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_李郇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_李郇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_李郇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_李郇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李 郇

Three Issues Concerning Planning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Urbanization

LI Xun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chool,Sun Yat-senUniversity,Xingang West Road No.135,Haizhu District,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 China s urbanization is facing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after three decadesof rapid urbaniz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opening up.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of Chinese cities concerning macroeconomicregulation and control,population growthrate,and management mode.Based on theanalysis,the paper predicts:the urban de-velopment driven by currency-based land ex-pansion will be influenced by governmentdebt in the future;cities will lose the chanceof large-scale population migration;andthere will be no mor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adjustments aiming at merging.Therefore,the former expansive urban planning willtransform to the endogenous growth withlimited land;the prediction on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will transform to prediction onjob opportunities;and urban integration will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ity cluster coor-dination and planning,so as to meet re-quirements of the human-oriented intensiveland use and city-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Keywords planning transformation;en-dogenous growth;population size;urban integration

作者简介

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摘 要 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城市化后,中国的城镇化正面临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在分析中国城市的宏观经济调控变化、人口增长速度变化以及城市管治模式变化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城镇发展动力将从货币驱动下的外生性土地扩张转而受到政府债务的压力;城市人口规模将失去大规模迁移人口增长的机会;以兼并为主要目的的行政区划调整将停止。因此,过往的扩张性城市规划思维将转向土地约束下的内生性增长思维,传统的增长趋势法的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将转向就业机会预测,同城化成为城市群协调规划的主流,进而适应新型城镇化下以人为核心、土地集约利用、产城协调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规划转型;内生增长;人口规模;同城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拓展阶段,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大大提高,2012年达到52.6%。快速城市化实现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1990~2000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90.5%,而2000~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83.41%;北京的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488km2增长到2011年的1 231km2,上海从550km2增长到886km2,广州则从431km2上升到990km2。

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持续扩张往往是以新城建设为载体的。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27个省市区规划建设新城/新区748个,规划总面积高达2.7万km2(邹德慈,2010)。而且,地方政府热衷于圈地造城的城市发展模式。数据显示,调查的12个省的15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145个,占92.9%;12个省会城市

共规划建设了55个新城/新区;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共规划建设了200个新城/新区,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

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表明,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是一种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规划。2013年

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

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

。可以预见,今后城市规划将从扩张规划向存量规划和缩量规划转变,更多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的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等方面。

因此,本文的研究分别从宏观机制、人口规模和城市管治模式三个方面,分析面临新型城镇化我国城市规划和经济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和特征,探讨城市规划由扩张性规划向内部空间结构优化转型的机制,为我国未来城市规划提供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1 宏观机制:从外生动力转向内生动力

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生产率的提升是城镇化的内驱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在此情况下,经济增长动力模式的变化也必然会对城镇发展的机制造成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招商引资、出口、固定资产投资三大外生的动力,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力量正在发生变化,寻求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现在城市规划中机制探讨的重要内容。

1.1 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的城镇快速拓展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行为。200

8年11月,国务院出台的“

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标志着我国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出台的措施中涉及民生工程、基础建设、产业支持等方面,投资总值约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由中央财政承担约11 800亿元,剩余的部分需要由地方政府及社会资本承担。

在投资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通过直接增加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以及国债发行、利率调整、信贷条件放宽等配套措施,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地方政府依托土地出让收入,以及通过银行贷款、信托、债券发行、BT项目等方式进行融资。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经济体中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整体信贷规模大幅增加。如图1所示,以2008年为节点,2008~2010年,我国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由47.5万亿元增加至72.6万亿元,平均年增长速度23.6%,而2008年以前1

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6.4%。随着市场货币供给的激增,经济体中商品价格也将大幅上升,2008年以后我国通货膨胀率处在较高水平。

大量财政资金的落地需要与设施建设、产业相结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4万亿资金中,投入到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约有15 000亿元,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约有3 

700亿元。2

200

9年,国家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各地方政府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随之各级地方政府即通过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投资和产业的载体。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国家

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量批出,数据显示(图2),2008~2012这4年间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数量达93个,为1984~2007这23年间获批数量的1.7倍。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0~2012年,仅

国家级开发区面积已增加1 

201.23km2。此外,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名义建设的各级园区也在2008年后呈井喷状态。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大量开发区的建设,土地的资本化成为消化货币发行量最直接的途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成为这一阶段城镇化拓展的直接推动因素

图1 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和借贷规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浪宏观经济数据库

图2 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个)

同时,在这一阶段,城镇化发展与经济、货币周期的联系渐趋紧密。2008年以后,土地溢价率与

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趋势近乎同步(图3

),信贷资金加深了土地资本化的程度。在此情况下,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生产功能更多地被其作为资本的投机功能所替代。在投资回报的激励之下,大量的土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

地、资金被用于进行地产开发,过快上升的土地价格对整体产业结构造成冲击。此外,由此催生的对住房、土地的投机性需求也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价格的波动性,且增加其形成泡沫的风险,如鄂尔多斯的“鬼城”现象,即是由虚高房价背景下现金流的断裂所引致

图3 货币发行量与土地溢价的关系(%)

资料来源:新浪宏观经济数据库。

1.2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城镇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随着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出让土地的减少使得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土地出让收入已逐渐增长乏力,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开始凸显。截至2013年6月,全国政府性债务合计30.2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超过1

0万亿元,大部分集中在市、乡镇一级,占比达80.8%(

表1)。表1 各级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201

3年6月) 政府层级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亿元)政府或有债务(亿元)中央政府

98 129.48 25 711.56地方政府 省级

17 780.84 34 158.91 市级

48 434.61 24 467.83 县级

39 573.60 10 845.58 乡级

3 070.12 577.17 地方政府债务合计

108 859.17 70 049.49 合计206 988.65 95 

761.05200

8年以后,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设施建设等短期回报不明显的项目,而投往新能源、基建原材料等产业方面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并未能完全消

耗快速扩大的产能,导致产能闲置问题严重,如钢铁、水泥等产业开工率不足75%,多晶硅等新能源

产业开工率甚至低至35%(财经网,2013)

。由此,在债务高企、收入缺乏增长点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政府已无力再承受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模式。

从效果来看,扩张性财政政策短期内刺激了经济的增长,2009年成功实现保8目标,2010年甚至恢复10.4%的两位数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仅有短期的拉动作用,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则没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本轮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初衷仅以政府主导的手段实现了国内投资需求的增加,并未对国内消费需求形成明显刺激。在出口对经济拉动乏力、政府财政债务高企的情况下,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

潜力,才是缓解我国产能过剩,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图4

。图4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

百分点)资料来源:新浪宏观经济数据库。

综上,金融危机过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尽管能在短期对经济形成刺激,但难以维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此外,短期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还为整体经济、产业及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如下的问题:①庞大的政府债务规模,造成后续城市建设、产业培育资金的紧张,不利于城镇化的优化和推进,也不利于政府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引导;②大量资源投入房地产领域,造成产业结构失衡,并增加经济形成泡沫的风险,造成诸如“鬼城”等虚假城镇化现象;③土地资源消耗过快,后续城镇化及产业的发展受用地“瓶颈”制约;④配套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高通胀为相关的物价调控、民生工作带来较大压力,非户籍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将因此受到阻碍。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进一步限制了未来继续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空间。

1.3 内生性是城镇发展的未来动力

2013年以后,中央对宏观政策采取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明确提出宏观经济进入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不动用货币政策,而是培育信息消费,增加节能环保、棚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

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通过制度改革释放经济活力。在这种背景下,城镇发展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城镇空间优化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在产业上,一方面需要加大产业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则需要优化整体产业发展环境,强调市场作用,放宽、减少政府行政上的审批、管制,为中小企业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激发其活力。

因此,在城镇规划工作中,则首先需要转变粗放式的土地扩张的思维,注重旧城的改造和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新城规划与开发中将更加强调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注重适度的规模与内生产业的培育,避免单纯的以“卧城”为特征的新城开发。同时,旧城的价值将需要被重新发现,与国外城镇规划发展相似的是,挖掘城市内生发展的基础、社区参与式等将会成为旧城改造规划的主要模式。2 人口规模:从高速增长转向结构型变化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还将影响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因此,理解城市新增人口的变化对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城市规划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是趋势法,核心是未来人口的增长趋势与已经发生的过程一致。但是在经历了30多年的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后,我国许多城市出现“

民工荒”现象,外来务工人员无限供给的趋势已经发生变化。以东莞为例,受出口市场萎缩、原料和劳动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东莞正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东莞人口从2008年的1 

300万减至2013年的700多万(《联合早报》,2013

)。传统的人口增量的趋势预测很大程度上将被打破,因此有必要重新理解未来人口规模变化的特点。

研究人口规模增长的经典理论是1950年代美国人口学家博格(D.J.Bog

ue)提出的系统的人口流动“推力—拉力”理论,本文将通过这个经典的框架分析今后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动力。2.1 城市人口增长的推力降低

城市新增人口的推力来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劳动人口总量的增加。发展经济学的学者首先认识到了农业技术进步对于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意义。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减少,出现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禀赋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蔡昉等,

2008

),城市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从农村人口的存量来看,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首先得益于农村体制的改

革,即1970年代末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蔡昉,2007)

,承包制度激励了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隐性的劳动力转化成剩余劳动力,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力量。其次,

198

4年提出的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模式,鼓励农民从农业生产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随后产生了数亿的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转移。但是,这种制度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得到农业生产技术的延续。

另外,现在劳动力主要流出地区出现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导致农村人口总量和青壮年人口比

例下降,剩下的大多数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周祝平,2008)

,他们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不可能为农村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以福建省永定县为例,永定县各乡镇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占所在乡镇户籍人口比重从2000年平均15.3%上升至2010年的42.1%,十年来上升近2

7个百分点。因此,现有劳动力的迁出遇到技术进步的“瓶颈”问题。

从人口总量来看,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步进入低生育阶段,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从1990年代以来开始放慢,目前正呈现递减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而且全部来自农村的贡献,预

计到2015年全国劳动力作为整体达到零增长(蔡昉,2009

)。因此,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使得农村的劳动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的动力逐渐消失,未来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不可能再像改革开放以来30年这样的快速增长。

2.2 城市人口增长的拉力减弱

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是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拉力。胡佛(Hoover,1937)将产业经济划分成地方

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表现形态。地方化经济是指某一产业的地理集中对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城市化经济则是指地方经济体系的产业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是多样化的城市化经济的显著表现。

综观我国人口流动过程,在全球化劳动分工的潮流下,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

)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生产基地,形成地方化经济,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这些地区的城镇转移就业。而凭借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的周边地区和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规模的迅速增长。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汇率上升,制造业工资上升,F

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在下降,制造业工资从1990年的2 073元激增至2012年的36 

494元,而FDI占社会总投资的份额从1990年代初的15%下降至2009年的8%(

图5、图6)。数据显示,沿海地区的地方化经济的优势在下降,地级市和镇一级吸引人口迁移的拉力在减小。

从服务业的角度看,城市尚不具备容纳新增高素质劳动力的拉力。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扩招,城市中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人口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多,其就业动机不再满

足于基本的“生存意识”,而是追求农民身份的改变以及得到尊重和认可的“发展意识”

,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从事服务业工作,而放弃传统的制造业工作。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0年的95万增长至2013年的699万,而2012年我国城市提供的服务业的就业人口

是27 

690万人(图7)。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数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之间容量正在不断缩小,如果城7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

市不能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主要集中在城市CBD的服务业岗位数量将与劳动力市场存在矛盾,城市服务业的驱动停滞导致城市削弱了对新增人口的拉动。

事实上,服务业是城市集聚的重要产业拉力,当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可以视为城市进入后工业时期。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主要国家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比重超过50%)时,人均GDP平均值约为10 000美元。但是,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 

283美元,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3.18%,尚未达到服务业占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目前中国城市的服务业仍然不能承担就业的主力,其结果将是城市一方面不具备吸引制造业工人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又不具备吸引大规模高素质生产性服务业的能力

图5 

人口增长率及制造业工资演变

图6 FDI占社会总投资份额(%)

图7 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和高职毕业生增长情况(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

1)。2.3 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动力来源

在城市新增人口推力和拉力两大动力出现减弱和约束时,新阶段我国城市新增人口的来源成为城市规划中需要探讨的关键点。首先,当前我国城乡人口流动格局正出现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出劳

动力回流到农村(李郇、殷江滨,2012)。调查显示,外来工意愿乡外就业回家居住的比例从2008年

的约8%上升到2012年的14%,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逐渐增强。而且,回流劳动力在就业上正

表现出明显的向县城及非农产业转移的倾向(李郇、殷江滨,2012)

,对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化问题。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制约,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不能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同样的基本工资、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造成城乡社会福利脱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课题组(2

011)的调查显示:近30%的外来务工人员愿意在务工地定居,而超过90%的人希望在城镇定居。因此,创造条件让外来务工人员转化为城市居民,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化,使他们与城市居民共同享受城市福利,是实现城市人口增加的重要途径。

最后,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

青年,既不会务农也不愿意务农,甚至其名下也没有承包的土地,他们大多数是毕业以后外出或在城

市中完成学业,普遍没有务农的经历,也没有将来回到土地上的打算(蔡昉,2009)

。而且,新生代劳动力与他们的父辈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和就业观,他们更多地将流动视作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

好发展的契机(中工网,2013

),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希望通过身份的改变成为城市中的一员。面对新生代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化、回流等人口新变化,原有城市的人口增长趋势将逐渐消失。以用地规模为人口承载力依据的方法将失去产业依托。以贵阳“三区五城”规划为例,规划预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

测贵阳与周边城市人口数量为1 

320万人(表2)。然而,我国人口流动格局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顾朝林等,1999)

,贵阳位于人口迁出地较多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城市比较,吸引人口集聚的能力较弱,其实际状况人口仅600万人以内,城市规划预测人口总量远大于规划人口规模,城市人口预测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失效。

表2 贵阳“三区五城”规划人口预测规模规划面积(km2)规划人口(万人)

现状人口(万人)三区贵安新区双龙新区北部新区1 880 1 

040392贵阳254安顺613遵义五城北部工业新城65 30 

399黔南天河潭新城142 100 

654毕节龙洞堡新城80 50

百花生态新城80 60

花溪生态新城40 40

总计2 287 1 320 3 474贵州

因此,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导致西部地区的新城发展失去了人口增长的动力,其结果造成城市建

设用地资源极大地浪费,城市投资的效率不能发挥出来,规划最终只能“墙上挂挂”

。未来,我国的城市规划需要对现有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进行调整,增加探讨以就业机会为依据的预测人口总量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规划实践。

3 城市管治模式:从行政区调整转向同城化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机制,使得地方政府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使城市政府间由对市场的竞争转向对资源的竞争。

1980

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在行政分权的体制改革下,纷纷采取“

撤县设市”的管治手段以期获取更大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力。数据显示,仅1994~1996年,全国就有9

5个“县改市”,其中,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县改市”较为突出。但是“县改市”的管治手段对市级政府统筹协调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产生了阻碍。县级市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对上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方面采取漠视的态度,因此大大削弱了市级政府资源的掌控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

因此,市级政府为了增强对土地、劳动力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掌控能力,市、县层面的行政区划兼并成为2000年以来最为频繁的地方管治手段。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大量县级市撤并设立新

01

的地级市,同时升格地级市的数量也高于撤县(市)设区,而2000年之后撤县(

市)设区成为最主要的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尤其是2001年、2002年、2003年达到了顶峰阶段。统计发现,2

000~2012年,全国撤县(市)设区的次数高达70次,占行政区划调整总数的58.8%。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规划编制调整的条件,从2000年以来以行政区调整为前提的规划成为规划的主流,这充分体现了城市政府试图通过扩大上级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达到获取发展资源、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3.1 发展城市群是政府管治手段的创新

首先,撤县设区带来地级市行政管辖权的直接扩大,一方面克服了城市扩张上的行政管理障碍,另一方面为城市的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土地,直接破坏了城市腹地的农村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为粗放式的增长提供了条件。据统计,1996年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到2008年减少到18.26亿亩,12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1.25亿亩,耕地保护形势越发严峻。生态环境方面,改革开放3

0多年里,GDP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单位能源投入的GDP产值仅为世界水平的一半,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遭受重金属污染,70%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其次,以行政区划兼并为主的政府管治手段由于与财政分权产生的作用相反,往往削弱了下级政府的发展积极性,使地方发展经济的激励作用消失,行政效率明显降低,经济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实际上对区域一体化并未起到长期的促进作用。对1990年以来全国撤县(

市)设区的城市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撤县(

市)设区对上级政府的经济促进效果也只维持在5年左右的短期时间段内(李郇、徐现祥,2013

)。事实上,行政区划兼并大多是地级市对县级市的兼并,这是基于地级市对所辖县级市具有代管的权力。当面临地级市和地级市之间的资源竞争的时候,由于行政级别上的一致性,兼并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就很难发生。2010年后撤县设区的兼并式行政区划调整就没有出现过了。

3.2 区域一体化与城镇群的兴起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单一国家或城市为单位的竞争模式已优势不再,转而需寻求共同的要素市场。因此,原先城市“各自为政”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行政区划兼并的城市管治手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区域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区域一体化是指通过打破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障碍,形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竞争,通

过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促进地区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产业空间的变化(Brülhart,1995;

Schiff and 

Winters,2004;Trefler,2004),从而对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按照区域一体化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应由竞争逐渐转向相互合作的协调发展。从欧洲的实践可以看到,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区域一体化管治,尤

1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

其是欧盟、亚太经济合作区、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的出现,更是标志着区域一体化时代的全面来临。

城市群在本质上是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其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协调统一,打破市场壁垒和行政区经济等对市场行为的限制和制约,扩大市场需求和腹地范围,促进区域经济规模效应的发挥。中国区域一体化程度最好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2005年以后,城市群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从2007年提出的“

10大城市群”到《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正在形成的23个城市群”,再到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确定的“1

1个基本建成的城市群、14个正在建设的城市群、7个潜在的城市群”,因此,城市间协调为核心的管治正在逐渐替代行政区划调整的模式。

3.3 同城化是城市群规划的主要形式

城市群发展需要在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大型项目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对接协调,这为省级政府作为实施主体的城市群规划的实施带来了巨大阻力。因此,先建立两两城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即推进同城化策略是推进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性起步阶段,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城市群建设。

同城化并不是简单的合并或者若干个城市方方面面的统一化,而是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的限制,让要素和资源在这两个或多个城市(区域)自由流动及在更多的范围内优化配置,使两个或多个城市经济社会更紧密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发展的整体效应。与行政区划调整相比,同城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对原有行政体制的保留。同城化不意味着政府间的合并,而是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和统筹,在对各自利益诉求不同的背景下,相互之间的矛盾或者需要上一级政府来解决,或者通过问题仲裁解决。本质上,同城化是区域一体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王德等,2009;邢铭,2007;赵英魁等,2010;彭震伟、屈牛,2011

)。可以说,充分尊重区域内各成员方的主体地位,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建立区域内行政间的平等协商与合作机制,才是新时期城市政府管治的优选途径。在此管治过程中,以同城化带动城市群发展,通过少量城市间“点”的相互协调合作,逐渐向多个城市间“面”的发展转变,最终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的策略已经成为当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3.4 同城化规划的三个关键问题

同城化规划是新的规划类型,在规划上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边界地区的管治问题,即要处理好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管理体制协调问题。以广佛同城化为例,佛山的城市化是自下而上以村镇为中心的城市化,导致了强镇弱市的经济和行政格局。佛山镇和街道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相应政府在影响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管理中拥有较大的规划编制和审批权。而且不同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由不同层级的规划管理部门负责的,没有统一的深度

21 

标准,导致在与广州市具有统一编制、审批主体和标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出现等级和内容深度差异,导致同城化规划制定困难。因此,建立统一的规划编制流程和编制要求以及共同的决策对话层级成为跨界地区管治的重点。

其次,是基础设施共享问题,即要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共享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的估计水平关系密切,区域内交通运输网络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可以打破行政边界对要素流动产生的制度壁垒,从而提高城市间的空间生产和交易效率。例如厦漳泉同城化地区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基础设施的互补对接问题,通过厦门翔安国际枢纽机场、漳州港口建设以及泉州陆路交通的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体,地方政府间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的协作成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对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同城化,促进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成为内在要求。

最后,是管治过程的协商机制问题,即要处理好同城化地区规划过程的协商机制,在充分听取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决策,最终达成共识。以广佛同城为例,由于现行广佛同城化实施机制搭建,拥有直接对话权的是两个城市的政府,对于佛山而言,真正拥有项目开发权的区级、镇街政府并不能参与到对话当中,其意愿需层层上报,才能被广州方获知,甚至有时候即使到达了广州方却没有反馈的信息,从而导致了项目共识难以达成以及实施渠道的构建失败。因此,建立能够承担跨区域城市群协调职能的管理机制和权威机构,并通过政府间定期常规性活动的举行,协商制定出有效促进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制度框架和结构,从而促进不同城市在区域目标和规则制定、区域公共决策达成、区域交通活动组织分配等多方面达成一致,成为同城化过程中实现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

4 结语

本文通过考察城镇化中宏观机制、人口规模和城市管治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机制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政府债务、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由土地资本化推动的城镇化进程缺乏可持续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现有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也要求原有的扩张性城市规划改变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思维,转而关注旧城改造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在人口规模方面,随着沿海地区地方化经济优势的下降与城市劳动力供需结构的不匹配,传统的城市人口增长的推力和拉力均逐步减弱。在此情况下,回流劳动力的县域城镇化、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化以及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将成为未来城镇人口增长的动力。以往以用地规模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的城市规划方式已逐渐不适用,以区域就业机会衡量未来人口总量的方式需要更多地应用在城市规划当中。在城市管治模式方面,随着过往以行政区划兼并为主的管治方式所带来的环境、行政效率问题的凸显,以同城化策略逐步推进区域城镇群建设已成为未来城镇化管治模式的发展方向。相应地,同城化的规划需要对边界地区的管治、基础设施

31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

的共享及管治过程的协商机制加以关注。

综上所述,在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过往的扩张性城市规划思维需要逐步转变。城市规划的转型需要关注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变化、城镇就业机会的预测以及同城化协调管治机制的构建这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新型城镇化下以人为核心、土地集约利用、产城协调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Brülhart,M.1995.Scale Economies,Intra-Industry Trade and Industry Location in the New Trade Theory.Trinity 

E-conomic Pap

ers Series.[2]Hoover 1937.Location Theory and the Shoe and the Lether Industr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3]Schiff.M.W.M.,Winters.L.A.2004.《

区域一体化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Trefler,D.2004.The Long 

and Short of the Canada-US Free Trade Agree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4,No.4.[5]巴曙松、杨现领:《城镇化大转型下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

3年。[6]财经网:“李毅中:开工率不足75%为严重产能过剩”,2013年3月7日,http://p

olitics.caijing.com.cn/2013-03-

07/112568967.html。[7]蔡昉:“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

7年第2期。[8]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中国人口科学》,200

9年第1期。[9]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格致出版社,200

8年。[10

]陈良文、杨开忠、吴姣:“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我国省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与探索》,200

6年第11期。[11]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经济研究》,200

4年第11期。[12]高秀艳、王海波:“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企业经济》,200

7年第8期。[13]顾朝林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

9年第3期。[14]国土资源部网站:“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2012年度)”,2013年1月7日,http

://www.mlr.gov.cn/zwgk/zy

tz/201301/t20130107_1173335.htm。[1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16]李少惠、韩庆峰:“‘推力—拉力’理论视野下城市人口流动的制度设计”,《城市管理》,201

0年第4期。[17]李郇、徐现祥:“政策评估:行政区域一体化的经济绩效分析”,“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

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

3年11月。[18]李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城市规划学刊》,201

2年第2期。[19]《联合早报》:“世界工厂神话破灭东莞转型牵动中国”,2013年12月22日,http://www.zaobao.com/sp

e-cial/report/politic/cnpol/story

20131222-291092。[20

]林耿、柯亚文:“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广东省城镇化新机制”,《规划师》,2008年第9期。[21]彭震伟、屈牛:“我国同城化发展与区域协调规划对策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

1年第6期。[22]王德、宋煜、沈迟等:“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展回顾”,《城市规划学刊》,200

9年第4期。41 

[23]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24]吴学花:“西方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研究综述”,《科学与管理》,200

5年第6期。[25]希夫、温斯特著,郭磊译:《区域一体化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

4年。[26

]邢铭:“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城市规划》,2007年第10期。[27]赵英魁、张建军、王丽丹等:“沈抚同城区域协作探索———以沈抚同城化规划为例”,《城市规划》,201

0年第3期。

[2

8]赵勇、白永秀:“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城市群内涵及其形成机理”,《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29]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人口研究》,200

8年第2期。[30]中工网:“新生代农民工择业现‘三高一低’”,2013年12月26日,http

://news.163.com/13/1226/07/9H0LGRES00014AEE.html

。[31]中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通报201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2011年11月16日,http

://www.mlr.gov.cn/xwdt/j

rxw/201111/t20111116_1027370.htm。[32]中国日报网:“发改委详解4万亿流向”,2009年3月6日,http

://www.chinadaily.com.cn/zgzx/2009-03/06/c

ontent_7548133.htm。[3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10月18日,http

://www.gov.cn/zwg

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34]邹德慈:“中国城镇化发展要求与挑战”,《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4期。51

 面临新型城镇化的三个规划转型问题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9219489.html,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王德生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3年第10期 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兴起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或称为小城镇建设。当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将可能成为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政策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政策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于2014年3月16日发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9219489.html,/xinwen/2014-03/16/content_2639841.htm 《规划》主要核心在于: 一、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出指导方向,是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短期内难以见效; 二、规划主在就地解决城镇化问题,而不只限于一线城市及全国热点城市;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已形成规模的城市及城镇,则主要在于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四、《规划》本身与现阶段市场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在已有城市发展不充分的前提下,转而去发展周边卫星城市,将会受到市场排斥及人为的阻力。 关键点及解读: 一、城镇化的目标 《规划》: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解读:从2013年的53.7%到2020年60%,城镇化增速年均0.9%,户籍人口从目前的36%增加到45%,体现其提出“以人为中心”,高质量城镇化的“新型”特征。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虽然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但每年平均12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必然给房产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契机。解决1亿人落户的10万亿资金投入会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主的建设上,市民化的农民工包括住房在内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得到释放。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的格局 《规划》:明确了新城镇化战略格局。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要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 解读:《规划》对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制定了差别化的发展策略:(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推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外转移。(2)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质量,增加数量。(3)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第四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第九章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 东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分布在优化开发区域,面临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制约,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优化、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继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定位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建设区域生态网络。 东部地区其他城市群,要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集聚创新要素,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统筹区域、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深化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一体化发展。 第十章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60%,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问题。实施该项计划涉及诸多领域的改革创新,尤其涉及到障碍新型城镇化的住房体机制机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需求。 满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需要,不可能由政府包揽,住房保障不能走福利分房的老路,政府只能“补好位”对社会上及少数丧失劳动能力的、吃低保的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市场化是以货币来调节商品供给的经济法则,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基本住房保障的土地也必须执行有偿使用,应该与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匹配,定性为政策性商品房,处理好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把基本住房发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一、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从哪里来? 城市以“就业人口”数量来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以人均100㎡划定城市边界,鼓励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在划定的城区内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由政府统一规划,提高容积率、增加人口密度,把新建的住房全部纳入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在满足原地居民基本住保障后,将多余房屋向当地符合购买基本住房人群出售,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建设用地问题。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汇报(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附全文) 简介: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 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 下简称《规划》)。《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按照规划,未来我国将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

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就业是长期现象,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学籍转接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9月中旬,党中央又一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这次的主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回顾历次专题研讨班,均是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问题的研讨。这次关于城镇化的研讨班,在十八大前夕举办,预示着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这次研讨班上所说,“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 随着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一蹶不振,国家巨额投资计划副作用的逐步显现,扩大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唯一可以快速前行的力量。 而面对国人收入普遍不高,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振内需的抓手又在哪里呢?作为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副总理近年来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城镇化”。梳理媒体的报道,李克强最早在2009年底考察广东时就明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而这个时间正是4万亿投资计划显现成效的时候。 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2010年2月,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此后2010年的讲话中,“最雄厚的潜力”成为一个很让人印象深刻的词语。 无论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还是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和非农就业比例都很高,这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智慧的力量就在于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李克强提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1章。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第一时间做出了初步解读。 《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关注盘古智库(微信搜号码:pangoalzhiku,查找公众号:盘古智库),回复关键词“316”,可以看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重大意义 第二章发展现状 第三章发展态势 【第一篇规划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一章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内在质量全面提升的城镇化,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深刻转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必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制度保障、产业支撑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仔细的厘清,才能走出一条科学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标签: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产城融合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国家、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小,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建管提品味,抓经营报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二、我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城镇缺乏集聚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断头路较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明显,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形成了出具规模的产业支柱,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的主导产业。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统一协调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思路是: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左右,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到周边的聚集效应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归。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2014-2018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及投资形势预测专题分析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总结分析 三、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分析 一、历次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政策规划 三、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第五节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预测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国际比较 二、农村人口转化基数存在潜力 三、从城镇人口增速看可行性 四、从城镇就业岗位供给看可行性 第二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政府调控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引导作用分析 二、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推动与支持作用分析 三、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第二节经济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实力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三节生产要素流动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资本投入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劳动力资本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四节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

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整体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滞后。所以,要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大国掘起的角度,应对当前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各种挑战,全面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大课题。 一、加快市镇体制改革,是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根本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除了户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外,还应加快市镇体制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加快市镇体制改革方面应着重抓好依法调整行政区别,促进地方政府层次优化。 (一)要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调整省、县规模,把大省缩小,把小县扩大。目前我国省级区域偏大,甚至有些省(区)战线过长,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而且增加了费用开支。所以,要从国外经验和有效公共产品供给出发,可增设一些新的省(市、区),将原省会城市人口适当向新建省会城市分流,降低原省会城市人口、交通、环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杨丽娜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呼和浩特010020) 内容摘要:富有集聚效应的大城市和城市群体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全面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大课题。要全面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必须加快市镇体制改革,要依法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地方政府层次优化。要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实现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要充分发 挥金融杠杆作用,大力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土地整理与土地开发项目、支持加工企业在城镇建立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三)开展普惠金融的信贷创新。普惠金融认为,要让每个人(企业)获得金融服务机会,需要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小额信贷创新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设计差异化的贷款机制,核心是打破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的贷款抵押机制。中小企业、农民和失业人员一般缺乏可供抵押的不动产,因此,应注重考察未来现金流以及企业主和贷款人的信用情况等软信息,采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信用共同体担保等形式,开发动产和权利质押信贷品种,适度发展信用贷款。二是贷款利率能够覆盖风险。利率高低是小额信贷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率过低容易导致信贷配给行为。在小额信贷的利率定价过程中,把小额贷款的贴息、科技、保险等因素纳入贷 款定价模型中综合考虑,逐步降低利率,实现 “公平与效率”。三是构建分工合作的弹性金融 体系。建立贷款专业组织,培育贷款零售商,商 业银行对零售商进行批发贷款,零售商对最终 信贷需求者进行转贷,可以发挥零售商贴近市 场需求和专业化的优势,提高小额信贷创新效 率和效果。四是以点带面强化示范效应。增强 小额信贷支持效果,不仅要靠工作的务实创 新,同时也要搞好政策的示范效应,通过实实 在在的效果来鼓励和吸引各类主体积极参与。 在新的信贷产品推出后,不宜立即进行大范围 推广,而应在小范围取得成效并对存在的不足 加以完善后进行推广,这样既可使创新产品具 有广泛的适应性,又可防范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白莹)(校对:JX)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4 17 总第394期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情况汇报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情况汇报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情况 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构架和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及定位,南漳城镇化主要做法是:坚持“四个立足”、做到“四个把握”。 “四个立足”即:立足丰富和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同步抓好旅游功能完善和城镇建设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全县的城镇的旅游品牌和服务水平;立足“麻竹”高速和“郑渝、保宜”铁路交通网络的形成,进一步优化城镇交通布局,加快旧城区改造,突出新区发展,彰显生态城镇个性;立足发展大商贸、大物流,完善商业服务设施,拓展城乡流通渠道,逐步向县外大市场对接;立足特色园区发展,合理调整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通过努力,实现旅游特色明显、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商贸工业发达的城乡建设目标。“四个把握”即:把握好西部开发扶持政策,凭借目前已建好的配套设施和城乡骨架,进一步做强做优功能布局和村庄基础设施;把握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投入,把城乡建设与旅游服务建设融为一体,联动发展;把握好县内重点工程建设,围绕襄樊都市区重要城市的城镇发展定位和体系布局,重点实施县城骨架拓展、中心城镇设

施完善、一般集镇提档升级、村庄环境改善的系统建设工程,使之结构布局合理,区域中心突出,城乡统筹协调;把握好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积极争取中央预算风投资和国家拉动内需资金,助推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产业化,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引导有从工从商意愿的农民向城区和中心镇有序集聚,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在集镇创业。实施村庄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使全县形成四个四分之一的城乡居住群落,即:全县总人口中居住县城四分之一、集镇四分之一、村庄四分之一、零散四分之一,城镇化步伐不落后于全省同类县市。 二、主要工作措施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破建设发展瓶颈 一是创新思路,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建设大突破、推进大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抓住高速公路穿越南漳和省市建设“鄂西生态旅游圈”等机遇,乘势而上、创优提速,着力推进建设行业跨越式发展。二是创新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采取多种办法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坚持“多喊多叫、多编多报、多跑多要”的一贯作法,让更多的城市建设项目纳入部省市建设计划;运用“市场运作”理念,全面开放建设投资市场,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投入、银行借贷等多层次、多元化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