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词汇演变情况

古代汉语词汇演变情况

古代汉语词汇演变情况
古代汉语词汇演变情况

古代漢語詞匯演變情況:

一、古今词义没有变化。如:人手口梦日月等。占少数,

二、古今词义变化。

1、词义扩大。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切较大的江水和河流。“ 皮”原指鸟兽身上剥

下的皮,现泛指事物的表面。

2、词义缩小。“子”,原为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女,现专指儿子。”丈人“,原指一般年长的人,

今指岳父。

3、词义转移。如”走…,古代指跑,今指步行。“去”古指离开某地,今指到某地去。

4、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原指勇士、武将,今指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卑鄙”原为地

位低下,见识浅陋,今之品质恶劣。

5、名称说法改变。如“目”,今改称眼睛;“足”今称为脚。

6、词义弱化。原来的“很”,就是凶狠的“狠”;“普遍”原为无一例外,现在是例外不多。

7、词义的消亡。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古代的词语逐渐消亡,如“朕”“寡人”之类。

8、单音词变为复音词。如“耳”——耳朵;“眉”——眉毛;“鼻”——鼻子;“敌”——敌人等。

另外,学习古汉语还要注意两种语言现象:

1、偏义复词:昼夜勤作息,强调“作”,“息”作陪衬。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只取“远”的意思,“近”作陪衬。

2、同形异义。因古汉语单音词多,有时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跟今天的某个词正好同形,其

实,它还是两个词,这就是同形异义。如: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妻子;子,子女。不同今天单指男子的配偶。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其代词,它;实,果实。合起来是“他的果实”。

另外还有一种其实就是词义转移。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殷勤,文中为关切、问候;今指热情、周到。再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何苦”。文中为哪怕、怕什么、怎怕,没有今天不值得做,犯不着的意思。

學習古代漢語的詞匯方法:

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例⑧的"颜"指"脸","色"相当于今天的"颜色",整句的意思是"张巡接受杀戮的时候,脸色未变,满不在乎的样子就象平常没事儿一样。"这些词组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复音词去理解。但如果头脑中没有一个深刻的古汉语单音节词占多数的认识,就很容易误解。

掌握单音节词,除了在阅读古书时结合上下文细细体察外,还应对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形式有所了解,以便比较。

古代汉语复音词从意义上说有两种类型,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简称为单纯词、合成词。例如: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啼叫的声音。洲:水中的陆地。

②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诗经·豳风·七月》)--觱发(bìbō):寒风撼物的声音。粟烈:寒冷的样子。

③淩阳侯之泛滥分,忽翱翔之焉薄。(《哀郢》)--淩:柔。阳侯:波神,句中指代水波。泛滥:波涛汹涌。忽:快。薄:止。焉:哪里,"薄"的前置宾语。

④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⑤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摄提正当寅年,我于庚寅日降生。

⑥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游的时候落在后边,遇见一位老人,用手杖挑着蓧。子路问老人,说:"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

⑦沛公奉戽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沛公捧着一戽酒为项伯祝福,相约为儿女亲家。

⑧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屈原《离骚》)--三后:指夏禹、商汤、周文王。纯粹:句中指品德高尚。固:本来。众芳:指贤臣。

⑨(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先帝多次到草庐之中来看我,问我对当世之事的看法,我因此感动奋发,就同意为先帝统一大业奔走效力。

⑩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皇宫中丞相府中都是一样的,奖善罚恶,不应有别。

○11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皇考:指死去的父亲。伯庸:屈原父亲的字。

○12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屈原《离骚》)--苍梧:舜所葬之地。县圃:相传为神仙所居之地,在昆仑山之上。

上述例句中,①至⑥中带点的词都是单纯复音词,代表了单纯复音词的几种形式。例①是叠韵单纯词。例②是双声单纯词。例③是叠韵单纯词。例④是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单纯词。例⑤是译音单纯词。例⑥是合成单纯词。这些词中有的分开讲各有意义,但与合起来的意义不同。⑦至○11代表了合成复音词的几种类型。⑦至⑩是联合式合成词。其中⑦、⑧、⑨由两个同义词联合而成,⑩由反义词联合而成。○11是偏正式合成词,"皇"有"美的"意思,修饰"考"("考"指父亲,

父死曰"考"),合起来指"父亲"。○12是动宾式合成词。"发"是"开启","轫"是"车闸",合起来意思是"出发"。后以此喻事物的开端。

单纯复音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不能拆开讲。因此要防止把它们拆开解释,尤其是遇到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单纯词的时候。合成复音词拆开讲时与合在一起讲事理上并无大的差异,只是感到有些重复,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宁可先作为一个单音节词理解。

(二)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

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是古汉语词汇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它表现了词的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词的书面表现形式。一形多词就是一个文字符号同时代表了几个词。例如"之"代表了三个词:

①动词,"到……去"《孙膑》:"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国的使臣认为孙膑有奇特的才能,偷偷地用车载着他一起到了齐国。与:介词,后边省略了代词宾语"之"。

②代词,指代人、事或起指示作用。《公输》:"匇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匇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了他。"之":指代人。

《论积贮疏》:"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老百姓生活用品不足却能治理他们,从古到今,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之",指代事。

《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之",起指示作用。

③连词。《鸿门宴》:"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事情怎么样了?"之",连接定语与中心语。

"信"代表三个词:

①语言真实。《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华丽的言词不真实,真实的言词不华丽。

②通"伸"。《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现在有无名指弯曲并且不能伸直,不是疾痛妨害工作的事情。

③住宿两个晚上。《左传·庄公三年》:"再宿为信,过信为次。"--住两个晚上为信,超过两个晚上为次。

"脩"代表两个词:

①干肉。《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凡是主动送给我一点见面礼,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②通"修",身长。《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脩八尺有余。"--邹忌身长五尺多。按:战国时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尺。

"错"代表三个词:

①镶嵌。《汉书·王莽传》:"错刀以黄金错其文。"--镶嵌刀用黄金镶嵌它的花纹。

②磨石。《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后世写作"厝"。

③通"措",放弃。《荀子·天论》:"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小人放弃那由自己决定的事情,而羡慕由天决定的事情,因此一天天地退步。

一词多形主要表现为假借字,这在秦汉典籍中是较多的,而且,时代越早就越多。因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是记录语音的符号。先秦时代文字数量少,不能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这就迫使人们打破文字形体的局限,而把某些文字临时当作记录语音的符号使用。另外秦汉时代典籍主要靠口耳传授,当听者根据口授记录时,就会使用同音字(或临时无字,用同音字替代),此后辗转相抄,乃至约定俗成。还有,先秦造字手段不发达,形声相配没有成为主要的造字手段,也没有文字规范。自从形声相配成为造字的主要方法,文字规范(例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出现之后,一形多词的情况就不再发展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例如"说"在先秦经常出现"悦"的意思,而在唐宋时代已不这样用了。我们阅读秦汉时代的典籍,经常会遇到一些多词的问题,这就需要审慎地辨析。

辨别一形多词,主要是识别通假字。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字义与字形没有联系,与词的本义也没有关系,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识别通假字,一是考察词义与字形、与字的本义的关系,一是审音。对初学者来说,主要是了解这种现象,而实际辨析则要借助与工具书和注释。

一词多形即几个不同的文字都可以表示同一个意义。例如:

1、舍:捨;禽:擒。

①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打渔的人就同时捕获了它们。

②贼少易擒。(《资治通鉴·肥水之战》)--敌人少容易捕获。

③爱好文义,未尝违捨。(《宋书·殷淳传》)--爱好读书,从来没有放弃过。

2、文:纹。

①(发鸠之山)有鸟焉,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精卫填海》)--发鸠山上有一只鸟,长着有花纹的脑袋,白嘴,红脚,名字叫"精卫"。

②垂挂倒莲,纹同雕刻。(《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垂下来的石挂就象倒着长的莲花,花纹就象雕刻上的一样。

3、监:鉴。

①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古人有话说:"在上位的人不要在水镜上照自己,而应当从老百姓那里看自己的形象。

②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庄子·德充符》)--人不要在流动的水上照自己,而应在静止的水上照自己。

4、然:燃。

①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象火刚刚烧起,泉水刚刚流通。

②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诗》)--豆萁在釜下燃烧,豆子在釜中哭泣。

5、孩:咳。

①如婴儿之未孩。(《老子》)--象婴儿还不会笑一样。

②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礼记·内则》)--父亲抓住孩子的右手,逗他笑给他起名字。

6、方羊、仿佯、方洋:彷徉。

①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左传·哀公十七年》)--象一条鱼尾巴发红,穿过急流而在水边游荡。裔:水边。

②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屈原《远游》)--聊:暂且。永:长久。

③学练气,为辟谷,登衡庐,彷徉岷峨。(《新唐书·卢藏用传》)--学习练气,从事导引之术,登衡山、庐山,游荡于岷山、峨眉山。

④(吴王濞)方洋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汉书·吴王濞传》《史记》作"彷徉天下")--〔吴王濞〕横行天下,〔他的部队〕所向的地方马上投降,所攻的地方无不占领,没有谁敢不降服。

以上各组例句中加点的字字形虽不同,但意义都一样。就各组字形体之间的关系来看,1--4组是产生的先后不同,是古今字。第5组只是字的形符不同,本是异体字。第6组只是记音符号而已,因此异形较多。繁简字一般也属于一词多形。上述几种情况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及同音符号只是形体不同,意义上差异不大,而古今字的意义有同有异,反映了词义的发展和演变,容易误解。例如某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古文翻译题是这样的:

上(刘邦)常从容与(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皇上曾经在闲谈中与韩信谈论诸将的才能高下,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说;"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您不过能带十万。"皇上说:"在你怎么样?"韩信说:"我越多就越好。"皇上笑着说:"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抓住?"韩信说:"您不能带兵,可是善于带将,这就是我被您捕获的原因。"

有的考生由于不了解"禽"有"捕获"的意义,而误解为"鸟儿",译成"越多越好,你怎么成了我的鸟?"闹了笑话。

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有时混在一起而不好区分,所以,有些书把"舍:捨"、"文:纹"、"禽:擒"等作为"通假",实际上,它们是古今字的关系。前者多为本字本义,后来由于义项过多而不易区别,又造新字承担部分义项。只要分析字形,考察与本义的关系,就可以把假借字与古今字区别开来。例如禽,本象一张网,以工具表示捕捉动物,引申指动物,天上飞的与地下跑的都可称为"禽",华佗的"五禽之戏"的五禽,即指虎、鹿、熊、猿、鸟。后来词义缩小指飞禽。由于后世多用于指动物,又加"扌"表示捕捉的意义,所以不能认为"禽"通"擒"。

二、具体掌握

具体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学习文言文逐渐积累;二是通过阅读常用词系统了解。通过阅读文选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是学习的根本途径,但这样学习掌握的词语是零散的,在初学时,还常常不自觉地误解一些古今习见、形同义异的词。例如:

①乃以吴广为假王。(《史记·陈涉世家》)--就让吴广暂时代理为王。

②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上》)--周厉王暴虐,国都的人批评他。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我的苦衷,不单是蜀中人士及二周长官看到并且清楚地了解,天地神明确实都看得清清楚楚。

例①的"假"指"暂时代理"。例②的"国"指"国都","谤"指"背后批评"。例③的"辛苦"指"苦衷"。如果没有预先了解,很容易按照我们非常熟悉的现代汉语的意义把"假"误解为"真假"的"假","国"误解为"国家","谤"误解为"诽谤"。"辛苦"误解为"劳苦"。如何避免出现这类问题呢?可以靠工具书。但在阅读古文时又很难完全用工具书逐词了解,现代汉语的习惯总在不自觉地发生作用。要减少这样的误解,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较系统地阅读古汉语常用词。

初学古代汉语,可以阅读教材《本篇选词综述》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部分、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词义分析举例》部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部分共收了1100多个常用词,以单音词为主,主要收常用义。对古今差别较大的词义,都加符号以引起注意,上古义、后起义、引申义都有说明,同义词也有辨析,同形词(即一形多词)则标明"同×",有时还谈到某些语法现象,确实是便于初学的好读本。例如:

谢(第一册121页,按:以下例句括号中的注释均为笔者所加。为保持原貌,不加译文。)

(一)道歉。战国策齐策:"宣王~曰:'寡人有罪国家。'"又:"封书,~孟尝君。"又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曰"。又魏策:"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注意:在上古汉语里,这种意义最为常见。

(二)辞。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则必赐之几杖。"〔致事:退职。〕史记儒林传:"~绝宾客。"成语有"闭门~客。"

(三)告,告诉。古诗作为焦仲卿妻作: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四)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常有引见,其人来~。按:这与现代的意义一样,单上古罕见。

(五)衰退,凋谢(后起义)。范缜神灭论:"形~则神灭。"杜甫九曰:"干戈衰~两相催。"

让(第一册122页)

(一)责备。左传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记项羽本纪"二世使人章邯"。

(二)退让,不跟别人争夺权利,跟"争"相对。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社会道德。战国策赵策:"鲁仲连辞~者三,终不肯受"。礼记礼运:"刑仁讲~"。引申为谦让。论语先进:"其言不让"。又卫灵公:"当仁不~于师"。

说(第二册388页)

(一)说明,解释。论语八□:"成事不~"。(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又名词。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二)读shuì。说服。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安君曰"。

(三)读yuè。同"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与郑人盟"。

在"谢"、"让"、"说"的各个义项中,加点的意义都应注意掌握,这些都是古今不同的常见义。凡加"注意"、"按"等说明的,都要结合上下文细细体味。在古今不同的常见义中,尤其需要注意与今义差别不太明显的意义。例如"让"的第二个义项,如解释成"谦让"、"推让"似乎也能通,但不符合"退让"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内涵--儒家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说"的第一个义项也易与今天"说话"的意义混淆。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词义分析举例》部分虽然仅选了二百多个常用词,但多数词都首先说明本义,并着重介绍了分析词义的方法,对提高分析词义的能力很有帮助。例如:

错(中册544页)

"错"的本义是镶嵌。《汉书·王传》:"~刀以黄金~其文"。在身体上刻划也叫"错"。《史记·赵世家》:"翦发文身,~臂左袒。"索引:"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袒也。"引申为交错。《诗经·周南·汉广》:"翘翘~新"。又引申为交互、更迭。《礼记·中庸》:"臂如四时之~行"。从交错又引申为抵牾、不合。《汉书·无行志》:"刘向治谷梁春秋,与仲舒~"。又引申为差错、错误。杜甫《释闷》诗:"江边老翁~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错误"的意义出现得较晚,大约是在唐朝。

"错"字又有磨石(用以磨玉、磨刀的石头)的意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这和表"镶嵌"义的"错"应该认为是两个词,只是用同一个汉字来表达罢了。有人认为这个意义的"错"是"厝"的假借,其实"厝"比"错"出现得晚,是为了区别"错"的"磨石"义而造的一个字。

"错"字假借为"措"。"措"有放置、施行、废弃等意义,因而"错"也有这些意义。《论语·为政》:"举直~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放置"义。《易经·序卦》:"礼义有所~。"这是"施行"义。《史记·周本纪》:"刑~四十余年"。这是"弃置不用"之义。

"错"的义项虽多,但这样一分析,脉络清晰,易于掌握。《常用词》与《词义分析举例》各有特点。如果先阅读《举例》,再用《举例》的方法读《常用词》,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学习古汉语常用词,背诵的功夫是不可缺少的。王力先生曾说:"我们要以学习外文的方法去学习古代汉语。学外文的经验,首先强调记生词,还要背诵,把外文念得很熟,然后看见一个字、一个词,或读一本书,马上能了解它的意思"(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130页)不下功夫背生字,只了解一点古汉语词汇的特点,对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无济于事的。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①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句中的“访”字如果照今义“拜访”去理解,就不准确,“访”在上古是向别人征求意见的意思,“访”的宾语是事而不是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征求关于袭郑的

古代汉语 词汇 很重要!

解釋括弧中詞的用法意義 制,(岩)险要邑也,虢叔死(焉)于是,(佗)同“他”邑唯命。 百姓皆以王為(愛)吝惜也,臣(固)知王(之)主谓之间不忍也。 賢者與民(並)一起耕而食,(饔飧)熟食,早饭饔飧而治。 後稷教民(稼穡)农业上种叫稼,收叫穑。这里泛指农事,樹(藝)种植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春日(載)开始陽,(有)动词词头鳴倉庚。 左並轡,右援(枹)鼓槌而鼓,馬(逸)狂奔不能止,師從之。 惟天為大,(惟)只有堯(則)效法之。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遭罪。 三之日(于)动词词头耜,四之日舉(趾)足。 人無故而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粗布衣服,(捆)编屨、織席以為食。 女執(懿)深的筐,(遵)循,沿着…走彼微(行)路,爰求柔桑。 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於(筦鍵)钥匙,(攝衽)撩起衣襟抱幾,視膳於堂下。夫子喟然歎曰:“吾(與)赞同點也。” 臣恐(見)被欺于王而負趙。 江國愈千里,山城(僅)百層。 我(決)迅速的样子起而飛,(槍)触,碰上榆枋,時(則)连词,连接状语“时”和谓语“不至”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向若而歎曰。 世以鮑焦無(從容)心胸宽大而死者,皆非也。 無(以)停下,則王乎? 君若以德(綏)安抚諸侯,誰敢不服?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虽然这样,未聞道也。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 自始合,苟有(險)险要的地方,这里指难走的路,餘必下推車。子豈(識)知道之?然子(病)伤势很重矣。 禹(疏)去掉阻塞使通畅九河,(瀹)疏导濟漯而(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諸海。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看出,显现出来其二子焉。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第二章詞彙 第一節古今漢語詞彙的異同 一、古漢語的字和詞 對於古漢語詞彙的學習,一個首要的問題是分清楚字和詞。字是用來記錄詞的。漢字雖然有音有義,但音義是有聲的語言賦予它的,它本身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已。脫離了漢語,漢字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質。例如“日”,對於不懂漢語的人來說,絕對不會把它讀作rì,也不會跟空中的太陽聯繫起來。 但是由於上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爲主,單音詞書寫時,一個詞就寫成一個漢字。再加上字形所反映的本義往往與詞義有關係,所以,古人一般把一個字當成一個詞,用“字”稱呼詞,用“字義”指詞義。這樣一來,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仿佛漢字是直接記錄概念的,不自覺地將字和詞混同了起來。例如《顔氏家訓·書證》: 《禮》云:“定猶豫,決嫌疑。”《離騷》曰:“心猶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釋者。案:《尸子》曰:“五尺犬爲猶。”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吾以爲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 “猶豫”本來是一個聯綿詞,“猶”、“豫”只是記錄兩個音節。但《顔氏家訓》中過分注重字形,混同字詞,把聯綿詞“猶

豫”中的“猶”和“豫”看作兩個詞來解釋,這是不正確的。對此,清代學者黃生批評說: 猶豫猶容與也。容與者,閒適之貌;猶豫者,遲疑之情。 字本無義,以聲取之爾。俗人妄生解說,謂獸性多疑,此何異以蹲鴟爲怪鳥哉。考諸傳記,惟《文帝紀》作“猶豫未定”,《楊敞傳》(“猶與無決”)、《陳湯傳》(“將卒猶與”)、《後漢來歙伏隆傳》皆作“尤與未決”。蓋以聲狀意,初無一定之字,妄解獸名者,眼縫自未開爾。(《義府》卷下) 在古代文獻中,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字記錄的就是一個詞,字和詞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並非所有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地對應。在不少情況下,古代漢語的字,不等同於詞。具體表現爲: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同一個詞用不同字形記錄。這就是“同字異詞”和“同詞異字”。 (一)同字異詞 造成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 1.假借 (1)本無其字的假借。例如: 夫——夫1(成年男子)、夫2(指示代詞)、夫3(語氣詞)“夫”字本爲表示“成年男子”的這個詞造的字。例如《詩經·秦風·黃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傑岀者)即其例。漢語中表示“指示代詞”和“語氣詞”的詞,本無其字,但人們並沒給它們造字,而借用表“成年男子”的“夫1”記錄。例如《戰國策·齊策四》:“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此爲夫2(指示代詞)。《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爲夫3

古汉语中表示走路的词语

行:行走;在堂上小步走。唐韩愈《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吾师。’”步:在堂下举足慢慢走;徒步,行走。《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垓下之围) 趋:跑,快走。明方苞《左忠毅公轶事》:“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奔向,趋向。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在门外快步走。(《尔雅释宫》) 走:跑,逃跑。唐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奔向,趋向。唐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在中厅疾行。(《尔雅释宫》) 踱:漫步行走。《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奔:急走,跑。《聊斋志异狼三则》:“屠乃奔倚其下。” 在大路上疾行。(《尔雅释宫》) 跋:翻山越岭,在草丛山林中走。《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涉:徒步渡水,在水中走。《吕氏春秋察今》:“循表而夜涉。”;渡深过膝的水。(《尔雅释水》) 厉:渡深过腰的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揭:提起衣服渡过潜水(不脱衣服涉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跄:有节奏的走动。《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 跕:托着鞋走路。《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履游媚富贵。” 跑:急走,奔逃。唐马戴《边将》:“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 蹽(liao):迅速地走;偷偷地走开。 过:走过,经过。《孟子梁惠王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齐桓晋文之事》)迈:行,前进。《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后引申为跨步或大踏步走。) 徙:步行。《易经贲》:“舍车而徙。”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晃的样子。唐皮日休《上贞观》:“天禄(兽名)行蹒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汉书外戚传》:“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徙涉:光着脚涉水过河。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大军徙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邋遢:行走的样子。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一折:“眼见得路迢迢,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风鞭瘦马。” 徜徉:自由自在来回行走。宋曾巩《墨池记》:“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乎此邪?”;宋苏轼《武昌九曲亭记》:“相携徜徉而上。”

浅谈古今词义的变化

浅淡古今词义的变化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古今词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词的义项的变化。在大发面分为三类: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变;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同;还有一类词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古今词义的变化。 (一)古今词义今本没变: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如“天”、“地”、“日”、“月”、“风”、“雨”、“雪”、“水”、“火”、“父”、“母”、“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如《说文解字》中有:“钓,钩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鱼钩钓鱼”。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 古今词义基本不变的一些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今词是具有继承性的。 (二)古今词义基本不同:在这一点上古今词义的改变主要由分成俩种,一种是古今词义的缩小;第二种是古今词义的转移;第三种是古今词义的增加。

1、古今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这种变化主要包括:词义程度的减弱;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义项的减少等。如“饿”在古汉语中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现在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轻了。又如“臭”,文言中表示好坏气味都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系辞上》)的“臭”是气味,如果按照现在的词义去理解这句话就讲不通了。同词义的扩大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指称的事物范围小,即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中。例如:“虫”原是动物之通名,可见古代所有动物都可称虫,老虎叫大虫,老鼠叫老虫;现代“虫”的范围缩小了,一般只指昆虫。再如“让”字,文言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意义。如“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汉书· 苏武传》)的“让”是“责备”的意思,不能释为“谦让”。 2、古今词义的转移 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如《逍遥遊》:“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g)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一种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可以是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也可以是动作、范围或词性的转移。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通论(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勇者不惧。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因此: 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常写作“無”。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如:齐侯欲勿许。 6、“未”: “未”和“未尝”的区别: 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注意:这种“非”虽可译为“不是”,但语法意义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消亡、新词产生这两种情况外,还表现为词义不断演变。下面就古今词义的演变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 一、古今词义演变的原因 方案一:语言中的词汇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影响词义演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词义是以社会客观事物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所以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词义的变化。其次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起词义变化。再则词与词的互相影响、外来的文化语言的影响都可能影响词义的演变。因此词义演变是诸多因素一同作用的结果。 方案二:(一)社会的发展引起词义的变化。这是词义演变最重要的原因。词义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脑之中,形成的认识。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例如“床”,刘熙日:“人所坐卧曰床。”由此可知,在古代社会,床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而后来出现了椅子、凳子等专用坐具后,“床”的词义便发生了变化。 (二)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 起词义变化。例如“鲸”,《说文解字》日:“鲸,海大鱼也。”过去,受认识上的局限,人们误认为鲸是海中的大鱼,后来人

们的认识程度加深了,就知道鲸不是鱼。《辞海》曰:“鲸, 水栖哺乳动物。外形似鱼,大小随种类而异,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可达30米。” (三)词与词之间的互相影响引起词义的变化。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当“走”被“跑”代替后,“走”又取代了“行”的意义。 (四)外来语的影响。汉民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外族语言吸收养分,如:站:古汉语原始义为“久立”,随着蒙古语传入,出现“站赤”一词,逐渐进入“站”的义项之中,如“车站”等,词义扩大。 二、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这类词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发展缓慢,与缓慢发展的语法一 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固性。如“日、月、牛、马、人、手”等常用词,以及“唉、逍遥、凤凰”等不常用词。 (二)汉语词汇中大量的非基本词汇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如“该”,中古以前它是“完备”的意思,以后演变为“应当”。又如《世说新语》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中“造”是“到”的意思,而今义却完全没有这个含义。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有细微差别 1、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词的意义有了新的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有以下几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说明:按照该提纲复习,基本通论知识点与词句部分可以熟练掌握,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此版本教材是商务出版社的三册套教材,与现在的两册套教材可以通用,页数稍有出入,请 使用者自行注意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 《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臵、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古代汉语句子语法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句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制,是险要的封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封邑我唯命是听。 ?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给他准备个地方。 ?无生民心:不要让老百姓滋生坏主意。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属于己: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属于庄公,也属于自己。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太叔又把两个边邑收为己有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庄公告诉他事情的缘故,也告诉他自己的后悔。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你有母亲可以送食,可就我独自一人没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如果掘地到有泉水之处,然后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那样。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孝子的孝顺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予你的同类。”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郑伯克段于鄢》句法——宾语前置 ?宾语+之/是+动词”格式 何厌之有。 ?“是+动词”格式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疑问代词+动词”格式 吾谁欺?欺天乎! ?“否定词+代词+动词”格式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齐桓公伐楚》 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種情況就好比公馬和母牛了發情也不會相誘一樣,是互不相干的。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沒想到您的軍隊進入我國地界。 五侯九伯,女實征之:所有的諸侯,你都有權征討。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你們本該進貢包茅,但是沒有進貢,周王的祭祀用品供應不足,沒有東西可以滲酒。昭王之不復,君其問之于水濱 周昭王南巡而不歸,您還是去到水濱去問問河神吧! 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難道是爲了我,只是爲了繼承兩國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承蒙您向我國社稷之神求福。 君若以德綏諸侯 您如果以恩德安撫諸侯。 總結出《齊桓公伐楚》一文中的敬詞和謙詞。 惠敢辱敝寡

古汉语词汇学

小议“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读《古汉语词义论》有感 文学院对外汉语系10级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学过古代汉语的人都对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有所接触和了解,这是古代汉语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到底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十分了解。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学生,古代汉语是专业必修课程,又因为自己对于古典文学始终偏爱有加,所以在这门功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没能学精,但还是收获了很多。而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更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汉语历经了千年的岁月,虽始终没有出现断代,但时光还是给了它很多改变。这些变化涵盖了方方面面,如字形、语法、词汇系统、语音等等。那些古代典籍,如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才能有所理解,同时不能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没有偏差。而正确理解古代典籍,对词义的正确把握是必要的功底。 《古汉语词义论》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对古汉语词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其中,我最感兴趣和印象最深的便是古代汉语词汇的活用。下面我就自己的收获谈谈对词类活用的认识。 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要掌握词类活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词类活用。同词类活用常会一同出现的词有“转化”、“兼类”、“引申”等。很多人都混淆了这几个概念,下面我就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谈谈这几者的区别和关系。 其中“转化”和“引申”的关系较为亲近,它们同是字或词从旧义产生新义的途径,但不尽相同。它们的不同在于:引申是通过语义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通过义素的增减变化而产生新义。如果是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总有共同的义素,但一般说来不会是旧义的全部义素整个的进入新义;如果是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可能没有共同的义素。由引申产生的新义,可以与旧义属于不同的词类,也可以和旧义属于同一词类。“转化”则是通过语法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是一个词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使它改属另一个此类,从而也就使它的词义发生改变。有转化所产生的新义,其词性一定是与旧义不同的。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左传·成公十七年》:“我师师于刍扬。”

张光乾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河”,古代专指黄河。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后来泛指一般河流。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响”,古义是指回声。《玉篇》:“响,应声也。”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宫”,上古泛指房屋。“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的意义,如《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而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的“坐”当“因为”讲。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后来,“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豆类植物,上古不叫

古代汉语词汇

词汇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 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都会有独立或成类的变化,3,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4,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5,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二,复音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附加式等几种。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原来词汇以单音形式为主,转变为大量采用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三种方式:1单音词加附缀,2同义的单音连用,3新造同义复音词。 贰,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词汇 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 文学院对外汉语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内容摘要】:古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词在产生初期只具有一个义项,即本义。之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为多个义项。通常认为,词的发展途径有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除此之外,后有学者认为,词义发展的途径还有相因生义、虚化、语法影响、修辞影响、简缩。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到底何为词义引申,引申的类型,引申后对词义的影响等等,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我就自己通过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几位学者对此的看法和研究,简单的论述一下词义引申。其中会就自己较为了解和认同的蒋绍愚先生的观点做出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引申,方式,规律 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单是文字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而语言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有很多词汇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历经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词汇的意义大多都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一个意义发展为多个意义。但词的众多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词的最初意义为本义,余下的都为引申义。对于这一点,众家学者的看法大抵是相同的,没有本质上的歧义和分歧。例如: “道”,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牧:,《说文解字》中:“牧,养牛人也。”这是因为“牧”字从“牛”的缘故。但在先秦文献中,既可以说“牧牛”,也可以说“牧羊”、“牧马”、“牧猪”。可见其本义是泛指放牧牲畜。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有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

古代汉语第一册术语通论整理

术语整理 术语01 古代汉语:清代前期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文言:与白话相对,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古白话: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 文字学: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的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在我国,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 语言学(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 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的是语音学。研究词汇项目、词汇意义、词语演变的是词汇学;按传统语法,形态学和造句学合起来就是语法学。研究词项与概念及指称对象的关系,揣摩各种词义的异同、正反、上下、交叉等关系,剖析整个句子或其中某些成分的意义,这是语义学。研究文字的形状、体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是文字学。 小学(文字、音韵、训诂) 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顾名思义,通俗的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叫“诂”。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 汉语史(汉语史的分期) 汉语的历史叫做汉语史,包括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三大块,汉语史是研究汉语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现象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古今词义的演变讲课讲稿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①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句中的“访”字如果照今义“拜访”去理解,就不准确,“访”在上古是向别人征求意见的意思,“访”的宾语是事而不是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征求关于袭郑的意见,而非一般的拜访。如果把第二句的“去齐”理解为“到齐国去”,意思就全弄反了。“去”的古义是“离开”的意思,“去齐”就是“离开齐国”。 古今词义的这种差别有的比较大,一旦了解了它们古今意义之间的差别之后,再去阅读古文时就比较容易辨别了。有的差别比较小,虽然知道古今意义有某种差别,还是不太容易辨别。“去”属于前者,“访”则属于后者。从正确理解文意来说,二者都应重视,从掌握的难度来说,则需要注重后者。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我们讲古今词义演变时,所谓“今义”并不全是现代才有的意义。现代汉语词义是古汉语词义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义有许多早在古代就有了。例如“谤”这个词的今义是“诽谤”,这个意义早在汉代便有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谤”这个词古今都有

古代汉语通论【精华版】

古代汉语 一、绪论 1、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二、文字 1、汉字的性质: 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这是因为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了解。 2、六书: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传统说法。六书是六艺之一。一般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能产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山、火、夕、鸟、鱼、鹿、羊、自。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末、朱、兀、寸、甘、刃、旦。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 结合,如武、信、及、从、休、步、逐、斗、莫、牧、采、出、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江、河、沐。杞、问、物、里、过、发 E、转注:说法不一。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的争论:江声(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戴震(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朱骏声改变了定义和例字(引申: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F、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以令长为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3、古今字的性质: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古今字的特点 (1)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一直在五六千个左右。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 A、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B、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a词义的引申。①弟悌②责债 ①弟,弟弟。又读ti\,敬爱兄长。后作悌。 ②责,债的本字。引申为责求、责备、责任等,为与引申义相区别,另造债字表其本义。 b用字的假借①说悦②莫暮 ①说,本为言说的说,后来表借义为喜悦字,后来另造悦字来表其借义。 ②莫,本为日暮,因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故另造暮字表其本义。 5、异体字的性质: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6、异体字的特点: 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