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する 的意义和用法

する 的意义和用法

する 的意义和用法
する 的意义和用法

する的意义和用法

这个次是日语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最基本的单词之一。从表现抽象的样态到表现具体的作用,行为都可以用它,使用范围较之其他任何一个词都广泛。“する”的用法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作为自动词的用法;一是作为他动词的用法;另一个是作为形式动词(形式用言)的用法。(列句中有的汉字不是当用汉字)

一作为自动词

(一)以“…がする”的形式表示听觉,嗅觉和肉体,精神等感觉器官所感到的各种无意志的自然现象的产生。具有“发(生),产生,作(声,响),有(气味,感觉)”等意思。

音がする。作音,有声音。

寒气がする。发冷(感觉冷)

人の话し声がする。有说话声。

いい味がする。有好味道。

同“する”结成这种主谓结构的词还有“歌声,笛の音,香り,(いやな)予感,胸さわき”等。

(二)“する”接在表示数量,价值的数词后表示数量和价值。具有,值多少钱“的意思。

ずいぶんするでしょう。相当值钱吧。

いくらしますか。值多少钱?

かなりするものだ。相当值钱的。

平常の二倍もするお值段。价钱有平常的两倍贵。

(三)“する”接在表示时间数词后表示时间的流失,具有“过(多久)”的意思,相当于“すぎる,たつ”。

もうすこししたら,医者がきます。再稍等一会儿,医生就来了。

五时间もしたら,着くでしょう。再过五个小时就会到的。

彼女はあと20分ぐらいすれば,くると思います。

我想她再过二十分钟就会来的。

这种情况的“する”都以“…したら”,“…すれば”,“…すると”“… して”的形式使用。就是说当“する”表示时间流逝时,不能作为主句的谓语结句,只能作为条件句来引起主句。所以,不能说“二年もしました”只能说“二年もすれば{したら,すると}卒业するでしょう。”因此“する”只能以“したら”,“すれば”,“すると”的假定形式构成条件句时才具有“すぎる,たつ”的意义。

(四)する以、“…は…にする”的形式表示主观的决定,相当与“…にきめる”接在形式体言后,或体言后。

私も行くことにします。我也决定去。

父と相谈して私は文学の勉强をするとにした。

同父亲商量之后我决定要研究文学。

主食はお米にします,料理はサカナにします。

主食吃米饭;菜吃鱼。

旅行は中国にします。旅行决定到中国。

“する”的这种作用通常用以下形式表示:“动词连体形+ことにする”或“名词+にする”。实际上,后者是前者的简化形式。如“主食はお米(を食べること)にする。”括号部分可以省略,简化为“主食はお米にします”:“中国(に行くこと)にします”可以简化成为“旅行は中国にします。”这种省掉的部分,在具体的句子中都可以通过上下文找出。

二作为他动词

1 表示做什么或干什么よいことをすれば,亲はよろこぶ。/做好事,父母高兴。

あぶないことはしないほうがよい。/危险的事情不干为好。

这种情况是意志性的他动词

2 表示状态这时的“する”具有汉语的“呈…形[色,性质等]”“长着一副…脸[眼,体形等]”的意思。

かわいい颜をした赤ちゃん。/长着可爱小脸的婴儿。

彼女はとても澄んだ目をしている。/她长着一对水汪汪的眼睛。

整った颜をしている。/长着一副五官端正的脸。(つ是促音)

マンゴ-はどんな色をしていますか。/芒果呈什么颜色?

尖った形した石。/(呈)尖形的石头。(つ是促音)

赤い屋根した建物。/(呈)红色屋顶的房屋。

这时的“する”是无意志性恶毒他动词,用来表示人,动物或客观事物的某一部分呈什么形状,颜色,性质等。

3 用表示外表上所表现的风度,风格,样子,态度,表情等的特征或主体所具有的固有性质,样态等。

ほがらかな颜をしている。/显出愉快的神色。

稳やかな心をした人。/有一颗善良心的人。

激しい气性をしている。/有一股烈性子。

まっすぐな姿势をして座りなさい。/端正姿势坐下!(つ是促音)

青ざめた颜色をして顺番を待つ患者ただち。

/露出一副苍白的脸在等候着叫号的患者们。

这时的“する”是动作性,意志性的他动词。其具体意思可按其所在句中的上下文进行具体的灵活解释。

4 表示人“故意装出一副…样子”,一般用于贬义。

知らないような颜をしている。/装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佯装不知)

可哀そうな颜をしている。/装出一副可怜相。

金持ちのふりしているが,じつは怀は文无しなのだ。

/摆出一副有钱的架势,实际上分文没有。

这时的“する”是意志性的他动词,一般用“…ような颜[ふり,ふう]をしている…的形式。

5 用来表现生理自然现象息をする。/喘气あくびをする。/打哈欠。

くしゃみをする。/打喷嚏。

おならをする。/放屁。

まばたきをする。/眨眼。

但不是所有的表现生理现象都用“する”,如:“いびきをかく”,“汗[寝汗]をかく”,“泪を流す[落とす].”,“よだれを垂らす”等。

6 用于表现某些病伤君は骨折をした经验があるかい。/你骨折过吗?

大火伤をしたことがする。/大面积烧伤过。

怪我をする。/受伤。

下痢をする。/泻肚/

不是所有疾病都用“…をする”来表示。类似“怪物,骨折,火伤,结膜炎,下痢,便秘,はしか,マラリア,妊娠”等伤病都可以用“…をする”来表示,但像“风邪,虫齿,头痛”等病不能用“…をする”来表示。一般的说,内科疾病常用“…にかかる”或“…になる”来表示;外科疾病多用“…をする”来表示

7 用来表示穿戴或打扮,或表示主体由于自身的某一局部增加了或附加上一种东西而变了原来的状态或风格,增添了新的色彩或成了新的样子。

ネクタイをした男。/系着领带的人。

腹挂けをした子供。/带着肚兜儿的小孩。

マフラ-をした娘。/围着围脖的姑娘。

“ネクタイをする”也可以说成“ネクタイを缔める”。但“ネクタイをした男”主要表示由于系上领带而改变了主体原来的状态,成了新的样子,就是说“男”是说明的,不是“干什么的人”,而是说明“是什么样子的人”,是说明状态的。

以字的用法

析论古代汉语中“以”字的虚词用法 董丽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以”字来源,字形的演变及“以”字词性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从介词、连词、副词及连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着重对“以”字的7种介词用法,10种副词用法分别进行分类举例说明。 关键词:古代汉语以虚词介词连词副词连用结构 “以”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词,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它的用法不断扩展,词义不断增加,词性有所改变,它不仅是一多义词,而且还是一个多性词,了解它、掌握它正确地使用它,对我们说汉语的人和学汉语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是一个多性词。“以”字在甲骨文中作为和。古文作“吕”。《说文·已部》:“耜,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已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裁注:“谓人意已坚实,见诸施行也。”或自行之,或用人行之。并把造字由象形改为指事亦象形。徐中舒认为,耜即耜的本字,象农具耜形,“耜为用具,故古文借为以字。以,用也。”“以”字最早作为动词“用”义,这是毫无疑义的了。 用作本义“耜”的“以”,在古代典籍中已很难见到,一般只用后起字“耜”。如“寿略其耜,俶载南亩。”(《诗经·周颂·载芟》) “以”字作动词用,表“率领”之意是比较早的。在甲骨文中,“以”字就不限于作动词“用”义了。例如: 1.乙亥,贞令佀眾□,受又(祐)。(郭沫若《卜辞通篡》106页) 这是一段表示征伐的卜辞,句中“以(佀)即为动词“率领带领”义。 2.庚辰王卜,才贞,今日其逆旅以执于东单。亡。 “以字应训为与,执指俘虏言之。这一条是说,今天应该迎接凯旋的师旅于东单,没有灾害的。”(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句中“以”应是连词。 到了西周金文,“以”有了更大发展,单独作谓语的已经非常少。例如: 3.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尸。(小臣簋) 4.王以侯内于寝。(麦方尊) 5.以乃师左比毛父。(班簋)

而的用法辨析

而”字表修饰如何判定? 教学反思与教学论文 2009-03-25 21:15 阅读4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今天在做练习的时候,有学生问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和“吾尝跂而望矣”两句中的“而”该如何理解。我告诉他们是表修饰关系。他们坚持认为是承接关系。能这样理解吗?今天晚上,我看了一个老师的博客,把他的内容粘贴过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引用别人的博客内容:“而”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而又最灵活的连词。它的基本作用是连接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事件的联系。从连接的前后两项的意义关系来看,情况很复杂,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并列、修饰、承接、假设、因果和转折。其中,犹以表修饰的用法不易分辨,现在把判 断“而”表修饰的方法提出来,希望能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帮助。 看下面这组例句: ①子路拱而立。(《论语·子路从而后》)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业。(《荀子·劝学》) ④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⑤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⑥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苏轼《石钟山记》)

⑧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上八个例句中加点的“而”并不都表示修饰关系,但有些资料却认为①②两个例句中的“而”也表修饰,“拱”和“跂”做方式状语。其实,这种理解没有注意到现代汉语语法对这种形式的处理。如“坐着看书”、“站着吃饭”、“走着聊天”、“乘船渡江”,这些短语中的“坐着”、“站着”、“走着”、“乘船”,虽然表示方式或状态,但并不是方式状语,现代汉语语法称这类短语为连动短语,由这一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叫做连动谓语句。既然是连动,就绝不可能是修饰关系,而应是并列关系或承接关系。因此“子路拱而立”(子路拱着手站着)中“而”应为并列关系,“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中“而”应为承接关系。 那么,什么情况下,“而” 表示修饰关系呢? 我们分析一下后面六个例句。③④两句中的“终日”“ 晨”是时间名词,做后面动作行为的状语,“而”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⑤⑥⑦三句中的“率尔(轻率的样子)”、“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弛然(放心的样子)”、“ 徐(慢慢的)”都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情态,做后面动词的状语,“而”也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⑧句中的 “因其势(根据客观形势)”是介宾短语,做状语,表示动作的条件,“而”同样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综上所述,古汉语中,“而” 表示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就应该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等能够着状语的词或短语,而不是其它词类。这样,就能把“而” 表示修饰关系的用法与其它用法区别开。 在这里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去分析古代汉语的东西吗?

以字用法

“以”,作为介词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在古汉语中。古汉语中,“以”单独使用,组成的介宾词组,作状语或是补语。其情况可具体分为九种: 一、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前提,这时的“以”可译为“用”“拿”“凭”等。在古代文言文中,这样的用例很多见。 在《聊斋志异·狼三则》中有“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这里的“以”就作“用”来讲了;在《墨子·法仪》中有“百工为方以矩,为园以规,直以绳,正以县”,这里的“以”就作“拿”讲。 现代汉语中,“以”还是可以表示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凭借,相当于口语里的“用”或“拿”。这个意义,承接了古汉语中的意义,并没有产生变化,只是在用法与结构上,现代汉语中,“以”组成的介宾词组是放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的。 二、引进动作行为所依据的原则、条件,可译为“根据”“依靠”等。 《吕氏春秋·察传》中有“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这里的“以”就是“根据”的意思,这样后一句就可以翻译成“必须根据情理来检验它”。《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中“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这里的“以”就是“依靠”的意思了。现代汉语中,相当于“按”“依据”这一义项的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了。当然,古今用法的主要差异还是在于介宾词组与谓语中心词的前后位置关系。 三、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同”等。 《左传·襄公九年》中“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这句中的“以”就可以看作是“为”的意思;《国语·晋语四》中“楚伯以吕郤之谋告公”,这句中的“以”则可以翻译为“把”,“楚伯把吕郤的阴谋告诉了晋文公”;《韩诗外传》卷四中“齐桓公独以管仲谋伐莒,国人知之”,这句话中的“以”译为“同”。 现代汉语中,“以”作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这一用法已经极少见。当然,在某些方言地区还仍存在,但这里就不再做详细介绍了。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以翻译为“因为”“因”“由于”。 这一个义项大家最熟悉的例句就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界事物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悲哀”;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而我以捕蛇独存”,这里面的“以”可以译为“由于”。 现代汉语中,“以”作介词表示原因的时候,往往和“而”连用,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以……而闻名”、“以……而骄傲”、“以……而自豪”等等。 五、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里的“以”字介宾词组一般是作状语,作补语的就相对较少了,可译为“在”“按”等。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韩说以太初三年任游击将军”,这句话中的“以”很明显就可译为“在”,“韩说在太初三年任游击将军”;我们在中学学过的《孟子·梁惠王上》中也有一句“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我们很简单地翻译成“伐木工人按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木材就用不完了”。 现代汉语中,“以”作介词,失去了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一义项和语法功能。 六、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见。 《商君书·说民》中“治国者贵下断。故以十里断者弱,以五里断者强”,这句话依据资料可以翻译成“治理国家贵在由下层判断是非。所以在十里之内能判断是非的,国家就弱;在五里之内能判断是非的,国家就强。”在屈原的《离骚》中也有“忽奔走以先后,及前王之踵武”,这两处的“以”都可以当“在”讲。 七、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译为“从”“自”。 《墨子·迎敌祠》中“敌以东方来”中的“以”就是“从”的意思;《潜夫论·遏利》中“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民,蔑有好利而不亡者,好义而不彰者也”,[1]这句话中“以”可看作“自”。 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这样的用例了。 八、引进人物参与某种行动的身份,可以不译。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将军苏建,杜陵人,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为平陵侯”,这句中的“以”就是表示以什么样的身份,可以意译为“作为”。 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了。人们通常在说话的时候,尤其是作讲演的时候都会说类似于这样的格式,如“以……的身份”“以……的名义”“以……的生命”“以……的人格”等等,当然,这样的形式在句子中仍然是作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语。 九、引进论事的标准,可译为“以……论”、“论”。 《孟子·万章下》中有“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这里的“以”就可看作“以……论”“论”的意思。 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常见。当人们要表达论事的标准时,已经不在用“以”,而是直接说“就……而论”“就……而言”或者是“在……方面”。 在这里,还要简单提一下“以”字的复合结构,如“以此”、“以故”、“以是”、“以斯”、“以之”、“以为”、“以……为……”、“以……而……”、“以……故”、“以……往”等等。 一、“以此”,一种是介宾词组,作状语,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为“因为这个”或是表示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译为“用这个,拿这个”等;另一种是作为连词,表示结果,可译为“因此”“所以”。这里主要是讲“以此”作为介宾词组的用法,用在分句或是句子开头,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这句话中的“以此”就可以译为“用这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中有句“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这里的“以此”就是“因为这个”的意思了。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 “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 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以……为……”格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以”和“为”更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兼类词。各家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语法以及古汉语虚词字典、词典对“以为”“以……为……”有不同解释和不同层面的分类。本文就“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做一浅析,以求教于方家。 “以”和“为”在古汉语中是生命力极强的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为了分析“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很有必要对“以”和“为”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基本用法作一具体分析。 “以”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说文解字》:“以,用也。”《辞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的第一个义项都译为“动词,用”,这说明“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其中的“以”就作“用”解。动词“以”又引申为“认为”“以为”。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并最终变成一个介词。由动词义引申为介词“把”“拿”等义。后来又用作连词、代词、副词、助词、名词、语气词,在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于文言中。 “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可作连词、副词、代词、名词、语气词、介词。 作介词是“以”最常见的用法。“以”作介词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种种关系。情况也比较复杂,常见有以下六种用法: a.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身份、计算单位等。“以”及其宾语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可译为“用”“凭借”“按照”“拿”“根据”等。此义是介词“以”的基本义,其它的意义都是从这引申派生出来的。例如: (1)不用,则以纸帖之。(《活板》) (2)今以蒋氏现之,犹信。(《捕蛇者说》) 用”以”引进“帖”的工具“纸”,“以”译为“用”。例(2)介词“以”引进“观”的凭借“蒋氏”(的遭遇),可译为“根据”。 b.引进动作施行的原因。作“因为”“由于”解释。例如: (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1)“以”引进“存”的原因——“捕蛇”,“以”译为“由于”。例(2)“喜”“悲”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文言虚词“而”虚词的用法 一、知识梳理 “而”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用作虚词,那是属于假借。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并且、又。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3)表递进,译为:况且、而且。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8)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以” (9)表方位,今译为:以。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三)通“如”:好像,如同。 (四)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后来,一会儿。 二、基础自测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案:用法: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答案:用法: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三、合作探究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答案:用法: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之“字的用法

编前按:在整个初中乃至高中及大学的语文文言文学习中,“之”字的理解方法应该是最多的几个字之一,而且是最常见的多义字。以下罗列的几种用法是最常见的,可能有所不全。仅供分享。 之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文言虚词“而”的各种含义及用法

虚词“而”用法例析 “而”这个词在文言中大多做连词。所谓连词,就就是指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连接的前后项之间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递进、修饰、假设、转折、承接、因果、目的等多种关系。下面就根据“而”所表示的前后项关系的不同,分类归纳如下: 一、表并列关系 表并列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无主次轻重之分,在地位与作用上就是平等的,一般地,并列关系的前后两项可以互换位置。也就就是说,在判断“而”到底就是不就是表并列关系时,只要瞧它连接的前后两项能不能互换位置,互换之后影响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如果能且不影响句意,则一定就是表并列关系。大多数情况下,表并列关系的“而”一般不需译出,有时也可译为“并且”。如: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3、小学而大遗。(《师说》) 4、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二、表递进关系

表递进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后项在语意上比前项更进一层。在译文时,“而”可译为“而且”“并且”。如: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4、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四、表修饰关系 表修饰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分别就是句子的状语与动词谓语,其中前项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等。也就就是说,判断“而”就是不就是表修饰关系,只要瞧它所处的位置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了,如果“而”连接的前项就是状语,后项又就是动词,那它肯定就是表修饰关系的了。如: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2、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荆轲刺秦王》) 3、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与之。(《赤壁赋》) 4、于就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五、表假设关系 表假设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后项结果就是在前项假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在译文时,能在前项前面加上关联词“如果”。如:

之字的用法

“之”用法的归纳 一。作代词的情况:“之”字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二.作动词的情况:一般来说“之”字后接(表处所的词),“之”字作动词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3.吾欲之南海 三。作结构助词的情况:a.在偏正短语中,“之”字相当于“的”字 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请问: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偏正短语 b.作为结构助词的另一种情况: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主谓短语。在主谓短语间,“之”字用于取消短语在句中的独立性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 例子: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顷之,烟炎张天。 小结:“之”字的用法:1、作代词:代第三人称,作宾语 2、作动词:意思相当于“去”或“前往” 3、作结构助词:在偏正短语中相当于“的”;在主谓短语中,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作音节助词:补足音节用 5、作为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 巩固练习:1、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 4、儿之成,则可待也。(《项脊轩志》) 5、何陋之有?(《陋室铭》) 6、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9、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10、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鸿门宴》)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诸庙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4.然则何时而乐耶?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高中语文001而的意义和用法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一:而. 《说文》:“而,须也。”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秦汉以后完全消失。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代词、连词、语气词。作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逐渐少用乃至消失了;作连词的“而”从古到今一直沿用,变化不大。 代词 “而”既可作人称代词,也可作指示代词。 一、人称代词 “而”指代第二人称,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可以作主语或定语,一般不作宾语。 (一)“而”作主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你们”等。 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二)“而”作定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旦暮吏来而呼曰:“……蚤繰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二、指示代词 “而”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样”“这”。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一、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 (一)连接词与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较少连接名词。可译为“且”“和”“与”。 例: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②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二)连接词组与词组。可译为“和”“与”“并且”。 例: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三)连接分句与分句。可译为“和”“而且”。 例: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二、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示顺承关系。 (一)“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然后”。 例: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勾践灭吴》)

之字的用法及意思

之字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呼东西”.所谓的独立性就是指一个独立存在的词语或句子结构,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悍吏来吾乡”中的“悍吏”为名词,作主语,“来”为动词,是“悍吏”发出的动作,作谓语,所以这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主谓结构,但现将“之”插入“悍吏”和“来”之间,则使这个主谓结构遭到了分解,从而失去了它的独立性.这就是所谓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顾名思义,就是让本可以独立成句的句子不能成为句子,而只能成为句子中的某一成分.特征是在主谓结构的句子中间插入一个“之”,让这个本可以成为主谓句的变成一个短语,充当句子中的各种成分.举几个例子也许你比较一下就明白了: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人.“臣壮”本可以是一个主谓句,此处“臣之壮也”做的是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以我为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此处美和私都活用为动词,美还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美我”本可以构成一个主谓句,但是加了"之",就作整句的主语了.比如说“王老师讲课”是一个句子,最后可以用个句号,但如果说“王老师的讲课”,多了一个“的”,就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就不能用句号了,虽然“的”与“之”功能不完全一样,但道理是一致的.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虚词。 2、全面总结“而”的用法,并学习如何判断其用法,从而学以致用,更 好的理解“而”。 教学重点:归纳并判断“之”的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提及文言文,我们脑海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之乎者也”,可见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重要。这几个词我们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虚词. 。 什么是虚词?有哪些?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考纲规定初中阶段要掌握的有十八个分别是“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三、画出《醉翁亭记》中所有带“而”的句子,并尝试判断“而”的用法幻灯片展示所有含有之字的句子。 判断技巧: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推断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1) 表示对称或领有,相当于“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经·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而翁-----你的父亲 (2) 表示指示,相当于“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这个人。 〈连〉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可不译 古文形体 古文形体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3)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才”。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于的用法

【于】 一、意义或用法: 1、对,对于。 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介词:在。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③今有人于此 3、连词:与,跟,同。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曹操比于袁绍。 4、从,自。 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②受地于先王

5到。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②至于北海 6在......方面。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7比。 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8被。 例:①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②受制于人。 9、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向。 ①告之于帝。 ②胡不见我于王? 11、给。 例: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1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 13、于是 ⑴在这时。 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⑶在这件事上。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这种情况下。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⑸对此。 例:于是余有叹焉。

⑹从此。 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1、链接中考: 1、“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不求闻达于.诸侯 B.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C. 燕王欲结于.君。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青,取之于.蓝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受任于.败军之际 D. 又留蚊于.素帐中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一.之的用法及意义: 1) 代词,他,他们,它,它们或自称: a.公与之乘; b.公与之乘; c.陈胜佐之; d.肉食者谋之;f悉以咨之;g.属予作文以记之。2)结构助词,的:a.小大之狱b.三里之城c.天子之怒;d.物外之趣;f.古仁人之心 3)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无实意: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心之所向; c.孤之有孔明;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f.虽我之死; g.日月之行; h.当余之从师也;m.髻鬟之始掠也;l.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无实意,助词:a.何陋之有?b.宋何罪之有? 5)音节助词,不译:a.公将鼓之;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怅恨久之 6)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助词: a.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b.马之千里者; c.北顾黄河之西流 7)动词,去,到,往: a.辍耕之垄上;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吾欲之南海;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表示同一关系,代词,这样的,那样的,这类的: a.魁父之丘; b.云梯之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二、其的用法和意义: 1)代词,他,他们,它,它们(的): a.百姓多闻其贤; b.以彰其咎; c.其妻献疑曰; d.增其旧制;f.恐前后受其敌 2)指示代词,这,那(种,个,样),其中的:a.不能名其一处;b.其一犬坐于前;c.欲穷其林;d.以其境过清;f.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g、其一富,其一贫;h.其人视端容寂3)副词,难道,怎么,表反问语气:a.其真无马耶?b.其如土石何? 4)副词,表推测语气,恐怕,大概:a.其真不知马也 5)副词,表期许语气,加强语气:a.安陵君其许寡人 6)连词,如果:a.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三、而的用法: 1)表并列,又,并且:a、黑质而白章;b、中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起坐而喧哗者;d、报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2)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一个,也是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18个常考文言虚词之一。 【“以”的意义和用法】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用)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以:用……身份)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5.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胡、奚”等做宾语时,宾语放在“以”前面。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连词 “以”作为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有时不译。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001而的意义和用法 (1)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一:而. 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戴孟姣 浙江省宁波中学李克刚 《说文》:“而,须也。”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秦汉以后完全消失。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代词、连词、语气词。作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逐渐少用乃至消失了;作连词的“而”从古到今一直沿用,变化不大。 代词 “而”既可作人称代词,也可作指示代词。 一、人称代词 “而”指代第二人称,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可以作主语或定语,一般不作宾语。 (一)“而”作主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你们”等。 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二)“而”作定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旦暮吏来而呼曰:“……蚤繰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二、指示代词 “而”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样”“这”。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一、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 (一)连接词与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较少连接名词。可译为“且”“和”“与”。 例: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②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二)连接词组与词组。可译为“和”“与”“并且”。 例: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三)连接分句与分句。可译为“和”“而且”。 例: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二、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示顺承关系。 (一)“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然后”。 例: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勾践灭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