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15, 5, 104-11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827191.html,/journal/a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827191.html,/10.12677/ae.2015.54019

Research on Aggressive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

Bingbing W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Email: 1558528249@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827191.html,

Received: Jul. 1st, 2015; accepted: Jul. 14th, 2015; published: Jul. 20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82719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 is a kind of common social behavior, which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So it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the field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cluding the connotation, the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factor and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y.

Key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Research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王兵兵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新乡

Email: 1558528249@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827191.html,

收稿日期:2015年7月1日;录用日期:2015年7月14日;发布日期:2015年7月20日

摘要

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一直是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简单地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介绍,包括内涵、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1. 引言

从20世纪初期以来,攻击行为一直是各方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的两大基本任务:一是揭示人类攻击随年龄而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模式,二是研究个体发展过程中攻击性个体差异的稳定性[1]。经查阅,发现关于个体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青少年和小学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攻击行为的研究数量尚少,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结合所查阅到的文献,对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介绍,包括内涵、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几个方面。

2.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内涵

关于攻击性行为虽研究历时较长,但迄今为止尚无统一定义[2]。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把“避免痛苦与寻求快乐的行为遭受挫折时的基本反应”看做攻击性行为。到了30~70年代,较多的心理学家赞同“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序列”的定义。目前对攻击行为的界定方法主要有四种:解剖学界定方法、行为后果定义法、前提条件定义法和社会判断定义法[3]。解剖学界定方法的代表人物是习性学家劳伦茨,他主张攻击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认为攻击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行为后果定义法强调以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性结果为攻击的界定标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其目的是直接造成被攻击者的伤害或通过唤起被攻击者的恐惧而达到其他目的。前提条件定义法强调考虑行为实施者的意图。该定义的赞成者认为动机和伤害性应该作为攻击性行为界定的重要依据。社会判断定义认为,攻击是人们根据某些标准,如行为者、行为本身的特性等对某些伤害性行为做出的判断。其中,社会学习理论是这一界定方法最具代表性的理论,班杜拉认为攻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这些因素包括攻击性行为的结果、形式、动机以及攻击者与被攻击对象间的关系等,所以对其做出界定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以其中一种因素或一个维度作为依据或标准[4]。我国的心理工作者认为,攻击性行为就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其中,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个要素。

幼儿攻击行为的界定是在攻击性行为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幼儿阶段的特点及自身研究的需要进行的。本研究将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定义为:幼儿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争抢或破坏他人物品的行为或倾向。它是幼儿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通常表现为对他人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

3.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特点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性别差异上。

3.1. 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特点

研究证明婴儿在很早就出现了攻击性的早期表现,如Izard等的研究表明,早在3个月时,表达愤怒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的表情可以很明显地在婴儿脸上看到,另一项关于社会性冲突的研究表明,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大约开始于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M. S. Holmberg在一项《12-42个月儿童社会交流模式的发展》研究中也发现,儿童与同伴的人际互动始于出生后第二年,且这种相互之间的行为有一半可被看作是破坏性或冲突性的。

3.2. 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性别差异

无论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在攻击的倾向性上,自幼儿期起,男孩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另外,在攻击的方式上,性别差异也显著,男孩较喜欢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而女孩则喜欢采用言语形式的攻击,而且年龄较大的女孩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攻击;但在直接的言语攻击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这表明,攻击性行为会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表现出特定的发展趋势,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Whiting和Pope在七种文化下考察了3岁~10岁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现男孩更多参与模拟攻击游戏,相互之间言语侮辱也多于女孩,如果遭受攻击,男孩比女孩更多地以言语或身体行为加以反击。1980年,Maccoby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幼儿期,男孩和女孩攻击性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在受到攻击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动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性比对方是女性时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Hay等的实验研究发现6个月大的女婴与同龄男婴相比,抢夺他人玩具的可能性更小。另外,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方式也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Bjorkqvist等采用同伴评定的方法对幼儿攻击方式不同性别表现的研究发现,男孩使用较多的直接身体攻击,而女孩则使用间接攻击多于男孩。张茜的研究同样表明,男孩与女孩相比更多的使用身体和言语攻击,而女孩则使用间接攻击更多一些。

4.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出发探讨了攻击性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分析幼儿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校园因素四个方面。

4.1. 生理因素

4.1.1. 神经系统与攻击行为

张倩、郭念锋(1998年)采用视野速示呈现技术对攻击行为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儿童的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

4.1.2. 荷尔蒙与攻击行为

有证据表明,荷尔蒙与攻击行为存在相关。男女之间攻击性行为的明显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荷尔蒙水平的影响。同时男性荷尔蒙与攻击之间存在着双向联系,即荷尔蒙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变化,而攻击或竞争也会引起体内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4.1.3. 体质与攻击行为

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不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而患有疾病(如哮喘)的儿童较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可能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常会由于躯体症状而感到惊恐、烦躁、焦虑,从而易出现攻击性行为[5],存在入睡困难的幼儿与常人相比也显著增加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5]。Komada也发现,睡眠习惯不良的学龄前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问题,表现出指出更多攻击性。这可能与儿童在入睡困难时产生焦虑,急躁情绪有关。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4.1.4. 体型与自尊、攻击行为

肥胖儿童的低自尊导致了极高的攻击性。肥胖是影响儿童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的重要因素[6] [7],儿童的肥胖如果不加控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黄平通过比较肥胖儿童的自尊和攻击性行为与普通儿童的差异以及自尊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①肥胖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自尊水平和攻击性水平差异不显著;②普通儿童自尊与攻击性总分相关不显著;③肥胖儿童的自尊与攻击性得分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儿童因肥胖的外形,影响他们自我意识正确形成,可引起焦虑,抑郁,自我评价过低,攻击性行为、社会交往退缩等心理行为问题[6]。

4.2. 心理因素

4.2.1. 气质、情绪因素与攻击行为

经典的攻击性理论很早就涉及气质与情绪维度,包括挫折与攻击行为、暴怒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困难气质的儿童和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有很大的关系。Davidson的研究指出,高攻击行为者特别是高冲动攻击行为者身上存在情绪调节方面的缺陷。陶公民和朱晓琴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幼儿气质与行为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是不同的,行为表现的差异与气质维度相关[8]。

4.2.2. 注意问题与攻击行为

注意问题与攻击行为的孩子在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间均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水平的增加。Loney、Milich研究发现:在有注意问题的儿童中,存在过度活跃与冲动行为的注意问题的儿童比其他类型注意不良的儿童显示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的严重症状。Sanson等的纵向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道奇等发现,反应性攻击儿童比主动性攻击儿童及非攻击性儿童具有更多的注意缺陷和冲动。Harachi等研究也表明,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注意力问题都是攻击性较高的预测因子。对此,有些研究持有异议,如Cadoret、Stewert 报告指出,比起注意问题,个体早期的攻击性行为本身和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更有联系。

4.2.3. 意图归因与攻击行为

意图归因是指儿童与他人交往中对他人意图、动机的认知与理解。近年来关于意图归因的一系列研究已表明儿童对他人行为意图的归因和解释能有效地预测其是否会施予攻击性行为。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和攻击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稳定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可预测近80%的攻击行为[9]。道奇和Godwin的研究还发现小学阶段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青少年时期攻击行为的干预效果。冯夏婷通过对3~7岁幼儿的观察发现,攻击性儿童容易把他人行为判断为具有攻击性意图,而非攻击性儿童则能作出较客观的判断[10]。潘苗苗也通过对125名4~6岁儿童的教师评定策略发现,不同攻击性儿童的意图归因倾向有差异,高攻击性儿童更倾向于敌意归因[11]。可见,攻击性儿童确实存在着易把他人行为意图归因为敌意和挑衅的倾向,即“敌意归因偏差”。

4.2.4. 社会解决策略与攻击行为

社会问题解决策略缺乏的儿童由于不会采用和平的、有效的建设性方法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或物品的获得等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通过攻击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Richard等人的研究发现,与受欢迎的同学相比,攻击性男孩对冲突性社会情境的解决办法较少;并且,他们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比攻击性较低男孩所提出的办法效果更差。陈世平的研究也发现,经常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冲突的儿童较少卷入欺负行为问题[12]。

4.3. 家庭环境因素

本研究中主要讨论家庭环境因素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父母文化水平和职业状况、家庭经济状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况等。

4.3.1. 亲子关系与攻击行为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而不安全及相关因素似乎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前提条件。范志光在研究中发现,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过早分离未能形成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这与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有很大的相关性[13]。

4.3.2. 夫妻关系与攻击行为

夫妻关系显著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张茜研究发现夫妻关系能够显著预测4~5岁儿童攻击性行为。

梁春莲在对夫妻关系对孩子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父母关系不良的儿童与父母关系良好的儿童相比较,多动、且攻击性较高。龚建华在对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有关危险因素配比研究也发现,亲密度高、矛盾性小的家庭的儿童的攻击性小。Cummings的研究显示破坏性冲突、且父母情绪消极、会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4.3.3.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密切相关。我国王益文等的研究也发现,对男孩而言,母亲的情感支持行为减轻了男孩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性行为;对女孩而言,母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不支持行为会导致女孩不安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邢燕雷等调查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有不同的影响。Pakaslahti等研究发现,在具有攻击性行为女童的家庭系统中,父母往往比较冷漠,避免与女儿讨论问题,不主动帮助女儿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反而将责任移交给家庭以外的人。母亲惩罚性的教养方法也促进了儿童的躯体攻击行为增多,亲社会行为减少。此外,父母教养方法的一致性、对孩子期望度、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显著影响。

4.3.4. 其他因素

家庭环境质量显著影响攻击行为。曲丽玲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高,从事脑力劳动、家庭经济状况好、对孩子期望高、管教严厉、教育态度一致及核心家庭的孩子攻击性小。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充分的爱与关怀,会因此产生悲观、猜疑、忧郁、孤僻等不良心理状态,并因此引发攻击行为[14]。同时,早期家庭经历与攻击行为也有关系,家庭暴力也会显著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Litrownik等调查发现,在此期间暴露于家庭暴力可以预测儿童6岁时的问题行为(攻击、焦虑和抑郁等行为)。贾守梅调查还表明,有攻击性行为史的母亲是学龄前儿童持续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15]。

4.4. 幼儿园因素

4.4.1. 幼儿教师与攻击行为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对幼儿的评价、对攻击性行为的处理都会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在欺侮情境中,教师对欺侮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欺侮行为的发生[16]。梁玉华在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中提出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处理大致分为教师主导策略、幼儿主导策略和放任策略[17]。教师主导策略是指,教师介入冲突双方,直接告知幼儿如何做,如,通过语言协调,用停止语言、将实施攻击方隔离起来、进行惩罚,等等,这种策略虽然可以快速平息事件,但是并没有让幼儿学会解决冲突的方法,再一次遭遇攻击事件,仍然需要教师介入。幼儿主导策略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处理事件,教师在过程中充当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这种策略可以让幼儿学会移情,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身心健康。放任性策略是指教师对幼儿攻击事件,充耳不闻,司空见惯,没有进行处理,这种策略使幼儿得不到教师正确的行为矫正方法,同时教师置之不理,幼儿也会对攻击性行为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认为攻击行为是正常行为,最后使其升级为危险事件。

4.4.2. 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

同伴关系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非常大。同伴群体的感染作用、去个性化作用等,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儿童的攻击性[16]。Pakurst、Asher的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攻击性的儿童有很少的朋友,且具有攻击性的幼儿比非攻击性的幼儿更容易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不被同伴喜欢、接纳而受到漠视。覃玉宇、孙晓军、范翠英等对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的研究所得结论与此一致。郭伯良等用多水平分析技术进行的元分析显示,儿童攻击行为和同伴接受之间有负向相关关系,和同伴拒绝之间有正相关关系[18]。王姝琼等追踪调查发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导致消极同伴地位的产生,消极同伴地位也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后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更大[19]。

5. 攻击性行为的干预

查阅发现,关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研究较少,仅对近年来实施较多、富有成效的干预策略进行介绍。矫正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措施包括移情训练、榜样示范、适时奖惩[20],游戏以及社会认知干预策略。

5.1. 移情训练

移情能力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移情能力与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的关系,移情能力越低,越倾向于攻击性行为。如Feshbach发现6~7岁儿童中,移情得分较低的比移情得分较高的表现有更多的攻击性,Eisenberg和Miller指出移情能降低侵犯等反社会行为发生率,所以在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要重视移情训练。

5.2. 榜样示范

班杜拉认为,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家长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做到言谈举止文明,同时选取正面的教育素材,包括多看优秀人物事迹,礼仪教育、乐于助人、友好相处的电视节目或故事,不要给孩子看一些暴力的动画片,这些会对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形成,攻击性行为自然就减少发生。还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活动,给幼儿提供一个充分学习、观察、讨论的平台,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示范。

5.3. 适时强化

面对一些缺乏关心、关爱的幼儿,作为教师应给予积极情感、同情,如果幼儿想通过攻击性的表现得到别人的关注,面对这种情况,成人可不予理睬,幼儿了解到,自己攻击性的表现不仅得不到关注、反而引起了周围人的反感,他的攻击性行为出现的频次就慢慢变少了。但是有研究表明容忍也是一种强化,当周围的人采取容忍态度时,儿童做出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都明显增多,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应马上制止并给予批评,让幼儿认识到攻击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客观地指出其错误,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个体做出攻击性行为的深层原因,采取合理措施。当幼儿做出了亲社会行为时,教师、家长都应及时给予强化,它能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逐渐巩固起来。有研究表明,奖励在巩固儿童谦让行为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奖励能有效地促进亲社会行为,控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5.4. 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给幼儿提供了宣泄体能的机会。在游戏中击打沙包,将垒好的积木全部推倒,这些“破坏性”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控制并消除自己的攻击行为,同时在游戏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攻击者的认知。李清在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中发现,游戏训练可以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21]。叶平芝在幼儿攻击性行为游戏矫正的倒返设计研究中提出,运用自然的集体游戏可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22]。

5.5. 社会认知干预策略

社会认知模式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源于基本的社会认知缺陷,这种缺陷使一些儿童无法找到非攻击性的人际冲突解决方法,且经常对他人一些意图模糊的行为作出敌意的意图归因,以致产生攻击性行为反应。研究者通常将儿童从接触社会刺激到产生攻击行为的认知历程分为六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实施干预策略,具体来说,在第一阶段——线索编码阶段中,通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对方的表情和姿势等;在线索解释阶段能减少敌意归因,有相关的干预方案关注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早期阶段,针对第二阶段——线索解释阶段,对攻击性儿童进行归因训练,尤其是在面对模糊的社会情境时,帮助儿童进行非敌意的归因,并产生适当的行为反应(Hudley & Hudley & Graham)。Leff等的干预计划主要应用在小范围的女孩朋友群体背景中,试图减少关系攻击女孩的攻击行为和敌意归因偏见;在第三阶段——目标澄清阶段主要是引导幼儿考虑维系较好的人际关系;在第四阶段——反应产生阶段会思考更多适合的处理方式,例如保持冷静,询问清楚后再决定处理的方式,或者请老师帮助等;在第五阶段——反应决定阶段,能适当地评估攻击行为和非攻击行为的不同后果,并能以他人的立场评估反应结果,杜红梅和冯伟则主要关注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反应决定阶段,通过提高儿童对攻击行为后果的认知能力来进行干预研究[23]。

6. 总结

虽然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目前对幼儿攻击行为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中,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性别差异,对于个体攻击行为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比如说攻击行为的发展是否有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在影响因素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幼儿情绪问题、家庭因素以及幼儿园因素,很少有研究者关注有学前儿童自身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方面;在干预研究中,多数研究集中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多集中在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能力,给予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等方法,引导幼儿减少攻击性行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社会技能训练,引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而且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改变也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长期影响。所以,在以后的干预研究中,要更多的侧重于关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文新(2003) 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 心理科学, 1, 49-52.

[2]智银丽(2004)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教育理论与实践, 7, 43-45.

[3]纪林芹, 张文新(2007) 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122-127.

[4]苏杰(2014) 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

[5]管红云, 王声湧, 刘治民, 陈青山(2005)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11, 18-19.

[6]肖延风(2010) 肥胖儿童自我意识与心理行为特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8, 634-635.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7]黄平, 洪恬(2012) 肥胖儿童与普通儿童自尊与攻击性的比较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 80-82.

[8]陶公民(2005) 学龄前儿童气质与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18, 2373-2375.

[9]杨慧芳(2001) 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简介. 当代青年研究, 5, 23-25.

[10]冯夏婷(2005) 3-7岁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意图认知和行为预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 125-128.

[11]潘苗苗(2007) 幼儿的意图归因倾向与其攻击性、同伴地位的关系. 硕士论文, 北京大学, 北京.

[12]陈世平(2001) 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与欺负行为的关系. 心理科学, 2, 234-235.

[13]范志光, 魏欣, 杜玲利, 李英(2013) 城市小学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吉林医药, 13, 2426-2428, 2435.

[14]Coie, J.D., Dodge, K.A., Terry, R. and Wright, V. (1991) The role of aggression in peer relations: An analysis of ag-

gression episodes in boys’ play groups. Child Development, 62, 812-82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827191.html,/10.2307/1131179

[15]贾守梅, 汪玲(2011) 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学校卫生, 3, 379-380.

[16]张文新, 武建芬, 程学超(1999) 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 心理学动态, 3, 37-42.

[17]梁玉华, 苏丽(201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教育探索, 2, 129-132.

[18]郭伯良, 张雷(2002) 儿童攻击和同伴关系相关: 20年研究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 5, 843-846.

[19]王姝琼(2008) 儿童攻击亚类型、同伴地位与其适应不良的关系. 硕士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

[20]魏晓娟, 岳慧兰(2002)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52-

55.

[21]李清, 王晓辰, 程利国, 郑日昌(2008) 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

175-178.

[22]叶平枝(2003) 幼儿攻击性行为游戏矫正的倒返设计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 15-17.

[23]杜红梅, 冯维(2005) 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81-86.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给出罢了一下策略: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原因对策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攻击性行为总是以社会评判标准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的动机与目的,又要考虑其行为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的三要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成因

教师论文-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日活动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而有时在幼儿园却看到这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二、祖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误导 家庭对独苗过多关注,顺从多、宠爱多,要求少、教育少,常常是爸爸“得罪”了孩子,妈妈出来“赔礼”,妈妈批评几句,爷爷姥爷都成了孩子的“后台”,这就造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也不会与别人分享,在幼儿园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甚至有助长苗头。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在幼儿园,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又嫉妒同伴,于是,常常发生攻击性行为,如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踩坏同伴的手工作品等。 四、模仿 有的影视片,打来打去的很多,孩子觉得好玩,无形中就学习一些不好的榜样,还有现在孩子非常喜欢看像《神龙斗士》、《奥特曼.?怪兽大战》带打斗的动画片。经常看,也就模仿起来,常常在幼儿园与同伴学着动画片中人物打打闹闹,这样一来免不了会乘机攻击他人,再有就是当孩子自己犯错时,父母有时会为一时出气打他,使孩子感到父母教育自己不要打人,可他们自己却打人。在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打人,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留意,别的孩子也会跟着打斗起来。崐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其危害都是很大的,都会影响到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二是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三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性别差异,即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比女生突出;二是攻击类型差异,即攻击性攻击和语言攻击。幼儿的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幼儿的生活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幼儿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资料显示,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就被认为有功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只希望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将来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幼儿的这一行为必须加以淡化。我通过两年的跟踪观察和教育实践,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觉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淡化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 1、需求不满

幼儿的需求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需求。有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幼儿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相应的产生了,由于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需求性的攻击行为。 2、遭遇挫折 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所受挫折的一种隐射。在幼儿的生活里,让孩子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偶然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外,还有父母和他人对孩子的拒绝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实际上挫折并不总是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攻击的发生也并不总是以挫折为前提。儿童对挫折的反应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回避、哭泣、寻求他人安慰等。攻击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3、同伴影响 幼儿的生活当中,同伴是一直存在必不可缺的,但是同伴也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会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打闹、抢夺等情况,幼儿在交往时,当发现有同伴通过打人、抢夺等攻击性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时,其他幼儿也会模仿,用同样的方式去达到更多的目的,可见幼儿之间相处有利也有弊,就看教师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了。 4、家庭模仿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5、媒介影响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攻击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得到了较广泛认可的是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1、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行为方式的改变。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呈现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3、幼儿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事 件中。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榜样的作用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的海洋,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空间,他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愉快地生活,但是同样因为是孩子们所待的地方,所以就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行为。如:“老师,童童又打人了!”“张弛把瑶瑶打哭了”。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不断地招惹他人、制造事端,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伤害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关键词:幼儿;减少;攻击性行为; 我们在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儿童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明显,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而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用语言直接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少,大都是攻击性具体行动,如打人、推撞、抢夺玩具、破坏物品等,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它是幼儿个性发展过程中一种不良倾向,有一定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早期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怎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是个值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长过分溺爱幼儿。如今都是一个孩子,甚者有的是六个大人一个孩子,因此,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其为所欲为,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家庭教育。 家长过分要求幼儿。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因此在许多方面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措施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措施 不论男孩女孩,多数小时候都有过拿开水浇蚂蚁窝的“经验”,还有淘气的男孩子更甚,会为抓到的壁虎“做手术”,边做还边开心的笑着,这个场景在我看来还是有些血腥和暴力的。而这样的暴力很容易激发幼儿攻击性行为,暴力行为本身就是需要一定约束的,通过原则教育可以教会孩子将这样的行为慢慢转化,变得更加友善,避免攻击性行为。 1、勿创造攻击性行为的环境 良好家庭气氛有助于发展孩子友爱的性格,不极端,因此也就不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幼儿应少接触电视、电影及家庭的暴力镜头,少讲具攻击色彩的语言,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玩玩具等,创造平和的生活环境。 2、攻击性行为要及时制止 家长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若不及时制止,其实就是对孩子的变相鼓励,幼儿也会渐渐默认这样的行为并不是错误的,以至于越来越难控制。 3、适当的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最容易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因此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宣泄自己的情感,把这些坏的情绪宣泄出去。 4、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 虐宠是一些具攻击性行为幼儿的表现,应当培养孩子的爱心,通过饲养真正体会细腻的情感,丰富孩子的情感,培养亲善行为,这样可以从心理上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 5、冷处理是个好方法 冷战是一种惩罚,对孩子犯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采取这种冷处理的方法,让他明白做这件事情的后果,渐渐改掉这样的错误行为。 6、移情换位的引导措施

攻击性强的人对受害者的痛苦表情会置之不理,更加倍的去伤害对方,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能力,他无法去体会当自己是那个受害者时的感觉。因此,应当教会孩子从小换位思考,增强移情能力,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 7、以身作则是基础 家长的自身修养直接也是最重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因此,不要因为自己情绪不好便随意暴力,语言过激也不行,尽量为孩子做好榜样。 做好这几点,相信假以时日孩子一定会丢掉“小魔王”的称号,成为一个懂事又有爱心的非攻击性的孩子! 宝宝爱尖叫如何制止 小柔柔是个爱尖叫的孩子,在小区里已经非常有名了,我是在她的妈妈说起后才知道,孩子的尖叫史已经有许久了,而妈妈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似乎都不起作用。孩子才两岁,吃得好睡得香,没人惹他,高兴或不高兴都要尖叫两声,常常把周围人吓一跳,妈妈问我,宝宝爱尖叫怎么才能制止? 尖叫并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她又不是尖叫不止,只是偶尔叫一下,也是她发泄的渠道,也许是她刚刚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还正在学习中,所以不要太在意,只需要正确的引导。 1、兴奋而尖叫 激动好玩的游戏会使她尖叫,因为她兴奋,这是一种自我表达。 2、无法表达而尖叫 有时孩子的情绪也会高涨或是低落,她还太小无法表达出来自己的情感时,会采取尖叫来发泄。 3、害怕而尖叫 外向的孩子害怕时都会发出尖叫声,这也是用来表达自我情绪。 4、模仿而尖叫 看着别人尖叫她觉得很好玩,也学着开始尖叫。 5、为引起注意而尖 她会用尖叫去试探家人,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意思是陪我玩一会儿吧,我好闷。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综述 时间: 2010-4-26 作者: 刘晋来源:幼儿教育 [摘要] 攻击性行为的存在造成了教养者不同程度的困扰,为了解决这种困扰,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回事,它在学龄前幼儿的身上又是如何的产生,如何体现的,它发生的概率、频率有多高?第二,现在面对这一现象存在,社会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态度又是怎样,有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第三,这一群体的幼儿其社会关系比较差,作为他们的教养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怎样的方式方法才是对“问题幼儿”最好的。事实上,为了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人们容易孤立这一群体的幼儿。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

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将来容易走上犯 罪的道路。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现状;对策 学龄前(0—6岁)幼儿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学龄前幼儿各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处在不稳定状态,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例如:幼儿问题行为。幼儿问题行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特点的客观存在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攻击性行为是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是一种消极行为。它不但会对其他幼儿或班集体造成危害,而且容易使攻击者本人得到比较多的来自周围环境的 否定,不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正因为如此,该问题历来为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究 所重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

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一线教育者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要解决攻击性行为的问题,不可避免,首先对攻击性行为需要具备有深刻的认识,这里我们所谈到的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为学龄前幼儿。 ㈠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⑴(aggressive behavior)通常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而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经常性发生对他人、周遭物体进行的行为或言语上的严重攻击表现。0——4岁的幼儿常采用直接的吵架,打架等进行身体攻击,4——6岁的幼儿常采用间接的语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一、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宝宝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二、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孩子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孩子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这样的孩子喜欢游戏,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三、家庭教育措施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 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 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3、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枪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何伟健吴思远梁熙维 [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对其中的媒体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在个人内部冲突和社会性冲突中有的儿童缺乏有效的方式化解,于是采取攻击行为,阻碍了社会化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才能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小学生克服攻击行为,学会合理解决问题,促进其社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儿童;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正呈日益严重的势态,不仅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美国,在整个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困扰。可以这么说,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是针对这样一种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同时,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乃是证明社会认知具有内隐性的突破口,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极具迫切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就是攻击,也称侵犯,也称侵犯或侵犯行为。而对于攻击行为这一概念,学术界对其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1.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教育科学学院陈霞 一. 什么是攻击性: 1.根据攻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言语攻击是用口头,文字,表情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动作攻击是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或用武器对他人的攻击。 2.根据攻击的动机不同可以分为报复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报复性攻击的目的在于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对方,给他人造成痛苦的行为;工具性攻击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3.根据攻击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处罚性攻击和内罚性攻击。处罚性攻击的对象是针对他人或他人的财物;内罚性的对象是自己。 4.从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看,可以分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和被认可攻击。违反社会准则的攻击称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是捍卫群体的道德标准,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行为;被认可的攻击是介于亲社会攻击和反社会攻击之间的攻击。 二.儿童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呈上升趋势,四岁后达到高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以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的幼儿往往在家长的和成人的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性行为。 4.攻击性行为随年龄而变化。2—3岁幼儿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他们的攻击性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龄儿童多采用叫绰号,奚落,戏弄等方式。年长儿童攻击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是敌意性攻击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6.在攻击性意图上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识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 7.攻击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无论对男女性都适用。 三.什么导致了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例如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家庭的影响等等。 1.生物因素。研究表明,在儿童的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其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资料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研究对象:汪简 班级:大四班 个案情况简述: 汪简优点在于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是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 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丫丫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汪简走过去抢丫丫的图书。因丫丫抓住图书不放,汪简就在丫丫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汪简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汪简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时。汪简跑到娃娃家:“我今天要当爸爸。”这时,汪简发现妞妞和小美为了争做妈妈的这个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妞妞输了,但她不认输,要再剪一次。汪简一步上前去抢妞妞手巾的头饰,妞妞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妞妞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小美。 一、家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汪简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 1、由于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汪简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 2、汪简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 3、汪简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 4、汪简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儿童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绪论 (2)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概述 (3)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3)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3)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4)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6) (一)生物遗传因素 (6) (二)生活环境因素 (6) (三)个人心理因素 (8) (四)同伴关系因素 (8) 四、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10) (一)家庭方面 (10) (二)幼儿园方面 (10) (三)社会方面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摘要 如今在校园和校外的其他场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已然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很多的典型案例逗曾经引起过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种寻常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比较明显而典型的成长问题,它对于施暴少儿自身以及对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学习成长等方面都会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本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含义、特征、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同伴关系因素)、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包括家庭方面、幼儿园方面、社会方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为我们帮助儿童控制和消除这一不良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并且有助于教育者对症下药,加强预防。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解决策略;

一、绪论 在儿童的自身社会性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儿童攻击性行为这样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儿童实施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的时段大多是儿童正处于完善身心健康发育的非常关键阶段,在此期间,他们对于情绪的自我控制比较弱,自我控制的意愿也不强,情绪起伏大,心情时常变换不定。这类儿童不仅在校园中争吵推搡、吵架骂人、暴力殴打、蓄意毁坏破坏公私财物,还会心怀恶意对身边的他人或动物残忍施虐。由于这样的恶性事件常常发生,幼儿园老师领导无可奈何,甚至已然严重影响到了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非常恶劣。但社会各界群体关注攻击性行为的出发点基本是出于这些不良的、暴力的、恶意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对被攻击的儿童(或其他人群)的严重危害,却常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者自身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后果。所以,社会不仅应当更宽容理解这些施暴的儿童,更应该关注如何给青少年人群建立榜样,如何宣传教育善意的思想,用温情和理性感化这些迷途的羔羊;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为父母,应该加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时刻给儿童灌输正面的、积极的思想,给孩子朝着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方面发展提供最大的动力;老师们应该指导儿童正确缓解消除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等,从而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理智处理攻击性行为。本文写作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解析儿童攻击性行为危害的影响,研究其内在成因,将会对父母的教育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幼儿园的规范教学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②。

论文——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网络教育)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站点:上海电大南汇分校 专业:[业余专升本]学前教育 学号:11141809007008 姓名:陈旖旎 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幼儿都有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在独生子女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幼儿园生活是他们人生起步阶段最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他们将来的人格如何,都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但在我实习期间,幼儿园里,常常见到教师们因幼儿之间有过度的攻击性行为而苦恼。特别的中班的幼儿,他们的语言与肢体动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情绪很容易冲动,很多攻击性行为都是从周围的人物及环境观察而来的,这不但影响了其他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严重的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关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而后进一步阐述了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类型,文章对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进行简要说明,主要叙述了其受家庭、儿童个体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最后提出了如何减少和控制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特别之处我们应该采取正面教育和引导,不可用粗暴的方法,应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与人为善的品质,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攻击性是发展心理学长期以来的持续研究热点之一,它最早出现于婴幼儿时期,婴儿和学前早期儿童的攻击主要是由玩具争夺引起的,但进入学前期后,它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儿童之间的攻击性为逐渐增加。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W.哈特普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较小的儿童的工具性侵犯(又称操作性侵犯)要高于年龄较大一些的儿童。而年龄较大的儿童他们更多地使用敌意性侵犯或以人为指向的侵犯。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予以及时地矫正。本文就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解析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解析 一、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祖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二)教育误导 家庭对独苗过多关注,顺从多、宠爱多,要求少、教育少,常常是爸爸“得罪”了孩子,妈妈出来“赔礼”,妈妈批评几句,爷爷姥爷都成了孩子的“后台”,这就造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也不会与别人分享,在幼儿园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甚至有助长苗头。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分类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分类 从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面对幼儿攻击性发展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比较广泛认可的是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种不同的类型。工具性攻击主要是指幼儿为了获得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摔等动作,以毁坏物品为目的。而敌意性的攻击是指以身边的人为对象作出的打、踹、骂、咬等行为动作,伤害他人,有报复性、嫉妒性和迁怒性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发生,容易形成习惯。主要是幼儿处于年龄小,与他人的交流接触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加上长辈的溺爱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心中的不满会体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争抢玩具零食,破坏物品,踢打长辈等来表现。孩子的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制造一些小麻烦,一下打人,一下推人,行为控制能力差,家长、教师也非常头疼,讲道理时好像很明白,保证不再犯错,结果“屡教不改”,时常发生。 2、幼儿攻击性行为语言攻击较少,大多依靠身体的攻击来表现。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在表现方式上更多是用抓、打、踹、咬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回家跟父母告状,说被谁咬了,打了之类的,幼儿的是非观念模糊,很多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3、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数据表明,男孩子的攻击性倾向比女孩子的更为突出,由于生理雄性激素水平的原因,男孩子身体强壮、性格易怒,所以更加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但会给同伴、家长造成危害,更会影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对社会的认知。一般而言,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人际关系较差,不受大家的欢迎,甚至对其避而远之。在幼儿

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的个案分析

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的个案分析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攻击行为;分析; 一、案例分析:(小班) 刘子轩的“攻击性”行为,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户外活动时。小班幼儿做操都要求踩在一个小圆点上,这是我们按幼儿个子的高矮排的。做操前,老师都会带幼儿绕圆圈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每次他踩在自己的点上就不肯走了,也不许其他幼儿踩在他的点上,否则就会动手推开他们。做操的过程中,他经常不做,还时常推周围的幼儿,看到别人被他推倒在地,他会笑得很高兴。 小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为防止掉队,我们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要求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排队走的时候,刘子轩经常会故意紧紧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不让其走;有时又不让后面的幼儿拉自己的衣服,否则会动手打人。 刘子轩喜欢用积木搭建手枪、大炮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幼儿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幼儿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积木。当他搭好一支手枪,总是很炫耀地朝其他幼儿“砰砰”开枪,然后骄傲地说:“看,我有手枪,我是警察!”。分析:刘子轩是独生子女,父母,亲人等对他都宠爱有加。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如果家长对幼儿采取溺爱的教养方式,那么娇宠和放纵会导致幼儿为所欲为,使他们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情绪。

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

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 答案:(1)生物学因素为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社会环境因素。①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初环境,对儿童早期行为塑造起关键作用;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对幼儿的评价,对攻击性行为的处理方式都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③个体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不小;④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引发儿童攻击性行为。 ?查看答案及解析请进入章节练习,点击章节名称进入。 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总目标的规定。答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教育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查看答案及解析请进入章节练习,点击章节名称进入。 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 答案:(1)游戏;(2)动作与行为练习;(3)讨论;(4)表演;(5)示范;(6) 参观访问;(7)实验;(8)多媒体教育;(9)感知体验。

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答案: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虽然在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同伴交往的对象,但这些同伴交往对象基本上都是随机形成的,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而当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后,就生活在了一个稳定的同伴环境中,这个同伴环境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 (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查看答案及解析请进入章节练习,点击章节名称进入。 简述游戏的具体含义。 答案:(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幼儿攻击行为原因及对策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体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些天生爱热闹的、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生理因素只是影响因素的次要部分。 (二)家庭因素 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4]“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易于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的要求,并常常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攻击。“过度溺爱”型父母则完全放弃对幼儿的限制,使幼儿的利己排他行为滋长,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四)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5]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对幼儿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理解原因的能力能帮助儿童正确地知觉情境,是成功进行同伴交往的前提。一件事的发生总归有原因,对原因的正确理解是随后做出适宜反应的前提。从观察中发现,不管是攻击性儿童还是非攻击性儿童,当他们认为同伴是故意做出不友好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报复;当认为不是故意时,则报复很少。也就是说,对交往对象行为原因的认知决定着随后的行为,因此对儿童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智能训练采取小组训练和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小组训练采用Ladd等提出的系统的社会技能训练法――社会学习模型。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谈的技能、非语言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技能。而个别训练法则是对个别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技巧训练,提高交往能力。许多拙于与人相处的孩子都缺乏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谈话技巧,他们不能用合适的语言把自己的需要传达给别人,也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想法。因此,教师应先教给儿童基本的谈话技巧,帮助孩子得到社交的门票,从而被他人所接受。 (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给儿童以心灵安慰 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也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就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平时生性懦弱,小朋友欺负他,他也无法反击。于是父母就在家里教他:“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于是有一次就在他奋起还击的时候,反被同伴用指甲划破了脸。没想到,其父母非但不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反而严厉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因为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能使儿童对父母产生信任并从父母那儿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