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2010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2010“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

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分别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即科学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研究对象:

1) 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个方面:

①客体——自然: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②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

③中介——科学技术。

2) 研究对象(研究的是规律)

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

②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③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

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②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唯物辨证的说明;

③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阐述。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概括。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4) 关系

①自然观体现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②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科学技术观体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④有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才有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学科性质:

1)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部分之一(另一个为历史唯物主义)。

2)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

3)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过程与标志。

创立过程: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您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密切

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经过多年充分的酝酿与研究,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直到恩格斯去世,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末完成,但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了。

标志: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3、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如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做出新的概括与总结。也就是说,把自然辩证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之与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由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可以透视出自然辩证法发展的现状与趋向。

在自然观发面,过去是以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为中心,当代已转移到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于是人工自然系统的性质、存在方式、演化形式等便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技术方法论方面,过去是以对某科学的方法进行微观研究为中心,当代则转移到以对整个科学体系的方法论进行宏观研究为中心;过去是以对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为主,当代则转移到以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研究并重的状况。于是系统认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论便成为现代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过去是把科学馆与技术观分别加以研究,随着科学技术整体化,现在已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综合对象加以研究,于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高科技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与此相关的高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代自然辩证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总之,自然辩证法研究是开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自然辩证法科学将会取得崭新的面貌与长足的发展。

4、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中介?

自然辩证法比自然科学抽象,又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加具体。按理论层次排列,首先是科学技术理论,其次是自然辩证法,最后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观点;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它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源泉。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理论中介,一方面从科学技术理论吸取养分,并进而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输送;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5、“存在”的自然界与“演化”的自然界的关系。

任何存在着的事物同时也处于演化中。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存在就是合理”与“现在就是最高”。(黑格尔)——自然界从空间上说体现着以往发展的总和,从时间上说是发展的最高阶段。演化与稳恒的两极对立:演化是绝对的,稳恒是相对的。宇宙形态的稳恒性与宇宙系统的演化性是统一的。

首先,演化着的自然界和存在着的自然界在宇宙时零秒时完全合为一体。其次,演化着的自然界与存在着的自然界还体现了连续性与间断性的一致。

6、自组织理论是如何揭示自然界的演化机制的?

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然界至今200亿年的演化过程在总体上是一个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由混沌到有序的演化机制进行研究,其中耗散结构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耗散论指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无序向有序、或有序向混沌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和与此相应的新的功能。

首先,自然界作为演化着的系统其自身必须开放,这是它产生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的

基本前提。

其次,自然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因为这时系统不同往常,变得对外部所受的影响特别敏感,小的输入能产生巨大而惊人的效果,整个系统可能以我们觉得异乎寻常的方式重新组织它们自己,会发生一些自发的、戏剧性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物质再组织过程。

再次,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自然系统是非线性系统。非线性意味着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随机性。只有非线性才能通过相干协同,合作竞争产生整体效应,从而实现自组织。

最后,自然系统必须通过涨落才能实现有序。涨落指系统宏观效应的物理量对其平均值的偏差。涨落是偶然的、随机的,但涨落导致有序。

7、历次自然观演变的内容及各自的自然科学基础分别是什么?

1. 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

主要内容:

古代自然观从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画面,把自然界理解成一个其中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古代自然观本质上是正确的,是自发唯物论的,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主要回答了万物的始基和本源是什么,物质间的变化与联系等问题,其核心内容为始基变化说。

自然科学基础:???没找到,不会是始基变化说?

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宇宙如同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观;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世界是孤立的、禁止的、机械决定论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为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牛顿力学的六个主要表现。即: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只有当外力作用于运动物体时,真正的运动才能发生或有所改变。”机械论者据此提出了外因论。

(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机械论者试图把一切运动都还原为机械运动。

(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不能改变质量。机械论者据此把一切变化归结为位置变化,否认质变。

(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空间和时间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

(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据此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结果。“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他许多现象。”

(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机械论者据此力图机械地分解自然界,把自然界还原为物质实体的集合,把物质实体还原为基本粒子的集合。

3.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1) 自然界是物质的。

(2) 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3) 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5) 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6) 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然科学基础: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8、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

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

人工自然发展的两个规律:人工自然与运动形式关系的规律,以及人工自然物彼此间关系的规律。这两条规律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工自然的人化,即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化的过程。

人类是自然演化的顶峰。在人类身上,沉淀着自然界物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低级、简单的运动形式向高级、复杂的运动形式演化的全部历程。人工自然的进化过程从总体上再现了人类由自然界逐步生成的过程。质言之,进化即人化。这就是对人化自然进化的第一个规律的认识。

人工自然的第二个规律同样体现了人化的过程。人工自然由工作机经工作机加动力机,到工作机、动力机和控制-学习机三者的复合这一发展过程,也就是向人的生成过程,因而也是人化的过程。

再者,近代以来,人工自然物由标准化而排斥个性乃至人性,到现代复又强调人性与个性,同样体现了人工自然的人化过程。

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

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一部分自然界,它包括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一部分自然界和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料、信息创造的那部分自然界。它与天然自然共同组成了自然界,是把从天然自然获得的自然信息物化而成的自然界。

天然自然又叫第一自然,是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它们外在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天然的形式存在、演义、发展,没有受到人的活动的触及,是纯粹的自然。当今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几乎找不到没有人类印记的地方,人类的实践从工业革命以后就深入到方方面面,自然随之就具有了人的性质,是人的力量的确证,天然自然所属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小,甚至濒临消失。在今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工自然会不断地向天然自然渗透、延伸,人工自然继续向着多层次、多方向、多样性方向发展,人工自然同天然自然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9、为什么说现代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复归?

现代辨证自然观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是对古代自然观辨证的复归,同时也是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的起点。

古代朴素辨证的自然观把自然界理解为统一的整体。古人不知自然界中之细节,也不明局部间的联系,凭借直观和天才的猜测构造出包罗万象的体系,这是一种原始的综合。古代自然观还把自然理解为一个发展的过程,古人的始基变化说即可说明这一点。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近代人抛弃了体系,否定了原始的综合,开始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全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环节。与此同时,近代科学也否定了古代自然哲学与自然史之间原始的一致。科学家们不再从构思出来的始基出发来推演出万物,而是着手研究眼前感官所能及的现存的事物。相应地,近代科学的概念体系也是对自然史相反过程的描述与反映。

20世纪科学革命揭开了现代自然观的序幕。随着分析愈渐深入,个别的、零碎的知识间开始相互渗透,这种渗透和联系愈演愈烈,形成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体化趋势。分析辨证地突破自己的界限,科学重新走上综合。这已不再是古代那种原始的综合,而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是掌握了各个局部之后的综合,是对自然界全面的、深入的理解。

同样,随着近代科学沿自然史不断上溯,在到达一个个关节点后也先后发生转折。科学发展到今天,各门自然科学正日益形成一延续的统一体。科学的对象是自然史,科学的整体

要成为对自然史的抽象与概括。古代哲学家对自然史天才的猜测,到今天正在成为科学的理论。这已不再是古代自然哲学与自然史的那种原始的一致,而是经过回溯,在掌握了各个环节之后的一致,是对自然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

从近代的分析到现代的综合,由与自然史相反到一致,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标志人类认识的又一次飞跃。人类正在达到对自然界全面、历史、深入的认识。现代辨证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观辨证的复归。

10、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1)古代的“天人合一”: ①从认识论的角度:古代人站在自然之中,观察这个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古人的心灵沉浸在自然之中。②从实践论的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能动性和受动性。(人能动的改造自然,人受到自然的制约)③从本体论的角度:“天人合一”的“一”是原始的、抽象的、自在的自然。

2)近代的“天人分离”: ①从认识论的角度:近代人站在自然之外观察不包含人本身的自然。人与自然相分离。②从实践论的角度:人类体现出膨胀的能动性,给自然越来越深地打上人类的印记;而忽略受动性的影响。③从本体论的角度:自然机械化,人机械化。“天人”合于机械。(人以机械理解自然,人本身也机械化)

3)现代复归于“天人合一”: ①从认识论的角度:现代人在自然之中观察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自然已不断由“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的人化。②从实践论的角度:在受动性基础上发挥能动性,以能动性改善受动性,人与自然达到越来越高水平的和谐统一。③从本体论的角度:“天人”合于“人”。原始自在的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

1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基本途径。

必要性:

在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近代工业的兴起,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使人们更有效地改造和征服自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人类在改造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无以比拟的巨大成就,人在自然面前似乎真正做到了“无所不能”。人类在讴歌生产力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却发现改造与征服自然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煤炭、电力等昔日传统产业和基础部门耗费了自然界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急剧膨胀的人口压力迫使整个大陆被开垦,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人类在享受改造与征服自然的成果时,所表现出的过度消费,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如恩格斯早在19世纪末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紧迫性、必然性。

可能性:

当自然界报复、惩罚人类的时候,既不能像悲观论者那样消极无为,甚至想使现代文明倒退回原始蒙昧状态,也不能像乐观主义者那样麻木不仁,任其发展。正确的态度首先应是充分肯定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地发展人的自觉能动性。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说明。

从人的角度看,人的能动性有待于进一步发挥,这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在主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而是说明人类在发挥其能动性时没有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能动性本身来讲,它包括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带有盲目性的意向和活动,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引导下,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最终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而

祸及自身。因此,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前提就是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除此之处,还应积极调整自然生态平衡,如广泛地植树造林,设立自然保护区,重建人工生态平衡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约束对自然破坏的行为,使自然界的发展朝着有利人类的方向演进,这样,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便有了可能。

从自然的角度看,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这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自然界潜力的穷尽,而是说明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导致对自然的总需求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滥用和毁坏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只要人们合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并积极调整生态环境平衡,自然界会无穷无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环境。并且随着开采和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其利用率也会大大提高,今天的“废物”可能就是明天的“无价之宝”。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讲,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能穷尽的,这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

基本途径:

1、重新树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

把人与自然看作有机统一体,首先应当看到,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是主体,人是主动的一方,人与自然的种种交换及对其的调节,靠人类进行和控制。但这并非表明人的地位、作用和能量是远远超乎于自然的,事实上,人类关于自然的每一个行动,都必然受到自然过程的客观制约。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相互统一的有机体”的高度,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处理好几个关系打下了基础。其一,关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二,关于全球问题与局部问题的关系。

2、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来自其第一生产力的基本特性和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的有力支持。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化也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和现实中人们在追求物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因此,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依赖对物质生产的调节和更新,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在解决当今全球生态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科学技术在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从而为从根本上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决定作用。

3、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社会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尊重自然界,才能获得相对独立性,才能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解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要依靠人与人的关系作中介。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在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对于人与人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统一的整体关系的现状与发展,都是在社会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4、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它将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与当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发展相结合,与当代社会进步相结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全球整体发展战略。概括地讲,可持续发展,即认为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之间的不同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处于变化之中。人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系统中协调好与资源、人口、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以及系统本身都能在不断加强自身功能的前提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总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人类将向着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光明前途迈进。

12、科学认识及其特点。

科学认识定义: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②从科学研究过程看,科学认识是从研究科学问题入手,经观察实验搜集经验材料,科学抽象和理性分析整理感性材料,提出假设并进而上升为科学理论,以达到探求自然规律的目的。

特点:①实证性:提供具体确定的知识,结果比较明确,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②深刻性:在对事物表象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本质,阐明内在机理;③创造性: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建新概念、新理论,并指导实践。

13、科学研究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二者有何差异?

科学研究是始于问题的。

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实验。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也有人依据马克思哲学关于认识源于实践的基本命题,进一步推出科研始于观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极为流行,它虽然对科学史上的许多研究活动作过一定的说明,但始终未能对科学研究的起点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研究无疑与观察事实有关,但是如果观察到某一事实而不由此引出问题,那么即使是观察到前人从未观察到的新事实也不会因此而进入新的研究。可见科学观察本身不足以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起点。再从理论上看,研究对象越是远离经验世界,如各门学科中的理论研究部分,其研究越是不可能直接从观察实验入手。如果否认这一点,无异于从根本上取消理论研究本身。对此,当代有见地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提出问题,才可以说是真正地进入了研究。问题的提出对于科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差异: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和“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这两种观点有着原则上的区别,前者把科学研究看作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后者把科学研究看成是自发的、消极的活动。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是从具体的研究过程而言的,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从何着手研究,它与人类认识源于实践并不矛盾。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和科学认识的总秩序来说,问题最终来自观察实验,科学始于观察实验,认识源于感性经验,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路线。可见,科学始于问题和认识源于实践这两个命题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既不能由认识源于实践简单地断言科研始于观察,也不能由科研始于问题错误地推出科学始于问题。

14、科学问题的本质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本质:①与科学背景知识发生直接的联系,并具有科学探索意义的问题;②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的真实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①是科学研究的开始;②是科学研究前进的推动力。

15、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只不过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源罢了。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 “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像逻辑经验主义者设想的那样,通过观察陈述来给理论提供绝对可靠的基础。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学理论的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16、科学实验的三要素及其各自的认识论意义。

三要素:

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实验者是从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人;

实验对象即实验者所要认识的客观存在物,它可以是天然自然物,也可以是人工自然物。

实验手段由实验仪器设备等客观实在物体所组成。

各自的认识论意义:

实验者是实验的主体,是实验活动中的首要活跃因素。作为认识主体,实验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具体表现在实验者具有感官知觉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操作实验的能力。实验者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在活动,而是作为社会的人在活动,这就是说实验者具有社会属性。

实验对象作为认识客体相对主体而言具有对象性,即它不只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且还直接规定着实验者思维方式和方法,规定者实验的方式和方法。实验对象具有客观性,这是一切客体的共同属性。客体之所以成为客体,就在于它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是客体本身并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它的性质和运动变化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验手段不属于主体范畴,也不属于客体范畴,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实验手段是以物化的形式而存在的,因而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它与认识主体发生联系,并非是与主体毫不相干的纯粹客观存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人们所要认识的对象,因而可以成为认识客体。

17、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方法的差异是什么,后者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有何

作用?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其思维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

意向是对同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的反映,它是从印象、表象这些还处于感性阶段的关于对象的生动形象中,经过形象分析和想象综合而建立起来的。

联想从广义地讲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而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对研究对象进行高度的纯化和简化,以利于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在直觉和灵感中还包含着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

直觉和灵感都是认识主体偶然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而突然产生的随机过程。直觉和灵感是思维过程实现质变的、表现为逻辑上跳跃的突变形式,它可以一下子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使不知转化为知。直觉和灵感能打破常规的思路,突破思维定势和逻辑规律的束缚,从而做出突破性创造。它是认识主体的意识与客观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突然沟通。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

直觉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直觉和灵感都是创造主体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利用的结果,是创造者日积月累地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思考的各种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的集中突破,是创造者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灵感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实现了创造主体的全身心总动员。因此,直觉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在科学发现中产生新思维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说、提出新模型的基本途径之一。

18、数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以专业为例,说明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的运用。

数学方法:

就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质的特点,分别地或综合地运用各个数学分支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巧,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结构方面的描述、计算和推导,然后对问题作出分析判断,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数学方法的作用:

①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②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工具;

③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可靠的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工具。

数学模型:

就是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本质特征或基本过程,概况地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其中包括这些过程的因素之间的数量依赖关系。

数学模型的运用:

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立数学模型,即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第二步是进行数学运算,对数学模型求解;第三步是对所得到的数学解作出解释和评价,以形成对实际问题的判断和预见。其中建立数学模型这一

步最为关键,当然也最为困难。

建立数学模型:

首先,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已有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出需要而且能够表示的基本量,确定这些基本量的关系;其次,要善于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找出主要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善于依据所研究问题的具体要求加以简化,以形成数学问题。可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科学抽象的过程。

数学实验:

就是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从而达到对客观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数学实验的运用:

数学实验中所考察的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客体的数学描述,这是和经典实验方法截然不同之处。数学实验本质上是一种在计算机上实现求解的数学模型方法,它属于理论思维的范畴,而不属于通常所理解的科学实验范畴。因此,由数学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必须接受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新的认识方法,把演绎和归纳两种方法的精华集于一身。它从模型的初态推出明确的结论,就能保证观察到客体在给定条件下作为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而出现的进化。关于现象的一般观念和规律性关系的问题,则是通过概括许多这类观察而得到的。数学实验还扩大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它为左右实验的进程,改变模型、数值方法、初始条件等提供了众多的可能性。

19、科学假说的检验原则及其与科学理论形成的关系。

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解释性原则、对应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可检验性原则。

可检验性原则:

提出的假说必须用观察实验加以检验,从而判断其真伪,因为不可检验的假说是不科学的,因而是不足取的。这里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原则上的可检验性,而非技术上的可检验性。所谓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指根据现有已被证明是可靠的理论、规律来看,是否能够对假说加以检验,而技术上的可检验性则是指是否具备了检验假说的技术条件与手段。显然,原则上可检验的假说并非总是具备技术上的可检验性。假说的可检验性主要是通过从假说中推出新的预言或预见表现出来的,如果一个假说除了解释它由以提出的事实之外,不能做出任何新的预言,那么它实际上也就不具备可检验性,因而很难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也无继续存在的必要。

关系:

假说转化为理论的基本条件是能经受住科学实践的检验。实践检验是最终标准,但在检验过程中必须辅之以逻辑分析,坚持实践检验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是检验假说的基本准则。

绝大部分的确证使假说的内容获得充实;同时绝大部分的证伪使假说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其外围结构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当该假说的基础原理被认为获得了实践证明时,假说就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真理性,并被确立为理论;反之,当该假说的证伪度与确证度相比被认为占压倒优势时,当该假说的基础原理被认为遭到证伪时,该假说就被认为不具有或基本不具有真理性,并被否定。

在假说向理论的转化过程中,假说表现为一个发展着的知识体系,对其真理性的确认或否认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系列波浪起伏的实践检验活动和假说内部结构的调整发展活动。无论是否定某个假说或是把某个假说立为理论,都是辩证综合的认识结论,都是对该领域认识深化的结果,都是人类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的发展。

20、工程技术活动的特点,工程技术方法论的原则。

工程技术活动的特点

1) 实践性:要求实践的操作规则或模式;

2) 社会性: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

3) 综合性:恢复考虑简化掉的因素,综合考虑具体情况;

4) 创造性;

5) 效益性与可行性。

工程技术方法论的原则。

1)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统一的原则;

2) 需要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

3) 经济性和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21、技术评估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观?

技术评估涉及到技术应用的广泛的社会后果和政策选择,其中包括社会、经济、技术、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必须把被评估的技术放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尺度上进行评价,包括应用社会伦理标准和人的价值标准。

技术评估属于“第二类科学”,这类科学所给出的知识,是与认识者的利害选择直接相关的。用以进行技术评估的标准,不仅是技术的合理性,而且是社会的合意性。所以,价值观念在技术评估中起着特别突出的作用。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思考并相应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更新用以评估技术的价值规范。这种价值规范本身,从广义上说,也是一种技术方法论。

在选取合适的价值标准的同时,还应当确定各个方案的实际评价内容,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工效学评价。这几个评价方面是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各个评价细目进行分别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价值标准的要求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整体上的最佳方案。

22、系统科学方法的内容与特点是什么?其与经典科学方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定义: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等)的方法。

主要特点:把研究对象看为系统,从系统整体出发,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考察事物,能够辩证地处理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化。

主要差异:

随着研究对象“复杂性”的增加,将会导致精确性的下降,甚至连对象内部的关系都变得非常模糊,这时人很难再用“分解-还原”为特征的传统方法来处理,而只能从整体出发把握事物的特性;随着研究对象“随机性”的增加,将会造成稳定性的下降,人难以采取在静态条件下以抽象分析为主的传统方法来处理,只能在动态过程中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特性;随着“非平衡性”的增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人很难再用传统方法将对象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单独地进行研究。这时研究者往往把对象看成是一个“处于一定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一定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即系统。然后,从整体出发,辨证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功能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系统最优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叫系统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把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与科学的“实践方法”结合起来,达到了辨证综合的新阶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普遍性、优化性和先进性。

23、控制论方法的认识论意义是什么?

在哲学上,控制论方法突破了机械决定论,充实了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予以新的推动。人的智能、人的思维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了,因而有力的冲击了宗教哲学上的心灵神秘主义,它使人领悟到“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从而

更有力的打击了宗教哲学,起到了解放人的思想的作用;社会控制论能把许多社会现象予以模式化、定量化、控制论化,根据系统科学的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有力的冲击了在社会领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和唯意志论倾向,其直接的结果是改善了科学决策管理,促进了社会系统的优化。总之,控制论方法以特有的功能模拟的研究方式,随机应变的反馈特性,黑箱方法的新的视角,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考察系统的方法,充实了辨证唯物主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控制论方法是用工程技术语言表达的唯物辩证法。

24、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类型。

概念: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内涵:

① 发明(= 引入经济中的发明)

② 技术革新

③ 研究与发展(R&D)

研究与发展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是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基础。

④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根源是技术创新

类型:渐进型、质变型、技术系统变革型、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型,也称为技术革命。

25、近代以来几次科学革命的内容及其对自然观转变的影响。

1.第一次科学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是指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的科学革命。

哥白尼发表的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运动规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与中世纪的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哥白尼的体系有其缺陷,但基本思想是正确的,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天文学革命之后,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在伽利略、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经典力学终于确立了。经典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它不仅带动了当时和以后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还促使近代机械自然观的产生。伽利略证明了地上物体的运动也服从力学规律,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它为牛顿经典力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牛顿首先对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定义,然后又阐述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接着便叙述了运动三定律。牛顿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体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

这次科学革命,开始是自然科学为争取生存权利而反对宗教的斗争,而后在天文学、力学、数学等学科领域中实现了革命。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这次科学革命的基本内容,从而标志着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的真正诞生。

2.第二次科学革命

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以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为代表,其规模迅速超过了前一次。人们曾把19世纪称为“科学的世纪”,还由于人们的自然观、宇宙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各个领域的科学成就猛烈地向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发动进攻。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周围的一切都毫无例外地服从科学定律,并把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诸如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应用到其他领域。19世纪在物理学领域中出现了两个统一的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场理论。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化学,在19世纪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是19世纪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物种起源》

不仅开创了生物科学的新时代,而且对整个科学和哲学都有深远影响,它从自然界物质自身来说明生物物种发生、发展的历史,从而给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26、现代科学革命的特征与总体趋势是什么?

我们认为,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现代科学革命,它的特点与趋势主要表现在: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和专业化,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和数学化,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等方面。

1.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和专业化

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统一的自然科学已分化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基础科学和工程应用科学三大层次,而每一个层次又分成多种不同的门类;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历史的潮流。

2.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合国际化

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是指科学劳动的组织形式发展到了国家规模,甚至国际合作,科学技术已成为整个社会整体的有机构成。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意味着现代科学革命从一开始就是具有世界规模的复杂多变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在进行着,它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所谓的“大科学”的时代。

3.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合数学化

科学发展的加速化主要是指科学发展的速度和科学理论物化的速度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是:它不仅要进行定性的研究,而且还有进行定量的研究,形成具有数量意义的概念,运用这种概念对研究客体进行数量分析,提出一定的数学关系式和数学模型来描述研究客体的运动和规律。这是现代科学革命的一个必然趋势。

4.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

自然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和生产的革命变革;而技术和生产变革的成果,反过来变成现代科学革命的强大基础,促进并加速着科学革命的进程。这是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使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在更高的基础上融合成统一的过程。生产、技术、科学三者的真正的辩证结合,形成了“生产-技术-科学”的完整体系。

现代科学革命已经历了80多年,正在向科学革命的纵深发展,同时,也正在向技术革命横向蔓延,正在与现代技术革命相融合。

27、以近代以来的几次技术革命为例,说明技术革命的一般模式与机制。

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是在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革。它一般经历孕育、突破、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

1.孕育阶段。

在这一阶段,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对新技术的强烈需要,从而成为技术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在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新的技术规范,这是技术革命孕育阶段的主要标志。新的技术规范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经验。例如,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利用蒸汽动力的技术规范便主要是从经验中产生的。二是来自科学。例如,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关于电力技术的技术规范,便是来自于经典电磁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的产生越来越远离感性经验,因而,新的技术规范越来越多地来自于科学理论而非来自于直接经验。

2.突破阶段。

在这一阶段,作为观念形态的新的技术规范开始物化为实体形态的新的技术手段,从而实现了技术发展中的突破和飞跃。随着技术手段的发明,新技术和技术群产生的物质基础便

随之形成,从而为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手段,成为技术革命突破阶段的主要标志。例如,蒸汽机、发电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次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手段,分别成为三次技术革命突破阶段的主要标志。突破阶段是技术革命的关键环节。

3.发展阶段。

这是技术革命的全面展开阶段,在这一阶段,新的技术和技术群开始兴起。新的技术和技术群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技术的面貌,引起现有技术体系的根本变革,并最终导致社会的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革,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新的技术和技术群的兴起,既是技术革命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4.成熟阶段。

新的技术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技术革命已进入到成熟阶段。这种新的技术体系,不仅打破了原有技术体系的结构框架,而且增添了许多崭新的要素。新的技术体系以新的技术规范为基础,以新的技术手段为中介,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形成也标志着人类在控制、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技术革命的模式简单表示为:孕育-突破-发展-成熟。其具体机制也可简单表示为:需要的产生-新的技术规范的出现-新的技术手段的发明-新的技术和技术群的兴起-新的技术体系的形成。

28、高技术社会化的途径与机制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发挥巨大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看作是高技术的支持环境,并认为其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级是核心级,即高技术产生的直接动力;第二级是主体级,即高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第三级是基础级,即高技术社会化的经济基础。这三级层次结构的支撑环境是高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界面。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基础级-主体级-核心级逐步深入,对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需求愿望和刺激作用。而高技术则通过核心级-主体级-基础级,影响和制约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面,我们将逐层分析高技术的支持环境的功能作用。

一、高智力:高技术支撑环境的核心级

1.高技术开发必须具备高投资的经济支持

高技术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是高投资,尤其是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资。

2.高技术开发必须具备匹配和谐的人才群体

高技术的高智力特征,不仅表现在物的因素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因素上。首先,高技术开发需要大批的高智能的科技人员;其次,高技术开发还需要一大批高文化的熟练工人;此外,高技术开发的人才优势在于组织各种人才的合理匹配的协调与合作,这就需要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二、智密区:高技术支撑环境的主体级

高技术产业支撑环境的主体级是一种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共生的社会现象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型的组织管理形式,它通过制造小气候,或是依靠行政机制,以政策为导向,组织联合攻关,或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入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通过辐射效应取得整体社会效益。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并联运行,缺一不可,将人才、技术、资金等现代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三、信息经济:高技术支撑环境的基础级

1.高技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高技术支撑环境的核心级、主体级,当且仅当社会经济处于信息经济阶段才能产生,这就顺理成章地得出高技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结论。

2.信息经济是培育高技术生长壮大的优越条件

首先,信息经济为高技术的产生准备了智力条件;其次,信息经济为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知识条件;再次,信息经济为高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3.信息经济是高技术大展宏图的辽阔空间

在信息经济丰润土壤和辽阔空间里成长起来的高技术,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经济的发展。

29、高技术发展对价值观念变革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价值观念变革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理论创造具有认识论的价值和功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理论创造,都作为新的价值体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2)科学技术的理论创造构建人们的价值理想、目标和信念。

3)技术体系转换构成价值更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2、高技术与价值观念的变革

1)人才观念。现代高科技使人们对生产力三要素的理解注入了新的内容。生产过程对劳动者的要求不但已经主要不在于体力,也不在于一般脑力,而是在于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

2)信息观念。信息是自从有了社会生产以来就在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中起作用的因素。在现代科技革命中,特别是由于高技术条件下生产过程和经济运转的内在需要,使信息获得了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信息、重视信息,并千方百计主动获取信息,这就是现代高技术所要求的信息观念。

3)资源观念。观念的资源,既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矿藏,森林等等),又包括知识和信息,而且后者是更重要的资源。

4)创新观念。在高技术的带动下,生产力加速度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得以生存。不断创新,不仅要在尖端科学和高技术领域激流勇进,而且要面向世界,吸收新的科技成果,消化创新。

5)时间观念。高技术时代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对时间价值观念的理解深化了。时间价值如此之大,如不珍惜时间,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促使人们更加珍惜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注重未来的观念加强了。

6)空间观念。在高技术条件下,生产和居住从集中走向分散,加上现代通讯和交通,人们交往更加方便。由于人们活动场所扩大了,使得空间尺度反而缩小了。原有的静态和绝对的空间观念势必被运动和相对性的空间观念所代替,并成为人们评判事物的价值尺度。

7)教育观念。教育状态的优劣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有了良好的教育,就预示着这个国家会有繁荣的未来。我们必须改变“一次性教育”观念,树立“ 终身教育”的新观念,扭转把接受教育仅仅当作谋职的“敲门砖”和进入劳动市场的“一次性投资”的教育文化心态,要造成终身培训和不断接受教育的新风气。

8)就业观念。高技术时代实行的是机会均等、公开竞争的原则。对于企业来说,新技术不断出现必然造成企业的兼并、分解、淘汰和新生,企业倒闭、转产、雇员失业、职业转移使人们随时会遇到的现实。就个人而言,理想的社会职业的取得也必须靠个人的努力拼搏。高技术时代要求人们在就业观念上改变世袭观念,以及传统社会的封闭的就业观念,勇于进入新的领域去寻求自身价值的突破,淡化不同职业的差异。只有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勇敢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树立开放的、积极的就业观念,才能坦然的、成功的完成职业的转移,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

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研究对象。

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学,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的总和。所谓学说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运动是指各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行为,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

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包括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规律两大部分。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

①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②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③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

⑤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方法:

①论联系实际 ②世界联系中国 ③成就联系挫折 ④现实联系历史 ⑤现在联系未来

3、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

定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主要贡献:

一、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二、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根本缺陷:

一、他们基本上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二、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三、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向统治阶级呼吁,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三次飞跃及其意义。

第一次是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完成。

第二次是社会主义理想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标志。

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一种模式(苏联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的出现。

意义:

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形态在历史上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螺旋式的逐步上升的进程。这符合人们思想认识的辩证法,也是符合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的。自有社会主义以来,确实存在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深刻认识这三个飞跃,有助于我们如实地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有助于克服僵化思想和教条主义,同时又避免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修正主义,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社会主义觉悟、社会主义素养和加快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有益的。

5、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夸大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和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社会主义者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坚持唯心史观不懂得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和国家实质,拒绝一切政治运动,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理性论和天才史观的思想束缚,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看做超越一切阶级的理性和正义的表现,是各个阶级都能接受的;科学社会主义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6、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1、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

2、欧洲主要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尖锐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政治条件。

3、以德国西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代表的优秀的人类思想文化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

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的成就和存在的缺陷以及正面和反面的经验,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8、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发展成科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

首先,马恩通过深入批判青年黑格学派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历史唯心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一是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了交往实践观的主导地位,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奠定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三是正确说明了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其次,马恩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成为科学社会的第二块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并由此出发,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马恩正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完成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伟大历史任务。

9、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现实模式及其评价。

理想模式:

马恩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一定要在资本主义所造就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充分发展,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当时的英、法、德正是这样的典型国家,因此,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上述三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同时节,他们还认为,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在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国家的带动和帮助之下,才有可能。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共同胜利的观点,一度成为列宁之前的革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基本理论模型。

现实模式:

列宁在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后,认真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现实模式理论。这就是社会主义不可能同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只能首先在经济不发达,但矛盾尖锐、又具备一定主观条件的国家取得胜利。

评价:

(1)马恩之所以得到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共同胜利的观点,是由他们所以的时代决定的。马恩所的时候是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期,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还没有完全显现,各资本主义通过联合来掘取平均利润,因此,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要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联合起来,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进行斗争,方能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2)到了列宁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阶段,形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体系内部冲突加深,世界性的战略成为帝国主义阶段的重要表现。帝国主义战争使一些原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弱国陷入冲突之中,社会矛盾激化,但民族资产阶段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民族民主革命不可以在他们的领导下取得成功。在这种形势下,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的链条上存在薄弱环节,如果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同盟军,有经过革命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条件汇合起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就会成为可能。列宁进而认为,俄国就是帝国主义矛盾的集中点。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落后国家超越资本主义发达阶段是可能的。

10、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困难何在。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巨大飞跃,同时也使得坚持社会主义面临许多巨大的历史矛盾。

(1)在国内,普遍面临封建主义在各方面的影响。在经济上,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在政治上,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在文化思想上,文化专制主义流毒深远。由此,形成了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发展状况的矛盾、代表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人阶级和个休小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本性与落后的封闭的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之间的矛盾,以及高度民主的要求同经济文化落后、缺乏民主传统之间的矛盾。同时,不发达国家还面临国内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在国际上,面临特殊环境和特殊矛盾。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对其的全面包围,面临如何防备侵略干涉、交流联系和和平竞赛的课题;二是面临如何支持民族独立国家反抗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问题;三是面临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问题。

(3)社会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全新的事业,没有前人的经直接验可以借鉴,要把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本国的实际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过程中,必然经验不同程度的失误、曲折、甚至倒退。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暂的挫折并不能否认科学社会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

11、苏联模式的特征、影响及其评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的体制,理论界称为苏联社会主义主义模式。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基本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高度集权。在经济方面,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及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其重要的经济特征;在政治上,实行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苏维埃形式、苏共独掌政权;在文化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类文化机构由国家开办,文化学术是非由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人裁决。

主要影响:在国内,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保证了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人力物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了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个人崇拜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缺少独立的经验,出现了一个学习苏联模式的热潮,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几乎都搬用了苏联的一套理论和模式,而忽视了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这就给以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埋下了阴影。

评价:(1)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是苏共和苏联人民结合自己国情,勇于探索的结果,它一方面受封建历史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对社会主义主义建设缺乏经验;(2)苏联模式与斯大林本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既有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也有教条主义的因素,还有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因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其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虽然失败了,但它仍然是人类对未来社会一次伟大探索,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实践运用和理论飞跃。

12、苏东事变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在特定国际大气候下的大爆发。

原因:

(1)外因: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东欧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领导层和、广大群众施加压力和影响,利用其经济发展的成果、自由与民主的号召、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抗拒等,诱惑并迫使他们改变苏联、东欧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改变其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东欧等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是苏联解体,随之受制于前者的东欧各国巨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内因:一方面,苏联、东欧在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在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长期得不到纠正而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经济发展缓慢,在政治上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形而上学、教条主义、封建主义和实用主义,对外实行大党大国主义,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东欧各国。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促使各种矛盾激化的路线和政策,比如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新思维”,给东欧各国“松绑”等,从而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并速了东欧剧变的进程。

教训:

(1)社会主义的优势性主要应体现在经济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上。

(2)改革要在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在改革中制定并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要警惕右的,主要纠正“左”的错误。

(4)要解决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在对外关系相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正是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

13、邓小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4、发展动力——改革;

5、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和平外交,对外开放;

6、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发展战略——“三步走”;

8、领导和依靠力量——党是领导核心,工农、知识分子、劳动者、爱国者,都是依靠力量;

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意义:

1.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理论界一致认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

(2)邓小平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也做出了重大发展

(3)对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

(4)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5)“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理论界一致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是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