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收款”模式下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

“收款”模式下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

“收款”模式下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
“收款”模式下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

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包含“付款”(之前叫做“刷卡”)与“收款”(之前叫做“面对面收钱”)两项服务。“付款”与“收款”的主要区别在于,“付款”是商家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扫描客户的二维码,而“收款”是用户用手机扫描商家的二维码,即前者为“被扫”,后者为“主扫”。

●微信二维码“付款”支付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一定额度及次数内免除密码、短信动态码以及任何信息验证。这是一个不安全的支付模式,却又要在实践中广为应用。那么,出路只能是解决好风险防范问题或者风险发生后的责任分担问题,这样才能把一个不安全的支付模式转变成一个实质上安全的支付模式。

●根据微信支付“付款”用户协议的表述,非授权交易产生的所有损失都由用户本人承担。“付款”支付模式也没有足够安全的防护措施来防止非授权交易风险的发生。微信支付在推动市场发展、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功劳自然不容忽视,但是让消费者陷入危险也不得不令人重视。

●微信支付既然要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无密码支付方式,也自然应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非授权交易责任承担机制——消费者在非授权交易中只承担有限责任的制度。对于微信支付,这并非强其所难。

时下各大商超都在力推二维码支付的应用,消费者只需要使用二维码支付轻轻一扫就可以完成结账过程,快捷的支付体验使得消费者对二维码支付追捧有加。但是,这种快捷的支付方式不免也会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巨大的疑问,如果消费者手机丢失后,其他人使用消费者的手机进行二维码支付,这种冒用行为给消费者造成的财产损失应该怎样承担?同时,我们也不断地从新闻媒体报道中看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导致财产损失的案件。

“收款”模式下的支付风险

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包含“付款”(之前叫做“刷卡”)与“收款”(之前叫做“面对面收钱”)两项服务。“付款”与“收款”的主要区别在于,“付款”是商家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扫描客户的二维码,而“收款”是用户用手机扫描商家的二维码,即前者为“被扫”,后者为“主扫”。

如果在网上检索“二维码支付”,可以搜索到许多用户扫描了二维码后发生财产损失的案例。主要都是二维码中包含病毒链接,扫描二维码后,手机自动下载了病毒信息,对用户手机中的信息进行盗取,进而侵害用户的财产。

在二维码支付推广之初,相关的支付模式一般都采取以微信支付“收款”为代表的“主扫”模式。而在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过程中,隐含的风险却是巨大的,因为消费者对二维码所含信息并不明确,肉眼并不能对二维码所含信息进行识别,除此之外消费者进行扫描之后,手机会自动跳转到相关链接所指引的网站,如果二维码所含链接对应的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下载,消费者进行相应操作,就会使手机中毒,消费者相关权益必然受到侵害。

和传统POS机的使用进行对比,微信支付“收款”无异于“裸奔”。传统POS

机从理论上讲就是一台电脑,但是它是一个封闭的电脑。除了金融支付机构,其他人无法再在POS机上加载任何应用程序,POS机处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而在微信支付“收款”中,手机充当了终端,但又是其他应用程序的载体,其他应用程序与微信支付“收款”之间并没有建立隔离措施,一旦手机其他应用程序感染病毒,势必也会影响到微信支付“收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支付安全措施多依赖于短信验证和邮箱验证,如果用户手机丢失,手机拾得者可以通过手机接收找回密码的短信,也可进入用户事前绑定的邮箱进行密码找回。所以,现有的诸多支付安全措施,在手机丢失的情形下就是一个“花瓶”而已,相关问题的核心在于手机终端功能的多样性导致风险的集中化。

也正因此,2014年3月央行对二维码线下支付发出“封杀令”,在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表的《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中明确指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目前,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在微信支付的后续发展过程中,逐渐摒弃了“收款”支付模式,而以“付款”模式作为主流支付模式。但是由于“付款”模式下,收款方需要对其传统的收款装置进行改造,存在一定的改造成本,因此目前大多数小型商超仍然沿用“收款”支付方式,相关支付风险仍然存在。

“付款”模式下的支付风险

“付款”支付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一定额度及次数内免除密码、短信动态码以及任何信息验证。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交易流程,缩短了支付时间,这也是二维码支付便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二维码支付推广的关键步骤。但显而易见,这种支付方式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任何人只要能控制手机,就能控制二维码,就能用二维码进行支付交易,而这种情形在手机丢失的情况下是非常普遍的。

既然这是一个不安全的支付模式,却又要在实践中广为应用,那么出路只能是解决好风险防范问题或者风险发生后的责任分担问题,这样才能把一个不安全的支付模式转变成一个实质上安全的支付模式。

在国外信用卡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发卡行的普遍作法是在非授权交易风险发生后,承担绝大部分损失。如在美国,用户通常只需要承担50美元的损失,这一作法叫做持卡人在非授权交易中的有限责任制度。这其实是将非授权交易的绝大部分风险转移至发卡行,从而使得消费者在从事支付交易时的风险能够确定下来,并且维持在一个可以承受的低水平上。

那么微信“付款”支付模式,是怎样解决相关问题的呢?在微信支付“付款”用户协议中有这样的措辞:“任何通过用户的手机或SIM卡发起的付款服务均视为

用户本人的行为,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责任均由用户本人承担。”也就是说,由于非授权交易产生的所有损失都由用户本人承担。简而言之,支付便捷的代价就是用户要承担非授权交易的一切后果。

既然在“付款”支付模式下,并不能有效分散用户面临的非授权交易产生的结果风险,那么“付款”支付模式又是否有足够安全的防护措施来防止非授权交易的发生呢?微信支付的确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即微信支付所称的安全系统。那么这个安全系统是什么呢?“微信支付安全”这样介绍到,“微信保护你的支付安全:联合银行提供支付安全技术保障,独立支付密码和手机短信双重验证,支付安全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

首先,“付款”支付模式下不需要任何验证措施,所以不可能是所谓的双重验证。其次,虽然微信支付宣传“你敢付,我敢赔”,保险公司将对用户损失进行相应赔偿,但目前在财付通官网上并没有能查阅到相关保险合同内容,相关理赔范围存疑,且相关理赔需要用户提供资料证明损失发生的真实性,但实际上这种举证是非常困难的,而更重要的是相关理赔条款并没有嵌入支付合同之中,效力存疑。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联合银行提供的支付安全技术保障,但这个东西具体是什么并不明确,微信支付也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解释。现有的各家银行尚且不能很好地防止非授权交易的产生,这里所称联合银行提供的支付安全技术保障是否能够防止非授权交易的产生,非常值得怀疑。

可以看出,使用微信二维码支付存在巨大的非授权交易风险。

风险发生后的责任承担

从传统民法的角度来讲,上述风险发生后,消费者只有在能够证明微信支付存在过错的情形下,才能够要求微信支付承担赔偿责任,除此之外,消费者要么要求直接侵权人承担责任,要么自己承担所有损失。那么,从公平合理的理念来看,微信支付是否也有必要承担相关责任呢?

对于“收款”模式,其风险来源于目前技术上的障碍。微信支付为了抢占市场,在无法克服相关技术障碍的前提下,向消费者推行这种不成熟的技术,并让消费者承担不成熟技术带来的后果,这样看上去会公平吗?

腾讯这样一个大平台,应该有魄力去承担这种因终端设备中毒后的财产损失,如果腾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在二维码技术上拥有强大的实力,又怎么能让消费者相信腾讯而安心使用微信支付呢?试想一下,腾讯宣传自己的杀毒软件多么多么好,但却连这样的小病毒都防不住,那不是明白着打脸吗?腾讯自家的杀毒软件拥有如此之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却抵抗不住犯罪分子的小小病毒程序,这难道不是腾讯人才选拔与培养方式上出现大Bug了吗?所以,腾讯应该对自己的杀毒软件保持信心,其信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敢于为终端设备中毒后的财产损失承担责任。而责任的存在,将会更加促进腾讯在二维码领域内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巩固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

而对于“付款”模式,微信支付实际上是想改变目前大量使用密码进行支付的现状,实现微信支付“闪电支付”的目标。而要使老百姓一瞬间接受无密码支付模式,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微信支付却是相当聪明的。

首先,微信支付在用户开通服务的时候,只是例行公事的列示支付协议链接,并没有将特殊条款——授权无密码支付,进行额外提示。这样就能使得大量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无密码支付,从实际体验中认同无密码支付的便捷性。其次,微信支付在最初推出“付款”支付服务时,单笔无密码支付的限额为200元,这样的作法试图告诉消费者金额很小的交易不用密码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微信支付的用户协议中有这样的约定: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本服务,则视为同意最新修订的协议内容。所谓最新修订的协议内容,目前来看就是将单笔无密码支付的限额提高到1000元。整体来看,微信支付实际上是试图从小额开始突破,逐渐扩大无密码支付的适用范围,渐进式地向消费者推行无密码支付方式。最后,微信支付会告诉消费者,微信支付拥有安全系统,包含多重防范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虽然这些防范措施的适用性不置可否,但是的确给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带来一定的信心。

其实,推行无密码支付方式,各大商业银行应该也是很推崇的,因为它的确能加快交易结算流程,改善银行卡刷卡体验,促进银行卡的广泛使用。但是各大商业银行也深知在我国非授权交易责任承担体系并不健全的背景下,密码支付实际上是消费者防范非授权交易最后的盾牌,因此并不会建议消费者采用无密码支付方式。而如今微信支付的“付款”支付方式,实际上就是让消费者放下手中最后的盾牌,几乎赤裸的面对非授权交易风险。

微信支付的这种作法在推动市场发展,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功劳自然不容忽视,但是让消费者陷入危险之地也不得不令人重视。

微信支付既然要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无密码支付方式,也自然应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非授权交易责任承担机制——消费者在非授权交易中的有限责任制度。而这实际上对微信支付而言,并非强人所难。首先,微信支付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监控,对异常的、反复的大额交易,微信支付有足够的自信心在技术上进行识别。其次,微信支付与手机绑定、身份证绑定,用户欺诈的可能性较低。再次,从美国实践来看,由支付机构承担非授权交易的绝大部分责任,并没有使得支付机构的营业成本显著提升。最后,微信支付责任的承担,也会鞭策微信支付技术的发展,也是微信支付技术自信心的表现。

其实,微信支付对此也是基本认同的,所以才会推出“你敢付、我敢赔”的宣传口号。但是这种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的方式,对于消费者而言,仍然存在举证难、理赔慢、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只有建立消费者有限责任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你敢付、我敢赔”的宣传口号,也能推动我国支付市场更快速、健康的发展。

微信 支付与二维码

二维码在微信的应用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传统企业的运营是极为单一,并且非常机械化的运营方式。另一方面,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一线城市一线商圈内,已有大概44%的手机用户装有微信终端。因此,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微信的不断发展壮大,将有90%的用户装有微信客户端。二维码在最大程度上诠释了“方便”这个词。如果你在户外看到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品牌,身边有没有纸和笔时,有可能你会选择编辑手机记事本;有可能你会选择向别人借用,或是临时记录在纸巾或手掌等一切能记录的地方,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是极不方便或是非常尴尬的。二维码就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只要轻松扫一扫,所有信息一秒呈现。以前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烂笔头不如二维码”,一键扫描登陆浏览,免去其他多余的查询步骤,能够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详细信息。 随着3G快速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4G网络的发展,整个互联网都在向移动互联网转移,正如同用户是用手机上网还是电脑上网一样,移动互联网未来将占据大量的碎片时间,电子商务自然也是向移动电商转移。同时LBS系统更好与电子地图结合,用户通过3G终端就可以很快实现地图搜索、周边查询和行车导航等多项功能。互联网企业通过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利用网络向用户发布商业信息,发掘潜在商机。商家通过LBS服务,向进入服务覆盖区域的用户终端发送包括区域周围商家名字、产品与服务等广告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是否接受服务信息。企业通过此方式基本实现了通过LBS让用户需求和商家产品对接的功能,既增加了网站用户浏览量,实现了商家效益的增加,同时客户也获得了一些最新的商业体验。 1.1.2 研究的意义 微信在这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有两个:第一是二维码;第二是LBS。同时,引用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说法,“搜索框是PC的互联网入口,二维码是微信的互联网入口”。由此可以看出,二维码在微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维码支付产品

二维码应用平台 1产品背景 几年前二维码支付曾经很流行,扫一扫,当面付等各种三方支付产品大行其道,随之而来的就是盗刷,信息泄露,欺诈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央行不得不紧急下文叫停了银行业二维码支付。 但EMVCo出台的支付标记化技术为二维码支付带来了转机,支付标记化技术可完美解决二维码支付这种形式所来带来的安全问题。二维码支付蓄势待发。 2产品目标 通过本二维码应用平台,支付机构可支持以二维码为信息载体的支付和权益业务,从而向用户提供二维码支付服务,实现「一码在手,交易我有」。 通过本平台产品的建设,用户可以在商户实现扫描二维码支付结算。不用现金,不用刷卡,掏出手机,扫描商家二维码或者出示自己的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 商家也不必再费时费力的印制大量的宣传单,优惠券之类的文宣品了。二维码版本的电子优惠券,可直接推送至用户手机,更便捷也更经济。 3产品定位 小额、便捷、快速的支付产品 4应用场景示例 4.1支付场景 支付场景可分为两大类:用户扫码和用户被扫。

4.1.1用户主动扫码支付 4.1.1.1用户扫码获取商户信息支付 1、Eric在7-11选好商品之后,进行结算。 2、7-11提供其自身的二维码,Eric用手机APP扫描该二维码获取7-11的账户信息, 进入支付界面。 3、商户告知用户结算金额,用户将金额输入手机APP,确认支付,并形成支付凭证。 4、商户确认支付凭证,交付商品给用户。 4.1.1.2用户扫码获取订单信息支付 1、用户在商户选好商品后,进行结算。 2、商户汇总所有商品信息及金额,形成订单,并产生二维码。 3、用户使用手机插件扫描二维码,获取订单信息,进入支付界面,确认支付后,形成 支付凭证。 4、商户确认支付凭证,将商品交付给用户。 4.1.2用户被动扫码支付 1、用户在商户选好商品后,进行结算。 2、商户汇总所有商品信息及金额,形成订单。 3、用户使用手机插件生成付款二维码,并出示给商户。 4、商户扫描用户二维码,并推送订单信息至用户手机。 5、用户确认订单信息并支付,形成支付凭证。

门店二维码支付功能解决方案

门店二维码支付功能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明确门店安装在线支付的目的 当前目的:建设门店二维码在线支付系统给客人带来更方便的购买体验,仅作为除现金收款、POS机刷卡等收款方式外的新型收款方式,目的是在于解决部分客人的在线支付需求。 长线目的:在满足客人支付需求的同时,为公司整个O2O发展战略累积一定的基础资源。 第二部分:当前公司情况分析 1、门店情况 9家门店,每家门店都配有POS刷卡机和扫码枪,已实测确认公司的POS机和扫码枪都不能扫描二维码和条码。 2、财务 当前所有账务往来基本都有相关票据或者银行流水用以财务对账,而在线支付实行以后,将会有线上的财务往来,在线支付的这部分对账工作将会在网上进行,因此财务的对账流程会发生一定变化,有可能会增加一部分工作量。 3、科脉系统 目前科脉系统还没有在线支付(如微信和支付宝)的付款项目选项,需要增加。

第三部分:各方面的需求分析 1、客人的需求 对客人来说扫码支付分两种场景,一种是“被扫”(商家用扫码枪扫描客户手机二维码或条码),另一种是“主扫”(客人用手机扫描商家二维码),对于这两种场景都应该要满足客人。 2、门店的需求 ①.便捷的操作:也就是在线支付处理过程不能太繁琐影响工作效率。 ②.支付响应:让店员和客人能快速知道是否支付成功,保证每笔交易的准确性。 ③.支付凭证:支付成功、支付失败、退款等操作的记录,让店员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支付过程中的问题。 ④.管理功能:让店长能查询交易记录和导出相关数据,方便门店做出相应工作安排和调整。 3、财务的需求 ①.门店账务管理:对每个门店进行账务的清晰分离,包括门店名称、操作员、日期、金额、产品等信息,方便财务对账。 ②.提现手续费:提现的手续费比例和上限,同时明确到账时间。 4、公司O2O战略的需求 ①.硬件设施:需要为后期O2O战略储备所需的硬件设施,如扫码

二维码支付标准发布

二维码支付标准公布可期线下支付大战将起 从去年双十二之后,支付宝线下布局的脚步就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此前曾宣布退出线下POS 市场的支付宝,近日正在大量二三线城市布局线下支付业务。同时,相比此前被暂停的二维码支付业务,支付宝目前选择让商家扫顾客手机上的付款码,从而规避了央行禁令。 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二维码支付安全标准制定已经接近尾声,二维码支付标准的最后一版意见稿已经报由相关的调研小组审批,通过之后,还要报送央行主管副行长审批,如获通过,二维码支付标准应该就能正式出台。 支付宝、微信布局加速为大战铺垫 二维码支付是去年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大力布局线下支付市场的主要方式。 去年3月份,央行的一纸通知紧急叫停了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在央行暂停条码、二维码支付后,双方采用的是“让商家扫顾客手机上的付款码”以规避央行禁令,相关业务并没有停止。尽管双方的火拼态势一度偃旗息鼓,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双方却已经开始暗中较劲,开始新一轮市场抢占。 其实早在2013年,支付宝就已经在美宜佳、711、全家等便利店率先开通了扫码支付。而去年做了进一步扩充,又在好德、可的、联华、新一佳等多家便利店及商超开通了支付宝扫码支付。 去年双十二可以说是支付宝线下支付布局的首秀,近100个品牌、约2万家门店参与的“双十二”创造了400万笔的订单。这让人们看到了线下支付市场这块蛋糕的巨大。 微信支付方面,去年9月份启动了微信“刷卡”功能,首批9家商户接入该“刷卡”功能,微信用户在这九家商户消费可以直接出示条码进行支付。11月份,微信又与自动售货机运营商友宝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等地安装12000多台支持微信支付的智能售货机,消费者可以扫一扫商品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用微信进行支付。 总的来看,经过一年的铺垫,支付宝和微信在线下布局的范围基本接近,一般支持支付宝付款的地方通常也可以用微信支付。所以下一步就看谁能更快的下沉渠道,能创造更多的噱头吸引用户的注意,成为当之无愧的龙头。 移动支付给商家的价值是整个移动商业 线下支付不应只有便利店、商超、自动售货机的参与,如何让更多行业参与到这场狂欢,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下,各行业的实体商户想要参与其中,首先是需要一款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以及更多支付方式的智能设备,在支付巨头着力于培养用户习惯的时候有所获益。然后是基于这一设备,进一步开展营销活动。借助掌贝微POS的设备功能,开展优惠卡券派发活动来吸引客流,连通线上线下流量,并且利用掌贝后台的信息整合和管理功能,做到大数据基础上的经营决策和精准营销。 未来微POS的发展,如某个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内人士所言的那样:“15年前刷卡的地方都不好找,但信用卡的发展倒推POS进店。手机支付的势头比当年各大银行发信用卡的力度强很多,政策放开后1年左右就能见分晓。” 二维码支付标准的发布,于微信、阿里等支付巨头而言是充满硝烟的大战,但是对于兼容了多方支付方式的实体商户而言,则是坐收渔利的时刻。

一文了解二维码支付

如今,扫码支付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扫码支付,本文将具体为您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背景 扫码支付听起来似乎是一项十分新鲜的技术,其实,这个跟手机报差不多,算不上新颖的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扫码支付技术就已经形成,其中,韩国与日本是使用扫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日韩扫码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了95%以上,而在国内才刚刚兴起。 扫码支付手段在国内兴起并不是偶然,形成背景主要与我国IT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推进有关。IT技术的日渐成熟,推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诞生,这使得人们的移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国内电商也紧紧与“移动”相关,尤其是O2O的发展。有了大批的移动设备,也有了大量的移动消费,支付成本就变得尤为关键。因此,扫码支付解决方案便应运而生。 二、特色 1.技术成熟:扫码支付在国外发达地区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手段,这对于国

内二维码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相信其会迅速普及。 2.使用简单:使用者安装二维码识别软件后,在贴有二维码的地方简单刷一下就可以完成交易。 3.支付便捷:有了扫码支付手段,商家不必承受货到付款等高成本支付,而消费者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时支付。 4.成本较低:由于技术的成熟,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扫码支付成本变得很低。 三、现状 尽管扫码支付概念由来已久,但由于涉及到完整产业链的构建,硬件改造成本问题,如NFC等许多无线支付模式迄今未有大范围应用。这也导致了国内的二维码应用的受限。在缺少成熟的支付方案支撑背景下,国内二维码应用只能停留在打折、比价等信息应用层面,却无法深入打通资金链完成结算,极大抑制了二维码的应用规模。 在日韩等配备扫码支付成熟方案支撑的地区,二维码的应用普及度达到96%

现阶段主要二维码扫码支付模式介绍-付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人支付技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二维码为主的扫码支付方式,因方便、快捷的特点而深受欢迎。同时,二维码支付的普及推广给商业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个人支付的发展历程。 根据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否参与,可以将个人支付分为两种模式--传统支付模式和第三方支付模式。在这两种支付模式中,商业银行承担的角色和作用完全不同。 传统支付模式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及第三方支付兴起前,银行在交易买卖双方间扮演着支付中介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买卖双方资金账户的实际管理者。此时的支付方式和工具表现为POS 刷卡消费、转账支付等形式。如图1 在传统支付模式中,银行与买卖双方直接接触,维护着稳定的客户关系,银行发挥着支付业务主导者的角色和作用。 第三方支付模式 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支付宝通过资金第三方托管,解决了网络购物的信用问题,并借此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随着以

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登场,个人支付模式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如前文所述,我们暂且称之为“第三方支付模式”。如图2。 在这种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仅通过快捷支付协议将客户与银行进行了隔离,而且通过直接对接商户,抢占和隔离了银行的收单商户,银行此时被迫转换为交易资金的提供者。 聚合支付模式 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大量涌现,使得市场上二维码种类繁杂,扫码APP 间互不支持,用户需要下载不同APP方能使用对应的二维码,同时也给商户接入带来诸多困扰。如果商户对接多家二维码提供商,不仅在经营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而且后期需要跟多家机构进行对账。 面对二维码支付的混乱局面,没有支付牌照的“第四方”机构适时推出了聚合扫码支付,通过聚合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合作电信运营商及其他服务商接口等支付工具,提供支持“一码多扫”的综合支付服务。“第四方”聚

第三方支付二维码支付原理及应用

第三方支付二维码支付原理及应用体现在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 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第三方支付二维码支付原理及应用。 二维码支付原理结合了二维码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扫描商品二维码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手机端通道完成支付。二维码支付原理不仅仅是连接实物商品与银行移动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更奏响了银行进军O2O电子商务领域的序曲,开启了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新篇章。 从支付专业的角度来看,二维码既有线上属性,又有线下属性。传统的电商在PC收银台上显示二维码,用户可以拿起手机扫二维码支付,第一次使用有种莫名的兴奋,心里默念“这也行”,这是二维码线上的应用场景,支付宝的PC 收银台就是线上二维码的典型案例,特点是用户线上下单支付而全程无需商家的

参与。 对于面对面的高频小额个人收款,现在使用最多的也是扫码支付,具体又分为商家扫码支付和用户扫码支付。 二维码在一笔交易完成的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的交易方式,但是没有改变交易的本质,二维码承载着上面公式中交易的不同环节的特定信息,便于交易更快、更方便、更有趣的完成。下面我们根据二维码承载的信息,将二维码应用场景分为交易的入口、支付的入口、转账的入口等类型。 付呗是杭州首展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商家量身打造的移动支付应用客户端以支付为切入点,涵盖了收银、会员营销、兑换券、卡券核销等一整套的支付服务解决方案,实时查看交易数据,随时随地接单,随时随地扫码收款,让生意变得轻松随意。此外付呗更提供了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机场、智慧停车、智慧商圈等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

微信支付与二维码

二 维 码 在 微 信 的 应 用 姓名: 日期:2014/11/12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传统企业的运营是极为单一,并且非常机械化的运营方式。另一方面,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一线城市一线商圈内,已有大概44%的手机用户装有微信终端。因此,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微信的不断发展壮大,将有90%的用户装有微信客户端。二维码在最大程度上诠释了“方便”这个词。如果你在户外看到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品牌,身边有没有纸和笔时,有可能你会选择编辑手机记事本;有可能你会选择向别人借用,或是临时记录在纸巾或手掌等一切能记录的地方,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是极不方便或是非常尴尬的。二维码就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只要轻松扫一扫,所有信息一秒呈现。以前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烂笔头不如二维码”,一键扫描登陆浏览,免去其他多余的查询步骤,能够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详细信息。 随着3G快速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4G网络的发展,整个互联网都在向移动互联网转移,正如同用户是用手机上网还是电脑上网一样,移动互联网未来将占据大量的碎片时间,电子商务自然也是向移动电商转移。同时LBS系统更好与电子地图结合,用户通过3G终端就可以很快实现地图搜索、周边查询和行车导航等多项功能。互联网企业通过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利用网络向用户发布商业信息,发掘潜在商机。商家通过LBS服务,向进入服务覆盖区域的用户终端发送包括区域周围商家名字、产品与服务等广告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是否接受服务信息。企业通过此方式基本实现了通过LBS让用户需求和商家产品对接的功能,既增加了网站用户浏览量,实现了商家效益的增加,同时客户也获得了一些最新的商业体验。 1.1.2 研究的意义 微信在这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有两个:第一是二维码;第二是LBS。同时,引用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说法,“搜索框是PC的互联网入口,二维码是微信的互联网入口”。由此可以看出,二维码在微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CN109636377A】一种二维码支付的方法及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0435.4 (22)申请日 2019.02.11 (71)申请人 王恩惠 地址 315472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泗门镇 楝树下西五塘江南路9号 (72)发明人 王恩惠  (51)Int.Cl. G06Q 20/32(2012.01) (54)发明名称一种二维码支付的方法及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码支付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用户使用客户端设备打开特定应用,扫描带有二维码的载体;特定应用将扫描识别后的信息与用户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完成激活二维码,还包括设置特定条件;发生交易时,出示带有二维码的载体,商家使用商家端设备扫描二维码;商家端设备将扫描识别后的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匹配查询该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当匹配查询到用户信息时,进一步判断此次交易是否满足所述特定条件;当满足所述特定条件时,从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账户中扣除此次交易金额,以实现支付。本发明有益效果:无需携带手机及钱包,把二维码贴在手上或者衣服上,就能出门消费, 非常方便灵活。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109636377 A 2019.04.16 C N 10963637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36377 A 1.一种二维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S1、用户使用客户端设备打开特定应用,扫描带有二维码的载体; 步骤S2、所述特定应用将扫描识别后的信息与用户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完成激活所述二维码;其中,激活所述二维码还包括设置特定条件; 步骤S3、发生交易时,出示所述带有二维码的载体,商家使用商家端设备扫描所述二维码; 步骤S4、所述商家端设备将扫描识别后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匹配查询该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步骤S5、当匹配查询到所述用户信息时,进一步判断此次交易是否满足所述特定条件; 步骤S6、当满足所述特定条件时,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账户中扣除此次交易金额,以实现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条件包括支付时限、支付时段、扣款方式、支付余额、支付区域、支付场景、支付总次数、单日支付次数、支付总金额上限、单日支付金额上限、单笔支付金额上限其中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可以被一次或多次激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二维码的载体为贴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可以在所述特定应用控制关闭、开启、重置或彻底关闭已激活的所述二维码。 6.一种二维码支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客户端扫描模块,用于用户使用客户端设备打开特定应用,扫描带有二维码的载体; 激活模块,用于所述特定应用将扫描识别后的信息与用户信息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完成激活所述二维码;其中,所述激活模块还用于设置特定条件; 商家端扫描模块,用于发生交易时出示所述带有二维码的载体,商家使用商家端设备扫描所述二维码; 匹配模块,用于所述商家端设备将扫描识别后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匹配查询该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当匹配查询到所述用户信息时进一步判断此次交易是否满足所述特定条件; 支付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特定条件时,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账户中扣除此次交易金额,以实现支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条件包括支付时限、支付时段、扣款方式、支付余额、支付区域、支付场景、支付总次数、单日支付次数、支付总金额上限、单日支付金额上限、单笔支付金额上限其中至少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可以被一次或多次激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二维码的载体为贴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用户可以在所述特定应用控制关闭、开启、重置或彻底关闭已激活的所述二维码。 2

二维码的原理与二维码支付介绍

如今,条形码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将具体为您说明,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历史 实际上条形码技术被推出来已经有十多年了,这段悠久绵长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代属于条形码1.0时代,得益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首先将条形码应用于支付并发扬光大的是两个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宝&微信,这种新型的支付方式支付宝是开始吃螃蟹的人,并且让条形码支付正式步入了普通人的视野并被人们所熟知,也宣告着条形码正式进入2.0时代,在这个时代条形码支付是微信和支付宝两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独属产品,以至于让大多数人认为条形码支付就是支付宝微信需要的。 支付行业人士都知道,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的面市需要要经过监管也就是央妈对于支付安全的认可才行,而在2014年3月,支付宝、腾讯等因为知名的余额宝等虚拟信用卡产品风头太盛,于是在3月14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条形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条形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这段纠纷以支付宝放弃拓展线下POS为代价而告终,凭借着强大的平台以及风控技术,条形码支付让支付宝和微信开创出需要的条形码收款付款

模式,再送了无数优惠砸了无数钞票后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爆炸式发展,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国家对于线上线下的商业互通能促进了经济发展予以了肯定并正式将其列入了发展规划,于是2016年7月央妈正式发话:条形码支付是可以的,大家一起来搞,让线上线下互通起来嘛!于是宣告了条形码支付进入3.0时代!只有央妈宣布合规了,银联和银行们才敢正式将条形码融进自声的支付体系,而不是所谓的条形码支付就是支付宝、微信的,银行和银联不要脸来抢他们蛋糕,这是无稽之谈。 二、收单产品 大家都知道费改后手刷和大pos受影响较大,都提高的费率,而无卡支付的费率不受费改影响,这时候条形码支付出现了,比较现在线下POS刷信用卡平均费率在0.6%左右的性价比上更是完胜!其他优势也更明显,第一物料成本低,几乎等于无,一张印有条形码的牌子需要多少成本?第二支付便捷,线上线下近场远程支付都能完成!第三手机支付已经成为趋势,谁还没有个微信或者支付宝呢?何况时不时的还搞个扫码支付买单的优惠活动。 条形码支付是属于网上交易,也就是俗称的线上交易,收费标准和线下银行卡收单不一样,也不受96费改影响,那么在中国占90%移动互联网条形码支付的其实就两家,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公司,这两公司对于线下市场是狼子野心已久,

二维码支付的特点

2010年年底,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二维码及相关技术,标志着国内二 维码开始被广泛普及。任何一项事物的流行必定有其原因,二维码支付亦 是如此。二维码支付主要有如下特色: 1、技术成熟 二维码支付在国外发达地区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手段,这对于国内二 维码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相信其会迅速普及。 2、使用简单 使用者安装二维码识别软件后,在贴有二维码的地方简单刷一下就可 以完成交易。 3、支付便捷 有了二维码支付手段,商家不必承受货到付款等高成本支付,而消费 者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时支付。 4、成本较低 由于技术的成熟,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二维码支付成本变得很低。 虽然二维码支付是一个很好的新型支付手段,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它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其中,更为让人诟病的就是安全性问题。在11 年就发生用户因使用二维码购票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事件。我们都知道

其实二维码技术是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而信息技术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 安全问题的挑战。或许,怎么解决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问题应该成为开发商 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一起来看看二维码支付硬件厂家提出的三方面 安全解决方案。 1、从硬件方面,微pos的硬件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若是被强拆,微pos内的芯片会自行烧毁,防止有人试图篡改pos机系统; 2、微pos的系统是基于Android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封装形成,不存在多余的功能,这也保证了系统不被恶意软件侵染; 3、微pos机在处理数据时都会进行信息加密,保证交易数据不外泄。 我们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二维码支付产品:付呗。 付呗是杭州首展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商家量身打造的移动支付应用客 户端以支付为切入点,涵盖了收银、会员营销、兑换券、卡券核销等一整 套的支付服务解决方案,实时查看交易数据,随时随地接单,随时随地扫 码收款,让生意变得轻松随意。此外付呗更提供了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机场、智慧停车、智慧商圈等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

手机二维码支付诈骗案例

手机二维码支付诈骗 案例一:消失的“网店” 3月6日晚,南京市民沈小姐在家中用手机浏览淘宝网站时,找到一家装饰不错的网店,店里贴满了各种漂亮时尚的女装图片。沈小姐选择了外套、毛衣、短裙三件衣物后,与店家进行联系。通过店家发来的二维码进行手机付款。直到第二天沈小姐都没收到店家发货的信息,立刻拨打店家电话,无人接听,过了一会儿,再次拨打,发现竟已被对方拉黑,上网也查不到店铺。此次消费,沈小姐共计损失人民币2001.46元。 案例二:七次“支付失败” 3月18日,李先生在淘宝网购物时,看中一家网店的液晶电视,价格要比市面上的便宜近千元。店主“天马桃园”声称可以拿到低价“私货”,李先生便接受了店主让他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的要求。李先生通过手机扫描了店主发来的二维码后,进入一个支付界面,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后点击支付,但发现支付失败。店主告诉他可能是系统出现故障,让他重新扫描。李先生先后扫描了七次,全都以失败告终,无奈只能取消交易。但随即发现自己银行卡被扣17000余元。 警方提示:不要见“码”就刷 手机支付宝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将钱款支付到指定人的账户,从而避开淘宝网正常收到货物才确认付款的交易流程。 民警提醒市民,在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知名正规的载体,不要见“码”就刷;应当在手机上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使用手机二维码在线购物、支付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如果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产生巨额财产损失;购物时尽量使用类似阿里旺旺这样有后台检测的官方聊天软件,如遇诈骗情况,可以及时调取聊天记录,有利于迅速追回损失。 “支付故障”诈骗 案例一:“被冻结”的银行卡 3月16日下午,刚完成淘宝付款的小林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手机并没有显示出对方号码。“你好,是某某同学吗?我是支付宝中心话务员。”电话中传来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男人的声音。小林见对方叫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便放松了戒备。对方问她是不是刚通过网络用手机快捷支付进行了交易。接到小林肯定答复后,对方告诉小林,刚才支付宝交易中心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小林的支付行为没有成功,以致系统暂时冻结她的银行卡。

1.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方案

目录 1概述 (1) 1.1产品定义 (1) 1.2产品定位 (1) 1.3产品愿景 (1) 1.4产品目标 (1) 1.5适用范围 (1) 2产品概要 (2) 2.1产品范围 (2) 2.2业务参与方 (3) 2.3实现载体 (3) 2.4总体操作 (4) 2.5用户身份验证 (5) 2.6免密支付 (5) 2.7付款模式 (5) 3银联发码交易处理 (6) 3.1主扫消费交易处理 (6) 3.2被扫消费交易处理 (9) 3.3人到人付款交易处理 (11) 4成员机构发码交易处理 (14) 4.1主扫消费交易处理 (14) 4.2被扫消费交易处理 (17) 4.3人到人付款交易处理 (19)

修订说明

1概述 1.1产品定义 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是成员机构移动应用(以下简称“APP”)的跨行转接交换产品,通过二维码(条码)交互方式,实现了个人之间、个人与商户之间以及商户之间的资金收付,主要提供了消费、转账和取现等功能。 1.2产品定位 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是“508工程”云闪付产品的升级和延续,是“云闪付”系列产品之一,是基于四方模式生态系统下的采用二维码作为信息交互介质的移动支付产品。 1.3产品愿景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二维码生态网络,通过统一的二维码标准将成员机构的APP连接起来,实现APP之间的联网通用,协助成员机构抓住用户,做强做大卡组织四方模式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 1.4产品目标 (1)在二维码技术标准、业务规则制定方面与国际同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业务场景的要求,与境外市场无缝对接。 (2)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引领行业,带领成员机构共同创造层次丰富的应用场景,提升成员机构APP的流量,为成员机构及其他参与方创造更多价值。 1.5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加入银联卡二维码支付业务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应用服务方。本方案适用于发卡机构与应用服务方为同一法人机构的情形,即发卡机构自有移动应用绑定本行卡开展跨行二维码支付业务。发卡机构与应用服务方为跨法人机构的二维码

二维码支付原理

一句话概述二维码支付原理 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 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支付宝账户的支付结算。最后,商家根据支付交易信息中的用户收货、联系资料,就可以进行商品配送,完成交易。同时,由于许多二维码扫码工具并没有有恶意网址识别与拦截的能力,腾讯手机管家的数据显示,这给了手机病毒极大的传播空间,针对在线恶意网址、支付环境的扫描与检测来避免二维码扫描渠道染毒。 二维码支付听起来似乎是一项十分新鲜的技术,其实,这个跟手机报差不多,算不上新颖的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二维码支付技术就已经形成,其中,韩国与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日韩二维码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了95%以上,而在国内才刚刚兴起。 二维码支付手段在国内兴起并不是偶然,形成背景主要与我国IT 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推进有关。IT技术的日渐成熟,推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诞生,这使得人们的移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国内电商也紧紧与“移动”相关,尤其是O2O的发展。有了大批的移动设备,也有了大量的移动消费,支付成本就变得尤为关键。因此,二维码支付解决方案便应运而生。 2010年年底,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二维码及相关技术,标志着国内二维码开始被广泛普及。任何一项事物的流行必定有其原因,二维码支付亦是如此。二维码支付主要有如下特色:①技术成熟,②使用简单,③:支付快捷,④成本较低。 尽管二维码支付概念由来已久,但由于涉及到完整产业链的构建,硬件改造成本问题,如NFC等许多无线支付模式迄今未有大范围应用。这也导致了国内的二维码应用的受限。在缺少成熟的支付方案支撑背景下,国内二维码应用只能停留在打折、比价等信息应用层面,却无法深入打通资金链完成结算,极大抑制了二维码的应用规模。

浅析二维码扫码支付的风险和防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二维码扫码为主要形式的电子货币支付逐渐代替了现金支付,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舒适和快捷的支付方式。得益于手机的智能化以及互联网便利的日渐普及,二维码支付拥有了极为广大的受众,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毋庸置疑,二维码扫码的出现便捷了人们的日常消费生活,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许多的支付风险和隐患。 早在二十年前,二维码就已经被日本Denso-Wave 公司研发出来了,然而却在近五年来的中国市场上才得以普及和流行。二维码的种类千变万化,尽管许多二维码看似相同,但其实确是独一无二的,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被赋予了独特的功能。如今它成为了一种极为普及的电子信息标签,是当下扫码支付不能缺失的重要标识。 二维码扫码支付的风险 尽管二维码扫码支付是当下高科技的产物,然而依旧不是尽善尽美的,还存在着许多支付上的漏洞,一旦这些漏洞被不法之徒利用,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在消费者市场上,二维码扫码支付的存在依旧不够人性化和智能化。因为当下二维码的编译基本上处于开放状态,因而在交易的过程中缺乏一种能够评估和鉴别二维码信息来保护消费者安全的机制。总而言之,当下二维码扫码支付存在的风险较多,一些制服仍然需要加以完善和预防,将这些风险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二维码可视化风险。由于二维码是可视的,能够被人肉眼所见,因此在扫码的过程中如果二维码被调包或者用户的二维码被恶意获取,那么将造成支付上的障碍。许多不法分子会利用病毒或者欺骗的形式获得二维码,又或者是四处张贴伪造商户收款码,以非法获取资金,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在支付的过程中可能无法顺利支付给商家,另外自身的信息也存在着被泄露的风险。 携带恶意代码的风险。通常而言二维码链接是正常的,是直接和商家的存款相连接的,然而也存在一些携带恶意代码的二维码,这就使消费者在支付的时候进入到一个携带许多病毒的界面中。由于二维码的含义难以被人以肉眼直接观测,这就导致了许多消费者无法解读出代码是否恶意,因此在消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