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港口镇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考

关于港口镇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考

关于港口镇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考
关于港口镇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考

关于港口镇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考

苏XX

咋一看这题目,有人会认为这是梦人呓语,着实难以理解。存在这种看法的原因大概有三:一是港口镇通往外地的交通网络不甚完善,交通设施不够发达,不便于物质流、信息流的流动;二是IT业属于高科技行业,知识密集,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作支撑,但是港口镇不具备这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三是IT技术属于信息技术,需要有强大的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发展条件,港口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通信条件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诸如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服务供应商在港口镇各有自家的营业网点,但是专营网络业务的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两大公司或其代办点并未进驻港口镇。这三种原因是一种现状,也是港口镇发展IT业的瓶颈。不要被所谓的劣势所吓倒,须知劣势与优势处于辩证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致使IT业在港口镇实现超常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港口镇特色的发展之路。正值全县上下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的时刻,我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满腔的创业激情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不坐而论道,不搞不切实际的幻想,尊重规律,在新经济时代实现港口镇的腾飞!

何为IT业呢?其概念就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产业,在本文中IT业只局限于软件技术业。港口镇发展这种知识技术密集的产业,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港口镇发展IT业的现实意义

1、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众所周知港口镇有丰富的钨矿资源,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人民为钨矿企业提供了廉价优质的劳动力,这里的政府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企业也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税收入,基本上形成了国家、企业、当地群众三赢的局面。但由于资源的大量开采必然伴随着废弃物的排放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港口镇优美的山水环境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花费了较高的社会成本,镇政府每年为此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另外矿藏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终究有枯竭的一天,届时将会对经济造成冲击,财政收入将会减少等诸多问题。钨矿业作为港口镇乃至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加紧研究和制定发展接续产业的规划。港口镇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依据这样的现状,若干年后若想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做出优势和品牌是难上加难,唯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何为现代服务业?邓小平的解释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服务业)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创造出港口镇的又一品牌和优势。软件业属于一种现代服务业,以数学和逻辑学为理论基础,它的货币投入少,根本不产生任何形式的污染,它代表着未来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属于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把它作为调整港口镇经济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2、港口镇具备发展IT业的经济、技术和物质基础。港口镇为了优化矿山的发展环境,举全镇之力维护矿区的生活生产秩序,作了大

量的贡献,因此每年获得上百万(指县财政足额发放的数额)的税收返还,财力较雄厚,具有发展IT业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发展和改善各类通信基础设施,构建可以跨越地域限制的通信高速路。另外政府大力推行电子政府,倡导政府上网工程,使其政务、事务公开,吸引外界投资,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政府为此全力以赴。据统计港口镇政府机关内就有11台电脑,全镇现有网吧6家,上网用户75户,网民近500人,电信用户1400多户(湖北的用户不包括),移动和联通用户近6000人(不含在外务工人员),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港口镇发展信息技术的条件较好。众多的网吧和网民里必定隐藏着几个甚至更多的精通网络技术的能人、黑客高手和程序设计员,并且港口镇每年有5—10个在大学里攻读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大量的就读于计算机专业技术学校的中专生,这些人为发展港口镇的IT业创造了人才和技术条件。全镇在推行社会信息化方面也是大有潜力,比如企事业单位就拥有电脑30多台(不含香炉山钨业有限公司),民间也拥有数量不少的电脑,再加上中国移动九江分公司助推港口镇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些硬件设施和措施为社会信息化和发展IT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3、港口镇发展IT业具有现实的可比性。在中国的改革史上,两个“村”记载了两个伟大的事件,一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几户勇敢的农民偷偷地写下血书,试行包干到户,于是从那里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改革浪潮,迅速席卷了全国。另一个“村”就是北京的中关村,几个勇敢的知识分子抛下铁饭碗,在这个自然的村落里创办了第一家

民办科技企业,自此中关村出现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群,并逐步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建立了第一个新技术开发实验区,以至现在中关村成为全国的高科技圣地。这两个“村”在改革创新之前都名不见经传,其成名就在于那里最活跃的因素——人,不安于现状,敢于越过雷池。现在的港口镇和两“村”的历史相似,集镇规模小的可以用“村”来形容,但更难能可贵的是港口镇的青年人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对于发展风险较高的IT业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有了这些人,港口镇的IT业定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4、港口镇的年轻人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需要有大批的朝气蓬勃、敢想敢闯且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的青年人。我在港口镇担任团委书记已有两年,深知这里的青年人富有时代精神。现在许多在商界有所成就的人,在青年时代都是敢为天下先,敢冒风险,有很强的创业精神,诸如卢海琴、卢作华等以矿业为起点的实业家,通过艰苦创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全县乡镇一流的幼儿园——赣华艺体幼儿园就是由两位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负责经营管理,他们的经营之术管理之道使这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生活教学秩序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他们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屡遭挫折,但是没有人嘲笑他们,而是给了他们及时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帮助,他们屡败屡战,直至最后的成功。有了这样的鼓励创业,宽容创业失败的社会氛围,有了青年人敢于创业、善于创业、不怕失败和风险的创业精神,港口镇就有了发展IT业的沃土!

二、港口镇发展IT业是时代的要求,具有长远意义

港口镇要实现科学发展,要为全县作出更大的贡献,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未来经济就是知识经济,它的驱动主要不是依靠资金、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而是依靠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投入。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软件业发展迅猛,时不我待,发展知识经济已成时代的要求。

1、发展IT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港口镇拥有2.1万人口,144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属于大镇,要在2020年前后实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和谐促进创新创业,创业创新保障和谐。发展软件业是和谐创业的重要方向,它对自然界没有索取,也不向大自然排放任何的废弃物,它的生产模式为“知识→智力产品→商品”,而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相比较而言,软件业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再者开发软件又需要提高其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要求自主创新,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创造灵感和催生出最新的设计理念,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从而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目的要求。

2、实现港口镇“产业兴镇”发展目标的需要。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港口镇于2005年提出了“产业兴镇”的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一变,天地变。港口镇应该超越常规,大力发展有潜力的软件业来实现产业兴镇,政府要制定

优惠的相关产业政策,提供良好的优质的金融融资服务,把发展软件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引领港口镇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我坚信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港口镇特色的产业兴镇之路。

下面我谈谈在港口镇发展IT业的方法问题。IT业为什么能在美国和印度发展的如此迅速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十分重视,并不断的加大扶持力度。港口镇发展软件业障碍多,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作出更多的努力。我认为应从教育、技能培训和培育创业文化等方面作出部署。

一是加大基础教育力度。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计算机技术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港口镇中学设有计算机机房,但里面的电脑使用率低,资源闲置严重,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增强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软件开发是以数学和逻辑学为理论基础,现在中学只学习数学知识,并未开设逻辑学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应该适当教之于逻辑学,提高他们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美国的软件业世界领先,主要得益于他们的英语优势,而印度软件业的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强也得益于印度80%的国民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因为软件中的源程序全是英文设计的,有了语言上的优势,开发软件就相对容易。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英语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会听会说会写。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事以才兴,业以才广。技能培训是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手段,政府应鼓励青年参加各类形式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并为技能高超者提供创业贷款,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优惠政策。

三是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指能够开拓创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事业和新产业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港口镇人民有敢于冒险、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世纪,只发挥这些优良传统是不能开创事业新局面的,而必须在全镇大力培育新型的积极的创业文化即:开拓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开放与合作意识及全球眼光;团队意识和学习精神;职业道德与“叛逆”精神的结合等。有了积极的创业文化就能催生出活生生的创业实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港口镇已为全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成绩只代表着过去,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我们去开拓,以IT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方向,不断开拓创新的港口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经济新科技中一定能再创辉煌,为全县作出更大的贡献!

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p> 二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还很不够,增收致富的手段不多,增收的路径还比较窄。 三是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快捷了解把握的渠道和平台,成产存在盲目性,个别市场存在管理滞后,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是畜禽业发展多注重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忽视产业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发展较为滞后,商品效益不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 四、深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再进一步做好青禾村特色农产业开发的规划,突出优质区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开发有针对性,措施有操作性,在规划中建议青禾村的畜禽产业、优质水果、花卉产业列入全镇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 二是建议下达经费或相应扶持时充分考虑政策性、项目性和应急性的综合作用。 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是加快农技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大显才能,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是出台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和立体性强的山区,以特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规模经济,同时,制定政策要细,使干实事的单位和人员用得上资金,干得了实事。在特产品种、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企业创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品牌创新、产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六是继续扶持壮大一批农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特产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方位、多渠道的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进一步加大对农特产业的投入。 七是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增加畜牧业对农特产业的贡献率。 特色产业调研报告2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XX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XX市农业概况 XX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

关于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我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税收结构失衡,土地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限制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区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几经周折,艰苦探索,提出了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设想,并于20**年8月16日成立了杨金产业园区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园区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先后到全国多个先进工业园区考察调研,并召开各阶层座谈会,摸清了情况,开展了研讨,提出了对策,较好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一、XX区建设工业园区的必要性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能够有效解决XX区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税收结构失衡等问题。 产业结构方面,20XX—20XX年我区二产产值分别为34.1、44.6、54.45(亿元),年均占我区生产总值的18%;三产产值分别为159.1、 188.5、224.5(亿元),年均占到我区生产总值的80%。而XX市20XX—20XX年的二产产值占市生产总值的52%,三产只占市生产总值的 43%。 第二产业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但我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二产、三产比例严重不平衡。所以XX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经济迫在眉睫。

税收结构方面, 20XX—20XX年仅房地产业占我区地税税收比重高达28%、42%、45%。我区的税收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支柱税源过于单一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不利于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房地产业属于一次性税收,且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遗留下来的却是居民医疗、子女上学、社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只有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为我区税源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能够大大加快XX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通过杨金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和组织国内外以及辖区优质企业向郊区聚集,能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带动郊区经济发展,增强我区综合实力。同时,园区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共享优势,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既聚集了分散的工业和人口,又弥补了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能够使XX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并抢占先机。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土地稀少、地价贵、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出现,大量工业企业发展方向已转向内地,国家也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而作为河南省省会的XX市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历史

3、我国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3.1我国农村基层廉政建设过程中的现有成效 3.1.1国家的反腐倡廉的宣传,已形成了有效预防腐败的思想教育体系; 中国共产党召开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后,加大了反对腐败的力度,大力倡导廉洁办公,在党内努力建设廉正的风气,坚持不懈的与腐败作斗争,党中央会议一致认为针对反对腐败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十分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科学的反腐倡廉工作”这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这也成为确保反腐倡廉工作能取得重要进展的有力保障。农村是宣传反腐倡廉基层基础工作的排头兵,一定要脚踏实地,不断摸索出新的方法将反腐倡廉工作切实有效的宣传下去,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共同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农村基层建立起能够有效的预防腐败的发生的思想教育体系。 3.1.2逐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源头纯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干部不仅是领导农村居民进行生产的组织者,同时在宣传、推动共产党的路线、方针以及党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这些政策具体的执行,农村基层干部能将广大的农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紧密的连接起来,带领广大的农民群众走向致富的道路。因此,怎么选好基层的干部便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关党的十七大指定的路线、方针能否在农村有效的执行,能否实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着重于选拔干部人才的方法,建立合适和完整的一系列制度用于在农在村选拔和任用基层工作的干部。建立完整的监督基层干部和考核基层干部的机制,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充分的调动农村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成立完整的制度,进行激励保障。不仅要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严格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关心和爱护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在激励的同时,将保障工作做到位。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工作干部的综合能力,采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能动性,使每个干部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充分挖掘基层干部的潜力,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工作。在提高政策的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方面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临夏州以工代赈办公室杨映伟 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面向“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充分认识我州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于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我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推动全州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我们本着对州情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实实在在寻找出我州适时适势发展,具有经济支柱能力的主导产业,并就其成因和发展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 一、全州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八县(市)中除临夏市外,其余七个县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历经各届州委、政府的努力,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培育和建立起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趋于合理。2007年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5.8%;农业增加值19.4亿元,占GDP 26.6 %;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完成产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畜牧业完成产值10.68亿元,增长7.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农作物区域布局、品种品质结构取得新进展,区域优势产业更加集中,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玉米、设施蔬菜、豆类、百合、中药材7个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一批“农”字牌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活力增强。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化是我州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不断营造工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力度,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州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第二产业20.83亿元,占GDP28.6%,其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5.69%;基本上形成了

5种产业模式打造“美丽乡村”

5种产业模式打造“美丽乡村” 产业 “美丽乡村,产业先行。”昆明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美丽”不仅指乡村水清、山绿、路洁、房美,更关键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道德之美、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之美。因此,“美丽乡村”背后,必须要产业先行。 同时,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据首批27个市级示范村的优势资源和特色,昆明拟通过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5种产业模式打造,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和人文道德素养的提升。 鼓励企业进行整村开发 据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美丽乡村”的产业政策导向上,昆明仍坚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方向,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化路径,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畜则畜、宜花则花、宜游则游。 不过,在参与的建设方式鼓励多元化。例如,鼓励工商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示范村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企业进行整村开发建设经营、发展都市农庄、家庭农场等也是鼓励的。这些参与方式,有助于推动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盘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转变农民就业培训方式,扩大就业途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据初步统计,今年规划建设的市级示范村平均概算接近1000万元,27个市级示范村投入概算预计达3亿元左右,建设项目多数集中在“水电路气房、绿亮洁净美”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

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下面,就如何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提三点意见: 一、坚持群众主体,政府引导。培育任何一项特色产业,出发点都是助农增收、促进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导,也离不开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具体实践中,正确处理政府职能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近远期产业发展规划,搞好市场的研判、分析和定位,制定和实施有关扶持政策,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培育典型,树立导向,为产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教育引导群众学理念、学技能、学经营、学方法,主动走产业富民的路子,要坚决防止政府包办代替、越界行事,使政府和群众各就其位,各尽其能。XX县在推进特色产业过程中,围绕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作了一些探索。以果品产业为例,县委、县政府在准确把握县情发展实际、资源禀赋特点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了全县果品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全国绿色果品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全国绿色果品出口创汇基地的目标定位,按乡镇、分年度确定分解任务,高标准推动规模扩张、政策引导、技术服务、市场宣传等各项工作,很好地发挥了把方向、谋全局的组织引领作用;二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经过探索实践,制定出台了资金扶持、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督查考核等“十条措施”,强化对乡镇部门的压力传导和督促指导,大力推行“行政+技术”双包责任制,形成了发展果品产业的强大合力;三是加大政府资

金投入,县上每年筹资1800万元购买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免费发放,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为群众提供补贴;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指导,为了解决群众管理技能欠缺的问题,县上聘用700名果树技术员,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帮助群众管理果园,形成了鲜明导向,群众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近四年每年新增果园5万亩,发展的速度、规模前所未有,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XX 万亩,年产值18亿元,产业效益逐年攀升,果品产业已经成为全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首位产业。 二、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产业是经济社会全局、事关民计民生的重大实践,不能想当然,脱离实际。一要建立在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文条件以交通区位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二要主动融入更高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切实找准定位,谋求抱团发展,做大规模,三要紧扣脱贫攻坚行动,立足当前增收,着眼长远发展,科学定位目标,因地合理布局,防止脱离实际的情况发生。XX县在谋划产业过程中,较好地结合了地方优势特色和实践探索经验。一是立足于传统农业大县这一实际,将果、菜、畜作为重点产业,考虑群众增收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川区菜、塬区苹果、山区杂果”的基本思路,以南北面积较大、地势相对平坦的塬区为重点,建成了南塬21万亩和北塬24万亩的连片集中优质果品基地;根据川区群众的务作传统和便利的灌溉条件,确立了建设川区设施蔬菜集中区的目标,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带动川区群众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现已形成规模优势,年种植各类蔬菜15万亩以上,川区群众收入得到保障;立足偏远贫困山区群众产业基础差、种地面积广、劳动力不足、理念技术落后的实际,大力发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 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四政发[2010]2号 【发布部门】四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1.26 【实施日期】2010.01.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四政发〔201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努力创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吉政发〔2009〕28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工业立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特色工业园区既是一种空间形态,更是一种产业发展特征。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特色工

业园区作为以工业为主体、产业特色明显、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群,能够突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产业主题,高效地吸引人才、市场、资金、技术等要素,推动大量同类产业、关联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能够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促进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是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四平工业成功走出低谷,进入快速、高效、协调发展的轨道。工业发展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工业经济总量由全省第五位跃升至第四位,工业利润由全省第七位跃升至第四位。经过持续不断的改革、调整和改造,全市工业逐步形成了基础厚实、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体制灵活的产业体系。特别是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及重大项目,出台了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使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呈现出投资不断增加、集聚趋势明显、发展特色突出、产出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全市列入省规划管理的四平市换热器、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农副产品加工、吉林省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伊通县汽车零部件、伊通县鹿业加工和伊通县满族服饰等七个特色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3.9亿元,建设项目121个,项目完成投资54.4亿元,入园企业达到204户,就业人数达到26404人,实现产值13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地域、资源、产业、产品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创新、研发、检测、融资、物流、信息等专业性和服务性平台开始起步和发展。实践证明,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当前,我市正处于夯实基础、积聚能量、加快复兴的关键阶段,尽快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既是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市解决工业经济规模小、关联度低、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等主要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我市推进工业立

全过程咨询风险管理

4全过程工程咨询风险管理 4.1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各阶段的主要风险 4.1.1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风险 市场风险:由于对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政策及经济状况)的分析和对市场供需情况(包括主要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及对竞争力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情况不符;市场调研报告(包括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竞争策略、营销策略等内容)及其论证或者评估不正确或不可靠所引起的风险。 4.1.2技术风险 1工艺技术选用,在先进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耐久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所引起的风险。 2由于对产品品种、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和建设地址的选择报告(包括建设条件、资源状况、材料来源与供应、总平面布置、环保、安全、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可行性研究及其论证或评估不正确或不可靠引起的风险。 4.1.3筹、融资风险 由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渠道与筹措方式不合理或不可靠引起风险。

4.1.4环境风险 由于建设地区的社会、法律、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环境因素对项目目标产生不利影响所引起的风险。 4.1.5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主要风险 项目成立后到承包合同签订之前,招、投标阶段的主要风险 1招标风险:风险承担人是项目主办人(单位)。 2投标(报价)风险:风险承担人是承包商。 3合同风险:风险承担人为双方,但主要是承包商。 4.1.6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 承包合同签订后,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 1勘察设计风险 1设计风险 2采购风险 3项目管理风险(质量、安全、费用、进度等风险) 4.1.7项目收尾阶段的主要风险 1合同收尾 2管理收尾 此阶段的风险承担人主要是项目业主。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新乡的总体规划,我就新安村在统筹城乡发展,如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面临的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新安村基本概况: 新安村位于木头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470户,1267人,劳力190人,其中党员54人。全村耕地面积130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稻谷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00亩,稻谷种植面积40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500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7200元,是我乡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新安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新安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区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臵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安村的发展很难

跟上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产业发展现状 新安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油菜、乌梅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够好,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4年到2013年,油菜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油菜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2008年至今,玉米、稻谷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乌梅、油菜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油菜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

浅谈贵州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

课程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除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人完全了解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摘要 (Ⅰ) 引言......( (1)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分析 (1) (一)地理气候环境 (1) (二)地区的特色农业 (1) (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2) (四)发展特色农业的劣势 (2) 二、第二产业的发展分析 (3) (一)地区的特色第二产业 (3) (二)特色工业发展的优势 (3) (三)特色工业发展的劣势 (3) 三、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3) (一)地区特色的第三产业 (3) (二)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4) (三)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 (6)

浅谈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省市实力的经济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部省市尤其是我省与北上广等地区的差异更是显著。国务院曾多次强调“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地区作为目前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必须要立足于自身,发掘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并且根据其优劣势制定一系列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促进省经济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地区特色产业优劣势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进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轨道。无论是国民生。总值还是人均GDP都有显著的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这其实只是从整体上看到的现象,事实上,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及其的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再加上是高原山地的复杂地形,导致我省交通闭塞,以至于长期以来我省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我省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也许正是因为发展缓慢,未被过度开发,地区的一些得天独厚条件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在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扶持下,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得到发展。本文将从各个产业出发,分析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困难,找出解决的方法,让我们的特色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分析 (一)地理气候环境 我省地区地形复杂,大部分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形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我省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差较小,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大部分地区比较湿润,常年相对湿度较大。受大气环流及复杂地形等因素影响,我省围气候呈多样性。 (二)地区的特色农业 1.特色农业的定义 特色农业是指在具有独特的资源气候条件、与其他区域有着明显差异的方,发展的特殊的产品以及有着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特色农业是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支撑的农业。 2.地区的特色农业 由于我省地区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境地形复杂,垂直气候明显,有利于于多种动植物种类的生长繁衍、引种驯化和种植,培育了我省地区各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全市产业园区按照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总体要求,加快平台拓展,增强功能保障,狠抓项目建设,培育产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再掀新高潮。 一、主要成效 (四)功能配套有了新提升。积极规划布局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商业、学校、医院、污水处理、质量检测等项目,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快速提升。邻水经开区建设省级汽摩零部件质量检测中心和电镀园先后通过省上批复,已启动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武胜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银刚广场等项目即将投入建设,城市综合体和生态长廊项目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岳池回乡创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确定BOT建设模式,正在编写设计方案;XX经开区积极跟踪华润集团希望小镇、北大教育城等项目,大力完善城市功能。

总体来看,园区建设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园区配套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垃圾中转、商贸、金融、物流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园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还有差距,个别产业园区还没有真正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 二、下步要求 下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要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工业产值500亿元,拓展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20亿元。 (一)立足扩容升级,做好规划修编。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做好新一轮产业园区修编扩容,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要突出园区产业特色,明确每个园区2-3个主导产业定位,实施差别化发展,在园区供地、招商、优惠政策的兑现、运行要素的保障方面,给予调控。规划既要考虑切实可行,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更要注重土地利用率和投资产出率。

建设特色产业园工作报告

建设特色产业园工作报告 随着招商选资时代的来临,建立特色产业园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代表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特色产业园区是县域或更大区域特色产业的最新发展。“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甚至“一县一业”、“一县几业”的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 特色产业园区优势明显 从经济学的角度,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确实发挥了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形成产业集聚的价格优势。 特色产业园区具体有哪些优势呢? 特色产业园区可以成为特色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从长远看,由于入园企业是具有特色优势的同类产业或相近产业,因此,未来发展中可以为形成较大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企业奠定基础。特色产业园区为专业化协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硬件,为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途径,使产业组

织进一步优化。 特色产业园区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可以引导和组织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充分共享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既聚集了分散的工业和人口,又弥补了城镇建设资金的不足。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城市品位的角度来看,在建制镇或中心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已成为促进人口城镇化建设和繁荣小城镇的一大途径。通过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同时通过附加入园条件,把优势企业引入园区,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厂后店、上厂下店的生产方式和“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个体分散经营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把企业集中起来进行规范化生产,有利于解决消防问题和对污水等“三废”进行集中统一的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开发区的优化升级。一是可以避免“有区无业”的“圈地运动”,提高开发区的建设效率;二是可以避免许多开发区产业之间并联度低,起不到产业集聚效应的弊端;三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原有开发区的资源融合,整体优化。 特色产业园运作要点 特色产业园区的作用和优势如此明显,那么怎样才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doc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中共稻城县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工委、乡镇,县级各部门,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县属企事业单位:现将《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乡镇、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稻城县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2018年3月 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培育和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确保稻城县2018年贫困县按期圆满“摘帽”。现结合我县区域实际和农牧产业结构特点,制定2018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全域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强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人才兴县、依法治县”四大兴县战略和“脱贫奔康、产业培育、交通攻坚、城

乡提升、生态建设、依法治县、创新开放、党的建设”八大重点任务,结合我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按照我县“一线两片四区”的产业发展布局,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领域建设,切实走“质量兴农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全域旅游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20个贫困村,全面实施“2+2+2+2+1”特色产业模式,着力打造中药材、优质青稞“2个万亩基地”,高产高粉马铃薯、观光油菜(蔬菜)“2个千亩基地”,“稻城藏香猪”出栏五千头、“亚丁飞鸡”出栏一万羽“两种规模养殖”,两个林果业和然央田园综合体,确保实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增收门路、户户有增收渠道。 二、工作原则 ——坚持规模发展。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在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过程中,要把握基本特征,坚持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民主合作、兴农富农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持突出特色。继续发挥稻城旅游资源优势,提升发展资源型产业,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在打造一批具有稻城特色的规模化、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放大稻城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化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工委、乡镇,县级各部门,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县属企事业单位: 现将《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乡镇、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稻城县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2018年3月 稻城县2018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培育和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确保稻城县2018年贫困县按期圆满“摘帽”。现结合我县区域实际和农牧产业结构特点,制定2018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全域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强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人才兴县、依法治县”四大兴县战略和“脱贫奔康、产业培育、交通攻坚、城乡提升、生态建设、依法治县、创新开放、党的建设”八大重点任务,结合我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按照我县“一线两片四区”的产业发展布局,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领域建设,切实走“质量兴农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全

域旅游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20个贫困村,全面实施“2+2+2+2+1”特色产业模式,着力打造中药材、优质青稞“2个万亩基地”,高产高粉马铃薯、观光油菜(蔬菜)“2个千亩基地”,“稻城藏香猪”出栏五千头、“亚丁飞鸡”出栏一万羽“两种规模养殖”,两个林果业和然央田园综合体,确保实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增收门路、户户有增收渠道。 二、工作原则 ——坚持规模发展。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在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过程中,要把握基本特征,坚持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民主合作、兴农富农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持突出特色。继续发挥稻城旅游资源优势,提升发展资源型产业,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在打造一批具有稻城特色的规模化、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放大稻城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化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按照“2+2+2+2+1”的特色产业模式和“一带两片四区”产业总体布局,立足生态特点、空间布局、气候条件,突出重点区域,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方式,分类指导实施特色产业发展。

和平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乡村振兴案例

和平村案例 树三大品牌谋全面发展 ——和平村坚定品牌意识,一抓双促的美丽转身 基本情况 和平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乡村振兴 叶集区平岗街道和平村是在2014年区划调整由原龙岗、秦冲、武昌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属于土地资源充沛、基础设施薄弱、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纯农业村。全村总面积15 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927户,人口3487人。 2014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666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9.13%,被确定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差,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农民收入主要农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村庄空心化,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发生率高等因素,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怎样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增产增收,是村两委今后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未来的和平村将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江淮果岭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乡村环境大治理”、“服务能力大提升”两大工程,守住青山绿水,做强生态品牌,努力把和平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宜居宜游、特色鲜明的小康村。 立足村情谋定品牌发展方向

兴产业,树品牌,促脱贫攻坚 一切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和平村岗区丘陵地貌,大部分土地不适合水稻种植,土地利用率,闲置率高,农民增收低。为此,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认真学习中央对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文件精神,认真领会农村、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上的成功经验,村里先后请国土部门、农委部门,大学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士对我村土地、产业规划、土壤性质等进行指导。在充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后两委干部认真谋划,以“村委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为模式,调整当前农业产业现状,土地规模化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路。通过市场考察,从河南省漯河市引进“沙澧特”晚秋黄梨、金果、常春果等龙头产品予以栽培,通过在村委会对政策文件精神深刻把握,科学定位产业项目发展,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下,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及能人大户流转,成立了我村首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叶集区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委会的指导下,合作社立足于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流转土地1100亩,兑付土地租金42万元,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住宿、垂钓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标,通过精心培育,荣获了“六安市龙头企业”、“六安市示范合作社”的荣誉称号。

特色产业扶贫方案

特色产业扶贫方案 特色产业扶贫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7〕2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了《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参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配合对口部门,加强沟通衔接,及时反映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共同推进特色产业增收工作。 2017年5月15日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17〕25号)文件精神,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部署要求,按照《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要求,依据农业行业扶贫开发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林业扶贫攻坚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围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以促进扶贫对象增收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态条件为保障,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市场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增收,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立足贫困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3.坚持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林场、种养专业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合的经营主体使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产前、产后环节,把农村生产领域更多地留给贫困农户。 4.坚持产业间协调发展。树立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行种养结合模式,促进种养加协调发展。 5.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和生态条件,防止过度开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7年,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实现布局合理,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林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贫困农户力争实现每户掌握1-2项农林牧业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农林牧业增收项目,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贫困地区初步构建农村特色产业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实现脱贫目标。 二、区域主导产业 (一)六盘山片区。大力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玉米、中药材、苹果、红枣、核桃、沙棘、肉苁蓉、藤芒等优势特色产品,加强专用春小麦、马铃薯和油菜等优质种子生产建设,积极推进高原夏菜、球根花卉、压砂瓜、啤酒大麦、酿造葡萄等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思考

魏心军:平昌县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调查与思考【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8816111.html,】【 2009-09-24 11:10 】【来源: 四川三农新闻网】 今年以来,平昌牢牢把握全省工作总体取向,紧紧围绕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战略部署,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强化要素保障,以产业培育为核心,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方向,凸显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搭建新农村建设发展平台,全县“六大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主框架初步形成,驷马-坦溪、江口镇-涵水、元山-灵山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走出了一条适合县情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路子。 一、做法与成效 (一)突出特色,科学定位 按照“绿色、生态、有机”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传统和政策优势,把握农副产品需求弹性特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从产业选择、区域布局、规划制定入手,强力推进支柱产业培育。 一是科学确立产业发展思路。 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聘请成渝专家深度调研,充分征求干群意见,确立“以白酒为重点,大力发展饮料食品工业;以生猪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及其加工业;以提升劳动力素质为重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深度研究水和竹木资源开发”四大产业,编制了“2+2”产业(白酒、生猪、水域、竹木)发展规划,制订了“52511”产业发展目标,即5个20万(20万亩蔬菜、20万亩水产、20万亩优质速生林、20万亩优质竹木、20万头肉牛)、5万吨白酒、100万亩优质粮油、100万头优质生猪。 二是整体谋划产业发展布局。 坚持规划基础性、主导性、前瞻性、综合性,综合考虑海拔高低、土壤类别、气候差异、交通远近、民风民俗等因素,深度剖析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突出区域布局合理性和产业定位科学性,确立了以“江口镇-涵水”为主的低海拔城郊结合区、以“驷马-坦溪、元山-灵山”为主的中低海拔城周拓展区、以“邱家-鹿鸣、镇龙-笔山”为主的中高海拔延伸区“三阶六园”产业发展布局。 三是准确研判产业发展定位。 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按照“科学建园、特色立园、产业兴园”的思路,结合全省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基本形成“江口镇-涵水”以优质果蔬种植和休闲观光为主的城郊结合型农业园,“驷马-坦溪、元山-灵山”以优质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