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2009年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学号:200901091

姓名:李佩源

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专业:经济学类

导师:李森

完成时间:2010年10月10日

2009年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李佩源(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0901091)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2009年中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以及近些年来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提出一些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的再分配,财政支出只有满足公共需求,也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才能充分实现其职能。财政支出结构即各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该比重体现了国家对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根据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回顾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基本在10%左右,而财政支出则增速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之间。伴随着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也势必增长,国家可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投入也会越多。但是面对中国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否合理这个问题,显然中国的财政支出还是有一定问题的。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中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以及近些年来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提出一些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建议。

一,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状况

2009年中国财政支出的情况如图1所示(数据来自财政部官网),从图中可以了解中国财政支出大体可以分为基本经济建设、一般公共服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费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与其他费用。

图1

图2 图3 图2(出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为1978至2006年各年中国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从图1、图2中可以得出对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结构的结论:

1,经济建设支出虽然逐年下降,但仍然占很大比例。其中基本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很大,但是问题是中国政府对生产性建设支出过多,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乏,尤其是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国防费用占比相对合理,国防费用维持在8%左右。从邓小平时代开始,国际形势趋缓,裁军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国防费用,援助了经济发展。

3,公共服务费用过高。从1978年开始,行政管理费用不断攀升,几次的政府机构改革效果不明显。

4,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费用有待提高。科教投入效果不明显,问题在于制度的僵硬,这些领域过于规范化。中国有10多亿人,社保支出本来是政府支出中很重的负担,但是社会保障这方面中国政府承担的太少。环保支出偏低。

二,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措施

1,财政产生的根源是公共需求,如果支付支出不能满足公众偏好,也将失去财政支出的意义。所以中国财政支出应该更加透明化,听取各方意见,例如举办听证会等,让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适度控制经济建设支出的增长。根据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会相对国民经济增长,而中国的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对经济宏观调控。中国要建设市场经济,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少一些,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3,应该加强基本经济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尤其是对中西部这方面的投资。中西部地方财政相对匮乏,国家应改善其投资环境,这种投资也应该是长久的、固定的,这样中西部才能一步步发展起来。

4,降低行政管理费用。几次的政府机构改革并没有见效,所以仅仅凭合并机关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要削减公务员人数。一些不必政府承担的职责应该转移给社会。

5,科教事业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机制过于僵硬。应该改

革这方面的体制,尤其是选拔制度。

6,加大环境保护费用。并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

7,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支出。同西欧诸多高福利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费用很低。中国有13亿人口,社会保障面临的压力很大,社会保障跟不上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与经济发展,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同时在医疗、养老这些方面学习外国的模式,发展社会养老、社会医疗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以减轻财政的负担。

8,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如图3所示(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1978年至2003年,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投如一直在下降。不应仅仅限于补贴等支持农业的支出,还应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出,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语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趋于完善。因此政府应该转移财政支出的重点,将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

[3],《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4],《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取向》,《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4期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变化情况和原因)一、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一般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类,并按照其分类指标进行研究:一是经济建设费,它是一种生产性支出,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私人的产出能力;二是社会文教费,形成了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三是国防费,该支出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消费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及形成和平建设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支出;四是行政管理费,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进而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五是其他支出,包括政策性补贴支出、车辆税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等 二、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附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3

一、该期内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1、经济建设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较为平缓,2000年到2005年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到2010年又逐年上升并与2000年大体保持水平。 2、社会文教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高,1991年到200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小幅度增长,2001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波动,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增加。且2010年社会文教育是1978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年。 3、国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85年到1992年有小幅度上涨,1992年到993年有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10年以2000年为分界点有小幅度波动,其波动趋势是先下降在上升又下降且2010年国防费用是1978年以后最小的一年。 4、行政管理费用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9年有小幅度波动,较为平缓,1999年到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1年到2006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到2008年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到2009年又一较大的趋势下降,2009年到2010年又有小幅度增加。5、其他支出 1978年到1993年我国其他支出费用占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1993年到199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01年缓慢增长,2001年到200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到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到2010年较为平缓,除了2009年。 6、总结 总之,1978年-2010年,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社会文教育费用却是呈上升趋势的,国防费用总趋势是下降的,行政管理费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其他支出的总趋势也是呈上升趋势的。 二、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与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财政变化的关系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首先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联系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变化的,虽然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式以及政府采用的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2011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但在“十一五”期间,仍达到38.5%,高居各项支出之首,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看,其比重仍然偏高。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

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近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为年均17.7%,与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出5.4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197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为2015万人,到2008年增长至5802万人,增长88.7%。如果把办公设施和公费医疗、离退休保障的因素考虑进去,财政负担更重。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成了“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员工资,有的甚至收不敷出,连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4.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我国社会文教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27.6%,到2011年教育支出2989.82亿元,总体呈增长态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其中教育费占GDP的3.66%,而世界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的4%以上。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社会文教事业大多数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应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 表中数据大体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从产业变动的整体态势来看截止到2009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是其产值比重 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这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并初步完善了机构合理化的任务。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在“十五”以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到了“十一五”后期这种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懈的“斗争”,比如,差不多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复习与思考 1. “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那时,各国遵循亚当·斯密学说,提倡经济自由化,主张“廉价政府”,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很少有所作为。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由此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另外,由于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措施的加强,以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支出的手段成为可能,也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 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根据这种解释,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为图3—1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3—1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因此,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从而也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 经济发达国家自18世纪末到如今10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瓦格纳的法则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尽管由于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情有所不同,因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高低以及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但却明显存在一种共同的趋势: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逐步上升;同时,历史数据也说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

最新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精品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 分析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财政支出在规模和结构上都有不同的变化。本文藉1950年到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总规模变化及支出各项变化的数据,并结合经济、社会、背景,对这些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结构变化的原因作出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变化 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1949~1952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1951年和1952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 79.4%和41. 0%。1952~1957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1961~1962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1978~1984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多亿元;1985~1989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多亿元;1990-1997年,保持在3000亿元~9000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亿元。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年最低,增长率为2.6%。1980年和1981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究其原因是在1979 1980两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变化分析电子教案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 变化分析

我国近十年来财政支出变化分析 财务管理 内容摘要: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支出变化,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支出变化原因与趋势,探讨财政支出重大变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关键词:财政支出变化原因趋势合理性不合理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fiscal spending of China in the last ten years and finds the causes and predicts the trends, in the same time, discussing the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of the major changes. 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财政支出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国财政支出大体可分为基础经济建设、一般公共服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费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其他费用。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和中国财政年鉴相关数据,纵观财政支出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财政变化的原因,从根源里寻找出财政支出分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提出一些关于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建议。 一、我国近十年来财政支出变化情况 1、财政支出相关数据

图1:1980-2009年财政各项主要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图2:2001-2012中国经济GDP增长速度走势图 表3:社会保障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重一览表

2、财政数据分析 回顾中国2003-2013年,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百分之十左右,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则达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2007、2008、2009、2011四年均超过百分之二十,2007-2008年,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加大(表1、图1)。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高于中央财政支出规模,是中央财政支出的2-3倍,中央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上升(表1)。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但在财政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规模,社会文教支出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较慢,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较大,社会保障支出总投入大量增加,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表2、表3、图2),可以看出政府虽然对社会保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可是力度相当偏低,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仍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二、原因分析 根据法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美国做了考察,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及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的理论依据与影响因素分析,作者不详)。我国近十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稳步升高,我国政府对经济建设的支持作用,导致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以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为主,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社会文教费的不断提高是符合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Chapter 3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费用类别(职能):经济建设类、社会文教类、国防支出类、行政管理类、其他支出按支出的功能(我国现行的分类)设置三级科目: 类(综合反映类级科目是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款(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项(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 (2)按支出的经济分类(我国现行的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 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 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补偿方式有税收和国债。 按支出的经济分类设置两级科目:类、款 (3)按财政支出经济活动的关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 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他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献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2、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邹梦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指导老师:周游 班级:国贸双语05级 姓名:邹梦 学号: 40502035 日期: 2007年12月12日 西南财经大学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 一、引言: 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

(整理)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目前,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处于空前繁荣的时期,国内各大品牌竞相加大宣传力度,国外大品牌也纷纷加大在华投资,中国成为运动服装销售的最大市场。因此,进行市场结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而影响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的高低。 为了对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总体状况、竞争态势有所认识,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㈠中国运动服装产业集中度 (1)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过去几年内,中国运动服饰品牌的知名度已获提升,且越来越成功。国内品牌如李宁、安踏、匹克、特步、361°、鸿星尔克等在通过进军中国各级市场占领市场份额方面极具成效;但是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彪马等国际知名运动服饰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与国产体育品牌形成对立之势。中外品牌的激情碰撞使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达到空前的繁荣,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中外体育用品厂商共同分享着中国每年几百亿人民币的运动服饰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耐克力压阿迪达斯在华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17.2%,阿迪达斯以微弱的劣势名列第二,市场占有率达到16.6%,国内品牌李宁,市场占有率11.7%,名列第三。此外,安踏、鸿星尔克、卡帕、匹克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3%、7.2%、4.2%,排在第四、五、六、七位。剩余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及中小企业所占据。详见下图。 因此,在对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使用赫芬达尔指数法进行研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分析 会计3班文松 2012124333 摘要: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持政府职能的财政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的总体概括。它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我国财政支出进行研究的意义重大。现在主要是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变动 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财政支出结构指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就是说,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表2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 1978 64.8 13.1 14.96 4.71 3.16 1980 58.22 16.2 15.77 6.15 3.66 1985 56.26 20.38 9.56 8.53 5.27 1990 44.36 23.92 9.41 13.44 8.86 1991 42.18 25.09 9.75 12.22 10.75 1992 43.1 25.92 10.1 12.38 8.5 1993 39.52 25.38 9.17 13.66 12.26 1994 41.32 25.92 9.51 14.63 8.61 1995 41.85 25.74 9.33 14.6 8.47 1996 40.74 26.21 9.07 14.93 9.04 1997 39.5 26.74 8.8 14.72 10.24 1998 38.71 27.1 8.7 14.8 10.7 1999 38.4 27.6 8.2 15.3 10.5 2000 36.19 27.6 7.6 17.42 11.19 2001 34.22 27.6 7.6 18.6 12 2002 30.26 26.87 7.74 18.6 16.53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 一、引言: 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 二、理论回顾: 为了寻求影响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对各国人士与研究财政支出规模的确定具有长期的影响,并已成为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最早对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长进行研究,并提出这种现象已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19世纪德国的社会政策财政论的代表人物瓦格纳。瓦格纳在对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及美国、日本的公共部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他认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是国家活动规模扩大的结果,而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总不断上升的长期性趋势,并认为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表现在对政府保护与管理服务方面的需求的豁达,对政府干预经济及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的扩大,以及对具有极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私人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经营的建设项目,也要求政府接管或直接进行经营,这些都将引起公共支出的增长。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改善,人们对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公共产品及混合产品的需求会上升,这也将促使公共支出的增长。尽管瓦格纳并未对公共支出总量增长与规模确定的全部原因进行分析,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瓦格纳的研究成果已为众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实践所证实,并被称为“瓦格纳法则”,这一法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对公共支出增长规律的研究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发展阶段增长论

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_姜丽

第35卷第4期2012年7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5 No.4Jul. 2 012 收稿日期:2011-11- 12作者简介:姜 丽(1978-) ,女,辽宁丹东人,博士研究生,大连海事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统计学、产业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姜 丽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经济热点之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需求、供给和贸易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对于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显。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要素资源的国际流动、扩大市场需求范围以及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方面就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国际贸易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而且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要大于货物贸易的影响。在政策上,应促进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贸易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以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12)04-0463- 06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过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还意味着一国产业结构能适应产业发展全球化的要求,能在国际产业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国家经济利益,实现本国产业结构体系与世界产业结构体系的协调。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要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因素。随着各国间经济联系日益深化和一国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愈加显现。 一、文献回顾 较早涉及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基础和贸易商品结构的选择,表明参与国际分工对一国是有利的, 也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引起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形成一国的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是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国际贸易的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他认为产品的生产要经历“研发— ——国内市场形成———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的循环过程,相应地,该产业由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再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密切联系,通过参与 — 36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