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刍议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刍议

西

藏发展论坛2017.5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问题刍议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深度、广度,直接关系着理论本身的生命力,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构和建构。新媒体环境为推动理论大众化提出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推进理论大众化,需要多力并举、汇聚合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媒体;机遇;挑战;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新媒体时代,理论的大众化问题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摆在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机遇和遭遇的新挑战,积极探寻新媒体环境下深入推进理论大众化的路径,成为关涉理论生命力、关涉党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关涉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大事。一、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刘云山同志这样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象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要把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以通俗化的形式让人民大众听得懂、能接受,继而武装他们的头脑,指导他们的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深度、广度如何直接关系着理论本身的生命力,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构与建构。(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把人民的实践、人民的解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自己思考主题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的实践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生命。马克思主义本身即是人民群众的理论。邓小平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很

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2]

然而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许多群众的反应是马克思主义很高深、很深奥。甚至在与领导干部的交流中,有领导在谈到大众化问题时就表态说,在

我们国家马克思主义属于精英文化,不存在大众化问题,也无法实现大众化。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既然马克思主义本身来自于大众实践,为什么大众对来自于自身实践的理论却感觉高深、深奥甚至陌生呢?而如果不能很好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科学理论无法较好的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通俗可懂地传达给人民,使之变成人民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甚至群众拒科学理论于千里之外,科学理论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命力。因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它关涉科学理论的生命力。

(二)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30多年的经济发

展给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成为一段时期以来凝聚我党政治认同和共识的重要来源。经济发展固然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体现,但它无法构成对政治认同和共识的完全论证,因为它缺乏价值上的吸引力,而价值上的吸引力、价值认同才为政治认同更为深层次的东西。正如西方学者指出的:“一种话语只有当其

‘叙事系统’成为各种广泛政治要求的铭写平台

时,才可能成为霸权(领导权)话语。”[3]

即只有当执

政党的文化获得了人们普遍的价值认同和政治共识,主导了人们的观念和行动,成为群众的思想武器,那么以之为基础的政治存在才具有合法性。因为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具有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提升政治认同的强大功效。对于执政党来讲,其主导思想能否实现大众化,实现指导思想在大众中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尤为重要。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这个问题上虽然一直非常重视,但是推进工作却非常滞后。因而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涉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关涉大众对我们党的政治认同,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要求。

(三)是重构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迫切需要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文化认同是一种“集体良知”,它具备将不同的个体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被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拿来作为指导思想是为了救亡图存,但当时在中国传播的救亡图存理论远远不止马克思主义一家。伴随我们党夺取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自然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的主导思想,成为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从政治领域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乃至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具体社会实践之中。一定程度上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认同是建立在大众对我们党的政治认同基础之上的,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直接关系着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因而,马克思主义在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社会中,其文化根基并不巩固,它存在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沟通、融合、相互推进的问题。同时,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的革命进程已经严重解构了原有的社会文化认同。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经济社会的转型自然带来了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碰撞,特别是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国内外思想文化的交流渗透,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异质化特征愈加显著,各种思想文化间的交锋、交融、碰撞此起彼伏,大众思想观念的不稳定性加剧。马克思主义如何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好的融入到大众的生活工作中,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即获取大众思想上价值上的认同,这是科学理论大众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使命所在。而思想上、价值上的认同才是重构当代中国文化认同更深厚的根基所在。

二、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新媒体正以越加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已处于全新的境遇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今天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已处于一个“思想指尖化”的时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机遇和带来的新挑战,正视理论大众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迫切的摆在了理论大众化工作面前。

(一)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机遇

1.扩大了受众的覆盖面。新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可能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充当信息接收者的身份。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特点,无疑会扩大理论大众化的受众面,有助于推进理论大众化阵地建设的进程。

2.增进了大众同理论的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互动方式主动参与到各种理论观点和信息的发布、交流中。这些新型的媒介,使理论的宣传突破时空束缚和限制,为民意表达和公众参与提供了全新的交流渠道。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大众同理论间的互动,使大众由理论宣传教育的对象、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求知者、主动追问者和主动实践者。

3.提升了理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新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即时性、生动性和隐匿性的特点,而且新媒体中信息传播方式融文字、图片和影音为一体,极具多样化和丰富的感官冲击。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可以使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和富有吸引力,让大众及时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并逐渐产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实现思想的浸润和教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大众学习科学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覆盖面,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真正实现理论入脑入心。

(二)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1.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元话语的并存与斗争,消解其主导力。伴随改革开放,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进,在意识形态领域国人的思想观念比以往更加活跃,各种思想间的交流交融交锋也更加凸显,尤其是在西方“西化”“分化”“淡化”战略的推波助澜下,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杂音”“噪音”甚嚣尘上。而信息网络

西

藏发展论坛2017.5

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开放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公众话语权的扩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建构的大一统的资讯系统,而且,在新媒体时代,不同话语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日趋复杂和尖锐,不同话语之间斗争呈现出全天候性、隐匿性和利益导向性的特点,这使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极大挑战,成为理论大众化面对的重大理论威胁。2.挑战传统理论构建方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其号召力。在传统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中,理论宣传者教育者无论从政治觉悟、知识素养等方面,对大众来说都具有权威性,他们与受众之间信息传播表现为“我说你听”式的单向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方面,信息来源多元化、另一方面,个体之间信息交流互动空前,这使得理论宣传者教育者同被教育者之间的信息差距日益缩小甚至消除。这势必向传统理论构建和传播方式提出严峻的挑战。3.新媒体环境下理论关照现实能力不足,削弱其公信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凸显,而新媒体信息传输“短”“平”“快”的特点,使得新媒体聚焦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公众关注并扩大传播。再加上新媒体环境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这极容易误导部分群众视听,削弱、淡化和瓦解部分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信仰。而在当前推进理论大众化过程中,理论关照现实、为大众解疑释惑、析事明理作用明显不足,这无疑加剧了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的风险。4.新媒体传播阵地建设薄弱,减弱其影响力。与新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影响迅猛之势形成强烈反差,发挥新媒体优势进行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凸显薄弱。阵地建设亟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明显不足;主流网站理论宣传方式方法创新力不足,宣传引领力有待提升,特色理论宣传品牌匮乏,而这无疑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总之,新媒体环境为推动理论大众化提出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理论大众化工作需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三、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一)建设素质过硬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队伍,强化理论大众化的推动力1.政治素质过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第一位的标准。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不可能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讲,“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姓马”是专业,“信马”是信仰。专业可以变为单纯谋生的手段,而信仰则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4]特别是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每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头脑清醒,“不畏浮云遮望眼”,自觉辨别理论上的大是大非,自觉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业务素质精干。“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

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5]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是来自于实践、服务于群众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者只有关注现实、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善于总结群众实践新经验,才能善于用群众听得懂、乐于听的语言阐释理论,方能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自然,新媒体环境中进行理论研究和宣传,还需要培育复合型的理论研究宣传普及队伍——既掌握科学理论,擅长理论大众化,同时精通新媒体技术的人才。(二)改进、创新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吸引力在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

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改变、创新传统的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1.做好“深入”“浅出”功课,不断增强理论的通俗化。列宁特别强调:“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这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通俗化,做到简单明了,为群众所掌握,方称得上“最高限度”。吉林全媒体打造的

《有理讲理》专栏很好的秉持了这一原则。该栏目坚持“大手笔写小文章、用浅显易懂的笔触传递思想的声音”的原则,倡导“身边人说身边事,百姓话讲大道”,采用理论讲坛的节目形态,聘请资深教

授、理论大家名家深入浅出的地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

人们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使理论大众化传播有了着力点和亲和力,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

2.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断增强理论亲和力。在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推出的读书节目《开卷有理》

做了非常好的尝试和探

索。其第一季《马克思靠谱》以马克思的生平为主线,紧紧抓住90后这一青年群体的兴趣点,以年轻人喜爱的群口秀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的解读,积极呈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积极意义。为增强节目的亲和力,节目组还设计了品牌LOGO以及大量时尚有趣的元素。其主题曲《马克思是个90后》,更是被网友评论到“洋气,符合我们青年的气息”,“这是来自年轻人的正能量”。有外媒对此评论道,这是向成长于消费主义时代的年轻人宣传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新方式。

3.创新传播形式,不断增强理论感染力。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语在新媒体环境中明显不合时宜了。新媒体环境中,理论的渗透力、影响力、感染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今天,理论大众化,一方面要充分依托传统媒介,创新其理论宣传方式,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介在理论宣传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更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在理论大众化中的独特优势,打造理论大众化新平台,开辟理论大众化新空间。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交互作用方式,打造全覆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强化理论大众化的辐射力。

(三)有效回应大众现实诉求,提升理论大众化的信服力

1.研究“多样化”受众,不断增强理论的针对性。“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6]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理论宣传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宣传的对象,也就是受众。新媒体环境中,受众的范围、规模空前扩大,然而因着文化水平、所处环境、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受众的认知水平、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必然各异。因此,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对受众进行系统化分析,按照不同层面受众的认知水平、接受心理等采取相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当然,在理论的形式、内容等方面也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差异性。毋庸置疑,对受众分析越精细、越具体,越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受众的实际,也就越有助于制定最有效的理论大众化策略。

2.积极回应大众诉求,充分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准确运用科学理论积极回应大众现实诉求,寻求科学理论与大众实践的契合点,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行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入推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研究解答,萦绕在干部群众心头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科学理论予以解疑释惑,而新媒体更是放大了其中的诸多问题。新媒体环境下只有坚持把理论学习宣传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大众亟需解决的现实诉求结合起来,科学理论才会熠熠生辉,推动理论大众化才不会流于形式化、表面化。

3.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不断增强理论的公信力。理论公信力的强弱远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事情,从根本上讲其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问题。正如陈先达教授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之间,存在着一个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和实际路线和政策。作为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奉为圭皋的政党,只有克服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有一大批为崇高的理想和信仰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忠诚信仰者和实践者,科学理论才会有强大的信服力,大众才会接受、认同继而从灵魂深处信服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N].人民日报,2009-10-1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3][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0.

[4]陈先达.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N].光明日报,2016-03-02.

[5]列宁选集:第3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27.

[6]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国共产党宣传工-想象作文献选编1937—1949.北京:学习出版社, 1996:330.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泰安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木子

相关文档