一般来说班固不象司马迁那样于行文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而只是单纯地评述事实与人物的言行,但也能明确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张禹传》,只通过张禹自己的言行和生活表现他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苏武传》是可与《史记》名篇媲美的一篇,它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描写,突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语言严密工整,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词藻,尚典雅。这与《史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汉书》 B:《外戚传》 C:《朱买臣传》 答:A:《汉书》 6、多年以来,中国重要的史书★★★告诉人们,东汉时期蔡伦开始造纸。由于★★★作者对这一事件的记录非常明确,而且★★★在当时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所以在没有其它历史文献为证的情况下,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目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似乎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A:《史记》 B:《后汉书》 C:《通典》 答:B:《后汉书》 7、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而★★★是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三藩之乱” C:“藩镇割据” 答:A:“安史之乱” 8、杨贵妃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学号:09070624 姓名:宗祎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翻阅历史的浩卷,中国的科举制度最早创始于隋朝,于唐代被确立制度更加完善,在宋朝臻于完备,而明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清代在沿袭明代的各种程式有所发展外,同时也是科举制度的终结,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益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有益于文化的编制和普及,更因为其有利于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和巩固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但科举制度自身的弊端使其日益成为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进步的滞碍。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带有革命性质的变革,但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兴办学堂。一纸诏书,宣告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这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仅是一场教育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变革,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 科举制度与当今的高考有着不同之处,也有相同的地方。 不同之处,科举是一种选官制度,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了。而现在的高考,只是能否进大学学习的一种资格考试。 两者相同之处,都是通过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可以说成绩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高考制度,与古代科举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举制度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科举制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从汉朝开始,出现了州县官举荐人材和朝廷直接征聘有名人氏当官的制度。在魏晋时,还在各州设立了专门评估本地人材的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来评估人才,使得一部分下层人氏(寒士)能够进入官员队伍。这种举荐与评估,尽管也有出于公心的,但更多的是为了个人或家族的私利,而且,主要集中在豪门贵族中,重家世,轻才德,还出现了不少沽名钓誉和弄虚作假的情况。隋唐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和专治制度的加强,官僚制度日趋完全,需要补充大量的官员,于是出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科举制度,这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种教育,一种是全民教育,一种是应试教育。其中,应试教育从过去一直延续现在,而且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中尤 其突出,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定式教育模式。这似乎与中国从古代 就开始实施的科举选拔制度有着很大的关联。 一、科举制度在古代的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选拔制度能使贫苦家庭的子弟通 过读书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 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是国家在管理上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为广大平凡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而且一个人中 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能够从精神上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形成了良好的求学氛围,这对提高整个民族的 文化素质,加快国家的发展步伐有着莫大的帮助。 二、科举留给当代教育的弊端 科举选拔制度只适合于当时对国家实施直接管理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低的社会,而并不代表该制度的有利之处在当今社会也同 样适合。可是,当代的教育界充分肯定了科举制度在今天的教育选 拔中的作用,例如以类似于科举制度的方案实行高考制度,而文化 界则纷纷痛斥科举与高考的弊端。 无可非议,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继承古代的文化,但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发展与继承相结合, 而不是脱离实际地进行生搬硬套。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丁 学良先生指出:“科举教育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什么都要找到先圣 的依据,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看本本”。无论是你的思考还是学 习的过程和考试方法,你在整个学习期间的表现、总的评价,它都 要靠老本本来裁决。这导致了文明的萎缩、衰落。”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 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所谓科举制度, 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 任官的制度。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既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 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举制这艘航船, 从隋代起锚扬帆, 历经唐代、 宋代、元代, 进入明清, 经过几百年平稳航行之后, 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变得老化失灵。 行驶至清末, , 它已是破败不堪。直至清廷将它取消,至此,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对延续了1300 年的科举制度, 由于历史风云的遮蔽, 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 但是科举制度还是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1. 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 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它比其他制度更先进, 更公平, 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 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的垄断, 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从而扩大了统治 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可以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 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选拔制度。

2020年历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20 年历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 丈。有天 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 的”水利工程是( ) A.芍陂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 【答案】:C 2.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论坛,其永久会址位于我国的南海之滨小城博鳌。我国的疆域南至南海之滨最早可以追溯到(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A 3.2008 年 5 月25 日载有上万件瓷器,制造时代跨越宋. 元.

明三个朝代的千古沉船“南海二号” “浮”出水面。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又一个有力证据。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宋朝 【答案】:A 4.“他这一去就耗费了半生的光阴,而且有许多年是在异国的牢笼里度过的。但他回国时,带回了一大堆传奇故事和一些写满奇怪文字的书稿,以及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货物,比如葡萄种子。” ——引自梅夫? 肯尼迪《考古的历史》材料中的“他”是指( ) A.班超 B.甘英 C.张骞 D.鉴真 【答案】:C 5.班超出使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 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后汉书》中的这段文字记载的“大海”是指( )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波斯湾 【答案】:D 6.武则天的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中的石榴裙是指古代妇女穿着的绣有石榴的裙子,取石榴多子的寓意。这种裙子在中原地区的出现不早于( ) A.三国两晋南北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答案】:B 7.古代中医治疗学基础《伤寒杂病论》作者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 【答案】:A 8.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使佛法开始在内地流传开来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和文化传承的影响得失浅析 自动化05班贾鑫20115050 每次想到中国有过那么辉煌的过去,有着那么灿烂的文明,何以在近代沦落到人人都来欺辱我们的境地?就会特别的辛酸。社会的发展核心在于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在于人的进步。人的进步其关键之一便是社会教育。更不必说在封建社会中,读书是左右一个人前途的决定性因素。说到此处就不能不说伴随着中国民族走过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这个曾今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顶峰又把中国拉到谷底的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换句话说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选拔人才的一种机制。学而优则仕。在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社会中,“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对“仕”趋之若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科举考试的考核标准就直接左右了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也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走向。那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影响 说到科举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影响,就不得不把它放到五千年历史长河这一大环境中。科举制的诞生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社会的心态也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科举制度确立之后,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统治阶层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科举也很好的整合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纷繁杂乱的社会中的各种思想,在官方层面上确定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得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为我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文明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保证。 尽管如此,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很多消极的思想观念也在国人的心中滋生,影响着日后国人整体的社会心态。忍耐与软弱。整部中国五千年历史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强大的时候不打人,衰弱的时候被人打”。如果说中国人处处忍让的软弱性格有很多因素造成的话,那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理的荼毒一定是重中之重。科举制度给了每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 1、法国作家雨果说1860年有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能拿的拿走,拿不走的烧坏、 砸坏,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B) 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美日同盟 2、电影《大独裁者》的主演是(B ) A克拉克.盖博B卓别林C格里高利.派克 3、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德先生是指(C) A白话文B科学C民主 4、十七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指的是(B) A英国B荷兰C西班牙 5、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的四维是(A) A礼义廉耻B智信勇仁C温良恭让 6、被誉为“小说的莎士比亚”是(C) A雨果B托尔斯泰C巴尔扎克 7、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现代荒诞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指的是(C) A一个人B一件东西C某种生活的名称或人类生存的本质 8、古代的水排是(A) A冶炼工具B灌溉工具C排水工具 9、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B) A洋务企业B民族企业C外资企业 10、画僧八大山人是(A) A明宗后裔B元宗室后裔C清宗室后裔 二、填空题 1宋代的二府三司是指__________(C二府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A二府是宣政院、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B二府是中书省、门下生,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C二府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A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A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B公民大会轮番而治 C民众法庭、五百人议事会 3、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________(B《十二铜表法》)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十二铜表法》C习惯法 4、辛亥革命后被推翻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______(C) A路易十六B查理一世C溥仪 5、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

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温海明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学而优则仕的一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发明对中国古代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影响,当今仍引发人们思考.无论古代和当今时代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众说纷纭,曾经一度遭到抨击,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出现过偏激现象[1],许多学者对科举制度做了研究,对科举制度的评价逐渐趋于多角度和客观,但大多学者是根据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进行阐述或评价的,对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叙述更多,或者单纯就某些方面展开[2],而系统性的评价科举制度的文献不很多见,因为研究科举制度不仅能深入了解我国古代考试制度而且能够古为今用,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研究,试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根据科举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系统性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1 科举制度发展过程简述 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五经博士并以儒术取仕,以察举为主,考廉科,明经科,但由于徇私现象不能避免,不能保证地方官吏所向上推荐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如“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 别居” ,不利于巩固统治,另外,察举是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贤士,使中央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这种制度所削弱,而且为了使被察举推荐上来的贤士能更好的适应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政府必须完善或者改变原有的察举制度,于是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中央开始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度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仕的基本依据.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固定的一项教育制度且最为兴盛,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后来逐渐衰落,尤其是在清朝时期由于封建统治制度弊病百出,使科举制度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而走向衰落,最终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2科举考试制度在古代的积极作用 2.1 科举对政治的影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 汉朝时期选仕采用察举制度,魏晋时期采用九 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科举制度顺应时代背景在隋朝产生.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选仕制度,使各阶层的人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能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就能走向仕途,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来说是很大的创新,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学而优则仕,而不是靠出身才能取仕,这 Vol.28No.9 Sep.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下) 2012年9月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温海明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摘要: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时期的重要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延续了1300多年,不但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仍不容小视.本文从多个角度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同时分析科举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得出结论:科举制度同任何制度或者事物一样,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影响,除此之外,科举考试制度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影响极其深远, 在教育及文化思想方面尤其凸显,所以应该对科举有个正确的评价,使其服务于现代社会.关键词:科举考试制度;评价;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213-03 213--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 (2011-09-29 19:14:08) 一、我国古代科举选官制度的兴衰 隋朝建立伊始,便将运行了700余年之久的察举制承继过来,建立了科举制度。经历了唐代的勃兴、宋代的改革、明代的极盛,科举到清末走向了衰亡。 (一)科举选官的兴起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但此时的进士科并没有被有意识地增加什么特别的含义,和秀才、明经等没有根本差别。真正的进士科的重要性是唐以后迅速发展并取代其他科目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 一是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二是武则天时,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三是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但总的说来,科技选官从录取的数量上来看在唐初的选官制度中还是很低的。统治者出于稳定政权的需要,必须任用一批贵族官僚和地主出身者。 (二)科举选官成熟:制定成式 经过唐代的奠基,科举制在宋代、元代进入改革和发展时期,明代制定成式后,科举尽显成熟的魅力,其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终至鼎盛。 宋代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且在武则天首创殿试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定制,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进士及第者称为“天子门生”。 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论明清科举制度

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文题目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影响 英文题目 The regul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开题报告内容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从隋唐创立至清末废止,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然而对于科场之上针对舞弊与反舞弊的斗争所形成的贡院规制的研究却很少。研究贡院的一系列规制意义重大,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是古代考试中最完善最成熟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典范,而定型在明清的贡院以及规制有着自己本身的一套严格的考试程序,指定的考试法规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从法律上也保证了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科举制度在贡院规制的引导之下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目前学术界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以及刘海峰的《贡院——千年科举的背影》中提到了贡院及其规制的形成,在冯海清的《河南贡院与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中讲述了贡院的终结。通过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一书了解到贡院通过对报考人员资格的审查、考场地点的设置、考试评卷的标准、录取任用等各个环节,逐渐建立起一系列的比较严密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来保证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大多数的文章只是在讲述贡院,而对贡院规制的研究除了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有所体现外,其他的仅体现在对待舞弊现象的防治手段上。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贡院与科举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的积极意义,这个部分又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分别是贡院规制促进科举向公平公正方向发展,促进了科举考试的法制化,确保了科举的严密化以及权威性。第三部分是是从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方面来分析的,作为衰落的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其死板僵化和对人性的扭曲也非常突出 三、研究步骤与进度 2011年 11月——搜集资料,确定选题 2011年11月—2012年2月:进行文章材料搜集并到当地文联进行访问 2011年11月——2012年3月初:撰写开题报告 2012年3月15日——4月20日: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2012年4月25日——5月20日:修改论文,完成论文二稿 2012年5月21日——5月28日:完成论文三稿,定稿 2012年6月2日——答辩

历史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世界兵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元代金属管形火炮的问世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什么朝代?是由什么人,传至欧洲?北宋阿拉伯人。 3.宋代的括著被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 4.北宋著名建筑师编写的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诫 5.南宋事立于的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实测星图。石刻天文星图 6.在思想方面,理学兴盛北宋的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 7.南宋著有程朱之称的是谁?朱熹 8.明朝建立的时间?1368 9.1399年燕王朱隶发动靖难役变之后迁都哪里? 10.宋四家都谁?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1.什么记录了120颗恒星的赤道坐标。甘石星经 12公元前xx年朝建立,到公元xx年东汉灭亡。B A220,222 B221,220 C220,221 D220,219 13.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 14.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xx国家。封建 15.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xx,xx农民起义的爆发。胜,吴广 16.公元前xx年,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D A201 B219 C203 D202 17.经过4年楚汉战争,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xx。西汉 18.xx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西汉 19.汉代统治者采取的xx政策,是社会经济得到了回复和发展。休养生息 20.通过匈奴战争和xx出使西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骞 21为了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派遣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和22明朝中后期,随着的发展,在江南一带大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品经济 23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非常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年明朝的统治者被推翻。自成、献忠 24康熙至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25康熙平定以为首的“三藩之乱”,又进行了雅克萨之战,对了击退了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吴三桂 26.至30 .BACBC 26.努尔哈赤建立了族的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女真 27. 于1636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皇太极 28.1644 年,清军击败自成军进,由迁都,建立对全国的统治。盛京 29. 1661 年,民族英雄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成功 30. 1689 年,中俄签订,正式规定两国边界。尼布楚条约 31.桥兵变的发起人是谁?匡胤 32.五代十国都包括北汉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后蜀南唐 33.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是哪几个朝代?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34.从907年到96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5.谁建立了明朝?朱元璋 36.楷书四大家都是称什么?欧颜柳 37.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项____措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1.科举制度为当时中国“文官制度”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度给社会普通平民提供了一个读书入仕、改变命运的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条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官宦子弟对于政权的统治,促进了国家重要命官的良性流动,为国家治理扩大了合法性基础。正因如此,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选拔制度,为国家治理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 2.科举制度带来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 “秦始皇嬴政青睐法家思想,长期的横征暴敛使得人民苦不堪言”,导致后来的各种起义造反,从而改朝换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科举制度考试以“儒家经典”为标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维系儒家思想和价值体系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当时的人们比较封建,且各司其职。读书人在当时被认为是十分有前途的,商人反而别人看不起,因此具有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社会长期稳定提供重要制度因素。 (二)科举制度对国家的消极影响 1.科举制度强化了封建专制独裁的风气 科举制度将读书、考试、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目的是为了培养选拔甘心俯首称称的官员,“牢笼英才”大抵也就如此了吧。根据李国钧所撰写的《历代教育制度考》一书来看,在宋代,几乎被录取的官员多是人浮于事、办事效率底下的封建官僚机构人员,他们的思想日益被固化,这对当时社会的整体风气不利。 2.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容易被质疑

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和受重视,形式上虽然做到了防止作弊、保持公平的现象,但是仍有拉关系、买官、需私舞弊的反面事例。 考生在答题时也会顶替、冒籍……有些王公子弟利用权力或者金钱 买通关系,私下调换考卷,让真正有才识的寒门子弟浪费光阴寒窗 苦读。由此可见,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可可谓一般。人们的心理还是 会有疑虑或者觉得不公平。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不利于国家 的长远稳定和安全,隐患颇多。 二、科举制度对学术发展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文化的传承的影响 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文本文化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大致概括为儒家文化的传延和唐诗元曲兴盛这两个方面来讲。具体而言,由科举制度做为媒介,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 文化独领风骚、而我国古典诗歌到科举盛行的唐代登上了发展的高峰。在科举制度的沿袭下,读书人饱读诗书,能文舞墨,才气自然 孕育而生。 (二)科举制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在百家齐放的学术年代里,人们潜心研究,不光有像“四大发明”这样的杰作,还有诸如织布、占卜和一些已经失传的民间技艺等民 间技艺的流传,这些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典价值,是和现代发达科技所不能比拟的。 (三)科举制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科举制度丰富了小说的题材内容,又使落第士子获取一种精神上的慰藉。通过艺术形象可以及大的抒发个人壮志难酬或壮志不得的 愤懑。《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作品正是以批判八股取士的 科举制度为中心,生动形象勾勒出了封建末世官场的糜烂景象。在 当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为人们的茶余饭后 生活提供了不少精神食粮。这些作品甚至流传至今。 (四)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一项文化遗产

明清科举制度之名词..

明清科举制度简介与相关名词解释 一、一般情况 我国的科举制度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隋唐以来,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或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凡正式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 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考(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考(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水池,称泮水,学校称泮宫)。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⑴乡试,⑵会试,⑶殿试。 (1)乡试 乡试是考取举人的考试。乡试一词是:乡里举士之意。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有主考官(又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乡试共举行三场,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考试的是秀才(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 但是在参加考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2)会试 会试,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春闱。会试的正副考官称为总裁,以大学及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官充任。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贴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会试共试三场,每场三日,参加考试的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公布进士之榜谓之“金榜”(甲榜)。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诗赋的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需经过候选,后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由特设的教习官(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内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