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选择题

(一)A型题

1.以下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哪项不正确

A.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B.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C.慢性病人可有意识障碍

D.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且病程迁延

E.一般智能无明显损害

2.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视幻觉

B.听幻觉

C.触幻觉

D.嗅幻觉

E.本体幻觉

3.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的是

A.单基因遗传

B.双基因遗传

C.多基因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E.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下列何种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最有诊断意义

A.被害妄想

B.嫉妒妄想

C.牵连观念

D.思维散漫

E.夸大妄想

5.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绪低落

B.情绪不稳

C.情绪高涨

D.情感不协调

E.欣快

6.听幻觉最常见于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7.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A.思维破裂

B.被控制体验

C.幻觉

D.怪异行为

E.注意力不集中

8.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思维联想散漫

B.片断的幻觉妄想

C.幼稚愚蠢行为

D.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E.妄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9.关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常急性发病

B.可表现精神运动型兴奋

C.可出现木僵

D.对电抽搐治疗反应较好

E.发病多在中老年期

10.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特征,以下哪项错误

A.起病年龄较晚,常在40岁左右

B.以妄想为主要表现

C.缓慢发病者多

D.幻觉少见

E.及时治疗效果较好 11.关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多在青少年期发病

B.病程进展缓慢

C.社会退縮行为

D.幻觉妄想较为明显

E.预后较差

12.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A.思维贫乏

B.假性幻觉

C.动力缺乏

D.情感平淡

E.孤僻离群

13.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生化因素

D.脑萎缩

E.精神因素

14.一青年病人,三个月前急性起病,意识清晰,表现说话难以理解,行为幼稚怪异,本能意向亢进,有片断的耳闻远方亲友声音的幻觉,觉有人跟踪。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病毒性脑炎

E.分裂样精神病

15.30岁的男性病人。近半年来觉得有人跟踪自己,有人在屋里放了窃听器而不敢大声讲话,常听见有人在议论如何对付他。因而表现闷闷不乐,闭门不出,写信到公安局请求保护。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分裂症

B.偏执型分裂症

C.单纯型分裂症

D.偏执性精神病

E.紧张型分裂症

16.青年女性,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友冷淡,不讲究个人卫生,有时发呆。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 品性障碍

C.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 偏执性精神病

E. 人格障碍

17.以下疾病那一种预后最好

A.偏执狂

B.偏执状态

C.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D.偏执型人格障碍

E.妄想阵发

18.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哪项不对

A.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B.病程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

C.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D.分裂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

E.起病较急、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19.关于急性妄想发作,以下哪项不对

A.常突然起病,以短暂的妄想为主要症状,妄想形式多样,内容支离破碎 B.病前一般无诱因

C.可伴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D.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E.病程不超过3个月

(二)B型题

A.阳性症状

B.抑郁发作

C.阿尔茨海默病

D.躁狂发作

E.神经衰弱

1.多巴胺功能亢进

2.5-HT功能低下

3.脑部乙酰胆碱缺乏

4.慢性心理社会应激

5.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

A.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

B.一种偏离特定文化背景的行为模式

C.以抑郁、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

D.可表现多个系统的功能损害

E.以情绪高涨、激动不安为主要表现

6.精神分裂症

7.激越性抑郁

8.人格障碍

9.慢性酒精中毒

A.利培酮

B.卡马西平

C.盐酸丙米嗪

D.盐酸阿米替林

E.阿普唑仑

10.主要治疗躁狂症

11.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

12.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焦虑

(三)X型题

1.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特征性意义的听幻觉是

A.评议性幻听

B.争论性幻听

C.命令性幻听

D.入睡前幻听

E.噪声性幻听

2.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特征性意义的妄想是

A.自罪妄想

B.夸大妄想

C.疑病妄想

D.影响妄想

E.原发性妄想

3.下列哪些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价值

A.思维插入

B.思维被夺

C.思维被广播

D.联想松弛

E.强迫性思维

4.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包括

A.起病形式

B.症状特点

C.维持治疗

D.病前的社会功能水平

E.是否使用了电抽搐治疗

5.下列哪些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价值

A.情感淡漠

B.情感不协调

C.情绪低落

D.情感高涨

E.情绪焦虑恐惧

6.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A.抗精神病药物

B.认知心理治疗

C.电抽搐治疗

D.行为治疗

E.大剂量安眠药注射

7.改善精神分裂症预后的措施有

A.早期发现

B.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C.注意维持用药

D.配合家庭、社会治疗

E.保证住院时间在6个月左右

8.关于偏执性精神障碍,以下哪些是对的

A.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相

B.病前多有特殊的个性缺陷

C.多在一定的精神因素作用下逐渐起病

D.妄想内容常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E.病程迁延不愈,易于导致人格衰退

9.偏执性精神病与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在于后者

A.妄想常不系统,易于泛化

B.妄想内容较荒谬,缺乏现实性

C.常伴有幻觉

D.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

E.一般不出现人格改变

10.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

A.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幻觉以幻听多见,症状常有昼重夜轻的波动性

B.当意识障碍减轻时,病人与环境接触良好,情感反应保存

C.精神症状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D.病程经过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消长平行

E.常有某些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证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

11.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结局大致有以下哪几种形式

A.完全持久的恢复正常

B.病情多次复发,间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

C.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

D.维持在慢性状态

E.衰退至终末期。

1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

A.对疾病的性质的讲解

B.介绍患者将可能接受的治疗方法

C.介绍康复的模式以及疾病的各种不同的结局状况、疾病预后的前景

D.及时纠正患者的病态信念

E.治疗将会涉及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等

13.精神分裂症的中枢多巴胺(DA)功能亢进的假说证据包括

A.长期使用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妄想,阻断多巴胺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B.苯环己哌啶(PCP)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妄想,同时也会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 C.不少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DA的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

D.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减少

E.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是通过阻断D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的。

填空题

1.1896年,德国精神病学家_______首次将早发性痴呆作为一个疾病单元来描述。

2.20世纪瑞士精神病学家_______首次建议将早发性痴呆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3.1993年,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的总患病率为______。

4.近30年来,对精神分裂症的脑影像学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是脑室______,其中以_______和_______扩大最为明显。

5.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思维联想过程缺乏_______和_______。

6.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之一,在内容上以______妄想最为多见。

7.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而阴性症状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对于易复发,病程迁延,服药依从性差的病人,可选用______维持治疗。

9.双生子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的_______倍。

10.长期的随访研究发现,有5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曾试图自杀,约________的病人最终死于自杀。

简答题

一、首发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哪些?

答: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表现之前,病人可能有前驱症状(早期症状)。有人认为这是从异常行为症状向精神病性症状的过渡时期,也可以说是从最初可察觉的症状向真正的精神病性症状发展的阶段。处于前驱期这种“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否最后发展成明显的精神病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事件,家庭紧张,个体的素质,家庭社会支持等。

了解前驱期症状,有利于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概括起来首发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前驱期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认知改变:古怪或异常观念、朦胧、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等。

感知改变: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行为改变: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功能水平下降等。

躯体改变:多种躯体不适感,如头痛、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等。

二、精神分裂症思维形式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联想散漫、松弛或破裂,有时表现逻辑推理荒谬离奇(逻辑倒错性思维),有时表现为缺乏主题的空谈议论(诡辩证)。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而表现为“词的杂拌”。有的病人将某一个词或动作的具体含意与抽象含意混淆在一起来表达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象征性思维”,或创造一些特殊意义的字或词而称“语词新作”。

有的病人表现思维的自主性障碍,如联想过程在无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中断(思维中断),或脑内涌现大量的、不由自主的强制性的思维(思维云集),有的病人觉得自己的思维不受自己的控制而受制于某种外力(思维被控制),或觉得自己所想的东西外人都已经知道,究竟是怎样知道的他自己也说不清,称为内心被洞悉感。

而另有一部分病人,则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的贫乏,对一般性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而以简单的“不知道”,”不清楚”或“没什么”等作答,表现为思维贫乏。

三、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内容离奇、逻辑荒谬、发生突然;②妄想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常有不断扩大和泛化的趋势或具有特殊意义。如认为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所到之处都有人议论他,报纸、电视的内容都在含沙射影的说他,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对他都有特殊意义等;③病人对妄想的内容常不愿意主动暴露,并往往企图掩饰它。

四、试述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答: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缓慢隐袭,持续发展。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生活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而亲情日趋淡漠。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如有,亦是片断性或一过性的,内容单调。行为表现不像青春型那样荒唐离奇而类似于残留型那样的阴性症状,但从未有过明显的疾病活跃期。这种病人在早期常被误认为是“不求上进”、“性格不够开朗”或“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诊。治疗效果较差。

五、试述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答: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多在2周之内达到高峰,其特点为情感和思维形式的障碍,加上幼稚愚蠢行为。情感特征可表现为情感肤浅、不协调、喜怒无常或变化莫测,有时面带微笑,却给人傻气的感觉;言语较多但内容松散、不连贯,荒谬离奇,思维凌乱甚至破裂;行为幼稚愚蠢、奇特怪异、不可预测、缺乏目的,傻笑、扮鬼脸、恶作剧,不分场合与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本能意向亢进或意向倒错,如脱衣脱裤、吃脏东西(痰、大小便等)。幻觉、妄想片断,多变,不成型。

六、试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答:常起病于青壮年或中年,起病缓慢,早期常表现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在内容和范围方面常有不断扩大和泛化的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妄想结构可较系统,亦可松散,妄想内容以关系、被害多见。病人可表现一个或多个妄想,且常伴有幻觉,以幻听最多见。病人的行为常受妄想、幻觉的影响,多数病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病态体验,有的病人沉湎于幻觉和妄想的体验之中而变得孤僻离群。此类病人的思维形式和情感、意志、言语障碍不太突出,人格改变较轻,有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尚能保持较好的工作能力。

七、试述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答:大多数病人于中青年发病,起病较急,病程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以紧张性木僵多见。

木僵时病人言语运动受抑制,程度从运动缓慢、少语少动(亚木僵状态)到固定于某一个姿势,不语不动、不饮不食,以至于唾液留在口中也不咽不吐,顺口角流下,不自动排便,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肌肉紧张时病人可出现蜡样屈曲、

被动服从,特征是病人的肢体可任人摆布,即使被摆成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变。如将病人的头部抬高,好像枕着枕头,病人也能保持这样的姿势一段时间,称之为“空气枕头”。有的病人可表现主动违拗,出现模仿动作和模仿言语。处于木僵状态的病人意识清晰,对周围的事物有感知,事后能回忆。

紧张性兴奋的病人表现突然起床,无目的的踱步,砸东西,可出现刻板单调的言语内容或模仿言语,偶可伴有妄想、幻觉。紧张性兴奋常持续数日或数周,然后自行缓解或转入木僵状态。此型现在少见,预后较好。

八、阳性和阴性症状包括哪些?I型和II型精神分裂症有何主要区别?

答:英国学者Crow(1980)基于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出精神分裂症生物异质性的观点,将精神分裂症按阳性、阴性症状群进行分型。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阴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I型精神分裂症(阳性精神分裂症)与II型精神分裂症(阴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I型与II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区别

I型精神分裂症II型精神分裂症

特征性表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情感平淡、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

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良好较差

预后情况有可逆之可能不可逆性(?)

智能缺损无可有认知功能损害

异常的不自主运动无有时存在

推测病理所在 D2受体功能亢进脑萎縮或脑结构功能异常

1982年,Andreasen在Crow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1992年Stanley等对上述量表进一步改进,制定了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对阴性、阳性症状的定量化评定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工具。按照阴、阳性症状分型,优点在于将生物学、现象学结合在一起,且对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九、试述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答: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有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十、何谓Bleuler的4A症状和Schneider的一级症状?

答:Bleuler(1911)在描述精神分裂症症状时,重视横断面上的精神症状的特征,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发障碍在于各种精神活动整合过程的障碍,他把下述4项症状列为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①联想障碍(Association);②情感障碍(Affective);③矛盾意向(Ambivalence);④内向性(Autism)。而将妄想、幻觉、紧张症等列为精神分裂症的附加症状。

而Schneide则认为,以自我意识障碍为中心的所谓一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他提出了11条一级症状:①争论性幻听;②评论性幻听;③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④思维被扩散;⑤思维被撤走;⑥思维阻塞;⑦思维插入;⑧躯体被动体验;⑨情感被动体验;⑩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知觉。

以上两种观点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影响很大,但各有其不足之处,Bleuler的4A症状对阳性症状的诊断价值有所忽视,而Schneide的一级症状则对阴性症状的诊断价值重视不够。其后的研究表明,“一级症状”并非精神分裂症的特异性症状,其它一些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中均可见到。

十一、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

答:不少脑器质性病变如癫痫、颅内感染、脑肿瘤和某些躯体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药物中毒等,都可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如生动鲜明的幻觉和被害妄想等。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类病人往往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幻觉多为恐怖性幻视,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当病人意识障碍减轻时,病人与环境接触良好,情感反应保存,精神症状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病程经过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消长平行。

更为关键的是,病人常有某些确凿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证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

十二、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

答:情感性精神障碍无论是在躁狂状态还是在抑郁状态,都可能伴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多数情况下,精神病性症状是在情感高涨或低落的背景下产生的,与患者的心境相协调。如躁狂病人出现夸大妄想,抑郁患者出现贫穷或自罪妄想;

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两者的情感障碍和与环境的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病人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耐心的询问可以的到一些应答,病人的表情动作虽然缓慢困难,但流露出忧心忡忡的眼神和欲语而难以表达的表情,说明病人与周围仍有情感上的交流。而紧张性木僵病人则淡漠无情,无论医生多么努力,病人却常常是无动于衷,无相应的反应。

急性发作的躁狂病人也会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但当行为症状控制之后,病人仍会暴露出高涨的情绪而有别于精神分裂症。

有时,躁狂和抑郁的病人也会出现一些与当前心境不协调的幻觉和/或妄想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不是疾病的主要临床相,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常缺乏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个别病人可能需要结合既往病史、病程、症状持续的时间及疾病转归等因素做出判断。

十三、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

答: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尤其是疾病早期或单纯型病人,常出现神经衰弱和强迫性神经症的症状。鉴别要点:①神经症的病人大多自知力充分,病人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和处境,求治心切,情感反应强烈,而分裂症病人早期可有自知,但却不迫切求治,情感反应亦不强烈,分裂症病人的强迫症状内容有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摆脱的愿望不强烈,痛苦体验不深刻。②仔细的病史询问和检查可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如情感淡漠迟钝、行为孤僻退缩等。③一时难以诊断则需要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随着病情的进展,精神分裂症病人表现出日益加重的亲情淡漠,行为孤僻或思维离奇等症状。

十四、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反应性精神障碍。

答:某些分裂症病人病前可能有一定的精神诱因,而早期表现的症状特点可能带有心因性的色彩,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的症状则日益脱离现实,不愿暴露内心体验和求治。而反应性精神障碍常主动陈述病情,以求得同情和支持,症状常反映心因内容,逻辑推理接近常理,情感反应鲜明强烈,较少有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如有,持续时间亦短暂。病人如有行为运动减少,亦常能配合医生的诊治,与周围接触较好,这些特点可以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十五、哪些因素对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判断有提示意义。

答:100余年的经验表明,以下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判断有帮助:

提示结局良好的因素包括:急性起病,病期短暂,中年以后起病,病前人格良好,无精神病家族史,病前工作能力好,病前社会关系良好,有明显的情感症状,稳定的婚姻,较多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及时、合理、系统等。

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隐袭起病,病期长,早年起病,病前人格不良,有明显的精神病家族史,病前职业功能和社会关系不良,以阴性症状为主,缺乏家庭与社会支持,有脑结构的异常,治疗不及时、不系统、服药依从性差等。

十六、试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特征。

答: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社区康复的开展,使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有了明显改观。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演变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①单次发作,完全持久的恢复。②多次发作,但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基本缓解。③首次发作后即残留部分症状,以后可以发作,但残留症状无明显加重。④首次发作后即残留部分症状,以后可有发作,但每次发作后症状逐渐加重。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结局大致有以下5种形式:①完全持久的恢复正常。②病情多次复发,间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③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④维持在慢性状态。⑤衰退至终末期。大多数随访研究认为,从总体上讲,约2/3的病人有较满意的社会功能结局,生活能自理,并能从事部分劳动。

十七、简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社会治疗的基本原则。

答:心理治疗必须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部分。心理治疗不但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也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促进患者与社会的接触。其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心理教育和社区康复。

1.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指的是向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有关精神疾病的性质和可能的病程演变过程,介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卫生保健知识和社会服务资源利用等的一门技术。对患者或其家人进行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增加他们对疾病本身的了解;其次是修正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心理教育是病人康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心理治疗。一般认为,心理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疾病的性质的讲解。

(2)介绍患者可能接受的治疗方法。

(3)介绍康复的模式以及疾病的各种不同的结局状况、疾病预后的前景。

(4)治疗将会涉及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等。

2.针对疾病康复期的心理社会干预

对经历了首次精神病发作的患者促进痊愈、预防慢性残疾是临床医生的首要任务,而预防复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痊愈期的总体目标是尽量缩短活动性精神病的期限,帮助患者重建生活,帮助他们了解精神疾病并确立将来的对策。这是一个恢复和再调整的阶段,一个逐渐和动态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主动参与这一过程。

所有精神病人有权利在社区生活和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首发病人的总体心理社会结局阻止了病人在职业功能、学业、财政、家庭与社会等方面去获得这一理想目标。

精神分裂症常在成年早期发病,此时,个体仍处在学习和受教育阶段,或仅仅是刚刚开始建立其成年期的社会和职业角色,正常的发育过程将受到长期精神病态及其不良结局的影响。基于这一点,临床医生在征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应与教师和单位领导取得联系,并提供适当的信息,共同讨论一个逐步恢复正常工作、学习的方法或程序。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如保护性就业,技能培训。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短期或长期目标,以增强病人的成就感,避免自尊心的丧失。职业功能的获得是以促进康复为目的的心理社会干预的中心目标。

康复期的心理社会干预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个案管理;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家庭态度、促进对疾病复发的早期认识和适当的干预措施;减少应激;预防自杀等内容。

十八、如何鉴别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及偏执型人格障碍?

答: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妄想系统,幻觉少见,即使出现也历时短暂且不突出,与妄想密切相关;妄想的内容比较固定而不泛化,与现实生活有联系,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多难辨是非;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病人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基本正常,病程迁延,但很少衰退。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是奇特的和不系统的,内容常较荒谬且牵连较广,易于泛化,旁人难于理解,常伴有幻觉(幻

觉与妄想内容不一定有关系)、被动体验以及其他分裂症的症状,药物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晚期常导致精神衰退。

偏执型人格障碍常早年起病,表现为敏感多疑,情感冷淡,与人格格不入等特征,但不构成妄想,亦无幻觉,社会功能相对较好。

论述题

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长期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数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的4~6倍。寄养子研究亦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另外,分子遗传学研究尽管尚无一致性的发现,但多数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假说:

(1)多巴胺(DA)假说: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其支持的证据有:①长期使用可卡因或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妄想,而苯丙胺和可卡因的主要神经药理作用是升高大脑神经突触间多巴胺的水平;②阻断多巴胺2(D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③不少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DA的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增加,因此推测脑内多巴胺功能亢进;④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是通过阻断D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的。

(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谷氨酸受体亚型的结合力有显著变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苯环己哌啶(PCP)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及妄想,但同时也会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

(3)5-羟色胺(5-HT)假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除了对中枢DA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HT2A 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DA的释放有关。5-HT2A受体激动剂可促进DA的合成和释放,而5-HT2A受体拮抗剂可使A10DA神经元放电减少,并能减少中脑皮层及中脑边缘系统DA的释放,这与抗精神病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均有关系。

3.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对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尸解研究,发现在中前颞叶(海马、内鼻皮质、海马旁回)和额叶存在脑组织萎缩。CT发现患者出现脑室的扩大和沟回的增宽,这些变化在精神疾病的早期甚至治疗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应用PET(正电子发射成像)在活体身上的研究提示患者存在额叶功能低下。

4.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研究发现,母孕期曾患病毒感染或产科并发症者,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5.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遗传因素和母孕期或围产期损伤,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这种改变的即刻效应并不显著,但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6.社会心理因素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学中仍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因素就是病因,但精神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诱发作用。

二、试述精神分裂症躯体治疗的某些原则。

答:1.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在用药前,临床医生应仔细评估病人的躯体状况和需要治疗的靶症状。尽管有人认为精神药物的作用没有靶症状,事实上,临床医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用药则常有所选择。如阳性症状明显者常选用氯丙嗪、氯氮平;阴性症状为主者则常选用维思通、奥氮平、舒必利、氯氮平等;兴奋冲动、行为紊乱明显者常选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镇静作用强的药物。

医师选药的原则应考虑到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效—价(药效—价格)比等因素。

2.有效不换方的原则既往应用效果好的药物,本次应用仍有效。如病人系首次用药,则药物的选择常要考虑到副反应的大小,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的疗效大致相当,但副反应有所不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相对较少,疗效肯定,可予考虑。在控制阳性症状方面,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当(除氯氮平对某些难治性病人有效外)。

3.单一用药、缓慢加减剂量原则一般主张单一用药,对于某些难治的病人可合用其它不同种类的药物(如另一类的抗精神病药,卡马西平、碳酸锂等)。通常情况下,抗精神病药物无论是增加或减少剂量时均应缓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个体对药物的不良感受,同时亦有利于观察病人对药物剂量调整后的反应。如病人出现某些急诊状况(粒细胞缺乏、过敏反应、急性肝坏死等)则应快速减药或停药。

4.个体化用药原则临床医生对不同个体的最低有效剂量(最大疗效,最少的副作用)要认真评估,不要过分追求控制症状而超大剂量用药,而导致许多严重的副反应的发生。

药物治疗的合适剂量相当于氯丙嗪(CPZ)400mg~800mg/天,其它药物按效价折算,急性期治疗时间至少6周。超出此剂量范围应做相当的临床判断。首次发作的病人,应尽快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宜偏小,折合CPZ约300mg~500mg/天。不应采用快速神经阻滞剂化和超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5.换药原则合适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最短起效时间要4~6周,如无效可改用不同类别的抗精神病药。

实践表明,病人如对首次用某药有较严重的不良体验,常预示病人对该药的远期疗效不佳和服药依从性差。这些负性体验包括主观不适感、过度镇静、急性肌张力障碍等,如果用药不久病人即出现明显的上述体验,可考虑快速换药(此时可不需观察4周)。

对两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反应不佳的病人,应改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病人的定义是:在疗程和剂量足够的情况下,对两种不同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均无明显疗效。此时氯氮平治疗至少应维持3个月。如果无效,要检查血药浓度并可逐渐加大氯氮平剂量到800mg/天,如有效则应作为持续的维持治疗措施。对两种不同的抗精神药物疗效不佳,病人表现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和攻击行为,或病人有不能耐受的副反应,包括EPS、抗胆碱能副作用、TD、MNS等应换用氯氮平治疗。

6.安全原则抗精神病药物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用药之前均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并在服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

有些情况在应用抗精神病药时应予不用或慎用:①病人既往有严重的过敏或变态反应史者;②与酒精、鸦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严重的CNS抑制或抗胆碱能谵妄;③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

疾病;④有器质性或特发性痉挛发作的高危因素者;⑤闭角性青光眼患者。

在以下情况应作血药浓度监测:①当病人对常用剂量的药物反应不佳时;②当临床医生对鉴别药物副作用与精神症状有困难时;③当合并其它药物而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时;④在儿童、老年病人或有躯体疾病的病人,其药代动力学可能有变化时;⑤当怀疑病人有藏药行为时。

7.合并其他药物的治疗原则如病人持续出现焦虑、抑郁和敌意等症状,尽管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控制较好,辅助用药是合适的。持续的焦虑可加用苯二氮卓类和心得安;持续的抑郁,应加用抗抑郁药;持续的敌意及类躁狂样症状可加用锂盐或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有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应予注意。

病人已接受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甚至包括了氯氮平或维思通,但仍表现持续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应合用前条所述的辅助药物或ECT治疗,亦可单独应用ECT治疗。神经阻滞剂合用ECT治疗的指征是:①病期<1年;②尽管病期>1年,但病人处在急性发作的早期;③有明显的情感症状和紧张症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ECT治疗的次数一般不应超过12次。

预防性给予抗帕金森病药不可取,如要应用,应考虑病人的躯体状况、病人既往EPS的发生史以及权衡引起EPS及抗胆碱能副作用的危险因素。

8.维持治疗原则急性症状控制后,药物维持治疗至少一年,其有效维持剂量为折合CPZ300mg-600mg/天。如最初在控制急性期症状时剂量超过了此范围,则应每六周减少10%的剂量,直到找到最低有效维持量,但一般不应低于300/天,维持量也不应超过600mg/天,除非此高剂量明确提示对病人有最好的症状控制和感受。

如果病人在接受神经阻滞剂治疗前仅有一次阳性症状发作,并且在其后一年的维持治疗中,无阳性症状及复发迹象可以试行停药观察方案,但病人需意识到潜在的复发危险并同意这一方案。对目前症状控制良好已一年,但既往有一次或多次发作的病人,应长期维持治疗,除非有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及某些禁忌证出现。

靶症状给药(在有复发先兆出现时才用药)或间歇给药的维持治疗方案因能使复发率增加而不应作为常规采用。对某些拒绝口服用药而乐于接受长效药物治疗的病人,长效药物可作为首选维持治疗方案。

多选题及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C 2.B 3.C 4.D 5.D 6.C 7.E 8.E 9.E 10.D 11.D 12.B 13.A 14.A 15.B 16.C

17.E 18.D 19.D

B型题

1.A

2.B

3.C

4.E

5.C

6.A

7.C

8.B

9.D 10.B 11.A 12.E

X型题

1.ABC

2.DE

3.ABCD

4.ABCD

5.AB

6.AC

7.ABCD

8.ABCD

9.ABC 10.BCDE 11.ABCDE 12.ABCE 13.ACE

二、填空题

1.克雷丕林

2.布鲁勒(E.Bleuler,1911)

3.6.55‰

4.扩大、侧脑室、第三脑室

5.连贯性、逻辑性

6.被害

7.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

8.长效制剂

9.4~6

10.10%

版权归人民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的改变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的改变 发表时间:2009-06-11T09:25:01.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4期供稿作者:尹萍 [导读]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影像学改变及影响因素。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的改变 尹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普宁医院超声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38-02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影像学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门诊体检未患精神疾病人员进行肝胆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肝胆超声改变的脂肪肝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肪肝发病显著的原因较多,其中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综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超声脂肪肝 慢性精神分裂症[1]是指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至少持续 2年以上的病人。临床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肝胆超声改变者较显著。本文作者在我院813名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门诊体检未患精神疾病人员80例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组入组标准:本院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25-55岁,排除患有原发肝胆疾病及肝炎、肝硬化、肝淤血、血液病、高热及长期饮酒者。对照组入组标准:门诊体检人员80例,年龄25-55岁,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排除原发肝胆疾病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血液病、发热、长期大量饮酒者。 1.2 仪器意大利百胜MyLabTM15型超声仪, 探头频率3.5MHz。 1.3 分析方法构成比及卡方检验。 1.4 超声诊断依据参见《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2]。 1.5 研究时间 2008年10月。 1.6 分析 1.6.1 一般情况 研究组性别:男51 例,女29 例,年龄:40.5±10.1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有氯氮平、氯丙嗪、维思通、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折算成氯丙嗪量375 mg±102mg。病程2-35年,平均病程14.3±10.7年。吸烟者占91%。 对照组性别:男46 例,女34 例,年龄:37.3±9.6岁, 吸烟者占37%。 1.6.2 肝胆超声改变[3] 见表1。 表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改变统计表 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性改变肝内胆管结石合计 例数构成比例数构成比例数构成比例数构成比例数构成比 研究组 39 48.75% 4 5.00% 6 7.50% 3 3.75% 52 65.00% 对照组 13 16.25% 2 2.50% 5 6.25% 1 1.25% 21 26.25% 上述样本经统计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脂肪肝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肪肝发病率明显高于门诊体检未患精神疾病人员。 2 讨论 我院某时点住院患者813例,随机抽查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占总数的9.84%,研究组中肝胆超声改变者52例,占研究组 65.00%。经统计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脂肪肝发病率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作者认为上述差异有以下几个原因:

精神分裂症

生命素养健康管理 ■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由于患者受到严重的精神刺激导致的重度心理疾病,大家应该对精神分裂症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其病因复杂,并且不易治愈,还容易复发;这点让很多的朋友感到痛苦。 ■素养生活方式 要有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俗话说“病由心生”,尤其精神病更是与个人的情绪、性格、处境等息息相关。要想预防精神分裂症,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不要对自己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使自己每天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从而精神崩溃,这就叫“欲速则不达”。现在不少人患有精神分裂症都与此有极大关系。 1.保持心理健康 每天早上对自己微笑一下,告诉自己开始快乐积极的一天,如果发现自己有了不健康的心理,就要及早找心理医生或自己想办法调整一下,不要等严重到了精神病这一步才去医院。 2.减少诱发因素 家属及周围人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后精神状态的薄弱性,帮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常与病人谈心,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帮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鼓励病人增强信心。 ■素养饮食 1.饮食应清淡和富有营养。 2.摄取富含烟碱素的食物。 3.饮食应清淡和富有营养,如鸡肉、酸奶、豆腐、啤酒酵母、大比目鱼、豌豆、葵花子等。

4.摄取富含烟碱素的食物,如,绿花椰菜、胡萝卜、五米、鸡蛋、鱿鱼、马铃薯、番茄、全麦。 5.食疗偏方一则 原料:猪心(半个)、远志15g、柏子仁15g、合欢皮15g、茯神20g、钩藤15g、石菖蒲12g、莲子芯20粒、郁金10g、天麻6g、天竺黄6g、石决明20g;制备: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武火煮滚,后用文火煲1小时30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饮食禁忌: 因为病人的进食缺乏自控,容易造成暴饮暴食或营养不良;而一些生痰发风食物如肥肉、蟹、鲤鱼、黄鳝等则会引起痰扰心窍;辛辣刺激食物如茶、咖啡、辣椒等对本病也无益处。同时给病人准备的食物应尽量不带骨、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健康调理 ■素养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制度,经常运动,防止体重明显增加;对疾病既不能过分地关注,也不能满不在乎,尽量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生活环境,鼓励病人参加社交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不断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避免社会技能的衰退。 ■素养情志 1.家庭心理干预 家庭干预的一条指导性原则是家属应尽最大可能参与并投入到心理治疗中。通过对家属的教育、指导及支持可使患者获益。家庭干预的目标包括降低复发、改善功能、减少家庭负担,以及提高家庭功能,所有方法均强调家庭参与治疗和齐心协力的重要性。一般采取心理教育及行为治疗,有条件时,也可进一步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帮助患者朝独立生活的方向迈进。 2.集体心理治疗 集体治疗的形式很多,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治疗计划,发展社会性的互助作用,以及正确用药和处理不良反应。集体治疗中,应重点解决现实的具体问题,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应对技巧,包括应对精神症状的能力和提高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对有退缩倾向的患者提供社会支持网络。 3.注重心理培养 艺术及职业训练,音乐、艺术、职业及其他活动的治疗,在促进患者重新接触现实世界方面是很有价值的。缄默、孤独、木僵的患者,往往会对音乐和舞蹈做出反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促使这类患者慢慢与现实联系,这些辅助心理治疗一般在同其他方法相协调时最能发挥作用。 4.个别心理治疗 是根据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应对能力及个人意愿,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干预,以减少复发,减少社会应激,增进社会及职业功能。理想的个人心理治疗最好以富于同情、善解人意的持续性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结合各种不同的治疗技术。其具体治疗目标应按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规划,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技术有激励疗法和行为治疗等。 ■素养管理 1.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精神分裂症症状

精神分裂症在近些年来越来多多见了,这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给患者造成很多严重的危害,只是在早期极易被大家所忽视,给大家的心理造成很多的负担,为了能帮助大家早日认识和发现精神分裂症的产生,专家特为大家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相信能帮助大家: 1、情绪改变: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反应”。如有一些患者出现情感倒错,如听到不幸的消息反而哈哈大笑,得知高兴消息后却唉声叹气等。 2、动作行为异常:这是异常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较易识别。如具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往往对妄想对象突然发生攻击行为。情绪高涨的狂躁症患者可有过分装饰,精神病的症状或“慷慨相助”或管闲事。情绪低落的抑郁症患者则呆立或默不作声。具有幻听的患者常侧耳倾听,或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对空叫骂等。 3、多疑:这类人对治疗精神病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如听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有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的。这种多疑和正常人的多疑不同的是,虽经事实证实,疑点被否定,但患者仍坚信不移,无法说服。这种病态思维被称之为妄想。 4、幻觉:幻想自己是超级巨人;表现为极其自大,目空一切,横行霸道,与自身的现实情况完全不符。 5、行为障碍:常有激烈的伤人毁物与破坏一切特别是美好事物的冲动,具有爆发性与严重性。 6、妄想:妄想制造出一个超级巨人;表现为对研制机器人、对人类的精神控制技术等极度热衷。 7、思维障碍:逻辑缺陷,常有前言不搭后语、所答非所问等常人难以理解的表述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都被认为是利用的对象;偏执、顽固。 8、情感障碍:残忍、冷漠、虚伪、恶毒、嫉妒等等,对人对事与常人的反应完全不同,但会伪装。没有爱的能力,只有占有欲。 由此可见一旦换上了精神分裂是非常严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医院精神科董泉淼教授建议大家如果患上以上相关的症状那么建议您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来进行就诊。 生物离子穴位渗透系统作用机理 首先:是利用生物智能全数字神经定位仪查出致病灶,并对病灶部位神经等各系统进行精确计算以及锁定,运用生物离子穴位渗透系统技术进行生物植入病灶穴位顶部,当生物离子导入病灶穴位后,能马上作用于受损的丘脑、大脑神经,迅速调节丘脑、大脑异常功能紊乱,激活衰竭细胞活性,保障大脑供氧以及新陈代谢频率,全面补充大脑细胞缺失的的胶原蛋白营养,更新脑部血液循环,消除精神压力,使得不正常以及受损的脑部神经系统的功能从根部得到修正治疗。 其次:需同时进行的血液磁化植入技术,它是依据生物物理学、生物磁学、生物光学、生物化学的原理,将磁、光、氧有机结合形成磁共振作用,以血液为媒介调节机体代谢实现对机

精神分裂症(模板)

入院记录 姓名:XXX 性别:女性年龄:45岁婚姻:已婚 文化程度:文盲民族:汉族职业:农民职务:无宗教信仰:无 籍贯:XXX 邮政编号:- 工作单位:无电话:XXX 供史人:XXX系病友之丈夫对病史了解,可靠邮政编码:- 供史人地址:XXX 电话:XXX 单位联系人无地址无邮编无电话:无 第2次发病第2次住院入院日期:2017-02-23 11:30 门/急诊诊断:精神分裂症 主诉:复发自语、凭空闻语10余天,总病程3年。 现病史:患者于2014年3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言自语、无故哭泣,说经常听到别人说她的坏话,有一次看到别人在聊天就认为别人是在说她的坏话,于是跟别人吵架。在街上看到很多新车子和新房子就说之前没有看到这么多,认为是因为她得病了别人得到了很多钱才买的。也不上班了,整日呆在家里,能做家务,与家人交流减少。家属送至XXX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具体用药不详,门诊治疗2个月后未见明显好转,送至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利培酮4mg/日”治疗6个月后以显进疗效出院,出院后能自行规律服药,2016年8月吃完家里的药后未再开药,自行停药。10余天前患者开始出现自言自语、无故哭泣,外走,说别人骂她,大发脾气,把家里的碗砸碎。家属无法管理,于今日送至我院要求住院治疗,门诊拟“精神分裂症”收入住院。自发病以来,睡眠可,食纳一般,大、小便正常,无发热、抽搐及二便失禁史,无情绪高涨或低落,无悲观消极言行,有毁物行为但无伤人行为。

既往史:(以往有哪些重大疾病史注明发生的时间,治疗情况及转归) 既往体健,脑外伤疾病史:无外科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肝炎病史:无结核病史:无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无非依赖性物质使用史:无 冶游性病史:无药源性疾病史:无 个人史:第1胎,母孕期于1972年10月14日“足月”平产。 婴幼期体格发育正常智力发育一般童年不良遭遇无 社会适应(学习、工作人际关系):文盲,劳动能力及人际关系一般。 月经史:月经14岁5-7天/28-30天末次月经:2017年2月10日,既往月经规律。 婚姻、生育史:已婚,生育1女,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史。 兴趣、嗜好:无不良嗜好。 个性特征:主观任性急躁倔强热情大胆___积极性强意气用事自制力差易与人吵孤僻少语√胆怯被动自卑敏感多愁善感不好交际√好幻想缺乏决心合群开朗乐观活泼敏捷、好交际适应性强不拘小节固执沉着细心慎重温和自信右主见耐心好心平气和刻苦耐劳多疑敏感拘泥迂腐荒诞不经孤独怪癖冷酷无情狂热迷信鲁莽残忍 家族史:经济状况:一般主要经济来源:务工 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型 一家3口成员关系:和睦。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丈夫体健,有一女,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史,关心患者。 家庭史:家系神经、精神病史:否认精神病家族病史。 近亲结婚:否

精神分裂症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psychosis)是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临床相多以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持久的功能损害。在这一组障碍中,最为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3.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假说:(1)多巴胺(DA)假说: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3)5-羟色胺(5-HT)假说:6.社会心理因素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学中仍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前述的精神分裂症与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有关外,临床上发现,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多表现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很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生活事件。国内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精神因素者占40%~80%。当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因素就是病因,但精神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诱发作用。 三、临床表现 (一)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如两个声音议论患者的好坏;或评论性的,声音不断对患者的所作所为评头论足。其它类型的幻觉虽然少见,但也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见到。如一位患者拒绝进食,因为她看家盘子里装有碎玻璃(幻视);一位患者感到有人拿手术刀切割自己的身体,并有电流烧灼伤口的感觉(幻触)等。 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动,也可以是朦胧模糊,但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显著的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如有的患者在幻听的影响下辱骂甚至殴打亲人,有的患者为了躲避幻听的“骚扰”而频频上访,要求有关部门拆除安装在自己脑子里的“播音器”。曾有一位老年妇女,因为总是听到声音讲水里有毒,为了喝上“干净”的水,提着暖瓶走了二十多里,路上花了4个小时。 (二)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也许在疾病的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某些明显不合常理的想法还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 最多见的妄想是被害妄想与关系妄想,可见于各个年龄层。涉及的对象从最初与患者有过矛盾的某个人渐渐扩展到同事、朋友、亲人,直至陌生人。他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暗有所指,寒暄问候、家常聊天都别有深意。严重者甚至连报章杂志、广播电视的内容都认为与己有关。 妄想的内容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如一位在化工行业工作的工程师认为自己喝水的杯子被人做了手脚,每天都会释放出定量的毒药,造成自己慢性中毒;一位老护士认为自己在上次住院时被人注射了艾滋病病毒;一位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称自己丢了块价值“5万元”的罗马表,是让邻居偷走送给了国家领导人。 2.被动体验正常人对自己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有着充分的自主性,即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运动,并在整个过程中时刻体验到这种主观上的支配感。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127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127例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显效43例,占总数的71.67%,有效13例,占总数的21.67%,无效4例,占总数的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47.76%,有效14例,占总数的20.9%,无效21例,占总数的31.34%,总有效率为68.66%。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由于患者受到严重的刺激、疾病影响等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负担[1]。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一般都比较长,对该病的治疗也就比较困难,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乐观。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在该病的治疗中逐渐得到了应用[2]。为了进一步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中有37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37.56±3.09)岁,病程为3~38年,平均病程为17.8年;观察组中有33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39.56±3.11)岁,病程为4~39年,平均病程为18.2年。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对应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持续治疗8w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医治疗。主要措施是注重辨虚实和脏腑经络,使用的药物药理主要为以下3个方面:①活血化瘀,药物处方主要以血府逐瘀汤为主加减。同时根据患者的气血阴阳亏损的程度调整用药类型和用药剂量;②养血安神,补养心脾,采用的处方是养心汤为主加减;③疏肝理气,化痰开窍,采用的处方是以顺气导痰汤为主加减。服用1剂/d,用药方式为煎服,持续治疗8w为1个疗程。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糖、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 1.3判定标准本次研究主要采用PANSS和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评估时间为治疗第2、4、8w。如果PANSS减分率在75%以上则判定为显效,25%~

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

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 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啊?相信这个每个患者和家人的心声,吃药、打针之事,是每位患者都不情愿的事情,可是当真的患上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后,为了及早康复,我们又不得不咬着牙吃药治疗。所以,每个患者和家人就都想知道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 中医专家发现也有些家属或患者本人总是打听有没有根治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遗憾的是迄今还没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是阻断受体,也就是暂时堵截过乱的信息传递,因此可以说并非治本。 中医专家认为如果没有适当量的药物作长期维持,往往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这个道理,就与治疗高血压相似: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就正常了,一旦停药,暂时还看不出变化,但不消几个月,血压就又上去了。精神分裂症要医多久?从这一点看来,维持量必须服用9年、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直到有更新发明。 中医专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药几天至十几天后,病情就会明显好转。此时应该继续服药治疗剂量1-2月,然后逐渐减少,在以后的1-2月内减到原来治疗剂量的1/3到1/4左右,作为维持量。 此外,药物在体内要达到一定浓度后才会见效。但是,身体也会破坏和排泄一定份量的药物,为此必须每天予以补充,这就是‘维持量’。由于排泄药物的能力,人各不同,所以每天应该补充的药量(维持量)也不相同;也就是说,维持量有大有小,因人而异。 由上可知,想要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最好的办法是长期吃药,如果患者随意换药或减药、断药,势必引发精神症状的复发,导致病情恶化。所以,为了能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希望。另外,中医专家提醒大家如果患者在康复期间出现了某些不良症状或者出现服药后的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在他们的诊断和指导下做进一步的调整治疗。 精神病的食疗法有哪些? 在对精神病的治疗上,传统祖国医学特别注重应用食疗法。这是因为通过饮食,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达到调节疾病、控制病情的目的,做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也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尽量掌握一些精神病的食疗的办法。 对于不同的精神病症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起到控制和缓解病情的作用。 1.精神狂乱:精神病人出现精神狂乱可用白雄鸡一只,煮以五味,和作羹粥吃,又方:用白雄驻只,如常法洗治,加入真珠四两、薤白四两,再加水三升,煮成二升,食鸡饮汁。 2.精神病治疗偏方:对于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的患者,用预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远志、山药、黄精(蒸熟)、朱砂(水飞),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发芡子大,每嚼服一丸,人参汤送人。 3.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4.神智狂乱:意识不清,可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5.安神: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团,蜂蜜调服,一天服三次,可起到很好的安神效果。 以上是通过饮食来治疗精神病患者病情的防范,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治疗精神病的办法,在这里仅是说明了一些比较好的治疗办法。如果想对于精神病的饮食有更多的了解,可咨询在线专家寻求更好的帮助。 吃什么可以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护理精神分裂患者成为了患者家属最头痛的问题.有很多精神分裂患者病情 不复的发时候还是相对正常的.但是一旦病情发作,后果是很严重的,因此预防精神分裂患者复发特别 重要,下面我们就从饮食上给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中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5-10-20T14:47:40.49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刘飞 [导读]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患病率相对比较高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之一。 刘飞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住院患者96例,将其根据中医辩证,分成4型,具体包括: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针对不同类型给予不同中药方剂,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总效率为85.42%。结论:采取中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27-01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患病率相对比较高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1]。如何找到科学的方法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中医辩证,分成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心脾两虚型以及肝郁脾虚型4型,对不同类型给予不同中药方剂,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患者96例,男性47例,女性49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7.5±7.6岁。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程皆长于3年;门诊或住院均可;?纳入前皆采用较为固定的抗精神病药物和剂量治疗6月以上,未取得满意疗效的患者。○3中医辨证属于脾虚型,主症: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向减退。次症:自语自笑、妄见妄闻、多疑善虑、形容憔悴、不思饮食、倦怠乏力、生活懒散、舌质淡、脉沉细。同时具备以上主症之一及次症之一者即属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4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须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慢性病程急性发作,幻觉、妄想较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跑等危害自身及公共安全行为的患者。○3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经过诊断,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患者又包括:27例偏执型分裂症、13例残留型分裂症、30例单纯型分裂症、26例紧张型分裂症。 1.2 方法 患者原本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和剂量固定不变。 根据中医辩证,对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心脾两虚型以及肝郁脾虚型4种不同的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进行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具体如下: 肝郁脾虚型:精神症状表现为食少懒散、沉默呆滞、意志薄弱、薄情寡淡、茫无定见、善疑多虑;躯体症状表现为面色憔悴蜡黄,舌苔淡白口苦,脉弦细、浅寐易醒。治则:安神补脑、疏肝健脾。药方:党参10克健脾益肺、山茱萸10克补益肝肾、香附疏肝解郁8克、白芍15克柔肝止痛、白术20克健脾止泻、郁金8克行气解郁、茯苓5克健脾渗湿、炒酸枣仁30克、柴胡疏肝解郁8克。上述药材,一天一剂,熬制煎服,每次250毫升,早晚两次,一副药熬制2次。以共行疏肝健脾,安神解郁之效。 脾肾两虚型:精神症状表现为沉默呆滞、懒惰怠倦、寡言少语、自说自话、思维迟钝;躯体症状表现为面色面色枯黄,舌苔淡白,脉极沉且细、大便清泄。治则:益气生津、补肾健脾。药方:党参10克健脾益气,女贞子10克清虚热、益肝肾,菟丝子20克,滋补肝肾、健脾止泻,白术20克健脾止泻,茯苓10克健脾渗湿,山茱萸10克补益肝肾、小茴香10克散寒理气、灸甘草8克补脾和气、益气复脉。上述药材,一天一剂,熬制煎服,每次250毫升,早晚两次,一副药熬制2次。以共行补肾健脾、理气生津之效。 心脾两虚型,精神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思维迟钝、薄情寡淡、呆愣寡言、意志薄弱、疲软怠倦;躯体症状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沉且细、虚缓无力。治法:养血理气、健脾养心。药方:党参10克健脾益气,白术20克健脾止泻,茯苓10克健脾渗湿,灸甘草8克补脾和气、益气复脉,炒酸枣仁30克,养肝安神,炙黄芪20克,补气抗菌,远志10克,安神益智,五味子6克,益气强肝,浮小麦20克,益气除热,木香9克,行气健脾,灸甘草8克补脾和气。上述药材,一天一剂,熬制煎服,每次250毫升,早晚两次,一副药熬制2次。以共行养血理气、健脾养心之效。 脾虚血瘀型,精神症状表现为:寡言气短、茫无定见、薄情寡淡、怠倦易怒。躯体症状表现为:女性月经不调延期,舌苔紫瘀,脉博洗涩。治法:理气活血,调神补脑。药方:党参10克健脾益气,当归10克,调经止痛,炙黄芪20克,补气抗菌,茯苓10克健脾渗湿,怀牛膝10克,逐瘀除弊,红花2钱,活血通经,赤药12克,活血祛瘀。上述药材,一天一剂,熬制煎服,每次250毫升,早晚两次,一副药熬制2次。以共行理气活血,调神补脑之效。 上述处方,需根据患者具体病况,灵活辨证使用。4周一疗程,2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评定。 1.3 疗效评价[2] 依据《精神科评定量手册》中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量表(SANS),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面诊以及询问家属对其提供的情况,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自知力进行综合评定。显效:SANS减分率≥50%,临床精神症状大部分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有效:SANS减分率≥30%,临床精神症状好转,自知力有所恢复;无效:SANS减分率<30%,临床精神症状依然存在,自知力没有恢复,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精神情况和自知力恢复情况,并进行SANS量表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本文就目前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病程、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78-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逐渐丧失的慢性精神障碍,其发病率约为1%[1]。目前认为它是病因不明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集合。 1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然而近来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更新发展,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及人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2]。目前基因组学和神经环路研究两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揭示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可能[3]。以下为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发病机制。 11多巴胺假说:最初假说为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再到皮质下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假说,再到现在的“最终的共同通路”假说。最终的共同通路”假说提示了多种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提出了最终共同通路为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下导致突触前纹状体多巴胺功能亢进[4]。 12神经发育障碍假说:该假说提出与细胞增殖、凋亡及突触可塑性等发育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基因的异常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而前额叶、海马及杏仁核影像学的改变,为这种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5]。 13失连接假说:既往大量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失连接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即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脑活动过程的异常功能整合现象。该假说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异常,它参与了神经突触可塑性过程,该病理变化又是由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或乙酰胆碱)对NMDAR异常调节导致[6]。 14表观遗传学假说: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由于γ-氨酪酸能神经功能低下,同时细胞信号转导受损,最终导致谷氨酸能信号传递增强,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病理症状[7]。所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当重视Reln 和GAD67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及DNMT1的过度表达这一原因。 2疾病病程 近年来,国际基本同意分裂症分为:进行性衰退型、发作衰退型和再发性3种基本类型。其中,发作衰退型患者会随着病程的进展,以及发作次数的增加,其症状会日益贫乏,系统的妄想变得片断,零碎,而以精神衰退为主要表现。 3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既往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多巴胺受体。第一代药物对精神病症状疗效较好,但是对运动功能有不良反应[8]。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很有效,对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9]。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降低了锥体外系方面的副反应,但是依然存在较高风险导致代谢方面的问题(如体重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等)[9]。尽管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然而在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控制仍然是一个挑战[10]。 3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要以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最为重要(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初及60年代后期上市),它们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作用,从而发挥抗精神病的

慢性精神分裂症92例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分析 崔海峰

慢性精神分裂症92例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分析崔海峰 发表时间:2018-01-11T14:39:56.69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7期作者:崔海峰[导读]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抑郁症状的比例比较高。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鸡西市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产生抑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诊断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按照抑郁症状临床主要表现形式,采用临床观察及问卷调查方式,对具有临床抑郁症状患者进行逐一归类,统计分析其发生情况及特点。结果:调查结果显示,92例慢性精神分 裂症患者当中42例存在抑郁症状。结论:调查显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抑郁症状的比例比较高。诱导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抑郁症状的因素多样,要从各方面入手,对患者阴郁症状的发生进行预防和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临床调查分析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92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ronic schizophrenia, and to provide effective treatment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and their diagnosis conforms to the standard of diagnosis for CCMD-3 schizophrenia. According to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used to classify the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epression, and to analyze their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among the 92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42 had depressive symptoms. Conclusions: chronic schizophrenia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n lead to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and preventi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ll aspects. Key words: chronic schizophrenia; depressive symptoms;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迁延,常可发展为精神活动衰退等特征。根据统计调查表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概率在20%~60%之间,大多数的发病率在40%左右,而且随着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情的好转和缓解,抑郁症的发作概率呈现上升状态。本次研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抑郁症状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72例、女20例)年龄15~52岁,平均(35±6.55)岁;病程3~29年,平均(12.52±3.42)年;住院次数1~7次,平均(4.68±0.72)次,初发年龄12~37岁,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者不入选,严格排除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及酒精性精神障碍。 1.2方法 详细记录和对比92例患者各方面的详细资料,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定。由一名主治医师和一名主任医师共同评定,抑郁症状临床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精力减退,精神运动性迟滞,思考能力下降,消极言行等,以上症状至少有两项,且抑郁症状持续时间为二周以上,列为抑郁研究对象,同时伴有附加症状,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性欲减退、焦虑、躯体不适感,并排除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另一方面,对患者在家庭经济水平、复发次数、自知能力、服用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等方面也设定不同的标准进行相关的评定,从而能够比较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和未患抑郁症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就是导致患者发展成为抑郁症的原因,在今后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效的预防和抑制这些因素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保障患者能够恢复健康,减少抑郁症的发作概率,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的治疗水平。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42例存在抑郁症状。比较患者在年龄、性别、医患关系、婚姻、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最终结果为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上述因素对患者是否会患有抑郁症没有影响。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无论从生物学或是方法学角度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一直是精神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传统医学模式强调生物性的病因,按照这一观点,精神分裂症属于原因不明的疾病。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的性质问题,目前没有统一定论,在临床上很难区分其由来,是属于精神分裂症本身内在症状组成部分,或已含对病情的心理反应成分,本次研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发作率为42.3%,在抑郁症发作率调查研究范围20%-60%之间,与国内外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发作抑郁症的概率一致,其中最长病程为8年,仍患有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本研究中,比较患者在年龄、性别、医患关系、婚姻、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最终结果为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上述因素对患者是否会患有抑郁症没有影响。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在对抑郁症的治疗中存在确诊困难、治疗不及时等难题,抑郁症在初发阶段往往会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被主要症状掩盖,等到确诊患者患有抑郁症的阶段往往患者的抑郁程度已经比较严重,对治疗和恢复也增大了难度。 综上所述,调查显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抑郁症状的比例比较高。诱导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抑郁症状的因素多样,要从各方面入手,对患者阴郁症状的发生进行预防和有效的治疗。参考文献: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5-05-07T17:12:08.6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欧榕燕黄清如林敏 [导读]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区或家庭已经成为慢性精神疾病康复发展的必然趋势。 欧榕燕黄清如林敏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区或家庭已经成为慢性精神疾病康复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除需坚持服药外,还要特别重视社会功能训练和开展精神疾病知识的普及工作,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康复。本文就我科实施的康复治疗对慢性分裂症病人的疗效做以下报告。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疗效结果【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428-01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2008 年4 月到2010 年4 月期间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均为女性。其入组标准为:①符合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病程大于或等于2 年,③年龄大于或等于30 岁,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中随机抽取60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 例) 1.2 方法 1.2.1 对研究组实施康复治疗的措施:①给予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②针对患者存在的具体的社会功能缺陷进行康复指导,如社交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学习,生活自理指导,以及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训练,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③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基本职业能力(如工作纪律,互相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和职业技术培训,④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集体和个别心理治疗相结合,运用规范的系统心理治疗技术进行访谈干预。 1.2.2 对于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了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未做其他处置。 1.2.3 评定工具和观测指标。在6 个月的研究期内,用简明精神病量度表(BPR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1]分别在入组时、入组第3 个月、和第6 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研究期内病情复发或者恶化的标准重点参照BPRS中的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即BPRS的第4、7、11、12、和15 项)其中任何1 项评分超过5 分或者任2 项评分每项超过4 分,则确诊为病情复发或者恶化。[2]2、结果详见附表,从表中可知,入组时两组间BPRS总分和NOSIE总评估分无显著性异(t 值为0.36 与0.58,p>0.5).在康复治疗的第3 个月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BPRS总分明显下降(t=8.95p<0.01),NOSIE总评估分明显上升。(t=10.38 p<0.01)至6 个月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BPRS总分和NOSIE总评估分更呈明显差异。(t 各为16.9 与39.29 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各量表评分变化情况比较(X±S) 3、讨论 住院期间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精神症状有全面好转,不良情绪明显改善,社会功能也有可显著改善。研究组无一例复发,而对照组发生5 例复发。这表明进行康复治疗在稳定患者病情,降低复发率方面有较大优势,是一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1]简明精神病量表(The Brid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rientEvaluation.NOSIE)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P81,P214。 [2]徐志达、翁永振、候也之等。药物自我处置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随访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96-9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