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银行信贷管理考试题目整理

银行信贷管理考试题目整理

银行信贷管理考试题目整理
银行信贷管理考试题目整理

名词解释

1、逆向选择: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2、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临时性借款,主要用于支持银行资金周转,弥补银行暂时的头寸短缺。

3、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客户需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客户履行债务,责任的能力和诚信等)向第三方做出保证的行为。授信又可分为实有授信和或有授信。

4、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个人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办理储蓄存款时,应当出示本人法定身份证件,使用身份证上的姓名,银行按照规定进行核对,并登记身份证上的姓名和号码,以确定储户对开立帐户上的存款享有所有权的一项制度。

5、保证:是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6、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讲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行为。

7、审贷分离制:是信贷运行机制的核心,它是指授信业务的审批主体与发放主体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制度。

8、转贴现: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卖出未到期的贴现票据以融通所需资金的行为,而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在票据到期前还可以做票据的转手买卖,继续进行转贴现活动。

9、信贷营销:是指银行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向客户提供信贷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银行盈利目标的一系列信贷管理活动。

10、抵押: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11、质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权利凭证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质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12、项目融资:指贷款人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融资,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债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他是以项目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是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方式,一般用于现金流量稳定的大规模基本建设项目。

13、贷款风险:是指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贷款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

14、住房贷款:是指借款人以自己或第三人所购住房或其他具有所有权的财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第三人为其贷款提供保证,并承担连带责任的贷款。

15、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

16、银团贷款:是由一家贷款银行牵头,由该国或几国的多家贷款银行参加,组成贷款银团,共同向另一国银行、政府或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以称辛迪加贷款。

17、银行信贷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配置信贷资金,才有利于发展经济并增加自身盈利的决策活动。

18、企业协定存款:是指存款人与经办行签订协定存款合同,约定基本存款额度,对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中超过该额度的部份按协定存款利率单独计息的一种存款。

19、现代企业制度: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20、定期存款:银行存款的一种。存户存入款项时预定提取期限的存款。银行对存户签发定期存单,到期凭存单支取。利息较活期存款为高。

21、回购: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简答题

1、贷款的基本程序 贷款的基本程序(1)贷款申请(2)贷款调查(3)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4)贷款审批(5)贷款发放(6)贷款检查(7)贷款归还

2、信贷资金的特点和运动形式

信贷资金具有资金所拥有的基本属性:预付、周转和增殖。但是,信贷资金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资金,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两权分离、到期归还本金与利息”,具体表现在:

1)是一种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2)是一种有价格的资金

3)是一种有期限约定的资金4)是一种具有特殊运动形式的资金

(一)含义:即指信贷资金从筹集、贷放、使用至最后归流到出发点的整个过程。通常表示为“双重支付双重归流”。

“双重支付、双重归流”第一重支付:g→G ,银行将筹集到的信贷资金贷给资金使用者; 第二重支付:G→W(Pm,A),是资金使用者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将借入的信贷资金进行投资或消费;

第一重归流:W’→G’ ,是投资者收回投资或消费者取得预期收入;

第二重归流:G’→ g’ ,资金使用者将贷款本金和利息归还给银行,信贷资金又回到它的出发点——银行手中。

信贷资金二重支付与二重归流的循环,并在运动过程中相互制约、紧密联系,从而构成信贷资金的周转过程。

7如何协调贷款三性原则之间的关系

9贷款风险分类和程序

贷款风险的类型:

(一)按贷款风险的内容可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

(二)按贷款风险的性质划分为: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三)按贷款的风险的来源可划分为:直接贷款风险、间接贷款风险

A P m g G W ..….P……W’

5贷款管理行长负责制的内容

行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行长是贷款管理的责任人,即贷款的安全由行长负责,保证信贷资产安全是行长的主要职责;(2)贷款实行分级经营管理,即行长对授权范围内的贷款的安全全权负责;(3)行长授权的主管人员应当对行长负责。

13审贷分离的意义和内容

审贷分离制的内容主要是贷款“三查”制度。贷款“三查”制度是指贷款调查、贷款审查和贷款检查,它是银行开展信贷业务的基础制度,涵盖了贷款活动的全过程,无论信贷管理体制发生怎样的变化,贷款的“三查”制度不能变,各级信贷业务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实行审贷分离制的意义是:其一,实行调查评估、审批、发放各环节的相分离,可以做到环环相扣、责任分明,达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目的,从程序上保证贷款审批、发放和管理的科学性;

其二,实行审贷分离,可以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贷款进行分析和评价,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对信贷业务部门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复核,对业务部门调查手段、方法、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进行检验,从而更有利于保证评审结论的准确性;其三,实行审贷分离,有利于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客服感性认识的片面性,使决策人员更理性地作出决策。

10信贷营销的基本特征

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和信用,因而银行的信贷营销不同于工商企业的产品营销,它有着自身的特点:(1)信贷营销的性质是一种服务营销,即通过银行的营销活动,使得客户从中获取利益和满足感。(2)信贷营销的功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来吸引社会资金,另一方面又要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来吸引借款人。(3)信贷营销的理念注重整体营销,由于信贷产品的无形性和易模仿性。客户带信贷产品的认识往往是从了解银行开始的,只有对某家银行产生认同,才能接受其提供的信贷服务。(4)信贷营销的方式是采取直接营销的方式是采取直接营销的方式,信贷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离性,信贷产品必须依靠自己的分支机构和营销人员直接进行销售。

4银行确定抵押率考虑的因素

抵押率就是抵押款本息之和与抵押物作价之比。抵押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资信程度,贷款期限,抵押物的品种和抵押物估价的准确程度等因素。为了科学合理的确定抵押率,银行需要本着防范风险、公正,经济的原则对下面问题做出分析:(1)贷款项目的风险。(2)抵押人资信状况。(3)抵押物的品种。(4)贷款期限。

3银行确定抵押物的基本原则

(1)合法设定抵押权原则。(2)减少风险原则。(3)抵押物优先原则。(4)易于拍卖原则。(5)易于管理原则。

17简述信用卡消费贷款的特点

(1)发卡行一次性审查申请人的资信,持卡人在有效期内可周转使用贷款额度,即申请一次,审查一次,多次贷款。(2)有免息期和最低还款额。(3)单笔贷款金额小,贷款笔数多。(4)贷款用途不固定,使用方便、灵活。(5)消费贷款在持卡人购物消费的结算过程中实现,即时形成贷款。

简述短期贷款的基本用途和种类

用途:满足借款人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耗用或销售而储存的各类存货、季节性物资储备等生产经营周转性或临时性的资金需要。

种类:1、临时贷款2、周转贷款3、透支贷款4、结算贷款。

11项目融资的特点

1、融资主体的排他性。以项目为主体安排的融资,主要是依赖于项目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而不是依赖于项目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1、追索权的有限性。

2、项目风险的分散性。以项目为主体安排的融资,主要是依赖于项目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而不是依赖于项目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3、项目信用的多样性。成功的项目融资,可以将贷款的信用支持分配到与项目有关的各个关键方面。

4、项目融资程序的复杂性。项目融资数额大、时限长、涉及面广。

5、融资成本较高。融资的前期费用和利息成本。

6、资产负债表外融资。

12个人客户信贷市场细分的依据

个人客户信贷市场的细分一般按存款数量因素、收入水平因素、年龄结构因素、知识结构因素、对若干因素进行综合。

18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清晰。

2、权责明确。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16影响企业存款变动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2、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

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与生产经营规模;

4、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与资金清算状况;

5、企业的商业信用状况。

14银行取得短期贷款的途径有哪些

1、产权清晰。

2、权责明确。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15商业银行存款的作用有哪些

1、存款是银行职能实现的前提;

2、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主体;

3、存款是银行贷款业务的基础;

4、存款是银行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的渠道; 5 、存款是银行保持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

论述题

2理论结合实际,谈谈我国个人贷款的产生和快速发展的原因

1、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带来消费贷款的需求。

2、买方市场的形成。

3、社会制度改革的深化。

4、中央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

5、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要求与信贷结构的转变。

6、非公有经济的活跃与发展。

7、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结合当前实际,银行如何从自身角度降低不良贷款

1、推进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逐步上市。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改变国家独资股东一元化格局,实现股权多元化;创新产权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上市,增强应对不良贷款的能力。

2、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科学认定不良贷款增量。

3、改进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机制,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事前风险评估。

4、建立科学的呆账核销制度。老不良贷款逐年核销,新不良贷款及时核销。

5、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央行和银监会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6、改进和完善外部金融环境。整治信用环境,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

3中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有哪些?如何减少和避免风险?

1、贷款风险:操作性风险、体制性风险。

2、措施:①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先防范意识,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完善贷前审查制度,根据借款人的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因素

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做出评估,进而决定是否放贷。另一方面,人的因素也是风险产生的关键性因素,要对银行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行综合治理,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业务队伍。②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健全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和改革现行体制的重要性,必须实行审贷分离、集体审批制度,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加强监督。要严格依法发放贷款,遵守法定程序,认真调查核实,签订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坚决杜绝人情贷、关系贷。③银行发放贷款后,应采取种种积极措施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如银行定期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进行贷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风险在实际发生之前消灭或减少。

④运用多种法律手段防范贷款风险。产生贷款无法收回或收回难的情况时,传统民事诉讼期限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诉讼成本大;可适当运用非诉法律手段,比如强制执行公证、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仲裁手段,可有效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⑤运用多种经济手段防范贷款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将一些不良资产通过资本市场来处置,例如债权互换、出售债权等;也可以通过保险的形式分摊贷款风险,从而降低贷款的风险。⑥防范贷款风险的各项制度亟需完善。监管制度:人民银行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应的服务系统。同时,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掌握更多、更大的权利,切实实现严厉的惩罚性制度。立法制度: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对借款企业的信息披露加以规范,明确权利义务;完善现有的《担保法》、《合同法》、《公司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中和贷款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以对现有的贷款制度加以完善。行政制度:对现有行政制度予以改进,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提高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由此来减少商业银行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的支出,进而降低信贷风险的可能。

5银行贷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