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学生姓名:王颖(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

班级:11信管2班学号:2011103080232

完成时间:2012年5月25日

目录

1.课题分析 (3)

2.检索策略 (3)

2.1 选择检索工具 (3)

2.2 选择检索词 (4)

2.3 拟定检索式 (4)

3.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4)

3.1 谷歌搜索引擎 (4)

3.2 超星电子图书 (5)

3.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6)

3.4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9)

3.5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11)

3.6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12)

4.检索效果评价 (13)

5.文献综述 (14)

1.课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关系到我国企业今后如何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我国企业信息化很快将出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行业的信息化乃至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决策者应未雨绸缪、把握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方向,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世界各国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增强,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企业发展的主要核心,随着计算机的进步、信息网络的更新,企业信息化发展已受到全球广泛的注视。截止2010年底,我国企业信息化步伐达到中等水平,并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虽与发达国家相比,其信息化不够高,但由于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竞争力不强、信息滞后等因素是目前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提高企业的效率,保障企业节节攀升、增加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本作业利用自己这学期所学的文献检索课的知识,检索了国内有关企业信息化发展方面的文献,经初步整理给出一篇肤浅的文献综述,有望罗老师给予指正。

2. 检索策略

2.1 选择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名称访问方式检索年代文献类型

谷歌搜索引擎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670525.html, 2008-2011 网页

超星电子图书202.115.54.22 2008-2011 图书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2.115.54.22 2008-2011 期刊论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670525.html, 2008-2011 期刊论文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202.115.54.22 2008-2011 期刊论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670525.html, 2005-2011 专利文献

2.2 选择检索词

从课题字面选从课题内涵选(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

企业公司(同义词)

信息化网络(上位词)

发展成长、进展(近义词)

趋势状态

计划、实践、过程(限定词)

2.3 拟定检索式

由于不同检索工具的字段不同,因此将检索式(亦称提问式)在“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的各个具体检索工具中给出。

3. 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3.1 谷歌搜索引擎

3.1.1 检索式

A.篇名=企业 and 信息化 and发展and 趋势

3.1.2 检索步骤与结果

打开谷歌高级搜索:在第一行检索框内输入检索式A,“and”用空格形式表示。限定在“简体中文”和“网页标题”内检索。得到7,220,000条检索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2条:

[1]

【篇名】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摘要】企业信息化规划、测评、招标、监理、培训等服务将普遍为企业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企业自我主导信息化建设能力增强,企业将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自身状况,量身订做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并遵循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IT厂商为辅助,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应用效益将显著增加。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撑体系将伴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壮大

【出处】CBSi中国·ZOL 2011年05月27日

[2]

【篇名】企业信息化:五大趋势点亮CRM

【摘要】作为CRM软件提供商,提供给客户的不只是一个业务功能固化的软件,而应该是一整套可配置的CRM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配置特定的功能模块和特定的业务流程。从而实现,软件适应客户,而不是客户适应软件的新的应用模式。一个企业营销模式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这种能力每个企业都不一样,CRM软件必

须能适应这种不同。因此,可以说,CRM系统必须平台化,服务必须专业化,这是CRM得以生存的根本。移动CRM支持手机、PC、PAD访问,可随时随地网络办公,移动CRM已经来临,并在2012年表现优异。

【出处】eNet硅谷动力 2012年05月14日

3.2 超星电子图书

3.2.1 检索式

B.书名=企业 * 主题词=信息化

3.2.2 检索步骤与结果

用检索式B进行检索,命中23条结果:

[3]

【书名】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理论与案例

【作者】傅湘玲主编

【摘要】本书通过系统总结和归纳集成管理思想在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在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将集成管理贯穿其中的指导性思想。全书构建了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集成管理的理论体系结构,并从技术、业务和服务三个层次探讨了如何实施企业信息化的集成管

【出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16开pp217 24.00元

[4]

【书名】公司运营与管理

【作者】赵保国、彭继红主编

【摘要】本书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由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在企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同时从管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将遍布在管理领域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结合大量的案例,形成一本综合且系统的公司运营与管理书籍。

【出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16开pp397 26.10元

3.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3.3.1 检索式

C.篇名=(企业+公司)*(信息化+网络)*(发展+成长+进展) *(趋势+计划+实践+过程)

D.篇名=(企业+公司)*(信息化+网络)*主题=(发展+进展)*(趋势+状态)

3.3.2 检索步骤与结果

(1)用检索式D进行检索,命中12502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10条:

[5]

【篇名】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

【作者】倪明

【摘要】本文就是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信息化的内涵,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概念、中小企业信息化内容与层次、中小企业信息化实现途径和阶段模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模式、中小企业信息化效益的分析、政府在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信息资源产权和安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着不同的依据,所以界定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了更好的实证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笔者根据国外的界定标准和我国的界定标准,提出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所研究的中小企业主要指:我国的乡镇企业或者员工人数在3000人以下的、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人民币以下的非乡镇企业。中小企业自身在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创汇、发挥资源优势、产权制度创新、培养企业家、推动社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工业经济时代,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信息时代,不再具有那种优势了。因为大型企业被信息化后,也具有灵活性。中小企业自身在资金、人才、技术等等方面比较薄弱,这就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大型企业信息化在实现途径和方法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过程,中小企业只有借助于信息化的平台,才能使自己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具有二维性,即横向信息化和纵向信息化

【出处】安徽农业大学. 2008-10-23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6]

【篇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研究

【作者】刘伟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元素,它对于提升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于信息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许多国家都把信息化建设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

【出处】山西大学. 2008-05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7]

【篇名】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步骤及方法探讨

【作者】周伟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以提高企业的内外部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这体现了集成化、系统化、规范化、创新性的管理思想。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 2008(7)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8]

【篇名】论企业信息化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作者】钟管和

【摘要】信息化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方法,认真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关系,对全面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理论指导意义。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 2008(2):25-28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9]

【篇名】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测评问题研究

【作者】李六

【摘要】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伴随全球信息化浪潮,我国信息化进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在宏观与微观两层面双层深化。但应指出,我国关于信息化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信息化的系统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测度问题作一系统研究和论述,通过理论研究→经济学分析→产业信息化测度研究→企业信息化指标设计→企业信息化测评系统设计这一研究框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本文的研究和论述。

【出处】上海海事大学. 2008(1):111-113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0]

【篇名】企业信息化驱动模式与持续优化研究

【作者】李学军

【摘要】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为基础,依赖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

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过程。因此,企业信息化驱动及其持续改进策略的研究对于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以及由此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 2009(S2):379-381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1]

【篇名】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者】李顺国

【摘要】本文围绕着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详细阐述了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和集成模式、建筑企业信息化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以及信息化发展策略。

【出处】武汉理工大学. 2008(4):129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2]

【篇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李延峰

【摘要】本文研究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信息化效益评价体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研究,在分析制造业信息化的内容、问题的基础上,从企业方面给出了应对方案。

【出处】合肥工业. 2009(6):68-70+59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3]

【篇名】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作者】田安意

【摘要】信息技术虽然已经和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其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企业信息化离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企业信息化在当前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大力巩固和发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5):542-545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4]

【篇名】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

【作者】沈春雷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成功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方法,研究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建设。

【出处】安徽农业大学. 2009(5):410-413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用检索式C进行检索,命中86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3条:

[15]

【篇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

【作者】杨学文

【摘要】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以信息化为契机,加快现代化进程,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应对战略。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 2008(1):66-68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6]

【篇名】从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看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作者】王学颖、马费城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信息化面临着管理和技术上的众多挑战。明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既是企业应对挑战的前提,又是企业确定信息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以综述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的研究状况为基础,分析总结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出处】辽宁工业. 2010(12):4-5+25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7]

【篇名】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李存斌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发电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企业信息系统将广泛应用最新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企业信息系统向ERP和电子商务发展。本文对于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出处】企业开发与创新. 2009(4):11-13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3.4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3.4.1 检索式

E.T=(企业+公司)* M=(信息化+网络) *(发展+进展)

F.T= 企业*信息化 * K=(计划+实践+过程)

3.4.2 检索步骤与结果

(1)用检索式E进行检索,命中143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5条:

[18]

【篇名】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龙军林

【文摘】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对策建议;结论: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亨关企业发展和兴表,是一个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

【出处】《中国科技纵横》2011年第23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9]

【篇名】深度融合促发展,应用为主助增效——记2011年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

【作者】《中国建设信息》编辑部

【文摘】2011年12月12日至1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湖北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主办,建筑企业CIO发展联盟、中建三局一公司以及《中国建设信息》杂志承办的"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湖北省武汉圆满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文捷、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倪江波、王毅,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毛传强、行业专家以及来自全国的建筑企业及部分IT厂商约450人参加本次会议。

【出处】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第24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0]

【篇名】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作者】苏州职业大学经贸系

【文摘】当前市场环境变化频繁,资源严重浪费,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循环经济下企业信息化必须与环境要求、能源再利用要求相一致、相协调,才能为企业的资本配置作出贡献,减少自发环境污染、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信息化强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重的目标导向。文章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的影响及提出的新要求,并针对该要求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策略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出处】《企业经济》2011年第3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1]

【篇名】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立梅

【文摘】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化成为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信息化建设正在成为勘察设计企业的主要业务支撑平台。总结了目前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与阶段,并给出了勘察设计企业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方向。

【出处】《铁道勘察》2011年第4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2]

【篇名】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条件

【作者】刘廷奎

【文摘】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出处】《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年第18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用检索式F进行检索,命中141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3条:

[23]

【篇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唐鑫

【文摘】21世纪是信息化普及的时代,我国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质量的竞争格局转向了速度的竞争、信息的竞争以及知识的竞争格局,而我国市场竞争的范围也由局部的地区范围拓展到了全球范围。面对这种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各国的中小企业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出处】《现代企业文化》2011年第9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4]

【篇名】浅谈中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作者】郗磊

【文摘】,“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实施大集团、大基地战略,支持周有大矿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收购、控股等形式,兼并重组。

【出处】《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第24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5]

【篇名】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作者】陈建华

【文摘】信息化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必由之路,尽管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并不理想,但是信息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各类中小企

业纷纷开始实施信息化建设。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存在问题,探讨了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出处】《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8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3.5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3.5.1 检索式

G.论文标题=(企业+公司)* 信息化 * 摘要=实践

3.5.2 检索步骤与结果

用检索式G进行检索,命中19778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3条:

[26]

【篇名】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

【作者】张丽莲

【文摘】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人工、纸质等方式为主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制约了实验室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并将该模式初步应用于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实践表明,该模式对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支撑实践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其他同类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参考.

【出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9(7)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7]

【篇名】构筑数字化电网建设信息化企业

【作者】李向荣

【文摘】综合分析国内外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的发展趋势,从电力企业的电能流、业务流和数据流三维角度全面描述、分析电网企业的核心业务.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需求,介绍了在构筑数字化电网、建设信息化企业的进程中所进行的实践和展望,认为未来电网将向数字化、智能化坚强电网的趋势发展,企业将向信息化、集团化现代企业方向迈进,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将成为电力行业实现现代化企业建设的主流趋势,伴随着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其内涵和外延也将是动态的、发展的.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 . 2007, 31(17)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8]

【篇名】依托信息化实现设备综合管理

【作者】张继红

【文摘】信息化的必然趋势迎来了伟大的信息管理时代,信息化的推广造就了管理的提升,理念的解放,而信息化的建设是信息化实现的保证,如何去构建,如何在实践中创新,再将创新融八实践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出处】价值工程.,2010, 29(18)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3.6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670525.html,)

3.6.1 检索式

H.(名称=企业and信息化)and (摘要=(成长or进展) and(趋势or状态))

3.6.2 检索步骤与结果

用检索式H进行检索,命中发明专利49条,实用新型专利14条,经过筛选,分别选择2条:

[29]

【发明名称】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企业智能业务的管理方法

【发明人】蔡文晖;李睿;李英新;刘卫泰

【专利号】 200610138730.3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企业智能业务的管理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企业智能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一种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企业智能业务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本地策略服务器将智能业务制定成应用策略规则,并将生成的应用策略规则加载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中心;(2)企业内部管理中心根据应用策略规则对各种智能业务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本发明用户执行的各种智能业务都能够有本地策略服务器生成应用策略规则,并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中心能够进行协调和管理,很好的整合了企业的内部资源,各种智能业务之间得到了有机的融合,达到了对企业统一的策略信息化管理。。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专利说明书全文。

[30]

【发明名称】华塔PMS平台

【发明人】塔玉江;郝志军

【专利号】200410000030.9

【摘要】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市场信息化管理产品单一,各自为政,企业实施耗资巨大,而且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国家税收、政府管理相独立等弊端发明的。本发明由华塔PMS网络中心、生产企业、经销部门、税源监控、政府部门查询、工商技术监督、金融财税、人力资源、防伪串货查询,共九大管理子系统构成,并构成广域和局域的互联专用网络系统。本发明以管理数码的唯一性与密码核对技术为基本原理,在生产企业产成品上执行数码管理。管理数码即为税源,全面科学的数码跟踪、监控、数据传输,从根本上解决假冒伪产品充斥市场,杜绝偷、逃、漏税的发生,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准确、快捷、真实的统计数据,从终端上实现企业市场信息化。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专利说明书全文。

[31]

【发明名称】数据管理装置

【发明人】章利平;冼钦鸿

【专利号】 201020243175.2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其包含:企业业务系统服务器、系统中间件、非结构数据管理中心、B/S浏览器和C/S客户端;所述B/S浏览器和C/S客户端与非结构数据管理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非结构数据管理中心通过系统中间件与企业业务系统服务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数据管理装置不仅集成先进智能的全文检索工具,实现文件快速查找,有利于员工工作的高效开展,企业资源得以真正应用流动起来;而且通过网络硬盘,可以对个人的数据进行数据备份、邮件归档、文件共享和文件异地同步更新,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访问、管理个人和企业的文件,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专利说明书全文。

[32]

【发明名称】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发明人】刘维英

【专利号】 200820091477.5

【摘要】一种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包括:用于连接网络系统,供使用者通过终端装置进入,并经网络系统连接至集团内部远程系统中之网络服务器;用于与远程系统和终端装置连接之网络系统;用于提供给使用者查询之终端装置;用于将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网络系统提供给网络服务器之远程系统;与网络服务器相连,用于储存各种数据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处理之数据库中心。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网络整合分散于企业内部各处系统中的电子数据,打造企业信息化平台,可将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和优化,实时性及快速的将公司内部的电子数据进行有系统的连接并提供使用者检索和管理。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专利说明书全文。

4.检索效果评价

4.1 检索词的选择

4.1.1 从课题字面选择

从课题字面选择的检索词,其相互间的关系多为限定关系,即利用布尔逻辑与进行组配,可提高查准率。例如,本课题从字面选出:企业、信息化、成长、发展、趋势。至于“新技术”的“新”不能做检索词,而是应当体现在检索年代上,本报告选择2008-2010年(近三年)。

4.1.2 从课题内涵选择

一个课题如果仅从字面选择检索词,则会影响查全率。还应当从课题的内在涵义中选择,多为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当然,也有限定词(用于进一步提高查准率)。例如,本报告选出下列同义词:公司、成长、进展、网络、计划、实践。并补充了限定词:过程、实践、计划。例如,“企业”与“公司”互为同义词,在检索式中用布尔逻辑或进行组配。4.2 检索技术

4.2.1 布尔检索

所选择的检索工具都具有布尔逻辑与、逻辑或检索技术,只是具体算符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例如google检索词之间的空格代表“布尔逻辑与”。使用“布尔逻辑与”组配技术,缩小了检索范围,增强了检索的专指性,可提高检索信息的查准率;使用“布尔逻辑或”检索技术,扩大了检索范围,能提高检索信息的查全率。

4.2.2 限制检索

A.字段限制:在现代检索工具中,为了确定检索词在文献记录中出现的位置,采用字段(或

叫检索项、检索入口)来限制查找的范围,从而提高查全率或查准率。下表给出在所选检索工具中拟定检索式时采用的字段。

字段名称

检索工具篇名关键词摘要主题词篇名/ 关键词

谷歌搜索引擎网页标题

超星电子图书书名主题词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篇名主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T K M

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标题摘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名称摘要

B.年代限制:2008-2011年。

C.匹配限制:为提高查全率,均选用了模糊匹配检索。

4.3 数据库的选择

本报告限定在中文检索工具,均选择了综合型的检索工具,因为所选的检索工具几乎能囊括国内的文献资料。

从上述检索工具的检索情况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查全率是最好的。但从检索的查准率来看,“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最好的。“谷歌搜索引擎”、“超星电子图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的检索途径较少,灵活性差,而且不能限定检索时间。“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量较少。此外,由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6月25日之前正在升级,无法使用全文库,暂时选用了公众网站。

5. 文献综述

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借鉴。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

通过检索,国内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控制对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避免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成为投

资黑洞意义重大。

(2)企业信息化战略要以企业经营战略为基础,与企业经营战略保持一致。

(3)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框架是一个分层模型,包括企业战略规划层、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层和战略实施层。

(4)将IT治理理念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强调了信息化战略控制的重要意义。企业在整体架构、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原则的指导下,实施信息化战略,能够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大多出现较早,或多或少都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要求新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的出现,来满足当前的需求。对下一代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前言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第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 第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 第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 第5部分:CRM规范; 第6部分: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要紧起草人: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治理、实施治理的差不多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849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 GB/T 1849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不 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 3 定义 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 3.1 验收 acceptance 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同意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全球最具权威的it 研究与顾问谘询公司gartner 展望了未来信息技术的八大发展趋势,列出了未来信息化技术变化方向的四个核心信息。对此,企业该如何进行决策?八大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是当今全球科技发展最活跃的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应用领域加深与拓展而不断变化,孕育着新的突破,呈现出以下八个发展趋势。一是创新性设计、新材料的使用依然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未来5~10 年创新将依然推动技术的不断发展,来自实验室的新兴产物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比如机器人技术、社会分析学、虚拟世界经济等。二是通信与交流的自由度的增加加快了业务的相互渗透和技术的相互吸收。信息技术促进了多媒体、通信与电脑技术的融合,涌现出一大批集合性新产品和新业务。随着互联网在语音和娱乐方面据主导地位,公共交换电话网正在被弃一边。一个大规模联接的世界将会创建大量新机会,且规模不再重要。三是社会化的交互将会重新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方式。信息化技术将会对全球社会与经济结构方面产生比对汽车或大规模运输方面更大的影响。四是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转变。业务流程、信息及关等将与技术融合到一起,运营优势将比以前更强,信息化管理将需要持续不断地对人员、熟练技能、关键点及战略等进行更新。五是各行业的革命型的改变。新的业务推动因素、技术创新、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变迁等,都会加快根本性的和持续性的变化,成功将需要革命性的行为和结构。六是对技术部门进行商品化。信息化产业目前处于混乱当中,永久性的摩尔定律需要不断增长的规模经济,如何去驾驭这个不断变化的领域和不断下降的价格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七是供需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继续,各公司将处理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中断问题。企业联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竞争前的联合开发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新途径。技术发展的快速性、多样性和新技术开发的复杂性,使得单一企业独立构造和推广新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竞争前的联合成为信息产业技术体系建立的基本方式。通过建立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新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企业的通常做法。八是企业的虚拟化管理。企业内的硬体与软体将被转变成虚拟壁上插口,将具有以下特点:可靠的、可缩放的、灵活的、自己管理的、面向服务的,可以通过多种管道进行交互。以上八种主要发展趋势,一些是以企业内部为重点的趋势,另一些是以企业间的竞争和行业发展为重点的趋势。以企业内部为重点的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将对传统的文化信念提出挑战;企业外部的主要趋势,将会改变企业和行业方面的规则,主要表现在经济、工业与市场舞台上,且会影响到供应商市场。四大核心信息这八项趋势涵盖了大部分的信息技术领域。gartner 对这些趋势进一步提炼,从而归纳出四种明确的核心信息。虚拟化:硬体、软体和商业运作的虚拟化上述的技术发展将带来的主要商业及社会后果是虚拟化的:通过性能和硬体间更高的抽象来实现用户性能要求。虚拟化也将变得无所不在:虚拟动态提供硬体要求;以服务方式存在的软体——伴随多态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出现,这一趋势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动态提供或是外包商业运作——网路及协作技术的进步使这一切变得可行;建立虚拟化交互平台——直接让人们通过虚拟方式沟通、协作以及会谈。虚拟化将导致所有层面的信息技术产业化。由于硬体可以与虚拟无关,所以相同的硬体可以重组,这样就能消除专门化,带来规模效益。地理位置将变得透明,因为硬体、软体或商业运作的供应商以及用户都不关心对方的具体位置。随着通讯及信息日益数位化,人们工作的方式也将改变。外包及外购将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因为这样企业将可以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和全天候地完成工作。网上虚拟交互平台将拓宽业务,甚至会消除各公司的传统界限,而且它也对现有的安全机制理念提出挑战。诸如wikipedia(维琪百科,互联网上的百科全书)发明了人们如何共用信息、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互相学习的方式;诸如linden labs 之类的公司,通过其second life(中文译名:幸福人生)发明了人们通过虚拟方式沟通、协作与会谈的方式。以此揭示最难处理的业务和技术挑战,征求客户群的观点、回馈和新的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自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互联网+”随即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本质和发展趋势,并就“互联网+”对企业大学的发展影响做出预测。 一、“互联网+”的核心本质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并给人类的、生活、等带来巨大的变化。它协助我们突破时空限制,以更低的成本,更自由、高效的开展交流合作。在此背景下,很多纷纷将传统活动搬上互联网以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传统业务的标准化、信息化,于是便出现了“+互联网”模式。该模式将互联网作为传统业务网络延展的工具,为人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网上银行(营业厅)、网络营销、网络学习、网络管理(信息化)等。 导师介绍: 郭枫阳——思维管理专家。原小米、LG高级讲师。 “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升级。该模式下,互联网不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主动整合传统产业链,推动升级转型进而打造高效的生态系统:互联网+媒介打造了广告业,成就了百度;互联网+传统买卖打造了电子商务,成就了淘宝、京东,互联网+银行打造了网络银行,成就了支付宝。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将变得越来越智能,进一步打造智能生态系统。除此之外,“互联网+”下的个体不会只是被动整合,他们往往会主动参与整合,甚至成为分享利润的创造者,产消一体化的趋势将越发明显,生态系统将愈发智能、高效。 综上所述,本质上,“互联网+”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和打造智能生态系统等特点,以客户需求(分析、获取和满足)为核心,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化为手段,以打造智能生态系统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优化价值链(价值流)进而形成最优标准(模式),从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以最低的成本、整合最优资源并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便捷的方式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二、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1、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中心 成本中心的理念下,欠缺效果意识,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要做但效用不高的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培训项目等规范性工作中,所起得的效果有限。 随着企业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大学将从传统的成本中心升级为价值创造中心。企业大学管理者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强调资源配置的效用,力争将

最新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传媒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媒产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传媒产业政策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如何抓住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制定与现代传媒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媒产业经济趋势 一、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现阶段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市场化要求不断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的传媒业结构,这便是当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传媒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低。以四大媒体中最强大的电视媒体为例,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2.国际化程度低。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

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 3.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我国现行的传媒业政策和法规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 5.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中国传媒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所需要的是懂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和希望。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多数传媒从业人员对传媒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传媒业缺乏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人才仍是传媒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我国传媒业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传媒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媒产业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传媒产业的变革和新一轮的竞争, 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传媒企业之间的大规模购并、联合,正成为新一轮传媒竞争中的显著特点。如何抓住传媒产业目前尚存的发展机遇,快速壮大自身实力,迎接世界传媒巨头的挑战,已成为中国传媒产业的当务之急。传媒业经营需要大投入,这是业内的共识。国际传媒业的发展趋势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传媒产业要生存和发展,最佳途径在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来进行资本积累,实现加速扩张。传媒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垄断、高利润与激烈竞争并存的特殊行业。媒体产业集团将是我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863/CIMS倡导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逐步实施。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终点。 管理思想现代化 社会和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大规模定制、基于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和排产APS、电子商务、商业智能,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不一而足。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不断增加这些新思想、新方法以适应企业的管理变革和发展要求。 系统应用网络化 我们现在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年代,网络经济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经营管理模式、生活方式和做事的方法。企业对互联网络的依赖将像今天企业对电力和电话的依赖一样重要。离开互联网络的应用就谈不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只有采用基于互联网络的系统才能方便地实现集团管理、异地管理、移动办公,实现环球供应链管理。 开发平台标准化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那种封闭的专有系统已经走向消亡。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支持标准网络通信协议,支持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支持XML的异构系统互联;实现应用系统独立于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可扩展性、互操作性;这些已成为应用系统必须遵守的标准,反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系统是没有前途的系统。 业务流程自动化 传统ERP是一个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系统。它为业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处理功能,但是每个业务处理都不是孤立的,它一定与其他部门、其他人、其他事务有关,这就构成了一个业务流程。传统ERP对这个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一些业务流程被写死在程序里,非此既彼,必须按其执行,否则就要修改程序。许多流程是由人工离线完成的。工作流管理技术是解决业务过程集成的重要手段,它与ERP或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将实现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和过程的自动化,使企业领导与业务系统真正集成,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构。所以工作流管理技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应用系统集成化 企业信息化包括了很多内容:技术系统信息化包括CAD、CAM、CAPP、PDM、PLM;管理信息化包括ERP、CRM、SRM、BI、EC;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包括NC、FMS、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制造执行系统MES。所有这些系统都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共享信息和信息交换,在单元技术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它们之间要实现系统集成,使其应用效果最大化。 其他技术有重多的文章报道,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对于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 gexecutionsystems)国内讨论甚少。按照美国AMR研究公司对MES的定义:ME S是一个常驻工厂层的信息系统,介于企业领导层的计划系统与主生产过程的直接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它以当前视角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源(人员、设备、材

行业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行业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1、行业研究内容 行业研究的内容从简单点来说,主要是搞清楚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行业历史,弄清楚行业界定、分类,行业发展历史脉络,,行业发展周期等;二是行业现状,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情况,竞争状况,行业发展关键因素等;三是行业趋势,行业发展前景,发展大势等。 (1)行业历史 行业历史研究是为了探究该行业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通过行业历史的把握是更好研究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行业界定 首先需要搞清楚行业定义与界定,这个行业到底是什么,行业定义是高度概括的,通过简短的定义,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行业是干什么的,是满足哪方面的需求。在定义与界定过程中,要注意行业定义广义与狭义之分,根据我们做研究的目的来进行判断。 2)行业分类 知道了这个行业是个什么事情,为了满足哪一方面的需求,下一步就要知道这个行业到底包含哪些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业分类。基本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选择怎样的分类标准与分类到什么程度也需要根据我们研究的目的与用途来进行决定。例如我们要研究发电行业,我们自然会想到根据发电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主要分类,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在重点在新能源发电上,分类我们就可以进行简化,火力发电就弱化掉,重点在风力、光伏、生物质等角度。研究之初可能对行业分类的具体细分把握的不是很好,随着研究的深入,脑子里会有一个“行业分类树图”。 3)行业演变 了解事物,要从事物根源做起,同样道理,研究行业一定知道该行业当初产生的渊源,是为满足社会哪一方面的需求而生,需要进一步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行业供需发生了哪些变化。搞清楚行业的产生到行业发展演变能够对行业进一步研究起到决定的奠定作用。行业的历史演变研究中,有些行业我们需要从全球视角去看,比如有些行业在

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案

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案 企业信息化作为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和必由之路,已为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普遍认同,并成为他们的战略挑选。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一批国家重点企业和地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差不多或即将启动。 但是,由于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相当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仍然是全新的课题,不管在规划依然在建设信息化过程中,都存在不少疑虑和困惑。而一些it企业、问公司出于纯商业目的和竞争的需要,自觉、别自觉地误导企业,又进一步含糊了企业对信息化技术、应用及其效果的认识,使他们对究竟怎么规划和建设本企业的信息化更加茫然,或仓促上马招致失败,或迟疑别决贻误良机。所以,对一批差不多完成信息化战略抉择的用户企业来说,其当务之急是,在策略、战术上,借助外部的客观、中立、第三方的信息化问机构的知识、经验和力量,切实把握和解决好信息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和策略性的咨询题,以确保其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本文从企业信息化项目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流程、需求动身,从怎么为用户企业提供客观、中立、第三方的问服务的角度提出企业信息化四个时期的八个策略咨询题与大伙儿讨论,供企业参考。 一是企业定位策略 虽然在企业制度、治理模式、技术工艺、行业属性、进展时期、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能够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从来别存在彻底相同的企业,所以也就没有能够彻底照抄照搬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高层决策机构首先应当借助外部的第三方信息化问机构,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治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境和竞争地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地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时期、力度和深度,才干既别脱离企业自身特点、基础和条件,又能很好地服从服务于企业以后经营进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二是时机挑选策略 什么时候启动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战略上说固然是时别待我,但从战术上看,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如今”就上马信息化项目。时机的挑选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竞争的压力、信息技术的飞快进展、与供应商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关系、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需要等等,构成信息化的拉力和动力。而企业在体制、治理、观念、人员it素养、资金预算等方面缺乏预备或预备别充分都会成为信息化的阻力,推迟信息化启动的时刻。企业应当在第三方问顾咨询的帮助下,全面、客观地分析这两方面因素的消长变化,蓄积动力,克服阻力,积极地、有打算地预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 三是全员培训策略 信息化项目启动前,借助第三方问机构,对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一般职员就信息化意义、必要性、基本知识技能、预期效果等进行全员培训,别同于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实施商对系统和终端用户进行的应用操作技能的培训。它别仅有助于尽快形成全体职员对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步骤等的共识,明确自己所应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增强职员参与度和积极性、制造性,减少障碍,克服阻力,提高项目成功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擦亮用户的双眼”,培养和提高企业治理层特别高层决策者对信息技术、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认识和推断力,以便正确地挑选适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及其供应商、实施商,落低选型风险,防止决策失误。 四是招标选型策略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小企业或各类学校或政府机构等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马永涛 龚香位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各行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由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广泛,使得信息化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市场成熟度是市场主体的成熟度和市场培育。建设、发展和管理成熟度的总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包括泰国、菲律宾。当信息化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的信息化却才刚刚起步。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现状发展 1.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几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随着IT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被动式接受短期零散IT应用,转变为主动式规划中长期IT应用。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目的的认识更加成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预测:未来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市场将显示巨大潜

(完整word版)行业分析研究报告一般格式

行业分析报告格式 第一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总体概况 二、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中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国际贸易环境 三、宏观政策环境 四、行业政策环境 五、行业技术环境 六、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行业发展环境的影响第三行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分析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三、市场特点分析 第四行业生产分析 一、生产总量分析

三、细分区域生产分析 四、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行业竞争分析 一、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行业竞争格局 三、竞争群组 四、行业竞争关键因素 1.价格 2.渠道 3.产品/服务质量 4.品牌 第六行业产品价格分析 一、价格特征分析 二、主要品牌企业产品价位 三、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四、行业价格策略分析 五、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行业产品价格的影响

一、行业用户认知程度 二、行业用户关注因素 1.功能 2.质量 3.价格 4.外观 5.服务 三、用户的其它特性 第八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四、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行业替代品的影响第九行业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四、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行业互补品的影响第十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 二、关联行业发展 三、行业技术发展 四、行业竞争状况 五、社会需求的变化 第十一下游行业分析 一、下游行业增长情况 二、下游行业区域分布情况 三、下游行业发展预测 四、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下游行业的影响第十二行业渠道分析 一、渠道格局 二、渠道形式 三、渠道要素对比 四、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 第十三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 究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2-02-10 来源:国家能源局字体:[][][] [] []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国电能源研究院) 本报告重点针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和清洁煤发电等领域,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给出政策建议。 一、风电发展趋势 (一)国家鼓励政策将长期存在 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及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只有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该目标,这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未来政策扶持力度可能还会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随着风电并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风电产业发展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清洁能源机制(CDM)项目迅速开发,目前获得CDM的项目将多获得政策补助5-8分/千瓦时,这有效地提高了风电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和积极性,到2012年,如果CDM机制仍能延续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我国风电投资的经济性,将对风电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风电规模化发展成为方向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并且分布集中,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达到亿千瓦,并初步规划了在甘肃、新疆、蒙东、蒙西、吉林、河北和江苏沿海建设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根据国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方案》,甘肃风电、新疆风电除了在西北主网内消纳外,还需要与火电“打捆”后送到“三华”电网(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内蒙古风电除了在当地消纳一部分外,还须送到东北电网和“三华”电网消纳;吉林风电主要在东北电网消纳;河北电网主要在华北电网消纳;江苏沿海风电主要在华东电网内消纳。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条件下,七大基地可具备总装机容量亿千瓦的潜力。由上可见,开发大

企业信息化名词解释

企业信息化名词解释 作者:孔继利2005-11-16 09:55:16 阅读:1553 次 AM (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 指的是制造企业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及时动态地重组生产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其它企业相比)向市场推出有利可图的、用户认可的、高质量的产品。以计算机网络将本地的、异地的,甚至异国的制造企业或制造资源(设备、产品设计或工艺规程)联成一个整体,为共同的目的,进行协调的努力。如果说,CIMS侧重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集成与信息交流,那么,敏捷制造则发展到企业之间的集成与信息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的企业,被称为“Virtual Enterprise”有的中文文献上译为“虚拟企业”。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 Line )非对称数字线 它利用变通的电话线路,理论上可提供高达34Mbs的传输速率,而且ADSL对现有电话线路不需进行改造,因此可以节省许多费用。这里的不对称,指不同方向数据传输速率不一样。 ASP(Appliance Service Provider)简称应用服务提供者 一般指通过网络给企业提供租赁式应用软件的服务商。企业只需支付少量成本就可通过这些应用软件进行数字化管理,并获得ASP专业人士的外部支援。一句话,ASP就是给企业提供"网上外脑"的服务。理论上的ASP商业模式是:在Internet上或者其它网络上出租企业核心应用程序的访问。目前国内外的ASP们大多都采用与客户面对面的推销方式,主要提供IT应用软件和网络解决方案,或租或卖,形式很灵活。 BIS(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 )商务智能系统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_秦敏

114 《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总第494期 一、企业大学产生的背景和定义 企业大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27年通用汽车成立GM学院,但被学术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只是近十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信息技术及全球化带来的复杂竞争环境的压力;二是企业内部“人才过时”的问题。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具备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够自主且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员工。企业大学的观念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倍受重视,是企业为了应付不断变化的商务环境,加强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 企业大学的定义,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未达共识。李察?迪积(Richard Dealtry)在2000年定义为“一个组织性的专业管理流程,在演变的商务环境中,不断注入一种尊重知识,以才领导的企业文化。” 另一位企业大学专家麦克?艾伦(Mark Allen)在2002年提出“一所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的实体,是作为一个战略工具,借着不同活动来启发及培养个人和组织的学习、知识及智慧,以协助公司达成任务。”前者的定义侧重于营造一个学习型文化的氛围,把企业塑造为“学习型组织”。后者的定义融合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新管理观念。尽管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理念相关。从深层次上讲,三者之间的本质意义是一致的,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Prince 和Stewart在2002年他们发表的论文中也提出了企业大学是有知识管理、组织性学习及学习型组织结合而成的观点。 二、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部门的区别 企业大学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也不是传统培训部门的升级,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企业大学与一般高校的不同之处就是“企业”二字,企业大学中的教学、培训都要围绕企业这个核心展开。企业大学在许多层面上与传统的培训部门有很大的差异。 1.企业大学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的学习需求,针对企业战略建立学习战略方案。企业大学不仅关注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更重视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传统培训部门只提供行政服务,一般根据主管和员工的培训要求被动式做出反应。 2.企业大学属于战略层次,独立经营,确定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及贯彻性,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和目标。这对于跨国公司的管理尤其重要,企业大学能够集中资源和管理,避免培训资源的重复及分裂,确保战略、目标和文化的统一。而传统培训部门属于战 术层次,通常依附人力资源部,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分公司培训资源分散。 3.企业大学提倡“终身学习”的持续流程,提供全方位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课程,如领导能力、创意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课程。培训部门的课程形式固定、单一,通常课程设计的对象为一般员工,内容深度有限,培训局限于提高工作岗位技能。 4.企业大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CEO、高层经理、商业单位及员工全面支持与认同,相反,培训部门几乎不进行内部行销,直接指定员工来接受培训,认同和配合程度较低。 5.企业大学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即整个企业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而传统培训部门以提升个人技能为主。 总而言之,企业大学是积极性、专业性及长期性的独立个体,用企业品牌和大学的称号,显示企业对投资人才资本的长远承诺。 三、中外企业大学发展的现状 目前,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已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按照新企业大学研讨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企业大学以每两年400所的速度增加,至今有2000多所的企业大学。2002年美国公司花费在企业培训费用每年大约560亿美元,英国160亿英磅。在中国企业大学也在蓬勃发展,除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可口可乐、惠普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国内企业大学,海尔、联想、伊利集团、TCL、泰康人寿保险、华为、康佳、金蝶、实德、力诺、金大地、UT斯达康、吉利、蒙牛、武汉小蓝鲸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专家预测,5年之内,国内的企业大学还会有相当大的增长。 一般跨国企业平均花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总薪金的10%。根据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41.30%的国内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以下;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至10%;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以上。调查显示企业基层员工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整体高于中层和高层,基本技能培训是基层员工首选培训内容(占85.11%),管理技能培训是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培训课程(分别为78.72%和74.47%)。由此而得,国内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 秦 敏 项国雄 江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企业大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日益成为企业用来整合战略资源的工具。本文从企业大学的概念、与传统培训的区别来论述,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大学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大学面临的挑战,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大学 定义 经营模式 发展趋势

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全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传统零售业形态 传统零售产业链 传统零售的痛点 1)利润与成本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因此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2)坪效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平方米/年,盈利效率偏低。 3)流量 传统零售业态往往开设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或客流密集的商业中心区,依靠庞大流量实现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线上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把线下零售业态的流量带走了一部分。 中国零售传统模式痛点 30年间相继出现百货、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业态,实体零售处于追赶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零售设施面积远不及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不均衡,超级城市供给过剩与低线城市供给不足并存,大量消费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零售服务(以购物中心为例,如图);“租赁柜台+商业地产”盈利模式偏离零售服务核心,不可持续。 零售业的变迁与发展: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新零售诞生契机及推动因素 1)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虽然线上零售一段时期以来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两大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趋势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趋势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趋势 回顾历史总结规律 如果从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的确有一些核心的、似乎不变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规律,对把握物流信息化未来的方向可提供一 些启示。总结这些规律既是物流信息化本身的基础建设,对于物流 业本质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信息化大体上可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EDI算起。当时一些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之间的商贸、 物流效率,采取了电子数据交换即EDI技术,主要是两大措施:一 是建立第三方信息交换机构----EDI中心,企业之间不必建立两两 通讯线路,只需与EDI中心交换信息即可;二是建立一套交换数据的 标准(代码、格式、通讯等),各企业把需要交换的数据按此标准转 换后即可与外部交换,不会影响内部数据的安全。尽管由于EDI采 用专线通讯造成成本较高,普及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给后面的物 流信息化带来极其深刻的启发。至今我们建设的各种公共信息平台,依然在遵守上述两条原理,第三方服务和信息交换的标准化。另外 还要指出的是,物流信息化发端于数据交换与共享,恐怕是这个行 业特有的,至今我们还在为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所困扰,可见物 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对于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不同一般。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微机和局域网技术的普及,推动物流信息化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以管好各企业自身的网络资源和作 业流程为目标,并形成了各种以TMS、WMS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 从那时开始,物流信息化覆盖了网络和流程两个基本范畴,只不过 这一时期的网络和流程仅限于本企业所辖的资源和作业。 但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不会停脚的,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了物流信息化的新发展,尽管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盲 目性,但是方向还是依稀可辨的,就是推动产业走向“智能物流”。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战略 企业的信息化首先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考虑,必须依据企业的经营、营销竞争战略考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必须根据企业制定的长远战略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战略和实施战略和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抉择。 每个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都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而信息化正在以破竹之势推动着传统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手段和自动化程度,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迅速摆脱落后工艺和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跳跃式发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什么最重要 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的战略和赢利能力,即商业模式和能运用这种模式与时俱进的企业决策者。专家指出: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两个能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工具,想要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都需要。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目前经营环境下赖以赢利的逻辑,商业

模式包括企业同所有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各方提出的价值建议,为了兑现建议和利用所获得的回报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它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组织中的最基本的元素构成。而战略则包括公司在产业中、在行业中的长期目标、战略定位,建立一个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能持续赢利的框架。但是,对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的了解和掌握并不能取代企业的战略。战略突出的是企业独特的个性(特色),是别人所没有的,它是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得持续成功,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说企业的战略是企业的灵魂。 信息化目的何在 很多人会说“信息化是为了节约成本”,这样的回答是不全面的,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成本问题,而是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就是为客户增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企业的战略是否与信息化战略相匹配、相协调,企业的战略有成本型、流程型、战略型,还有强调个性的差异型,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信息化就是为了节省成本。 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不是目的,企业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和资源,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新的平台,为提高企业综合运作能力,实

浅谈企业大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企业大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大学发展初具规模,但尚未发展成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数量增长、教学与课程改革、逐渐成为独立实体、寻求多方合作伙伴的支持等方面。 【关键词】企业大学;现状;发展前景 企业大学(Corporate/Company University)又称公司大学,是企业教育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由于企业大学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为受训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课程,使他们及时更新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其职场竞争力。企业大学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一个突破点,从而倍受关注。 1.我国企业大学发展的现状 凯洛格公司2007 年 5 月发布的《2007 企业大学白皮书》显示,到2007 年,中国已经成立的企业大学超过了150 家。尽管我国企业大学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真正符合企业大学内涵的还很少。按照沃尔顿(Walton)的划分,现代企业大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大学以提供特殊培训模块为标志,更多地保留了培训中心的特点,所不同的是它覆盖了更大范围的培训对象,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更具有针对性,这种企业大学更像是培训中心的“升级版”。第二阶段的企业大学开始扩张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框架之下,试图将其深深嵌入工作本位的学习之中。企业开始与高校进行合作。“教育”和“培训”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企业开始普遍接受学习应渗透到组织中的思想。第三阶段的企业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企业大学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培训中心转至一个学习过程,发展的焦点也从某个体的发展转移到整个企业组织的发展,从组织成员的学习扩展到组织自身的学习,进而成为组织发展的战略中心。凯洛格公司的调查显示:用他们制订的30 个指标体系衡量,国内符合标准的企业大学不超过15 家。即使是符合标准的少数企业大学,大部分也仅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前期,与美国领先的企业大学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当前,我国企业大学发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徒具形式缺乏内涵。目前,我国企业对企业大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管理人才培训中心的较浅层面,这种对企业大学的浅层理解,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大学在建立的过程中,仅仅重视企业大学的规模和相关设施的建设而忽视其他更深层次方面的建设。对于不少企业来讲,企业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形象,除了名称有更改外,其他如内容、形式、人员、课程设置等方面与传统的培训毫无差别。有的企业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而建立所谓的企业大学。 其次,急功近利。国外的经验表明,只有企业大学发展成熟并能充分满足企业内部的教育和知识管理需要之后,才能继续向其他方向扩展。但我国的很多企业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开始面向社会招收收费制学员,如金蝶大学从开始办学就在

行业研究报告模板

行业研究报告模板 主要是行业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国际环境等。通过寻找宏观环境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行业发展的现状提供解释,寻找行业发展的趋势。 行业内企业数量及变化; 行业生产能力及变化; 行业产品生产规模及变化; 产品供给结构(产品类别比例及变化); 产品供给价格及其变化; 上游产业分析; 供给特征;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比如产品技术发展、行业标准的影响); 行业供给中的问题与解决。 需求来源与下游产业分析; 需求规模; 行业及子行业年产品销售量、销售额及变化趋势; 需求结构(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及市场对产品不同类别、不同型号、不同价格的需求)及变化; 需求特征; 消费者分析; 影响需求的因素;

需求预测; 渠道的构成; 不同渠道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与地位; 不同渠道的效果(成本、费用、销售贡献率)与选择; 渠道建设; 行业进出口规模(数量与金额)及变化; 行业进出口来源、去向变化; 进出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进出口发展趋势; 不同性质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及变化(国有、民营、外资); 不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及变化; 不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变化; 产业集中度; 影响竞争格局的因素; 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 主要企业分析:主要介绍领先企业或有特点的潜力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科研开发、销售状况、财务状况等; 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动态; 产品市场成长趋势; 要素市场变化趋势; 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行业的周期发展; 行业赢利性、成长性; 进入壁垒 / 退出机制; 投资回收与风险; 进入机会; 行业发展的宏观对策; 新进企业进入市场的策略; 现有企业发展策略 相关概念的解释;行业相关上下游产业企业名录;相关政策法规等。 行业概况 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厂商 外部影响 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模式 国内对行业的管理性政策法规、行业促进政策等 国内行业管理、促进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国外成功的行业管理模式 技术发展趋势 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和解释 国际技术走向、发展前景分析 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