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

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

(送审稿)

(2005—2020年)

前言

云南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区域,竹藤资源丰富,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棕榈藤分布中心之一。云南竹子有28属210多种,竹林类型30多种,包括热性竹林、暖温性竹林和寒温性竹林,有丛生、散生、混生和攀援状各种类型的竹林。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03]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4年2月,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也以云发[2005]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两个“9号”文件的出台,为发展竹藤产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六大工程”的相继启动,为林业发展增添了活力,竹藤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发展云南竹藤产业,在总结过去,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促进云南竹藤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 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1.1 资源现状

云南现有竹林面积约510.0万亩。按起源分:天然竹林379.5万亩,占74.4%;人工竹林130.5万亩,占25.6%。按秆型分:以中型筇竹、毛竹、金竹和大型中华大节竹为主要竹种的散生竹有118.5万亩,占23.2%;以大型龙竹、沙罗竹、香糯竹为主要竹种以及小型箭竹、中型实心竹的丛生、混生竹林有391.5万亩,占76.8%。云南竹林以大型丛生竹为主,在全国范围独具特色和优势。

云南天然分布有棕榈藤植物39种(变种),占中国种类的57.35%,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区。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拔240-1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近几年,全省竹资源培育有较大发展,人工竹林面积比例由原来的10%左右增至25.6%。藤资源的培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我省独特的区域优势,藤资源培育前景广阔。

1.2 产品开发利用现状

云南虽然竹藤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低,大部分开发利用还处于原竹(藤)利用或手工编织阶段。近年来,竹藤资源培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工竹藤林面积有了较大增加,竹藤加工利用有了较大发展,竹藤总产值由三年前的2.5亿元增至现在的3.8亿元,竹藤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1)竹藤材:全省各民族对竹藤材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生产、日常生活均离不开竹藤,从西双版纳州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傣家竹楼到处处可见的日用竹藤制品,及城市园林、室内装饰、手工艺品皆有竹藤资源利用,但未形成规模利用,尚未产生规模效益,处于不加工或粗加工利用阶段。当前加工利用量较多的是竹浆,年消耗竹材约10万吨左右,其次为竹板材,年消耗竹材约1.1万吨左右。全省年总消耗竹材约1.936亿根。

(2)竹笋:云南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一年四季均有竹笋产出,且多为云南特有的优质笋,但也未形成规模开发,鲜笋基本自栽自食,少量投放市场出售;对天然竹林的采笋也是群众自发采集,土法加工,产量低,质量差,形不成优势商品。近几年在产品开发和加工方面有了一些发展,开发了新型的保鲜竹笋,调味笋,及优质发酵笋干,开拓了市场,现年产笋约10万吨。

(3)竹浆:我省竹浆生产,是竹资源加工利用量较大的一项,三年前竹浆年产量不到万吨,消耗竹材约2.5万吨,目前竹浆年产量已达到1.65万吨,造纸1.67万吨,消耗竹材约10万吨。

(4)观赏竹:中华民族有爱竹、赏竹的传统习俗。云南观赏竹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开发利用,一般只作为公园配景、室内盆景、庭园种植,较大型的只有昆明世博园竹园。目前全省观赏竹尚未形成规模和市场。

1.3加工企业现状

全省现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的竹藤加工企业4个,年销售额在100-500万元的竹加工企业3个,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下的竹加工企业63个,这些企业遍布全省,产品单一,附加值低,规模效益不高。

全省产藤区均有小型藤制品加工厂,但产品设计和加工技术不高,经济收益低。近年来,随着棕榈藤生栖繁殖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优良棕榈藤资源已难觅到,有些良种如麻鸡藤和小省藤等现难以采到种子进行新的繁殖,种质资源到了濒危地步。大量的原藤主要采购于缅甸(据估计每天100吨),外运到广东等省加工。优良原藤价格年年上涨,最优良的种类,原藤价格已达8000~10000元/吨。

1.4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分析

(1)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竹藤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森林资源丰富,竹藤种质资源更加丰富。

①云南竹藤种质资源丰富。境内约有竹亚科植物28属210种,属数占世界的40%,占中国的75%,种数占世界的25%,占中国的50%。云南天然分布有棕榈藤植物39种和变种,占中国种类的57.35%。

②云南竹藤林面积大。全省现有竹林面积约34.0万hm2,其中天然竹林25.3万hm2,占74.4%;人工竹林8.7万hm2,占25.6%。棕榈藤在云南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的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和文山的大部分县市均有分布,但天然分布数量日益减少。

③云南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多种竹藤生长。云南是以山原为主体的省份,境内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生境气候多变,立体气候明显,同时具有多种流域的水系,给竹类植物的汇集、发育、繁衍和迁移、扩散、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宜多种竹藤生长,为发展竹藤产业提供了较多竹(藤)种的选择余地。

(2)有利的社会环境条件,为发展竹藤产业创造了历史机遇

在国家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将使林业投资项目增多,投入林业的建设资金将成倍增加,给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六大工程”的启动,加快了森林资源培育速度,为发展林产业打好资源基础,同时将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林业发展空间,林业产业发展面临战略机遇,竹藤产业发展也将得到历史性突破。

(3)独具特色的民族竹文化,为发展竹藤产业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竹藤的广泛利用遍及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竹藤与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风光无竹不美、习俗无竹不奇、历史无竹不新、生活无竹不便,长期使用竹藤,淀积成独特的民族竹藤文化,为发展竹藤产业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目前,随着社会对发展林产业的重大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各级政府结合林业大工程建设,正把发展竹藤产业作为发展山区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全省上下发展竹藤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4)丰富的竹藤利用研究成果,为发展竹藤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近几年来,我省在竹藤种,竹藤类型调查和竹藤生物学特性、丰产栽培技术、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且不少研究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为全省竹藤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1.5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市场调查、了解、认识不足。云南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多数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对市场进行专门调查,甚至也不具备上网查询资料和了解市场信息的条件,导致企业盲目生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缺乏优质高效的竹藤基地。云南现有竹藤资源绝对数很大,但大多数分散、不集中,少量相对集中连片的竹藤林,又是多代同堂,且竹(藤)种繁杂,严重制约竹藤产业发展。

(3)缺乏龙头加工企业。云南现有竹藤加工企业上百家,遍布全省各地,但没有一家加工企业形成产品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云南加工企业现状可谓“全面开花,没有结果”,制约产业发展。

(4)缺乏特色拳头产品。云南长期使用竹藤的习惯,淀积成了特色民族竹藤文化;加之科研部门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但目前全省竹藤加工企业生产的加工产品单一,且多为原竹(藤)利用,缺少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5)第三产业不发育。云南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为资源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产品加工提供种类繁多的原料。目前原料流通主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加工产品流通基本也是在生产厂家和零售商之间进行,缺乏分销商的加入,严重制约产品流通,同时也缩短了产业链,影响产业发展。

(6)科技成果推广不力,科技含量较低。云南竹藤科研人员经过5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针对我省竹藤资源特点和竹藤产业发展要求,完成了数十个科研项目,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种苗繁育、丰产造林到产品加工,都已具备成功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意识较差等原因,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及时推广,也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导致目前资源培育、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低,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制约产业发展。

2 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

2.1 竹浆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工业迅速发展,纸品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2002年,纸及纸板产量3780万吨,消费量为4332万吨,供给缺口为552万吨,纸及纸板进口量达到637万吨。全国纸及纸板的消费量占世界的11-12%;到2010年将达15%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纸制品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2003年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我国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木浆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到2015年我国纸产品需求将达到7000-8000万吨,比现有需求翻一番;到2020年需求达到9500万吨。当前我国纸浆生产中,木浆占12.2%,竹浆占1.6%,主要的纸质以草浆为主,大部分木浆靠进口。据中竹纸业(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竹子生产每一吨浆的单位成本比松木与桉木低30%左右,其质量与木浆相当。以竹代木,发展竹浆造纸,调整纸业原料结构,弥补目前中高档纸浆空缺,越来越重要。

实践表明,竹浆的性能介于针叶树与阔叶树之间,明显优于草浆,可以替代

阔叶木浆并减少针叶木浆用量,可用于生产多种中高档纸品。目前,竹材纸浆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可靠,且污染治理技术已过关,“三废”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我国现有竹浆造纸企业40多家,多数经济效益可观,吨纸利税率达35%以上。据测算,以年产10万吨竹浆计,每生产一吨竹浆需竹子5吨,每吨竹子的现行收购价在300元左右,农民每年可直接增加收入1.5亿元。

随着竹浆造纸技术的进步,竹浆造纸在解决我国纸产品缺口中将具有战略性意义,大力发展竹浆造纸市场空间广阔。

2.2 竹建材、藤材市场

竹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等特点,是工程结构材料的理想原料。目前,全国各种竹胶合板生产能力仅1500-2000万m3。预计“十一五”期间年需求量将达到4000万m3,供需差距较大。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竹装饰板和竹地板将供不应求,需求市场广阔。

以藤为原料制作的藤家具,美观素雅、轻便灵巧、结实耐用,长期走俏国际市场。20世纪70年代以来,藤家具工业产值和国际贸易额每年以10%的速度迅速增长。1991年联合国亚太社经会(ESCAP)报道,亚太地区现有棕榈藤分布的天然林面积估计为2.9 × 107公顷,年产原藤32 ×l04吨,生产潜力达到44×104吨,藤家具工业产值10亿美元,吸纳100多万人就业,预测1995年产值达到15亿美元,2000年产值将达到20亿美元。然而,藤工业所需原藤的90%依靠东南亚野生藤资源,由于热带林急剧消减,原藤长期过度采收,仅依靠天然资源已无以维继藤家具工业日益扩大对原藤的需求,而且,东南亚国家仅分享国际棕构藤贸易市场的58%,42%的市场份额为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资源拥有国已充分意识到藤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巨大商业价值。

2.3 竹藤笋市场

目前,我国年生产鲜竹笋量约170万吨,鲜竹笋的年国内需求200-300万吨,年出口50万吨以上,竹笋的市场供应有一定缺口。云南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四季均产笋,且是全国特有的著名鲜竹笋,但都未形成规模开发,全省年产量只有1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6%,出省外销更少,与丰富的笋资源优势不相称。加大竹笋加工,开拓市场,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是完全可能的。棕榈藤茎尖(藤笋)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很好的森林蔬菜。目前,泰国、老挝等均进行食用棕榈藤藤茎的培育,期待其成为新兴产业。

3 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

3.1指导思想

我省竹藤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以优质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竹藤产业体系。

3.2 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

竹藤产业发展应始终遵循贯彻:

——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云南可供选择的基地建设优良竹(藤)种类很多,因此,基地建设造林竹藤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种,同时选定的每个竹藤种都能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所需产品。

——坚持科技支撑的原则。有效利用我省现有科研成果,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并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按照科学原则选择优良特色竹(藤)种类,并积极推广人工竹林集约经营技术。

——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原则。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综合开发利用的目标,现有加工企业,要积极建设基地,实现原料自给,带动基地发展;新建加工企业也必须走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实现原料自给,另一方面有效保护现有天然竹藤资源。

——坚持集中连片建设基地与零星种植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兼顾云南竹藤种质资源丰富,竹藤适生范围广,现有竹藤资源分散的现状,确保加工企业所需原料的同时,为山区群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增长开辟新的财路。

——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竹藤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投资积极性,政府引导其在适宜地区、按规划布局和生态环境要求,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发展。

——坚持以竹浆产业为主导,竹建材、竹食品、藤产品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基础上,结合我省竹藤产业发展现状,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建立原料基地,产品开发以竹浆为主,多种产品并举,使竹藤产业发展原料有保证,原料种植有出路。

——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竹藤产业发展使用林地与其它林业产业发展使用林地的关系,充分考虑其它林业产业发展对林地的要求,在

满足其它产业使用林地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竹藤基地。

3.3 产业发展思路

立足云南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围绕“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依据指导思想和竹藤资源现状,竹藤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加工企业与基地: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基地发展促进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与基地同时发展,依据资源规模、布局,确定加工企业规模、布局。

产品生产:以竹浆产业为主导,竹建材、竹食品、藤产品综合发展,并以竹文化、竹建筑和竹化工新产品为补充,综合开发竹藤系列产品。

产业布局:滇南(包括德宏、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以竹浆生产为主,竹笋、藤产品为辅,竹建材作补充;滇中(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玉溪)重点发展竹笋;滇东北(包括昭通)以竹笋为主,竹浆为辅;滇西(包括怒江、迪庆)以竹藤文化旅游为主。

资金筹集:政府只投入引导性资金建立示范基地(重点项目),产业发展主要靠市场化运作。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国外、省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规模、高起点,加快推动我省竹藤产业发展。

运行方式:采用“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资源;企业自主经营,自筹资金;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务;政府宏观调控,给予政策和贷款优惠,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3.4 发展目标

(1)2007年发展目标

新增竹资源250万亩,其中:竹浆原料林15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5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50.0万亩。

竹浆年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吨;竹质人造板年生产规模达到5.0万m3;竹笋年加工规模达到5.0万吨;藤产品年生产规模2.0万件。

初步形成产品流通市场。竹藤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2)2010年发展目标

新增竹藤资源达到500万亩(竹林490万亩,藤林10万亩),其中:竹浆原料林达到25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达到110.0万亩,藤产品原料林达到1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达到130.0万亩。

新建或改扩建加工企业9~18个。竹浆年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吨;竹质人造板年生产规模达到20.0万m3;竹笋年加工规模达到10.0万吨;藤产品年生产规模5.0万件。

基本形成产品流通市场。竹藤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3)2020年发展目标

人工竹藤资源面积达到1000.0万亩。其中:竹浆原料林面积达到50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面积达到200.0万亩,藤产品原料林面积达到2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面积达到280.0万亩。

新建或改扩建成功加工企业10~20个。竹浆年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竹质人造板年生产规模达到60.0万m3;竹笋加工年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吨;藤产品年生产规模达到10.0万件。

建成相对成熟的产品流通市场。竹藤产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

4 资源培育规划

4.1 竹藤资源地理分布区划

根据水平地带性气候、地形、地势基本相似,竹林区系成分、优势种群、竹林类型相似,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及发展方向基本一致,营造竹林的主要模式基本一致的原则,全省划分为7个类型区。详见附件1。

4.2 竹藤种选择

(1)选择原则

①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气候和造林地立地条件;

②笋材两用或具有特殊的高价值用途、经济价值较高;

③适应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要求、笋材产量较高;

④性质上适应工业化加工要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⑤具有大批量种苗来源,适应规模化推广和造林需要。

(2)竹藤种选择

根据上述原则,通过综合比较和论证,资源培育选择16个竹藤种作为优选种类。为了方便规划和提高可操作性,把其中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相近、主要利用方向相同、开发目标一致的竹藤种类进行归并,共并为7类。

一类竹种:龙竹类,包括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等,主要以竹建材和竹建筑为利用目标;

二类竹种:甜竹类,包括云南甜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等,主要以竹食品为利用目标;

三类竹种:薄竹类,包括沙罗竹(Schizostachyum funghomii)、香糯竹(Cephalostachyum pergracile)等,主要以竹浆造纸为利用目标;

四类竹种:慈竹类,包括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等,主要以秆材和造纸为利用目标;

五类竹种:金竹类,包括灰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sis)、毛竹(Phyllostachys pubscens)等,主要以秆材为利用目标;

六类竹种:笋竹类,包括香笋竹(Fargesia yunnanensis)、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香竹(Chimonocalamus delicatus)等,主要以竹笋为利用目标。

七类藤种:包括小省藤(Calamus gracilis)、版纳省藤(Calamus nambariensis var. xishuangbannaensis)、盈江省藤(Calamus nambariensis var. yingjiangensis)、白藤(Calamus tetradactylus)等。

4.3类型区培育竹藤种设计

根据各类型区的立地条件,各竹藤种生态学特性、培育目的、培育方向和林种,全省共选定18个培育模式,详见附表。各类型区重点发展竹种规划见表1。

4.4 资源培育规模

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合云南土地资源现状、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发展云南竹藤产业,资源培育总规模为1000.0万亩。其中,竹基地980.0万亩,藤基地20.0万亩。

4.5 资源培育重点

依据云南区域位置,经济状况及云南竹藤产业发展的要求,竹藤资源培育重点为:

(1)竹浆原料基地

生产1吨竹浆可节约5立方米木材。在当前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商品木材生产计划调减的情况下,为减轻现有林木资源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综合考虑我省大型丛生竹所具有的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根据国际、国内纸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竹藤资源培育重点发展纸浆原料竹林。竹藤资源培育全省规划到2020年,在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以及滇东北建设竹浆原料林500.0万亩。

(2)竹食品原料基地

云南竹类种质资源丰富,一年四季产笋,为充分发挥我省竹笋优势,把竹笋作为竹藤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重点培育三类竹笋:即滇东北以罗汉笋为主的竹笋基地;滇中至滇西旅游线以香笋竹笋为主的竹笋基地;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以甜龙竹笋为主的竹笋基地,到2020年全省规划发展280.0万亩优质竹笋基地。

(3)竹建材原料基地

云南山高坡陡,原竹利用运输困难,为降低竹产品在商品流通中的运输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相对集中营造建材用竹林,也是资源培育重点之一,在有效半径内建设建材用竹基地,提供加工企业竹原料,实现资源保加工,加工保资源的良性循环。规划到2020年,在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相对集中建设竹建材原料林基地200.0万亩。

(4)藤产品原料基地

云南省是我国棕榈藤天然集中分布的两大区域之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培育棕榈藤资源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开发我省民族藤文化,生产藤产品,规划到2020年,在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相对集中建设藤产品原料林基地20.0万亩。

4.6 资源培育布局

资源培育以突出云南竹藤资源特色和优势,结合现有可利用土地资源、自然、经济特点、竹(藤)种生态习性、生产历史沿革等进行布局。

(1)按产品系列布局

目前,已开发的竹藤产品种类繁多,归纳起来有竹浆、竹建材、竹食品和竹藤产品四大类。各类产品原料林布局为:

竹浆原料林:500.0万亩,占总面积的50.0%;

竹建材原料林:200.0万亩,占总面积的20.0%;

竹食品原料林:280.0万亩,占总面积的28.0%。

藤产品原料林20.0万亩,占总面积的2.0%。

(2)按产业区布局

根据竹藤资源地理分布区划结果,结合现有可利用土地资源和加工企业建设条件,将竹藤产业划分为四个产业区,即滇南(包括德宏、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产业区;滇中(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玉溪)产业区;滇东北(包括昭通)产业区;滇西(包括怒江、迪庆)产业区。各产业区域按产品系列布局详见表2。

各产业区域按产品系列布局表

(3)培育竹藤种类型分地(州、市)布局

全省主要培育竹藤类型是一类竹种,面积为450.0万亩,占基地总面积的45.0%;其次是三类竹种,面积为200.0万亩,占基地总面积的20.0%。各培育竹藤种类分地(州、市)布局详见表3。

地(州、市)2005-2020年培育竹藤种类规划面积表

4.7 资源培育分阶段规划

竹藤基地建设分3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规划造林面积250.0万亩,占总任务的25.0%;第二阶段规划造林面积250.0万亩,占总任务的25.0%;第三阶段规划造林面积500.0万亩,占总任务的50.0%。

(1)第一阶段(2005-2007年)

第一阶段为2005-2007年,规划造林面积250.0万亩,占总任务的25.0%。其中:竹浆原料林15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5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50.0万亩。详见表4。

第一阶段资(2005-2007年)源培育规划表

(2)第二阶段为2008-2010年,规划造林面积250.0万亩,占总任务的25.0%。其中:竹浆原料林10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60.0万亩,藤产品原料林1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80.0万亩。详见表5。

云南白药分析报告

云南白药股票分析报告 制作人: 班级:

目录 目录 (2) 1 宏观分析 (1) 1.1 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1) 1.2 我国证券市场分析 (1) 2 行业分析 (4) 2.1 我国医药生物形势分析 (4) 2.1.1 发展现状分析 (4) 2.1.2 发展前景分析 (4) 2.1.3 发展困境分析 (5) 2.1.4 综合分析 (6) 3 公司分析 (7) 3.1 公司基本面分析 (7) 3.1.1 公司简介 (7) 3.1.2 公司总体经营状况 (7) 3.1.3 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及解决方案 (8) 3.1.4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及经营目标 (8) 3.2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9) 3.2.1 偿债能力分析 (9) 3.2.2 营运及盈利能力分析 (9) 3.3 技术分析 (10) 3.3.1 公司股票图形分析 (10) 3.3.2 医药行业股票图形分析 (13) 3.3.3 投资诊断 (14) 基本面风险 (14) 技术面风险 (15) 资金进出 (15) 4 综合分析 (15)

1宏观分析 1.1 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改善,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9.6万亿元,同比增长9.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 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8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678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3亿元,增长9.1%。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 根据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调查数据,自2011年1月起,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例行调整。采用新权数计算的3月份CPI同比涨幅是5.383%,环比下降0.207%;采用旧权数测算的3月份CPI同比涨幅是5.415%,环比下降0.225%。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0个百分点,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 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3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比年初上升0.72个百分点。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564元,比上年末升值1%。 2011年中国经济总的表现是,内在自主稳态平衡增长,高通胀趋缓保持高位运行,表现在总供给层面的优化抑制了通胀进一步升高,总需求层面的结构优化支撑了经济内在平衡稳态增长。货币流动性层面全年将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水平,经济逐步实现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和企业管理创新。 1.2 我国证券市场分析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到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年均达到亿元。而1997年已达到2412亿元。在股票市场上,迄今泸、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900余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2万亿元。我国资本市场短短十几年,达到不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全世界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左右,我国不足 10%。双股市总市值占生产总会的比重来看,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

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202021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导语】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021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供您借鉴。 【篇一】 一、目标及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逐步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的增长,努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二、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大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x-201x年规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和管理。坚持党课、党员冬训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于全村党员,深化开展“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发展2-3名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逐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抓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的同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经济及富民增收。大庙是一个以茶、林为主要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镇发展“一乡一品”工作情况总结

镇发展“一乡一品”工作情况总结 镇是芷江县城所在地,全镇辖16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有常住人口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万余人,耕地面积18299亩,菜园面积6000余亩,蔬菜种植人员4000余人。境内有湘黔铁路、320国道、怀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芷江镇党委、政府依据本镇的交通地理优势,审时度势提出了“蔬菜兴农”和做大做强香料菜生产基地这一口号,努力把香料菜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菜,在国道沿线的三里坪、七里桥、下菜园、社塘坪、桃花溪等村积极引导菜农,大力进展蔬菜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下菜园村、社塘坪村、桃花溪村为主的香料菜基地,以三里坪、七里桥为主的时令蔬菜基地,产品远销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近销吉首、怀化及本县城区市场,实现了“丰富市场,富裕群众”的目标。尤其是下菜园村的香料菜基地,是全市的样板基地,其远期种植规模是亩,今年已实现800亩的种植面积,全年总产值达500万元,纯利润达200—3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政府引导,大户先行,群众出力,科技致富。 镇党委、政府依照各村实际事情,引导群众广泛收集信息,坚持“品种调多,质量调优”的原则,积极进展产量高质量好的无公害蔬菜,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仔细组织科技培训,及时上门服务,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进展蔬菜产业无后顾之忧。为扩大种植规模,形成品牌效应,积极鼓舞一些头脑灵便的种植大户并且做“贩运大户”,广辟销售渠道,把本镇的蔬菜远销外地。一方面群众种菜别愁销路,另一方面,这些“大户”也获得了别菲的劳动回报,如下菜园村的李复桥同志,别仅自己种好责任田的蔬菜,还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把本村的大蒜销往四川、重庆等地。一年仅贩运大蒜的收入便达五万余元。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蔬菜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但存在的咨询题仍然别容忽视,一是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种植面积有待推广,规模效应仍别够理想;三是建无公害蔬菜基地仍然任重道远,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把蔬菜产业做成我镇的“朝阳产业”、“龙头产业”。

云南白药分析

云南白药选股说明及相关会计分录的编写 姓名: 学号: 学院:金融学院 日期:2012/12/20

云南白药选股报告 目录 一,宏观经济分析 (2) 1,国际经济 (2)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2) (2)发展中国家平稳快速发展 (2) (3)世界主要证券市场表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中国宏观经济 (3) 3,结论 (3) 二,行业研究 (4) 1,中药及中成药行业 (4) (1)2011年前三季度市场概览 (4) (2)未来发展利好因素 (5) 2,阿胶行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供给逐年减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需求逐渐增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结论 (7) 三,公司分析-东阿阿胶 (7) 1,简介 (7) 2,公司的核心优势 (7) (1)垄断上游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品牌优势 (7) (3)渠道控制 (7) 3,公司财务分析 (9) 4,该公司股票150天表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股票买卖会计分录.. (11) 1,股票买卖 (12) 2,相关的会计分录 (12) (1)买入 (12) (2)资产负债表日 (13) (3)卖出 (13)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2007年9月19日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政府[2007]1号文件精神,我镇简池村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了切实做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作,特制定简池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如下: <一>示范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 简池村位于镇巴县城西南部,是简池镇政府驻地,村辖面积9.14平方公里,村内有初中、小学各1所,镇机关、驻镇单位及镇属事业单位7个,个体工商户85户,常驻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及中、小学生等其他非农人口2500余人;村域经济以商贸、农业、养殖、劳务输出为主;镇巴至四川省通江县河口乡公路主干道油路穿村而过,集镇形成历史悠久,既是商贸、文化中心,也是我县三溪、大池、永乐及通江县铁溪、河口5乡一镇的商贸交易集散地。 (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简池村辖3个小组,297户1092人,有耕地1450亩,其中水田810亩,平均海拔630米,村内山地、丘陵、河川错落有致,土地肥沃,粮食生产产值高,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2006年人均产粮510公斤。 (三)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该村畜牧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截止2007年8月底,大牲畜出栏92头,存栏220头,生猪出栏2430头,存栏2200头,白山羊出栏330只,存栏1050只;现有良种基础母猪108头。2006年度该村农业总产值达582万元,人均纯收入2060元,畜牧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145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1%,生猪养殖主导产业覆盖农户248户,占总户数的83%。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省上确定为生猪养 殖“一村一品”示范村。 (四)公共事业发展状况

一支一品工程实施实施方案

一支一品工程实施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安监局党支部“一支一品”工程 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局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创新党支部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区机关工委《“一支一品”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决定在本支部开展“围绕安监抓党建,抓好党建保安全”为主题的特色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中组部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局机关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把“一支一品”工程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结合本支部工作任务和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推动支部党建工作不断向前迈进,使党建工作与安监重点和难点工作融为一体,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开展“一支一品”工程领导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各镇(街办)安监站长、局机关各科室、队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XXX(兼) 三、目标要求 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一支一品”工程就是要围绕一个主题,完成三项重点工作。一个主题及“围绕安监抓党建,抓好党建保安全”,完成三项重点工作,就是深化学习、服务基层、创新思路,力求达到机关形象有明显提升、素质有明显提高、作风有明显改进、工作有明显进步。 四、活动内容及措施 (一)深化学习。进一步推进我局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把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省、市、区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与安全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五学习制度不动摇,与《山西干部在线学院》的学习相结合,采取日常学习、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安全生产法》等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读书交流、读书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机关干部读书学习的热情,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学政治、学业务、学法律,通过学习,全面提高安监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服务基层。以切实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困难为抓手,

2019年医药行业云南白药市场运营分析报告

2019年医药行业云南白药市场运营分析报告

内容目录 前文:论云南白药的核心价值及看点 (5) 一、百年医药民族品牌,一路辉煌至今 (6) 1.1 历史悠久的民族医药品牌 (6) 1.2 多元化发展的大健康典范 (7) 1.3 成功转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8) 1.4 强大稳定的核心管理层保证公司长期发展 (9) 1.5 持续稳健增长,常年稳定回报股东 (10) 二、四大业务板块在波动中前行 (12) 2.1 药品板块震荡中开启复苏 (12) 2.2 健康产品稳健增长 (16) 2.2.1 民族牙膏第一品牌,推陈出新不断巩固优势 (17) 2.2.2 洗发护发产品有望厚积薄发 (19) 2.2.3 外延发展女性健康产品业务 (20) 2.2.4 采之汲面膜尚需时间培育 (22) 2.2.5 大健康产品布局日益成熟 (23) 2.3 中药资源业务快速成长 (23) 2.4 医药商业强化区域覆盖 (25) 三、混改全面落地有望成为公司发展拐点 (27) 3.1 混改将增加公司经营活力 (27) 3.2 吸收合并增加164 亿资产,有望带动外延发展 (27) 3.3 员工持股计划有望成为公司发展催化剂 (28) 3.4 混改对业绩摊薄有限 (28) 盈利预测 (29) 风险提示 (30) 图表目录 图表1:云南白药PE/PB Band (5) 图表2:云南白药大事 (6) 图表3:云南白药近年品牌荣誉 (6) 图表4:公司4 大事业部收入占比(2018 年) (7) 图表5:公司4 大事业部净利润占比测算(2018 年) (7) 图表6:云南白药主要产品板块及品牌分布 (7) 图表7:公司股权架构(吸收合并白药控股前后) (8) 图表8:公司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走势图及发展时期 (9) 图表9:云南白药现任管理层任职情况 (10) 图表10:公司历年营业总收入(2009-2018) (10) 图表11: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2009-2018) (10) 图表12:公司历年中间费用率(2009-2019Q1) (11) 图表13:公司历年毛利率与净利率(2009-2019Q1) (11) 图表14:云南白药历史分红情况(1999-2018) (11) 图表15:公司主要药品上市时间图 (12) 图表16:云南白药核心药品资料汇总 (13) 图表17:药品事业部收入(2010-2018) (14)

2019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2019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导语】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2019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供您借鉴。 【篇一】 一、目标及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逐步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的增长,努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二、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大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x-201x 年规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和管理。坚持党课、党员冬训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于全村党员,深化开展“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发展2-3名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逐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抓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的同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经济及富民增收。大庙是一个以茶、林为主要收入的村,茶园面积有3428亩,山场面积20362亩。做好茶叶文章,构筑起“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格局,改造低产、低质茶园,建立无公害、有机茶园基地,初步建立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提高茶叶附加值,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成为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1X年我区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6个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截至目前,全区新认定产地23万亩,累计达到35万亩,使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的 71.8%;.freekan.新认证番茄、黄瓜、苹果、梨、枣、小米等产品21个,累计达到38个。标准化生产规程得到推广应用,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规程。《榆次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已编写完成,将向全区广大农户免费发放1万册,进一步规范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二、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几点体会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关键在于抓好“四个重点”。 1、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决心。“一村一品”工作能否有效地推进,首先取决于领导认识的高度和工作推进的力度。我区一开始学习推广“一村一品”经验,区委、区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来抓。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一村一品”工作专项列入了我区“十一五”规

划。实践证明,没有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决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2、关键在于培育、引进、壮大一批能够把“一村一品”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带头人(企业)。我们围绕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带头人队伍,着重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今年2月,在由榆次区委组织部、区农委联合举办农村“两委”主干培训班,对全区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使刚刚换届的新一届“两委”主干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省委党校教授范俊彦、山西农大教授王文昌等领导学者进行了专业授课,使全区500余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耳目一新,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石羊坂村支书边旭东,舍小家顾大家,卖掉自家70多只羊,克服重重困难,带头发展温室蔬菜;石羊坂集体收入匮乏,两委干部把仅有的转移支付工资1.5万元全部拿出来支援温室建设,成为群众打心底里信任的领头人、贴心人。 二是支持本区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晋中顺康养牛合作社是榆次区修文镇农民在原来修文镇奶牛养殖协会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合作社为推进奶牛产业快速发展,与我区博瑞乳业公司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建设了奶牛养殖示范园,这项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奶牛已全部入园生产。整个园区工程投资240万元,建成饲养房22套,无菌挤奶台一栋,兽医站及合作社办公室一栋,沼气池40个,建有消毒室两个,消毒池一个。目前,园区奶牛已达400多头。

一乡一品

“‘一乡一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科研项目中期论文成果展示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综合发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十七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用以指导并进一步加快中国传统产业—农业的发展改革,使中国农业不仅发挥了原先稳定的优势,而且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本研究课题正是立足于农业在中国三大产业中的基础地位,从中国当代中国农业创新求变的实际出发,着眼“一乡一品”这一新近推出、并逐步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的发展策略,基于对西安市王莽乡的实地考察研究以及对大量论文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一乡一品”的可行性、创新性以及在具贯彻落实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期为十八大召开之后的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指导。 以下即是本次科研项目进行到中期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希望各位老师能对我们的项目研究做出中肯的评价,并为我们后期的科研计划提出宝贵意见。 一、项目第一阶段 (一)科研内容概述 在今年五月份该项目获得审批后,本次科研小组成员胡新雨、刘文净、王万敏、贾珊珊、付增琪立刻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展开了为期两个月左右的项目第一阶段计划实施。在此期间,我们一方面阅读了大量的论文书籍,了解到相当多的前沿资讯,一方面和我们的指导老师保持这密切的联系,针对我们在文献阅读、资料收集过程中的困惑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并获得了大量的科研信息。 (二)阶段性成果 在本次文献资料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目前国内针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尤其是“一乡一品”政策的研究已经初步展开,许多专家学者业已做出了诸多论述,这一点从中国知网上现有关论文之数量即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从现有著述中,我们也找到如下缺憾,第一,从横向角度看,目前中国东部农业发展无论是技术、经验还是营销模式都已相当成熟,正对于此的研究也是相当成熟,但是对于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各方面条件均不成熟的西部地区,其研究可谓少之又少,并且即便是在屈指可数的现有著述中,还是存在着研究面不广、角度不全、深度不够、区域代表不显著等诸多问题;第二,从纵向角度看,目前中国各地的农业条件较之建国之初乃至数十年之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目前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地球村的设想正逐步变为现实,而现有的研究并未与与时俱进的与时代变化接轨,更进一步说,大部分研究成果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因此,新的、符合各地具体条件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研究就变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项目第二阶段 (一)科研内容概述 项目的第二阶段根据原先的计划安排应该是我们以实地考察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在本阶段中,我们科研小组的成员亲身去到陕西省西安市秦岭脚下的王莽乡进行实地考察,与王莽乡贯彻落实“一乡一品”政策较好的村庄的相关发责任人进行了深入谈话,并在其带领下参观了王莽乡的万亩桃园、农家乐旅游精品路线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基地,对这些村庄现有的的地理条件、人文条件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切实了解,获得了大量第二手资料。 (二)阶段性成果 通过今年暑假及国庆期间若干次实地考察,从我们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

云南白药案例分析报告

大学南方学院 案例分析——白药企业的现状及未来5年的发展目 标

摘要:白药企业的现状及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分析:一方面,白药企业的发展已在相关多元化方面有所突破,但需要面对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白药主导产品的国际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拓,却面临着中药国际化营销的问题。

目录 一、背景 二、案例分析 2.1 是否需要考虑有无事实非相关多元化的必要? 2.2 利弊如何? 2.3 主导产品的国际市场如何进一步开拓? 2.4 中药国际化营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背景 1、企业背景 白药企业集团股份原名白药实业股份,是1993年由成立于1971年6月的白药厂进行整体改制而成立的。1996年10月,经过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决定要更名为白药集团股份。 白药集团股份是生产中药为主的国家二级企业。1995你那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企业。1997年经外贸部批准,获得企业经营进出口权。 2、产品介绍 白药企业集团股份的主导产品是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其中,包括白药胶囊剂、白药酊剂、白药硬膏剂、白药气雾剂、白药创口贴等等。该产品在国市场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目前尚无较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新产品主要是白药创口贴、白药牙膏。这些新产品是在公司经过改革后,面向国市场和国外市场增设而成的。在相同的竞争下,公司更注重营销产品产品本身的功效。 3、营销 改革创新的1999年,是白药企业发展的分水岭。 首先,在观念上,白药企业集团股份的领导班子产生重大突破,确定走跨越发展式的道路。在正确的管理与领导下,白药企业集团股份的经济突飞猛进,经营业绩不断攀升,在国中药领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8年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汤家河镇新庄村 18年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18年3月) 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四个一”帮扶后进村工程,扎实推进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改善农村广大群众的生活生存状况,提高人均收入和幸福指数,我驻村工作组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与镇、村领导共同谋划,积极探索该村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争取实现村民增收、百姓乐业、社会和谐的崭新局面。 一、村情调研及现状分析 区位:新庄村位于汤家河镇政府驻地西偏北3里处。 交通:村内共有3条主街道,基本实现硬化。 人口和自然环境:现有耕地1995亩,人口743人,党员43人,人口在全镇平均线以上(全镇村均人口662人)。村庄聚落成长方形,街道东西走向房舍多为砖混、砖木结构,平房焦顶。 经济状况: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葡萄。养殖业主要以貂、貉、狐狸珍皮动物为主。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人员约有150人,主要从事建筑和园区、港口厂矿企业劳务。全村人均纯收入8632元。18年以来加大投入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改善。 当前面临的问题: 1、部分群众思想落后。思想过于保守,进取意识差,进而导致种植结构老化,新的种植模式推广实施缓慢,并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到位,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市场信息不灵通,驾驭市场能力较弱。 2、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差,尤其是路面硬化面积较小,汛期多出现积水情况,虽有改善,但是部分地区秦光依然存在,给村民带来很多不便。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群众福利待遇、休闲文娱活动无场地、设备。 3、缺乏人才支持。虽然乡镇经常开展技术培训,但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另一方面一些优秀人才,不安

一校一品实施方案

创建“一校一品”特色学校活动实施方案 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广泛深入地贯彻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法定要求。近年来,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区中小学已经初步形成独特稳定的办学风格,取得了一定的特色办学成果。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保证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促进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在200*年全区大讨论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围绕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的创建思路,以开展新课程试验为契机,把创建特色学校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过程中,落实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着眼于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培养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利用三年时间,通过三个阶段,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色学校总目标,使学校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把学校建成社会赞誉、家长满意、政府放心、师生依赖的一流品牌学校。 第一阶段(2007年):各校调查分析,根据实际选准要创建的“一校一品”优势项目(写字、棋类、乒乓球……),制定规范并组织实施,初步构建“一校一品”优势项目的内容体系、

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全区应有40﹪的学校具备“一校一品”优势项目,并申报评估。 第二阶段(2008年):通过单项特色的建设及拓展,完善“一校一品”的优势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即形成学校特色,全区应有60﹪的学校具备学校特色。 第三阶段(2009年):通过三年打造,使学校“一校一品”优势项目内涵扩大提升,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办学风格更加鲜明,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大目标,全区80﹪的学校达到特色学校要求。 三、创建内容 1、办学特色要求:办学思想科学,发展规划严密、培养目标明确、改革方案稳妥、办学特色稳定。 2、学校管理的特色要求:校长的办学思路清晰完善和理论水平日益提高、特色办学的组织健全、分工明确,领导得力、特色办学的管理措施具体、科学。 3、教育过程的特色要求:课程与教学、校内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特色研究、协调家庭和社区情况、办学特色资料建设和专家指导等方面都要形成特色。 4、办学特色的条件保障:硬件使用率、办学特色的师资保障、办学特色经费保障。 5、办学特色的成果:学生素质水平、教学教研的理论成果、办学的社会效益。 四、实施措施

云南白药案例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关于云南白药牙膏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目的: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出发,剖析战略的提出、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从中找到闪光的地方,并对云南白药公司的战略及营销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环境分析、SWOT分析、竞争对手概况 背景 1、云南白药集团简介: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3日经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云体(1993)48号文批准,云南白药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立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1996年10月经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讨论,公司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被评为“2009年全国国有企业典型”,是历次评选中唯一入选的云南企业和医药行业企业。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从一个资产不足300万元的生产企业成长为一个总资产76.3亿多,总销售收入逾100亿元(2010年末),经营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医疗器械(二类、医用敷料类、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日化用品等领域的云南省实力最强、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

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云南白药”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其中云南白药牙膏产品的规模发展至十亿营业收入。 2、云南白药牙膏介绍: 云南白药牙膏,是以牙膏为载体,借鉴国际先进口腔护理、保健技术研制而成的口腔护理保健产品。云南白药牙膏内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具有帮助减轻牙龈问题(牙龈出血、牙龈疼痛)、修复粘膜损伤、营养牙龈和改善牙周健康的作用。 功能特点:【护理】云南白药活性成分具有帮助减轻牙龈问题(牙龈出血、牙龈肿痛)、修复粘膜损伤的作用。【保健】云南白药活动成分帮助促进牙龈和口腔粘膜微循环的改善,提高牙龈和口腔其它组织营养供给,增强口腔组织抵抗能力,具有保护牙龈、健康牙周的作用,持久保持口腔健康。【清洁】选用高档软性洁牙磨料、润湿剂和食用香精,保障牙釉质和牙龈不受损,清新口气,洁牙效果更好。 形势分析 1、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 政治环境分析(P)任何产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站内,离不开国家的政治稳定,离不开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大环境,牙膏行业同样如此。牙膏行业属于轻工业,对于牙膏这样的日化工业,

2019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篇一】 一、目标及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逐步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的增长,努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二、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大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x-201x年规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和管理。坚持党课、党员冬训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于全村党员,深化开展“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发展2-3名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逐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抓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的同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经济及富民增收。大庙是一个以茶、林为主要收入的村,茶园面积有3428亩,山场面积20362亩。做好茶叶文章,构筑起“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格局,改造低产、低质茶园,建立无公害、有机茶园基地,初步建立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提高茶叶附加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销*的格局,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林业投入,多建一些“绿色银行”,重点在于培育发展油茶,每年培育油茶300亩以上,同是做好发展与保护相协调。鼓励有文化、有技能的村民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与有关部门合作,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阳光培训”工程,培育农村经济人和乡土实用人才,三年完成劳务输出800余人次,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对村零星分散的茶园、山场进行新的重组,改变原有经营模式,盘活存量资产;二是【村委会未来三年计划】 凭着大庙茶叶量多做工久的优势,与农户合作,搞好茶叶加工、销售,增加集体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工程。一是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及使用办法,积极争取落实大庙村委会组织活动的新建,全面规范,201x年内完工。二是做好我村新型合作医疗卫生室的新建,进一步提升我村卫生建设,在201x年完工。三是积极申报实施大庙河道治理工作的同时,做好我村生态环境建设,201x年内建设垃圾池1口,201x年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四是落实好我村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点建设,于201x年完工。五是村组道路建设,201x年完成境内三道路的修复和硬化,201x年做好村委会道路的实施完工。六是良种茶园的建设,201x年达到无公害标准茶园。 三、做好村里的社会稳定工作,推进和谐村的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证。以建设“平安村”为契机,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化完善党务、村务公开的基础上,发挥村治保、调解、综治组织的作用,排查化解各种社会治安隐患,实现平安祥和,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对农村的教育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及实用技术,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树立文明新风。一是关心村里的特困户、五保户,与他们谈心,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对那些钉子户、威望户,也要与他们交朋友,达到他们支持村里工作的目的。二是切实地转变村组干部作风,杜绝有办事不公、损公肥私、优亲厚友、侵害农户权益的事情发生。三是做好制度建设,抓好党务、村务公开,特别是村民反应较为集中的村财务公开。严格规范“一事一议”,按照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解决好“有章理事”的问题,真正按规矩办事。四是加强计生工程,严

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3篇

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3篇 篇一:凤凰镇某某村产业发展规划 ××区××镇某某村民委员会 ××镇某某村产业发展规划 (20xx-20xx年) 为了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转型,实现我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实现富民强村”总体目标,我村将集中精力,加大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镇委、镇政府提出的“强禽畜、攻林特、带旅游、兴工贸”发展思路,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某某村位于××镇北部,距离镇政府×公里,东临××河,西接××村,南与本镇××村交界,北与本镇××村接壤。全村版图面积×平方公里,现有×个村民小组,×户,农业人口×人,主要居住在×个自然湾,劳动力×人。共有耕地×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山林面积×亩,水面×亩。××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按照“产业化富民”战略要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本村特点,从 本村实际出发,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规划,分类指导,实现产业富民,科技兴村,生态和谐,全面发展。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品,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品。 3、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原则。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精做细特色产业,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同时,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经验和项目返乡创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科技为先,合作经济带动的原则。切实把加(转载于:书业网: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快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根本途径。按照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引进示范和推广动植物新品种,品种改良、节本增效、产后加工增值、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点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以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对本村产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强化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服务功能。 5、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适度整

一乡一品实施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一乡一品实施方案

一乡一品实施方案 按照市文广新局开展乡镇“一乡一品”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努力打造乡镇文化品牌,促进乡镇文化发展,不断丰富我镇现代文化内涵,为我镇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从构建文化阵地、打造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着手,形成以新型农村文化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一乡一品”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镇“一乡一品”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文化站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于祎淼兼任,负责“一乡一品”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辅导与工作开展。 三、工作目标 实施“一乡一品”文化工程,是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重大举措,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全力打造万宝山村棚膜经济示范村特色文化,通过展览园区特色产业、创作文化特色精品,宣传特色棚膜经济,以文化带动我镇经济发展。 四、工作步骤 第 2 页共 4 页

(一)收集资料 1、收集文字材料。收集万宝山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发展、使用生产关键技术以及管理情况相关文字材料。 2、收集图片。收集温室大棚和冷棚建造的相关图片;大棚种植香瓜、油桃等果蔬从育苗、覆膜、出蔓、浇水、施肥、传粉、采摘、销售等图片。 (二)制作展区 1、展板区。将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整理归纳后通过展板在综合文化站内展出。 2、模型区。制作等比例的冷暖棚模型、名优产品展示模型、甜瓜西瓜等包装流程在综合文化站内进行展示,并且标明名称品种。 3、科普教育区。农作物识别和农史知识展览。 4、流通区。对我镇大棚内生产的名、优、新品种提供提供市场流通信息以及相关联系方式。 (三)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对我镇“一乡一品”进行宣传,推动我镇棚膜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第 3 页共 4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