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渝府发…2011?47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

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

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一、编制依据 (4)

二、规划范围 (4)

三、规划定位 (4)

第二章应急体系现状和突发事件形势 (5)

一、“十一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5)

二、应急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8)

三、“十二五”时期突发事件面临的形势 (9)

第三章“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和发展目标……………………………………………(1 2)

一、指导思想 (12)

二、基本原则 (13)

- 2 -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15)

一、进一步推进“一案三制”建设 (15)

二、加强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7)

三、加强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 (19)

四、加强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20)

五、加强应急资金和物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 (21)

六、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23)

七、加强应急交通保障能力建设 (24)

八、加强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26)

九、加强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27)

十、加强应急宣教工作体系建设 (28)

十一、加强应急示范项目建设 (30)

第五章应急体系建设政策措施 (31)

一、加强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31)

二、落实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 (31)

三、强化规范管理,分类分步实施 (31)

- 3 -

四、建立评估机制,做好规划衔接 (32)

五、加大资金投入,制定配套措施 (32)

六、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 (32)

附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市级重点项目表……………(3 3)

- 4 -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

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有关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

按照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臵和恢复重建以及应急保障等各个环节,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三、规划定位

本规划为《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专项规划和市政府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规划,是各区县(自治县)

- 5 -

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依据。

第二章应急体系现状和突发事件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十一五”时期,我市全面加强应急预案、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不断提高预防控制、预案管理、应急处臵、应急保障四大能力,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一)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编制完成各级各类应急预案8.4万个。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完成部分重大危险源、灾害点应急预案编制。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编制印发了市级应急处臵工作手册和12类常发突发事件现场处臵流程图。启动了市、区县(自治县)级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建立了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和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应急管理工作网络。40个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北部新区管委会组建了应急办。市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了应急办,明确了应急管理职责。围绕突发事件预防和处臵,建立了

- 6 -

隐患排查监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快速反应和应急联动、社会动员、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等应急管理机制。

(三)应急法规制度建设取得实效。着力加强以突发事件应对法规为核心、政府规章和应急管理制度为重点的应急法规制度建设。启动了突发事件应对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了防汛抗旱、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安全生产、传染病疫情防治等地方法规。全市建立了应急管理“一岗双责”、联席会议、目标考核、突发事件趋势分析会商、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快速反应、处臵联动、总结评估、应急宣传培训演练等一系列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四)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完善。市政府建立了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监测预警系统。建成覆盖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疫情监测网络和直报系统;完成三峡库区地震及地质灾害数字化监测网点和气象灾害网络

建设;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和城镇防火监测体系基本建立;灾民救助网络延伸至乡镇(街道),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增强,灾民倒房做到当年重建。

(五)信息与指挥系统基本建成。开展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建成市政府过渡应急平台,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应急信息

- 7 -

与指挥系统建设,市公安、卫生、安监、交通、环保、气象等部门建立了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系统。依托市民防办现有设备,市政府配备了应急指挥车,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和市安监、卫生、气象、环保、防汛、质监等部门配备了应急指挥车。

(六)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组建了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了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保障服务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全市初步形成了综合抢险救援队伍与监测预报技术服务队伍、地方应急力量与军队应急力量有机整合、协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体系。

(七)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充实了一批区县(自治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常年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市级应急保供企业、应急生产企业、应急医疗药品储备制度基本建立。依托现有道路、铁路、水路、民航的运输能力,加强应急交通保障能力建设。市政府首次租用了一架直升机用于应急救援和警务。建设完成市、区县(自治县)级应急避难场所88个,编制了应急避难场所中长期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乡镇(街道)、社区临时避难场所全部挂牌公布并编制了疏散方案。

(八)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加强应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完成“应急一张图”信息体系的研究应用。组织应

- 8 -

急管理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研发危险源识别、预防、监测、控制、应急救援等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应急技术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应急产业,启动了重庆应急产业园(基地)建设工作。市政府在后勤工程学院建立了重庆市自然灾害应急科技保障基地。

(九)宣教培训演练工作取得实效。在重庆科技馆建立了自然灾害宣教中心,完成了重庆民防宣教中心建设。应急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各级各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建立了高危行业生产人员(包括农民工)岗前、岗中应急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应急演习演练,市政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年举办了1—2次综合大型应急演练,各级各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开展了一次以上应急演习演练。

二、应急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应急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指挥办事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关系需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责需进一步明确。区县(自治县)政府应急办人员有待充实,乡镇(街道)较弱,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有待加强。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应急决策、信息发布、应急联动、恢复重建等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的应急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二)应急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有的部门监测预警系统不健全,监测预警能力较弱,对部分灾害点、危险源底数

- 9 -

不清。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应急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现有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互联互通困难,信息“孤岛”依然存在。

(三)应急资源整合困难,应急保障能力亟需增强。由于应急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在部分行业和领域存在重复建设,现有资源整合存在较大困难。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现场处臵能力、人命搜救能力亟需增强。应急救援队伍设备装备不足,应急物资储备数量不足、品种不全、站点布局不合理,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库有待建设。

(四)应急科普宣教不深入,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公众风险危机意识不强,自救互救和防灾避险能力较弱,面向社会的应急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公务员、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基层人员应急培训需加强。应急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应急平台、信息管理、资源管理、装备配备、灾害和应急能力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五)重点建设项目工作推进困难较大。“十一五”市级应急体系重点建设项目在征地和建设资金等方面存在困难,有的项目未按照“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启动,欠账较多。

(六)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市政设施、食品药品、物价、网络等应急体制机制不健全,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 10 -

三、“十二五”时期突发事件面临的形势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自然环境变化,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显现的和潜在的危机风险交织并存,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常年造成人员死亡2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突发事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随着社会财富积累增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加大。气象灾害具有强度大、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的特点,常年有6—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局部地区洪涝灾害;干旱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伏旱为重,高温热浪、风雹雷电、低温冷冻灾害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3.146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38.1%。全市现有小(二)型病险水库1630座,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重庆是全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现有地质灾害点1.7万多处,并在不断增加。受高温天气、干旱、大风和人为因素影响,森林防火形势日益严峻。重庆是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三峡库区为重点监视防御区,市内发育有华蓥山、七曜山—金佛山、长寿—遵义以及方斗山基底断裂,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随着气候异常和农产

- 11 -

品流通量增大,植物有害生物灾害和外来生物侵害风险加大,对农业和林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二)事故灾难面临形势严峻。重庆道路弯多坡陡,冬季浓雾日多,嘉陵江、乌江、涪江等支流水文复杂,水陆交通安全隐患较多。我市工业企业特别是煤矿、重化工等企业安全事故隐患仍未完全消除。随着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加大,生产企业和安全生产事故诱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可能性增大。部分区县是天然气产区,存在天然气开采事故隐患。城市火灾仍面临总量增长和死伤火灾事故多发的高风险,高层和地下建筑、集贸市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火灾预防处臵难度较大,部分企业、交通工具、棚户区、旧城老街的火灾隐患仍未根除。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部分设备老化,自然灾害、工程建设施工等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市政设施欠账较多,主城区桥梁隧道监测能力较弱,部分市政设施进入“老龄”化阶段,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

(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加大。随着对外交往扩大,发生各种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增大,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隐患增多。SARS、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仍是潜在重大威胁。农村地区和学校仍是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区。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人身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受全国大环境影响,我市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重大药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仍然

- 12 -

存在。国内禽流感病毒出现变异重组趋势,口蹄疫病毒同时存在多个血清型流行。我市与周边省市通道较多,动物疫情传入风险和防堵压力较大,点、线、面特点不突出,存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生的可能。

(四)社会安全事件处置难度增大。刑事案件呈现流窜化、集团化、暴力化、职业化的特点,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型犯罪将加大发生。新疆“三股势力”、“法轮功”邪教组织仍是潜在的恐怖隐患,极端反社会行为的恐怖犯罪活动风险依然存在。群体性事件仍处于高发期,企业改制破产、移民搬迁安臵、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以及特殊利益群体等极易诱发群体性事件,非利益群体参与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将增多。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仍有发生。随着对外交流频繁,涉外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广播电视实现数字化和传输方式多元化,有线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将发生传播方式的巨大转变,网络事故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由于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发生价格异常波动的商品种类增多、频率增大。金融安全事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旅游和学校突发事件等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第三章“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13 -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发展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突发事件多发频发、应急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的时期。应急体系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下,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救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日常预防与应急处臵工作机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应急体系,提高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安全发展为首要,着力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全需要。

(二)预防为主、强化保障。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避治相结合,着力加强监测预警、应急资金物资、应急交通通信、应急设施装备、应急救援队伍等保障能力建设。

(三)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按照应急管理和处臵需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应急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着力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问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 14 -

(四)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政策主导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良好格局。

(五)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根据事权与财权对应的原则,急用先上,分轻重缓急,落实人力、物力和财力,分类分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

(六)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强区域应急中心建设,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应急中心,规划建设一批区域应急体系项目,重点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平台、应急保障等建设。

(七)先进适用、标准规范。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国内外成熟和先进适用技术,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建设,确保应急体系重点建设项目安全高效运行。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应急体系,力争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各级政府的监测预警、应急处臵和恢复重建能力进一步提高。完成4个区域应急中心建设,区域应急能力全面形成。在不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各类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下降50%,直接经济损失相对降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应急预案覆盖率达100%,监测预警率达100%,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建设率达100%,公务员应急培训覆盖

- 15 -

面达100%,面向社会应急宣传普及面达80%,应急队伍种类齐全、装备完善,应急资金、物资、通信和交通保障有力。自然灾害救援救助能力进一步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可保障20万受灾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12小时内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饮用水、衣物、临时住所等基本生活救助,损坏设备设施尽快修复,生活生产秩序及时恢复正常。事故灾难发生总数和人员伤亡人数下降50%,力争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灾难,重大事故灾难每年控制在一起以内,较大、一般事故灾难减少50%。甲、乙类传染病疫情下降到320/10万,农村、学校等重点地区和单位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重大以上动物疫情24小时内开展应急处臵。力争不发生特别重大社会安全事件,重大以下社会安全事件减少发生,群体性事件呈下降趋势,现场处臵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四章“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

建设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应急体系建设总体布局是:全面加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形成市级应对重大以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攻坚能力;加强区域应急中心建设,万州区建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和渝东北地区应急中心,黔江区建成渝东南地区应急中心,永川区建成渝西地区应急中心,涪陵区建成中部地区应急中心。

- 16 -

应急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

一、进一步推进“一案三制”建设

(一)不断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基层、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建设,完成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完成危险源、隐患点“一对一”应急预案编制。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应急预案简明化、流程化、程序化和图解化工作。加强应急预案演习演练工作,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每年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习演练,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应急演习演练。

(二)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强化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统筹协调、综合管理职能,增强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职责,配齐配强应急管理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应急管理主体责任,整合乡镇(街道)涉及应急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整合村委会、居委会相关信息员,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员制度。探索完善各级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各级政府综合应急能力。

(三)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围绕突发事件预防和处臵,进一步完善应急预防与准备、隐患排查与监测预警、信息报送与共享、综合协调与应急决策、快速反应和应急联动、应急处臵与救援救助、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应急社会动员、军地协调

- 17 -

应急处臵、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突发事件责任追究、区域应急合作等应急管理机制。制定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处臵办法,进一步规范现场处臵秩序。建立完善分级响应工作机制,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社会治安防控和防灾救灾体系,增强综合应急能力。

(四)大力推进应急法规制度建设。着力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地方立法工作,建立完善应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防与准备、应急处臵与联动、应急值守与信息发布、善后处理与恢复重建等规章制度。制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志愿者管理、地震救援、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环境污染事件处臵、核与辐射事故、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征用补(赔)偿等应急法规。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联席会议、突发事件趋势会商分析、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臵联动等工作制度。

二、加强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一)建立完善“应急一张图”信息体系。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以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应急地理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共享交换系统,为应急管理和处臵提供基础数据。

(二)建立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点调查评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编制高风险区

- 18 -

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进一步完善降雨、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建成三峡库区长江航道航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输变电线路气象安全监测系统。加强水文报汛站点自动化和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完善旱情、土壤墒情采集站(点),建立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各类水库和水电站监测系统,实现各类水库和水电站全天候自动化监测。完善三峡库区长江沿岸、主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及城乡居民居住点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地震监测能力建设,扩容升级三峡库区地震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林火智能监测、地面巡护和瞭望监测体系。完善市级、区县(自治县)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开展中德灾害风险管理合作项目,大力推进灾害风险管理工作。

(三)建立完善事故灾难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做好普查、登记和建档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进一步完善道路、机场、水上、铁路、轨道交通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烟花爆竹生产和储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建立桥梁、隧道、下水道、化粪池、垃圾处理场等监测系统。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对城镇主要水源水质安全实施监测预警。建立突发环境破坏与污染事件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供电、供水、供气、供油等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测系统。

- 19 -

(四)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三级网络直报管理,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开展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建立传染病传染源、疫源地、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核与辐射等风险隐患排查数据库。健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及产品不良反应基础数据库。建立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系统、重大动物疫病网络化管理系统、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和市、区县(自治县)、乡镇三级动物疫情测报站。

(五)建立完善社会安全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重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群体性事件、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网络安全事件、金融安全事件、学校和旅游突发事件等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社会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平安重庆〃应急联动防控体系数字化工程建设,建成服务于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治安防控和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视频监控系统。建立物价监测管理平台和分析决策支持系统。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监测和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

(六)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建立现代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利用媒体、警报器、宣传车、宣传栏、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广播、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 20 -

2019年扶贫工作计划书集锦

2019年扶贫工作计划书集锦篇一 201x年是“十二五”计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篇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宜昌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xx〕25号、鄂发〔20××〕16号文件精神,以片区开发和精准扶贫为重点,争取政策,创新机制,打造品牌,推动全市扶贫开发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目标任务 201x年,全市计划减贫4万人;新启动86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继续推进30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兴建和改造5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扶贫搬迁1000户4000人;“雨露计划”培训转移4000名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亿元以上,争取扶贫贴息贷款5亿元。 (二)重点工作及措施 1、在争取各级政策上有新作为。协调秭归、长阳、五峰三个国家重点片区县,争取省、市领导办公,落实一批重大项目;协调兴山、远安两县对接省直部门,确保省出台的16条政策到位,增强两县扶贫动力;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和86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要保持连续性,做到善始善终;积极关注中央、省扶贫政策的调整,在扶贫资金总量上力争超历史。 2、在精准扶贫上有新作为。继续宣传推广秭归、远安精准扶贫经验,尤其在产业扶贫上要有新突破,推广应用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适宜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结合宜昌实际认真优选国务院扶贫办推广的“十大扶贫工程”;围绕宜昌扶贫的三大品牌,以30个

特困村和86个重点村整村推进为抓手探索精准扶贫新路;谋划召开一次产业扶贫现场会,并把扶贫招商工作一并考虑;提请市委市政府年底召开一次社会扶贫表彰会。 3、在扶贫开发机制创新上有新作为。根据上级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主动积极地研究市本级对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的改革,启动点军城乡统筹扶贫开发实验区建设,审慎开展金融扶贫扩面工作,抓好驻村工作队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 4、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有新作为。紧绷扶贫资金高压线这根弦,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健全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机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加强机关建设管理。 篇二按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和干部驻村包扶工作20××年度考核结果的通报》(x扶发〔20xx〕1号)要求,依据我局包扶××县谢村镇夏家村三年扶贫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20××-20xx年)和干部驻村包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x办发〔20××〕3号)为指导,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和“一户一策”、精准扶贫的原则,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主要目标

(发展战略)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五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建设学科平台建设,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学术论坛、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机制、“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从临时制、随机制到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对本学科发展的有效支撑。目前,学院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农民工学院两个研究单位;藏书上万册的

“十二五”前期-重大项目表

“十二五”前期(-)重大项目表

————————————————————————————————作者:————————————————————————————————日期: 2

五、重大项目 “十二五”前期(2011-2012)重大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一、基础设施 1 首都新机场及新航 城、 新空港产业园 首都新机场征地拆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航城及 新空港产业园建设 2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区扩区开发区中心区向东南方向拓展约24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等按需拓展 3 城乡一体化大兴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亦庄新城及旧宫、瀛海、南海子等周边功能配套区规划建设,地铁大兴线和亦庄线沿线规划建设;庞各庄、魏善庄、安定和采育四个新市镇规划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 4 新区道路黄良路大兴段、京良路大兴段、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魏永路中段、芦西路、兴华大街、金星路、欣旺大街、宏福路、欣荣大街、兴丰大街等新建、续建或改造工程 5 产业园区道路生物医药产业园永大、永旺、永兴、华佗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新媒体产业园广平大街、广阳大街、广茂大街、金苑路、科苑路建设或改造工程 6 黄村水厂 近期规模为18万立方米/日,包括取水工程、净配水 厂、配水管道等 7 黄村再生水厂 升级改造并扩建部分处理设施,再生水生产规模为12 万立方米/日 8 瀛海污水处理厂 一期建设规模0.8万吨/日,2020年达到规划总规模3 万吨/日,包括配套管线工程 9 节水灌溉为农田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

10 输变电工程新建兴华等一批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二、产业发展 11 京东方八代线 第八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包 括相关零部件生产和液晶模组生产 12 康宁为京东方八代线生产全套的LCD玻璃基板 13 中电华通无线通信设备、无线终端等无线产业链上下游产品 14 京运通多晶硅片制造、单晶硅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1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 国家药品检验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将发 挥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检测、药品审评平台作用,促 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16 同仁堂中药现代化同仁堂中药现代化的研发和生产 17 奔驰年产能扩充至30万辆 18 北汽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 19 耐世特 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生产 通用汽车转向及传动系统等高端汽车零部件 20 英特宜家购物中心 集商业购物中心、大型超市、餐饮及休闲娱乐等设施 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三、公共服务 21 北臧村九年一贯制 学校总建筑面积3163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42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17平方米 22 幼儿园建设五幼:总建筑面积4837平方米,青云店镇中心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985平方米,十幼:总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十一幼:总建筑面积3139平方米,十二幼:总建筑面积5972平方米 23 校舍安全加固改造32所学校,总面积95554平方米,其中加固面积53280平方米,楼房翻建面积10300平方米,平房翻

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教材选题立项名单.doc

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教材选题立项名单 序号教材名称版次主编主编单位方式出版单位 1 田野考古学一版冯恩学文学院考古系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2 藏品管理学二版吕军文学院博物馆系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语言国情学一版刘佐艳外国语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4 新世纪实用英语写作三版王青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修订外语教研出版社 5 国际贸易一版李俊江经济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发展经济学三版马春文经济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7 保险学教程一版池晶经济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8 刑法学(上、下册)一版李洁法学院修订中人大出版社 9 地缘政治学一版刘雪莲行政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当代国际关系一版黄凤志行政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11 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实验教程二版李清商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2 电子档案管理基础一版王萍管理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3 大学数学系列教材三版李辉来数学中心: 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经济数学基础系列教材二版孙毅数学中心: 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5 工程数学系列教材二版袁洪军数学中心: 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常微分方程一版伍卓群、李勇、 史少云 数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高等代数一版杜现昆、原永久、 牛凤文 数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近代物理实验(一)二版韩炜物理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19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一版崔海宁物理学院修订吉大出版社 谢谢你的阅读

20 医用物理学二版梁路光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1 大学物理学(上下)一版张铁强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2 医用物理实验一版付研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3 无机化学(下)二版宋天佑化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有机化学实验二版丁长江化学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25 精细化工概要一版高大维、张玉敏化学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26 综合和设计化学一版张寒琦化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生命科学仪器使用技术教程一版滕利荣生命科学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28 电视原理一版李秀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9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三版左万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0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一版陈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31 数字电子技术二版杨永健软件学院修订人民邮电出版社 32 计算机网络三版刘衍珩软件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二版邹青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34 机械设计二版谭庆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5 工程设计制图一版潘淑璋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6 工程流体力学一版于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7 工程机械设计一版秦四成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8 CATIA V5R21实用基础教程一版潘志刚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9 AutoCAD2013实用教程一版张云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40 现代工程制图一版张秀芝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4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版寇尊权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42 机械设计基础一版贾艳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43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二版陈晓华、侯磊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中国质检出版社 44 汽车设计四版宋传学汽车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谢谢你的阅读

乔利乡三乐村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规划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扶贫力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开发建设,积极开展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国际领域扶贫合作等社会扶贫活动,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困落后面貌得到持续改善。但分散在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体增收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差,因灾因病返贫严重,发展差距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乔利乡三乐村共有16个自然屯,1169户,4269人,其中劳动力1240人。是少数民族(壮族)聚居的革命老区村。 2000年以来,三乐村一直得到中央和自治区、市、县等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开展了通村公路、人畜饮水工程、池气池建设、屯屯通电、茅草房改造、改善办学条件、屯屯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和封山育林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多个扶贫攻坚项目,村屯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三乐村自然条件恶劣,防灾抗灾能力弱,一旦遇上旱灾,土地产出降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返贫严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乐村被列为自治区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为了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扶贫开发纲要(2011-2015)》精神,使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三乐村的经济、人文、自然资源特点,编制《马山县乔利乡三乐村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三乐村位于乔利乡北部,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20公里。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17公里,距马山县城14公里。 二、地质地貌 三乐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大石山区。全村绝大部分地貌为石灰岩峰丛,地形复杂,沟豁纵横,土地经营空间有限。 三、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3℃,极端高温38.9℃,极端低温-0.7℃,年均日照时数为1601.9小时,平均降雨量1667毫米,无霜期363天。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常出现冬春干旱夏内涝的现象,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四、土地资源 全村土地总面积21570亩。其中:耕地面积4620亩,其中水田1525亩,旱地3095亩,有林面积6005亩,经济作物1500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11亩,土地资源极其匮乏。 五、生态环境状况 三乐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差。多年来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遇到干旱年份,农作物减少、绝收,水库山塘干涸,人蓄饮水困难,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2020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2020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p> 1、完成2020年脱贫户认定工作,与2020年已脱贫的76户贫困户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 2、2020年计划完成脱贫12户以上,脱贫率达60%。 3、在贫困户中开展产业扶贫。按照精准扶贫、因人施策的原则;对有脱贫愿望,且具有一定劳动力等基础条件的贫困对象户,进行产业扶植。 4、对村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适当予以资助。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全村急需解决水、电、路、讯、阵地等问题,分门别类作好规划,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适当争取外援,全力改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2020年度石山村计划硬化组道2公里。 5、积极组织本委干部职工及区内民营企业党支部赴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完成2020年脱贫户认定工作。石山村原有贫困户108户,2020年已脱贫户为76户;对已脱贫的76户要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并在村内予以公示。 2、明确2020年计划脱贫任务。现有贫困户23户,纯低保户9户。今年计划脱贫12户,脱贫率达60%。 3、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我委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政策和项目,予以支持。一是养殖扶持。对有一定劳动力,自身有脱贫愿望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各类养殖产业,比如养猪、养鸡、养鸭等;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4至5户,采用公司加贫困户的形式,由公司提供猪崽、饲料、技术,由贫困户进行饲养,出栏后由公司保底价全部收购,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二是种植扶持。根据该村土壤及传统的种植习惯,鼓励贫困户种植生姜、药材等,我们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2至3户种植生姜,种植面积3至5亩左右,由我们负责种苗费用(每亩补助500元)及保底价销售,预计可增收5万元以上。三是劳务输出。贫困户中有劳动力,又愿意外出务工的,我委可根据其自身情况和技术能力,推荐到园区内企业进行务工。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2016~2020年) 学院 一、专业建设基础 至“十二五”建设期末,本学院开设专业个数,在校生人数(第一稿统计时间节点为2015年7月10日,第二稿编写时增加2015级新生数)。专业名称等。 简述“十二五”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与多媒体课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建设、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建设的特色等方面)。 二、“十三五”期间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结合“五个对接”企业调研成果、研读《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后的体会、以及通过其他调研(如发改委、经信委、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得的有关数据,形成未来五年本学院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 三、“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 1. 检查“十二五”规划的专业建设目标是否全部实现,若有未能实现的,查找原因,结合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指出该目标是否需要延续或调整。 2. 以“五个对接”的前四个作为重点,分析研究对接契合度,

找出差距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深入思考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本学院哪些专业能够实现升本,目前的现状与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之间有多大差距,要缩短这些距离,需要突破哪些主要问题。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围绕学校“十三五”期间提升办学层次的战略目标,针对“十三五”南通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新契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案,论证学院内、跨学院的专业整合、及新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形成本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由此凝练出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十三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五、“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确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应用型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作为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新技术、新技能培养作为实训基地建设改造的目标,以专业升本、提升本学层次作为发展动力,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作为参考目标。 规划目标的可考虑办学层次、专业结构、建设规模、新办专业、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对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精品开放课程、教学

2019年乡镇十二五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20XX年乡镇十二五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乡镇十二五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县城西北部,地处XX县、XX陆良、麒麟三县一区交界处,东接XX县马街镇,南连XX县竹基镇、雄壁镇,西通陆良县活水乡,北邻麒麟区东山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5公里,距曲靖城75 公里。有国土面积37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42 亩。全镇辖13个村(居)委会,76个自然村,17868户,68876 人。 二、扶贫工作情况 “十二五”期间,是XX镇改革开放以来资金投入较大、实施项目最多、贫困群众脱贫支付较快的时期。十二五期间共完成贫困人口脱贫760 余户,2920 余人。截止目前, 还有1340户5080人处在贫困线上。“十二五”期间完成建设项目总投资2.2 亿元,完成260件扶贫项目建设。解决了4000余贫困人口温饱,返贫率已控制在5%以内。 XX 镇“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以大力实施连片综合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综合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产业扶贫开发、劳动力培训转移,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突出“四项重点”的总体扶贫开发思路,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即:围绕尽快消除农村贫困为目标;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扶贫工作要由过去的“面、线” 为主的整村推进向以“点”为主的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转变,由过去争取扶贫部门项目开发向全社会参与的联动式扶贫方式转变,由以农为主的传统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务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点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劳动力转移输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社会保障”四项重点,使全镇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广大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一)抓机遇,整乡推进全面发展。18年(本文来自网)8月,XX镇整乡推进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18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4642.5 万元,其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000万元,县级部门整合资金30625.11 万元,业主筹集资金162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153.2 万元。项目覆盖2个社区、11 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总户数17686 户、总人口68096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特色种养殖逐步走向规模化。 (二)抓扶持,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十二五期间实施扶贫安居工程301 户,工程建设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Xx技术职业学院 “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二五”初的15个发展到“十二五”末的17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7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6个,占35.0%;文科类专业11个,占65%。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0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2间、座位数4000多个;实训(实验)实15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二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

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 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 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3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6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7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9年共培养了近8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持续 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校教发2011﹞46 号 ﹝ 关于开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次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次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04号转发给你们,请按文件精神组织本单位申报,要求如下: 一、规划教材推荐范围 1、本次规划教材推荐范围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正式出版(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 2、供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教材。 3、推荐的规划教材须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使用效果好的教材。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及涉及课程的教材,不在此次推荐范围内。 二、规划教材申报原则 1、突出重点。鼓励推荐已经使用多年、效果好、影响大的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类教材。 2、锤炼精品。鼓励推荐长期用于本科教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修订完善的优秀教材。 3、改革创新。鼓励推荐体现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鼓励推荐根据教学需求建设的数字化教材。 4、特色鲜明。鼓励推荐满足各类高等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的、特色鲜明的教材。 三、学校工作安排 1、核实并统计教材出版数量 统计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我校教师为第一主编的本科教材;各学院在下发的《出版教材汇总表》(附件2)基础上核查并补充完善,该数据将上报教育部教材信息库。 2、学院推荐

各学院推荐的名额数为本学院统计的教材总数的15%,不足1项按1项计算,但推荐的教材应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正式出版的教材。 3、时间节点 ①学院将学校下发的《出版教材汇总表》(附件2)核查并补充填写完毕于12月13日下午3点前将电子版材料发到jy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9023318.html,; ②学院按照推荐名额通知拟申报的教材主编填写《“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推荐表》(附件3),并提供相应支撑材料,于12月20日前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2份)至教务处教研科。 未尽事宜,欢迎垂询62334895,联系人:李虹 附件1、《关于开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次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04号 附件2、《出版教材汇总表》 附表3、《“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推荐表》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2011年12月8日

工作计划 2020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xx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p> 1、完成xx年脱贫户认定工作,与xx年已脱贫的76户贫困户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 2、xx年计划完成脱贫12户以上,脱贫率达60%。 3、在贫困户中开展产业扶贫。按照精准扶贫、因人施策的原则;对有脱贫愿望,且具有一定劳动力等基础条件的贫困对象户,进行产业扶植。 4、对村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适当予以资助。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全村急需解决水、电、路、讯、阵地等问题,分门别类作好规划,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适当争取外援,全力改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xx年度石山村计划硬化组道2公里。 5、积极组织本委干部职工及区内民营企业党支部赴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完成xx年脱贫户认定工作。石山村原有贫困户108户,xx 年已脱贫户为76户;对已脱贫的76户要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并在村内予以公示。 2、明确xx年计划脱贫任务。现有贫困户23户,纯低保户9户。今年计划脱贫12户,脱贫率达60%。 3、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我委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政策和项目,予以支持。一是养殖扶持。对有一定劳动力,自身有脱贫愿望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各类养殖产业,比如养猪、养鸡、养鸭等;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4至5户,采用公司加贫困户的形式,由公司提供猪崽、饲料、技术,由贫困户进行饲养,出栏后由公司保底价全部收购,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二是种植扶持。根据该村土壤及传统的种植习惯,鼓励贫困户种植生姜、药材等,我们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2至3户种植生姜,种植面积3至5亩左右,由我们负责种苗费用(每亩补助500元)及保底价销售,预计可增收5万元以上。三是劳务输出。贫困户中有劳动力,又愿意外出务工的,我委可根据其自身情况和技术能力,推荐到园区内企业进行务工。 4、积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石山村今年计划对6条组道进行硬化(含道路两旁护坡),分别是:

国家十二五规划内容【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 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 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 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 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 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 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 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 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 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 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各部委“十二五”规划动向 (7)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 【农业部:编制 948 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各产业“十二五”规划点评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 【“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主要省市“十二五”规划进程 (24)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十二五”规划成浙江省政治协商重点】 (26) 【海南省:将跨海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 (26) 【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 (27)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九大关注重点】 (28) 【西藏“十二五”规划:立足实际超前谋划】 (29) 【香港自请纳入“十二五”规划】 (30) 【“十二五”规划聚焦 10 大城市群】 (31)

某学院“十二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材料工程学院“十二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根据材料工程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促进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 1、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实验室于1979建立,是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材料应用开发和材料工程测试的教学与研究的实验室。目前实验室拥有一支从事实验教学、材料研究和开发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实验教师7人,兼职实验教师2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讲师13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19人。 2、实验室建设状况 实验室主要由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能、材料化学、材料工程测试、材料高温制备、非晶态材料、水泥及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等教学研究型实验室10个,实验室现有实验室面积2444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038台套,设备总价891.7万元,配有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20多台套,实验室建设现状见附件一。 3、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室目前承担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等专业的21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主要开设实验课程有:开出107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项目28个),每年开出的实验人时数达5万多,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 4、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 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淤泥节能烧结砖与自保温墙体建筑体系的开发研究、陶瓷纤维摩擦材料及摩擦机理研究、江苏省盐城环保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部省市级科研项目25项,还承担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项目、江苏省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20多项。 5、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是2004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盐城工学

2020年扶贫工作汇报总结

2020年扶贫工作汇报总结 我镇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办安排部署,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 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工 作力度,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现将具体工 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小涧镇距离县城十三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11万亩, 人口6.9万,下辖3个社区,11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3个,分别 是尖山村、狼山村、灵山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按照县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总体部署,我镇及时制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村出列、户脱贫”总体目标,积极推进“五个一批”和“1126”攻坚计划实施。确保2016年度实现狼山、灵山、尖 山三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个行政村305户731人实现脱贫。围绕 全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指挥体系,落实工作职责。及时调整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责任人与工作职责,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并对3个贫困村及11个非贫困村进驻了扶贫工作队和帮扶工作组, 全部配齐了村级扶贫专干和扶贫主任,建立了“班子成员包片、行 政干部包村、业务人员包点、村干部包组、帮扶人员包户”的五级 包保网络。 (二)严把精准识别,找准脱贫方向。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的要求,对未脱贫及拟新增贫困户集中开展核查评议。核查中, 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示关,确保该 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抽调镇包村干部、大学 生村官组成审核组,进村入户对村级上报的贫困户按“再回头看”

核查工作要求和标准进行逐户调查核实,在各自然庄、村部公开栏 张贴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并在先锋网、镇政府公开栏对全镇14个 村305户731贫困户名单进行了公开公示,确保做到公开、公平、 公正。 (三)帮扶责任到人,做到无缝对接。201X年,按照县精准扶贫 工作要求,将114名县直部门干部和481名镇级财政供养人员均包 保到1408户未脱贫家庭。要求每个帮扶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便于 信息沟通,任务传达。做到包保不漏户,责任全覆盖。为压实帮扶 责任,我镇印制了《贫困户需求统计表》、《入户走访表》、《脱 贫措施明白纸》、《帮扶卡》《贫困户实效台帐》等扶贫材料,由 村书记、扶贫队长带队,组织县、镇、村三级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 户家中,逐户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实现村组干部、帮扶责任人、贫 困户无缝对接。真正摸清贫困家庭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为因户施策、精准脱贫夯实基础。 (四)落实精准施策,确保脱贫实效。 (一)围绕贫困户脱贫目标,用足用活普惠特惠政策。围绕“1126”攻坚计划,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金融扶贫为支撑,着力抓好低保、五保、大病救助、养老保险、残疾人救助等普惠政策落实,重点抓 好健康脱贫、教育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特惠政策的落实。 截止目前,共落实健康脱贫工程120人,发放帮扶资金12万元;落 实教育扶贫工程救助对象191人,发放帮扶资金15.15万元;实施扶 贫产业项目收益分红64户132人,人均增收1000元;自主创业有 11户26人,年户均增收5万元;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贫困户就业328 人(外出务工173人,本地就业安置120人,清洁工35人);贫困户 评级授信57人295万元,发放扶贫贷款40笔190万元。2014-2016 度共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254户,其中贫困村尖山46户,狼山22户、灵山38户。2016年78户危改计划已经全面竣工,贫困户住房 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在落实贫困户特惠政策的同时,我镇积极推进 村级产业发展,以示范为引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今年,新发展 连片花卉苗木、蔬菜种植4家,药材连片种植2家,新批畜禽养殖 场6家,强英鸭业、牧园养殖项目正在落实项目用地址。9个行政 村实现了农业产业发展新突破。狼山、灵山两个贫困村果蔬、药材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66766人阅读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隐藏>> 13 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科教人才强国不是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7日晚浮出水面。第七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到1500字,22处讲“创新”,让人看到了执政党的孜孜以求。就在此前公布三个月前,新中国进入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四个多月前,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世;四年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出台。这一系列中长期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在不断呼唤“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讲“创新”要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特殊创新力的人,才能引领各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解决,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型人才”必然成为国家战略。“建议”也明确: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数字可证中国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2009年,全国共有在校生2.6亿人,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以下。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979万。但要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则要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普及达到40%以上。而要实现有创新能力的人数呈规模效应的“人才强国”,远非几个文件所就能达到,需要全社会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珍视。今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时谆谆告诫教育者“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显示出中南海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同样的困扰也存在于教育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无破解良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而这注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求索过程。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说,现在讲“创新”好像是个很时髦的词,其实创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讲中国缺乏创新就是缺乏像互联网那样改变世界的技术,而是要从教育基层的点点滴滴做起。教育部日前下令要求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时,强调“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而这要求“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14 广州日报:您认为,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有哪些新的亮点?辛鸣: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其一、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十一五”再至“十二五”,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根本指针一直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始终。此前,有人曾对“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进行炒作,但实际上,这没有必要,因为它的内涵并没有超出科学发展。新兴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二,发展战略前后衔接。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强调转变发展经济方式的要求一直未变,只是在进入“十二五”之际,我们更加意识到转变发展方式

驻村扶贫工作计划

驻村扶贫工作计划 篇一: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扶贫攻坚计划,转移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方式,拓宽扶贫领域,突出扶贫重点,整合资源,扎实有效地做好扶贫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目标任务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夯实基础、巩固温饱和谋求发展。围绕目标实现,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是: 核准贫困群体、针对性帮扶 激发机关党员干部扶贫济困的热情,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与驻点村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1+1”包户扶贫,党员干部都要帮扶一名贫困户,尤其是贫困计生户都要得到帮扶,切实帮扶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其提

高自我发展能力;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给与必要的救济和救助,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协助搞好规划,实施扶贫开发 按照县整村扶贫五年推进计划,大力协助定点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通路、通电、通电话和广播、解决学校危房、切实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建一个村级卫生所,文化活动室,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让定点扶贫村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大力帮助定点扶贫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几个有一定规模的扶贫主导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壮大新生产业,推广新技术、新产业,使扶贫贫困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民年平均收入有所提高。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积极联系农、林、畜牧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送技术下乡,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自主创业,帮助有条件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转移外出务工,提供就业和维权服务,积极做好定点扶贫村的“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培训工作,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培训一方,致富一方。 加强组织建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