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协商民主制度

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协商民主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9411970.html,

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协商民主制度作者:严飞飞

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1期

摘要: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推进和实现村民自治新范式的协商民主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存在着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性矛盾、协商民主形式化和村民民主参与意识单薄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从民主法治教育和制度构建两个方面加强和完善,促进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村民自治;协商民主;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村民代表大会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1]十八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2]但由于制度的缺陷,在广大农村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

要解决,加强和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一、村民自治中推行协商民主的意义

1.村民自治的含义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3]但行政村不属于一级政府,而是一种小范围的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自治组织,它的主体是全体农村村民,而非限定于某一行业或阶层的成员;自治的区域是与村民长期生活的自然村;自治的内容是村里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即村务;自治的目的是使广大村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处理好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促进本村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健康发展。

2.协商民主的含义

“协商民主”这一概念是约瑟夫毕塞特20世纪80年代首先使用的,其含义是主张公民参与、反对精英主义宪政。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协商民主理论不仅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而且在我国学术界也出现了协商民主探讨热潮。协商民主是一种民主形式,它是指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平等、自由的参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制度,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协商、妥协等方式,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制定村规民约、管理和决策乡村内部事务。

协商民主的主体是全体村民、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其协商的主要内容是村内的选举、重大决策和议案;协商形式是村小组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发表意见、讨论、辩论等;协商的目的是就关于设计村民利益的村内事务的处理达成共识,形成议案或做出决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