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年人小组工作终极版

老年人小组工作终极版

老年人小组工作终极版
老年人小组工作终极版

关爱退休老人小组

小组名称:花甲好年华

工作人员: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吕炎昌、梁彬乐

分工:

策划-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吕炎昌、梁彬乐撰写-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

招募组员负责人-吕炎昌、梁彬乐

小组主持人-邱秀丽、吕炎昌、梁彬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在我国日益增长。国家法定规定的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退休在家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因此而不适应退休生活,容易用消极态度面对生活,会导致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不利发展。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老人家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于是搞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再次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爱。

小组理论: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埃里克森既承认生物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又重视社会环境的差异对个体人格差异的影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等级构成。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人在所有生命阶段都要遵循其规律。如果老人因经济问题想不开,则问题关键不在心理,空谈心理也无用。在实际调查中,老年人中有70%以上被人际问题困扰,比例最高;其次是死亡带来的悲伤。我们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完成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自我的不断反思,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达到自我实现。

3、社会支持理论

支持网络是指个人维系其社会认同,接受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协助,获取服务和信息以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渠道。“支持”来自个人所在的社会网络或互动的社会系统,即称“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正式性支持和非正式性支持。支持若来自个人社会网络,包括家人、朋友、亲戚、邻居、宗教或社团等,即为非正式社会支持;若支持来自专业社会机构或人员,如警察、法院、医疗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则为正式社会支持。老年人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从小组支持中满足自己的需求。

4、人生回顾理论:

人生回顾理论是认为老年人已经认识到自己时日无多而接近死亡,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人生回顾过程,反映在其人格特质上就是怀念往事的现象。老年人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与亲朋好友或年轻人谈论往事,怀念自己的家乡,回顾自己童年时期家乡的生活及文化等。回顾往事既有其正面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小组活动时要适当加以控制,既要充分发挥其正面的效应,又要适当抑制负面的影响。

此外,关于小组方法的使用,我们认为,使用小组方法介入可以帮助面对类似问题或有共同需要的组员,得以建立支援网络,并从组员间的相互支援中得到更大的信心去改善,而且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监督,更能利用其他组员的回馈作为改善的参考。在本小组中,组员们居住在同一个社区,在年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可以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上和实际中的支援,有助于他们在小组之外的人际交往与继续交流。

通过小组工作的一系列的活动,帮助退休老人了解、认识和接受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减少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增加人际交往,提高自身的能力,建立社交网络。

目标:

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了解,建立初步小组关系,使参与小组的退休老人更多地认识

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通过回顾人生来正确认识自我,并与组员互相加深了解。

3.帮助长者重新拾起晚年生活的信心,并树立自信,完善自我。

4.通过交流分享晚年生活的得与失,帮助长者如何平衡日后对生活的期望。

小组成员:

社区内的60-70岁的退休老年人

小组特征:

1.性质:支持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13年9月15日至10月13日(每逢周日一次小组活动)

4.时间:下午三点半至五点

5.地点:某社区老年人中心

6.人数:10人

前期准备:

1.需求评估并确定目标

2.寻求社区资源

3.组员和志愿者的招募

招募方式:

1.在社区的宣传栏粘贴海报通知。

2.利用认识的人脉关系进行宣传和推进并发出邀请

3.入户宣传,并发出邀请。

工作日程:

次数日期名称内容、目标

一9月15日相见恨晚

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相互认识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气氛

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9月22日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引导小组成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通过回顾人生来正确认识并正视自己生理机能及社会角色的转变。

三9月29日唱响金色年华

让长者回味美好年华,提高组员的自尊感,重新构建组员对人生历程的感悟,让组员享受快乐。

四10月06日拍卖会

通过交流分享晚年生活的得与失,帮助长者如何平衡日后对生日的期望。

五10月13日再见亦是朋友回顾以往活动,处理离别情绪

程序设计:

第一次活动内容:相见恨晚

主要目的:

(1)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相互认识。

(2)让组员作自我介绍,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举行时间:2013年9月15日

活动时间:60分钟

活动程序

时间活动内容目的物资工作员角色5分钟工作人员自我介绍认识工作人员

20分钟小游戏:丢绣球,报姓名。

工作人员把花束或绣球就

近给一个成员,拿到绣球的成

员作简短自我介绍(姓名,爱

好,特征等),然后任意丢给

其中一个成员,依次类推来完

成自我介绍。游戏过程中,主

持人要注意提醒大家尽量把绣

球丢给还没有介绍的成员,避

免没接到绣球的成员产生被冷

落的感觉。

该游戏可以活跃

气氛,打破僵局,加

速组员之间的了解,

尽快让老人家们熟悉

起来,知道彼此之间

的名字,让他们相互

认识。

绣球(花

束或其他

可以代替

的物品)

领导者

15分钟游戏“老有所长”:

让每一个老人介绍自己最

擅长的事情。

可以增加老人的

自信心,并且可以使

组员更加相互了解。

引导者

10分钟在播放一段活跃气氛的搞

笑短片或者讲笑话之后,主持

人澄清小组活动目的、目标、

内容。

让组员了解小组

活动的目的、目标及

内容,形成口头规范。

领导者

10分钟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

结、评估,并布置下次活动时

间及所需的准备。

对活动进行总结,

布置下次活动事宜。

观察者

评估者

第二次活动内容: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主要目的:

1.引导小组成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通过回顾人生来正确认识并正视自己生理机能及社会角色的转变。

3.通过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让组员之间逐步了解对方。

举行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活动时间:60分钟

活动程序

时间活动内容目的物资工作员角色

5分钟

回顾上一节的内容,并询

问组员是否记得其他组员的

名字。再作一次简单的人名回

顾。

再一次加深组

员之间的关系,并增

加大家之间的沟通。

领导者

15分钟手腕操,握紧拳头,再松开手

指,如此重复多次。第二步,

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

第三步,放松甩手。第四步,

使手掌向上或向下弯曲。手腕

操可以使你手指和手腕关节

更灵活,并使手腕处于放松状

态。

热身活动

活跃气氛

增加老人家保健知

引导者

30分钟

照片SHOW

让组员展示自己的照片,

分享回味照片背后的故事

通过回顾人生

来正确认识并正视

自己生理机能及社

会角色的转变。

观察者

评估者

10分钟

重温回顾

工作人员与组员重温内

容,让组员简单地说出感受与

意见,工作人员简单介绍活动

主题与目的。最后预告下一节

活动的内容。

让组员表达出

对活动的感受,令工

作人员明白他们的

想法也能够让组员

了解其他人的感受。

领导者

评估者

第三次活动内容:唱响金色年华

主要目的:

帮助长者重新拾起晚年生活的信心,并树立自信,完善自我。

举行时间:2013年10月06日

活动时间:60分钟

活动程序

时间活动内容目的物资工作员角色

15分钟击鼓传花:

安排抽签,按抽到的序号

围城圆圈入座;

当音乐响起时,组员要开始传

气球,当音乐停止时,拿到气

球的组员要分享今个星期所

发生的一件趣事

进一步增进组员之

间的了解,让现场的气

氛热烈起来。

座位号码牌

电脑

协调者

35分钟唱响回忆:

引导组员唱出自己回忆

中最熟悉的歌曲;

让其他组员一起唱,也可以鼓

励这位组员充当老师来教导

年轻一辈去学

通过游戏,让组员

唱响记忆中的歌,提高

组员的幸福感,让组员

充当老师,可以让组员

体现到自己的存在价

值。

电脑

背景音乐

歌词

引导者

10分钟分享感受

工作人员引导小组成员

分享在游戏中的真实感受,并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最后

预告下节内容。

了解小组成员的内

心感受

观察者

评估者

第四次活动内容:拍卖会

主要目的:

通过交流分享晚年生活的得与式,帮助长者如何平衡日后对生日的期望。

举行时间:2013年10月13日

活动时间:50分钟

活动程序

时间活动内容目的物资工作员角色

10分钟

邀请组员对前几次的小

组活动的感受做一个简单的

描述,以及对小组活动的一些

建议

回顾之前小组内容

让小组成员始终谨记我

们小组的目标。

引导者

评估者

30分钟

发给成员“大拍卖项目

单”,假定每位成员皆有一万

元,每件东西最低价为一千

元,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百

元,并举例示范,拍卖完成之

后,成员分享所得所失,工作

员联系所拍卖事物并进行归

让长者了解自己所

重视的晚年生活。

几张

大张的

纸,大粗

笔几支,

“大拍卖

项目单”

见(附录)

带领者

纳,然后小组交流讨论,看如何实现各自想要的晚年生活

10分钟

总结并分享一些老年人

心理健康知识,让老年人学会

正确认识对老年生活的期望。

通过一些心理健康

知识的教育,让长者容

易去平衡对老年生活的

期望。

引导者

附录:

大拍卖项目单

1希望每天有人陪伴。

2希望在生活上得到照顾。

3希望每天都有户外运动。

4希望学习。

5希望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次活动内容:再见亦是朋友

主要目的:

结束小组活动,处理离别情绪

举行时间:2013年10月20日

活动时间: 50分钟

活动程序

时间活动内容目的物资工作员角色

15分钟找变化

找一个你身边的学员结

成伙伴,然后背对背,给你们

3 分钟,在身上做1 个变化。

再回过头,彼此找找对方的变

化。又再背对背,给你们 3 分

钟,在身上做 2 个变化,最后

回过头,彼此找找对方的变化

双方都找出2 个变化的,请举

手!并由此引出问题“你发

现自己变了吗?”

调节气氛,引导问题。引导者

25分钟离别寄语

工作人员将裁好的彩色

卡片分给组员,每位组员分得

(小组人数减一人)张彩色卡

片;组员在每张卡片上先写好

小组组员的名字,再给每个组

员写一条寄语或祝福;工作人

员让组员将写好的寄语送给

其他组员;然后工作人员引导

大家分享感受并且最后大合

照。

协助组员面对小组

即将离别的事实,并且

让组员确认、加强并巩

固自己在小组中获得的

改变,形成一个社区退

休老人的支持网络。

卡纸

12支笔

引导者

10分钟你满意吗?

主持人问组员对这次小

组活动是否满意,或者有哪些

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活动的评估,看活

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评估者

困难和解决方案:

预计困难解决方法

人员招募不足小组工作人员应落户对本次活动进行解说,到社区招募人员

参加者能否坚持到底活动的兴趣吸引,信心档案的跟踪建立,。

担心参加者能否理解小组的目的不断重申小组工作的目标,寓成长和学习于游戏中也是我们了解到的他们喜欢的方式

工作者驾驭小组的能力和技巧小组其他成员的支持,督导老师的督导,工作者自信心建立

成员的投入感低和被动工作员努力创造和谐气氛,鼓励成员积极参与

活动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每次活动时,工作人员密切留意观察每一位组员情况、需要以及身体状况,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处理。

志愿者的招募中出现的问题由于这次活动的对象是老人家,他们随时都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所以一定要进行志愿者的培训,特别是医护知识的培训,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

预算:

项目单位价格数量费用总额白纸0.2 30 6

笔 1 15 15

卡纸 1.5 15 22.5

粗笔 2.5 3 7.5

总计:51元评估方法:

工作人员的观察:组员的出勤率、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反应,是否每次达到目标

组员的评估:对组员进行活动后的访谈,问他们是否满意这次小组活动,对于

这次活动有哪些意见或建议。

工作员的自我评估:小组是否如期进行,是否达到目标,能否与小组成员良好沟通,

带组的技巧是否游戏,小组的发展阶段。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篇一: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 组员:徐瑛,商琦慜,高静,吴江涛,王健男,糜延腾,马艳燕,安志超,刘杰指导老师:孙唐水 小组名称:我的夕阳别样红 ——老年人生活分享小组 小组理念: (一)在当下生活中,老年人的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 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他们可能没有将来,甚至没有现在,有的只是曾经。开展此次小组活动,回味其难忘的年少岁月,旨在提高老年人自我认同感,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重新建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一种感悟,使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 (二)理论架构 1.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2.符号互动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所以,我

们应该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积极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开展小组工作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促进老年 人在面对疾病时相互间的心理支持和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爱,使老年人身心愉快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内容: (1)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2)工作对象:55岁到65岁(3)参加者人数:8-10人 (4)活动主题:使老年人身心愉快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 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贴海报宣传。挑选8-10位健康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活动计划: 第一次活动 主题: 为了共同目标,我们走在一起 目的:1.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互相认识 2.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氛围 3.让组员作自我介绍,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5月7日9:00至10:O0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第二次活动目的:

老年社会工作-自我独立性小组活动计划书

老年社会工作实验课程 自我独立性主题 小 组 工 作 计 划 书 小组成员:20154421 段广煜 20154428 崔梦娜 20154422 解晓峰 20154429 范耀 20154424 马慧圆 20154447 王静 20154426 程悦 20132426 刘钊 20154427 次巴拉姆 20132428 谢亚强

一、小组成立的原因 随着老年人寿命延长,人口数量增长,他们希望在自己的晚年尽可能独立地生活,不依赖子女生活,减少和子女的冲突,但是,大部分老年人不知如何获得社会资源,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说,独立的生活方式存在风险,因而我们成立老年社工小组,主要运用教育的方法来教授老人如何加强自我照顾的技巧,提供干预,来帮助老年人保持机体能力,生活独立性和更好的健康状况。其次,老年人自立对家庭和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节省社会财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说,自立程度的提高,不仅意味着不需要别人来照料, 还意味着能够为家庭和社会做许多事情, 参和社会生活,这就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尊严和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 二、小组理念 首先小组活动遵循尊重,真诚,宽容和接纳的理念,逐一开展活动。小组有社交性,教育性,支援性和治疗性等功能,针对老年人的自我独立性能力欠缺,同时老年人希望尽可能独立地生活的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我们主要利用的是小组活动中的教育性功能,注重教授老人如何实现生活独立,加强自我照顾,促进身体健康,并且会普及一些获得社区资源和帮助的途径。通过开展老年社工小组活动,小组可以提供机会给老年人去经历生命的挑战,分享生活的经验,从而互相鼓励和支持,提升老年人自我的价值感,给予老年人自主独立的感觉,增加自信心。教育则可以注重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分享,老人可以互相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为老年人提供社交生活内容,鼓励老年人积极地生活,建立友谊和学习新事物。这样促进老年人之间发展人际关系,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互相支持。 三、理论架构 (1)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譬如,如果老年人每天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外出购物所目睹到的一切,都把老人描绘成昏庸、老朽、无用,那么这些信息的积累,自然会对老人的自我观念产生否定性的认识,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有能力,对家人和社会都是负担,从而使他们和社会产生隔离感。依据符号互动理论,我们应该多支持,多鼓励老人自立,让老人有一个肯定自我的观念,这也需要社会多方的努力和支持,特别是社会和老年人的互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照和积极影响。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你 来 我 往, 共 享 快 乐 之老年人社交小组工作计划书策划人:杨文娟

一、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名称:你来我往,共享快乐! 2、理念及理论构架 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格局,城市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大都只限在自己的家里,与邻里也不怎么往来,传统的邻里互帮互助的精神几乎已经消失,老人更是如此,他们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每天在家休息几乎不怎么与外界来往,也因此使得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单调枯燥,更易产生孤单寂寞无助感。同时还有一些住在老人院福利院的老人,他们更加不幸,子女要么在外地工作很久才来看一次,要么就是没有子女,孤苦伶仃的。 理念 由于种种的原因,现在有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交往,也不参与社会活动。而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可以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在小组中,尊重、接纳、宽容的氛围和组员之间的分享、分担、支持等,能使长者感受共同的经验和团体的温暖,获得归属感,使长者更愿意与其他人交往,提升长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让长者认识更多的同辈群体,并与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互帮互助,互相支持。 理论架构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

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因此老年期虽然处于最后一个时期,但仍然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大多数都有消极的思想,面对生活也失去信心。而增加社会交往则可以使他们获得支持,通过参加小组,利用小组的影响,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 2、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3、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方案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 组员:徐瑛,商琦慜,高静,吴江涛,王健男,糜延腾,马艳燕,安志超,刘杰 指导老师:孙唐水 小组名称:我的夕阳别样红 ——老年人生活分享小组 小组理念: (一)在当下生活中,老年人的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 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他们可能没有将来,甚至没有现在,有的只是曾经。开展此次小组活动,回味其难忘的年少岁月,旨在提高老年人自我认同感,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重新建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一种感悟,使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 (二)理论架构 1.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2.符号互动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积极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开展小组工作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促进老年人在面对疾病时相互间的心理支持和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爱,使老年人身心愉快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内容: (1)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2)工作对象:55岁到65岁 (3)参加者人数:8-10人 (4)活动主题:使老年人身心愉快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 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贴海报宣传。挑选8-10位健康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活动计划: 第一次活动 主题:为了共同目标,我们走在一起 目的:1.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互相认识 2.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氛围 3.让组员作自我介绍,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你 来 我 往, 共 享 快 乐 之老年人社交小组工作计划书 策划人:杨文娟

一、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名称:你来我往,共享快乐! 2、理念及理论构架 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格局,城市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大都只限在自己的家里,与邻里也不怎么往来,传统的邻里互帮互助的精神几乎已经消失,老人更是如此,他们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每天在家休息几乎不怎么与外界来往,也因此使得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单调枯燥,更易产生孤单寂寞无助感。同时还有一些住在老人院福利院的老人,他们更加不幸,子女要么在外地工作很久才来看一次,要么就是没有子女,孤苦伶仃的。 理念 由于种种的原因,现在有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交往,也不参与社会活动。而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可以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在小组中,尊重、接纳、宽容的氛围和组员之间的分享、分担、支持等,能使长者感受共同的经验和团体的温暖,获得归属感,使长者更愿意与其他人交往,提升长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让长者认识更多的同辈群体,并与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互帮互助,互相支持。 理论架构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因此老年期虽然处于最后一个时期,但仍然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大多数都有消极的思想,面对生活也失去信心。而增加社会交往则可以使他们获得支持,通过参加小组,利用小组的影响,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 2、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老人小组社会工作技巧

老人小组社会工作技巧 一、工作进入技巧 解除老人心理障碍社区老年社工在与老人接触的过程中, 发现老年人主要有家务、看家、娱乐等多种生活类型。由于他们在家时间多, 外出时间少, 加上老年社会工作薄弱, 老人对小组活动缺乏认识与体验, 致使组织老人小组活动时, 大多老人会有疑虑或为难情绪。因此, 社区老年社会工作在开组之前应做 好以下工作: 首先, 是要想方设法地排除老人特殊的心理障碍, 让老人愉快地走出家门。所谓排除老人的心理障碍, 即化解老人心理问题, 它必须在开组前多与老人接触。与老人聊天是了解老人和与老人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通过这种方式, 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内容作示范, 比如, 与老人忆唱老歌曲, 激发老人唱老歌学新歌的兴趣; 可以由社区居委会协助社工入户与老人聊天, 对消除老人心理疑虑的效果会很显著。 其次, 要设计一个新鲜、易记、有趣的小组名称,例如“唱老歌学新歌”、“健康与快乐”小组等, 不仅让老人感到新鲜、有趣, 还能让老人体会到轻松、健康和快乐, 从而激发老人们参与小组活动的意识。 再次, 对老人要有针对性接触, 即对性格较独特的老人要作个别了解。以关心他的目前生活、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入手, 并

尽可能地为他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使老人感到工作是在关心他, 有了这个基础, 再宣传即将开办的小组活动, 老人会比较乐意与其接触和参与其组织的小组活动。 二、组合成员技巧 预防组员构成差别过大社工在社区开办的小组活动, 通常都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 目标) 。要顺利地实现小组活动目标, 社工对老人小组成员的组合非常重要。在成员组合方面:受教育水平最好不要相差太大; 年龄与身体健康水平差别不要太大, 方可在开展活动或游戏中一视同仁,也能加速小组的顺利发展及增强组员之间沟通( 老年助残活动例外) 。组员兴趣、期望最好大致相近。总之,开组前社工通过协助老人合理地降低过高的期望, 或在小组组合时提供转介途径来满足他、老人的兴趣与期望。求得组员期望值的基本一致非常重要, 它关系到开组后的小组工作是否顺利甚至成败。 三、小组活动的技巧 锁定小组活动目标社工组织社区老年人活动小组, 首先要制定意向性方案, 或叫意向性计划工作书, 它是社工在老人活 动小组开组前, 根据入户调查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制定, 经院系或指导实习教师的认可, 作为实习社工在社区老年活动小组的初步方案( 开组后要根据组员的需要修正) , 分初期小组活动、中期小组活动、后期小组活动。 (一) 初期活动技巧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两篇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两篇 篇一: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 组员: 指导老师: 小组名称:我的夕阳别样红 ——老年人生活分享小组 小组理念: (一)在当下生活中,老年人的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 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他们可能没有将来,甚至没有现在,有的只是曾经。开展此次小组活动,回味其难忘的年少岁月,旨在提高老年人自我认同感,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重新建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一种感悟,使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 (二)理论架构 1.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

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2.符号互动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积极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开展小组工作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促进老年人在面对疾病时相互间的心理支持和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爱,使老年人身心愉快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内容: (1)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2)工作对象:55岁到65岁 (3)参加者人数:8-10人 (4)活动主题:使老年人身心愉快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 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贴海报宣传。挑选8-10位健康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活动计划:

第一次活动 主题:为了共同目标,我们走在一起 目的:1.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互相认识. 2.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氛围. 3.让组员作自我介绍,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个别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 资 1)5分钟社区居 委会或 老人服 务中心 会客室 9 让组员及工作 员间互相认识 工作人员作自我介绍, 致欢迎词。 2)15分钟让组员了解活 动的目的、目标 及内容。 在播放一段活跃气氛 的搞笑短片之后,主持 人澄清小组活动目的、 目标、内容。 电脑 3)10分钟让组员间就相 关问题进行讨 论,深化组员之 间的认识, 回答小组成员关于小 组的疑问。

老年社会工作小组方案设计

老年心理康乐小组案设计 姓名:斌 班级:社会工作09级 学号:0922410125 一、案名称 小组名称:夕阳,绽放出美丽的光 策划工作者: 指导老师: 参与小组组员:五位社工 二、构思理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增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但较多关注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特别是身体健康,较少涉及其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目前,与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相比,对老年人口的心理干预显得有些苍白。事实上,心理因素在生命旅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自然寿命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只是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诸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属“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式和行为引起的。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时给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 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社会性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但是有很多老人在物质上是富有的而在精神上却是空虚的。从而致使老年人产生多心理问题,如孤独、恐惧、抑郁、自卑、多疑、生活满意度降低等。 三、理论背景 1、角色理论 2、人际需要理论 3、理性情绪疗法模式 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四、活动目标:通过组织开展此次小组活动,为老年人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安详地度完余生。 小组目的: 1、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组员们的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和在活动中经常交流感受和分享经验来自由地表达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也增强其对他人的了解 2、通过小组活动学习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与其他组员的交流,互相学习,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3、正确认识社会角色转换的适应,老人也能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增加自信和自我认可

关于空巢老人的小组计划书

小组计划书 一、背景资料 1、工作人员资料 ×××,×××家属院小区社会工作人员;督导:××× 2、机构 ×××家属院 3、小组名称 “情燃夕阳”—空巢老人交流分享小组 二、构思理念 (一)问题界定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这些老人具体又包括两种,一是只有一位老人独自生活,二是老夫妇二人一起生活。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郑州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虽然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就轻院家属院中的部分空巢老人开展情感抚慰小组。 (二)小组理念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本小组专为社区内因家庭结构变迁的空巢老人而设,他们缺少家人的生活照料和社会交往的机会,生活上感到孤单寂寞。本小组希望通过开展一些活动,从而可以帮助这些空巢老人,能够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不再感觉生活寂寞难耐。因此,本小组以“情燃夕阳”为主题,针对本社区的空巢老人展开此次小组活动。希望通过本次小活动,可以对空巢老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进行改变,增加他的生活乐趣,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老年社会工作小组策划

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增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但较多关注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特别是身体健康,较少涉及其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目前,与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相比,对老年人口的心理干预显得有些苍白。事实上,心理因素在生命旅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自然寿命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只是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诸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属“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时给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社会性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但是有很多老人在物质上是富有的而在精神上却是空虚的。从而致使老年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孤独、恐惧、抑郁、自卑、多疑、生活满意度降低等。老年人在面临生命终点的时候可能出现忧虑,为了让老人能够平静的享受晚年生活,抛弃对未来的恐惧,进行自我认知和生命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一、理论背景 1.角色理论 2.人际需要理论 3 .理性情绪疗法模式 4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二、活动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此次小组活动,为老年人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充分肯定自己的晚年生活,让老人老有所乐。 三、小组目的 1.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组员们的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和在活动中经常交流感受和分享经验来自由地表达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也增强其对他人的了解 2、通过小组活动学习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与其他组员的交流, 互相学习,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失独老人小组计划书

关爱失独老人小组计划书 一、理论构建 以小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最主要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重建理论、活动理论等为此次小组的组员服务。 (一)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 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 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此次的组员主要是失独老人,他们因为情况特殊,所以, 不免因为各种因素导致问题出现,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 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让失独老人走出阴霾, 重新面对新生活。 (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 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 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失独老人因为之女的离开,精神上受到了打击,对生 活不免失去信心,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利用社会重建理论,帮助老人走出忧伤,重 拾对生活的信心。 (三)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 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二、活动背景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却增加了一些家庭的风险,使得“失独老人”成为近几年社会上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散落在乡村、城市,很多人还处在社会的底层。面对如此大的失独人群,仅依靠零星的养老院来解决他们的养老和心理建设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应以政府供养为主,运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因此,我们应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三、小组名称 ,关爱失独老人,与爱同行 四、小组目标 1.让失独老人走出失去子女的悲伤中,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2.让老人走出家庭,多参与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策划书 项目名称:第二人生 申请团队:蜗牛小组 组员姓名:谭姝 班级:社工121

2014年 12 月 30 日

要求清晰界定本项目可以服务到的人群,并提供其数量、基本特征、具体需求或问题状况等信息。请着重分析受益群体需求。 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并产生偏见。据统计,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 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

老人康乐小组工作活动计划书

小组名称:一米阳光 郑小蓉(组长)、冯雅琼(组长)、刘思阳、蓝丽娟、宋洁、王燕娜、张俏、费方超、金 理念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和权利, 参加活动的老年人,不管其籍贯、 性别、年龄或者家庭背景等如何,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 年龄的增长是一个客观 的不容改变的现实,这是人成长的必经过程,人在年轻时候为社会奉献力量,促进人类的进步, 而当他们渐渐老去的时候,社会应该以一种反哺之心来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创造一个和谐、 愉悦 的环境。每个人都是有力量的,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即便是老年人, 或许在身体状况上 他们并不如青年时候强壮,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 我们相信老年人有能力去自己提升自己的生 活能力。 理论架构 社会活动理论认为,社会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社会活动是老年人认识自我, 获得社会角色, 老年人依然有能力和愿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寻找 生活意义的主要途径。 老年期是中年期的延续, 在老年 期,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本质变化并不大, 此,老人应当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只有多方参与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活动,才可能 充分地保持老年人生理、 的积极进步。现实的情况是, 流生活而导致老年抑郁症; 脑的人比懒于用脑的人, 更多患老年痴呆症。因此, 化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很难抽岀更多的时间陪伴老 人,所以,鼓励老人自我调适、积极投身社会生活而不是独处一隅, 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目标及目的 目标: 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加老人的养生知识,增进友谊及拓宽生活圈子 目的: 通过调动老人之间交流和分享的积极性, 支持系统中发挥作用。 通过带动老人们参与游戏和分享养生知识, 充分体现长寿而活得精彩的宗旨。 通过小组内老人回忆往事,以及老幼结对子等形式,帮助老人建立并加深老人的自我价值感。 服务对象: 市二福院休养员 小组计划书 导师: 郑蓉、张祥晶 组员: 林海、 李力、舒怡、张仲洁、王旭剑 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活力, 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 许多老年人想有所作为而苦于没有机会; 一些老年人因退岀社会主 有些老人因枯坐家中无人交谈而提前脑退化。 现代医学证明,勤于用 脑力活动退化的速度要缓慢得多, 较少说话的老人比常有人陪伴的老人 让老年人保持较高的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对防止老年人大脑退 随着核心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 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使子女 从而帮助他们初步建立关系, 为老人在福利院生活建立 使老人体验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发挥他们的潜能,

老人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

老人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 第二篇:清绘关于老年人社工小组的计划书字小组名称:清绘康复小组像夕阳一样,虽然逐渐隐去,但仍然可以散发自己的光辉,在社会生活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我希望他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活动,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以积极的心态思考生命的意义体验晚年的全新生活。 问题界定及需要评估我通过百度和社区中的观察以及以前与社区老人接触发现,目前居住在城市社区中的老人虽然大多有了自己的退休金,或通过政府救助和儿女的支持,基本都解决了温饱问题,许多老人的物质生活很宽裕,但他们同时又受到其他许多问题的困扰。 首先一个比较突出的是生理健康问题。 人到老年,或多或少有些病痛,许多老人更受到慢性疾病的长期一些有关保健方面的信息成为许多老人急需了解的问题。 其次是心理健康或情绪健康方面的问题,儿女由于生活或工作方面的压力,大多很难做到天天到老人面前探望嘘寒问暖或听老人说话,加上很多老人丧偶独居,或是交往多年的老友一个个故去,他们由此缺乏与人分享交流的生活空虚情绪低落和孤独寂寞。 再次是精神健康问题,这主要是指许多老人对晚年生活不习惯或不适应,觉得失去生活目标和希望或感到理论基础香港大学陈丽云教授在多年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理论。 此理论强调帮助服务对象建立正面的人生观生命观,重建对生活

的信念和信心,配合身体和心理的调节,以达至全人健康。 出自于百度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是一个很好的分享和支持的场所,同时比个案工作更经济,其方法和成果也可在社区中较快地得到推广。 针对社区老人的需要,我们主要对社区老人康复小组采用如下介入方法:介入方法与策略在身体健康方面,采用松弛练习自我按摩打太极拳以及练气功等方式进行身体锻炼,活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开展保健知识讲座,讲授一些饮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在心理健康方面,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探索,通过小组互动获得心理支持,互相分享人生经验,帮助他们加强和改善社会交往,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在灵性生活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新的生活目标或培养新的兴趣,学会欣赏自己,并积极思考生命的意义,让生活充满希望。 目标:促进社区老人的身体心理和灵性三方面的全面健康目的:.引导社区老人加强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 .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获得心理和社会支持,通过分享消除孤独,加强社会交往。 .引导他们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培养新的兴趣,正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学会欣赏自己,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服务对象:社区中岁以上居家养老需要帮助的老人。 小组特征.性质:康复小组.节数:十节.日期:年月日至月日.时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精品版)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精品 版) Working plan for the elderly group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精品版) 第三小组作业;一、案例介绍;老人要求精神赡养告儿子只给钱不看望;哈市一位老人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要求;七旬父告儿要其回家探望;10月17日,记者从一家律师事务所获悉,哈市一位;记者从老人提供的材料中看到,老人每月有2200元;据了解,老人是以无人赡养名义起诉儿子赵××的,但;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在采访中,赵大爷承认,自己的儿子很孝顺,经常给他 老 年 社 会 工

作 第三小组作业 一、案例介绍 老人要求精神赡养告儿子只给钱不看望 哈市一位老人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要求他必须每周探望自己一次,对自己进行精神安抚。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老人对“精神赡养”的维权也揭示出赡养方式的新变化,如今一些具备自养能力的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同时,开始渴盼儿女们的精神关爱,并且这种需求已逐步上升到寻求法律帮助的高度。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七旬父告儿要其回家探望 10月17日,记者从一家律师事务所获悉,哈市一位老人要求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但不索求赡养费,只要求他定期回家看望自己。当日,记者赶往律师事务所采访了这位老人。在律师事务所记者看到,老人是在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保姆陪伴下来的,虽然走路有些踮脚,但精神状态良好,语言表达清晰。在与老人的

老年活动室工作计划书

老年活动室工作计划书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生命无价,健康第一,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社区的老人们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丰富他们的身体保健知识,故此开展一系列活动,在社区内营造“人人关注健康,享有健康,享受健康”的氛围。 一、活动目标 帮助老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活动参与中增强老人彼此间的关系,扩大他们的交友圈子,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二、活动主题 养生在心间,行动在今天 三、活动时间 分三节进行,具体时间待定 四、活动地点 待定 五、活动详情 (一)问题分析: 老人情绪低落,倍感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1. 子女不在身边(暂时性失依或永久性失依)

2. 业余活动少(或存在参与障碍) 3. 生活困难,缺少帮助等。 (二)活动热身游戏 笑口常开 1. 具体目标:活跃小组气氛、训练反应能力 2. 适合人群:不限,更适合活动能力较弱的参与者,特别是老年人 3. 人数:不限 4. 时间:20分钟左右 5. 所需道具:无 1. 场地要求:户外、室内均可 6. 游戏方法(步骤:) (1.)让参与者围成一个圈,由社工和大家示范关于“笑口常开”四个字所代表的手势。 (2.)先选出一名参与者做发指令者,任意发 “笑”“口”“常”“开”的指令。 (3.)“笑”:双手的食指指自己的脸,嘴巴微笑,做出开环大笑的样子: (4.)“口”:双手放在嘴边做呼叫状,做嘴巴的样子; (5.)“常”:双手拍两下手掌; (6.)“开”:双手张开举过肩膀。(备注:其他参与者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有做错的参与者继续做发令者)

大小西瓜 1. 具体目标:活跃小组气氛,训练应变能 2.适合人群:不限 3人数: 10人左右 4. 时间:20分钟左右 5.所需道具:无 6.场地要求:户外、室内均可 7. 游戏方法(步骤: (1.)让参与者围成一圈。 (2.)选出1名参与者做发令者,任意发“大西瓜”和:小西瓜“中的一个指令。由发令者开始,按一定顺序往下位参与者传递做发令者,每位发令者都要根据上一位发令者相反的指令给自己发令,同时自己双手做与自己所发命令相反的动作。 (3.)“大西瓜“:做小西瓜动作;”小西瓜“做大西瓜动作。 老年人保健知识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酒 (3)戒烟。戒烟不分迟早。吸烟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老年活动策划

老服1031班曹婷 手工活动策划书 ——策划人:老服1031班35号曹婷一、活动背景: 用毛线编织海豚完成这幅作品。它既简单、又经济不需要借助太多复杂工具,对老年人来说又多了安全一层含义,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人的手工活动。编织海豚不仅可以培养老人灵活运用双手的能力,还可以使老年人发挥余热,增强自信心,发展动手能力。使老年人体验成功的快乐能在他们脸上看到自信的笑容。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满足爱好手工艺的老人的需要,让老人走出家门,积极参加活动,拓展人际交往圈。老有所乐。 2、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增强老人对年老的正确认识。 3、培养我们组织老年人活动能力。 4、锻炼老年人手灵活程度、视力是否正常、思维是否敏捷, 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 5、慰问老人,给他们带去温馨和真情的同时回报社会。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美好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名称:教老年人用毛线编织海豚 四、活动目标: 让每位参加活动的老年人亲手完成一幅手工作品,在组员和

志愿者的帮助下,用毛线编织海豚,然后用彩笔装饰整幅作品,最后给每位老人送上一朵我们亲手制作的丝网花。 五、小组成员分工: 孙荣伟:活动主持人、负责维护活动现场的序。 宋占悦:协助孙荣伟的工作。 曹婷、潘晓兰、姚关玉、刘雄被分为四个组小组长,每个人带3个志愿者协助小组活动。帮助老年人完成作品。 六、活动开展流程: ?活动前期准备: 1、准备好活动材料,制作出作品模板6份及玫瑰丝网花30朵。 2、招募志愿者14名,组员与志愿者一起排练,给志愿者安排任务。每位组员及志愿者想出2份装饰作品的方案。想出引导词。 3、小组成员6人分2组分别到1、2、3、7、8楼宣传,提醒老人下午参加活动。 4、布置活动现场,将事先准备的千纸鹤用线穿成5条装饰会场。将4个桌子放置在场地最中间,分开摆放。椅子缺少等老人休息时去5楼搬过来。摆放30把椅子。 5、安排组员到各楼层提醒老人准备参加活动,接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进入活动现场。 6、活动负责人、主要成员、志愿者、摄影师、拍照人员到位。 7、志愿者及组员迎接老人入会场。安排好座位。 ?活动开始:

老年人社工服务项目组实施方案

老年人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汶川大地震以后,湖南省对口援建理县工作队科学决策,将理县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重建工作都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提出了“重建心灵家园、构建和谐新理县”的工作思路,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为正式援建项目,迅速组建了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同时,许多社工机构也纷纷涌进四川,为灾后精神家园重建工作而努力。由于受“脱离理论”的影响及资源短缺的限制,大部分社工机构都选择以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及社区生计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对于老年人的关注相对较少。事实上,灾难中老年人是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而且较之其他人群他们也是最难从灾难中恢复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主张针对理县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和需求,以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基础,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介入服务,调适其外在环境的社会关系,并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或恢复其社会功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期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中。 二、项目理念 老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老年人的专业,是一种助老的程序,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老年人或老年群体解决困难,预防老年人问题的发生,

满足老年人需要,恢复和发展其功能,让老年人适应社会,并能正常地进行生活和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福利事业发展的一种专业工作。 长期以来,老年人一直是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由于后天条件的制约(机体老化),大部分老年人缺乏竞争力,不能或只能很少地占有部分社会资源,因此,只能过着水平较低的生活;同时缺乏抵抗种种风险的能力,也缺乏依靠自己努力来改善其境遇的能力。灾后理县老年人的境遇更是如此。所以,这就需要社工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结合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社会工作方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 灾害给老年人带来的伤痛,让他们常常感到惶恐不安,对社会、对群体很依赖,因此,开展老年人社会工作实务时应尽量维持其原生系统,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区、不脱离亲情、不脱离友情。 同时,多开展让老年人发现自己的潜能的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并利用自己的力量自己决问题(助人自助)。从个人层面上来看,发现自己的潜能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减低生活的无望感;从人际互动的层面上来看,由于相互间有相同的经历,可以分享共同的话题,容易形成一种集体归属感(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而且可以建立一种互助的支持网络;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来看,通过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一、小组性质及活动简介 1、小组性质:互动性社交小组 2、活动形式:小团体室内活动 3、活动对象:阅海养老中心60岁以上的能自理的老人 4、活动次数:6次 二、小组服务的目的和目标 目的: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小组活动建立了一个自我展示、互相交往的平台,旨在帮助平时消极沉闷的老人,让他们通过小组成员在一起多聊天分享,增加他们的生活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小组内部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分享自己的感受,逐渐改变他们对人对事的漠然,提升他们各方面的热情。 具体目标:(1)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升老人社交的能力;(2)鼓励老人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和成长。(3)使老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互助,建立支持网络;(4)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建立健康的社会交往网络; 三、相关的理论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

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因此老年期虽然处于最后一个时期,但仍然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大多数都有消极的思想,面对生活也失去信心。而增加社会交往则可以使他们获得支持,通过参加小组,利用小组的影响,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 2、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3、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而参加小组其实也是社交的一个方面,在小组中,组员可以在一个十分活跃的、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流。通过相互认识、交流、信任的过程,帮助老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