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T A)

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是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提出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的看法,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反而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似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是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是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

TA在人格结构的看法,由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继续其理论的延续,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但出现交错式、暧昧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的任务是要帮助当事人认清其自我状态为何,以及使当事人发现自己无益或破坏性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改善当事人的沟通型式。

TA理论的概念里,强调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和影响力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会左右小孩子的早年决定、人生地位以及人生脚本的形成。所以在生长的过程中,父母若多是以命令(injunctions)的方式教养,少给予抚慰(strokes)的需求,即使小孩子生而OK,这些成长过程的负向生活经验却会主宰了小孩子早年决定的关键因素,人生地位、人生脚本的不当也因此根深柢固地形成。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便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结构分析、沟通分析、脚本分析、心理游戏分析等,无非是让当事人去察觉、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自我状态、人生脚本为何,透过检视的过程,帮助当事人去重新做决定,并且选择建立新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脚本,这也是TA在人性观中强调“人是有改变决定的能力”带来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人能更加地掌握自己,朝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方向迈进。总体来看,TA虽然有精神分析的影子在,但它的精神却是同于阿德勒与完形学派---相信人是主动的行为者、决定者,其人生脚本的概念也近于阿德勒所提的生活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往后生活的方向,而生活方式与人生脚本的不当,是可以透过治疗历程的觉察,有所改变。当然,每个学派都有其优缺点和被批评之处,不同的是,TA能收集各派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一套新颖、独特、易懂的理论,一般人也能由自修的方式学得这些概念,对自己有所帮助与成长,我想这是TA应该可以被提出来说明其最有贡献的佐证。

T A专业详解

沟通分析(T ransactional Analysis)简介

The Philosophy of TA(沟通分析的理念)

(I)每个新生儿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能了解自己和别人是好的(我好,你也好)。

(II)每个人都俱有思办的能力,且都想成长和发展。

(III)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

(IV)每个人在童年早期为了活得最好,便做了生命中一些关键性的决定。长大后,这些早期决定可能不适用,此时只有你自己有能力改变并做出新的决定。

(V)沟通分析是一种奠基于合约的方法。亦即使用沟通分析模式来达到成长和改变的目标均要很清楚、能接受的、一致认同的方式。

事实上所谓沟通分析只是沟通分析理论中的一部份,在沟通分析理论系统中,有四个主要部份:

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人格结构分析,以P(Parent,父毋)、A(Adult,成人)、C(Child,儿童) 三种自我状态为基本架构的人格理论系统。

沟通分析(T ransactional Analysis)

有关人与人之间彼此以何种自我状态进行沟通的分析。

游戏分析(Game Analysis)

人与人在互动过程中,常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重覆发生雷同的冲突或情境,最后会有一种很差的感觉,并且会加强童年早期所做的决定。

脚本分析(Script Analysis)

分析一个人成长的背景及历史。有助于我们从中整理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沟通方式,遭遇的问题、困难与其成长背景之间的关联性。从中加以解决及成长。

T A用语(取材自T A T oday)

沟通(T ransaction)

定义:a stimulus + a response (basic unit of social discourse)一个沟通的刺激加上一个沟通的反应。人际互动的基本单位。在沟通分析中,使用自我牯A模式来协助解释沟通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种类:1、Complementary transaction互补沟通2、Crossed transaction交错沟通3、Ulterior transaction内在沟通

安抚(Stroke)

定义:a unit of recognition认可的单位

举例:当你走在街上,一个朋友迎面走来,你微笑的说:“你好。”他也微笑回礼,你们彼此正交换stroke,这种安抚的交换我们都已熟悉到不需经过思考,但回到同样的景像,你微笑打招呼时,你的朋友却毫无反应,看都不看你一眼就走过去了,你可能会很不舒服,我们都需要安抚,如果得不到会有被剥夺的感觉。

安抚的种类:V erbal vs. Non-verbal口语与非口语的;Positive vs. Negative正面与负面的;Conditional vs. Unconditional有条件与无条件的。

时间的结构(Time Structuring)

定义:Whenever people get together in pairs or groups, there are six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they can spend their time. 当人和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有六种相处的方式

1、Withdrawal:退缩(独处,和他人没有互动。)

2、Ritual:仪式(好似预定好规则的社交互动。)

3、Pastime:闲谈,消遣(类似仪式般,大家都熟悉的互动方式,但没有预定的规则,大多是在谈过去的事。past time)

4、Activity:活动(不只是谈talking about,且有目地的进行一些活动。do something together)

5、Game:游戏,心理游戏(以幼年已习惯、但不适用于成人的方式互动。replay of childhood strategies that are no longer appropriate to us as grown-up)

6、Intimacy:亲密,亲近(不带隐藏讯息,表现真实感觉与需要,且适切于当时情形的互动。)

人生脚本(Life-script)

定义:An unconscious life plan made in childhood, reinforced by the parents,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events, and culminating in a chosen alternative.小时在潜意识中订下的一生计划,被父母加强,并以后来的事件证明,但可经由选择而改变。

心理地位(Life-position:Basic position, existential position)

定义:One's basic beliefs about self and others, which are used to justify decisions and behavior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念,做为其早期决定和行为的准则。当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他们所在的心理地位会不一样。一般心理地位可分为四种: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投射的);3·我不好,你好(内射的);4·我不好,你也不好(绝望的)

脚本讯息(Script Message)

小孩根据外来的讯息(主要来自父母)做出一连串的决定,由此形成其人生脚本,包括:

1、Injunction禁止讯息, Permission许可讯息:从父母的儿童自我状态所发出来的负面和正面的讯息

2、Counterinjunction应该讯息:从父母的父母自我状态所发出的讯息

3、Program程式:由父母的成人自我状态所出来的讯息

漠视(Discount)

定义:An internal mechanism which involves people minimising or ignoring some aspect of themselves, others or the reality situation.一一种内在机转,会去忽略和自己、他人、或现实状况有关的资料或潜意识中忽略和解决问题有关的资讯。

或谓:Unawarely ignoring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the solution of a problem.潜意识中忽略和解决问题有关的资讯

参考架构(Frame of reference)

定义:The structure of associated responses which integrates the various ego-states in response to specific stimuli. It provides the individual with an overall perceptual, conceptual, affective and action set, which is used to define the self, other people and the world.一个人整合自己的自我状态以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内在结构,它提供一个人整套的觉知、观念、感觉和行动,并以此定义自己、他人和世界

再定义(Redefining)

定义:The process of one's distorting his perception of reality to fit his own script.一个人整合自己的自我状态以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内在结构,它提供一个人整套的觉知、观念、感觉和行动,并以此定义自己、他人和世界。

扭曲的感觉(Racket feeling)

定义:A familiar emotion, learned and encouraged in childhood, experienced in many different stress situations, and maladaptive as an adult means of problem-solving.一个人从小学来,并被加强的常见情绪,特别容易出现于各种压力呈现时,对一个成人解决问题而言并不适当

点券(Stamp)

When I experience a racket feeling, there are two things I can do with it. I can express it there and then. Or I can store it away for use later. When I do the latter, I am said to be saving a stamp.当一个人经历到扭曲感觉时,若当时没有表现出来,却留待以后才表现,则称之为收集点券

心理游戏(Games)

定义:在互动中表面传达的讯息内,还隐含其他讯息,对方会对隐含讯息有反应,在这一系列连续进行的互补隐藏式沟通后,会得到可预期的结果。此结果至少有一方觉得不舒服或受到伤害。此种行为模式会一再重覆的发生。

自我状态模式(The Ego-State Model)

请你回溯自己过去二十四小时的生活,有没有哪一刻,你的行为、想法、和感觉就像你小时候的反应一样?有没有哪一刻,你的所做、所想、所感就和你父母的反应一样?还有哪些时候,你的举止、念头、和感情是单纯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事的直接反应,与过去无关?

每一项至少写下一个例子。并写下当时的感觉、想法、及行为。

你刚才完成了自我状态模式的第一个练习。想一想你刚才所做的,你检查了人类的三种表现方式,每一种都包含了一套行为、想法、和感觉。

当我的行为、想法、感觉就像我小时一样,我就是在儿童自我状态之中。当我所做、所想、所感觉的是从父母模仿而来,我就是在父母自我状态之中。当我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针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的反应,并能利用我的能力,我就是在成人自我状态。在平常的沟通分析运用中,我们会简单地说“在儿童里”、“在父母里”、“在成人里”。

把这三个自我状态放在一起,就是沟通分析理论的核心---三部份自我状态组成的人格模式。传统上,把它画成三个相连的圆圈,各以其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为名,故也称之为PAC模式。这是第一度结构图,以后我们还会讨论第二度结构图。以自我状态来分析人格的过程就叫做结构分析。

自我状态间转换的例子:简小姐在拥塞的马路上开车,她注意着周围汽车的速度,也很小心地看着交通号志,她根据此时此地发生在周围的状况来开车,所以她是在成人自我状态里。

忽然一个人从外线道切过来想超车,两辆车子太近了几乎擦撞,简小姐吓了一跳,瞥了照后镜一眼,见后车还有一段距离,赶紧轻踩煞车。她的害怕对眼前的危险是适当的反应,帮助她在电光火石之间避开可能发生的车祸,她仍然保持在成人自我状态里。

待那辆车子逐渐驶远,简小姐颇不以为然地撇着嘴摇头,转头对同伴说“这种驾驶根本就该吊销他的驾照。”这时她转到父母自我状态中了。当她小的时候,她坐在爸爸旁看他开车,当他父亲对其他驾驶不以为然时,就是这样子撇着嘴摇头。

不久她开到公司,看看表发现已错过和老板约好要谈一件要事的时间,她的心往下沉,感到一阵恐慌。此时她又转到儿童自我状态里,小时候上学迟到最怕的就是老师严厉的处罚,她恐慌的感觉是来自儿时的经验,而不是根据现在已成人的处境。除了这些想法和感觉,她还会伴随一些行为,一如当年那个迟到的小女孩,如心跳加速、张大眼睛用手捂着嘴,靠近点看,还会发现她在冒汗。

此时她并非在意识上知道自己是针对旧时的经验起反应,如果这时问她“现在的情形有没有唤起什么儿时的回忆?”她可能会想起小时在教室被处罚的景象,也可能这种痛苦的记忆被压抑的太深,而无法马上忆起,如果她愿意去探索这些被压抑下来的痛苦经验,可能要花更久的时间,甚至藉由心理治疗才能想起来。

她马上对自己说“等一等,我在怕什么?老板是个讲理的人,她会接受我因塞车而迟到的情形,我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和她谈。”她又回到成人自我状态,她整个人放松了,手也放下不再捂着嘴,脸上恢复笑容。

现在回到刚才你所举的例子,审视你所写在过去一天中的儿童、父母、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回想每当你在儿童自我状态中的情形,注意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可以试着自己以角色扮演来感觉;然后记下你当时的想法,通常可以自问“我在脑子里对自己说什么”来得到儿童自我的想法,特别是针对关于自己、别人、整个环境自己会怎么对自己说;最后再注意自

己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可以对着镜子在自己的儿童自我状态中角色扮演一番。核对一下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感觉、想法、和行为,你甚至可能会想起自己是在重演过去的某个事件,那大约是几岁呢?

父母自我状态:以同样的方式写下在父母自我状态中相关的感觉、想法、和行为,可以用角色伴演的方式来揣摩。要知道父母自我的想法可以自问“在我脑中有没有听到父亲或母亲会对我说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叔伯、祖父母、或老师等具父母形像的人的话。核对一下在父母自我状态里的行为、感觉、想法是否摩仿自他们,好像拷贝进来的一样。你可能很容易就发现在各个情境中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是谁。

成人自我状态:最后记录在成人自我状态时相关的行为、想法、和感觉。要和儿童和父母自我状态来区分,可自问“这样的行为、想法、感觉对处理现在发生的事是否适当,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答案是“是”,这个反应就是出自成人自我状态。

有时可能会发现在成人自我状态时,可列出行为和想法,却没有感觉,确实,常常我们可以不带什么感觉而很有效地处理此时此刻的事情。但是,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也可以体验到情绪的。

如何去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感觉呢?成人的感觉对处理现在发生的状况是适当的。就如简小姐在两辆车太接近时觉得害怕,而赶快煞车避免车祸。

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三种自我状态都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帮助我们过一个有效率的生活。要溶入社会,需要父母自我状态提供规范来遵守。儿童自我状态则包含自发性、创造力和直觉力,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一步,核对各种自我状态中的感觉、

什么是自我状态?

想法、行为是否一致地常在自己身上出现。

自我状态的理论是沟通分析的基础,艾伯恩(Eric Berne沟通分析之父)将之定义为“一个人外显的、可观察的心理状态”,包括父母、成人、儿童三个部分,分别简写为P、A、C以图一中三个相连的小圆圈表示,图二则是其详细的解析图。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父母(或是其它具父母般影响力的人)学习来,整合到自己人格的部份,当一个人在父母自我状态时,外显行为会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而内在的想法和感觉亦然。儿童自我状态则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幼时)的方式来思考、感觉、并表现的部分。成人自我状态则是一个人利用既有的资源来思考、记忆、并应用的部分,通常以不带感觉的方式来表现。以下详述之。

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 简称C2)

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又可在其内再分为早期儿童,早期成人,早期父母三部份。以其功能的不同,则可分为自由的儿童和顺从的儿童。

⑴早期儿童(early Child, 简称C1)

小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许多基本的需要和原始的功能,如吃、喝、拉、撒、睡等等,我们从他的行为就可以观察出来。精神分析理论将之称为原我的冲动(注三),沟通分析则把婴儿期的存在状态称为C1,当某人在其它年龄也表现出婴儿的行为时,我们称他正处于C1中。比方一个五岁的小孩跌倒时,不管旁人,拼命大哭,就称他正处在C1中。为了表示区别,我们将儿童自我状态标明为C2。C1是我们感觉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婴儿在爱和温暖中长大,C1还将成为人一生中,乐趣和动力的泉源。

⑵早期成人(early Adult, 简称A1)

婴儿逐渐去观察自己和环境,并开始发展自己的A1(由于它有很强的直觉式的洞察力,艾伯恩又称它为“小教授”)。他注意到乳头或奶嘴会来来去去,并不是自己的一部份,而手指和脚趾则是自己的一部份,听自己的指挥。他逐渐得到一些非口语、纯经验的资讯,把这些资讯储存起来,并据此来反应,我们把这种原始的、非口语的理解力归类到儿童自我状态中的早期成人。虽然A1很聪明,但它也会误用所获得的资讯,比如我的孙子葛瑞安在爬下楼梯时,坚持

要把头朝下,可能是因为他的A1认为头向下才能看清楚前面,而没有考虑到其危险性。

⑶早期父母(early Parent, 简称P1)

幼儿也会发展出初步的父母自我状态,标记为P1。当我的孙子葛瑞安三个月大时,他十三个月大的堂哥葛洛伯会抱着他的头在胸前轻抚,好像妈妈对小孩一样,这就是葛洛伯P1的表现,没多久,葛洛伯表现出C1,不管葛瑞安大哭而把他的玩具抢走,被大人责备后,葛洛伯又以A1表现,给他一个代替的玩具,使他不再哭闹,自己又能拥有原来的玩具。

P1是小孩在还不会说话时,接受到来自父母的非口语讯息,并整合入自己人格的部份。如果父母遇事喜欢喋喋不休地责骂,小孩会把这些行为和情绪整合到自己的P1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他长大后,可能很容易以非理性、情绪化的方式自责、厌恶自己,当他做父母时,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忍不住喋喋不休地责骂自己的小孩。有些沟通分析师认为P1都是这种具破坏性、没有理性的成份,所以把它称为“巫婆妈妈”、“怪物爸爸”,甚至“畜牲父母”。我们反对这种称呼,一方面是太轻蔑了,不适合用在专业的场合,另一方面是忽略了P1中正面的部份,小孩也从父母接受到愉悦快乐的讯息,我们认为不应该老是责备父母对孩子负面的影响,而忽略掉他们正面的贡献。

有一次葛洛伯在大池较浅处和小池间跑来跑去,一不小心跌到大池的深处,如果他妈妈吓得大叫,惊慌不知所措,可能会在葛洛伯的P1 中印入一个受惊的父母,长大后可能看到水就害怕不敢靠近。当时他母亲冷静地把他拉上来,抱着他愉快的说: “哇!你会游泳了,好厉害!”葛洛伯本来绉着脸快哭了,马上转成得意的大笑,然后教他漂浮、踢水、划手,两人笑闹地练习,在他记忆中留下一段美好的经验。

我们除了不同意“P1都是负面的”这种看法外,也不同意艾伯恩对如何形成P1 的看法。他曾说: “父母的儿童自我状态直接插入小孩的P1 ,好像电极的接触一样,是自动形成的反应。”照他的说法,小孩就成了父母一言一行中完全被动的受害者。相反的,我们认为小孩自己会过滤、选择、决定要如何对父母的讯息来反应。即使葛洛伯的妈妈处理的很好,他可能还是怕水,再也不敢游泳。另一个小孩也许被父母的惊惧吓到,但自己克服害怕,仍然决定好好学游泳。我们从个案身上看到许多过滤父母讯息的例子,有一个人说: “当然罗,我母亲讲话时就像个醉鬼一样,我根本没理她,就是离开,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我们认为小孩自己也有参与P1 的形成-- 他可能接受外来的讯息,也可能根据C1 和A1的决定拒绝它。

⑷自由的儿童(free child, 简称FC)和顺从的儿童(adapted child, 简称AC)

小孩做决定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也根据他所感受到别人对他的期望,比如他在小马桶尿尿会受到鼓励,尿湿裤子则受到处罚,于是他学会使用小马桶来讨好别人,他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尿湿裤子的感觉而用小马桶。葛洛伯抢走葛瑞安的玩具时,纯粹是自发的,他想要那个玩具,就把它拿走了,完全不考虑大人说的自私、玩具属于谁的、做个好小孩什么的。但是他马上发现大人绉着眉看他,对他发出责备的声音,于是他另拿一个玩具给葛瑞安好满足大人,当他发现自己能用这样的方式使自己和别人都满意时,你可以想像他有多高兴,没错,十三个月大的小孩就已经这么老练了。

自由的儿童和顺从的儿童是功能上的划分,前述的P1,A1,C1 则是结构发展上的划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再决定治疗,就是本书的核心,若AC 在幼年时决定遵从父母的讯息而压抑了FC 的功能,就在做再决定治疗时,以A1 做一个新的决定-- 放弃有问题的顺从,而能自由的发挥自己。

⑸结语:

有些沟通分析师认为儿童自我状态只在幼年期发展,我们的观察却是这个发展是一直持续到长大成人的,是从过去到现在所有经验的总合。一个四十五岁平常举止有度的人,猛然看到一个长得很像在越战中拷打他的人时,可能会吓得浑身冒汗;一个被卡车撞过的人,开车遇到卡车从旁经过时,害怕得手脚发软,他在理智上虽然知道现在没有危险,但在感觉上却像是回到过去可怕的那一幕。

我们要一再强调,在我们里面的儿童能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接受许多讯息,并体验它们,然后整合起来,没有一件是完全由别人左右的。既然它参与自己的成长,它就可以改变,重新体会,决定过的可以再决定!这一点在实际的治疗上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简称P2)

包括父母以口语所表达的讯息,对一个人的信念、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过程是经过这个人的选择而整合入其人格的。一个人为自己创造的想像父母,其过程是持续一生的父母自我状态决不只是艾伯恩所说的“强迫放入脑中的录音带”,而是经过一个人的C和A 的选择和创造,这个过程和这个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及其他较亲近的人(如兄弟姊妹、祖父母、好朋友)都有关。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整合自己的父母自我状态,“父母”的来源包括真实的父母、其它重要的人、还有自己的想像。有一个从未看过自己父亲的人,想像父亲是个温柔、慈爱、善良的人,他在这样的想像中长大,自己也成了具有这些特质的人。

这个创造的过程不会停止,我们常看到个案用理智的成人自我状态来重建父母自我状态,以调整过去被扭曲的部份。不论是在治疗中或自然的发展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创造父母自我状态。在忧郁症一章中,我们会详细介绍一个病人如何为自己重建慈爱的内在父母。

比较P1和P2: P1是在还不会说话时,接受到身体语言的讯息(包括影像和声音)而产生的,P2则是在会说话以后,将所有的外来讯息转成内在对话而产生的,包括批评、照顾、要求、愉快、爱等等,这个语言父母(P2)涵盖了拷贝进来的行为、感觉、信念、及规则(如宗教、道德、哲学)。

结构上,父母自我状态又包括了他真实父母的三种自我状态,例如一位个案听自己在父母自我状态时讲话的录音带时,忽然领悟自己的声音和妈妈声色俱厉的责备(母亲的父母自我状态)一模一样,下一段又发现自己像父亲疲倦地下班时发泄情绪的样子(爸爸的儿童自我状态)。认识并区分父母自我状态内的三个不同部份,对解决内在的症结非常重要。

父母自我状态以功能来分,又包括了照顾的父母(NP:Nurturing parent,照顾关怀别人,觉得别人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重要)和批评的父母(CP:Critical parent,常想控制别人、批评别人、替别人界定人生与现实是什么,用自己的思考去影响别人)两部份。还有一种看法是分为照顾和批评自己的内在父母以及照顾和批评别人的外在父母。

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简称A2)

我们常被人问到:“成人自我状态和佛洛伊德所说的本我有什么不同?”这两者都是一种观念,而前者特别指一种可观察到的现象,比方你正在读这本书,看到一些资料,不带情绪地判断适不适用在自己身上,这时你就在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中,如果你很生气地说:“这些家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时你可能处于批评的父母自我状态或生气的儿童自我状态中。工程师设计草图、法官办案、医师诊病,都是成人自我状态运作的明显例子。这是一种可观察的状态,不带感觉的接收资料,修改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来反应。它和前面所说的A1小教授有什么不同呢?差别在A2有使用语言的能力,能测试资料的正确性,辨识是否符合现实的经验。

在沟通分析刚起步时,许多治疗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来区别一个人处于哪一种自我状态,艾伯恩在“团体治疗的原则”一书中也强调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分析自我状态。我们则倾向在处理完问题后,再回头用自我状态的观念来向他解释,使他了解原先在自己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虽然我们一直在注意每一个人讲话时自我状态的改变,却不会去问“你现在在哪一个自我状态呢?”,或说“你现在是在父母自我状态中说话”。

有一个精神科医师在一开始参加工作坊时就说:“我好累,你会努力工作到人生一点乐趣都没有”,他在表示自己很累的同时,还传达了两个父母讯息“要努力工作”和“不要快乐”,我们没有要他去辨明这些讯息来自哪一个自我状态,而是请他回到幼时探讨这些讯息的来源,并使他体认可以自己决定要工作到什么程度,同时拥有快乐的生活。这种方法比单单指出所在的自我状态

要更有疗效。

当然了,学会如何分辨自我状态还是必要的,其判断是根据所用的字汇、音调、语气、声量、讲话的速度、身体的姿势等的改变。可以利用录音带或录影带,请个案自己判断刚才说话时所在的自我状态。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邀请他:“把自己当个客观的旁观者,听听看这段话像是几岁的人说的”,你会发现一个六十岁人的话听起来可能才像六岁而已。当一个人把头斜靠在肩膀上时,他可能在顺从的儿童自我状态中,如果请他注意自己的姿势,然后把头拉直来说话,可以引导他注意到自己的想法、行为、感觉会因自我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当一个人越能察觉自我状态的改变,就越能了解自己的感觉、生活剧本、以及所玩的游戏,对自己那么清楚后,就有机会改变了。

三、自我图

自我状态中的不同功能对我们的人格有什么重要呢?杜杰克(Jack Dusay)设计了自我图来呈现其重要性。

作法:画出一条横柱分成五等份,分别标明CP、NP、A、FC、AC

在其上以不同的高度表示其所占时间的多寡。首先画出自己判断占最多者,再画出最少者(用本能的判断),如我认为自己在适应性儿童自我状态的时间最多,在照顾型父母的时间最少,就画出如下,然后其他各项根据感觉画出高度。

高度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看其相对高度。

还可以画出其相对正向和负向的部份

画出你自己的自我图,如果是在团体中,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凭直觉很快地做。有些人觉得一个自我图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形,有些人则在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自我图,比如在工作场合和在家里的自我图可能就不一样。试着向某个熟识你的人解释自我图的意义和画法,请他画出你的自我图,比较他画的和你自己画的,说不定可从中学得一些东西。

杜杰克假设有一个能量不变的原则:“如果某一个自我状态的强度增加,其它自我状态就会呈现代偿性地减少,就好像无论心理能量如何流动,其总量不会改变一样。要改变自我图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提高想要增加的项目,当这样做的时候,能量自然会从希望减少的项目流出。比如我

想增加自己的照顾型父母,减少控制型父母,我就开始练习用更多的照顾型父母的行为,控制型父母的行为自然就会减少。

你想不想改变自己的自我图呢?先决定你想提高哪一项,至少列出五种行为有助于增加该自我状态,在未来一周实行之。然后重画你的自我图,最好能请不知道你要改变哪一项的人来画,再两相对照来看。

每一个练习你都做了吗?光看内容是体会不深的喔!

安抚(取材自T A T oday第八章)

当你走在街上,一个朋友迎面走来,你微笑的说:“你好。”他也微笑回礼,你们彼此正交换安抚。所谓安抚是指认可的单位(unit of recognition)。这种安抚的交换我们都已熟悉到不需经过思考,但回到同样的景像,你微笑打招呼时,你的朋友却毫无反应,看都不看你一眼就走过去了,好像你根本不存在似的,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多半会觉得很惊讶,你可能会自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都需要安抚,如果得不到就会有被剥夺的感觉。

对刺激的需求(stimulus-hunger)

艾伯恩描述有几种人类共通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对身体接触和心智刺激的需要,他称之为对刺激的需求。他引证一些关于人类和动物发展上的研究,有一个很有名的研究是史毕兹(Rene Spitz)观察在儿童之家长大的婴儿,他们的吃穿清洁都被照顾得很好,但比起被母亲或保母照顾的婴儿,他们的身体和情绪较常有问题,史毕兹认为这些婴儿缺乏刺激,他们整天看到的就是白色的墙壁,和照顾他们的人也少有身体的接触,他们缺乏一般婴儿常有的触摸、拥抱、和轻抚。

艾伯恩选择安抚这个字就是来自于婴儿对触摸的需要,对一个成人而言,他认为仍然很需要身体的接触,但成人学会一些代替的方式来获得认可,不论是一个微笑、称赞、或是侮辱,都显示我们的存在获得了认可。艾伯恩用一个名词---被认可的需求(recognition-hunger)来描述这种需要。

安抚的种类: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为安抚分类

1、V erbal vs. Non-verbal口语的与非口语的

2、Positive vs. Negative正面的与负面的

3、Conditional vs. Unconditional有条件的与无条件的

口语的与非口语的安抚

在本章一开始的例子中同时可以看到口语(说话打招呼)和非口语(微笑)的安抚。口语的安抚可以从简单的“哈罗”到一长串的对话。非口语的安抚则如招手、点头、握手、或是彼此拥抱。

回溯上一章就可以了解任何沟通都是一种安抚的交换,大部份的沟通都包括了口语和非口语的安抚交换,也可能完全是非口语的,除了像打电话的情形,很难想像会有纯口语而没有非口语的成份。

正面的与负面的安抚

所谓正面的安抚是指接受者感受到的是愉快的感觉,而负面的安抚则是接受者感受到的是不舒服的感觉。在打招呼的例子中,你和朋友感受到的是包括口语和非口语正面的安抚。如果你的朋友回报的是绉眉而不是微笑,那就是一种负面的非口语安抚,如果他狠狠地瞪你一眼,那就是更强烈的负面安抚。如果你说“你好。”他回答“哼!”或是“本来很好,遇到你就不好了。”那就是一种负面口语的安抚。

你很可能会以为人们都会寻求正面的安抚,而避开负面的安抚,事实上,我们的经验却是: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这在一些动物实验也可以看见,有一个实验把小老鼠分成两组,都放在完全没有图形的箱子里,其中一组每天给予数次电击,另一组则无,结果大出实验人员意料之外,虽然痛苦,但是接受电击刺激的老鼠成长的竟然比没有接受电击刺激的老鼠还要好。(注3)

我们就像这些老鼠,为了满足对刺激的需求,也可能去寻求负面的安抚。对婴儿而言,本能地就会如此去做,当得不到所需要的正面的安抚时,就会想办法去获得负面的安抚,虽然痛苦,但比毫无安抚要好多了。长大成人后,可能还会重复这种婴儿的模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自讨苦吃的行为的来源。在讨论游戏、扭曲感觉、和人生剧本时我们还会谈到这个观念。

有条件的与无条件的安抚

所谓有条件的安抚是根据一个人所做的而给予,无条件的安抚则是根据一个人的所是而给予,举例如下:

正面有条件的安抚:“你这个工作做得很好。”

正面无条件的安抚:“你真可爱。”

负面有条件的安抚:“我不喜欢你穿的袜子。”

负面无条件的安抚:“我恨你。”

练习:把这四种安抚各举五个例子,同时也想一些非口语的例子。在团体中可以每个人给左边的人一个正面有条件的安抚,这样子轮流一圈,再反方向轮一次,并讨论安抚是无何给予和接受的。

安抚与行为的强化

婴儿会以各种行为来测试是否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安抚,当某一种行为可以得到安抚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再因此而得到安抚的话,以后就会更常出现这种行为。

藉着这种方式,安抚加强了行为。成人和婴儿一样需要安抚,也同样的会以自己认为可以有效得到安抚的行为来表现。

记得我们提过的一个原则吗?“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如果没有足够的正面安抚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去寻求负面的安抚。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曾决定“我要寻求负面的安抚,以免完全没有安抚”,在他长大成人后,负面的安抚就会和正面的安抚同样有效地加强他的行为。这个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常会重复一些好像在自我惩罚的行为。

这个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打断这种负面安抚的模式,藉此改变我们寻求安抚的方法,我们可以设定去寻求让人愉快的正面安抚,以此代替痛苦的负面安抚,而每当因为一个新行为而得到正面安抚时,就会加强我们在以后重复这个新的行为。

安抚的质和强度很重要,这两者都无法量化,但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安抚出自何人、用什么方法给予,都会造成主观上对安抚有不同的评价。比如说我们写这本书,如果有一个沟通分析大师从头读到尾然后给予我们正面的评价,这个安抚对我们来说,显然比一个门外汉翻一翻目录、前言就称赞我们要来得强多了。同样的,一个小孩如果因犯错被父亲禁止,摇摇手说不可以和大吼并拳打脚踢比起来,显然后者的负面安抚要强多了。

安抚的给予和接受

有的人习惯给予安抚时,开头好像是正面的安抚,结果却像是用针刺人似的是负面安抚。如“我想以你的聪明一定了解,至少懂一点吧。”、“哇!好漂亮的外套,你是在二手店买的吗?”我们称之为“安抚的仿冒品(counterfeit stroke)”,这好像是给人家一个正面的安抚,却又把它收回一样。

还有些人看似能很自由地给予人正面的安抚,却不真诚。比如有个人看到你进来,就冲上来

热情地抱住你说“哇!看到你真是太高兴了,你一进来房间就好像亮起来一样(蓬壁生辉)!你知道,我最近拜读你的大作,那是多么感人肺腑、多么有智慧的书啊…”诸如此类的话。艾伯恩称之为“丢颗软糖给别人(marshmallow-throwing)”,有的人则以“做作的安抚(plastic stroke)”来形容这种不真诚的正面安抚。

有些人则处于另一种极端'很难给别人任何正面的安抚,这种人多半出自于很少给人正面安抚的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有很大的影响,如英国和北欧人比较少给予正面的安抚,特别是身体接触的安抚(译注:中国人可能更明显)。而来自中南美洲的人较能自由热情地给人正面的安抚,他们就会觉得英国人太冷漠保守了。

在接受安抚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可能喜欢别人称赞自己所做的事,而不是直接称赞自己,有的人则可能较喜欢无条件的安抚;有的人可能对较强的负面安抚觉得可以接受,有的人则可能对一点轻微的负面安抚都觉得无法忍受;有的人可能喜欢拥抱来表达安抚,有的人在身体接触上只能接受到握手的程度。

大多数人的生活会有自己常接受到的某些安抚,由于这些安抚太熟悉了,我们很容易就觉得这些安抚较没有价值,同时我们可能会偷偷地希望得到一些很少得到的安抚,比如说我经常因为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言语上正面有条件的安抚,我虽然喜欢,但我觉得这好像只是一点零用钱罢了,我更想要的是别人说“你好帅”,然后给我一个拥抱(译注:身体上正面无条件的安抚)。

还有的情形是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安抚,就进一步否认自己的需要,比如一个小孩很希望妈妈能常拥抱他,妈妈却不喜欢这样做,为了减轻得不到的痛苦感觉,小孩可能会忽视(blank out)自己对拥抱的需要,长大以后仍保持这种方式而不自知,他可能会避开身体的接触,否认自己有这种未满足的需要。

以沟通分析的用语来说,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安抚商数(stroke quotient),另一种说法就是“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安抚(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安抚的质无法客观的量化,对一个人来说是高品质的安抚,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低品质的安抚。

安抚的过滤网

当一个人得到和他的安抚商数不符合的安抚时,他很容易去忽略或轻视这个安抚,我们称之为漠视(discount)或过滤掉(filter out)这个安抚,在这种情形通常可以观察到对安抚接受的不一致性。举例来说,我很真诚的对你说“我觉得你写的这篇报告思路非常清晰。”假如你在小时候曾做过“我很漂亮,也很有趣,但是思考能力不好。”这样的决定,我给的安抚并不符合你的安抚商数,你可能嘴吧说谢谢,但却绉起鼻子、撇撇嘴,好像尝到什么难吃的东西似的;还有一种常见漠视安抚的表现是笑嘻嘻地说“谢谢啊,哼哼!”

这种情形就好像我们在自己和安抚之间放了一张安抚的过滤网,有选择性地过滤所得到的安抚,只接受符合自己安抚商数的安抚,不符合的安抚则予以剔除。换句话说,我们用自己的安抚商数来维持原有的自己的形像。

有些人在小时候因为正面的安抚太少或是觉得不可信赖,就决定只要负面的安抚,长大后就会持续地只接受负面的安抚,如果被人称赞就会予以漠视。

还有的人因为童年太痛苦了,就决定任何安抚都是不安全的,这些人对安抚的过滤网太密了,几乎任何安抚都拒绝掉,以维持自己儿童自我的安全感,除非能找到方法来打开其过滤纲,他们几乎都生活在退缩和忧郁之中。

练习:在团体中回想刚才所给予和得到的安抚,在给别人的安抚中,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坊冒品?有没有人“丢软糖给别人”?接受安抚时,谁以开放赞许的态度接受?谁漠视所得到的安抚?你又是怎么观察到的?有没有人直接表明不想要某个安抚,而不是用漠视的方法?现在分成四人一组,决定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你只要正面的安抚,或是正面和负面的安抚都可以,然后轮流,先一个人听,另三个人以言语表达对他的安抚,可以是有条件的或是无条件的,计时三

分钟,然后由听的人分享自己刚才的体验,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分享:“什么安抚是我期望得到的?什么是我不期望得到的?我喜欢什么安抚?我不喜欢什么安抚?有没有什么安抚是我想要却没有得到的?”然后换另一个人听别人说来继续这个练习。

安抚经济学

史坦能(Claude Steiner)认为小孩自小就被父母教导五个限制安抚的原则。包括:

1、有人需要安抚的时候不要给他。

2、当需要安抚的时候不可以向人要。

3、虽然想要安抚也不可以接受。

4、虽然不想要安抚也不可以拒绝。

5、不可以给自己安抚。

这五个原则就是史坦能所称的安抚经济学(stroke economy)的基础。根据史坦能的说法,为了训练小孩遵守这五个原则,父母会把原来可以无限提供的安抚转化成供应不足,且要付出高代价才能得到的状况。史坦能相信父母这么做是为了能控制小孩,藉着教导小孩安抚并不易得到,父母遂能成为安抚的独裁者,由于小孩知道安抚是生存所必须的,就学到要照着父母的要求来做。长大成人后,我们仍不自觉地遵守这五个原则,结果把自己的生活都耗在缺乏安抚的状态之中,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寻求安抚上。

史坦能认为我们一直受到各种安抚独裁者的操纵和压制,可能是政府、企业家、行销广告、娱乐界,甚至心理治疗师也可能成为这种角色。为了唤起一个人的自觉、自发、和亲密,史坦能鼓励人们拒绝父母加诸于子女的这五个限制,去了解到安抚的供应是无限量的,我们可以在想给安抚的时候就给,不论给多少都不会□尽,当我们想要安抚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的去要求,别人提供的时候,想接受就可以接受,不想接受就可以清楚地拒绝,还可以自得其乐地给予自己安抚。

并不是每一个沟通分析师都同意史坦能以安抚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政治和经济上的压迫,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可以确定的是,大多数的人都从幼年时就限制住自己在安抚上的交换,这个早期决定是小孩对来自父母的压力所做的反应,长大成人后我们可以藉着了解这个早期决定,重新决定自己是否要改变。

练习:在团体中回想刚才的练习,讨论自己对于给予、接受、和拒绝安抚的经验,怎么样你会觉得舒服?怎么样会觉得不舒服?不舒服的时候有没有和什么童年经验有关?上面所谈到的五个原则通常是在生活中示范的,而不是以口语表达的。

要求安抚

我们长期被教导一个关于安抚的迷思:要求来的安抚是没有价值的。事实上要求来的安抚和未经要求而得的安抚是同样有价值的。

你可能会反驳说“如果我要求,别人可能是为了我好而给我,并不是真心要给。”确实有这种可能,相对来说,这个要来的安抚也可能是真诚的,别人也可能本来就想给你安抚,却因为脑中的父母指令“不要主动给别人安抚”而没有给。你可以和别人核对这个安抚的给予是否出于真诚,也可以拒绝“丢来的软糖”而要求一个真诚的安抚。

练习:在四人一组的小团体中,一个人练习向别人要求安抚,另外三个人则提供所要求的安抚,在真诚愿意给的时候给予,如果不愿意给则对要求的人说“我现在不想给你这个安抚。”不需要做任何解释。三分钟到的时候,要求安抚的人分享刚才的体验。然后换另一个人当要求安抚的人继续做同样的练习。

如果只有独自一人想做这种练习,可以写下至少五个自己想得到却很少向别人要求的正面安抚,可以是口语的、非口语的、或是混合的,在一个礼拜内,至少向某一个人要求这五个安抚,如果得到了就向对方谢谢,如果没有得到,就以成人自我状态询问对方为什么不愿意给。

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有没有去要求安抚,而不在于要求后有没有得到,如果自己所列的项目都练习了,就好好给自己一个安抚。

安抚图

麦肯纳(Jim McKenna)设计出安抚图(stroking profile),藉以分析一个人的安抚型态,有点类似杜杰克以自我图来分析一个人的功能性自我状态。

步骤:见图一,以直觉画出各种安抚型态(给予安抚,接受安抚,要求安抚,拒绝给予安抚)的频率,每一项中分别标明正面的和负面的情形,向上表正面的频率,向下表负面的频率。

正面的安抚

Always

V ery frequently

Frequently

Often

Seldom

Never

给予安抚接受安抚要求安抚拒绝给予安抚

Never

Seldom

Often

Frequently

V ery frequently

Always

负面的安抚

图一安抚图

图二是一个安抚图的例子,这个人很少给予别人正面的安抚,较常给别人负面的安抚,他很常接受、要求别人给予正面的安抚,很少得到或要求别人给予负面的安抚,她经常拒绝给别人所期望的正面安抚,但很少拒绝给别人负面的安抚。和这个人相处你的感觉如何?

图二一个安抚图例

练习:画出自己的安抚图,凭直觉,越快越好。

要求负面安抚的部份包括用间接的方式以得到别人的注意,结果造成自己不舒服的情形,这时意谓着你在重复儿童自我的信念“任何安抚都比没有安抚要好。”,同样的,在拒绝给予负面安抚的部份,也包括了别人间接希望从你得到负面安抚的情形。

麦肯纳认为每一项目中正面的和负面的部份彼此成负相关,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接受正面安抚的频率很少的话,那他接受负面安抚的频率应该很高,这一点是否符合你的安抚图呢?

去注意自己的安抚图中,有没有什么是你想改变的?如果有的话,照麦肯纳的说法,最好是去提高你想增加的部份,而不是去试图减少你想减少的部份,因为在儿童自我中,除非有更好的安抚可以取代,否则很难放弃原有的安抚型态。请写下至少五种行为可以增加你想增加的那部份,在未来的一周中去做,例如,如果你想给别人更多正面的安抚,你就记下对五个朋友发自你内心的称赞(而且以前不曾对他们说过),在一周内照自己所记的去对他们说。

经过实际练习后,你觉得麦肯纳所说的“增加你想增加的部份后,你想减少的部份自然也会减少”是否正确呢?

自我安抚(self-stroking)

好多人自小就被教导史坦能的第五个原则“不可以给自己安抚”,父母说“不要卖弄,吹牛是很不好的。”学校也这样教导,当我们考试考得很好或竞赛得奖时,别人可以称赞我们,但我们自己则要耸耸肩客气地说“喔,这没什么啦。”长大以后,我们仍然继续这种顺应型儿童自我的表现,大多数人都会看轻自己的成就,这样做就限制了一个很重要的安抚来源:自我安抚。

我们可以随时安抚自己,以下我们来练习这种愉快的技巧。

练习:在团体中:大家轮流说一个自己的优点,不愿这么做的人就说“跳过去”,由下一个人来说,在这个练习中要开放、真诚的自夸,每当一个人说完的时候,其他人要针下对他所说的优点予以赞赏。

接下来做一个更强的练习,每个人轮流坐在团体中间,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不停地自夸,这个人要对着成员说,音量要够大以确定每一个人都听得到,如果想不出新的内容,可以重复刚才所说的。其他成员则以正面的话回应,如“耶!好棒,多说一些。”

还有一种做法是成员分成两组,坐成内外两圈彼此面对面,先由内圈的人自夸三分钟,外圈的人仔细听并给予肯定,时间到时改由外圈的人说而内圈的人听,时间到时,内圈的人移动到隔壁,再重新开始。

单独一人时:拿一大张纸,写下自己所有的优点,要尽量写,如果环境许可的话,把它贴在看得到的地方,或是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每当想到还有什么优点时,就马上补充上去。再写下至少五种你认为可以自己正面地安抚自己的方法,比如放松地洗个泡泡澡并听自己最爱听的音乐、吃一顿特别的晚餐、或是去某个地方旅行,不要把这些安抚订成达到某个目标的报酬,纯□是为了自己而这么做。记得要以成人自我好好评估这些安抚确实都是正面的、能力所及的、安全健康的,然后就开始实现这些安抚。

安抚银行

虽然自我安抚是安抚的重要来源,但却不能完全取代来自别人的安抚,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我们好像有一个存放安抚的仓库,当别人给我们安抚时,不只当时觉得舒服,我们还把它存起来,之后,想自我安抚时,就可以从这个记忆的仓库中提领,如果是特别强烈的安抚,可能可以供我们用好几次,但最终它的效力还是会消失,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从别人接受新的安抚,好在仓库中存放足够的安抚。

安抚的好坏之分

我们很容易就认为正面的安抚就是好的安抚,而负面的安抚就是坏的安抚。这个假设常常被当真,人们大多被鼓励去得到、给予正面的安抚,特别是无条件的正面安抚,父母也常被教导要尽量给小孩正面的安抚,那小孩就会万事OK,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么单纯的。

文章前面我们曾提过对安抚的需要是来自于被认可的需求,如果忽略掉一个人所谓负面的部份,那我们对这个人的认可也不是全面的,只给予一个人无条件的正面安抚,并不符合一个人的内在经验,有趣的是,他会因此而觉得缺乏安抚。

不论正面的或负面的有条件的安抚,对我们都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藉以学习认识许多事情的方法,就一个小孩而言,他把玩具丢得满地因此而被妈妈责骂,他就学到如果希望妈妈对他笑而不是责骂,就要把玩具收好。对一个成人来说,有条件的安抚也有这样的作用,负面有条件的安抚可以让我们学到有人不喜欢我们的某些做法,我可以因此考虑是否要调整自己;正面有条件的安抚则表示有些人喜欢我这么做,这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如果缺乏负面有条件的安抚,我就没有机会去调整一些可能对我有害的行为,比如有时我们看到有些人在告诉别人有什么缺点时,因为太过于客气,对方反而不知道需不需要去调整自己。

我并不需要负面无条件的安抚,但它对我还是有好处,如果有人毫无理由地讨厌我,我了解到并不是我做什么修正就可以改变他的观点,为了我自己的缘故,我会学到去避开这种人。

有证据指出,当父母完全以正面安抚来抚养小孩时,小孩反而无法区分正面的和负面的安抚(注),小孩会觉得自己内在的一部份不被父母认同,这可能会造成长大后的心理困扰。幸运的是,大多数的父母很自然地就会给予正面和负面的安抚。

所以,一个健康的安抚商数包括了四种安抚。

传统上,沟通分析会去强调正面的部份也是有原因的,大多数的人都较习惯给予负面的安抚,而易忽略给别人正面的安抚,例如一个员工迟到会被老板责骂,但准时就难得被称赞,老师多半会去指正学生的错误,但对更多正确的部份确视为理所当然。如果老板和老师能同时注意给予正面的和负面的安抚,员工的效率和学生的进步将会更为提高。

整体来说,如果我们希望觉得自己“好”,对正面安抚的需要还是大于负面安抚的。

安抚与漠视

一个直接的负面安抚要和漠视(注)不同,所谓漠视一定隐含着对现实的扭曲,意即并不是针对实际上一个人的所做或所是而发的。关于漠视,在其它章节会详谈,这里我们先举几个例子作对照:

1、负面有条件的安抚:你那个字拼错了。

漠视:我看你根本不会拼字。

2、负面有条件的安抚:你那样做的时候,我觉得不舒服。

漠视:你那样做让我觉得不舒服。

3、负面无条件的安抚:我恨你。

漠视:你真可恨。

心理游戏与游戏分析(取材自T A T oday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章)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觉下结束的,然后你对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我想他(她)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

你是否会因为事情演变成这样而惊讶,但同时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发生过?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艾伯恩(Eric Berne)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的可预测性”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析心理游戏。以下我们将探讨各种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

一、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例一:杰遇到珍,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却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开始忽略珍的需要和感觉,不但对她大吼大叫,还常醉酒晚归,而且花她的钱却老是“忘记”还她。

虽然他这么恶劣,珍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这样子持续了三年,珍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杰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他发狂也似地去找珍,求她回到他身边,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中,他努力地去看是哪里出了差错,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一次他都对自己说:“再也不要这样了。”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杰都觉得警讶、被拒绝。

杰所玩的游戏叫“踢我”(Kick me)。

珍以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是以“小女人”的态度忍受,但最后她都突然抛弃对方,这么做时,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着一点得意,她对自己说:“没错,男人都是这样。”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同样的故事。

(Now I've Got Y ou, Son of a Bitch简称NIGYSOB)。

珍玩的游戏叫“你被我逮着了,狗娘养的。”

例二: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一个沮丧的个案会谈。

个案: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簇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个案(没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个案: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想我可以安排你得到一些救济金。

个案: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个案: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个案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倒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她想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个案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个案不断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生气。

他们两人的游戏常成对出现,莫莉的游戏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 ou…?),而个案的游戏叫“对,可是…”(Y es, But…)。

二、游戏的定义

关于游戏的定义,在沟通分析师间有一些歧见,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艾伯恩自己在不同的著作中下了不同的定义,我们倾向用艾伯恩较晚期的定义,就是要符合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艾柏恩(EricBerne)的定义,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包含着许多双重的、暧昧的讯息,而且它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所谓暧昧是指表面是一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是双重的;所有的心理游戏都含有操纵性,有意无意的将想表达之本意隐藏起来。对于不懂游戏公式的人,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游戏就是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隐藏了内在的动机,且符合下述几个条件:1.不在成人自我的觉知之内;2.在行为转换前,这个动机一直没有外显化;3.结果造成大家觉得混乱、莫明其妙,而且都想去责怪别人。

三、游戏的典型特徵

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心理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型态是一样的。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覆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中是否有Game 发生。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就很可能是这种情形。

游戏是不在成人自我觉察之内的。虽然人们一再重复同样的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游戏结束时,他才会自问:“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己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因此,要知道是否有Game存在,可从彼此关系中,是否有漠视存在可以看出。因为Game中都含有漠视,漠视自已、别人及现实情况。在玩Game时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安抚及注意,但都是负面的。所以,若发现彼此存在有负面安抚的关系时,即代表有Game 的存在。

游戏结束时,主角会经历自己的扭曲感觉。

参与游戏的人之间会有隐藏沟通。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和自己所玩游戏相配的人。例如当个案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来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的,从他们所传递的“隐藏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想得到的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所接受,而个案想得到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有时则是角色的互换,如杰发现珍离开,而珍则是突然地决定离开。

回想自己最近与人互动不舒服的经验,写下当时的过程,核对是否包括游戏的五个特徵,很重要的是,结束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这种感觉是否常发生在你身上?

四、游戏的三种强度

第一度游戏:是社会性可接受的程度,通常这是和不太熟识的人所玩的心理游戏。玩游戏的人会愿意把结果告诉自己社交圈里的人,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这种程度,我们可以想像莫莉和同事在休息时间谈到其自我怀疑,她的个案则在酒吧和朋友痛骂社工人员的无能,而一般人也会认为这些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事实上,第一度游戏占了我们一般人际互动里很大的部份。

第二度游戏:常和亲戚、朋友、家人、同事等较亲近的人玩,结局比第一度的严重,柏恩认为它会导致生活上或生命的重要改变,例如:离婚、离职、朋友间不再往来……且不希望让邻居知道这些不好的事。如果莫莉的个案当面质疑她的能力,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沮丧,较不愿和朋友讨论,甚至难过的辞职。

第三度游戏:是最严重的程度,玩此程度游戏的人,将人生舞台当做扮演,心理游戏的场合,导致严重结局的地点,如医院、法庭,甚至殡仪馆。通常,此种程度的游戏都包含了生理上的伤害,如药瘾、谋杀、强奸……等。如果杰和珍玩得更凶,杰可能对珍施虐,而珍可能把愤怒累积起来,最后拿起菜刀砍向杰。

五、游戏公式(Formula Game)

一个开启游戏的人,就像钓鱼的饵,吸引一个人来上钩。只要上钩,游戏便开始。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心理游戏。如果一个人想邀请我开始玩游戏,而我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

若是一旦开始一个Game,其中会产生很多可长可短的沟通。短则可能是两三个来回的沟通,长则也许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有了反应之后,会导致某种转变,带来一些莫明其妙、混乱的感觉,之后结局便出现了。在这个阶段,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的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心理游戏的原因。

艾伯恩把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

饵+猎物=反应→转换→混乱→代价

Con+Gimmick=Response→Switch→Crossup→Payoff

例一我们把莫莉和她个案的游戏放进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藏了一个饵,其意为“虽然你试着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哈哈哈。”这时莫莉就成了钩(艾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幸的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中,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个案一一列举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交换了一些资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反应。转换则发生在莫莉技穷,个案说:“谢谢你试着帮助我。”时。个案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觉为代价,莫莉觉得沮丧、能力不足,而个案则觉得愤慨。

例二一个传统家庭主妇来到辅导者面前,述说她的先生经常发脾气,甚至打她和孩子:辅导者:你为何不告诉他你的感受?

当事人:你什么意思,要我告诉他我的感受,说我怕他?不!不!

辅导者:为何不能呢?

当事人:因为他会笑我,再说,我根本无法打开自己的口这样说。

辅导者: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当事人:不,不,要是我离开他,邻居会怎么说?

辅导者:也许你可以请你先生来这里,我们一起谈。

当事人:不,我想他不会来的。

辅导者:也许你可以请亲戚或朋友跟他谈。

当事人:嗯,你这样说也许是不错。但我想,我先生不会愿意将我们吵架的事告诉任何人的,他一定会很生气的。

辅导者:如果他生气,你也对他生气回去嘛!

当事人:(很生气的)我认为你一点也不了解台湾。在台湾,太太是不能够对先生回话的。(立刻站起来)我想我还是去找别的辅导者好了!

这是很常见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在当事人表示"我有麻烦,请你帮助我"的时候,“饵”即出现。而我是个很好的人又想帮助她,于是便是“上钩”。当事人叙述很多她的情况,而我充满创意的给她一些建议,这是“反应”。但每次建议后,她总是说"是的,但是··"表示行不通。而当她推开椅子并责问"你不是一个好的辅导者"时,便是一个“反转”。于是,我开始感觉到“混乱”,她到底要我怎么做?同时也出现了“结局”。对当事人来说,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她抱着期望到此来要求帮助,却未达成。她会在内心证明"我是无辜的,世界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谘商过程对当事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样的情形可用G公式来分析,也可用交流分析图(图八)来看这情况。当事人似乎用A和辅导者的A做沟通,但其中隐藏一些非语言性(Non-verbal)的

意思,证明"你是无用的,根本无法解决这件事"。若辅导者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好的辅导者,能解决这一切",则从P发出讯息对当事人的C,当这些内在非语言性的想法互相产生时,就是两人之间的“反应”R。

试着描述杰和珍彼此相扣的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哪一部份。把自己所想游戏的例子,也以各个阶段来区分,每一个阶段隐藏的讯息是什么呢?

六、戏剧三角形(Drama Triangle)

史卡曼(Stephen Karpman)设计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图形来分析心理游戏,就是所谓戏剧三角形(图23-1),他认为只要是玩心理游戏,主角必定属于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三种角色之一。

迫害者(Persecutor)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拯救者(Rescuer)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Victim)则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有时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来眨抑自己,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而肯定自己“我无法靠自己来处理”的信念。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花一分钟写下你认为可以用来描述迫害者的字眼,然后描述拯救者和受害者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出于真我的(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种角色中时,他们是在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中,他们是在用小时惯用的方法、或是从父母学到的方法来处理事情, 为了标明这三种角色的非真我性质,其第一个字母均用大写,若以小写则表示是真实生活中的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中文部份,译者以迫害的人、拯救的人、受害的人来区别)。

我举一例来说明:

有一位家庭主妇忙了一整天,情绪不太好,加上孩子又生病、吵闹……所以没有时间去准备晚餐。而先生回来了,这位先生今天的工作也不十分的顺利,一进门就问太太晚餐准备好了没!太太便哭诉:“除了晚餐,你一点也不关心我!”这时先生开始生气,认为下班回家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太太却不断的抱怨、伤心。以此状况分析:先生是P的角色、太太是V。不久孩子回来对父母说:“我不喜欢看你们这样吵架,你们吓到我了,不要再吵了!”此时儿子是R。而母亲可能从V转为P,对儿子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回,你回房间去。”父亲又说:“看看你,这是管教孩子的态度吗?”……也许一家人整晚都在玩P.R.V的心理游戏,且随时转换个人的角色,最后会产生一个“结局”──也许太太“砰”的一声将自己关在卧室内,哭上二个小时。而先生会说:“这那像个人住的地方!”然后,便离家到朋友处喝得大醉。不论它的结局如何,夫妻两人都会感觉不舒服。因为藉着这些沟通,在其内心深处更进一步的验证了他们对自己及对对方的看法。

再以刚才传统家庭主妇的例子来分析:当事人一直处于V,辅导者为R。但在当事人生气的离去时,则从V转为P。而辅导者则从R转为V。每当此戏剧角色转换时,亦即G公式中的Switch 反转。每个游戏中至少有一个“反转”。辅导者也有可能对当事人说:“我看你根本就不想要我帮助你,你走好了,我不想和你做协谈。”此时辅导者为P,而当事人为V。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出于真我的(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种角色中时,他们是在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中,他们是在用小时惯用的方法、或是从父母学到的方法来处理事情,为了标明这三种角色的非真我性质,其第一个字母均用大写,若以小写则表示是真实生活中的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你是否能想出一个真实生活中,迫害的人却不是一个迫害者?举个例子来说明真实拯救的人和拯救者的不同。有没有可能一个受害的人却不是一个受害者?

通常在心理游戏中,一个人开始时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就相当于游戏公式中转换的阶段。如杰在玩“踢我”游戏的过程中,开始时是在迫害者的位置,珍离开时,杰则转换成受害者的位置。

你是否能想出一个真实生活中,迫害的人却不是一个迫害者?举个例子来说明真实拯救的人和拯救者的不同。有没有可能一个受害的人却不是一个受害者?

通常在心理游戏中,一个人开始时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就相当于游戏公式中转换的阶段。如杰在玩“踢我”游戏的过程中,开始时是在迫害者的位置,珍离开时,杰则转换成受害者的位置。

珍、莫莉和她的个案,在他们的游戏中各是如何转换?在你自己的例子中,又是如何转换的?

七、为什么要玩游戏

1.加强自己原有的人生剧本,收集点卷,以兑换预期的结果。

2.用自己过时、但已习惯的方法来生活。

3.加强自己人生剧本中对自己、别人、和世界的想法。

4.再次肯定自己原有的生命位置

5.游戏源于小时未解决的共生关系,可能是想继续维持不健康的共生关系,也可能是对其反抗的结果,可以维护既有的参考架构,并把责任转移至别人身上。

6.获得强烈安抚(不管是正面或负面的)的可靠方法。

7.艾伯恩所说的六种好处:

⑴In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维持自己人生剧本的信念)

⑵Ex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避免接受对自己参考架构的挑战)

⑶Internal Social Advantage(提供与人亲近的假象)

⑷External Social Advantage(和人闲聊的话题)

⑸Biological Advantage(满足对安抚的需要)

⑹Existential Advantage(肯定自己的生命位置)

八、游戏有哪些种?

自从艾伯恩写出畅销书《人们玩弄的游戏》后,大家都津津乐道于各式各样的心理游戏,这里则着重于游戏的过程,不去强调各种游戏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角色的转换来分类。

1、迫害者转换成受害者

⑴Kick Me(踢我,自作自受,讨打,找骂挨)并非真正的用脚踢,是心理层面(Psychologicallevel)上的。将自己陷入某种情况,引起别人轻看、谩骂等等。例如,故意破坏既定之规则,做出冒犯的行为……。

人际沟通案例

人际沟通经典案例分析(第二期) 案例一:不会沟通,从同事到冤家 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员工,为人比较随和,不喜争执,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但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处处和他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有意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起初,小贾觉得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嚣张,小贾一赌气,告到了经理那儿。经理把小李批评了一通,从此,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案例点评: 小贾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该是让小贾有所警觉的,应该留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但是,小贾只是一味的忍让,这个忍让不是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多沟通。 小贾应该考虑是不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会,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该主动及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诚的沟通,比如问问小李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难堪了之类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与人结怨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通过及时的沟通而消失了。 但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告状。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能说方法不对。关键是怎么处理。但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草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他的一番批评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双方产生误会、矛盾的疙瘩解开,加强员工的沟通来处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地沟通,真诚地沟通,策略地沟通,如此一来就可以化解很多工作与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误会和矛盾。 案例二: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理解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门口有一家宠物店,看到宠物店中有一条小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小狗买了下来带回家去。 晚上给二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买了一条博美,她非常高兴,马上询问狗是什么颜色,多大了,可爱吗? 晚上,大姐打电话来询问我最近的情况,小狗在我接电话的时候叫起来,大姐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狗在叫,就问是否很脏,咬人吗?有没有打预防针…… 同样是对于一条狗的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反映的确差别很大。二姐从小就喜欢狗,所以一听到狗,在她的脑海中肯定会描绘出一幅一条可爱的小狗的影像。而大姐的反应却是关心狗是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在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一副“肮脏凶恶的狗”的影像。 案例点评: 看来,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对它的概念与理解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在我们日常的谈话与沟通当中也是同样的。 当你说出一句话来,你自己认为可能已经表达清楚了你的意思,但是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反映,对其的理解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可以理解为相反的意思。这将大大影响我们沟通的效率与效果。

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理论 一、人际需求理论威廉·舒茨1952 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舒茨(William Schutz)的人际需求理论,包括情感需求、归属需求、控制需求。 ①归属(inclusive)需求:个人 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 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 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 要。 ②情感(affection)需求:个人有 付出情感与获得情感的期望,并且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情 感,和他人建立关系并维持情感需 求。 ③控制(control)需求:个人希望 能成功地影响周遭人事的欲望,在权 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 系的需要。

二、社会交换理论20世纪60年代布劳 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 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 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PS:所以人际关系是借由彼此互动所获得的报酬和代价而来 例:我们通常会倾向于从事预期会出现报酬的人际行为。报酬与代价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利润’,我们会设法获取最高的利润。假如利润令双方满意,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互动是愉快的,关系才会继续,影响满意度的三个主要原因:报酬,成本与代替方案

人际沟通风格测试 神准

独立完成下面问题并选择你认为最合适你的陈述,选出你的实际反应,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的反应。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如果你很难确定唯一的选择,那么选一个你自己工作时最自然或最可能做出的那一个回答。 1、当我和别人说话时…… A)始终都和对方保持目光接触 B)一会儿看着对方,一会儿向下看 C)谈话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环顾四周 D)尽力想保持目光接触但又不时地把目光移开 2、如果我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A)在做决定前反复考虑 B)靠直觉来决定 C)在做决定前考虑这个决定对他人的影响 D)在决定前征求一个我所尊敬的人的意见 3、我的办公室里或工作场所一般有…… A)家人照片和有感情色彩的东西 B)能够鼓励自己的艺术品、奖品和广告 C)图片和图表 D)日历和工作大纲 4、如果我正在和别人发生争执…… A)尽力把注意力放到积极因素上,从而使形势有所缓和 B)尽力保持冷静并且尽量理解争执的原因 C)尽量避免谈论引起争执的话题 D)马上正视争执以便于争执能尽快得到解决 5、当我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时…… A)一直都在谈论正题 B)在进入正题前先聊一会 C)不急于挂电话 D)谈话尽量简短 6、如果我的同事不高兴…… A)问他是否需要我帮助

B)让他单独呆一会儿,因为我不想干扰他的私事 C)尽量使他振奋起来并帮助他看到光明的一面 D)感到不舒服,并希望他尽快好起来 7、当我参加工作会议时…… A)坐在后面,并在提出我的观点之前考虑一下我要说的内容 B)全盘托出我的计划,让大家都知道 C)热情洋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意见 D)尽量支持会上他人的意见 8、当我在众人面前发表意见时…… A)我很有趣且很幽默 B)条理清楚,言简意赅 C)相对而言,我的声音小 D)直接、具体、有时声音洪亮 9、当客户正在向我解释一个问题时…… A)我会尽量去理解并同情他的感受 B)查询有关这一问题的具体事实 C)认真听取主要内容以便找出解决办法 D)我运用身体语言和语音语调向他表示我听懂了 10、当我参加培训课程或听他人演讲时…… A)如果进行得太慢,我会感到厌烦 B)尽量支持别人的观点,了解工作是多么困难 C)我希望他们能够引人入胜 D)琢磨发言人所说的道理 11、当我想使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时 A)我先听他们的观点然后很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B)我强烈地表达我的观点,以便使他们都能明白我的立场 C)我尽量说服他们,而不是把我的观点强加给他们 D)阐明观点时,会解释我的想法和理由 12、要参加一个面议或面谈,我却迟到了…… A)我不会惊慌,但我要先打电话说明我要晚几分钟 B)让其他人等我,我会觉得很羞愧 C)我非常不安,尽快赶到那儿

06-DISC性格分析与人际关系

DISC性格分析与人际关系 课程背景: 龙生九子,各有所长花开百朵,各秉风情。天地生人,有如天空开阔者,胸有丘壑,领百万兵有如春雨温和者,柔性善施,抚慰人心有如骏马自由者,驰骋千里,逐风而行有如山崖坚定者,沉着大气,雷霆不惊。 没有一种性格比其他人好,没有一种性格比其他人差,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了解他人,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找适宜的环境去成长。DISC做为世界500强常用的测评工具,既是日常人际沟通的好帮手,协助亲密家庭,幸福生活也是管理的利器,让企业高效、和谐。 掌握了性格分析,可以扬长避短,完善自身可以明辨他人,百战不殆。企业领导者了解员工性格类型,就能通过得其心而得其人:找“猫头鹰型”员工当财务,任命“老虎型”员工开拓业务,让“孔雀型”人才负责策划、公关…… 课程特色: 1、分析不同性格的心理需求,给出不同性格的沟通建议 2、从真实案例出发,演绎真实的沟通技巧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HR、中高层管理干部 授课方式:互动、讲授、发问、头脑风暴、案例分析、工具测试、角色扮演 课程大纲: 第一讲:DISC性格测评工具测评与解读 一、我们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1、原生家庭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2、性格决定互动模式 3、互动模式对沟通的影响 案例:离职员工因劳资纠纷砍杀人事主管 二、DISC性格分析的理论假设 1、外向与内向 2、感性与理性 3、关注人和关注事 案例:不同性格对同一问题的反应

三、DISC性格分析测评(现场测评) 第二讲:DISC性格分析解读 一、D型性格特点解读 1、行为特点:强势、目标、毅力 2、行为缺点:外归因、情感冷漠 3、喜欢的工作环境:权力、挑战 4、情绪特点:愤怒、冷漠 5、D型与I型、C型的区别 案例:毛主席斗争的一生 二、I型性格特点解读 1、行为特点:热情、表现欲、爱好广、话多 2、行为缺点:粗心、缺毅力、感性 3、喜欢的工作环境:能表现 4、情绪特点:热情、 5、I型与S型的区别 案例:上海自来水厂的宋志方 三、S型性格特点解读 1、行为特点:脾气好、服务意识、稳重、执行力强、韧劲 2、行为缺点:决策慢、不兴奋、回避压力 3、喜欢的工作环境:稳定的 4、情绪特点:没有情绪 5、S型与C型的区别 案例:蒋介石的沉浮人生 四、C型性格特点解读 1、行为特点:追求完美、关注细节、挑剔 2、行为缺点:消极、悲观、自惭形秽 3、喜欢的工作环境:稳定的 4、情绪特点:悲观 案例:华尔街白领杨凯 五、性格修炼与完善 1、能成功的性格组合:D+C 2、比较容易获得幸福的性格:I

不同人际风格的沟通技巧

(一)分析型人的特征和与其沟通技巧 1.特征 ◇严肃认真◇动作慢 ◇有条不紊◇合乎逻辑 ◇语调单一◇准确语言,注意细节 ◇真实的◇有计划有步骤 ◇寡言的缄默的◇使用挂图 ◇面部表情少◇喜欢有较大的个人空间 2.与其沟通技巧 我们遇到分析型的人,在和他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注重细节 ◇遵守时间 ◇尽快切入主题 ◇要一边说一边拿纸和笔在记录,像他一样认真一丝不苟 ◇不要有太多和他眼神的交流,更避免有太多身体接触,你的身体不要太多的前倾,应该略微的后仰,因为分析型的人强调安全,尊重他的个人空间。 ◇同分析型的人在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很多的准确的专业术语,这是他需求的。 ◇分析型的人在说话过程中,要多列举一些具体的数据,多做计划,使用图表。

1.特征 ◇果断◇有作为 ◇指挥人◇强调效率 ◇独立◇有目光接触 ◇有能力◇说话快且有说服力 ◇热情◇语言直接,有目的性 ◇面部表情比较少◇使用日历 ◇情感不外露◇计划 ◇审慎的 2.与其沟通技巧 我们遇到支配型的人,在和他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你给他的回答一定要非常的准确。 ◇你和他沟通的时候,可以问一些封闭式的问题,他会觉得效率会非常高。 ◇对于支配型的人,要讲究实际情况,有具体的依据和大量创新的思想。 ◇支配型的人非常强调效率,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他一个非常准确的答案,而不是一种模棱两可的结果。 ◇同支配型的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直接,不要有太多的寒暄,直接说出你的来历,或者直接告诉他你的目的,要节约时间。 ◇说话的时候声音要洪亮,充满了信心,语速一定要比较快。如果你在这个支配型的人面前声音很小缺乏信心,他就会产生很大的怀疑。 ◇在支配型的人沟通时,一定要有计划,并且最终要落到一个结果上,他看重的是结果。 ◇在和支配型人的谈话中不要感情流露太多,要直奔结果,从结果的方向说,而不要从感情的方向去说。 ◇你在和他沟通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目光接触,目光的接触是一种信心的表现,所以说和支配型的人一起沟通时,你一定要和他有目光的接触。 ◇同支配型的人沟通的时候,身体一定要略微前倾。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复习题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期末考试复习题2009.4.25 一、填空题 1、沟通的构成要素包括、、、 、及等。 2、人际沟通的特征有、、、 等。 3、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有、、等。 4、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有、、等。 5、新型护患关系的特点有、、、等。 6、护士应具备的一般语言修养为、、、 与。 7、护士在与患者家属沟通中的角色作用有、、 、、等五个方面。 8、沟通的特点主要 有、、、、、、等。 9、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0、现代护士的角色功能主要包括、、、、 、、等七个方面。 11、护士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为、、与。

12、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一种表情,它具 有、和、、等功能。 13、非语言沟通的主要特点有、、、 与。 14、护患关系中非技术性关系包括、、与等几个方面。 填空题参考答案 1、信息背景;信息发出者;信息;信道;信息接受者;反馈。 2、积极互动;符号共识;目的明确;情景制约。 3、连接作用;精神作用;调节作用。 4、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共同参与模式。 5、内容多元化;利益经济化;服务社会化;责任法律化。 6、礼貌性;真诚性;规范性;逻辑性;简洁性。 7、热情接待者;主动介绍者;耐心解答者;热心帮助者;护理指导者。 8、社会性;互动性;实用性;动态性;关系性;习得性;不可逆性。 9、添加;省略;改变。 10、照顾者;计划者;管理者;教育者;协调者;代言者;研究者。 11、尊重患者;适度得体;敏捷稳重;因人而异。 12、传情达意;改善关系;优化形象;促进沟通。 13、真实性;多义性;相似性;组合性;心理性。 14、道德关系;利益关系;法律关系;价值关系。 二、名词解释 1、人际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过程。 2、第一印象:是指人与人之间初次接触后留下的对客体感性迹象或形象,又称初次印象。

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试卷及答案

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下列哪一项是非技术性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A. 道德关系 B. 利益关系 C. 法律关系 D. 价值关系 E. 文化关系 正确答案:A 2. 在做学术报告、组织课堂学生讨论、专题讲座等情况下所采用的沟通属于沟通行为中的哪个层次:() A. 公共沟通 B. 小组沟通 C. 跨个体沟通 D. 人际沟通 E. 个体内部的沟通 正确答案:A 3. 下列哪一阶段是人际关系的起步及准备阶段:() A. 定向选择阶段 B. 感情交流阶段 C. 情感探索阶段 D. 稳定交往阶段 E. 表面接触阶段 正确答案:A 4.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情感发展过程 B. 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停滞 C.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能达到稳定的交往阶段 D. 许多人际关系一般都停滞在第三阶段上往复循环 E. 在定向选择阶段,时间跨度不一 正确答案:C 5. 下列哪一阶段的任务是交往的双方在建立信任感的基础上具有较深情感卷入的交往过程。() A. 定向选择阶段 B. 感情交流阶段 C. 情感探索阶段 D. 稳定交往阶段 E. 表面接触阶段 正确答案:B 6. 下列哪一项患者的陈述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地去澄清:() A. “我每天抽2包烟,已经5年了”

B. “我每天都喝少量的酒” C. “我每天只吃二两米饭” D. “这次住院的费用比我的预算多出500元” E. “我痰中有血丝已经1个星期了。” 正确答案:B 7. 下列哪种心理差位关系体现为下位者尊重上位的意见,且能照办,若持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以委婉的方式提出。() A. 微弱差位 B. 中强差位 C. 显着差位 D. 超强差位 E. 极强差位 正确答案:B 8. 下列有关患者角色的心理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A. 疾病是一种不良刺激,可能使患者感到挫折,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应激反应 B. 病人感知活动的变化以主观感觉异常为特点 C. 患者对周围环境出现一定的感知异常,只表现为感知性提高 D. 患病后患者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改变 E. 治疗疾病的过程对患者是一个以恢复健康为目的的意志活动,此过程中患者可能有意志行为的变化或异常。 正确答案:C 9. “周哈里窗”中,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属于以下哪个“我”:() A. 开放我 B. 盲目我 C. 隐藏我 D. 未知我 E. 真实我 正确答案:B 10. 孕妇:“我正尝试着不去担心我的孩子”护理人员:“我感到焦虑时, 我总是去散步, 你也试一试。散步对减轻我的焦虑很有效。”() A. 改变话题 B. 陈述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C. 提供错误的或不恰当的保证 D. 快速下结论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E. 主观判断 正确答案:B 11. 护患间沟通最合适的距离是:() A. 亲密距离 B. 个人距离 C. 社会距离 D. 公众距离 E. 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B 12. 在沟通过程中,发送信息者与接收信息者之间的角色不断变换,信息沟通

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

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 (1)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梅奥认为,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以效率为其行为准则,它忽略工人的感情因素,因此容易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其行为准则,其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和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这些非正式组织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3)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梅奥认为,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薪酬只是第二位的。工人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是生产效率就越高。 古典管理理论的困惑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

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 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 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0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 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 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 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也使得西方的 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 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 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 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 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继续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EltonMe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 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进行了 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 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 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 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 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试验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 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 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并未象传统 的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而在历时两 年的大规模的访谈试验中,职工由于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闷气,从而态度有所改变,生产率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人际交往中的性格分析

人际交往中的性格分析 活泼型 优点:活泼型性格的人往往情感外露,热情奔放,他们懂得把工作变成乐趣,而且乐于与人交往。他们能从任何事情中发掘出兴奋,然后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尽情回味其中的欢乐。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开朗,几乎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乐观和热心。无论你提议干什么,他们都想干;无论你提议去哪里,他们都想去。他们来回走动,上窜下跳,挥手致意,扭动身躯。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直率,他们习惯于拥抱、亲吻、拍打或抚摸他们的朋友。他们认为这些接触非常自然,当他们张开双手,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完美型性格的人正一步一步退到墙角去了。活泼型性格的人天生具有表演的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观众和摄影机的焦点。越是冷场的时候,他们就越能尽情发挥,制造兴奋。活泼型的性格特点,造就了许多出色的迎宾者、主持人和俱乐部主席。他们能制造气氛,能激发最沉闷的人的热情,给活泼型的人一个听众,他就可以滔滔不绝。哦,这个世界多么需要活泼型!遇到麻烦时带来欢笑,身心疲乏时让你轻松。聪明的主意令你卸下重负,幽默的话语使你心情舒畅。希望之星驱散愁云,热情和魅力无穷无尽,创意和魅力为平凡添上色彩,童真帮你摆脱困境。 缺点:活泼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他人。他们只看到自己。他们对自己的故事津津乐道,但没有留意他人注意力的变化。他们可能大谈大家毫无兴趣的东西,而很少注意他人的需要,因为他们与身俱来有一种逃避问题及避开不利处境的倾向。活泼型的人不是好的辅导员,因为他们只说不听,而他们往往只会给出那些简单快捷却又未必适用的答案。活泼型的人令生活丰富多彩,拥有许多朋友,但他们常常不是好朋友。高兴时和你一起玩,当你一旦遇到麻烦或需要帮助时,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拥有的往往是志趣相投的人,而非真朋友。他们召集那些欣赏他们、喜爱他们、崇拜他们的人。他们喜欢那些愿意付出的人,而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们就会转过脸去,他们因为忙于一些刺激而又有趣的事,根本就无暇顾及任何麻烦。虽然活泼型的人常被选为“最可能成功的人”,但他们通常并不会成功。他们有主意、有个性、有创造力,但他们几乎都不能在某一时间将这些优点组织起来。如果幸运地得到一时的成功,优越感会冲昏他们的头脑。若需要好几年的计划及工作,他们就会放弃并走向另一方向。许多活泼型的人往往在几年时间里跳槽,甚至转行。他们说,一旦觉得这个王国里的皇冠难以摘取,他们就会另谋高就。 完美型 优点:完美型性格的人是个思想家,他们对待目标严肃认真。他们强调做事的先后次序和组织,他们崇尚美感和才智。他们不会一时冲动,寻找刺激;反之,他们会为自己的生活作长远且最好的安排。如果这世界少了完美型性格的人,我们会少了许多诗歌、文学、哲学和音乐,埋藏于我们性格深处的教养、品位、才干便会失去,世界可能少了很多工程师、发明家、科学家,我们的经济和资讯都会失去平衡。亚里士多德说过:“所有天才都有完美型的特点。”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通常都是完美型的。他们天资聪颖,潜能若被恰当地激发,得以发挥,便产生了巨人。尽管米开朗基罗早已去世,不可能接受我们的测试,但他毫无疑问是完美型的。他在创作经典的摩西·大卫和彼亚塔等雕塑前,深入研究过人类的体形结构,在停尸房里亲自解剖尸体,研究肌肉和筋健。他比同时期的雕塑家都研究得深入,因此他的创作在当今仍被推崇,并被视为珍品。完美型的人是最有天赋的、最具创造力的,他们可能有音乐、哲学、诗歌、文学等方面的才华。完美型的人对细节特别留神,所以是活泼型的最佳旅游伴侣。他们能保管好机票、行李,记住从第几号门进去。完美型的人通常穿着整齐。男士穿得很得体,女士把每一簇头发梳得恰到好处。他们总希望周围的环境整洁,他们甚至跟在别人后面捡丢到地上的垃圾。完美型的人座右铭是:如果值得做,就要做得好。一件工 1

人际沟通案例分析报告.doc

人际沟通案例分析报告——扁鹊见蔡桓公 一、案例简介 (一)案例概况 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叫扁鹊。有一次,扁鹊谒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他看看蔡桓公的脸色,然后说:“国君,你的皮肤有病,不治怕是要加重了。”蔡桓公笑着说:“我没有任何病。”扁鹊告辞后,蔡桓公对他的臣下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便显示自己有本事。” 过了十几天,扁鹊又前来拜见蔡桓公,他仔细看看蔡桓公的脸色说:“国君,你的病已到了皮肉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见他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的话,气得没有理他。扁鹊走后,桓公还没有消气。 又过了十多天后,扁鹊又来朝见桓公,神色凝重地说:“国君,你的病已入肠胃,再不治就危险了。”桓公气得叫人把他轰走了。 再过十几天,蔡桓公出宫巡视,扁鹊远远地望见桓公,转身就走。桓公很奇怪,派人去追问。扁鹊叹息说:“皮肤上的病,用药物敖贴就可以治好;皮肉之间的病,用针灸可以治好;在肠胃之间,服用汤药就可以治好;但是病入骨髓,那么生命已掌握在司命之神的手里了,医生是无能为力了。如今国君的病已深入骨髓,所以我不敢去谒了。”蔡桓公听后仍不相信。 五天之后,桓公遍身疼痛,连忙派人去请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往秦国躲起来了。不久,蔡桓公便病死了。 (二)选择此案例原因 《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众所周知。扁鹊看出蔡桓公有病,并劝其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导致错过了治疗期而病死,一直以来我们对扁鹊看病一说的结论都集中在蔡桓公讳疾忌医,不肯听劝的角度。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扁鹊对蔡桓公的死也负有责任,他作为一位医者,在与患者蔡恒公进行沟通时,并没有做到有效沟通,与蔡恒公四次觐见的沟通都以失败告终。纵然医术高明,如果缺乏良好沟通,还是没有办法医治好患者,从扁鹊四次劝桓公失败的教训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医务人员掌握沟通技巧的必要性,扁鹊在医患沟通中的失败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二、分析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扁鹊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没有去想对方需要的是什么,没有去分析沟通对象的特点,适时地引导对方去做出合理的决定。另一方面,扁鹊也并没有详细解释自己的话,没有给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下面我们就从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方面来分析扁鹊在此次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沟通 1、没有选择易于接受的提问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医务人员提问应有针对性,让患者易于接受,以利于进一步的诊治。扁鹊见到桓公不是先旁敲侧击的询问,而是近似诅咒式的说桓公有病,不治就会严重,最终落得适得其反的结果。患者对医生这种过分关心疾病,而很少关心患者的现象是很反感的。

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心得体会

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心得体会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比较慢热,和同学在一起要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熟悉起来,而且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比较不会说话,所以,我最开始看到有人际沟通分析学这门课时,就很想选,希望它可以帮助我在人际方面有所改善。 现在我上这门课已经快十周了,而且每次上完课,我都很有收获。以前我是一个遇到事情不够冷静的人,话总是会不加考虑就说出来,有时会有点不顾他人感受,从而让别人感到了不舒服,这给我自己造成了很多麻烦。而且我平时喜欢依赖别人,不能自己拿主意。上完人际沟通分析学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人的自我状态,而我是一个儿童自我状态很强的一个人,要改善就要增强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遇事要多加考虑,冷静处理。不要总是像儿童一样从别人那里寻求帮助,要学会先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有时我也会表现出父母自我状态了,比如上次室友跟同学发生了矛盾,我安慰劝解她并且帮她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以后我不能老表现出儿童自我状态的依赖了,而是要用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遇到的问题和父母自我状态来帮助指导别人。 对我还很有启发的就是安抚,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我自己也在课下去了解了一下安抚方面的知识。原来安抚还有负面安抚这让我想起有次同学穿了一件裙子去上课,结果另外一位同学跑来说:“你衣服挺好看的,我在杂志上见过,你这是仿货吧?”这无疑是一次负面的安抚,是安抚的仿冒品,让人很不舒服。还有一些人他们习惯给人安抚,比如,他们总是会动不动就说:“看到你太高兴了”,“我太欣赏你了”,

虽然这看似是正面的安抚,但是很不真诚,这同样会让被安抚者感觉不到快乐。而且我了解到每个人在接受安抚方面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也会希望能得到一些我们不经常得到的安抚,比如他人能在我自己不擅长但用心学习的领域夸奖我一下,给我正面的安抚让我有动力去继续学习研究。 人际沟通分析学我最初没有选错它,它的确如我开始所期盼的一样,让我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它让我了解到了自身的状态,和怎样去更好地和人沟通,它教会了我一种“你好,我也好”的生活定位,让我能在今后与人更好相处。

公共关系学第8章-人际的传播与沟通

1传播学学者克劳佩弗根据对人类社会的全面观察,提出了一种G形网络理论,认为它是信息高效传播的方式。错 2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往往要超过大众传播,这主要得益于说话人的表情和目光。对 3谈判的情况与打仗有相似之处,谈判人员除了进行实力的比较,还要进行一场心理素质的较量。公关人员应当经常注意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训练,对谈判中的困难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要做到有“三心”,即有信心、有恒心、有静心。错 4界点是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错 5狭义的人际传播可以包括人类的一切信息交流活动,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错 6人际传播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包括不包含着直接、迅速、明显、持续不断的反馈。错 7人际传播的形式并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且所发送的信息不一定都是有意的。对 8人际传播中的语言交流除了可以用于两人的面谈外,还可用于大型会议、演讲、谈判、报告、新闻发布会等。对 9谈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谈判人员要想在谈判中取得预想的结果,事先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有资料准备、技术准备和人员准备。错 10手势的运用不仅可以表达某种信息,同时也可以使整个演讲更加生动,加强某些内容的力度。对

11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是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网络是( c )。 选择一项: A. 辐射式网络 B. 链式网络 C. 环形网络 D. G形网络 12组织成员之间联系少,群体气氛不一定和谐,很难产生信息的激励效应的人际传播模型是(b )。选择一项: A. 链式 B. 辐射式 C. 交结式

D. G形网络式 13在人际交往中,谈话双方的距离也是传达态度的一种信号。个人距离是指( b )。选择一项: A. 米以内 B. —米 C. —米 D. —9米 14在人际交往中,谈话双方的距离也是传达态度的一种信号。社交距离是指( c )。选择一项: A. 米以内 B. —

如何进行高效的人际沟通

如何进行高效的人际沟通 一、如何辨识不同的性格特征 对于人的性格分类,国际上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九型人格、星座、血型、心理学中血质理论和生辰八字等。有些具有科学依据,有些只为博得人们的一笑。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性格解析学,后经过十多年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人们认为比较通俗易懂,而且比较准确,容易掌握。 1.人类的性格差异 人类的性格是有差异的,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负责节奏感、空间感、想象力、色彩感和经验度,所以人是否感性取决于左脑。一般来说,通过多练习使用右手,可以达到开发左脑的目的。右脑负责逻辑、词汇、数据、分析和思考判断力,常使用左手可以锻炼右脑。哲学家、思想家的思维能力很强,很理性,这是由右脑决定的。 中国人天生比较感性,不喜欢数字、逻辑。在《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中,提到中国人都是模糊性思维,批评中国的干部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模糊主义者,讲到中国人有四大发明、地震仪但没有形成天文学,有中医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有火药发明但没有形成化学,有很多的发明但没有形成物理学,有巧匠鲁班但也没有形成科学,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的逻辑能力、抽象能力不够,但是感性能力却较多。所以,人的性格要进行两方面的平衡。 2.人际性格解析法 人的性格按照外向、内向、重人际和重事物分为四种性格,分别为活泼型、力量型、和平型和分析型。如图1所示。 图1 人际性格解析法 人际性格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外向人是急性子,走路快、说话快、反应快、办事快,口头禅常是“快一点”、“急死人了”等。内向人是慢性子,走路慢、说话慢、反应慢、办事慢,口头禅常是“不要急”、“慢慢来”、“等等我”等。内敛、内向、含蓄的人称为内向人,相反的性格称为外向人;重人际的人感性,重事物

性格与人际关系

性格与人际关系 摘要: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性格是决定人际关系的关键。通过对各种性格的优缺点分析,了解自己属于哪种性格,这种性格在人际交往种有什么样的缺点,需要如何改正,从而达到塑造完美性格,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 关键字:性格、人际关系、性格类型、塑造完美性格 美国成功大学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现代人的成功方程式,是“99%的人际关系+1%的专业能力”,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细数那些社会名流和成功人士,他们哪个不是社交高手,哪个没有网状的人际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呢?为什么有的人在某些人面前可以侃侃而谈,在另一些人面前,却无话可说呢?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和一种人相处愉快,而和另外一种人相处却总是状况百出呢?其实我觉得,决定人际关系的不是方法,也不是所谓的什么技巧和宝典,而是人的性格。而所谓的改善人际关系,就是在改变人的性格。 性格到底是什么呢?性格是一个人最鲜明的,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的核心。性格集中表现出个性的特点以及意志、智力、情绪品质和气质的基本面貌。而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应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不同性格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尽管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细微特点,可是我们往往笼

而统之地把个人的性格规划为某种类型以决定喜欢与否。正像我们经常所说的,某某人的性格属于讨人喜欢的类型,而某某人的性格属于惹人生厌的类型一样。其实人的性格是否讨人喜欢,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尤其要通过比较各种类型性格的人与人相处时,处理人际关系时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才能较正确地得出结论。下面,我们把性格分为活泼型、完美型、力量型、和平型四种。它们在人际交往中到底有何不同的表现呢? 一、活泼型性格。 1.优点(1) 活泼型的人迷恋生活的童话,总希望永远活得快乐。他们情感外露、 热情奔放,他们懂得把工作变成乐趣,而且乐于与人交往。他们能从任何事情中发掘出兴奋,然后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尽情回味其中的乐趣。(2)活泼型具有的才能可能比不上其他性格类型的人,机会也比不上其他类型的人多,但他们似乎总能找到乐趣。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天赋的魅力很惹人喜欢。活泼型的孩子有一群群小崇拜者形影相随,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参与活泼型孩子发起的活动。(3)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开朗,几乎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乐观和热心。无论你提议干什么,他们都想干,无论你提议去哪,他们都想去。他们来回走动、上窜下跳、挥手致意、扭动身躯。(4)活泼型的人热情直率,他们习惯于拥抱、亲吻、拍打或抚摸他们的朋友,他们认为这些接触非常自然,当他们张开双手,甚至没有意识到完美型性格的人正在一步步退到墙角去。(5)活泼型性格的人天生具有表演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观众和摄影师的焦点。越是冷场的时候,他们就越能尽情发挥,制造兴奋。活泼型性格特点造就了许多出色的迎宾、主持人。他们能制造气氛,聪明的主意让人卸下重任,幽默的话语是人身心舒畅,希望之星驱散愁云,热情和魅力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TA) 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是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提出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的看法,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反而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似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是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是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 TA在人格结构的看法,由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继续其理论的延续,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但出现交错式、暧昧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的任务是要帮助当事人认清其自我状态为何,以及使当事人发现自己无益或破坏性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改善当事人的沟通型式。 TA理论的概念里,强调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和影响力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会左右小孩子的早年决定、人生地位以及人生脚本的形成。所以在生长的过程中,父母若多是以命令(injunctions)的方式教养,少给予抚慰(strokes)的需求,即使小孩子生而OK,这些成长过程的负向生活经验却会主宰了小孩子早年决定的关键因素,人生地位、人生脚本的不当也因此根深柢固地形成。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便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结构分析、沟通分析、脚本分析、心理游戏分析等,无非是让当事人去察觉、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自我状态、人生脚本为何,透过检视的过程,帮助当事人去重新做决定,并且选择建立新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脚本,这也是TA在人性观中强调“人是有改变决定的能力”带来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人能更加地掌握自己,朝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方向迈进。总体来看,TA虽然有精神分析的影子在,但它的精神却是同于阿德勒与完形学派---相信人是主动的行为者、决定者,其人生脚本的概念也近于阿德勒所提的生活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往后生活的方向,而生活方式与人生脚本的不当,是可以透过治疗历程的觉察,有所改变。当然,每个学派都有其优缺点和被批评之处,不同的是,TA能收集各派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一套新颖、独特、易懂的理论,一般人也能由自修的方式学得这些概念,对自己有所帮助与成长,我想这是TA应该可以被提出来说明其最有贡献的佐证。 TA专业详解 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介 The Philosophy of TA(沟通分析的理念) (I)每个新生儿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能了解自己和别人是好的(我好,你也好)。 (II)每个人都俱有思办的能力,且都想成长和发展。 (III)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 (IV)每个人在童年早期为了活得最好,便做了生命中一些关键性的决定。长大后,这些早期决定可能不适用,此时只有你自己有能力改变并做出新的决定。 (V)沟通分析是一种奠基于合约的方法。亦即使用沟通分析模式来达到成长和改变的目标均要很清楚、能接受的、一致认同的方式。 事实上所谓沟通分析只是沟通分析理论中的一部份,在沟通分析理论系统中,有四个主要部份: 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人际风格测试

人际沟通风格测试 请回答以下 A 、B 两套题 .如果左边的描述更接近你实际情况 ,请给自己 5 分以下;如果接近 右边的描述 ,请给自己 6 分以上.请如实回答 ,以保证对你自己有更加准确的认识。 答完每套题后, 将分数相加,得出该套题的总分。 总分: A 套题 1. 面对风险、决定、或变化反应迟缓谨慎 12345678910 面对风险、决定或变化反应迅速从容 2. 与大伙一起讨论时不常主动发言 12345678910 与大伙一起讨论时经常主动发言 3. 强调要点时不常使用手势及音调的变化 12345678910 强调要点时经常使用手势及音调的变化 4. 表达时经常使用较委婉的说法, 表达时经常使用强调式的语言,如: “就是 如:“根据我的记录 ?”“你可能认为 ?” 12345678910 如此 ? .”“你应该知道 ? ..” 5. 通过阐述细节内容强调要点 12345678910 通过自信的语调和坚定的体态强调要点 6. 提问用来检验理解、寻求支持或更多信息 12345678910 提问用来增强语言气势、强调要点或提出异议 7. 不爱发表意见 12345678910 愿意了表意见 8. 耐心、愿意与人合作 12345678910 性急,喜欢竞争 9. 与人交往讲究礼节、相互配合 12345678910 喜欢挑战,控制局面 10 .如果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意见有分歧, 意见分歧时,愿意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要辩论出 很可能附和他人的观点 12345678910 究竟 11 .含蓄,节制 12345678910 坚定,咄咄逼人 12 .与人初次见面时目光间断性注视对方 12345678910 与人初次见面时目光长久注视对方 13 .握手时较轻 12345678910 紧紧握手 总分: B 套题 1. 戒备 12345678910 坦率 2. 感情不外露;只在需要别人知道时表露 12345678910 无拘无束地表露、分享感情 3. 多数时依据事实、证据做出决定 12345678910 多数时根据感觉做出决定 4. 就事论事,不跑题 12345678910 谈话时不爱专注于一个话题 5. 讲究正规 12345678910 轻松、热情 6. 喜欢干事 12345678910 喜欢交友 7. 讲话或倾听时表情严肃 12345678910 讲话或倾听时表情丰富 8. 表达感受时不太给非语言的反馈 12345678910 表达感受时愿意给非语言的反馈

人际 沟通分析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 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1995年调查结果显示,在50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 听 第一印象注意: 话题掌握:忌政治、婚姻敏感问题,有争议的问题,可体育、影视等 仪表修饰:自信热情活力, 积极倾听:引导对方,谈他喜欢的话题!你去过那里旅游?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喂,哇,是,太精彩了,后来呢,还有呢,然后呢喔,啊,哟,诶,喔! 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抢话、插话(痛苦、麻烦、欣喜、) 避免争辩:你输了,也就输了,而且输得很馋;如果你赢了,你还是输了,因为对方绝不会同意你的观点! 不断肯定对方和赞美他人: 22岁时的照片看微笑,笑容灿烂温暖热情:不加焦虑、达成目标i、满意婚姻! 高品质沟通 翟鸿燊Tat课程: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 高品质沟通相由心生,境随心转。《问题背后的问题》《素书》 学知识,以道驭术干事业!交朋友,祖国处处是亲人! 沟通第二特征:点头、微笑、倾听、回应、记笔记 企业与企业间最后的竞争,是企业家胸怀、境界的竞争! 倾听:用身心去听!很多人都热爱学习,但是不喜欢复习、更不愿意练习,所以没有出息!不是学习没有用,儿还是因为我没用,因为我没用,所以我没用! 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不增不减、不动不静、不生不灭!一个人一旦悟道,随心所欲都是机会,信手拈来都是智慧;一旦得道,真可以叫合纵连横,纵横捭阖、无中生有,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可能为可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道无形,行者无疆;大方无隅,教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为黄金! 沟通三要素:气氛、环境(场景、场面、场合,门、人走动)、情绪 学知识以道驭术干事业;交到了朋友,祖国处处是亲人呐。 教育告诉你什么是对的,训练教你把什么做对,教育只能改变观念,训练才能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