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企业间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

胡平波①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企业间认知状态对企业跨组织知识共享绩效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构建企业间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两组指标体系进行融合,再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企业间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企业间认知差距的各主成分对企业间知识共享绩效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抑制作用,企业间需要谨慎选择知识共享合作伙伴,并充分地相互沟通与协调,尽可能缩小企业间认知差距,为知识共享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知识共享;认知差距;绩效;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

跨组织知识共享已成为当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企业间认知差距将直接影响到知识共享绩效的形成。但是,以往的学者更多地把知识共享绩效与企业间的协调机制相互联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间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影响的问题。正是基于协调机制的重要作用,许多学者研究了企业间协调与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例如,Uzzi(1996)研究了结构嵌入与企业间的合作绩效问题[1];孙国强(2003)认为企业间互动协调是网络组织协调效应形成的关键[2];徐和平、孙林岩、慕继丰(2004)研究了信任机制对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影响[3];卢福财、胡平波(2005)论述了声誉协调机制对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绩效的影响问题[4]。这些文献对于理解企业间协调与知识共享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间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绩效形成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每个企业对特定知识共享的认知状态,将决定该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因此,认知差距将决定企业间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差距,从而影响知识共享绩效;第二,企业认知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因此协调机制不可能把企业间存在的认知差距完全缩小为零,实际上企业间自始至终存在着认知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知识共享绩效的形成。正是从这两方面来说,企业间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本文试图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企业间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企业间认知差距评价指标体系构造

1.企业认知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关于认知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个体而从心理学、哲学、认知学等角度出发的,很少将企业间合作与认知有效地联系起来,对企业认知在

①本文是201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企业间合作的认知差距、协调机制与网络组织运行绩效的关系》(GL1118)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西财经大学“网络组织与产业价值链研究”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平波,男,1969年12月生,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数量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产业组织等。邮政编码:330013。邮箱:lijing123456793@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8822939.html,,手机:136********。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下罗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信息管理学院,邮政编码:330013。

企业间合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重视也不够[5]。企业认知是指企业对特定事物的认识活动,即企业对特定事物相关信息的收集、提取与重建,形成对该事物整体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过程。企业对知识共享的认知活动与企业的成长经历、经营环境、文化等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对知识共享的企业认知形成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每个企业的认知特征都不一样,具有自身的成长背景的烙印。

2.企业间认知差距的含义

企业间认知差距是指不同企业在特定事物上表现出来的认知差异及程度表现。每个企业的成长路径都有差异,因此,企业间存在认知差异是必然的现象,但是,不同企业间认知差异的大小却是不一样。在企业夸组织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间认知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由于以往学者对企业间认知内容研究很少,因此很难找到以往企业认知理论方面的根据。但是,根据跨组织知识共享过程来,企业间的沟通活动、关系状态、宏观文化、合作项目等对知识共享绩效都有重要影响[5] [6] [7]。因此,企业在跨组织进行知识共享时特别需要对以上4个方面有足够的理解与把握,即对沟通活动、关系状态、宏观文化、合作项目有充分地理解与认知。因此,企业之间需要特别关注到企业间在沟通、文化、关系、合作项目等方面存在的认知差距。四个方面的关系理解可以按照以下逻辑展开。首先,企业间跨组织知识共享是企业之间从相互沟通开始的,即必然存在相互沟通的需要,但是,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问题,企业如何沟通才是各自一致的喜欢的方式,沟通上存在的认知差距是企业之间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企业间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对伙伴企业的文化也有一定的认知,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排斥伙伴企业的文化,反映出了企业间文化认知差距程度。第三,通过相互沟通以及相互间文化的熟悉,必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认知,企业间根据各自的理解,在关系上的认知差距也有一个稳定的状态。第四,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企业间需要就合作具体项目问题进行沟通,然后在合作项目上可能还存在认知与理解的差距。认知差距的4个方面在跨组织知识共享过程中对知识共享绩效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上逻辑关系分析是基于静态的视角,从动态角度看,企业间认知差距状态的4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即任认知差距的何一方面都可能会影响其它3方面状态。

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来说,由于以往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以及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本文进行了质化研究,优化本文的指标设计。首先,本文作者在认知差距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构造了10个指标。然后,作者把调查表给了正邦集团高管、江西省担保公司管理人员等进行了多次反复讨论与修改,增加了3个指标,修改了3个指标。然后,再与高校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讨论,增加了1个指标,修改了2个指标,最终形成了由14个指标组成的调查问卷(详细见表1)。访谈的主题包括:①您认什么企业间知识共享认知差距怎样描述?企业间认知差距对企业间知识共享绩效有重要影响吗?②根据您的工作实践,您认为企业间认知维度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应该从哪些具体细节来认识企业间存在的认知差距。

二、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1.知识共享绩效的含义

企业间知识共享绩效是指不同企业在网络化协作的框架之内,用来衡量跨组织知识共享给每个企业带来的现实的与潜在的价值与收获。从合作成员企业来看,创造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知识是知

识共享的直接的目的,获得价值是最终的目标,因此,通过创造新知识来提高企业获得市场价值是知识共享绩效的最终体现。由于知识给企业带来的市场价值具有长期性、模糊性等复杂特征,因此,知识共享绩效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本文把知识共享绩效可以分为显性绩效与隐性绩效。显性价值主要是指知识共享给企业带来的可以直接衡量的价值,例如,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与利润率等,一般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等来反映。隐性价值主要是指知识共享给企业带来的不可以直接衡量但是却长期存在的价值,例如公司未来的发展机会、经营能力的提高、知名度等,一般隐性绩效表现为间接与无形的。

2.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本文进行了质化研究,达到优化指标设计。其具体过程与第一部分质化研究一起进行。本文首先设计了6个指标,然后经过企业专家的讨论,专家了2个,与高校专家讨论修改了1个指标,最终形成了8个指标构成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见表1)。

表1“企业间认知差距与知识共享绩效关系”调查指标内容

三、认知差距与绩效的主成分分析

显然,以表1的指标调查的数据直接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指标太多,指标之间的重叠关系复杂,影响典型相关分析的效果。因此,首先需要对以上指标调查数据进行相应的主成分分析,从较多的指标中找到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达到简化数据分析目的。

1. 数据的收集

调查表由22个指标按7个等级值编制的指标体系。问卷的发放时间在2010年11月下旬至2011年2月春节后,发放对象是江西省各地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包括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以及直接分管企业间协调工作的管理人员等,一般填写完调查表需要加盖企业的公司印章。本轮问卷发放共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其中205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88%,问卷基本上覆盖了各个行业的企业,以资产规模为1000万─5000万元之间的小企业比例最高(详细见表2)。

表2:定量研究样本特征

2.认知差距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分析

利用软件 SPSS11.5对14个指标进行主成分的分析发现:KMO值为0.911,Sig=0.000,说明这些指标数据特别适合于主成分分析。然后,按照主成分与指标之间的解释关系,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的方法得出了4个主成分(详细见表3),它们共同解释了样本总体信息的72%。

表3:认知差距指标主成分与各指标的载荷矩阵

其中,第一个主成分包括:A1、A2、A3、A4等4个指标,根据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载荷系数,可以命名“文化认知差距”主成分,它解释了整个样本信息的19.492%。第二个主成分包括:A5、A6、A7、A8等4个指标,根据指标与第二主成分的载荷系数,可以命名“沟通认知差距”主成分,它解释了整个样本信息的19.255%。第三个主成分包括:A9、A10等2个指标,根据指标与第三主成分的载荷系数,可以命名“关系认知差距”主成分,它解释了整个样本信息的16.939%。。第四个主成分包括: A11、A12A 、13、A14等4个指标,根据指标与第四主成分的载荷系数,可以命名“项目认知差距”主成分,它解释了整个样本信息的14.617%。

3.知识共享绩效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分析

对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的分析发现:KMO 值为0.903,Sig=0.000,说明这些指标数据特别适合于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自动选择主成分的个数,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的方法得出了2个主成分(详细见表4),它们共同解释了样本总体信息的72.639%。

其中,第一个主成分包括:B1、 B2、 B3、 B4、 B5等5个指标,根据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载荷系数,可以命名“显性绩效”主成分,它解释了整个样本信息的42.733%。第二个主成分包括:B6、 B7、 B8等3个指标,根据指标与第二主成分的载荷系数,可以命名“隐性绩效”主成分,它解释了整个样本信息的29.905%。

表4:知识共享绩效指标主成分与各指标的载荷矩阵

四、认知差距与绩效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上述探索主成分分析得到认知差距主成分4个,分别是文化认知差距(1f )、沟通认知差距(2f )、关系认知差距(3f )、项目认知差距(4f );知识共享绩效两个主成分,分别是显性绩效(5f )与隐性绩效(6f )。然后把这6个主成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其中沟通认知差距(1f )、文化认知差距(2f )、关系认知差距(3f )、项目认知差距(4f )是原因组,而显性绩效(5f )与隐性绩效(6f )是4个主成分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组。

1相关系数矩阵

由于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采取了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方法,因此来自同一组主成分分析下的各个主成分之间相关系数为零,说明每一个主成分具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认知差距的4个主成分与绩效的两个主成分之间都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说明认知差距对企业知识共享绩效形成的抑

制作用非常明显。另外,1f 与6f 中度负相关,说明文化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的显性绩效形成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2f 与5f 中度负相关,说明沟通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的隐性绩效形成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表4:主成分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2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SPSS 统计软件所输出的典型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第一对典型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a=0.01),典型相关系数为0.740,第二对典型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a=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307。因此,认知差距组与绩效距组之间存在着典型相关关系,能够用认知差距主成分解释知识共享绩效主成分,可以取第一对典型变量进行典型关系分析。

表5:典型相关系数及检验

3.典型变量系数

为了分析两组主成分在形成典型变量时的相对作用大小,来自认知差距组的第一典型变量: 10.45710.57520.52730.4284m f f f f =----

对于认知差距组的第一典型变量,各主成分的系数比较均匀,表示企业间总体上的认知差距状态。其中2f 的系数最大,为-0.575, 4f 的系数最小,为-0.428。来自绩效距组的第一典型变量:

10.72750.6876n f f =+

很明显,对于绩效距组的第一典型变量,两个主成分的系数比较均衡,因此可以表示企业间的综合绩效。

4.典型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依据主成分在典型变量上的负载系数,见图2所示,1f 、2f 、3f 、4f 在认知差距组的第一典型变量1m 上负载系数非常均衡,说明文化认知差距、沟通认知差距、关系认知差距与项目认知差距对认知差距组的第一典型变量相关程度很高。5f 、6f 在绩效距组的第

一典型变量1n 上负载系数都很高,说明绩效距组的第一典型变量反映企业间合作的综合绩效。由于第一对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达到0.726,说明认知差距组的所有主成分对知识共享绩效形成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体现了企业间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绩效形成有着本质的抑制影响。

图2:第一对典型变量结构关系

5.冗余度分析与解释能力

冗余度(冗余系数)(redundancy)是一组当中形成的典型变量对另一组观测变量总方差的解释比例,是一种组间交叉共享比例。典型相关系数的平方表示两组典型变量间共同变异的百分比,可进一步分解为各自的解释能力。

表6:解释能力

由表6可见,第一对典型变量中认知差距组与绩效距组被自身解释的比例分别为30.4%与50.0%,认知差距组典型变量对对立的绩效变量组解释的比例为30.4%,绩效距组典型变量对对立的认知变量组的解释比例为50.0%,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五、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绩效抑制作用的解释

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实证结论:企业间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述。

1. 文化认知差距对绩效形成的抑制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环境相联系的,即知识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中才能够有效流动与共享,但是知识离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时,它就会逐渐失去交流与共享的功能,从而失去应有的价值,并且失去流动性[8]。同样,对企业间来说,如果企业间文化认知差距程度越高,即企业间文化的相容性程度越低,则知识跨过企业边界进入另外企业时就会存在更大的文化障碍,企业间知识流动性越低,从而影响高知识共享绩效的形成。

2.沟通认知差距对绩效形成的抑制

企业间沟通是解决知识共享问题的基础[6]。但是,企业间在沟通问题本身上也可能存在认知差距。由于我国文化存在“潜规则”的特征,导致企业之间在合作过程中,“含而不露”的交流方式确实让很多企业难以接受,这是在沟通本身认识上存在的差距问题。由此,企业间在信息沟通方式、主动性上可能存在分歧,这样可能导致企业间信息传达不到位,由此导致知识交流出现障碍,影响知识共享绩效。而且,如果这种认知的差距越大,知识在企业间的交流就越困难,即知识交易成本高,从而抑制知识共享绩效形成的现象越明显。

3.关系认知差距对绩效形成的抑制

成员间合作关系对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关系风险始终是企业间知识共享中存在的重要风险[9] [10]。企业间的关系行为是从企业间对彼此关系认知定位开始的,当彼此对相互间关系的认知存在巨大差距时,会造成相互之间的猜忌,这无疑会带来知识合作上的分歧。例如,两个企业之间在进行知识共享时,如果A企业认为B企业成为其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可能很大时,则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就会显得非常谨慎,但是如果B企业没有认为A企业可能成为潜在的竞争者时,则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就会显得非常友好,这样双方不对称的关系认知差距给企业间知识共享顺利进行造成障碍。如果企业间对彼此关系很重视,并且相互之间关系的认知定位是一致的,可以降低企业间知识交流成本,以增加及交易收益的,从而对知识共享绩效的抑制作用才会减弱。

4.项目认知差距对绩效形成的抑制

知识共享一般是以特定的合作项目为载体进行的。但是,由于知识及边界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因素,企业间对相互合作项目的业务范围、进展要求、费用承担上都存在差距的理解,则企业间在合作框架构建、以及具体事务处理上就有太多的障碍,不利于知识跨组织流动,不利于知识跨企业学习与整合,从而降低知识共享绩效。

六、建议与局限

1.政策建议

由于认知差距对企业间知识共享绩效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降低企业间认知差距,保持企业间认知差距稳定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才能可能形成合理的知识共享绩效。那么,为了缩小企业间认知差距,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合理选择知识共享伙伴;二是充分发挥企业间协调机制的作用。

第一,合理选择知识共享伙伴。企业之间在合作之前就需要对潜在伙伴的交流方式、文化特征、关系定位等问题进行评估,并与自身情况相对照,然后选择认知差距程度较小的伙伴进行合作,否则,企业间知识共享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企业间在知识共享之前,需要清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潜在伙伴企业文化是否适与自身文化能够融合?相互之间的关系定位是否恰当?相互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否能够接受?对合作项目的相关事宜看法是否一致?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可以非常清楚企业间的认知差距状态。认知差距小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容易成功。

第二,充分发挥企业间的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可以降低企业间的认知差距。具有知识共享关系的企业间存在着动态而且复杂的依赖与博弈关系,因此企业间存在较大的认知差距并不是

意味着知识合作行为的立即结束,而是表明企业间更加需要耐心沟通与协调[10]。“一劳永逸”式的契约不能缩短企业间认知差距,企业间需要通过协调沟通活动来缩短认知差距,从而实现在不确定的知识共享环境中完成复杂的合作任务。因此,从本质上说,企业间知识共享关系不是自发的网络关系,而是建立在有意识的协调努力基础之上的,倘若没有这种努力,认知差距就无法缩小,企业间合作关系就将结束。因此,协调机制是缩小企业间认知差距,并提升合作绩效的必要条件。

但是,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由于企业认知存在一定的刚性特征,如果企业之间认知差距需要完全依靠相互之间协调活动来缩短的话,那么企业间知识共享将有随时终止的危险。因此,企业间需要把认知差距稳定在一个非常小的合理范围之内,需要在合理选择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方面的问题。

2.局限

本文从实证视角分析了企业间认知差距对知识共享绩效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是,本文还是一项探索性研究。至少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首先,由于学术界对跨组织知识共享中的企业间认知差距问题研究不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研究加强了质化研究。其次,本研究虽然通过200多个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但由于本研究的问卷主要是通过同学和朋友关系来进行发放的, 样本数据均来自江西省,因此,样本的代表性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再次,对跨组织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本文只考虑了企业间认知差距因素,还需要结合企业间协调活动进行研究,这是作者下一步需要继续完成的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Uzzi,Brian.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35-67。

[2]孙国强.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03(11).

[3]徐和平、孙林岩、慕继丰.产品创新网络中的信任与信任机制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 (2).

[4]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声誉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2)

[5]党兴华、李莉、汤喜建. 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组织认知模式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97-100.

[6]胡平波.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及协调机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3-24,105-116。

[7]胡平波;凌和良.基于BP网络模型的网络组织中知识共享效率评价[J].情报杂志,

2009(9):78-82.

[8]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12:83-103.

[9]安娜?格兰多里.企业网络:组织与产业竞争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0-130.

[10]伊夫·多滋,加里·哈默尔著(郭旭力、鲜红霞译).联盟优势[M].机械出版社,2004:128-151.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erception gap and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Enterprises Abstract: The perception gap among enterprises can affect performanc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perception gap and performanc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separtely. In using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index of the perception gap and performanc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then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ception gap and performanc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conclusion with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ception gap among enterprises can restrain performanc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Therefore, during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it is very importiont to keep the perception consistency among enterprises.

Key Words:Knowledge sharing, perception gap, Performan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