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永恒”的魅力

“永恒”的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9068718.html,

“永恒”的魅力

作者:王钢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

摘要:雕塑常常被定义为一种“静止、凝固”的艺术,是一种三维空间语言的塑造。本文在探求“具象”雕塑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生命力的同时,寻求到其存在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雕塑;具象;雕塑价值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52-01

身处当代,不难发现意大利人杰阿柯莫·曼祖(Giacomo Manzu)(1908年生)具象雕塑

作品的魅力,比如他1939年开始创作一系列宗教题材的扁平浮雕(Rilievo stiacciato)——《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和《耶稣从十字架上被放下》,手法是如此地“保守”,所使用的技巧是层次变化很细微的过度紧凑的浅浮雕,这一技巧来自多那太罗(Donatello),人物身份与面目却是如此地“熟悉”,可是,作者的意图或者说创作动机却同样是完整而指向人心的。照比抽象、新颖的艺术样式,曼祖的艺术并未让人觉得陈旧、厌恶与枯燥,是什么使得他的具象作品在经历了现代、后现代之后的艺术历史中,仍旧引人伫立观望。

回溯从艺术起源时至当下,我们发现雕塑常常被定义为一种“静止、凝固”的体验,在技术上推敲于空间的塑造上。无论赞同与反对,这是雕塑艺术局限于其媒介、材料本身的一种独特体现。这种体现在今天可能已经转化为一种抽象的“定义”。可能材料不是原本的黄土、石头、木块、金属,可是我们依旧可以把某种空间表现的作品定义为“雕塑”。当然,在当代,尤其是西方,雕塑也被理解为多维艺术,所以不能排除某些个人化的定义,比如英国艺术家查德.朗(Richard Long)做了一次有计划的横穿英国的步行,并把他的行动路线记录在地图上,这也被称为多维艺术。在如此定义的以三维完成的雕塑领域中,具象雕塑应该说由来已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以“真实”并相对单纯的物质(形态),来传达作者的独特的精神性,就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曼祖的作品,材料与形象都是“可信”的,而其艺术趣味又是难以替代的。

换个角度,从一个较低的姿态看来,具象只是一种创作手法或者说一种技术,艺术作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提升的一种造型能力。

科学家追求“真理”,艺术家追求“永恒”,那么所追求的势必是相对稳定、持久且无法忽视的,是构成某样“典型”的内在成因,如近代认知理论中的叔本华所说:“如果一个人凭籍精神力量提升自己,抛开通常观察事物的方式……,不再去考虑某个事物处于何时、何地,为何如此以及为何目的,而只专心去观察它是什么,而且,如果他不让抽象思维、理性概念去支配他的观察活动,而与此相反,把他的全部身心付与直观,使自己完全沉浸在直观中,并让自己的意识全部充满对于眼前自然物的静观,不论它是一幅风景画、一棵树、一座山、一个建筑物或其它任何东西。由于他在这个物中完全丧失了自身,即忘却了他自己的个性和意志,而只作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