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级个人防护穿脱程序

三级个人防护穿脱程序

三级个人防护穿脱程序
三级个人防护穿脱程序

三级个人防护穿脱程序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1、医护人员棉质上衣、裤、棉袜进入第一穿衣间。第一穿衣间的更衣流程:穿长袖一次性无纺布分体式工作衣→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戴N95口罩→戴工作帽→戴护目镜→戴第一层丁腈手套,手套口盖住工作衣袖口→穿一次性连体防护服→戴一次性手术帽→戴第二层乳胶手套→穿长筒雨靴→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做伸展活动(扩胸、转身、下蹲等动作以检查防护装置穿戴的牢固度)→互相检查确认无皮肤暴露后进入第二穿衣间。2、第二穿衣间的更衣流程: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穿防水隔离衣→戴一次性面屏→戴第三层乳胶手套→穿靴套→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互相检查确认防护装置穿戴规范→进入病房。

医务人员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1、出病房,用%含有效氯消毒剂洗手→更换第三层乳胶手套→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脱防水隔离衣→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脱靴套→脱第三层乳胶手套→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脱一次性面屏→脱一次性手术帽→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进入第二脱衣间,脱卸防护服流程:脱长筒雨靴→穿干净的拖鞋→将靴子放入储靴桶→%含有效氯消毒剂洗手→脱一次性连体防护服→%含

有效氯消毒剂洗手→脱第二层乳胶手套→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脱护目镜→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脱工作帽→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脱N95口罩→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脱第一层丁腈手套→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进入浴室,先脱去一次性分体式工作衣,然后沐浴更衣。

穿脱防护服步骤

作者:防保科文章来源:点击数:353 更新时间:2010-05-29 防护物品穿戴流程 1、从清洁区到潜在污染区前: 洗手→戴工作帽→戴24层棉纱口罩→穿防护服→换工作鞋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前: 加戴一次性工作帽→加戴一次性口罩或只戴N95口罩→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 防护物品脱卸流程 1、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摘防护眼镜→摘外层口罩→脱一次性工作帽→脱隔离衣→摘鞋套→摘手套 (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鞋套、手套按要求分别放置消毒容器或垃圾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脱防护服→摘防护口罩→摘工作帽→清洁消毒双手 (防护服、防护口罩、工作帽按要求分别放置消毒容器或垃圾容器内。)

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1.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2.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结果质量控制

第十八节结果质量控制 一、判断题 请将你的判断符号填在()内,对的为“V”;错的为“X” 。 1.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 答案:“ 2.实验室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答案:“ 3.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由质量监督员实施,以确保所出具的检测结果公正、科学、准确、有效。() 答案:X 4.如果检测机构没有技术校核计划,不能提供技术校核证据,就不能认为是检测过程控制有效、体系运行良好的实验室。() 答案:“ 5.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是指内部人员的比对活动。()答案:X 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能够监控检测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答案:“ 7.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问比对来确认实验室能力,它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校准和检测水平而进行一种外部验证活动。() 答案:“ 8.实验室的管理中,强调对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即任何过程都不会发生变异。()答案:“ 9.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对象是人、机、样、法、环、溯等因素。()答案:“ 10.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尽可能在质量控制数据已经超出预先设定的判据时采取措施。 () 答案:X 11.在检测/校准过程中由于诸种因素的变化会使得检测质量不可能始终是恒定的,质量可能发生突变或渐变。() 答案:“ 12.检测结果的正常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它以用不确定度来表示其变化区间的。()答案:“ 13.实验室对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就不会发生有变异,在相同条件下的每次测量应当一致。() 答案:X 14.强调对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但受控不等于没有变异,即使在相同条件下的每次测量也有差异。() 答案:“ 15.用于结果质量控制只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答案:X 16.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保证只能用《评审准则》5.7.1 条中列出的5 种方法。() 答案:X 17 ?用于监控的样品关键是要选择稳定、均匀的样品。()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教程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卸顺序 【适用对象】所有进入养殖场内采样及记录人员、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流调人员、发生动物疫情时的现场处置人员、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检测工作人员。 【防护用品配备】 一次性工作帽 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防护眼罩 一次性医用手套(两副) 一次性防水靴套

一次性防渗漏连体防护服 在特定情况下(如环境中有大量血液、其他体液、呕吐物或排泄物时),加穿防水围裙、防水靴。 【穿戴顺序】

步骤1:去除个人饰品及钥匙扣等物品 步骤2:戴一次性工作帽(覆盖头发和耳部)步骤3: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4:洗手和手消毒(六步洗手法)

步骤5:戴防护眼罩 步骤6:戴第一层一次性医用手套(佩戴前注意检查手套是否破损漏气) 步骤7:穿一次性防渗漏连体防护服(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 步骤8:穿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9:戴第二层一次性医用手套(佩戴前注意检查手套是否破损漏气,第二层手套应压在防护服袖口上) 【脱摘顺序】 步骤1:脱去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2:脱连体防护服(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放入医疗废物袋内)

步骤3:脱去外层一次性医用手套 步骤4:摘去防护眼罩 步骤5:脱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方法如下) 步骤6:脱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7:脱去内层一次性医用手套(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外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一只手套脱下,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步骤8:手部清洗消毒 【注意事项】 (1)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 (2)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防护用品破损,须及时更换。 (3)一次性个人防护物品使用后均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8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 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 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 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 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 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 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技术负责人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技术负责人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公司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公司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1)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2)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3)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4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分析验证和监控的数据,在发现验证和监控的数据超出预定数据时,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必要时向技术负责人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检测过程失控,危及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暂时检测工作。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问题。 4.5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 b)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 c)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评审 d)能否发现检测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6当监控或验证发现检测质量存在问题时,检测室负责人应立即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对较为严重的不符合工作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对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善后处理。 4.7评审记录和结论应由技术负责人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4.8预防措施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医用防护用品的穿脱

医用防护用品的穿脱 ——穿防护用品顺序——清洁区 步骤1:更换个人衣物,手卫生 步骤2:医用防护口罩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4:防护眼罩或防护面罩或头罩 戴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或头罩,调节舒适度 步骤5:戴内层手套 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

步骤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戴在防护服外) 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步骤7: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8:外层一次性手套 同内层手套,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防护服袖子外面。可以通过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进行工作 ——脱防护用品顺序 污染区 步骤1.消毒外层手套 速干手消毒剂对带着外层手套的手消毒,搓揉至干燥 潜在污染区 步骤2.脱去鞋套 步骤3.消毒并脱去外层手套,然后手消 脱去并丢弃外层手套,注意不要污染内层手套。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

(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步骤4.脱靴子、手消 步骤5.脱连体防护服 先将拉链拉到底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内面。 步骤6:里层一次性手套消毒 步骤7:摘脱防护眼罩 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步骤8:里层一次性手套消毒 清洁区 步骤9:摘掉一次性工作帽,手卫生 步骤10:摘医用防护口罩,手卫生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步骤11:摘掉内层一次性手套,手卫生手消后换回个人衣物

测量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l 目的 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以及采用统计等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的监控。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结合本检测中心承检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审核批准承检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及实施计划,负责组织讨验证和监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批准检测中心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审核并汇总本部门检测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组织实施预定计划,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 监督员的职责 负责监督实施预定计划的执行,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 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年度比对验证计划及实施。 3.5 检测项目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6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4 工作程序 4.1 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宣贯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得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 4.2 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经检测室负责人会同监督员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 4.3 技术负责人在汇总各检测室上报的意见后。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中心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中心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4.3.1 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4.3.2 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4.3.3 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3.4 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3.5 验证和监控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3. 5.1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4.3. 5.2 参加检测中心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4.3. 5.3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4.3. 5.4 对有留样品进行再检测; 4.3. 5.5 分析一个样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4.4 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的问题,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存在疑问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及调整力案和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其他问题。 4.5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一个评审组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应包括: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验证和监控方案及记录方式能否证实结果质量符合要求和能否发现测量系统或结果质量存在的潜

质量控制流程图.doc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穿脱防护服

穿脱防护衣流程 戴防护口罩 防护目镜 1.离开隔离室或污染区域脱卸(不能污染其他 人)。 2.解鞋套带,拉下防护衣拉链。 3.脱掉外层手套,将里面朝外。 4.洗手。 5.正确脱防护衣,由上而下边外卷下脱,无污 染。 6.洗手。 7.脱防护目镜。 8.洗手。 9.脱防护口罩。 10.洗手。 11.脱一次性帽子。 12.洗手。 13.脱手套。 14.洗手。 穿防护衣 1.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 2.用物处理。 3.洗手,脱口罩,记录。 整理记录 1.洗手、戴一次性帽子 2.拉松防护口罩带,正确佩戴防护口罩。 3.双手食指中指按压口罩鼻夹部,再检查 口罩密闭性。 4.戴防护目镜 操作准备 1.按规定着装, 2.用物准备齐全:一次性帽子、防护口罩、 防护目镜、一次性手套2付、连体防护 衣一套。 1.戴手套。 2.检查防护衣完整性。 3.持防护衣方法正确。 4.正确穿连体防护服(戴上防护帽子)。 5.穿长筒靴或保护性鞋套。 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防护衣

穿脱防护衣技术规范 【目的】 1.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 2.避免相互间交叉感染。 【操作准备】 1.按规定着装。 2.用物准备:一次性帽子、防护口罩、防护目镜、一次性手套2付、连体防护衣一套。【操作要点】 1.检查防护衣完整性。 2.检查口罩密闭性。 3.穿防护衣在清洁区域。 4.脱防护衣是在离开隔离室或污染区域脱卸(不能污染其他人)。 【关键注意点】 1.根据身材大小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2.脱防护衣时注意不能碰触到里面的衣物,由上而下边外卷边向下脱。 3.脱防护目镜时不能碰触到面部。 4.脱防护口罩时不能碰触口罩污染面。 5.脱手套时污染面不能碰触皮肤。

结果质量控制

第三章结果质量控制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定期参加能力验证或机构之间比对。通过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偏离预先判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质量控制应有适当的方法和计划并加以评价。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验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能力验证活动,不但能考核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而且还可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标准物质的应用、化学试剂的纯度及实验用水是否符合要求,是对其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监督、确认和评价。 实验室还应经常利用内部手段,如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 在标准更新、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尤其应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一般以比对的方式进行,以下简称比对) 一、实验室间比对方式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1)能力验证:(多个实验室)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一般能力验证由主持评审的机构和权威的技术机构组织。 (2)测量审核:(参加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

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由获得测量审核认可的机构提供)进行比较的活动。 (3)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两个实验室条件(硬件、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等等)应当大致相当,如果条件差别很大,比对结果意义不大。 (4)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①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由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验证检测测量能力。 ②样品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参数进行复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③人员比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某一样品进行相同方法的检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④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 (1)比对活动的文件(作业指导书) 比对活动应制定作业指导书,类似于检测操作的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应尽可能详细地规定比对活动: ①比对活动的名称; ②活动应用的类别(人员、仪器、留样、与其他实验室); ③用于比对的标准物质、比对样品、所用的仪器等;

防护服穿脱流程

演练流程 (一)穿防护服(一次性防护服为例) 第一步:洗手,戴N95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位置,另一只手将口罩系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检查口罩密闭性,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第二步:戴一次性隔离帽,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第三步:穿防护服,检查防护服是否破损,拉开拉链,将防护服联体帽,衣袖抓在手中,避免与地面接触,先穿下衣,再穿上衣,将联体帽戴好,拉上拉链。 第四步:带护目镜,一手持镜体,将护目镜置于眼部,另一只手将弹性系带拉到头部后方固定,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同时检查面部是否还有暴露部位。 第五步: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并用乳胶手套将防护服的袖口扎住。 第六步:穿一次性反穿隔离衣,相互帮助将背后带子系好。 第七步:戴第二层乳胶手套(消毒人员戴长筒橡胶手套),并用手套将反穿隔离衣的袖口扎好。

第八步:穿长筒乳胶靴。 第九步:队员相互检查防护着装。 (二)进入现场前其他准备 所有队员将个人防护箱内污物袋、布袋提前放置好,准备出污染区域后使用。 消毒队员配置好500mg/l含氯消毒剂。喷雾器内用水代替消毒液,检查喷雾器是否正常工作,现场消毒记录表、笔、米尺是否装好。 流行病学调查队员检查随身携带调查表格、笔。队员将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 (三)进入现场后的主要工作 首先,由消毒人员在前,消毒出一条1.5米宽的通道,边消毒边进入疫点区域。 流调人员按照霍乱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询问病人有关情况。 检验队员现场采集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等标本,并做好编号、登记,标本保存在冷藏包内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消毒队员对病家进行终末消毒,先杀虫后消毒。注意测量面积、掌握地面和墙壁消毒顺序和原则。 队员将现场使用的调查、登记表格和笔一同装入塑料密封袋中,待返回经消毒处理后使用。

项目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天合光能(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主导部门:工程部 支持部门:质量部、采购部、技术部 审批: 文档编号: SDS BU-SD-018

生效日期:

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使项目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项目所在地等有关规范、技术标准及达到合同要求。 2. 范围 本能制度适用于SDS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 3. 定义 N/A 4. 职责和权限 4.1施工单位 4.1.1施工组织设计、人员资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机具等申报 4.1.2施工材料申报 4.1.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4.1.4申请工程验收 4.2监理单位 4.2.1、监督管理施工过程 4.2.2、过程资料审核管理 4.3工程部 4.3.1参与审核设计图纸 4.3.2支持监理工作。督促分包商认真履行合同,实现质量目标 4.3.3组织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4.3.4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4.4技术部 4.4.1确定材料、设备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4.4.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4.5采购部

4.5.1成本目标控制 4.5.2按时供应合格产品 4.6质量部 4.6.1落实质量控制计划 4.6.2处理产品、工程质量问题 5. 内容 5.1施工准备 5.1.1工程部向建设单位递交开工报告 5.1.2分(承)包商将企业资质、项目现场负责人(或联系人)、人员资质、用工人数、施工组织 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资料报工程部、监理单位审核 5.1.3分(承)包商进场材料经质量部、工程部、监理组织抽样审查 5.1.4 项目组组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技术部、分(承)包商,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5.2施工管理 5.2.1在施工过程,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应跟踪监控分(承)包商的工序作业过程,确保 及时掌握现场的质量情况,对结果形成结论并反馈给分(承)包商 5.2.2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管理整个施工过程质量;对重要材料设备要检查按合同和有关 规范的要求进行进场验收、抽样、取样复试。运输到工地的设备、材料均需要检查其准用证、质保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保材料 5.2.3项目管理人员参加监理组织的分部分项过程、焊接、混凝土浇注、隐蔽工程验收 5.2.4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专项工程,按照其相关验收标准进行管理验收 5.2.5项目经理、监理单位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现场出现的问题,对不合格的项目发出整改 通知单 5.2.6项目管理人员、监理单位应检查整改结果,直至合格 5.2.7督促分(承)包商加强成品保护的管理工作 5.3质量管理 5.3.1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要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采取预防的办法 5.3.2 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质量事故时,分(承)包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监理三级质量控制点

中原-开封输气管道(东明段)工程三级质量控制点及监理控制点的设置 编制:金坤 审核:杜立忠 审批:乔清波 濮阳中油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1月8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0 第二章长输管道工程控制点 (1) 第三章工程验收阶段控制点 (3)

第一章总则 一、设置目的 为保证中原-开封输气管道(东明段)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实施,使工序质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工程质量特性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指导项目监理部设置三级质量控制点和监理控制点。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站场及配套工程等施工阶段项目监理部三级控制点及监理控制点的设置。 三、设置原则 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 2、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3、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5、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较大的工序或环节。 四、设置依据 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五、设置说明 1、A级控制点: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施工)单位三方代表共同检查确认。 2、B级控制点:由监理单位、承包(施工)单位二方代表共同检查确认。 3、C级控制点:由承包(施工)单位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监理代表对承包(施工)单位的自检记录予以抽查。 4、W见证点:监理在约定的时间到现场进行见证检查的控制点。 5、H停工待检点:监理在约定的时间到现场对该控制点进行监督检查,未经检查认可不得超越该点施工。 6、S巡检点:到施工现场随机巡检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据问题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如有必要,应进行必要的检验或试验。 7、旁站点:监理在现场对施工的重要部位和工序进行旁站见证的全过程连续监控点。

穿脱防护服顺序(知识参考)

穿脱防护服顺序 穿: 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脱: 摘防护眼镜——解防护服——摘手套——脱防护服——脱鞋套或胶鞋——摘帽子——摘口罩——洗手、消毒 一、穿防护服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防护眼镜(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二、脱防护服顺序 步骤1:摘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7: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8:洗手、消毒 防护分级 一级防护 适用于: 1.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 3.医学观察病例的流调和医学观察 4.对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 着装要求及顺序: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一次性隔离衣 二级防护 适用于: 1. 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的医务人员; 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转运的工作人员(包括驾驶员) 3.对疫点或疫区进行终末消毒。 着装要求及顺序: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手套——换隔离鞋——戴脚套(半污染区工作)——戴防护眼镜(污染区或近距离操作时加戴)——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着装要求:除二级防护外,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脱卸顺序(二级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脱卸顺序(二级防护) 对于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或者可能接触其少量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 【适用对象】所有进入疑似或确诊病例房间的人员,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流调人员、病房内清洁消毒人员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转运病人的急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检测工作人员。 【防护用品配备】一次性工作帽(覆盖耳部)、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一次性防护面屏、一次性医用手套(乳胶或丁腈)、一次性丁腈长手套、外科手术衣、耐洗的工作鞋(塑料或橡胶)、一次性防水靴套、一次性防渗漏连体防护服。 在特定情况下(如环境中有大量血液、其他体液、呕吐物或排泄物时),加穿防水围裙、防水靴。

【穿戴顺序】 步骤1:去除个人衣服和饰品,在洁净区换上外科手 术衣和耐洗的工作鞋(塑料或橡胶)步骤2:进入个人防护装备穿戴区,手卫生 步骤3:戴一次性工作帽(覆盖头发和耳部) 步骤4: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5:戴一次性医用手套(乳胶或丁腈) 步骤6:穿一次性防渗漏连体防护服(必要时加穿防水 围裙) 步骤7:穿一次性防水靴套,必要时穿防水靴(脱去 工作鞋,穿防水靴后,将连体防护服裤管罩 在防水靴外) 步骤8:戴一次性防护面屏 步骤9:戴一次性丁腈长手套 【脱摘顺序】 步骤1:消毒一次性丁腈长手套 步骤2:离开污染区,进入铺有一次性防水垫的脱卸区 步骤3:脱一次性丁腈长手套 步骤4:消毒一次性医用手套

步骤5:脱一次性防护面屏 步骤6:脱一次性防渗漏连体防护服(先脱防水围裙)和一次性防水靴套(或防水靴) 步骤7:消毒一次性医用手套 步骤8:消毒耐洗的工作鞋(坐在干净的地方,用消毒湿巾擦拭鞋的所有外表面) 步骤9:消毒一次性医用手套 步骤10:脱一次性医用手套 步骤11:手消毒 步骤12:戴一次性医用手套 步骤13:摘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14:摘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15:小心卷起一次性防水垫,放入垃圾袋 步骤16:手消毒 步骤17:脱一次性医用手套 步骤18:手卫生 步骤19:穿着外科手术衣和工作鞋,离开防护装备脱卸区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方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方法 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 实验室应用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的有效性,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应便于可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这种监控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和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2)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3)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 4)对留存物品进行再检测或校准; 5)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一)质量控制项目的确定原则 实验室确定需要进行质量控制项目的原则是应覆盖实验室“重要”和“风险高”的检测项目,在“成本控制”和“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一般应考虑一下因素:

1、在内部审核和客户投诉时,出问题概率较高的项目; 2、新开验的项目; 3、对产品来说特别重要的项目 4、该项目如果不合格,在使用中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5、实验室检测批次量非常大的项目 5、检测方法不完善,容易出现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项目7、检测过程的输入易波动的项目,如设备波动性强、检测环境不易控制和人员熟悉程度不够等; 6、认证、认可机构及主管部门的要求. (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年度计划 每年初实验室应根据上述中质量控制项目的确定原则指定监控的食品对象和检测项目,认证和认可机构、上级组织及国内外同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及比对项目,随时列入本年度计划。 (三)质量控制活动的通常顺序是: 1、明确质量要求 2、编制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 3、实施控制计划 4、按照可疑结果的判断准则或控制结果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及必要时所需的改进。 5、编制年度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报告

穿脱防护服流程

穿防护服流程: (一)进行个人防护: 第一步:戴上内层乳胶手套。(2分) 第二步:戴一次性手术帽。整理头发,尽量将所有头发罩在帽内。(2分) 第三步:戴N95口罩。①佩戴。检查系带弹性,然后一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系带松垂在手下。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2分)②塑造鼻夹。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双手向内按压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必须使用双手)。(2分)③密合性检查。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整口罩位置、头带及鼻夹。(1分) 第四步:穿防护服。将拉链拉至合适位置,左右手左右袖口的同时,抓住防护服腰部拉链的开口处,先穿下肢,再穿上肢,然后将拉链拉至胸部,套上连体帽,最后将拉链拉至顶端并粘好领口贴。(2分) 第五步:戴防护眼镜。检查头带弹性,戴上后调整至感觉舒适,头带压在连体帽之外,并使眼镜下缘与口罩尽量结合紧密。(2分)第六步:穿上内层短鞋套。(1分) 第七步:穿好外层长鞋套或胶鞋,注意将防护服裤口塞入外层鞋

套内或胶鞋内。(2分) 第八步:戴外层乳胶手套,将防护服袖口扎入手套内。(2分)第九步:认真检查全套防护装备,与队友相互检查,确定没有遗漏和破损。(2分) 2.着装完毕,向裁判举手示意后,即可卸装。 解除个人防护: 第一步:摘防护眼镜。捏住防护眼镜一侧的外边缘,轻轻摘下,放入消毒桶。(2分) 第二步:脱外层鞋套或胶鞋。解开外层鞋套系带,依次脱下左右脚外层鞋套或胶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桶中。(2分)第三步:脱防护服及外层乳胶手套。①揭开密封胶条,将防护服拉链拉到底,双手向上提拉连体帽,使帽子脱离头部。(2分)②双手抓住防护服两侧肩部,将防护服褪至肩部以下。(1分)③先用左手捏住右手手套污染面(外面)的边缘将手套(里面朝外)脱下,并握在手中。然后右手进入左手手套内面,将手套脱下(里面朝外)。两手从袖子中脱出。(2分)④双手抓住防护服的内面,由里向外、从上到下边脱边卷,直至全部脱下,将防护服及包裹其中的外层手套卷好放入黄色污物桶中。(2分) 第四步:摘口罩。从后向前,先取下双耳下面的系带,再取下头顶上面的系带(手不能接触口罩前面)。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将口罩放入黄色污物桶中。(2分) 第五步:摘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内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确保工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到有效控制并不断改进,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结果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职责: 3.1 质检科 A.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外有关数据的传递、分析与处理; B.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各部门 A. 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 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程序 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2数据的来源 4.2.1监视和测量活动: A.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包括对客户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B.内部审核的结果或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运行的其他记录;如存在、潜在的不合格,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如日常工作中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每日产品质量抽查、检验试验记录等; 4.2.2其他来源: A.市场调研结果,如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等; B.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C.外方审核,如政府机构检查结果及反馈; D.政策、法规、标准等

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1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 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特性变化的趋势,以及改进的机会; D.供方满足组织需求的能力的变化等。 4.3.2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 监视和测量活动的信息将按如下有关程序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A.《顾客满意度测量管理规定》; B.《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C.《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3.2.2其他来源数据,如市场调研、顾客反馈和外部审核等方面的数据将按《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由相关部门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 4.4数据分析方法 4.4.1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使数据分析后能够提供预期的信息,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4.4.2基本统计方法的种类 A.点检表又称调查表、核对表,它是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了解的方式做成图形或表格,只要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用。常用于内审及车间的日常管理。常用的调查表有(1)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2)缺陷位置调查表(3)内审检查表等 B.柱状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依柱形长度,比较数据的差数、倍率等,作图简单,能正确表示出来。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加以整理,使之能确切地反映数据所代表的客观事实.原則是使同一类别內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类别之间的差別尽可能大.常用于同类多组数据间的比较。如生产同种类产品不同人员间的差别。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人员(2)按班次(3)按设备(4)按不同供应商物料(5)其它 C.直方图是通过对数据的生产整理,从而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況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方法。用途:常用于分析质量原因,测量工序能力及稳定性,估计工序不合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