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导读:

我们在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事件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后三年时间内为巩固新生的政权而开展的运动。

1949年的秋天,三年的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最终胜利的丰收果实。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由毛泽东主持隆重开幕。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人民的盛会。六百六十二名代表,包括了全国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国内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宗教界的代表人物,还有从国民党营垒中分化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中包括以张治中为首的前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的全部代表,济济一堂,显示了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实现。

经过充分的讨论协商,9月29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在之后进行的选举中,选举了由六十三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还作了以下四项决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并改名北京。(二)采用公元纪年。(三)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四)国旗为五星红旗。下午六时,全体代表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

10月1日下午,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数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多年以来的帝国主义侵略,二十二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了坟墓。广大人民受奴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南、西南、华东一些地方及沿海岛屿尚未解放。因此,首先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是建国初期所面临的迫切军事任务。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西藏进军,在解放通往西藏的战略重镇昌都后,促使西藏地方当局接受了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1951年4月下旬,以李维汉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经过谈判,5月23日,双方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根据协议,进驻西藏首府拉萨,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空前未有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面临着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以美国为首的敌对阵营对新生的政权虎视眈眈,而人民政权又面临脆弱的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人民群众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还生活在困苦之中。为此,人民政权实行一系列巩固政权的运动。这些运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华师大版本添加: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

(本段为华师大版所用)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这是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需要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为了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巩固人民政权,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另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投机倒把,开展稳定市场物价的斗争。人民政府公布了金、银、外币管理办法,严禁金、银、外币计价流通和私下交易。在上海,举行了大现模地“反对银元投机,保障人民生活”的游行和宣传,查封了金融投机的大本营——上海证券交易所,并依法逮捕惩办了操纵市场、破坏金融的首要分子200多人。北京、武汉、广州等地也采取了同样措施,惩办了一批金、银、外币投机分子,沉重地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此外,人民政府还建立强有力的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系统,控制主要商品,并通过集中抛售商品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实行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稳定市场物价和统一财政经济工作,是中央人民政府在建国初期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所采取的重要措施。这是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在极其艰难复杂的条件下,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第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这一成就,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分别支持“三八线”南北成立大韩民国(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南北朝鲜继续处于分裂和对立状态,北南两方的军事斗争不断发展。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进行武装干涉,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杜鲁门还同时命令美国海军第7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插足中国领土台湾。10月初,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入侵朝鲜北部,侵占朝鲜临时首都平壤,并向中朝边境迅速推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于危急之中,我国的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中共中央多次举行会议,讨论援助朝鲜的问题,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三年多的战争岁月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鼓舞下,英勇战斗,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表现出了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全国人民的重托。在战斗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模范,其中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将永远为人民所怀念和敬仰。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称号。

三年多的战争岁月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歼敌109.3万人,美国虽然动用了其1/3的陆军、1/5的空军和很大一部分海军作为侵朝战争的主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最后不得不承认这“是美国进行的一次代价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在板门店同朝中方面代表签订《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保卫了我国的安全,捍卫了远东和世界和平,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侵略、保卫和平的信心。抗美授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之后,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新解放区约有2.64亿农业人口的地区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建国后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进行得最顺利、搞得最好的一次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全国大陆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顺利完成。全国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从此,彻底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翻身解放。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短短的三年内,新中国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重大胜利,极大地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恢复国民经济,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为下一步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好了准备。

历史小故事:

侯天佑和铁原阻击战

西安烈士陵园里埋有八位抗美援朝的烈士,而这八位中就有著名的“铁原阻击战八勇士”之一的侯天佑烈士。当时侯天佑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和战友一起跳下二百多米高的悬崖,虽然幸运的捡回一条命,但却因为重伤医治无效牺牲在了西安。侯天佑的英雄事迹,代表了所有赴朝参战的三秦儿女的形象,一直以来他都是西安烈士陵园重点宣传的典型。

1951年抗美援朝前线的第五次战役中,美军乘志愿军主力向北转移之机,集中13个师的兵力,以摩托化步兵、炮兵、装甲兵组成特遣队,在航空兵掩护下开始大举反扑。大批美军直扑涟川、铁原地区。铁原位于朝鲜的中北部,这里山峰耸立,山岭连绵,是志愿军屯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也是攻击敌人、遏制对手进攻态势的战略要地。铁原一旦被敌人占领,就会割裂志愿军东西线的联系,对后方基地及整个战场局势造成严重威胁。

彭德怀电令侯天佑所在的部队迅速在涟川、铁原之间组织防御,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阻止敌人进攻,掩护兵团主力和伤员转移,没有上级命令不得撤退。

侯天佑和五六三团一连二排的战士坚守法化洞阵地的207高地。二排依托有利地形,顽强地打退了敌人数次攻击。敌人改变战术,以一部兵力正面进攻,以一个营的兵力分两路从侧翼迂回,再次向207高地发起猛烈攻击。二排三面受敌,背后是悬崖绝壁。在万分危急时刻,二排的勇士们坚定沉着,将敌放至20米处,冲锋枪、步枪一齐开火,成捆的手榴弹抛向敌群,连续打退了敌人两次进攻。敌人又用炮火猛烈轰击,阵地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战至午夜,二排只剩下八人。他们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越战越勇。在弹药将尽,与上级和友邻的联系已经中断,陷入敌人四面包围,突围已不可能时,副排长李炳群对7名战士说:“最后的考验到了。我们是志愿军的钢铁好汉,是大功团钢铁营猛虎连特功排的战士。现在任务完成了,可被敌人包围了,我们要宁死不屈,不能给英雄部队抹黑,不能给祖国人民丢脸!宁肯跳崖,死不当俘虏!”战士们异口同声回答:“死不当俘虏!”

当敌人再次拥上阵地时,八名勇士高喊:“胜利属于我们!祖国万岁!”纵身跳下悬崖。他们是“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八名勇士中的李炳群、崔学才、张秋昌、何成玉、孟庆修三人壮烈牺牲,翟国灵、侯天佑、罗俊成三人被崖下茂密的树枝托住,于当晚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一点一点爬回部队。

知识拓展:

鸣礼炮与开国大典:

鸣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四百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舰船进入另一国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与外国舰船相遇时,便自动放空炮,以示无敌意,对方也相应以鸣炮回敬。久而久之,鸣炮便成了国际通例,许多国家在举行大典或迎送国宾时,往往要行隆重的鸣炮礼。当时远洋航行忌讳双数,鸣炮过去只采用单数,现在也有鸣放双数的。按照惯例,鸣炮21响为最高规格,每用于国家大典或迎送外国元首的仪式,1875年美国对总统和国旗首次正式采用这一礼仪。

1949年10月1日,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大地震动,礼炮群长啸,齐鸣28响。两分半钟之内,28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开国大典为何要鸣28响呢?

原来,54门大炮表示当时统计的我国有54个民族(其实,开国大典上,礼炮队是由108尊山炮组成的,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54尊礼炮),28响礼炮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奋斗,才使国家独立,人民翻身当家做主,才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开国大典。从此咱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兴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练习:

一、选择题:

1.1949年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这里的“进京赶考”意味的是

A.中国革命取得最终完全胜利 B.新中国宣告建立

C.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2.毛泽东诗词中有“……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词句,该词句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长征结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5.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6.下图是一件陕西省宜川县《土地房产所有证》影印件,颁发这份证件所依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某地的农民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为农民实现拥有土地“梦想”的是

A .新中国的建立

B .《共同纲领》的颁布

C .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

D .祖国大陆实现解放 8.下图是印制在某一时期信封上的宣传画,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 .新中国刚刚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快速完成

C .土地改革已完成

D .社会主义探索出现挫折

9.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0.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所具有的意义是

A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B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C .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 .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二、看图题:

1.这里放地图,文件就是 第1单元地图01.pgn

按要求完成填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中填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在图中圈出西藏与中央政府和平谈判的地点。

(3)说出西藏方面与中央政府进行谈判的主要代表是谁?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意义?

(4)以全国大陆的解放时间先后为序,图中标示不同地区解放时间颜色的正确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里放地图,文件就是 第1单元地图02.jpg ,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我们以后再说先用这幅代替。)

按要求完成填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中用红笔划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并在框内填上相应的国家或地区。 (2)观察地图中所显示的形势,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三、材料题:

1.下图为一幅反映某重大历史题材的油画。观察该油画,回答问题:

(1)右图反映的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

(2)该历史事件的意义何在?

2.以上数据资料均摘自《第一次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阅读下列关于抗美援朝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力量对比:

板门店的签字仪式

(附记:按当时兑换率,中国直接军费约合26亿美元)

材料2:英雄丰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抗美援朝期间敌我力量对比状况。

(2)为什么在不利的状况下,新中国还是义无返顾地投入这场战争?

(3)抗美援朝的结局如何?这种结局与材料2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 D D D B D C A C B

二、地图题:

1.(1)1951年。

(2)北京。

(3)阿沛阿旺晋美。标志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4)棕→黄→绿→红。

2.(1)略。

(2)美国在仁川登陆,朝鲜战争局势逆转,美国空军的空袭深入中国境内,严重威胁中国新生政权和国家主权。

三、材料题:

1.(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标志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2.(1)参战人员我占优势,但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等方面美国占有绝对优势。

(2)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又对中国大陆形成了直接威胁;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政权,所以进行抗美援朝。

(3)签定《朝鲜停战协定》,保卫了朝鲜与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是与广大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分不开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