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办有灵魂的教育

办有灵魂的教育

办有灵魂的教育
办有灵魂的教育

柴若侠:办有灵魂的教育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智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进度。永济三中从建校初期的艰难创业发展到现在的如日中天正是对这句话的充分验证。

五月的永济,花红柳绿,气候宜人。永济三中校园内,书声琅琅,到处都是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背影。

漫步在三中教师从青岛背回来的鹅卵石铺就的爱心路上,徘徊在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正心长廊下,欣赏着泮池的一泓翡翠似的清泉,聆听着柴若侠校长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及先进科学的办学新理念,我深刻地意识到,柴若侠校长是一位侠客一样的校长,是一位有思想、有品位、有担当、有灵魂的校长。

洗礼思想,做“高贵的三中人”

建校以来,柴校长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做“高贵”的三中人的理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只要踏入三中的校门,就要让心灵上打上“三中人的烙印”,身躯里就要流淌三中人高贵的血液,骨子里就要浸润三中人不向命运屈服的骨气。

三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农村,成绩普遍不够理想,家境殷实的不多,行为习惯都不甚好!面对这样的现状,怨天尤人,一味地责怪学生,毫无意义,只会带来消极情绪、负面效果和叛逆心理。这与家长的期待背道而驰。家长希望学校把孩子教育好,期待孩子能遇到优秀老师,改变现状。很多家长为了养家糊口,远走他乡,根本没有教育的时间和机会。这样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三中教师的肩头!柴校长告诫三中教师:今天三中教师奋战在中国教育最艰苦的阵地上,付出的是十分的努力,可能获取的仅仅只有一份的成绩,但是必须清醒认识,拯救老百姓的孩子,让他们健康做人,学有长进,努力改变今后的命运,从而走向幸福人生,这才是三中教师神圣的责任!困难再大也要挑,办法总比困难多,三

中教师多是农村出身,深有同感,工作起来便相当熟稔,教育起来得心应手,教育效果也就非常显著。

砥砺意志,绝不放弃一个学生

在柴校长的带领下,三中紧抓“平民教育”这个切入点,强化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教育、品德教育、礼仪教育、学法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绝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更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人人理解生命化教育的内涵,通过教师的爱心教育,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精心呵护和不断鼓励,让三中就读的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体中,流淌着三中的基因,成为道德品质优秀,心身健康,诚朴坚毅,有学识、有眼界、有爱心、有责任感、善合作、会沟通、能吃苦、乐奉献的一代新人,就像雕琢璞玉一样,焕发出每一名三中学子的生命本色,让每一名学子,在三中的校园里生长得更健康、更阳光。要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人人都做最好的自己。柴校长要学校在育人的品质上,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来。

特色办学,一草一木总关情

经集思广益,柴校长帅旗一挥,把打造河东绿色文化名校作为办学特色。学校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围绕打造一流学校标准,完善教师、学生文化,改进制度文化,通过价值观的引领,改变每一位三中人的思想和行为,使每一位三中人都做优秀的典范,做人的楷模,事业的追求者,实现文化自觉,做文化的躬行者。为进一步美化、亮化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完善训石文化、草木文化、墙壁文化、园林文化和班级文化。学校先后建成了“听松园”、“映日园”、“三友园”、“桂园”、“藤园”、“仰山园”六大园林和文化气息浓郁的“鹿鸣亭”、“思贤亭”、“明志亭”、“自华亭”四大亭台,以及展示中华文明、河东文化的“正心长廊”、“泮池”,还建成了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卓越广场,提倡持续地超越自我就是卓越的卓越新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环境育人的功能也日益彰显。

硕果累累,家长社会齐认可

五年的经历、五年的沧桑、五年的发展、五年的辉煌,柴校长的灵魂教育已成效卓著。现在学校已经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十一五规划科研课题实验基地校”,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命名为“课堂教学先进单位”和“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校”等荣誉称号,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教育为中国奠基”评选活动中,永济三中被命名为“中国名校”,获得了“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学陶师陶先进单位”、“山西省模范职工之家”“山西省国防教育校”、“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课题研究基地校’,被运城市教育局命名为“运城市示范高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永济三中的点滴成长都浸透着柴校长的精血神气,这精血神气也将继续引领永济三中向更高、更强、更远的目标奋力迈进。这里只是对柴校长灵魂教育的管中一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最后,附柴校长词一首,以资共勉:天下英雄出我辈,长剑一指动惊雷,苍穹疾星映鹤羽,明铛双绝照夜辉!渺云汉,拥千山,松涛洗惫。扬白帆,观沧海,潮声似醉。谁将百代功过,妙手来绘?负手笑傲领千秋江月,一尊还酹。共你我此生无悔,一尊还酹!

2013年5月24日

教育用灵魂塑造灵魂

教育用灵魂塑造灵魂 教育者要做有灵魂的教育,必须先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灵魂的教育就是要做培养人的心灵、思想、人格、良心的教育。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应该像天使般,满眼看到的都是学生的长处、优点,不把学生看死,不抛弃、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视学生如己出。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老师应该努力做到学习型、反思型、科研型的新时代老师。 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道德课堂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下,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为核心,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做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找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契机来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科都带有明显的人文性的特点,尤其是语文课文。以语文课本为例,大部分课文都有很强的人文气息。《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以及《将心比心》都是很好的能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课文。比如,我在执教《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后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一所名牌大学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就去美国的一所非常大型的企业找工作,没有想到,那所大学的人事官员一口拒绝了他。他以为这家企业

要求高,他就到一家中等的企业去竞聘。没有想到,这家企业的人事官员也拒绝了他。最后,他来到一家小型的公司竞聘,得到的结果他还是没有被那家企业聘上。他着急了,问这位人事官员:“难道我的学历不够吗?”经过再三询问,他终于知道,不是他学历不够,也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他在美国乘坐公交车时逃了三次票。故事讲完以后请学生思考:这个优秀的学生本来在美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吗?那他最后为什么没有找到工作?然后让学生联系《中彩那天》课文谈谈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此下来,用不着讲大道理,用不着赶鸭子上架,学生们都能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深刻领悟应该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只要教师在实践中践行着自己的品质素养,何愁肩上的历史使命不能完成呢?何愁做不了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着眼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是他们不变的追求。有灵魂的教师坚持“育人至上”,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有差异,但是没有层次。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涵养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夯就坚实的心路历程,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只有包容,才能成就“百花齐放”;只有尊重,才能塑造健全人格,只有倾心的爱,才能成就孩子美好人生。他们总是能在最让人伤心的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也能为最令人自豪的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D ) A.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B )A. 肢体 B.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C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 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 性 D.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 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 木 D.奥尔 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14.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C) A. 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15.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主观题部分

做一名有灵魂的教师

做一名有灵魂的教师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今天,我又拿起《中国教师报》,当翻到第444期的“楷模·信仰”教师节特刊时,眼球再一次被吸引住,新时代的劳模范妹锁、最美丽的教师张丽莉等人的事迹让我感怀至深。这些模范教师都拥有着一颗博爱的心,对于他们来说,教育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不断的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生活的本质。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疾病而无怨无悔。他们都是平凡人,他们也有妻儿,有各种生活琐碎的牵绊,当然还有现实生活中各种条件的诱惑产生的内心挣扎。可是当他们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他们毅然地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这样的坚持并非只是一两年,而是选择一辈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为撰写着另一种传奇。在他们身上,现代版的师德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使自己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基本功,也是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注意、不懈努力的自觉追求。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满腔的热忱去爱学生 人们常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全国劳动模范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 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现在教育家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受到广泛认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需要尊重和帮助的个体,各有其独立的特点。它和不尊重学生人格、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相对立,它是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心田的关爱。它要求教育者以自己健全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把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为最终目的。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也是教师满腔热忱去爱学生的先决条件与思想基础。 教师,应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没有爱心的教师哪怕他具有极好

灵魂及其塑造的研究

关于有无灵魂的问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信仰上帝和西天的人来说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对无神论者或者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来说就不一定。对自己心目中的好人来说不仅希望他的灵魂一定存在而且希望它能得善报升入天堂,而对不共戴天的坏人就说他没有灵魂或灵魂喂狗吃了。对严谨的科学家来说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寻找灵魂存在的证据,对浪漫的文学家来说可根据需要安排灵魂的有无。对小孩子来说灵魂是可被人塑造的,对大人来说灵魂已顽固不化了。对普通常人来说,关键时刻希望他有以便得到帮助,而在平常时候又不那么在乎它以便让自己放松警惕。……这么多答案,其实也等于没有答案。 所以,究竟有没有灵魂,最准确的回答还是鲁迅大师回答祥林嫂那句话:“关于灵魂的问题,这个吗,或许有,也许没有吧,这个我说不清楚。”当然,这个回答并不意味着你我就是祥林嫂,或者一定要有祥林嫂那样的结局。 如此说来,灵魂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用途而异的了。尽管这样说显得有点两面三刀,圆滑无骨,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更体现了灵魂的本质:虚无缥缈没有定踪,而又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法力无边,影响一切。 想来,科学发展这么多年了,似乎解决了不少问题,可是也就更明白了地球的渺小,不管是在太阳系,银河系,还是河外星系,实在就如同海边的一粒沙尘。就现在的科学达到的极限,就是纯粹的物质世界,也还没有搞明白,哪里就明白和物质没有任何关系的灵魂问题了。 抛开这些不说,按照常规的了解,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经常遇到灵魂问题的。也就暂且承认灵魂的存在吧。 例如:那些人体炸弹们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灵魂早日解脱上天堂,才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当然这壮举对一般人来说不可理解,甚至说他们是被恐怖分子利用了的炮灰而已。 国外的不说,就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当年也一定是为了更好统一管辖下子民的灵魂,而采取一项伟大壮举。就是现在几千年过去了,记住他统一中国的伟大业绩的人多,也就淡忘了他残忍杀人、消灭思想和灵魂的独裁专制。 这些远了。远的不说,说近的。当年那些送子弟丈夫上前线的百姓,一定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完全平等的天堂才去战斗的。不知道那些为了这个理想而躺在低下的先烈们,如果真的九泉有灵,看着如今他们后代的生活,是否真的能够灵魂安息了? 死的不说,说活的。当年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的时候,自己的灵魂也一定在每时每刻爆发革命,只是革命的痛快过后,那颗革命的的灵魂还是不能喂饱饥饿的肚皮。 这些也已远去了,可就在你我身边,不是还这样活生生的存在着一大批人,他们被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吗。试想如果灵魂根本不存在,哪还要这么多“工程师”来改造什么? 现实的情况是,那些挂着“工程师”头衔的和没挂工程师头衔的人们,还依然铺天盖地的站在你周围,不断实施着他们的塑造计划,改造着一代代人的可怜的“灵魂”。这改造的工具和改造的目的自然是要更好满足工程师或工程师们的教师的要求。

做有灵魂的教育范文

做有灵魂的教育范文 程翔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一位中学教师说:“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小看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 是的,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的灵魂,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教师要用自己心中的阳光,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渐成长,孕育自己心中的太阳,然后去照亮这个世界。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当下,功利主义泛滥,在有些人心中,祖国不再神圣,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教育的悲哀。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用生动的爱国主义故事感染学生,在他们心中撒播爱国主义的种子。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成功和自信的光芒。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学生心中的太阳就会慢慢升起,最终将照亮自己、照耀别人。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光芒。让人性美放出光芒,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具有良知,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恻隐之心。人性美还包括尊重他人,具有平等观念,这是教育的真谛。做教师,最忌讳的就是不尊重学生;做校长,最忌讳的就是不尊重教师。与尊重和平等观念密切相关的,是教育的“三个不能超越”。第一,学生的生命健康不能超越;第二,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超越;第三,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个性差异不能超越。这“三个不能超越”须时刻谨记在心。

在人性美中,独立人格也非常重要。应试教育的重压,扼杀了学生的独立精神。鲁迅先生提出改造国民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独立人格。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独立人格的培养是重要的基础。 相对于人性美而言,人情美更具社会性。人情美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美好的情感。考试成绩差不可怕,家庭贫寒不可怕,长相丑陋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扭曲与灵魂的堕落。不能为了考一个好分数就去作弊,不能为了当一个班干部就去搞阴谋诡计,不能为了突出自己就去贬低别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去陷害别人。人情美还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生的幸福不取决于手中的权力和金钱,而取决于是否拥有亲情、友情和爱情。 敬畏崇高也是人情美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曾问学生:“你们愿意做屈原这样的人吗?”“你们愿意做范仲淹这样的人吗?”一些学生说:“不愿意做。”我说:“你不愿意做是可以的,但你要知道,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景仰他们,敬畏他们。”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中华民族该是多么可悲!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这话很深刻。教育的灵魂,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没有灵魂的教育是可怕的,它所影响的不只是学生的前途,还关乎我们国家做有灵魂的教育、民族的命运。

教育地本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教育的本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2015-06-10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1、学生跟我们教师学什么?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1)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 (2)具有健康状态面貌的人 (3)会学习、有智慧的人 (4)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 (5)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2、做一个诚实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1)教师的言传身教

(2)教师的正确引导 (3)落实到细节 (4)要相信孩子 3、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信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1)教师信任所有学生 (2)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合理期望,让学生体验成功 (4)树立自信的榜样 (5)寻找契机,巧用时机——刺激个体自信 A、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 B、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6)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4、健康是人生最可宝贵的 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教育应以每一个人的后天的健康为最终目标,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强身的同时,更要强调“强心”。 (1)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心理教育 (2)心理教育渗透教学内容之中

用高尚的灵魂塑造人

用高尚的灵魂塑造人 进入新的世纪,我们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更应培养能够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人才。教师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发展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完美的行为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所以,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教师就应该努力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乃至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因此,在当前我校提出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之时,便把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放在了首位。 近年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勇于奉献,并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以及他们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为民办教育探索及创造出的令人称赞的业绩。但是,同其他学校一样,在一定社会环境的背景下,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队伍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和问题,诸如不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关心爱护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得失;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只教书不育人等,在教职员工中也产生了某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前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以充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探索师资队伍建设开辟出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道路。 一、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1、教育的专家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专家和学者。教师渊博的知识水平和丰富的个人内涵是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这一角色是一种核心,也是一种力量,因此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具备教师必需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教育教学技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教育专家。 2、学习的楷模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所以,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甚至模仿他们的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并以此作为自己终身效仿的楷模。 3、公正的法官 在学校,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评价更多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公正方面,学生们更希望他们的老师是一个廉明、公正、无私的法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教育公正当作教师的一种美德,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奖罚,并且能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4、真挚的朋友 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倾向于同教师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真挚友爱式的师生关系。因此,作为教师而言,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一群,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获取爱之回报。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围,而如此则要尊重学生的人

有灵魂的教育

“教育,意味着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浪漫,呼唤着有灵魂的教师,唯有具备有灵魂的教师,才可能真正的去热爱教育,享受教育;也唯有这样的教师才可能培育一批或者塑造一批有灵魂的学生。那么,做有灵魂的教师需要哪些“魂”呢? 做有灵魂的老师,需要一颗真爱之魂。每个孩子都是掉入人间的天使,每个孩子都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花朵,所以,“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应该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爱能创造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所以,我们要用海洋的胸怀去包容孩子,用高尚的人格去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去涵养孩子,用伟大的理想去鼓舞孩子,尊重每一位生命,尊重不同孩子的差异,用爱去营造道德课堂,创设一种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只有宽容,才能成就“百花齐放”;只有尊重,才能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只有真爱,才能点燃并成就孩子的梦想,才能真正塑造“有灵魂的学生”。 做有灵魂的老师,需要一颗学习之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有灵魂的教师,要始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让学习成为一种终身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永远的精神追求。当今社会,科学日新月异,信息多元化,固步自封,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广泛阅读,不断汲取别人的优秀思想,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读书要广泛涉猎,学贯中西,博采众长。读教育专著,走进名家大师,感受教育思想的深邃;读人文书籍,陶冶性情,拓展思想宽度;读时文报刊,更新思想观念,把握时代脉搏……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教育当做一种享受。 做有灵魂的老师,需要一颗创新之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方法,以教学的创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特色意识,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每一位生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让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把课堂变成孩子的乐园;让作业形式争奇斗艳,激发孩子的兴趣,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让评价方式斑斓多样,激励孩子勇于创新,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尊重和爱…… 做有灵魂的老师,需要一颗思想之魂。法国思想家怕卡尔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让人清醒,思考引人前进。纵然你不是思想家,你也完全拥有独立思考的自由,让笔尖去舞动多彩的人生。写作表达心声,文字洗练思维。作为教师,无论你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无论你教语文还是其他,书面表达理应成为一项必备的基本功。你不一定成为作家,掌握高深的写作理论,但你可以记录生活点滴,书写心灵感悟;你不一定成为教育家,研究多少教育史论,总结几条教育模式,但你可以坚持教育随笔写作,不计篇幅长短、质量高下,只要有思考就是成就,只要坚持就能进步。反思,是一种思想砥砺,写作,是一种情感交流,或文采飞扬,或平实真切,都再现了你的心路历程。当文字在笔尖缓缓流淌,你的思想又完成了一次升华。 做有灵魂的教师,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对浪漫的深情呼唤。印度哲学家奥修说:“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它应该成长。”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就要不断历练自己,不断提炼、成熟自己的教育之魂,用灵魂唤醒灵魂,用心灵赢得心灵。

小学艺术教育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6230 小学艺术教育复习资料 第一章:艺术教育的一席之地 一.知识点: 1.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956-1939)在《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一书中认为,艺术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作用。(唯心主义角度) 3.德国哲学家康德(1924-1804)认为,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是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他把教育视为艺术,主要是指教育要有艺术般的创造性。 4.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规定: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5.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说“一切的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作出自身的贡献。” 6.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大学也应该开设艺术欣赏课。 7.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在《美学》一书中说:艺术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情感和灵感。 8.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把艺术比喻为“X光透视”,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探求追索世界深层和内在的真实本质。 10.1952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的发展教育。 11.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认为“必须使学生不仅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也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 12.捷克教育家考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13.丰子恺认为“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 14.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认识的知识的堆集。” 15.1986年新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春天。 16.1993年是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17.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第一个主管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艺术教育处。同年12月成立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 18.德国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的生命形式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有机统一体、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 19.学校艺术教育是通过改造旧教育与学苏联起步的。 20.1989年国家教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1989年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1993年成立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21.美国已颁布了《国家艺术教育标准》 22.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3.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审美消费比重增加。 24.我们所说任何人都是艺术家,是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幻想。 25.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创造。 26.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必须拥有这一席之地,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7.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 28.人类所创造的两种真正强有力的认识自然和认识自身的手段是科学和艺术。 二.名词解释 1.艺术教育:教师(或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发和运用音乐、美术和其他课程内容中的艺术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教育活动。 2.教育: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3.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还可以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如教育艺术、领导艺术等。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作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品质、个性修养、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无声的而又最直接的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它对学生和社会都会有深远的激励和影响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社会对各种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我认为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教师的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具备了诚实、守信、自信、自尊、自爱的人,才是一个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好老师。教师在工作中要踏实,努力,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影响。所以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我们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去体现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 二、热爱学生, 给予每位学生适当的期望 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赐、才能和独特的“闪光点”, 这样教师就能从心里喜欢这些学生, 并且言谈举止都渗透着对这些学生积极的期望。当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 会产生鼓励的效应, 他们会切实感到教师的殷切期望与浓浓爱心, 这成为他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教师在得到学生的良好反应后就会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 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 从而引起了一种良性循环。当然, 对学生的期望应该恰当, 不宜过高,教师的期望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 把握住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看到成功的希望,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完善自己。 三、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必须改革、必须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超越出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智能开发的重要保证。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教师对自已要不断地充电,更新知识加强修养,改革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四、成就爱的教育 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过失能理智分析,正确引导,并能适当给予宽容和谅解;对问题学生能用超常的耐心去感化和挽救;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问题,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处理;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时,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做到与学生心灵的相互沟通。 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该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角色内涵,从本职工作出发,做好自己,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

教育故事《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 当起孩子王的那一天起,我便喜欢上了他们,为自己选对幼师这个行业而自豪。幼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充满幼稚、纯真。“以幼换幼,以纯换纯”,让我很轻松的溶入了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玩,一起想,一起动,我荣幸地成为了他们队伍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幼儿接纳自己,首先教师要对幼儿有爱心,真诚与爱心是教育事业的两大法宝,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你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你就能走进他们的幼小心灵。记得刚刚接任中二班的时候,中二班的孩子都是已经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离开日夜相伴的亲人及其熟悉的家庭有将近一年了,不过他们仍然需要有人像妈妈一样、像亲人一样爱他们,一个抚摸,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能让烦躁哭闹的孩子停下来,现在孩子已经上大班了,我们班还有个叫宝宝的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门口,反复说着:“奶奶来接宝宝”这句话,直到说累为止。针对这一点,我每天和他交谈,问他,吃早饭了吗?吃了什么?拿出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的他开始回答我的话,和我交谈起来,而且有什么事都喜欢和我说,来幼儿园也不哭了。幼儿教师应有爱心,并细心的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在幼儿园里,有的家长有事,不能及时接孩子,我就把孩子带到自己家,有的孩子午睡哭,我就给他们小声讲故事、唱摇篮曲,甚至把哭得厉害的孩子抱在怀里睡,日积月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对我越来越信任了,能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再苦再累我都快乐。

如果一个人有爱心,他会觉得世界很美好,生活会很灿烂。幼儿教师具备了一颗爱孩子的心,才会发现每个孩子的可爱之处,才会觉的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幼教这个职业。只要我们付出全部爱心,幼儿是能体会的,他会主动、积极地接受我们的教育,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回报我们。爱心的付出是前提,关键是在工作中要有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环节我都注重渗透养成教育,从走路、喝水、入厕,说话,听话吃饭等等方面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俗话说:“无爱不成教。”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孩子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基础。教师要用自己真挚温暖的爱同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大姐姐”“大朋友”。教育无穷爱无尽。只有将全部的爱给学生,方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诺言。我相信,只要我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孩子的爱融为一体,我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的事业是常青的,作为幼儿教师中的一员,我将继续用我全面发展的师魂塑造人,用无私奉献的师德陶冶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去鼓舞人,为了那无悔的承诺,谱写出无愧的青春之歌!

教育是打造灵魂的事业

教育是打造灵魂的事业!追求卓越是教师体现教师职幸福 的过程。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素质高低 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优劣。那么如何让自己从优秀的人民教师 走向卓越,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教学的思考、想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对相 关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或形成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想法、念头、观点,我们将其统称为教学思考,这些思考不乏 是有价值的见解,但总体而言,是相对零散,不够系统的;是 相对浅层,不够深度的;是相对模糊,不够清晰的。只有经过 理性加工和自我孵化,教学思考才能提升和发展成为教学思想。名师的培养,应该力图促成优秀教师对自身教学思考进行系统化、深层化。名师的教学行为应该代表名师自己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名师的第一素养。因此,一个名师的课上得如何, 最终是由他的教学思想决定的。名师的思想有多远,他的课就 能上到多远;名师的思想有多高的境界,他的课就有多高的境界。这正是我们需要对名师的思想进行检讨和解读的缘由所在。 二,要由经验走向理论。理论来自实践,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形成和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招数、策略、特点、亮点,我们将其统称为教学经验,这是真正原生态、原 发性的东西,是教学的宝贵的资源。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仅仅满 足于自己的经验,以为有了实践就有了真知,凭教学经验能够 取得教学的成功,所以他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经验的目光 审视、看待教学问题和教学行为,从而把自己的认识、实践局 限于经验的范围,经验反倒成了自己提升的“樊篱”,有的教师因

此出现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句经典 的话,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真正领会,只有真正领会的东西 才能深刻地感觉到。特级教师们普遍反映,他们在高原期一致 的感觉,也在于“理论的贫乏”。我们认为,相应的实践经验无疑是促进理论滋生的最有价值的资源,教师的个人理论一定是来 自教师个人的实践和经验,但是,由实践到理论,由个人经验 到个人理论,这个过程不是自发产生和实现的。当然,这一把 经验上升并演化为理论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师不仅要有实践意识,而且需要有理论自觉,一方面把自己 的经验、把自己的所行、所见、所闻、所得加工、提炼、升华 为理论;另一方面,用先进科学的理论反思、批判、充实、引 领自己的实践和经验。通过这样的双向互动,把自己的经验要 素转化为充满思维和智慧含量、可资借鉴(更具有普适性和启 发性)的“理论因子”,从而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个人理论”, 这就是教学主张的内核。这一过程能够促成教师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否则都只能达到量上的积累和原地踏步。 三,教学主张是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的一种反映(卓越体现)。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主张来自名师的经验和思考;从内 容角度讲,教学主张是对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的一种反映。教 育精神和学科文化也是我们对教学主张的价值、意义进行评判 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它意味着教学主张的提出,第一要符合教 育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教育教学的永恒价值和核心 价值追求,不要为教育教学的一些表面现象和短期效应所迷惑。在当前,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把对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爱 和个性的成全作为教学的主线和教学主张的灵魂;要深入研究 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把引导和促进学生快乐、有效、智慧

关于艺术教育的名人名言

关于艺术教育的名人名言 教育是一件大事,下面整理了关于艺术教育的名人名言,欢迎阅读! 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作者: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2. 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3.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作者:萨克雷 4.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作者:卢梭 5.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作者:梁启超 6.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作者:马卡连柯 7. 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作者:伏尔泰 8. 不贰过作者:孔子 9.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作者:陶行知 10.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作者:裴斯泰洛齐 11.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

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作者:爱因斯坦 12. 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3. 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我认为,应当认识恶。作者:巴莱拉 14. 上帝不能处处都在,于是他便创造了母亲。作者:谚语 15. 胃病总是由于贪吃。疳积病是上帝派来教育胃的。并且你们应当记住这一点:我们的每一种欲念,甚至包括爱情在内,也都有胃口,不可太饱。作者: 16.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者:《礼记》 17.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者:第斯多惠

李强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育者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育者 暑期教学副校长培训感受李强7月30日,郑州市教育局2012年暑期教学副校长培训班在华中师范大学开班,我们来自郑州市教育系统各单位的72位教学副校长参加了培训。 在开班典礼仪式上,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陈传忠书记简单介绍了这所百年名校的概况,以及学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取得的成就。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则从“道德”二字引入讲话的主题,强调了作为教学校长要“理清思路、在“扬弃性反思”中,不断总结、生成、提升”;要强化“问题意识”,并提出“课程是学校的心脏”,要求围绕课程建设和课堂建设解决老问题,生成新问题;同时提出学员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收获成长。 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做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专题报告。 1、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其战略重点是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尤其是坚持全面发展的阐释——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发、引导和培育。引导学生积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经验,自主思考、规划人生的意识和素养,对此我想到了一个老话题: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概念。应试与素质两者非同一范畴相对的概念,应试能力是素质之一。反对应试教育是反对其教育评价的唯考试主义。真正意义上的“反对”,不是反对所有的应试,而是反对应试教育。中国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泥沼里,也许还要挣扎许久。只是,这个时间拖得也太长了。教育改革应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应该一点点地努力缩短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时间表…… 2、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战略是为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演讲稿

爱是教育的灵魂演讲稿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是的,没有爱的心灵是黑暗的,教育的灵魂, 那就是爱。 仰望历史的星空,教育大师的爱仍熠熠发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远去的孔子用他毕生的心血浇灌了他的弟子,他用爱诠释了教育的内涵,所以他仁者无敌,流传千古。 已故的孙维刚用他全部的爱投身教育,他用爱铸造了教育的辉煌,所以他成了时代的典范,教师的楷模。 灵宝的十大杰出教师,也正是用他们无私的爱倾注了对教育的忠诚,用他们无私的爱谱写了动人的篇章,所以他们呕心历血,无怨 无悔。 是的,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每次和儿子一起玩耍,每次看着他快乐的眼神,都 让我由衷地感到自豪,感到生命的延续。也正是在此时,我学会了“蹲下去看学生”,也逐渐体会到了“爱生如子”的真正内涵,那 就是博大而无私的爱。 教师的爱是阳光,她能照进学生的心田,让灿烂在她们的心灵开花。教师的爱是春风,她能轻拂学生的心田,让笑容在她们脸颊绽放。教师的爱是雨露,她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爱的种子在她们心 中发芽。 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只有真心地爱学生,我们才能在喧嚣中守住心灵的宁静,只有真心的爱,我们才能在艰辛中品位成功的喜悦,也只有真心的爱,我们才能在奉献中找到人生的航标。

青春的岁月点燃着我们的激情,生命的轮回在诉说着我们的使命,教育的千秋伟业,在等着我们去开拓。老师们,让我们手挽手心连 心用智慧用真诚用点燃每一颗渴望的心!用我们的爱去创造辉煌的明 天!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个神奇的东西是什么呢?“没错,那就是爱!”爱 有很多种,但任何一种爱,都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心甘情愿的自我牺牲。今天我要谈到的是“教师对学生 的爱”。 岁月匆匆,我来到科创学院已经快满4年了,回想初来时参加教师培训,其中有位深受学生爱戴的退休老师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你只有看着 所有学生都好,所有的学生才会看着你好。”这句话我一直铭记至今,并不断努力去做。 记得刚上班不久,工商实训中心还是一个建设阶段,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条件以及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我都会与学生面对 面的沟通与交流,做好评价调查。刚开始,学生们对我这个年轻的 新老师有着试探和抵触,但是我从来不会放弃,不放弃自己,更不 放弃任何一次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我知道自己是一名老师,是引导 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后来我发现只要对学生灌注爱,多与学生 沟通与交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实训越做 越好!是的,用鼓励代替责备,用引导代替指责,用沟通代替隔阂。 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仅有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不够的,更重要 的是要怀着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一心为学生着想,用爱 心育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有人问我热爱现在的职业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我热爱。因

艺术教育文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办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特色学校办学也是在探求一种特色精神,培育一种特色文化。 “培养具有完美人格和鲜活个性的现代新人”是我们的育人目标。“人格”,即人的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方面,在心理学上,即“个性”,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艺术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有助于人性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艺术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素质,让艺术完美人格、让艺术鲜活个性,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搭建更为宽广的舞台。 用文化照亮人生,用艺术点燃生命。 用艺术点亮人生,就是用细致、爱心和温情,深入到生命和情感的深处。在匆匆流逝的生命中,在不断求真求善的基础上,攀登审美、艺术的高峰。 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 用艺术点亮人生,也在于艺术可以帮助我们解除时间的魔咒。杜拉斯的名言,“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容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面容。”体现的正是艺术的目光和艺术精神。 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升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塑造健全人格具有其他教育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音乐教育应抓住音乐形象性、情感性、

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 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时,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 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智育的发展。 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列宁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那么无论什么事业都将一事无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