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修辞学大视野·

本期话题:全球视野中的修辞学研究

主持人话语: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修辞消费市场,观察、分析这个跨国市场修辞消费和修辞运作的可能性,需要全球视野;需要吸纳域外同类研究的学术智慧,找准自己的位置;也需要保持民族身份,向全球化格局中的修辞学研究输出民族的信息。域外的学术风景和本土的学术现实在什么样的价值坐标中互相阅读,互为镜像———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见仁见智:

《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认为中国修辞学融入全球视野中的同类研究格局,需要了解基于不同学术机制和社会认同度的修辞学学术空间,在此基础上,依次讨论: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学科形象重建,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创新动能,全球视野和中西修辞学研究学术智慧的双向流动。

《现代修辞学调查———论中西方现代修辞学的对接融合》认为汉语语境中的“修辞学”和西方语境中的“Rheto ri ”的语义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西修辞学的学术走向和不同的学术关怀:文体、辞格、文章作法是中西修辞学对接的共同基础,但中国修辞学借来的是西方修辞学的结构形式,并未接受西方修辞学核心内容———修辞即劝说方法。

《关于修辞学理论与方法的再思考》针对中国修辞学现状及成因,提出了修辞学理论建构的分层理论,认为基于不同层次的修辞学研究应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基于修辞学学科性质的特殊研究方法应为“语效认定法”。

《修辞的本质与功能———兼论修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立论的起点走出了修辞学的传统定位。文章将修辞置于社会结构关系和社会人际互动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社会心理认知、话语认知与修辞行为的动态共变关系,揭示修辞的规律与目的,探讨修辞的本质与功能,以及人类是否依靠修辞创造和谐,达到一个理性社会所需要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协作,最终取得同一性以及共同的社会价值取向。

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本文讨论三个问题:一、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学科形象重建;二、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创新动能;三、全球视野和中西修辞学研究学术智慧的双向流动。作者认为:中国修辞学融入全球视野中的同类研究格局,需要消化外部智慧,更需要以自己的学术形象和民族身份的清晰度,进入全球视野。

关键词:全球视野;中国修辞学;学科形象;学术接力;学科智慧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7)06-0060-05

 收稿日期:2007-09-08

 作者简介:谭学纯(1953— ),男,安徽芜湖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修辞学、

文艺美学。

*本文为“中西修辞论坛·福州·2007”中国学者的大会报告,略有改动。

中国修辞学融入全球视野中的同类研究格局,需要了解:基于不同学术机制和社会认同度的修辞学学术空间及其学脉和发展轨迹应该怎样

描述?不同学术机制和修辞学研究的学术产出是

什么关系?中西修辞学的学术关怀有哪些共同的关注焦点和独特的运作路线?域外的修辞学研究曾经怎么做?现在做什么?同时,中国修辞学也需要向外部世界输出民族的信息,向世界展示:

2007年第6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6,2007 

(总第147期)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P 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 o .147

我们能够做什么?正在做什么?怎样做得更好?这是一种学术智慧对另一种学术智慧的体认和欣赏,也是不同的研究群体对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守护和承传。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讨论三个问题:

一、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学科形象重建

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修辞消费市场,观察、分析这个跨国市场修辞消费和修辞运作的可能性,需要关注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全局性眼光。反过来,全球视野中不同文化背景、学术背景研究者的相互注视、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和冲突,又会产生新的思想能量和技术能量,影响修辞学科的学术走向。

能够走出学术研究的封闭格局,把握学科发展的机遇,重建学科形象,是消化外部智慧、融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能够把握强势学术走向、结合修辞学科特点与修辞消费市场形成有效互动,做出智性选择的研究个体和团队,往往占有发展的先机。

在学科发展面临机遇的前提下,这个学科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因子,是它自身实力的一个检验尺度。重要的是,当我们面临学术机遇的时候,学科本身是不是具有相应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潜能?

我想举一个近期的例子———

2004年,美国学者海登·怀特的《元史学: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中译本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2005年,《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中译本作者复旦大学陈新博士赠我译著及其电子本文,我从海登·怀特的研究,读出了“历史与修辞相遇”的共生价值,随即撰写同题文章,《光明日报》在极短的时间周期发表此文,及时地传播了一个学术信息:历史与修辞相遇,不仅启迪我们重新认识历史,也启迪我们重新认识修辞学,更启迪我们重新思考修辞学研究中“术有专攻”的古老理念和跨学科对话的关系[1]。同年11月,复旦大学中文系修辞学沙龙举办“修辞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座谈会。我作为远离上海的修辞学研究者,应邀以书面发言的形式参与这次学术活动。这次沙龙汇聚了一些重新审视修辞学和历史学的目光,在话题集中的讨论中,扩散了《光明日报》传递的学术信息。复旦大学历史系李宏图教授在沙龙的主题发言《修辞与历史研究》,更多地触及了修辞学介入历史研究之后对传统历史观产生的思想震荡。

复旦大学修辞学沙龙这次活动的书面记录,刊于《修辞学习》2006年第3期[2]。同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修辞学大视野”专栏以“修辞和历史叙事”为中心话题,发表一组文章,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复旦大学刘大为、福建师范大学涂秀虹三位教授分别撰文:《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历史事实的修辞建构(上)》、《历史叙事的编码与布局》,以不同的学科眼光考量修辞化地处理历史事实的可能性,以及历史事实遭遇的修辞学挑战。

2007年4月,集美大学主办的华东修辞学会年会暨《修辞学习》创刊25周年纪念会上,曾在美国从事多年教学和修辞学研究的刘亚猛教授的大会报告《修辞与当代西方史学论争》提示读者关注历史研究中的修辞思维,同题文章在《修辞学习》2007年第4期刊出,西方史学论争中的修辞意识再次摆上了桌面[3]。

当代西方修辞学介入其他学科研究的能力,不同程度地激活了国内学者面对新的学术生长空间的敏感,但是,如果学者的个人敏感,不能适时地转化为团队冲锋的能力、并拉动群体攻坚,那么,外部机遇只是上苍对个人的馈赠,学科空间的拓展可能因为缺少学科整体实力的支撑而限于个人行为。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中译本出版提供的“历史与修辞相遇”的学术信息,目前没有在更大范围内激起学科的学术兴奋点。最近十多年里,曾经有过多学科的学术注意力向修辞学转移或延伸的机会,遗憾的是:中国修辞界不止一次地错过了引导多学科的学术智慧向修辞学学科凝聚的时机。同时,中国修辞界也对一些本可以自我拓展的机会更多地保持了静观。例如:

———文艺美学研究的“修辞学转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谭学纯、唐跃、南帆、王一川、席扬、谭好哲、余岱宗、郭洪雷、泓峻等学者的研究,积累了一批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术月刊》、《文史哲》等学术影响力大的刊物亮相,可惜,这种“转向”,更多地是文艺美学向修辞学延伸[4][5],而修辞学向文艺美学的垦

61

 第6期谭学纯: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植,在修辞界内部,好像始终驱不散学科越位的疑云。

———哲学研究的“修辞学转向”。自90年代中期以来,郭贵春等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界关注度高的刊物发表系列论文,国内的哲学研究部分地流入了修辞学资源[6],但中国修辞界自身好像迟迟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意识到:哲学研究的修辞学转向以何种方式向修辞学输血,以及接受了理论输血之后的修辞学学科形象,如何介入哲学的解释空间。

———文化批评的修辞学介入,是21世纪之初的学术兴奋点之一[7][8]。但同样没有出现学科互动中促进不同学科共同生长的势头。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修辞学学科重建需要吸纳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关注多学科的智慧流向。与此同时,相关学科研究的修辞学转向,使中国修辞学科面临走出单纯的“技巧论”,向更宽广的学术空间进行学术开发的机遇。但是,中国修辞学科面对机遇的整体回应能力并不理想。面对可开发的学术空间,研究者怎样把握学科生长的多种可能性,能否果断进场?如何选择方向、把握节奏?在这方面,中国修辞界自身的理论准备显得有些不足,甚至有些滞后。

学科机遇通常让那些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学术信息、感悟到了新的学术趋势、发现了新的研究方法、并拥有学术影响力的行为主体进入主流话语场。学科机遇需要能够抓住机遇的人力资源。如果面对机遇,仅仅是个别学者做出学术反应,那么一般只能增加学者个人话语的社会接受指数。实现学科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更需要的是团队冲锋能力。

二、全球视野:作为学术接力的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创新动能

在全球视野中,观察西方修辞学研究的创新动能,我们得到的强烈印象之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理念使得创新意义上的学术接力减少了心理障碍。不管是直接的师承关系,还是间接的先者为师,学术创新重在继承和发扬,也包括批判和超越。在继承的基础上,释放研究主体的创造性能量;在批判和超越中,延续学术创新的活力。

学术创新,作为社会的文化需求,永远处于不断建构的发展状态。从学术研究的主体说,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实践主体,可能对学术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判断。从学术研究的客体说,学术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可能会生长出新价值。这意味着,学术创新,总是在学术事实和文化需求之间寻找逻辑支点。学术创新是一代又一代有学术激情、有承担精神的学者向不断刷新的学术目标冲刺的过程,这是一种学术接力过程。英国伦敦学派语境理论的创新,与前后相继的三位大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马林诺夫斯基初创语境理论,是奠基,但不是休止符。弗斯、韩礼德完成着语境理论不断刷新的接力,但不是学术极地。语境理论的研究者永远保留对先前的学术接力者的敬意,但这一理论本身永远是开放性的学术建构。

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西方学术史不同于中国学术史的书写模式:在我阅读的西方学术史、包括中国学者写作的西方学术史中,常常可以读出学术思想的叛逆灵魂。由此返观中国学术地图,我们更多地读出的是学术忠魂。

20世纪30年代,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术事件。当我们回顾中国现代修辞学走过的学术道路的时候,学术界首先记住了最早的标志性成果《修辞学发凡》。这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学术版图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20世纪90年代初,我和我的合作者在《接受修辞学》中对《修辞学发凡》表示过敬意,但学术群体中升腾的敬意,很容易遮盖另一个深度空间:

面对《修辞学发凡》严谨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仰视修辞界一代

巨擘伟岸的身躯,我们在崇敬之余,也

想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许,正因为

高峰的不可企及,使《修辞学发凡》之

后半个世纪的修辞研究在总体格局上没

有大的改观———在《修辞学发凡》的旗

帜下芸集的学者们,很难超越自己敬仰

的旗手[9]。

从学术原创和学术思想超越的意义上说,《修辞学发凡》更多地凝聚了后辈学人仰视的目光,更多地成为陈望道之后学者们的话语资源,而较少激发刷新学术制高点的超越意念。中国修辞界保持着对奠基者的敬意,不仅在心理层面,也在行为层面。以“陈望道”命名的汉语修辞学

62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优秀成果奖,评了几届,一等奖始终置空。与其说没有符合一等奖条件的成果,不如说,在陈望道旗帜下结集的学者,以一等奖的“缺席”,自觉保持着与先驱的学术距离。当然这种距离感也可能作为隐形权威,驱动陈望道之后的汉语修辞学研究“照着说”的思维惯性,弱化“接着说”、“对着说”的思想能量。以至在《修辞学发凡》出版75年后的今天,《修辞学发凡》关于修辞学的学术定位和研究模式,很大程度上仍是当下学者的自我定位和学术记忆。关于这一点,我的博士生罗渊教授做过具体、细致的比较[10]。

学术接力过程中,学术活动的主体从现有的学术资源中诞生,对先前的研究模式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也在参与学术传承的同时,以当下理念和研究视界为再出发的起点。当人们意识到学术的存在方式不应该交付一个恒定模式的时候,走出既定模式便成为学者们努力挣脱的认识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接力,其实就是先前的学术资源与当下的学术理念各以自身的魅力相互趋近,倾听昨天对今天的诉说,思考今天对昨天的追问,重建明天的价值维度。

新时期以来,中国修辞学走出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术真空,但没有走出弱势发展的格局。这种弱势格局的形成,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也有学科内部的原因。面对学科洼地,我们更多地强调了外部环境,但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学科内部具有不同学术视野的学者释放的学术能量及其学术影响力不一样?这里是不是也有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视野中讨论学术创新,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的是:

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成果、尤其是代表性著作,具有什么样的问题意识和原创智慧?这些研究成果激发学术创造的驱动力如何?创新学科体系的可能性如何?引领学科发展走向的影响力如何?理论资源的丰富性如何?介于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解释力如何?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如何?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如何?鉴于修辞学自身的交叉学科性质,以及多向交叉的学科发展态势,修辞学研究是否精于整合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无能力将来自多学科的外源性理论改造成本学科的理论?修辞学研究如何介入相关领域的学术开发?以什么样的理论兼容性和渗透力介入?我们是瞄准所介入学科或领域的前沿?还是做别人的学术随从?修辞学研究成果在本学科的显示度如何?在相关学科的显示度如何(具有跨学科本质的修辞学,如果缺少跨学科的学术显示度,同样是一种遗憾)?修辞学研究是否善于在国际学术大背景下为自身定位?能够在什么样的学术层次与国际同类研究对话?

中国修辞学研究可以缺少一些暂时不能满足的条件,惟独不能缺少创造性能量———这是拒绝学科萎缩、保持学科血脉强劲、推动学科向着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地不断开发的最具活力的因素。在这一点上,中国修辞学研究确实有需要自我调整的地方。当原生状态的、与社会生活相存相依的修辞活动因为修辞研究者的创造性智慧而从一般的现象描述、例证分析走向理论的建构和阐释时,社会将会修正对修辞学的价值定位。

三、全球视野和中西修辞学研究学术智慧的双向流动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修辞学研究,不是封闭的学术空间自我沉醉的故事,拒绝学术孤岛上的自言自语。中国修辞学吸纳全球化语境中的多重智慧,但全球化不是他者化。别国修辞学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不可以拷贝。照搬西方修辞学研究的现成模式,写不出中国修辞学振兴的神话。重播域外修辞学界的声音,不是全球化研究格局中的中国修辞学。

以全球视野解读《周易》“天下同归而殊途”,可以理解为:“殊途”产生双向交流的必要,“同归”实现双向交流的可能。不同的学术体制、不同的学术生产模式,合成全球视野中学术研究的多元格局,拓展中西修辞学学科发展的现实空间。了解学科空间中的我性生存和他性生存,并将二者纳入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进行考察,立足本土而又了解本土之外的世界,在接受西方学术资源的同时,也输出民族化的学术资源,促进中西方修辞学研究学术智慧的碰撞和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断丰富自身、发展自身,才是不丧失民族身份的全球视野。

从《周易》“修辞立其诚”开始,中国古人就是“修言”(语言的修炼)和“修身”(精神的修炼)并重的,重视人的言语,讲究人的言语修养、言语风度,成为修身的重要内容。先秦诸子发达的言语行为和连带产生的言后行为,使人们认识到言语之于现实的力量,也认识到言语本身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复杂及背离。因而,在《周

63

 第6期谭学纯: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易》的作者看来,言语行为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合乎伦理,合乎“诚”。“修辞立其诚”是中国早期修辞理论的核心,与古希腊修辞理论相比,求“诚”与“真”的修辞基点,内省和外向的修辞观,重体验和重技巧的修辞实践,以及造成这种差别的文化原因,都表明:从源头上说,中西修辞学走的就是不同的学术关怀之路[11]。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修辞伦理,避免过于强烈的紧张感。注重生命安顿的修辞思想资源,也许不失为紧张感比较强烈的西方国家政治修辞的价值参照。

中国古代经久不衰的“言/意”之辩,是修辞学、文艺学、语言哲学共同开发的传统理论库藏。庄子对言意关系的认识,从哲学立场出发,交织着诗性言说。我们可以在当代西方语言哲学中,找到一些类似庄子的思想痕迹。庄子关于言说不是接近事物、而是偏离事物的认识,暗合德里达关于所指在能指的漂移中推迟出场的理论;而“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的认识,则与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言说者我们只能沉默的论断相遇。庄子的修辞思想经过后人的阐发,淡化了修辞哲学意味,突出了修辞诗学含量,例如在诗歌修辞中,追求“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皎然);在叙事修辞中,赞赏“文字妙处,全要在不言处见”(张竹坡),于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修辞品评作品高下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如果从理论资源追溯,中国古代修辞论中重“意”轻“言”的倾向,实际上都是“得意忘言”观点的话语延伸。这里的丰富资源,置身中国文化背景的修辞学者,更有条件开发,也更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理论输出。

中国修辞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呼唤大视野,期待大手笔、大气象,并以此融入全球视野中的同类研究格局,但融入全球格局不是中国修辞学的自我迷失,而恰恰需要以自己的学术形象,进入不同文化群落和学术体制之间更为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中国修辞学研究者和境外学者,通过显性和隐性的学术对话,互相阅读,互为镜像,才是全球视野的合目的性的解释。为此,中国修辞学研究需要在全球化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话语———权力结构中,拥有话语权的程度,也就是民族身份的清晰程度[12]。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民族身份的清晰度,在于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世界听到这个在现代化进程中和平崛起的东方古国的声音。

[参 考 文 献]

[1]谭学纯.修辞与历史相遇[N].光明日报,2005-09-29.

[2]李秀明,缪俊.修辞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复旦大学第二届修辞学沙龙综述[J].修辞学习,2006(3).

[3]刘亚猛.修辞与当代西方史学论争[J].修辞学习,2007(4).

[4]南帆.修辞:话语系统与权力[J].上海文学,1996(12).

[5]张清华.时间的美学———论时间修辞与当代文学的美学演变[J].文艺研究,2006(7).

[6]郭贵春.科学修辞学的本质特征[J].哲学研究,2000(7).

[7]赵刚.“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6(3).

[8]朱大可.国家修辞和文学记忆———中国文学的创伤记忆及其修复机制[J].文艺理论研究,2007(1).

[9]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3.

[10]罗渊,毛丽.从“狭义”到“广义”: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及其学术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7(1).

[11]朱玲.“修辞立其诚”:中国早期修辞理论的核心———兼与古希腊修辞理论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5(6).

[12]谭学纯.学术传播与话语权[N].光明日报,2006-03-23.

(责任编辑:陈 芳) (下转第78页)

The Reconsideration about Theory and Method of Rhetoric

GAO Wan-yun,LU Xiao-yan

(Chinese L anguage Institute,Weihai Branch Scho 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264209,China)

A bstract:This article abscribes the actuality of Chinese rhetoric to the practicality and instantness. The former decides the dispersing and concealment of rheto ric,w hile the later covers the regularity and ob-jectivity of rhetorical research.Based on this cognition,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proposed layered structure theory for rhetoric.Furthermo re,peculiar method and system of rhetorical research are exposed.

Key Words:rhetoric,theory,method

(上接第64页)

Global View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Rhetoric as a Su bject

TAN Xue-chun

(T he College of Chines e Language and L iteratur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A bstract:Three main issues w ill be involved in the follow ing essay:First,the global view and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image of Chinese Rhetoric as a subject.Second,the global view and innovative im-petus of Chinese Rhetoric studies.Third,the g lobal view and bi-direc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Rheto ric studies and the western ones.By discussing the previous issues,the autho r puts forw ard that in order to blend itself into the g lobal view as a subject,Chinese Rhetoric should assimilate the know l-edge and brig htness from Western Rhetoric,furthermore,it is mo re important for Chinese Rhetoric to clearly build up its academic image and nation figure in the w orld.

Key words:global view,Chinese Rheto ric,the image as a subject,academic relay,knowledge and brig htness of the subject

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多学科视野的培养_美国加州大学_UCLA_的经验及其启示

2011年8月(中)科教导 刊LUX 研讨班采取“三不主义”——不布置作业、不考试、成绩不分等级,以使学生能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兴趣,选择研讨班,并在心情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自由地参与课堂讨论。FIAT LUX 使他们一入大学,就接触到边叙边议边分享的探索与研究型学习方式,启动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习惯,从而迅速完成身份的转变,即从中学生学习与思维方式到大学生学习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技能。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重要部分:首先,需要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指向事情的本质;其次,需要努力用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在大学里所获得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美国的大学除了注重学生在量化思考(比如数学、统计等)、逻辑、文学、艺术等基础和工具课方面的训练外,还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多学科思维或多学科视角审视问题能力的培养,以使其批判性思维有效、更有创意,也更加深刻。因此,多学科思维(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也是我们在听取美国人介绍其教育理念时最常听到的短语。如果推理路线缺乏广度,就可能仅仅认识到洞察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必要性,而不能有效地思考:我们需要考虑另一种观点吗?存在审视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吗?这样的审视像是从某某观点来看的吗?当考虑跨学科问题(大多数社会生活问题)时,批判性思维需要借助许多学科的相关概念、知识以及洞察来分析。比如,要理解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需要运用科技的、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学科见识进行分析。可见真正的批判性思维需要以多学科思维为基础。 2多学科思维的培养 多学科视野与思维方式的培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密切相关。UC Berkley 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跨学科教学不仅仅是提供多学科信息,更主要是培养跨学科的批判能力。学生只有具备多学科视野与思维习惯,才不至于使其批判性思维流于盲目和浅薄。而且随着科研的跨学科趋势,也随着人类社会所面临问题的复杂化、全球化,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视野和思维习惯,展开跨学科、跨文化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在UCLA 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特别留意到其Cluster Cour-ses (聚合课程)。Cluster Courses 是面向一年级学生的学年课,由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般是三名教师,一名图书馆员)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多学科视角的协作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思维习惯与视野。一门Cluster Course 一般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这门课程面向的研究对象必须跨越两门学科以上,课程主干可以是历史的、地域的或问题中心的;二是Cluster Course 的讲授内容不能被现有课程或专业替代;三是这种聚合是切实可行的。 2007年秋季学期,UCLA 向一年级新生提供了10门Clus-ter Courses,⑥其中“全球环境:多学科视野”一课就由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四名教师共同承担。课程协调人的专业领域是土木与环境工程,另外三人的专业领域分别是城市规划、大气科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 从UCLA 目前开设10门Cluster Courses 来看,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环境、生态、艺术、历史、生物、城市化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Cluster Courses 的目的不在于发展新兴学科,而是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学科如何看待以及尝试怎样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把从不同学科获取的知识,经过个性化分析综合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UCLA 的Cluster Courses 模式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传统的科学与人文或与社会科学等两种教育内容以课程或学位的形式上的简单迭加。在迭加教育模式中,学生所接受的不同学科的知识仍然基本分属于两种彼此并行、各说各话的文化体系,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或相对一个问题、一种现象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相距甚远。UCLA 的Cluster Courses 模式是围绕问题,聚合不同学科领域、专业的知识,因而显得独具匠心,值得鉴借。前述FIAT LUX 研讨班采取的不布置作业、不考试、成绩不分等级的“三不主义”,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扩展自己的学科视野。一名担任FIAT LUX 研讨班课程的教师这样评论道:FIAT LUX 所提供的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吸引了一些本来不会或不敢选修某一类课程的学生。3结束语以上围绕批判性思维、多学科视野以及社会或社区服务三方面,探讨了美国一些高校所做的尝试。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中国大学非常狭隘的职业教育是不足以迎接这些中国未来的挑战的。⑦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它与问题解决并称为思维的两大技能。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性大学,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至相当高的地位,教育部更是决定在全国高校中建立500个大学生创新试验区。而批判性思维品质是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与核心。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近来也在上述三个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教育部自2007年以来多次就高等教育发文,强调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博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投入巨额资金支持相关项目。虽然措辞不尽相同,但本质上与美国高校强调的批判性思维、多学科视野、社会或社区服务等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国内一些高校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教学改革项目与我们看到的UCLA 的许多做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可见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努力有许多共同之处,使得各种层面上的国际教育交流、相互借鉴变得更有意义,亦更切实可行。注释①检索时间为2011年5月24日。②贺新全,何守仁.论外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教学与管理,2010(9):70-71.③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3(5):6-11.④徐学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50-55.⑤课程清单可在该校主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ac8761016.html,/fiatlux )上找到。⑥具体课程可参见该校网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ac8761016.html,/ge/clusters )⑦理查德?莱文.以批判眼光看中国本科教育[J ].国际人才交流,2010(3):12-14. Science Viewpoint 科教视点

一个国家的智商:欢迎中国智库时代到来

新周刊2009014期封面 我们时代最聪明的大脑,在哪里? 谁为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利用过去、把握现在、铺垫未来? 我们当然首选政府。其次是汇聚集体智慧的群策群议机构。再次是社会各界的意见领袖。 在意见领袖中,智库(Think Tank)是中国长期缺失的一种类型。 身份独立、价值中立、研究专业、决策科学,是智库的立身之本。表面上看,中国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达到2000多家。而在《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中,中国仅有74家智库被认可,而美国有1777个。 豢养型学者、愤青型专家和商业型机构,冒“智库”之名,透支了意见领袖的公信力。而以真正智库为诉求的民间智库,在人才、体制、资金来源和合法性等方面都步履维艰。 中国的决策失误率达到30%,西方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毛昭晖教授语)在公共决策议题上,群策群议是不够的,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智库的重要性因中国人屡屡失策而凸显。 基于政策和舆论的公共需求,基于市场经济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需求,基于正在世界崛起的中国对大策略大思维的未来需求,中国迫切需要智库,需要“独立思想的盒子”提供解决方案。 《新周刊》采访了新近成立的“中国最高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其主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新周刊》求教于多家全球顶级智库。《新周刊》解读了市长和省长们偏爱“洋顾问”的现象,并调查出“谁是最值得中国公众信赖的意见领袖?”。中国第一家民营智库创办人曹思源、北京奥运会安保方案《鱼钩与长矛》提供人高志凯、从为老板谋到为城市谋的“丙方”王志纲、深圳的“理想主义”智库因特虎,也直面《新周刊》道出中国“智库”的成长命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智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硬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智商,替决策挣尊严、替民众挣信心、替国家挣未来。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中国过去15年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极大地拓展了正规金融覆盖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代理模式(中国称为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中国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商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支付、借贷、储蓄、保险以及投资行为。 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标)显著增长,已经与其他G20国家大致相当。 报告对中国过去15年间普惠金融发展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报告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与其他相近经济体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经验的关键进展和要素。报告也指出了中国普惠金融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可供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借鉴的经验。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撰写。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明显转变。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将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列为优先发展目标,举措包括加强信用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物理服务点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等。 2015年,中国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式推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同样也为数字金融创新预留了空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数以亿计的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提供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通过运用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了已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中。 中国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也促使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积极探索数字驱动的商业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在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向更为市场导向、更具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和工具来有效管理数字金融风险。鉴于很多消费者的数字和金融知识有限,且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市场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市場 岸本美緒 前言 從十六世紀以來,美洲和日本的白銀大量地流入中國--這一事實很久以前已成為明清史研究者的共識。這十多年來,在「全球歷史 (global history)」的研究潮流中,明清中國的白銀吸收力重新為世界研究者所關注。雖然如此,明清中國為甚麼能夠吸收如此大量的白銀?海外白銀給予中國國內經濟以如何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是否依靠海外白銀的流入?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仍然成為研究者們爭論的對象。之所以然,大概因為研究者們對明清時代「市場」的性質沒有在方法論上進行充分討論,各自採用的理論模式之間欠缺反復琢磨的機會。在本文中,筆者對近年來圍繞明清中國白銀流入而展開的論戰(本文中姑且略稱「白銀論戰」),主要從市場性質這一方面來進行初步整理1,儘量弄清各位論者主張背後的市場觀,來摸索解決問題的線索。 白銀論戰的前史 海外白銀流入中國是中國經濟史研究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起步以來的重要問題之一。Blair and Robertson編《菲律賓諸島誌》(1905)、H. B. Morse的《東印度公司中國貿易編年誌》(1926-29)等資料性著作中包含大量有關白銀流入的記載。到了1930年代,小竹文夫、百瀨弘、梁方仲等學者使用這些資料開始研究白銀流入中國的具體經過。當時他們對明清經濟的性質有甚麼看法呢?小竹文夫雖然在他有關白銀流入的論文中沒有明確地討論當時的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另一篇論文中強調近世2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所有的方面來看並不是「封建社會」。小竹認為近世中國人除了「農民式自足性特徵」外,還有「商人式交易性特徵」,他似乎把白銀流入這一事實結合於近世中國商品經濟的自由發展。百瀨弘在他極其翔實的白銀流入研究中也沒有提到明清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國民政府幣制改革前夕發表的題為〈中國銀元的沿革〉的論文中使用「封建」一詞來表示中國政治機構的性質。據他認為,只有清代前期大量從海外進口白銀,「日益發展的內地商業和作為封建專制國家的大清帝國的財政才能順利地進展」;其後在十九世紀,外國銀元充溢於中國市場,「清末幣制呈現世界史上罕見的紛亂狀態」;目前雖然有幣制改革的企圖,但除非徹底變革封建性政治機構和平面性、分散性經濟機構,否則中國的幣制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最早關注到白銀流入問題的這兩位日本學者對明清經濟的說法並非矛盾,可是著重的側面各不相同。海外白銀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體現了「封建」式限制薄弱、相當自由的中國商品經濟之活躍發展,但從另一 1參加論戰的研究者已經各自對以往的相關研究進行整理,筆者收益良多,但就市場性質這一點來說,似乎還有更加深入討論之餘地。 2在這裡小竹所謂的「近世」是指從唐宋之交到清末乃至現代(1930年代)的時代。參看小竹《近世支那經濟史研究》頁34-36。

多学科研究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m e t h 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多种学科和专业构成的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的多学科和跨学科性质。高等教育的这种性质特点,为开展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由此,自本世纪初潘懋元先生倡导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以来,多学科研究的观点得到了高等教育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并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付之实践。时至今日,多学科研究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然而,多学科研究毕竟是一种“年轻”的研究范式,尚存在概念混杂、简单借鉴、机 械套用等问题。 一、多学科研究的内涵 多学科研究主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问题;二是指从其他学科出发,借鉴其他学科的概念原理来分析高等教育现象。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只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没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如果有的话,“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究竟什么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多学科方法,在相关的两本代表性著作(指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 多学科的研究》与潘懋元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均找不到相应的定义,只有描述性解释。在相关的研究文章中,有的学者指出了高等教育研究中多学科方法的特征:“多学科思辨分析方法特征是从经济学、法学、系统理论等学科出发探讨高等教育问题。”“多学科方法特征是从其他学科出发进行相关定量与实证研究。”概而言之,就是从其他学科出发来研究高等教育。还有学者直接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是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呢?所谓多学科研究,就是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解释或解读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问题。”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多学科方法是由伯顿·克拉克开创、由潘懋元引进中国的,笔者正是在此种意义上谈多学科方法。其本真内涵虽然已在上面的解读中逐渐呈现出来,但还不鲜明。故有必要以上面的解读为据,进一步归纳其内涵与意义。这里不妨以问题解答方式来进一步澄清: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研究是什么?答:是从各个学科观点的分别研究之后的集体讨论研究,是进行学科对话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是个人风格与学术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是学科专家们相互联系的研究,是充分发挥专家个人才智又消除个人局限性的研究。 谁能进行多学科研究?答:一个有各个学科背景的研究群体,其中每一个人都在某一学科领域有专长,在一个具有整合能力的学术领头人的组织下进行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多学科研究视角仍然无力打破分散、多元的学科性研究视角之间的‘坑道视界’”吗?答:“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多个学科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混合导致了两个问题,首先是随着这个领域的成熟,它会继续评价、欢迎并整合各个学科提供的观点吗?有的是可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多学科方法就是要消除分散的学科

《中国智库》十大名师简介

《中国智库》十大名师简介 一、毕研韬 基本信息 男,祖籍山东,传播学者。 现为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海南大学广告系主任、奇正传播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三略研究院传播学研究所所长、https://www.wendangku.net/doc/ac8761016.html, 特约记者、Global Voices Online作者、GUI亚洲事务秘书。 教育背景 先后在【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学习。 作品统计 已出版著作10部14卷,并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英国、美国、德国报刊发表各类文章480余篇。 研究兴趣 国际传播、政治传播、文本分析 主讲课程 传播学概论、舆论学原理、国际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传播统计学、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效果研究

二、戴旭 空军某部上校、军事战略专家、军事评论员。 先后在空军地空导弹飞行学院任导航台长、新闻干事。毕业于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和空军政治学院,发表过军事学术专著、政论和军事评论文章百余篇,以见解独到、思想敏锐、观点尖锐、文风犀利、语言生动见长。 三、孙岩 中国东方歌舞团舞蹈艺术部教员,国家一级指导,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文化部支部副主任。曾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 四、王金岭 基本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摄影师。 研究方向 有效沟通、国际关系 主讲课程:中国周边安全态势 任职 1、中国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部长; 2、中国未来研究会大战略研究分会副会长; 3、三略研究院院长; 4、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5、中国智库[网]总编辑; 6、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酒史与酒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级委员; 7、中国台湾新世纪形象学院高级讲师。 五、朱松春 基本信息 毕业于重庆大学,1962年清华大学进修后调中央专委办工作,从事国防尖端事业。70年代作为科技秘书协助国务院领导工作,后调军事科学院任研究员、总工程师。 任职 曾任中国管理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北京科教文研究院院长等职。北京市公安局奥运安全与中国标准化研究中心专家、北京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人文大学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长期参与数十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分析论证工作。 现为北京<三略观察>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三略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国智库网>高级顾问。 科研成果 著有《科学决策全书》、《实用决策科学》、《军事运筹学》、《系统工程与领导》、《系统思维与现代组织管理》等20余部,论文200余篇。 六、李海涛 男,1967年出生,军事学硕士,退役海军大校,<三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以实施《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王军 全球化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而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人类政治生活从统治走向治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国际货运与人员交流的巨大增长、有组织国际犯罪的剧增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威胁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问题,已成为全球化治理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世界海关组织(WC0)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行动,其中一个重大举措是制定了《WC0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在2005年世界海关组织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本文以全球化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基本工具,对《框架》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治理要素做一简要介绍,在分析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有利治理条件及现实治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治理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海关在全球化治理的背景下在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一份可供思考与借鉴的材料。 一、全球化治理与《框架》治理要素的介绍 关于全球治理的要素,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制、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全球治理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基础、规制保证和治理操作三类主要指标的复杂治理体系,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全球治理的价值、规制以及结果是全球治理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一分析工具出发,《框架》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框架》的目标与原则——全球治理的价值 全球治理的价值,就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且从这些倡导者的眼光看来,这些价值应当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从《框架》的名称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框架》全球治理的价值基础就在于世界海关组织成员对于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具体而言,《框架》制定的目标价值共识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制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标准,促进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形成适用所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增强海关应对2l世纪挑战和机遇的作用、职能和能力;加强成员海关之间的合作,提高甄别高风险货物的能力;加强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促进货物在安全的国际贸易供应链无缝流动。与此相联系,《框架》的技术价值体现为以下四个核心要素:第一,《框架》统一了对进口、出口和转运货物提前递交货物电子信息的要求。这是《框架》力图超越各国海关的现行做法与措施并建立一套统一的国际海关标准的制度规范价值基础;第二,加入《框架》的成员承诺采用统一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对付货物安全方面的威胁。这是《框架》为形成标准统一性的管理范式价值基础;第三,《框架》要求根据进口国的合理请求,出口国海关应基于可比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出口的高风险集装箱和货物进行查验,最好使用非侵入式查验设备。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之间合作的最低价值标准;第四,《框架》规定了成员海关要向达到最基本的供应链安全标准并采纳最佳做法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便利。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与

现代修辞学试题答卷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共10分) 1、从我国修辞学产生来看,我国最早的修辞也是源于()的。 2、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3、修辞中的“辞”的含义一是指语辞,二是指()。 4、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叫()。 5、语境作为鉴别、评价修辞的标准,它决定修辞的()。 6、中国对语法开展研究,是1898年出版了马建中和马相伯的()以后才逐渐掀起高潮的。 7、修辞和语法所属语言学科不同,语法属于纯语言学,或内部语言学,修辞属于(),或外部语言学。 8、同韵呼应有句末韵、()、句首韵三种。 9、词语选择也叫(),它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10、准语言包括了辅语言,或副语言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题,共15分。) 1、广义语境

2、语流义变 3、宾语前置 4、同韵呼应 5、准语言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你这样描写秋夜不合修辞”,的语境中,修辞指的是修辞活动。() 2、语境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应用。() 3、修辞学属于科学部门而不属于艺术部门。()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运用了同韵呼应的句首韵。() 5、我不久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属于偏正句倒装。() 6、准语言只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民族性和直观性。() 7、从我国修辞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1923年出版的唐钺先生的《修辞格》是依照英国讷斯菲尔的《高级英文作文学》对修辞格的分类写作的。()

8、具体的语境会使话语产生义变,所以,也只有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变化了的语言含义。() 9、修辞学属于纯语言学也属于大语言学。() 10、 1942年出版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这是中国修辞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由于()的原因,往往使修辞语出现语流义变和情境义变。() A、语体 B、语言风格 C、语境 D、文风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语境赋予修辞以确切含义。 B、语境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C、语境决定修辞的优劣。 D、以上都正确。 3、修辞学属于() A、科学部门 B、艺术部门 C、文学部门 D、社会学部门

多学科视角下央地关系研究述评

国家权力的纵向划分所产生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果数量颇多。面对这样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法律、军事等不同层面且又处于不断变动的复杂问题,学者们大都从各自立场出发,利用不同学科、视角与方法对央地关系进行相应解读。按照研究视角不同,可以将学界的研究大致分为历史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经济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政治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法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 一、历史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 央地关系是一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行使各自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复杂动态关系的总和。研究央地关系势必要分析其形成发展历史。面对央地关系研究中纷繁复杂的内容,学界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概括发展阶段、总结发展特点对我国古代、近代、当代以及国外央地关系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一)梳理发展历程 首先,学界对于央地关系发展历程的梳理大多以某一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对制度史、人物思想史的研究对某一历史阶段央地关系的发展变迁进行总结与概括。诸如有的学者以汉代刺史这一地方监察制度为切入点,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变迁[1]。有的学者透过尚书职权、中央集权制与外戚宦官专政的关系视角,从两汉历史演变中分析这一时期的央地政府间关系[2]。还有学者以唐代地方长官的选任为视角,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一时期的央地政府间关系[3]。其次,通过人物思想史的研究对特定时期央地关系进行梳理也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诸如有学者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背景的分析,揭示出孙中山在探索中央与地方关系过程中从联邦到均权思想的变化[4]。再次,以军队发展为切入点研究央地关系变迁。诸如有学者通过对1912至1929年晋军发展历程的研究分析民国央地政府间关系的演变[5]。最后,从宏观角度,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国外央地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内容之一。诸如有学者通过对前苏联央地关系的理论基础、历史变化、机构设置、职权划分等方面的回顾与总结,以期对前苏联央地关系的产生、发展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6]。 (二)概括发展阶段 学者们按照不同标准对央地关系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有的学者按时间顺序进行阶段划分,诸如按照秦、汉、唐、宋等不同年代进行阶段划分。有的则以某一制度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分阶段研究央地关系。诸如有学者以古代政区层级的变化为切入点,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将秦至民国初年政区的发展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元明清民国三个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3)01-0034-05 多学科视角下央地关系研究述评 □董娟 (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53) 摘要:央地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围绕央地关系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范围较广。然而,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总结、分析不同学科视角下央地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学界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多学科;央地关系;研究述评 收稿日期:2012-1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Z032) 作者简介:董娟(1980-),女,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多学科视角下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问题研究

多学科视角下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问题研 究 摘要: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如今,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走上了新台阶,文化日益显示出其强大影响力。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中,专业设置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一个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及一个学生未来道路的选择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然而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高校专业现状,针对专业设置情况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专业设置情况多学科视角调整建议方向 一、高校专业设置情况 在高等院校的教育过程中,专业的设置是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合理的专业设置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专业设置政策为我国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提供了指导思想,是我国大学专业设置的指南。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设置。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艺术学和管理学13个门类。每个门类下设置一级学科,共110个(不包括军事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二级学科,共375个。如管理学门类下设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5个一级学科,其中工商管理下又设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4个二级学科。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对于博士和硕士学位,授至二级学科,通常我们说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数目。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科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在自我状态符合的情况下,进了校门就可以一直从本科读到博士。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但是,要看这个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则要看它里面的二级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及重点学科的多少。这些,对于我们选择理想的院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 1.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 目前,对于许多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各个大学、院系部门从不同方向加以研究,大家缺乏交流,只顾埋头专注于

2019年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自序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上卷)自序1 我的研究方法多不源自国际流行的理论,而是依据被人们称之为“常识”的经验事实,特别是最简单、最平常、人们天天要重复的像衣食住行这样的经验事实。理论毕竟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小时候给人帮忙,人家留下吃顿饭。开始只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后来悟出“干活吃饭”是一种在尽责后应有的民主权利;而尊重别人的劳动,则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这用于观察国际事务,我们发现,现在中国成长了,还进了WTO,给世界干了不少活,但结果我们得到的回报却远不足以补偿我们的劳动和资源支出。我们用自己已十分稀少的资源和辛勤劳动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庞大的市场,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听到西方人表扬中国人“勤劳勇敢”;但当我们的国内资源已使我们的发展难以为继,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进口的

时候,西方人就说“中国威胁”。这就不公平了。干活吃饭,这是天下最民主的道理。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放到中国人身上就不行了,西方人的“自由贸易”理论就不见“普世性”了。 其实,中国也不是受到这种不公正待遇的唯一国家,当年英国就是这么对待美国的。正是英国压迫才造成早期美国那么多有生命力的国际政治理论。现在美国人又学着当年英国人的样子不公正地对待中国人,教训中国人。说千道万,意思无非是让中国尽量多地在外边干活而尽量少地在外边 吃饭或不吃饭,他们说这样对中国最“安全”。这也是很不讲道理的。因此,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学者就应当为中国说话。为中国说话,就是为公平正义说话。 寻求公平正义是需要手段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与早年美国的经验一样,当代中国也意识到,为了国家统一,为了能保证稳定的能源进口,中国迫切需要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 测试题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测试题 满分: 100.0分得分:100.0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 1. 民主最初出现时,是个好的词语。正确 A.正确 B.错误 2. “巴西奇迹”是指1950-1963年之间很短的一段民主时期。正确 A.正确 B.错误 3. 民主的口水战,其原因是公民参与在参与的量、质、层次、范围上有所不同。正确 A.正确 B.错误 4. 基辛格是以研究中国而出名的。正确 A.正确 B.错误 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是指政治权威是不是行之有效,即政治合法性问题。正确 A.统一问题 B.体系发展问题 C.经济建设问题 D.参与问题 2. 多数政治学家都承认,政治发展的研究难以摆脱研究者()的影响。正确 A.价值观 B.利益 C.人生观 D.世界观

3. ()给政治发展下的定义是“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正确 A.派伊 B.亚里士多德 C.亨廷顿 D.阿尔蒙德 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亨廷顿对政治发展的理论阐释中,著名的公式有()。 正确 A.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 感 B. 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 治参与 C.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 稳定 D.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 2. 当今,政治交谈/协商频繁主要通过( )等实现。正确 A.短信平台 B.网络论坛 C.聊天工具 D.微博 3. 关于中国的假设失灵的解释包括:( )。正确 A.市场经济导致自由民主 B.中产阶级成为政治发展的动力 C.多元化导致社会动荡、统治失灵 D.公民社会发展,与国家抗衡 E.

多学科视角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

多学科视角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 苏敬勤 喻国伟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3) 摘 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日益增加。基于社会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知识经济理论以及产业集群、企业战略管理等视角,依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生产服务业布局、生产服务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生产服务业外包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多学科视角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70 7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08!03!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项目编号:70272049,70541011);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D10ZC241) 布朗宁和辛格曼(Browning &Singelman,1975)较早系统地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认为在罗斯托(Rosto,1960)提出经济发展五阶段论及库兹涅茨(Kuznets,1966,1971)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过程的产业结构转变时,他们所提到的商业和服务业就包含了从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提供生产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有些学者又将producer service 翻译为生产者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1]。丹尼尔斯(Daniels,1985)认为服务业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领域是消费性服务业以外的服务领域,并将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安全服务也包括在内[2]。虽然政府部门、学者们基于具体管理或研究的需要对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范畴各自进行了定义。但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日渐清晰,它是一种中间投入,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提供产出所需的各种服务,例如香港贸易发展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业、金融服务和与贸易相关的各种服务。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李江帆等已经撰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鉴于各类研究成果均有其相应的学科背景或者说理论依据,而且各项研究成果之间有其一定的?传承#关系。所以有必要从经济学、地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等学科视角,依据研究成果出现的先后、关注点或者说研究问题的内在逻辑演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述。 1 经济学视角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率先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是经济学领域学者。该领域早期的研究侧重基于社会分工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解释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动力因素;基于宏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基于产业经济学分析工具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 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的技术经济关联关系。随着知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兴起,一些学者基于知识和创新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1 1 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动因:基于社会分工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 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看,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导致生产者之间所交换的商品数目和规模的扩大,为此也会带来各种交易费用的上升。按照现代制度经济学理论,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随着生产迂回和专业化的加深,制造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但制造业生产的迂回化和专业化也增加了企业内部的交易环节,增加了交易成本。在现代经济中,交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巴格沃蒂(B hag wati,1984)认为分工越细,交易成本就越高,就越需要对产业分工进行重新组合,产业重新组织的一个表征就是厂商把其内部所提供的服务活动外部化即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3]。舒特(Tschetter,1987)的研究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成长,是美国制造业为了提升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降低成本,将原本由内部提供的服务行为转换由外部专业厂商来提供,进而影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化[4]。格鲁伯和沃克(Grubel &Walk er,1989)进一步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增加生产了的迂回性,可以使生产专业化、资本深化,又为进一步的社会劳动分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与其他要素的生产率[5]。 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显现,有关文献还进一步从国际产业分工重组的视角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先进国家会将国内低技术、劳动力密集制造业转移到能提供大量低廉劳动力的第三世界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解决全球分工所带来的管理、金融等问题的需要,法律、管理、会计与信息处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成长。总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形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大多智库宣称自己是非盈利组织,而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似乎两者又产生了冲突。其实非盈利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与分红;组织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成私人资产。众多智库不一定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但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角度来说是一样的。因此,本文依然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中国智库作为组织存在,其价值创造的逻辑。 中国智库的要素组合 关于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存在着众多观点,本文将智库商业模式划分为资源、组织、产品和盈利四大要素,以上海社科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知名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然,其商业模式体现为以某种要素模式为主,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中国智库的资源模式 1.依附模式 主要指智库依附于某一组织,智库运转的所需的全部资源都由其提供,相应地,智库的产出也由其消费的一种资源模式,主要见于高校、官方智库、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研究

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的附属研究部门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依附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直属于国务院,主要为国务院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根据其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收入的超过60%来自于财政拨款。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于其官方背景,树立了强大的品牌资源,在人才招揽、政策影响方面都具有长足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依附模式的主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设立,在设立之初就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依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其2012年的决算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年收入约2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5亿元。 2.优势资源模式 主要指智库率先抢占某些稀缺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半官方背景的智库和知名的民间智库。 天则经济研究所是我国较为著名的民间智库,由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人于1993年组建。其发起人凭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使得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创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兴元表示,他加入天则经济研究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茅于轼的号召

试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国

试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聚焦中国传统 家庭养老模式 论文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道德规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软实力”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是传统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自身优势,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步人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人们聚焦经济数字这类“硬实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国文化这一“软实力”。费孝通先生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要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一“面对全球化的语境,如何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使发展不脱离民族之根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一度受西方话语掌控而被归人“封建”一词的中国传统文化曾遭受沉重的打击。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库。而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孝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传统家庭养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瑰宝。 论文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软实力孝文化家庭养老模式 一、文化全球化与中国“软实力” 对于文化全球化,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一致的、明确的定义,但人们更倾向于这种观点,即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交锋与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共同的或者单一的文化。这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播手段上,都居于绝对强势地位,必然会对其它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生不可抗拒的向心力,从而使世界文化演进的方向趋同。作为一种历史潮流,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回避。文化全球化会对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和威胁,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成为了备受各国关注的问题。 “软实力”是约瑟夫?奈提出的,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当某种文化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后,文化主体的实际力量就会被放大,或者说无需动用物质性力量,只需凭其无形的影响力即可实现某些政策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主权意识开始觉醒,面对咄咄逼人的西语霸权,开始追寻自身的文化防卫,注重维护和发展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将其作为维护本民族权益的有力武器。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只是经济实力等“硬实力”的较量,也是以文化为主导“软实力”的抗衡。因此,人们在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将其归因于中国的“软实力”,正如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外交学院教授吴建民所言,“中国的…软实力?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中国“软实力”的构建,目前谈得比较多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挖掘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总结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有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那就是稳定、发展与和谐,这无不得益于我国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国与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自古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才能万事兴,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为如此。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它凸显家庭地位,重视个人的伦理关系与义务,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围绕着这一出发点而展开的。 二、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渊源 家庭历来是中国社会的生活重心,家庭伦理精神指引下的家庭角色的扮演、家庭成员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